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可以。
启辰星是国产车,虽然启辰星的名字前面带有“东风日产”字样,但是最开始东风启辰和东风日产都属于东风汽车旗下的子品牌,双方属于并列关系。虽然后面启辰被东风日产兼并了,但车型依旧采用的是启辰的LOGO,所以启辰星还是属于自主品牌车型的。
启辰星的特点
东风启辰型缺点:在低速状态下的动力衔接不够顺畅,还存在优化空间。噪音控制比较一般,中高速状态下风噪以及胎噪比较明显。
启辰星优点:智能互联配置丰富,能够满足新生代用户的需求。越级的车身尺寸带来宽敞的车内空间,乘坐体验不错。
提起启辰这一汽车品牌,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虽然销量以及认可度,一直都存在很大的硬伤,但早年作为日产的合资自主车企,凭借沿用日产技术的加持,着实成为了自身很大的卖点。不可否认,吸引了不少追求质量和性价比朋友的关注。但设计缺少美感,没有自己的语言,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发展。针对这一局面,独立成为了启辰的发展策略。自从独立以来,除了依旧沿用日产技术以外,设计造诣也有了很大的提升。而如今,定位旗舰的A+级SUV启辰星也要上市,作为历经三年打造出来的呕心之作,也使得启辰再次出现在我们的视野当中。
说实话,早在之前,个人对于启辰的印象并不好。无非就是日产技术经住了考验,但设计缺少新意,品控一般,且配置低于国产同级选手,成为了我对它的印象。不过随着这款启辰星的亮相,至少从静态体验来看,让我不得不重新审视启辰。
虽然启辰独立成为自主品牌后,T90以及D90的登场,造型设计已经算不上短板,但面对当下车型繁多的市场,仅仅算不上短板还远远不够。让消费者有眼前一亮,耳目一新的感觉才是关键所在,或许这也成为了启辰星上市的目的。从外观方面来看,整体设计完全可以用翻天覆地来形容,个性但不另类,科幻又不缺少美感,则是个人对于启辰星造型的一个评价。
前脸设计上,官方号称V-Galaxy格栅加以应用,内部类似星星的结构,两侧犀利的LED大灯组合,内部还采用星空阵列式灯带造型,尤其是夜晚点亮后,档次感可谓得到了很好凸显。至于尾部造型,同样和前脸起到了很好呼应效果。连贯式的尾灯组合横贯其中,加以熏黑处理,下部双边双出的排气布局,都很好诠释了运动科技的定位。除此之外,启辰的英文车标镶嵌在车尾处。毫无疑问,也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质感和档次。
在前面就提到过,启辰星作为A+级SUV,可见既然是主打越级水准的车型,车身尺寸才是关键所在。长宽高分别为469119051706mm,轴距为2756mm,即使对标合资主流的大众途岳以及丰田RAV4等车型,这款启辰星同样有着很足的发言权。
早在之前,对于启辰的内饰布局,估计不少朋友都会持有否认态度。即便当时轿跑SUV定位的T90,也很难让我们感到满意。好在这款启辰星有了很大的进步,通过上图来看,特斯拉式大尺寸液晶显示屏镶嵌其中,质感十足的电子电子档把,全液晶仪表盘的加入,都成为讨好消费者喜欢的地方。另外大面积软质材料的包裹,也表明了自身争当家族旗舰的身份。
动力上,采用的是15T发动机,并且加入了48V轻混系统,最大功率达到了190马力,与之匹配CVT变速箱。单从这一账面数据上,就可以很好看出启辰星的强悍之处。另外根据官方表示,所装配的48V轻混系统,可以完成能量回收,怠速启动,滑行停机等功能,综合油耗保持在61L左右,真正做到了性能和油耗兼顾。
相比于启辰以往的车型,这款启辰星的确称得上是诚意之作。而且抛开质感十足的造型设计不说,超越同排量的动力表现以及越级水准的尺寸,都成为了过硬产品力的体现。有什么说什么,论静态体验,启辰星似乎已经具备了爆款的潜质。但当下已经不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产品力有保障仅仅是前提,合理且让消费者接受的定价才是关键。
