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口红的文案
(1)女人你可以不化妆但一定记得涂口红因为它可以提升你的气色女人,即便你要化妆,也请记得抹上口红。
(2)女人的口红,如同男人的香烟,有时用来制造幻想,有时用来掩饰寂寞。
(3)口红就像男人的烟一样,话说一个浪漫的女人大多喜欢一缕香水,而一个漂亮的女人也必定钟情一抹口红,有人说,口红是女人的烟。
(4)千万不要低估一个涂口红的女人美艳的唇色里,藏的都是女人的本事与能耐!
(5)风大的要和你远走高飞,涂上口红还要继续做你的女人。
(6)女人的一生,犹若口红,从最初的娇艳欲滴,到最后一天天截短用尽,耗费了光阴和美丽,变得黯淡无光。
(7)女人是天生的艺术家,涂口红是女人最擅长的行为艺术,再美的妆容没有唇部的色彩。
2、关于口红的诗句有哪些?
(1)朱唇未动,先觉口脂香。——唐·韦庄《江城子》
释义:嘴还没有动,先闻到了口红的香味。
(2)暗娇妆靥笑,私语口脂香。——唐·白居易《江南喜逢萧九彻因话长安旧游戏赠五十韵》
释义:她画着姣好的妆容,掩着面微笑,小声地说着话,口红十分香。
(3)艳色浮妆粉,含香乱口脂。——唐·张文成《游仙窟诗 又赠十娘》
释义:娇艳的面容施了粉,口红里好像含着香气。
(4)山枕上,私语口脂香。——唐·顾夐《甘州子 》
释义:枕头上,小声地说着话,闻到了口红的香气。
(5)口脂润逐银罂赐,百药香随钿合开。——宋·田锡《和宋太玄腊日》
释义:口红润泽像**花一样,百草药做的香随着带着的首饰中散开。
(6)新妆间花光,口脂杂蕊气。——宋·张嵲《吴宫词》
释义:新上妆的面容已经花了,口红夹杂着花的香气。
(7)低鬟蝉影动,私语口脂香。——宋·周邦彦《意难忘 中吕美咏》
释义:低下头,发髻像蝉一样动,小声地说着话,口红十分香。
1、朱唇玉面
白话释义:美女红唇与像玉女一般的面容出处。《杂曲》之三:“宝钗翠鬓还相似,朱唇玉面非一行。翻译:宝钗翠鬓返回相似,红唇玉面不是一行。
2、朱唇粉面
白话释义:美女红唇与像有妆粉修饰了的面容。出处《琵琶记·牛氏归奴》:“绣屏前品竹弹丝,摆列的是朱唇粉面。”翻译:绣屏前品竹弹丝,摆列的是红唇粉脸。
3、粉面朱唇
白话释义:白面红唇。有时形容面颜姣美。出处《红楼梦》第七回:“说着,果然出去带进一个小后生来,较宝玉略瘦些,眉清目秀,粉面朱唇,身材俊俏,举止风流,似在宝玉之上。”
翻译:喜欢穿,果然出去带进一个小后生来,比宝玉略瘦些,眉清目秀,粉面红唇,身材出众可笑,举止高雅,似乎在宝玉的上。
4、朱唇榴齿
白话释义:嘴唇红润,牙齿像石榴果实那样整齐。出处《大招》:“魂乎归徕,听歌撰之。朱唇皓齿,嫭以姱只。”
翻译:魂魄归来吧,听着歌写的。红唇皓齿,容貌倩丽实在漂亮。
5、唇似樱红:
形容女孩子的嘴唇就像樱桃(或言樱花)一样娇艳红嫩。
6、唇若丹霞:
形容女孩子的嘴唇有色彩,就像天边的晚霞一样美丽,让人遐想。
7、娇唇红润:
形容女孩子嘴唇水润有光泽。
-中华词典
美
拼音:měi
笔划:9
五笔:UGDU
部首:八
结构:上下结构
五行:水
笔顺:点、撇、横、横、竖、横、横、撇、捺
释义:
好,善:~德。~学。~谈。审~。~丽。~容(美化容貌)。~不胜收。
2得意,高兴:~滋滋的。
3称赞,以为好:赞~。~言。~誉。
4指“亚美利加洲”(简称“美洲”):北~。南~。
5指“美国”:~元。~籍华人。
