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美妆博主需要做好定位、真诚分享,重人设,多方向发展,学会跟热点,持续的学习和总结等。
1、做好定位
定位一是对作品内容的定位,比如是选择做妆容,还是做测评。二是对目标人群做定位,你的视频针对的人群是油皮混油皮、大脸圆脸、95后还是00后。三就是对视频风格做定位,是夸张、温柔,还是接地气等。
2、真诚分享,重人设
分享的内容一定要是干货,你可以多方收集资料、多费点时间上手练习,但一定一定不要抄袭,只要坚持下去,让粉丝看到你的内容都是有用真实的,下一个百万级博主就是你。
人设即是人物设定的简称,包括了身高体重性格背景等。而美妆博主的人设主要在性格、内容上,人设做好了,不仅能吸引更多的粉丝,也能拥有更好的发展机会。
3、多方向发展
早期的很多博主,都会选择从单一的产品入手,比如口红、眼影、粉底,现在更推荐大家使用的是聚合类和多品类结合的方式。形式上要更加的丰富、跳跃、多元,但一定是在适合你自己的情况下,比如剧情、vlog、仿妆,现下流行的元素都可以去做一些尝试。
4、学会跟热点
二十四节气、节假日等特别火的热门内容,都可以成为你的视频内容,同时也要多关注各个平台的活动,积极的去参加,一场活动下来,不光能有更多的曝光度,也有可能能吸引到更多的粉丝。
5、持续的学习和总结
这里的学习和总结不只是说要不断地更新美妆知识,也指到了后面你需要自己去摸索出更多的运营技巧,比如上热门,需要好的内容和时机,如果每篇都上效果并不会怎么好,同时还有拍摄、灯光、环境上面的选取和技巧,不断地学习和总结才能让你不断地得到提升。
够用的!你剪辑完可以把没有用的素材从手机上都删掉,成片保存在电脑上就可[呲牙]
很高兴能回答你的问题,像我们vlog视频一般在5分钟以内,手机录制19201080格式的视频,1分钟内存为120MB,128G内存个人觉得是够用的,详细答案见视频。
先说结论,128G机身存储肯定是不够的。
当然不是,根据题主的提问来看,题主主要是用手机来拍摄视频、Vlog的,如果题主是视频博主的话,个人建议还是买多一个移动硬盘,定期清理存放剪辑过的视频素材和剪辑成片,这样妥善管理自己的手机空间,128G也是够用的。
如果题主不是视频博主,拍视频只是爱好的话,那么还是建议入手更高存储空间的手机的。当然如果你愿意花费心思,将数据定期备份到移动硬盘上,128G也可以啦。
其实不仅仅是编辑视频的用户,多数普通用户128G也是不够用的。就拿我自己来说,128G的内存虽然看起来挺大的,但是日常生活多拍几张照片,多下几个应用,然后应用缓存和照片缓存就莫名其妙地占完了空间。而我自己又没有备份文件的习惯,顶多上传到网盘,所以我现在用128G内存的手机,体验是十分地差。
总的来讲,有条件的还是建议加大机身内存,同时备份好自己的手机文件,这样手机有个万一,自己的数据好歹不会丢。
经常拍的话,不够!
有几点建议:
1,手机拍摄一般都是1080p,30帧的视频,你如果是做短视频,自媒体,需要的素材是非常多的,也就是说你一个几分钟的视频,估计需要的素材可以达到几百兆甚至几个G,这样下来的话,你的空间随着视频的增加而消耗!用不了多久就会提示不足。
2,经常拍视频肯定是会遇到经常性的增加,删减视频,有些视频,好的素材你是好长久保留的,可能你拍完某个视频,编辑好了,你会删除跟这个视频相关一些素材,但是你不会每个都删除的,因为视频拍多了,有些素材你是可以共用的,这样在以后的视频制作中,就能节省更多的时间!
3,128的存储,系统跟应用就占了几十g了,你顶多还有百来g可用!还有后续的一些应用缓存,下载的一些其他七七八八的东西,系统的叠加的一些数据,几十个g用不了多久就没有了!
所以128对于你经常拍视频的人来说,肯定是显得局促的!哪怕你是电脑剪辑,视频经常会传到电脑里边,这个空间也是不够用的,当然这个只是对于经常拍视频的人来说!对于普通使用者,是相对足的!
好了,建议还是256或者以上,最起码有缓存的空间,有自己及时处理的空间!