因此启辰星要想成为启辰东山再起的产物,势必得从价格上做文章。考虑到自身定位A+级SUV,个人感觉,起价保持在10万左右最为合理。毕竟这一价格,本身就是很多消费者考虑的区间,再加上优于常规SUV的尺寸,硬件以及造型,也使得消费者有了选择它的理由。只不过在没有上市之前,还存在诸多未知数。而启辰星现阶段要做的事情,就是保证质量和产能,为上市后大战做好准备。或许火不容易,但如果上市价格合理的前提下,成为启辰销量的主力军,启辰星还是很有把握的。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在自主品牌当中,启辰是一个比较特别的存在,最开始只是日产旗下的子品牌,后来由于有不错的市场反馈所以独立成为一个与日产平行的品牌。从规模和销量来说,启辰没有像长安吉利那样兴盛,但小日子还是过得挺滋润。
启辰星汽车三大件质量怎么样
对于这一问题,我们首先要讲讲启辰的发家史。由于国家政策原因,当初日产汽车集团为了开拓中国市场选择了与东风汽车集团合作。集团之间的合作最重要的是互惠互利,东风集团给到日产的“惠”是可以进入中国市场,而日产集团给到东风集团的“利”则是汽车技术。
在东风集团与日产集团合作多年以后,东风集团已经学习到了非常多日产的技术,于是凭借着日产的技术,东风集团自主汽车品牌启辰在2010年顺利诞生。
在启辰品牌刚刚建立之初,无论是外观设计还是三大件都是与日产相同,唯一的不同是启辰在做工方面很粗糙,选用的材料也很差。只能说在核心三大件方面早期的启辰跟日产质量是一样的,其他方面的质量启辰是比日产差的。
要知道,日产是一个大品牌,而启辰只是一个不知名的自主品牌,启辰若是一直完全照抄日产,那么是不可能在市场竞争中打得过日产的,广汽本田和广汽理念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
东风集团也深谙这一道理,16年启辰就宣布脱离日产,在外观上不再模仿日产。只是启辰已经在消费者的心中烙下了换壳日产的印记,加上本来做工质量就不怎么好,脱离了日产消费者更加不买了。所以现在的启辰构建平台以及三大件还是日产的,而做工质量依然不怎么样。
启辰星的缺点是什么
事实上,虽然启辰的三大件来自日产,但是日产的技术本来就没有什么优势,在日系三杰中日产是靠舒适性屹立于市场的,比省油比不过本田,比质量比不过丰田。而使用日产技术的启辰做工差,连日产唯一的舒适性优势都丢了,在市场上自然平平无奇。
从价格来看,启辰车型的定价与市场水平持平,但是就启辰的做工来说是偏高了的,加上启辰的品牌价值不高,所以就导致了销量一直上不去。
刚过去的2018年,启辰所有车型累计的销量只有135000辆,自己定下的20万辆目标没有达成,在自主品牌销量排行榜上排不到前十,比众泰的销量足足少了一半。可以说现在的启辰汽车只是一个三流品牌。
总的来说,在三大件方面启辰跟日产质量是一样的,但其他方面的用料和做工就差得远了。启辰是合资自主品牌的先驱者之一,同样的还有广汽理念、通用宝骏等。这种合资自主品牌在建立之初最大的困难就是要与合资的外资品牌在市场竞争,在这种残酷的竞争中能生存下来,启辰还是非常了不起的。对于现在的启辰来说,建立真正属于自己的优势摆脱换壳日产这一头衔是最重要的,永远依附着日产就永远都“长不大”。
自主品牌近些年的发展速度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虽然是汽车媒体,但是短时间内能接触同一个品牌汽车的机会也并不是很多,隔了一段时间后再去试驾同一个品牌的新车后,总能感觉到惊喜。今天我试驾的这款启辰的全新车型——启辰星就是这个味道。
从车名就可以看出,“启辰星”的命名已经不同以往的D、T、M这类的命名方式了, 没错,为了提升产品力,启辰依靠强大的雷诺日产三菱联盟的成熟先进技术作为背书,针对中国市场需求,推出了全新的VSA-L(中大型车)平台智能模块架构,而我们今天试驾的这台启辰星就证实在这个全新模块下诞生的首款车型。在整合了几家强大的汽车品牌的实力后,这台新车究竟如何,这个新的架构究竟如何?