近义词
俊 靓
反义词
丑
相关词语
美赏、蔽美、美情、谐美。
唇膏质地用哑光,珠光,奶油形容。
哑光的口红涂在嘴上,完全就是气场的代名词,不仅仅显色度超高,而且还会让你的唇部显得特别饱满,当然涂这类口红一定要做好唇部的保湿打底,这样才不会显得很干。
唇膏已成了我国现代女性的常用化妆品。在口唇上涂一层恰到好处的唇膏能使人显得格外娇媚。色彩饱和度高,颜色遮盖力强。
1 关于口红得诗句(关于口红的诗句)
关于口红得诗句(关于口红的诗句) 1关于口红的诗句
1、《河阳歌》唐 李贺
染罗衣,秋蓝难着色。
不是无心人,为作台邛客。
花烧中潬城,颜郎身已老。
惜许两少年,抽心似春草。
今日见银牌,今夜鸣玉宴。
牛头高一尺,隔坐应相见。
月从东方转,酒从东方转。
觥船饫口红,蜜炬千枝烂。
2、《清平乐 寿王楚山》
楚山清晓。
借问春多少。
松菊深深香缥缈。
萱朵兰芽交照。
丹霞洞口红泉。
从来惯醉飞仙。
不是称觞独后,后天长似先天。
3、《菩萨蛮》宋 晏几道
娇香淡染胭脂雪,愁春细画弯弯月。
花月镜边情,浅妆匀未成。
佳期应有在,试倚秋千待。
满地落英红,万条杨柳风。
4、《一半儿》元 查德卿
自将杨柳品题人,笑捻花枝比较春。
输与海棠三四分。
再偷匀,一半儿胭脂一半儿粉。
5、《后宫词》唐 白居易
雨露由来一点恩,争能遍布及千门?
三千宫女胭脂面,几个春来无泪痕!
2描写“口红”的古诗句有哪些
1 粉面含春威不漏,丹唇未启笑先闻
2 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
3 浓朱衍丹唇,黄吻澜漫赤。
4 低头和颜色,素齿结朱唇。
5 绛唇珠袖两寂寞,晚有弟子传芬芳。
6 朱唇未动,先觉口脂香。
7 水翦双眸点绛唇,
8 疑是昔年窥宋玉。
9 箸点歌唇,葱枝纤手,好个卿卿。
10 靥笑春桃兮,云堆翠髻;唇绽樱颗兮,榴齿含香。
11 花袍白马不归来,浓蛾叠柳香唇醉。
12 团鬓分珠巢,浓眉笼小唇。
13 玉如意,金澡瓶,朱唇皓齿能诵经。
14 卢姬少小魏王家,绿鬓红唇桃李花。
15 丹唇间玉齿,妙响入云涯。
16 兰眼抬露斜,莺唇映花老。
17 绛唇吸灵气,玉指调真声。
18 冰齿映轻唇,蕊红新放。声宛转,疑随烟香悠扬。
19 髻摇金钿落。惜恐樱唇薄。
20 朱唇翠眉映明矑。清歌一曲世所无,
21 朱唇一点桃花殷,宿妆娇羞偏髻鬟。
3有关口红的诗句有哪些
1、《河阳歌》唐 李贺染罗衣,秋蓝难着色。
不是无心人,为作台邛客。花烧中潬城,颜郎身已老。
惜许两少年,抽心似春草。今日见银牌,今夜鸣玉宴。
牛头高一尺,隔坐应相见。月从东方转,酒从东方转。
觥船饫口红,蜜炬千枝烂。2、《清平乐 寿王楚山》楚山清晓。
借问春多少。松菊深深香缥缈。
萱朵兰芽交照。丹霞洞口红泉。
从来惯醉飞仙。不是称觞独后,后天长似先天。
3、《菩萨蛮》宋 晏几道娇香淡染胭脂雪,愁春细画弯弯月。花月镜边情,浅妆匀未成。
佳期应有在,试倚秋千待。满地落英红,万条杨柳风。
4、《一半儿》元 查德卿自将杨柳品题人,笑捻花枝比较春。输与海棠三四分。
再偷匀,一半儿胭脂一半儿粉。5、《后宫词》唐 白居易雨露由来一点恩,争能遍布及千门?三千宫女胭脂面,几个春来无泪痕。
4描写“口红”的古诗句有哪些
粉面含春威不漏,丹唇未启笑先闻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浓朱衍丹唇,黄吻澜漫赤。
