口红是由软化剂、着色剂和香料和调味合成的。口红的原料:
1、基底:油、蜡、软化剂,使口红能够凝固、持久。
2、蜡类:棕榈蜡、蜜蜡最常被使用的,棕榈蜡较不易熔化,还有鲸蜡等。
3、油酯类:蓖麻油、无水羊毛脂、可可脂、石蜡油、橄榄油,单硬脂酸甘油酯、肉豆蔻酸异丙酯等等。
4、软化剂:可增加颜色附著到唇上的能力,也可滋润,唇蜜含有较多的油,较少的蜡。
5、着色剂:含有颜料或染料,口红使用的颜料须为较细的颗粒,才能均匀附著于唇上。目前应用最多的可溶性着色染料是溴酸红染料。
6、香料和调味:香精可掩去上述成份的味道。
扩展资料:
口红是彩妆中重要的化妆品之一。主要成份包含了蜡、油和色素。口红又称唇膏、唇棒,是使唇部红润有光泽,达到滋润、保护嘴唇,增加面部美感及修正嘴唇轮廓有衬托作用的产品,是妇女必备的美容化妆品。其形式有棒状、铅笔状和软膏状等,但最普通的是棒状。
铅笔状口红主要作为描画嘴唇轮廓线用,一般是红笔。口红所必须具有性能是:涂抹颜色要清晰,轮廓线形不能模糊;外观颜色和涂抹色要一致,涂抹颜色经久不变;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光泽,不受折皱等影响;在夏季出汗时无变化,保持悦人的外观等。
考古学家发现,世界上的第一支口红在苏美人的城市乌尔被发现。五千年前,古埃及人会使用黑色、橘色、紫红色的口红。
古罗马时代,一种名为Fucus的口红是以紫红色含水银的植物染液和红酒沉淀物所制成。
中国唐朝,贵族妇女和教坊歌妓喜欢以檀色注唇,后世沿用。
维多利亚女王时期,口红被视为是妓女的用品,使用口红是一种禁忌。
大约在1660-1789年,欧洲的法国和英国男士间流行涂口红。
十八世纪美国、清教徒移民并不流行涂口红,爱美的女人会趁人不注意时以丝带摩擦嘴唇,以增加红润,这样的情形直到十九世纪,十九世纪流行苍白,口红和化妆品被视为禁忌,而转为以药品型式贩售。
法国时期,娇兰将管状口红引进美国,贩售对象主要为少数贵族,第一支金属管口红是由美国康乃狄克州华特贝里的毛里斯李维和史柯维尔制造公司。
1915年代,制造属于大众化产品。1912年代,纽约市妇女参政权论者的示威活动中,著名的女性主义者都抹上口红,把口红示为妇女解放的象征。
1920年代,美国由于**的流行,也带动了口红的流行,其后各类口红颜色的流行都会受到影视明星的影响,而带动风潮。
1940年代,美国女性受到战争的影响,会以化妆来保持好脸色,当时最大的口红厂商之一Tangee,曾推出一个名为“战争”、女人和口红”的广告。
-口红
口红代加工厂一般一万以上起订。
加工厂即代为生产。也就是初始设备制造商(=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或称定牌加工,即OEM来生产,而再贴上其他公司的品牌来销售。
口红,拼音kǒu hóng,涂抹嘴唇使之红艳的化妆品,是一种主要使用于嘴唇上并可以增加嘴唇的色泽或改变嘴唇的颜色的化妆品,是重要的彩妆之一。
世界上的第一支口红在约五千年前的苏美人城市乌尔被发现。古埃及人会使用黑色、橘色、紫红色的口红;古罗马时代一种名为Fucus的口红是以紫红色含水银的植物染液和红酒沉淀物制成。
中国古代称为唇脂,有制成筒状,有些是粉状,粉状口红是将色素涂于纸的两面,用嘴唇抿住后颜色自然附于唇上。中国唐朝贵族妇女和教坊歌妓喜欢以檀色(赭红)注唇,后世沿用。
口红的原料包括着色剂、填充剂、蜡类、油类、珠光剂、香精以及防腐剂等。
1、制造口红的基料是油、油脂和蜡。
2、油,以粘附性良好的高粘度蓖麻油为主,但近年来为解决酸败发臭的问题,大多使用与蓖麻油结构相似、对氧化稳定的合成油。
3、口红要有良好的缩展性,为了便于轻轻描画,一般以肉豆蔻酸异丙酯、甘油三异硬脂酸酯等低粘度的合成酯油与高粘性油并用。蜡,是为了提高产品的熔点,保持棒状形态。