新架构下的启辰星在外观上变得更加的具有现代感,据官方说法,这台车的外观是从宇宙星空汲取灵感,硕大的中网上镶嵌了66颗立体电镀星钻,看起来blingbling的感觉非常讨喜。中网上倒三角形的设计也极具辨识度。
开这台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这真的是一台定位非常清晰的车型,没错,他就是要做一台纯纯的家用车,给你足够的空间、不错的舒适度、越级的配置以及…… 灵敏度稍逊的油门响应。
启辰星搭载的是雷诺-日产-三菱联盟体系下研发的15T涡轮增压发动机(型号:A415TD)搭配48V轻混技术的动力系统,账面数据为140千瓦最大功率和260牛米的最大扭矩。动力表现是我一开始并不是很理解的地方,一上车心浮气躁的我想要探探它的底,结果一大脚油门下去,发动机转速很快上来了,随之而来的就是三千多转以后所带来的发动机噪音,但是车速却没跟上我的意图,变速箱总是慢个半拍的样子,整个加速过程可以用佛系两个字来形容。
难道是我的打开方式不对?于是我决定下车,转换了一下心态,重新上车,再次按下了那个有些中二,但又充满新鲜感的一键启动按钮。
再次上车的我认真脑补了一下车上坐了老人和孩子,这个时候的我更希望的并不是这台车有多快的加速性能,百公里破百能不能干得过亲戚家的那台比亚迪,而是更加在意它的加速是否平稳,换挡是否平顺,车内是否足够安静,过弯侧倾有多大,总结下来就是:家人坐的舒不舒服。
这台车市区正常驾驶的话,转速一般保持在2000rpm以内,虽然急加速上没有什么优势,但是确实有着顶级的平顺性,在市区中低速行驶我也基本感受不到有明显的顿挫,非要说有不平顺的地方也只是低速时有比较轻微的收油时的拖拽感,这大概也是48V电机在能量回收导致。
如果需要急加速超车变道的话,转速只要去到2800转的时候就会开始感受到它的爆发力,所以只要你肯深踩一点油门,这套动力系统其实也能给你想要的动力,驾驭城市路况卓卓有余,如果它的反应再快一点就更好了。
有一点让我挺介怀的就是启辰星的刹车,整个刹车过程并不线性,初段踩下去的时候刹车踏板是比较软的,虽然这可以让我在减速的时候比较好控制车速,但是在需要紧急一点的刹车或者停车的时候,比较难把握一个能平稳刹车的方式,但是慢慢熟悉了这种设定后,也就习惯了。
启辰星的外后视镜比较大,看起来也比较有安全感,同时在设计上是能看出设计师为了减少A柱位置的视野盲区,特意将后视镜向外向后布置了;同时A柱也并不是很粗,所以在左传的时候驾驶视野方面也是非常不错的。但是内后视镜却因为后窗太小导致视野变差,这个对于很多驾驶员来说是有点扣分的。
启辰星的底盘调校让我惊喜不已,整个悬挂的调教是偏软和舒适的,特别是对于路面颠簸的过滤非常不错,在压过去一些较大一些的坑洼,底盘对颠簸处理得很迅速,没有多余的跳动,基本上框当一下就结束了,不过分地说甚至有些德味。
同时在变道以及一些弯道中,启辰星的车身的侧倾抑制显得很老练,在目前我试过的自主品牌的SUV中表现算是数一数二,但毕竟还是一台SUV,重心本身也是比较高的,要求它像轿车一样也不太实际。
我们试驾的车型听说是有搭载辅助驾驶功能的,但是因为我们试驾的车型还属于工程车,所以ACC自适应巡航和自动泊车等功能并没有安装上去,所以暂时没有体验到,究竟好不好用这还得等上市后接触到新车才知道。
对于这台车,或许乘坐感受是更多关注这台车的消费者更重视的地方。
我先简单总结一下,这台车乘坐的舒适性真的真的让我感受到启辰的诚意,首先是它有着日产大沙发般舒适的座椅,其次是它居然有“老板座椅”,然后是我爱的座椅按摩。
这台车还不知道多少钱,但是在顶配车型的主副驾居然配备了座椅按摩!这种配置听起来好像虚的要死,大部分人的内心都是这样想的:谁会在车上按摩啊?
