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公众号 -众研会-, 关注后回复“1”,可获取各板块精选个股!作者丨等来暖气的小晗。
“它这不就是画了一个大饼,一年多了没和面结果还把面粉拿去干别的事了。”——来自如如的神级吐槽。
我是真的很想说一句,太精辟了,丸美股份的这波操作有点随意。
11月13日和16日,丸美股份分别发布公告称将变更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将原先的彩妆产品生产建设项目变更为化妆品智能制造工厂建设项目。
按照丸美在招股说明书中披露的计划,原彩妆产品生产建设项目将花费两年建设期,主要生产用于美化和改善皮肤功能的丸美彩妆产品,主要包括脸部、眼部和唇部彩妆三大类,细分为卸妆膏、卸妆液/乳、口红和粉饼四大品类。
该项目早在2017年便已完成备案,彼时丸美刚刚推出子品牌恋火,还不具备独立生产彩妆品的能力,产品均是由韩国代工厂生产。
丸美基于当时的化妆品市场状况及自身的生产研发技术,将彩妆品定位成公司未来发展的重大方向。同时也是为了缓解公司发展的瓶颈,做出了彩妆产品扩产的决定。
不得不说,近年来国货彩妆发展势头一路向好,消费者对于国货的观念也从粗制滥造逐步向大牌的平价替代转变,到如今成为国货之光。制作精美、性价比高、产品使用感好等形容词也慢慢地冠到了很多国产彩妆品牌的前面。
完美日记、花西子、小奥汀等国产彩妆品牌也逐渐出现在很多年轻姑娘的购买清单里,再加上与头部KOL合作在全平台推广、出联名。当初我也去抢了完美日记和李佳琦合作出的小狗眼影盘,不过用没用就另说了。
当然,在资本市场里美妆也是打得火热。爱美客自九月底上市以来股价上涨超60%,完美日记母公司逸仙电商赴美上市,薇诺娜母公司贝泰妮冲击IPO。
根据CIC的数据,2019-2025年彩妆品CAGR预计为142%,护肤品的为88%,彩妆依然是发展更快的品类。那么在国货盛行的当下,丸美为何放弃彩妆扩产转而回到护肤品了呢?
我们来看看恋火的表现如何,自2017年四季度上市以来,恋火的营收贡献逐年下降,从2018年的266725万元降到今年前三季度仅82955万元。彩妆品类的发展显然非常不好,与当初项目计划里的56亿相差甚远。
这哪是画了个饼,根本就是吹了个泡,现在丸美自己把它戳破了。看丸美是怎么说的:
“经过几年的发展,恋火彩妆品牌的经营情况并未达到公司对彩妆品类拓展预期。由于彩妆品类产品多、色号多、流行趋势变化快,其运营模式和护肤品有着一定的差异,倘若没有能够及时并准确把握最新流行趋势,容易形成滞销库存,影响资金周转及盈利能力。公司综合考虑后适时调整了对彩妆品类的发展策略,未来公司业务将仍以擅长的护肤品品类为主,彩妆品类将作为辅助品类发展。”
看完这段认怂的独白,我内心只有一个想法,彩妆品类色号多、变化快不是一直都是这样子吗?这也不是什么行业特性没显现出来的新兴行业,这个时候才反应过来不合适了?早先在做项目的时候没有充分评估风险吗?
其实无论是在当初的文章里还是在文末的福利中我都提到过,特别是在今年十月份的时候丸美募投项目半数进度为0,现在便出现了这样的一个转换。
此次调整后,项目原先1200吨的彩妆产能目前仅保留200吨,其余仍是生产护肤品。能够一定程度上解决在节假日或促销期间因产能不足需要委托第三方加工生产的情况。
虽然看似是悬崖勒马及时止损的动作,但这背后依然暴露了丸美存在的问题。丸美目前的产品结构依然十分单一,对于大单品的依赖仍旧很重,丸美品牌营收占比依然占据了超过90%的份额。眼霜仍是业绩支撑品类,除原有的弹力蛋白眼精华之外,今年表现尚好的产品小红笔眼霜仍未能摆脱这一品类。
就像之前说的,丸美这样的业务结构可以说它牢固也可以说它脆弱。牢固在于作为国产品牌的眼霜绝对龙头,维持固有市场便可生存。同样地,单一品类对于风险的抵抗能力则会大打折扣,一旦出现爆款商品,丸美如何抵消冲击才更值得思考。
美妍世家化妆品位于全国97名。美妍世家化妆品是一家来自韩国的化妆品品牌,成立于2013年,旗下涵盖了护肤、彩妆、香氛、身体护理、健康食品等多个品类。目前,美妍世家已经在全球超过20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门店和分销渠道,其中包括中国大陆、香港、澳门等地区。但具体到美妍世家在中国大陆的门店数量,没有公开官方数据可供参考。不过从一些媒体报道以及美妍世家官方网站上的门店查询功能来看,美妍世家在中国大陆应该已经拥有了较为广泛的市场覆盖。
行业主要企业:上海家化(600315)、拉芳家化(603630)、珀莱雅(603605)、
青岛金王(002094)、国药现代(600420)、朗姿股份(002612)、青松股份(300132)、名臣健康(002919)
本文核心数据:中国化妆品发展历程、中国化妆品市场现状
行业概览
1、定义
在我国《国民经济分类》(GB/T4754-
2017)中,将化妆品定义为以涂抹、喷洒或者其他类似方法,撒布于人体表面任何部位(皮肤、毛发、指甲、口唇等),以达到清洁、消除不良气味、护肤、美容和修饰目的的日用化学工业产品。
化妆品行业产品主要分类如下:
2、产业链剖析:商品分销渠道较为多样
化妆品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为原材料行业(包括油脂、粉质、胶质、活性剂等)和包装原材料行业(包括纸质、玻璃、塑料、铝包装等),行业下游则主要为商品流通行业(包括线上分销商和线下零售商)。
行业发展历程:国货品牌正在崛起
1931年,我国第一个国产品牌,百雀羚成立,但受制于经济体制,我国化妆品行业发展缓慢。直至上世纪90年代,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我国化妆品本土品牌才正式起步。但在国门打开的同时,外资品牌也涌入中国,本土品牌一度处于弱势。直至互联网普及带动电商兴起,综艺及社交媒体等新营销当道,我国本土品牌才抓住机会破局崛起。