希望能帮到你
128内存是不够用的,但是可以把之前的视频保存到手机云盘App
感谢您的阅读。
128G现在真的是不太够,更别说题主还经常手机拍摄视频,编辑视频vlog。
现在手机支持的视频分别率是越来越高,所以有时候拍的视频本来很短,但是却占了很大一款内存,所以老是要将手机上面的视频,放到电脑,或者移动硬盘上面。
如果题主经常手机拍摄视频,编辑视频vlog,建议题主还是直接上256G以上的版本,这样可以多使用一些时间。
现在手机的分辨率越来越高,拍照、拍视频的频次也是越来越高,所以,内存真的是越来越不够了。
如果有钱 建议你买越大的内存越好。
大家好!这个问题自己就遇到了。手机64g的。本人热爱拍照摄影。现在也做自媒体。相片和视频内存占的空间很多。也不舍得撤掉。随时翻看,心情也是美美的。下的软件也多,所以内存不够用。
唉,怎么办?下定决心换台手机吧。才买了一台8G一128G内存的手机。紫颜色的非常喜欢。前摄像头3800后4800摄像。照出来的相片特别清晰。
现在够用,后期不一定够了!我的也是128G内存,目前没感觉不够用 ,经常清理呗!
光编辑是足够用,只要不存很多视频在手机里就没事。我的手机是opⅹ15也只有128内存,用起来也不错。
Vlog对于现代人来说是最直观和简单的表达方式,随着各种视频平台的流行。它也被越来越多人了解,很多人也喜欢在旅途中作为简单的记录,接下来我就推荐一些不错的vlog工具。
1 智能云台
智能云台是一种手持的固定拍摄工具,他可以借助稳定器自动调整角度,保证画面的稳定和流畅。甚至可以配合脚架来获得无与伦比的稳定度。
智能云台适合在于摄影师与被摄物体都需要运动的情况,使用它可以减少机器抖动的情况,使得画面更为清晰锐利。
2 运动相机
运动相机因为自身的体积较小,所以可以摆放在很多意想不到的地方,来营造不同视角,同时也可以给自己的视频带来不一样的氛围。更是可以作为主要机位的补充,来丰富自己的vlog画面。
运动相机适用于作为第一视角拍摄的补充,比如自行车速降,摩托车旅行。甚至于各种极限运动,比如翼装飞行、跳伞等画面,作为小型化设备它可以随意固定在身体的某个部位,比如胸前,头盔等获得不同的画面体验。
3 脚架
三脚架作为最重要的摄影工具,他可以给vlog带来强大的稳定性和一致性,防止在拍摄过程中因为手持的原因造成视屏的抖动,甚至可以配合电动云台,做出运动延时的效果。
一般来说脚架都会用在固定的机位拍摄,比如体育赛事的看台、野生动物的拍摄。他的优点是非常稳定,缺点是移动性非常差。
4 存储设备
存储设备对于vlog拍摄来说最最为重要的工具,它可以保证素材的完整。丢失素材对于每个拍摄者来说,应该都是不可承受之疼吧。
购买优质的存储卡是每个摄影师的必修课,推荐购买索尼、闪迪等大品牌的储存卡。
5 无人机
这是现在拍摄vlog空镜最常使用到的工具,航拍的视角和在地面上的视角截然不同,能给视频添加不一样的魅力。
无人机可以到达一些平常我们到不了的地方或者需要乘坐飞机才能拍摄到的画面,使用无人机也可以轻松地拍摄到。比如从空中俯视道路,或者飞临冒烟的火山口等,这些操作如果是用户亲自去的话有一定的危险,如果使用无人机,最坏的结果也就是损失一台无人机而已。
备一部手机,手机支架,一个闪存盘。多尝试运用运动的镜头来拍摄,把手夹紧身体两侧,保持画面稳定尽量让脸面对光线,如果想要表现宁静,可以通过不同元素的拼接组合手机上的慢动作和延时摄影也是很好的功能。
内容扩展
与传统的文字博客相比,经过拍摄、剪辑、配音、配字幕的vlog视频可以呈现更生动、立体的视听效果,承载更丰富的信息量,在内容呈现、情绪表达传递方面,拥有明显的优势。
与其他目的性、针对性较强的PGC节目相比,Vlog这种更生活化、真实、自然流畅的表达方式,也填补了短视频领域的审美空缺,为短视频提供了一种新的拍摄形式。
Vlog除了存在以上两个内容方面的优势之外,Vlog在拍摄制作方面比起PGC内容来说要方便很多,耗费的时间和人力成本也要更低,如果我们没有其他设备的话,甚至都只需要自己手持简易的拍摄设备,就能够拍摄一个Vlog视频。
vlog中文名叫微录,全称Video Log(视频,记录);
它是一种视频形式,定义分:video log-视频日志”,用视频的形式承载日志的内容;“video of log-日志视频”,日志内容为视频服务,以日常记录为内容的视频。
Vlog的核心点:真实、即兴;采用「图文+视频+音乐」的方式,随时随地的自由创作。
“我们都活在自己的牢笼里,不想错失任何一次机会去看看别人的牢笼。”
展示和好奇是vlog最基本的特性。
其实,就是用视频来讲故事,常用于记录生活趣事,主题宽泛。
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最先想的问题应该是:用什么工具辅助拍摄?