但是话总不能说得太死,否则分分钟被打脸。
没错车载按摩椅用起来的时候就是一个字:真香!(两个字)。当你一个多小时驾驶下来,身体有些疲惫的时候,座椅按摩这么一开,啧啧!不用我多形容,用过都知道~
更过分的是,这台顶配启辰星副驾驶位居然加了老板椅!这个老板椅被设置在副驾驶位置,启辰的官方称之为“女王副驾座椅”,一听这个名字就知道意图了,未来想购买启辰星的帅哥记得试驾时先给自己的“女王”登上宝座!
后排空间非常宽敞,中间的地台是全平的,没有一点点凸起,跟电动车一样平的那种,做脚垫的话你甚至可以自己去市场剪一块布铺上去,都不需要去匹配车型,后排中间做个人完全没有压力,另外最重要的是启辰星的座椅可以说是完美继承了日产的精髓,真的是柔软又不失支撑,同时它的头枕不是普通的车上那种头枕,圆滚滚的,而是采用了月牙形的设计,对头部的支撑性非常好,让人整个颈部和背部都能有很放松的状态,关键是后排中间的头枕也没有因为成本问题而失踪。
启辰星还有一大亮点就是它的156英寸大屏幕,布置得跟特斯拉有点相似,看起来也比较豪华,而且还是留了几个常用的实体按键,在操控一些常用的功能的时候能更加方便盲操作。
这套车机还集成了AR实景导航,可以直接在实景中给驾驶员指出导航中的推荐路线,减少走错路的风险。
同时因为这台车本身比较大的原因,免不了有一些盲区无法被我们观察到,所以为了避免盲区中有人或者有物,启辰星搭载了低速全景可视功能,在掉头倒车以及低速行驶等的时候都能清晰知道车旁边有些什么。
这台可以说是一台为乘客而生的汽车,在我从驾驶位开始,到副驾,再到后排,整个体验过程下来,我对这台车的好感度可以说是越来越高,当然,也是有一些细节上的问题我也比较在意,例如刹车、内后视镜、车机等一些问题也是存在的,有些或许只是工程车存在的问题,上市后也许会有改善,我也知道没有一款车可以讨好全世界的人。总的来说,启辰星绝对不再是当年那台徘徊在及格线边缘的启辰了,它已经有了挑战合资车型的实力,它所展现出来的产品力彻底显露了启辰的决心,它能否帮助启辰突破重围我们拭目而待!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评价一辆车好不好,本身是有很多维度和不同取向的。一定要说加速迅猛、转向敏捷、底盘硬朗、操控灵活的车就是好车那并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因为很多车买来不是为了驾驶者自己而存在,更多是满足全家每一个人的出行,比如接送老婆孩子,又或者偶尔帮年迈的父母搬抬大件物品,更可能是需要满足每年一次的全家人出游。
东风启辰打造启辰星的出发点显然就是为后一种消费群体——他们照顾的是全家人的舒适感,甚至于说比其他车更在乎车上所有乘客的感受,而不仅仅是驾驶者开得爽、开得刺激。所以我们能看到,启辰星的尺寸放在同级车是高半级,舒适配置放到自主A级车中也是上游水平,在智能配置上更是超出期待。
因此,从一开始拿到启辰星的钥匙,我们对这款车的重点考察方向就是“到底坐起来能够有多舒服、车内的操作能够有多便捷”。至于驾驶感受的考量更倾向于轻松易开,而非寻找驾驶的刺激性。
高半级的尺寸,越一级的宽敞
如果你是第一次看到启辰星,一定会被启辰星的体积感所震惊——如果是白色车身可能还会进一步放大这种观感。
实际上,启辰星的车身长度还是控制在了47米以内,轴距保持在了2756mm,尽管比同价位的主流A级SUV尺寸略大,但是大部分参数也不是全面胜出。可是启辰星在车身宽度上独树一帜,1905mm的车身宽度已经达到了中大型SUV的尺寸,这也让前后轮距达到了1643mm/1640mm,这是让整台车的车格感越级的关键所在。