低头和颜色,素齿结朱唇。 绛唇珠袖两寂寞,晚有弟子传芬芳。
朱唇未动,先觉口脂香。水翦双眸点绛唇,疑是昔年窥宋玉。
箸点歌唇,葱枝纤手,好个卿卿。靥笑春桃兮,云堆翠髻;唇绽樱颗兮,榴齿含香。
花袍白马不归来,浓蛾叠柳香唇醉。团鬓分珠巢,浓眉笼小唇。
玉如意,金澡瓶,朱唇皓齿能诵经。卢姬少小魏王家,绿鬓红唇桃李花。
丹唇间玉齿,妙响入云涯。兰眼抬露斜,莺唇映花老。
绛唇吸灵气,玉指调真声。冰齿映轻唇,蕊红新放。
声宛转,疑随烟香悠扬。髻摇金钿落。
惜恐樱唇薄。朱唇翠眉映明矑。
清歌一曲世所无,朱唇一点桃花殷,宿妆娇羞偏髻鬟。
5关于口红的句子
古时候都是以樱桃小口为美的
粉面含春威不漏,丹唇未启笑先闻
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
浓朱衍丹唇,黄吻澜漫赤。
低头和颜色,素齿结朱唇。
绛唇珠袖两寂寞,晚有弟子传芬芳。
朱唇未动,先觉口脂香。
水翦双眸点绛唇,
疑是昔年窥宋玉。
箸点歌唇,葱枝纤手,好个卿卿。
靥笑春桃兮,云堆翠髻;唇绽樱颗兮,榴齿含香。
花袍白马不归来,浓蛾叠柳香唇醉。
团鬓分珠巢,浓眉笼小唇。
玉如意,金澡瓶,朱唇皓齿能诵经。
卢姬少小魏王家,绿鬓红唇桃李花。
丹唇间玉齿,妙响入云涯。
兰眼抬露斜,莺唇映花老。
绛唇吸灵气,玉指调真声。
冰齿映轻唇,蕊红新放。声宛转,疑随烟香悠扬。
髻摇金钿落。惜恐樱唇薄。
朱唇翠眉映明矑。清歌一曲世所无,
朱唇一点桃花殷,宿妆娇羞偏髻鬟。
6形容口红的句子
口红 须颜色鲜明,上唇画成山型,下唇略宽,使脸部在纵的方向显得较长。
深色口红和漆光 口红 会让嘴唇显得既干又薄。
彩妆在中国就不那么过关,比如国产的口红,颜色之鲜艳实在叫人难以接受,国外也用大红色,但是像大红这一系列的色泽只有在灯光下才会好看,这在国外,对在轿车和室内穿梭的女性来说是合适的。而我国,大多数妇女在日光下行色匆匆,精神紧张,疲乏无力,却用那么热烈的红色,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另外,国外的彩妆很透明,看上去有些似是而非的味道,很有魅力。
7有关口红的句子有哪些
1 彩妆在中国就不那么过关,比如国产的口红,颜色之鲜艳实在叫人难以接受。
2 给暗下去的岁月,涂一抹口红。
3 女人的口红,就如同男人的香烟,有时是用来制造幻想的,有时是用来掩饰寂寞的。
4 口红,很多时候也是女人们用来幻想爱情的道具。而最真实的情感,其实是没有打扮的自然。
5 口红,每一位新娘的秘密武器。
6 我整理衣装涂抹口红,静静等待寂寞到来。
7 唇边的风景。
8 没个女孩的包包里都必备一支口红。
9 涂上口红,是自信女人的表现。
10 朱唇轻启,为最爱的人涂上一抹嫣红。
11 口红永远不嫌多。
12 只要一抹口红,就会有巨大的变化。
13 穿好看的衣服涂好看的口红,做最美的自己。
14 涂上大红色的口红,气场全开。
15 一支口红颜色,也能影响一天所搭配的衣服。
血口喷人xuè kǒu pēn rén
[释义] 比喻用恶毒的话诬蔑或辱骂别人。
[语出] 宋·僧晓莹《罗湖野录》:“含血潠人;先污其口。”
[正音] 血;不能读作“xiè”;喷;不能读作“pèn”。
[辨形] 血;不能写作“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