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家发现,世界上的第一支口红在苏美人的城市乌尔被发现。五千年前,古埃及人会使用黑色、橘色、紫红色的口红。
古罗马时代,一种名为Fucus的口红是以紫红色含水银的植物染液和红酒沉淀物所制成。
中国唐朝,贵族妇女和教坊歌妓喜欢以檀色注唇,后世沿用。
有俗语说爱美是女人的天性,这话一点不假,从古至今的女性追求美的脚步都从来没有停止,完全不分地域、年龄、种族。随着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现代人是有实在多的在脸上涂涂抹抹的化妆工具,还有各类气垫、隔篱、水、乳、霜等。那么古代女子又是怎么化妆,有什么工具呢?
我们经常可以在电视上女子在成亲之时会用双唇抿一张红纸,唇上就会沾上鲜艳的红色,这大概就是最原始的口红了吧。其实这不是纸,叫“薄片胭脂”,也叫“口脂”。是用红蓝色的花汁浸染金箔或者棉质制作而成。这薄薄的纸虽然携带方便,可是用的时候毕竟不是太雅观,需要用唾液浸润。
后来发展到唐朝,出现了管状口红,是用朱砂和动物油脂混合而成,因为呈糊状,所以需要灌在盒子或者小罐中。另外唐朝时期,文化交流频繁,还流行过黑色唇脂。古代女子的点唇式样也是多种多样的,有小樱唇,花瓣唇,大红唇等等。随着时代的进步,女性在唇妆上的颜色搭配,唇形上更加有了自己的见解。
古代口红的流行,渐渐的也开始引领了当时的时尚潮流。虽然她们当时脸上要抹胭脂,眼睛要画眉黛,最后的这个涂唇脂才是一个人妆容的点睛之笔,因为一个好看的唇妆,能修饰好一个人的唇形,又能提亮整个妆容的气色。以至于到了现代社会,审美虽然有了改变,但在唇上的妆容,大家都还是精益求精,展现最美的自己。
美妆品牌资生堂的口红系列 Rouge Rouge 已经很有名了,它包含16个不同红色:冷艳珊瑚红、橙调柔红色、经典靓丽红、柔和粉红棕、明亮桃红色丝芙兰官方的评论下,很多人都说终于找到了自己想要的红色。刚推出不到两个月,六个颜色就已经断货。
这种事情总是会让部分(直)男觉得不可思议:这些颜色难道有什么区别吗?反正都是红色,为什么女人总是觉得自己没得到最想要的那一支?
务实一点说,是因为每个人的肤色、化妆习惯、常用的服饰搭配完全不同,甚至使用的场景也很不一样,鉴于这些变量,寻找最合适的那款红色也在所难免。
不过为何是红色?
从生物学上说,红色代表女性在性兴奋状态下的唇部颜色,它是一种性暗示。不过红色唇膏的发展源远流长,而且历来千变万化。
西方学者普遍认为,古埃及是口红的第一个黄金时期。埃及艳后克利奥帕特拉七世是第一个记载在案的口红控,她对口红极为苛刻的要求推动了古埃及口红技术的发展,将口红风潮流传到了民间,从而使口红从最初的宗教、阶级寓意化为一种时尚潮流。
而在此后的口红历史中,口红的主要使用者一直在性交易工作者和上层贵族间,当然用料有着天壤之别。据说,伊丽莎白女王一世也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口红控,将口红当作生病和心情不好的时候的“良药”。
对普通大众来说,口红在很长时间内是一个禁忌。中世纪,在宗教的禁欲主义下,鲜艳的口红和妆容的女人被认为是“撒旦的化身”,英国国会甚至颁布了一条法律:任何女性用化妆将英国男人骗进婚姻,婚姻将无效,并且她会受到处刑。
即便受到教会、政权猛烈的反对,面对付出生命代价的威胁,依旧挡不住口红的悄然盛行。中世纪初期橙色口红悄然流行,到了中期人们被允许涂上淡淡的唇色,后期及文艺复兴时期,甚至形成了地下口红社团,拥有一套成熟的口红秘密交易体系。民间还有一部分女性会涂上葡萄酒、或通过外部刺激(使用柠檬、或轻咬摩擦嘴唇)来达到涂抹口红的效果。