其实,启辰星显大的另一个原因在于,东风启辰设计师为这款车型使用了大量的横向元素,进一步放大了车辆的体积感。典型就是V-Galaxy家族设计中有一条贯穿饰条,让整车的横向宽度得到了延展,保险杠的下围也有一道醒目的横线,形成了上下呼应。转到车尾也同样如此,启辰星使用了宽幅的横向贯穿式尾灯设计,两端倒L型的设计如同一把弓箭给方正的车尾造型带来了更多层次。
当然,启辰星的整体外形设计本身是属于相对端正的一类,腰线和侧裙都没有现下流行的动感元素,特别是车顶并没有追求流线造型,仅仅是在车顶利用镀铬饰条做了悬浮式的处理,让启辰星的侧面看上去多了些许飘逸感。
这种平直简练的设计很容易凸显出车内的空间优势。尽管启辰星的A柱不算直立,但是高高的车顶线足以让身高175cm的驾驶者也轻松拥有一拳三指以上的头部空间。同样的,后排的头部空间依然可以轻松达到一拳以上,全景天窗也完全不会影响后排的头部空间。
而长轴距、宽车身的优势更是在后排乘坐空间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一般的成年乘客坐到后排至少有三拳以上的膝部空间,如果把腿伸到前排座椅下方,几乎需要把腿打直才能做到——这种坐姿也能够改善坐姿较低、对大大腿承托性一般的问题。
更为关键是,由于后排的中央地板几乎纯平,加上19米的车身宽度,后排可以轻松坐下三个大个子的成年人。这在一般的A级SUV上面相对就没那么轻松。
此外,启辰星的后备厢常规容积就能够达到700L,放倒第二排可以扩展到2056L。这两个数字是什么概念呢?大概就是启辰星横向宽度在1100mm-1300mm范围、通过可调节的底部盖板可以有800mm的高度,完全不用放倒后排座椅也能够装下类似于50寸的液晶电视;而一旦放下第二排座椅,1840mm的进深可以轻松装下一台那种200L容积的三门冰箱。
全家人的舒适,老婆的快乐
当然空间大也不能等同于舒适性,毕竟那些几万元的MPV也能有大空间。但众所周知,日产车型以“大沙发”著称,而东风启辰和东风日产尽管是独立运行,可是两者却共享研发和采购,因此启辰星毫无意外的继承了日产在乘坐舒适性上的卖点。
就以第二排座椅来说,座椅的柔软性简直是家里真皮沙发的“复刻”,就连座椅下半部分都是全皮革包裹,没有露出任何的塑料件或镂空。同时左右两个头枕是类似航空头枕的凹形,在后排家人眯瞪时也不会摇头晃脑,舒适度立刻提升一大截。就连中央扶手也做得特别宽大,坐两个人的情况下可以一人枕一半。
至于副驾驶座,启辰的工程师专门设定了一个“女王座椅”,不仅带有靠腰调节、按摩和加热功能,还有一个腿托,可以实现近乎180度的放平,让长途行车的过程变得惬意许多。只不过女王座椅除了仅在顶配中出现以外,另一个问题是无法上下调节,坐姿相对局限些。
舒适氛围的营造也应该是启辰星内饰设计师关注的重点。以此次试驾的顶配车型来说,车内大量使用的是软材质覆盖,车门上的皮革包覆也用上了更具高级感的菱形格纹路。而看似大面积的钢琴漆饰板,其实是可透光的,在晚上会有氛围灯从饰板里透出。关于设计细节,则是包括V型的三角启动按键、和英菲尼迪类似的圆舵型电子挡杆,都能提升车内的高级感。
启辰星的舒适性也在用大量的科技智能配置来体现,依靠丰富的智能配置大大减少了车内每一个人的操作难度。最典型的一个功能就是语音控制,启辰星在车内设置了四个麦克风,可以对来自不同位置的指令收音——坐在后排的儿子不用再扯着嗓子发出想要听故事的指令,坐在副驾驶的老婆也可以通过语音控制自己这侧的车窗、后排空调控制等等,这些都是极具场景感的需求。
在我们看来,启辰星使用的156寸全触控屏幕其实也是“科技造就舒适体验”的一方面。很多人觉得在车内一巴掌式的布置一个大屏幕有些“傻”,但实际上那是因为很多车企并没有运用好这块大屏幕,仅仅是移植了安卓系统上去而已。
启辰星改变了这种思路,在156寸的大屏幕上分成了三块——四分之三面积是导航地图界面;剩下的区域再一分为二,上层可以理解为娱乐功能,下层为空调控制面板。