4、使用少量巴西棕榈蜡、小烛树蜡,可提高棒的硬度,使棒表面更为光亮。羊毛脂和羊毛脂衍生物能使油类和蜡类易于混合,有助于染料的分散,可制成颜色均匀而挺实的口红。
主要成份包含了蜡、油和色素。
• 蜡:棕榈蜡、蜜蜡最常被使用的,棕榈蜡较不易熔化
• 油:矿物油、植物油、羊毛脂,石蜡油(凡士林)
• 着色剂:含有颜料或染料,口红使用的颜料须为较细的颗粒,才能均匀附着于唇上。一些具闪烁效果的口红也包含了云母、氧化铁、二氧化钛等成份。
拓展:
1、口红是唇膏、唇棒的一种,是让唇部红润有光泽,达到滋润、保护嘴唇,增加面部美感及修正嘴唇轮廓有衬托作用的一种产品,是女性必备的美容化妆品之一,可显出女性之性感、妩媚。
2、常识篇
口红是涂抹在嘴唇上赋予美感色彩和光泽的化妆品。其形式有棒状、铅笔状和软膏状等,但最普通的是棒状。铅笔状口红主要作为描画嘴唇轮廓线用,一般是红笔。
口红所必须具有性能是:涂抹颜色要清晰,轮廓线形不能模糊;外观颜色和涂抹色要一致,涂抹颜色经久不变;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光泽,不受折皱等影响;在夏季出汗时无变化,保持悦人的外观等。为达 到上述效果,口红须由多种成分配合而成。如棒状口红的 配方是:二氧化钛50%、红色204号06%、橙色203号 10%、红色223号06%、小烛树蜡90%、固体石蜡 80%、蜂蜡50%、巴西棕榈蜡50%、羊毛脂110%、 蓖麻油448%、肉蔻豆酸异丙酯100%、香料适量、抗氧化剂适量。
由此看出,制造口红的基料是油、油脂和蜡。 油,以粘附性良好的高粘度蓖麻油为主,但近年来为 解决酸败发臭的问题,大多使用与蓖麻油结构相似、 对氧化稳定的合成油。口红要有良好的缩展性,为了便于轻轻描画,一般以肉豆蔻酸异丙酯、甘油三异硬脂酸酯等低粘度的合成酯油与高粘性油并用。蜡,是为了提高产品的熔点,保持棒状形态。使用少量巴西棕榈蜡、小烛树蜡,可提高棒的硬度,使棒表面更为光亮。羊毛脂和羊毛脂衍生物能使油类和蜡类易于混合,有助于染料的分散,可制成颜色均匀而挺实的口红。
口红的原料包括着色剂、填充剂、蜡类、油类、珠光剂、香精以及防腐剂等。
1、着色剂
含有颜料或染料,决定了口红的色调。一般可分为有机着色剂、矿物颜料和珠光颜料三大类,其中矿物着色剂是用量最大的着色剂。
2、蜡类
小烛树蜡、巴西棕榈树蜡、蜂蜡等。在口红中,其他组分均匀分散在蜡中,蜡类与其他油类组分形成均匀载体,起着成型剂的作用。蜡的性质(如熔点范围、结晶状态等)对口红质地、性能、肤感、稳定性有很大影响。
3、油类
示例:矿油、矿脂等碳氢化合物类,蓖麻油、羊毛脂、霍霍巴油等天然来源的油,鲸蜡醇乙基己酸酯等合成油类。
4、其他
一些具闪烁效果的口红也包含了云母、云母钛等珠光颜料成分。
扩展资料
世界上的第一支口红在约五千年前的苏美人城市乌尔被发现。古埃及人会使用黑色、橘色、紫红色的口红;古罗马时代一种名为Fucus的口红是以紫红色含水银的植物染液和红酒沉淀物制成。
中国古代称为唇脂,有制成筒状,有些是粉状,粉状口红是将色素涂于纸的两面,用嘴唇抿住后颜色自然附于唇上。中国唐朝贵族妇女和教坊歌妓喜欢以檀色(赭红)注唇,后世沿用。
在维多利亚女王时期,口红被视为是妓女的用品,使用口红是一种禁忌。
法国娇兰(Guerlain)将管状口红引进美国,贩售对象主要为少数贵族,第一支金属管口红是由美国康乃狄克州沃特伯里的毛里斯李维和史柯维尔制造公司(Maurice Levy and the Scovil Manufacturing Company)于1915年制造,属于大众化产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