器材:大内存手机+三脚架+手持云台+麦克风+补光灯;
手机:打开相机,录制视频设置4K,60fps,录制慢动作视频设置1080p,240fps。
三脚架:八爪鱼就很不错,画质稳定,万物皆可盘”,挺赞。
TPKI云台:可360℃旋转,内嵌蓝牙遥控,稳拍防抖云柄(价格50+);
传声者领夹麦:即插即用,录音收音效果好(价格30+);
补光灯:捷宝TTV-204,性价比高,便携,亮度也不错可以调整色温(价格100+)。
现在,工具的演变,正在从「复杂到简单」,适用即可;
请记住:做博主重要的是你要输出优质的内容,而不是去一味的升级设备;设备,只是一个辅助工具。
而拍摄vlog呢?
则是要通过镜头将生活精彩的片段排列组合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并通过你讲故事的技巧(镜头语言)把这个完整的故事传递给观众,让观众产生共鸣。
总体分三步:前期构思;中期拍摄;后期剪辑。
构思拿出纸笔构思才是决定一个vlog是否有可看性的关键因素。
确定人设:独特性,名称要有鲜明的自然人的形象,让人一眼记住;并想清楚自己到底是谁,有什么与众不同的,想清楚你想给别人可以提供什么?
随后,明确vlog的主题,即拍什么,例如美食探店、旅行、日记等;
突出主题特质,如探店vlog要多拍菜品特写、用餐环境、用餐体验。
最重要的便是脚本创作,这是短视频的灵魂!!
记住这三个词,where who what,即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事情。
写好了脚本,就要将它们从文字语言变成镜头语言了,即拍摄。
拍摄请像导演一样去思考,带着一双欣赏和观察生活的眼睛,善于挖掘;
最重要的一点,是交流,需要把镜头当成你的朋友,和他们聊天。
请记住,拍好vlog的第一关就是认可镜头下真实的自己。
手机操作:把拍摄的主体放在正中间,能用后置就不用前置,可提升手机拍摄的画质;
可把各种参数调整到最高,比如以最高分辨率拍摄;因为拍摄时分辨率越高,你的画质越好越清晰。
拍摄的时候注意采取多种镜头方式,定、摇、移、跟、升、降;多种拍摄景别,远、中、近景特写大特写;多种镜头速度,延时、升格。
一则完整的vlog主要包括开场,A-Roll,B-Roll,转场和结尾部分;
B-Roll是补充、辅助镜头,通过周围环境、补充细节的画面来叙述、展开这段旅程。
突出细节描写,雕琢人物的细微动作,面部表情,甚至衣帽的局部特写,更能挖掘到故事,增强观众的参与度。
比如航拍沙滩大海,但你拍摄卖帽子脊背晒得黝黑的老人,就很赞;
毕竟,当小小的窗口里看到了一个人在过去一年中的变化和坚持,执着和勇气,淡定和彷徨,那这应该就是一个精彩的Vlog。
剪辑拆解起来无非就是两件事,拼接和美化。
拼接。
大了讲是不同内容板块之间是否有连接逻辑性;往小了说是两个画面衔接起来是否自然和谐。
每个人讲故事都有自己的套路/模板,大部分人喜欢用时间顺序,其中又包括顺序、插叙、倒序;你也可以用地点顺序,或者人物顺序,甚至安插很多条人物线/时间线作为载体,丰富vlog的内容承载量。
你会慢慢发现,好的Vlog画面是服务于主题的,而不是让画面成为主题。
A画面之后播放B还是C,取决于你想表达什么信息。
例如,在餐厅画面之后衔接烤鸭的特写,那么观众就get了“嗯,这个博主准备开始描述美食了”。
再来讲讲转场:两个画面之间的衔接,又分为自然转场和非自然转场;
一个酷炫的遮罩转场可以辅助你增加画面的艺术观赏性,一个响指切换的转场可以让你的自白显得干脆利索。
最后,添加背景音乐,音乐与画面是相辅相成的,一个满足听觉,一个满足视觉,音乐是视频的灵魂,让画面变得活灵活现;视频是音乐的载体,让音乐变得有血有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