这样一来,驾驶者的核心需求“去到哪里”就成为了中控台的绝对核心,不用单独启动地图和导航APP就可以让车辆的位置、导航路线以最醒目的方式显示出来,提升了中控的使用效率。一旦你需要播放音乐或者电台,则可以通过下面的“娱乐栏”一键唤出,音乐界面只会占据一半的空间,并不会完全覆盖地图信息,确保了行车过程中不去切换APP。
当然,空调控制面板尽管也是触控,但是也足够灵敏和清楚,不过我们还是更建议通过语音来进行调整——依靠启辰星上识别度极高的语音系统可以让驾驶者完全不用转移视线就能改变空调的功能设置。
对于在行车过程中使用频率并不高的车辆设置功能,启辰的工程师将其隐藏起来,需要在左侧边缘用向右滑动的操作来唤出设置界面。整个车辆的设置界面非常繁杂和丰富,也预示着这辆车的高智能化程度。
如果说还有什么功能可以体现启辰星的舒适便捷,那就是“AR导航”了。在导航时,可以通过界面上的“AR实景”按键呼唤出实景导航功能,也就是前置摄像头可以把拍摄到的画面投影在123寸仪表盘或者中控大屏的上半部分,然后实时叠加上百度地图的导航引导线进行指引。
此外顶配车型上还有一个W-HUD高清平视显示仪,除了传统的速度显示外,也可以和导航联动,显示前行方向和变道指示等,另外还能有BSG电机能量回收等提示,都集合在一个界面。如此一来,在老婆开车的时候,你再也不需要不断提醒哪个路口转弯、哪根车道上高架了。
场地测试:百公里加速1057秒
之前还没有媒体对启辰星的0-100km/h数据进行实测,而官方给出的加速成绩是99秒,所以我们决定对这款全新车型进行相应的专业测试,最终结果还是很值得期待。
我们试驾的这辆启辰星使用15T发动机+48V微混系统的组合,以140kW的最大功率来看,参考它超过15吨的整备质量,大概比功率在90kW/T左右,算是还不错的数据。与这具发动机匹配的是7速双离合变速箱,应对短时间的激烈操作还是有一定优势。
在测试中,我们首先尝试以S挡位弹射起步。从D挡切换到S挡后,仪表盘会显现SPORT字样,紧跟着踩紧制动踏板再给油,转速短暂迈入1500rpm后会很快回落到1200rpm以内,看来启辰星对变速箱还是进行了细致的保护。
于是我们只能从头来过,抓紧转瞬即逝的高转速窗口弹开制动踏板,起步时启辰星虽然保留了足够的加速力度,但没有车轮打滑、车头扬起的迹象,整个车速提升的过程是平稳攀升的状态,直至80km/h后才会稍有放缓。而且双离合变速箱在中途换挡也完成得悄无声息,没有动力衔接的大幅闯动,颇有些CVT无级变速箱的影子。
不过从最终成绩来看,1064秒完成0-100km/h并不能让我们满意。考虑到SPORT模式在换挡逻辑上偏向运动风格的日常驾驶,不一定适宜加速测试,所以我们换用标准模式下的D挡重新再跑一遍。
同样1500prm弹射起步,启辰星出发时的力道保持在0422G的水平,0-60km/h的成绩进入5秒内,0-80km/h的数据也达到726秒,比用S挡要快上近02秒。不过在80-100km/h车速下,确实启辰星的动力会有所收敛,最终成绩放大到1057秒。
因为天气、场地、负载等因素,我们没有跑到99秒的官方0-100km/h成绩,但从整体加速的主观感受来讲,启辰星还是呈现出较为饱满的加速力度和线性感,同时动力总成的匹配成熟度也值得信赖。对于一辆大尺寸的A+级SUV来说这个加速不算弱,甚至说比搭载20L自吸发动机的凯美瑞还要快一些,后者的百公里加速差不多在11秒开外。
在刹车感受方面,这部试驾车装备的是优科豪马在2010年推出的蔚弛BluEarth系列轮胎,主攻经济性和静音效果,但抓地力不会被放在优先考量的位置。在加速到105km/h后全力踩下刹车踏板,第一感觉是启辰星的制动力建立不算生猛,没有那种奔跑时被人突然一把扯住衣领的戛然而止,相对而言反复多测试几次也不会太难受。不过启辰星的制动过程十分线性,几乎找不到任何制动力突然变化的点,刹车介入到停止的过程像是坡道一般平稳,给人“刹车很可控”的主观判断。
