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品种原因
个别品种如巨峰、藤稔、京亚等欧美品种,天生授粉不良,从而影响种子形成,而种子又与果粒的大小密切相关,所以授粉不良品种容易出现大小粒。
2、树势过旺
旺长造成的大小粒表现为枝条粗壮,节较长,有些还表现花序扭曲,花蕾发育不正常等,大粒有种子,特别大,小粒很小,而且坐果少。旺长造成的大小粒,与上年该枝条长势过旺有关,上年旺长,造成花芽分化不良,而当年旺长的枝条,到下年也同样会出现大小粒现象。
3、树势过弱
树势太弱的植株,前期营养生长不良,导致后期生殖生长供应不足以膨大果粒,也会导致大小粒现象。有研究表明,当年生结果枝粗度过粗和过细都会引起大小粒。
4、营养不均衡
多数的大小粒现象是从花期形成的,葡萄开花需要大量的能量,能量是由磷元素提供,同时对硼、锌、钙等诸多中微量元素需求较多,只有各种营养元素均衡协调,葡萄开花比较完整,花粉质量好,这样才能保证良好的坐果率,从而减少大小粒。反之,上述任何营养元素的缺乏,都会导致葡萄大小粒现象。
5、花期不良天气
花期遇低温阴雨天气或高温干旱天气,都会影响授粉。
防治方案:
1、开花前,对于生长过旺的葡萄控水控肥,对于生长过弱的葡萄补充肥水;
2、用神优荷叶碳酶桶肥生长型10公斤/亩+“神优”钙镁硼铁锌2公斤/亩,使用一次,冲施或滴灌。叶面喷施使用“碧彩”安控进行叶面喷施,稀释300倍,使用两次,间隔7-10使用一次。从而达到促进果实膨大,提高果实含糖量,增加果粉厚度与光泽度,提高品质,延长采摘期。
扩展资料:
葡萄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1、葡萄黑痘病。主要危害葡萄绿色的幼嫩部分,嫩梢、叶柄、卷须受害时有暗色长圆形病斑,严重时病斑相连而干枯。果实着色后不再被害。本病常发生在高温高湿环境,南方多雨地方易发此病。
防治方法:及时剪除病枝、病叶、病果深埋,冬季修剪时剪除病枝烧毁或深埋,减少病源;萌芽前芽膨大时喷5度石硫合剂;生长期间(开花前和开花后各一次)喷波尔多液,按硫酸铜1斤、生石灰05斤、水80-100公斤比例配成。
2、葡萄霜霉病。以危害叶片为主,病部表面均匀长出灰白色与霜一样的霉层为主要特征。多雨、多雾、多露天气最适发病。防治方法:雨季防治,从7月份起喷200倍波尔多液2-3次。
3、葡萄炭疽病。危害果实为主,一般在7月中旬果实含糖量上升至果实成熟是病害发生和流行盛期。防治方法:及时剪除病枝,消灭病源;6月中旬以后每隔半月喷一次600-800倍退菌特液。
4、葡萄白粉病。危害葡萄所有绿色部分,如果实、叶片、新梢等,发病部位表面形成灰白色粉层。高温闷热天气容易发病,管理粗放、架面郁闭亦能促进病毒发展。防治方法:加强管理,保持架面通风透光;浇毁剪下的病枝和病叶;萌芽前喷5度石硫合剂,5月中旬喷一次02-03度石硫合剂。
5、葡萄水罐子病。又名葡萄水红粒,是一种生理病害,由结果过多,营养不足所致。此病常在果穗尖端部发生,感病较轻时病果含糖量低,酸度高,果肉组织变软;严重时果色变淡,甜、香味全无,果肉成水状,继如皱缩。
防治方法:通过适当留枝、疏穗或掐穗尖调节结果量;加强施肥,增加树体营养,适当施钾肥,可减少本病发生。
6、葡萄二星叶蝉,又名葡萄二点浮尘子,头顶上有两个明显的圆形黑斑、成虫体长35毫米,全身淡黄白色,幼虫体长约2毫米。整个葡萄生长期均能危害,被害叶片出现许多小白点,严重时叶色苍白,致使叶片早落。喷50%敌敌畏或90%敌百虫或40%乐果800-1000倍液有效。
7、葡萄红蜘蛛。防治方法:冬季剥去枝喷上老皮烧毁,以消灭越冬成虫;喷石硫合剂,萌芽时3度,生长季节喷02-03度即可。
8、坚蚧,又名坚介壳虫,可喷50%敌敌畏1000倍液防治。波尔多液,石硫合剂是葡萄防治病虫害常用药物,两者不能混合使用,喷石硫合剂后须间隔10-15天后再喷波尔多液,而喷波尔多液后再喷石硫合剂,其中须间隔30天。
-葡萄
-葡萄病虫害防治技术
碧彩(安控)控制旺长,同时、促进花芽分化、促花保果
解决药剂控旺控花控果劣势弊端
安控纯营养,让作物营养生长转为生殖生长
所以说完全可以用的,但是最好是稀释一下,这样的话更好用一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