而在中国古代,女性使用朱砂、胭脂作为口红的原料。“唇红齿白”、“朱唇”成为主流的审美标准,在经济文化繁盛的隋唐时期,唇妆逐渐多元化,唐朝有段时间还流行起了“黑唇”。
20世纪初期,在美国,口红逐渐从演员明星的专属,变成流行的大众化妆品。口红产业也初具规模,Max Factor、 Tangee Lipsticks、Kissproof 等品牌的口红深受欢迎。
Max Factor
有趣的是,60年代红唇曾是美国女性解放运动的象征,到后来部分女性主义思潮试图反对红唇。这是因为消费主义社会下,口红营销强调红唇的性吸引,被女性主义者认为是男权社会下对女性的一种物化。但这却让化妆品公司发展出了更加广泛的唇色以及强调权利和力量的营销方式。70年代朋克摇滚文化,让黑色和紫色口红也火了一把。
如此长篇论述,无非是想说红色在各种力量的塑造之下被认为是性感的极致代表,不过消费者哪里会管这么多:正如指甲油一样,商业竞争让品牌研发了各种各样的红色,以开拓各种各样的市场。这和消费者认为自己“需要新的红色”互为因果。
现在,我们习惯了五花八门的化妆品公司提供给我们不同的口红,不同颜色:有正红、姨妈红、豆沙色、南瓜色不同类型:唇蜜、唇釉、哑光、雾面、丝绒、缎光
通常唇妆作为妆容的最后一步,确实有点睛之笔的作用;当你不想化妆的时候,只涂口红也会让你气场大不一样。这是一个不需要什么技巧和太多成本的变美方式,很多女性拥有的第一个化妆品就是口红。
涂口红的动作像是一个自我治愈的过程,涂上口红也让整个人更加自信。这样的安慰剂效应似乎没有什么不好的。
而口红不管是被营销塑造成性吸引的工具还是自我精神抚慰的商品,都殊途同归。YSL 一款星辰口红颜色和包装都没什么特别的,也不是第一次推出限量款,但博主在社交网络上炒一炒就引来了极大的关注度和销量。资生堂 Rouge Rouge 系列每一个颜色其实都可以找到替代品,但打着“Red is the First Color”口号,告诉消费者要挑一款适合自己的红色口红有多重要,也吸引了不少女性将其纳入自己浩荡的“口红大军中”。
这其中的秘密,只是化妆品公司使用了不同的原料、调整了不同的化学成分比例以及,创造了新的营销概念而已。
题图来自:melmagzine
将动物骨髓、蜂蜡、红花汁液、朱砂等物体混合到一起,做成膏冻装放进盒子里,使用的时候直接蘸取涂抹即可。
口脂主要是用来防止嘴唇干裂冻裂,起初是用牛髓或牛脂制作,呈油脂状: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曾经记载过当时的制作工艺,即先制香酒,以丁香、藿香两种香料,拣上好的新收无杂质的洁净棉花中,然后投入事先已烧至微烫的酒中,以热酒吸收棉中的香料之味。吸收的时间为夏日1天1夜,春、秋两季为两天两夜,冬季为3天3夜。浸透到期后,取出棉花和香料,将牛油或牛髓放人此香酒,旺火大烧,滚沸一次加一次牛油脂,数滚之后,撤火微煎,此时慢慢掺人以朱砂研取的红色颜料,并以青油调人,搅拌均匀。灭火后,待其自然冷却,凝成的红脂细腻鲜艳,香气蕴藉,即为妇女喜爱的饰唇用品了。
到了唐代,则时兴甲煎口脂,甲煎是一种人工制作的复合香料,是当时制作高档口脂相当复杂的工艺,而且动用了甘松香、艾纳香、苜蓿香、茅香、藿香、零陵香、上色沉香、雀头香、苏合香、白胶香、白檀香、丁香、麝香、甲香十四种不同的香料,其中大多数属于昂贵的进口香料,制成口脂香气浓郁,也有不加红颜料和香料的口脂,多为男士所用唐宋的皇帝在冬天还赐给官吏防冻的口脂面脂作为福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