当然,从车辆的刹车姿态上看车头下压比较厉害,说明悬挂偏软,而这款家用大SUV的最终刹车成绩只能算中规中矩,保守一点说是能够满足城市道路的日常行驶,但较难适应相对激烈的驾控。这和蔚弛BluEarth轮胎也确实不擅长这么激烈操作有关,换成抓地力更好的轮胎应该能进一步提升制动性能。
城市道路试驾:舒适取向不用怀疑
启辰星从研发之初,其定义就是“轻松好开”,所以把启辰星这样一款A+级SUV开到城市道路上丝毫不会觉得难以驾驭。
油门初段就可以释放出足够的动力轻松带动车辆,再加上48V BSG电机可以带来额外的助力,车辆完全不会显得笨重——和预想中“15T带动一辆47米的SUV或许会吃力”完全不同。随着速度的提升,7DCT变速箱的升挡会相当平顺,如果你不去刻意体会,很难察觉到变速箱的换挡动作。
保持启辰星的巡航状态也无需多踩油门,基本上维持到10%的油门开度启辰星就可以很轻松的跟上前车。而在低速巡航时48V电机也有一定的辅助作用,通过电机助力来抹平变速箱换挡时因为动力中断而造成的顿挫感。
一旦需要动力的时候,全力踩下油门踏板,启辰星会先有一个轻微拉转速的过程,然后再降挡,之后转速会在3000转-4000转左右,确保最大扭力的输出。或许启辰星的加速不算特别凌厉,但是7DCT的传动效率还是能够让启辰星迅速完成超车。
总体而言,启辰星在城区道路的中段加速性能表现得体,不会觉得光吼不走,转速起来后的加速其实也说明了启辰星在驾驶性上更侧重于平顺性,开起来轻松愉悦,而非其他运动型SUV那种吭哧吭哧的加速体验和紧张感。
在底盘方面,启辰星也完全继承了日系车那种舒适的滤震风格,再加上车体比较大,所以在高速过弯时车身的侧倾会比较明显。而舒适的悬挂系统会把路面的微弱震动隔绝得比较彻底,比如在经过路面接缝或者密集减速带时,很少会把震感传递给车内的乘客,悬挂系统几乎隔绝了这种微弱的震动。当然,这也一定和启辰星的座椅柔软性有很大关系,相当于是橡胶垫再加了一层棉花。
同时,启辰星得益于后悬挂是类似于日产楼兰那种E型多连杆,在调校上也有更大空间,因此启辰星的悬挂也不是单纯的一软到底,而是兼顾了“韧性”,特别是遇到路面大的坑洼时,底盘对弹跳的处理会非常干净利落,能迅速拉住车身。只是当快速碾过更高的减速坎时,底盘会处理得相对生硬,不知道这是不是和我们全程以前后胎压270行车有关系,实际上厂家推荐的胎压值要求低至前230、后210。
还值得一提的是启辰星的转向系统调校,它甚至比一般的日产车都更紧致,没有那种过于轻飘的感觉。无论在低速还是中高速行驶的过程中,转向都没有太大的虚位,中心感比较强,这带来了很好的驾驶信心。尤其是在高速变道的时候,转向一气呵成,前轮对转向的响应非常即时,完全不同于一般大尺寸SUV开起来过于笨重迟缓的风格。
总体而言,启辰星搭载的140kW的15T发动机虽然动力输出不以高性能为导向,但是在激烈驾驶下也能够提供不错的中段加速。但是启辰星更注重的还是驾驶的平顺性和舒适感,包括抹平换挡顿挫、更柔和的底盘回馈,都是体现了这一思路。
驾仕总结:
通过和启辰星的深度接触,你一定要牢记启辰星这款车的研发初衷是“打造一款能够让全家每一个人都满意的家用SUV车型”。因此从它的尺寸定义开始,到外形内饰的设计、内饰的用料品质、智能科技系统的选择、底盘和动力总成的调校等等,都是为了更加轻松、愉快地使用这辆车,而不是让你开到手心冒汗。
“舒适好开、空间充裕、科技智能”这样的产品特征说起来简单,但是真正要做到并不容易,因为这会要求东风启辰打造出一款几乎没有短板的车型,需要照顾到每一个座位乘客的要求。
好在,东风启辰拿出了启辰星这样一个堪称中国品牌样本的答案,这就是你需要的“全家人的快乐车”。
文|驾仕派评测团队
图|驾仕派评测团队 网络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对于东风启辰来说,在国产车整体的知名度还是不小的,目前东风启辰的王牌汽车基本上是全新上市的 启辰星了,启辰星这款车在上市之后确实是受到了消费者的热捧。为了更好的了解启辰星这款车,我们也去了东风启辰的4S店,实际的感受了启辰星这款车,现在我们就来说说启辰星这款车。
之前消费者对于东风启辰来说,印象是较为固有的,但启辰星上市之后,我们发现这款车与东风启辰旗下的车型来说,设计是完全不同的。官方一点的话来说就是:启辰星采用的是混元美学,他本身将气势、凝练和平衡三大设计核心作为指引,从而凝聚出大气和时尚感。
整个前脸设计来说采用的是“V-Galaxy”设计语言,确实整体看上去很有辨别度,“大嘴”式中网就是这些年流行的设计,并且其中网格栅镶嵌了66颗电镀星钻,配上方正的前大灯,其头灯上方的镀铬饰条还与中网连成一体。如此的前脸设计来说,辨别度足够的高,在紧凑型SUV领域中也确实带来不错的时尚感。
整个侧面设计来说,启辰星看上去也看上去足够的精致,其两侧翼子板处设有“M-HEV”的铭牌,如此的设计来说主要的突出其是48V轻混的车型。至于尾部设计来说,启辰星他也采用了目前流行的贯穿式LED尾灯,而在细节上,“星”字尾标采用了特殊的设计手法,整体来说,如此的启辰星整体的设计确实足够有特色。与竞品如长安CS75 PLUS,哈弗H6,日产逍客等比起也有自己的设计风格。
至于内饰设计来说,启辰星整体一样很有看点,他本身采用的是“化繁为简”的设计风格,一走进内饰其156英寸中控大屏确实足够的显眼。老实说,在紧凑型SUV领域中,如此巨大的屏幕确实是不多见。
而在用料来说,启辰星整体的用料确实不错,其大面积采用了皮革做修饰,在中控台上方以软质搪塑材料为主,中部则是烤漆面板,而门板上和座椅采用带块状裁剪的皮革材质,至于方向盘来说采用的是真皮包裹,从用料上来说,启辰星确实足够的高端,比起日产逍客,大众探歌等来说高端度确实是更高。
在整体的科技感上来说,启辰星本身配置了123英寸全液晶仪表盘,拥有“运动”、“机械”和“深邃”三种显示主题,而156英寸中控屏是启辰星智能化配置的核心部件,在启辰互联系统40的加持下,实际的科技感在紧凑型SUV中还是属于顶级的,不会比长安CS75 PLUS,领克01等差。
启辰星本身就是基于VSA智能模块架构打造而来,这个架构就是东风启辰整合了雷诺-日产-三菱联盟国际团队与技术优势,再结合中国的实际而来的,他搭载的是15T直列四缸发动机,最大功率140kW,而中高配还拥有48V轻混加持,变速箱则是6MT以及7DCT,整体的性能在紧凑型SUV中确实是属于强劲的,比起长安的蓝鲸15T发动机来说,性能还更为的强劲。
启辰星作为一款全新的车型,在上市之后确实是受到了消费者的关注,本身这款车的官方指导价就是1096万-1496万,在紧凑型SUV领域中还是属于正常的,与长安CS75 PLUS差不多的价位,比起日产逍客,大众探歌等确实是便宜不少了。在实际的4S店体验中,启辰星也确实是给了我很深的印象。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优点:底盘高,过烂路路段驱动力足。还有就是外观,霸气稳重缺点:没有一键开窗功能,有一种优惠力度不够高的感觉。外观:外观大气,一看就知道档次不低。内饰:我觉得内饰不粗糙也不漂亮,值这个价。毕竟,物有所值。空间:空间没什么好说的,很大,家里没问题。配置:方向盘握感很好,但是空调风向控制角度一般。给我一个80分的总分。动力:强劲的动力,深踩油门强烈的推背感。越野:操控性好。握着方向盘感觉很舒服。油耗:目前15,城市开的多,性能一般舒适:舒适性还可以。前排驾驶座很舒服,我也没坐过后排,但是家里人觉得还可以。
百万购车补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