行业政策背景:化妆品监管逐步规范化
近年来,我国化妆品产业迅速发展,但也存在行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不高、创新能力不足、品牌认可度低、非法添加等问题,针对此,我国近年来不断出台政策规范行业发展。2020年,我国出台了新版《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下简称“条例”),这是自1989年之后首次对化妆品相关行业监管规章制度进行的改革,条例中创新性提出对化妆品实行分类管理,对风险程度较高的特殊化妆品及新原料实行注册管理,对普通化妆品及其他新原料实行备案管理;除此,条例也首次提出注册人和备案人,并对其所负责人进行清晰界定,强化了主体责任,规范了监管体制,并加大了处罚力度,有利于促进化妆品行业规范化发展。
行业发展现状:
1、化妆品直播带货实现大爆发
中国线上零售规模位居全球之首。2020年,中国线上零售增长率达到275%,接近线上销售总体水平,市场规模达到23万亿美元,已经连续7年位居全球线上销售榜首。截止2020年12月,我国网络购物用户已经达到了78亿,占整体网民规模的79%。2020年3-12月,我国网购用户从71亿人次增长到78亿人次,3个季度增长率达到986%。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2020年我国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化妆品零售总额为3400亿元,较2019年增长了136%,2020年的疫情对整体经济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在此环境下化妆品零售仍能保持增长,尤其是年底“双十一”与“双十二”的推动,零售额增长更快。2021年1-10月,化妆品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达到3097亿元,同比增长167%。
注:“限额以上企业”指年销售额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企业;年销售额500万元及以上零售企业
2、跨境电商兴起拉动美妆出口市场逐步繁荣
2020年中国美容化妆品及洗护用品出口量为999019吨,同比增长43%,出口金额为424392百万美元,同比下降112%。在出海的美妆产品当中,口红、眼影、腮红是最热门品类,睫毛膏、粉饼则有较大发展潜力。
3、市场规模不断增大
伴随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欧美及日韩大牌化妆品公司对中国市场的开拓下,国内消费者的化妆品消费理念逐步增强,国内化妆品市场规模迅速扩大。
据Euromonitor统计数据,2011-2020年我国化妆品的市场规模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但2011-2019年市场规模增长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趋势。我国市场规模从2011年的3318亿美元增长到了2020年的7320亿美元,复合增长率约为922%。2020年的疫情对整体经济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在此环境下化妆品市场规模仍能保持683%的正向增长率,充分体现了我国化妆品市场未来发展的无限潜力。
行业竞争格局
1、区域竞争:广东省企业最多
化妆品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华东和华南地区,集中度达到8416%,其中华东地区和华南地区人口超过5亿,部分省市城镇化率达到65%,一定程度上影响化妆品生产企业行业布局。另外一个因素,华东和广东等地区由于原料和装备供应比较集中,化妆品产品生产成本整体较低,有利于行业生存,但也面临同质化产品激烈竞争压力。
具体来看,截止2022年1月13日,我国登记备案拥有化妆品生产许可的企业共计5714家,其中广东省获得生产许可企业共计3224家,在全国范围内占据绝对优势,占比为5642%。
2、企业竞争:不同市场主导企业不同
国际品牌在竞争中占有较大优势,国际品牌注重产品营销、研发投入,产品品质有保障,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国内化妆品企业则以中小企业为主,化妆品安全问题频出,也阻碍了国内品牌的发展。
基于Euromonitor的数据来看,高端市场主要由国际顶尖品牌占据,排名前三的品牌为欧莱雅、雅诗兰黛和路易威登,市占率分别为184%、144%和88%。高端市场中,市占率排名前十品牌的国有品牌仅有广州阿道夫和云南贝泰妮,分别排名第七和第九,市占率分别为3%和23%。
在大众化妆品市场,宝洁占据主要市场份额,为121%,其次是欧莱雅,占比约为89%。本土品牌百雀羚、珈蓝集团、上海家化、和上海上美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占比分别为39%、37%、23%和19%。
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1、趋势预测:男性护肤与香氛市场受到消费者追捧
未来化妆品行业或会有以下发展趋势:
2、规模预测:2027年市场规模超过1500亿美元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化妆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雅诗兰黛代工厂收购了韩国DrJart加的公司。根据查询雅诗兰黛官网显示,截至2023年8月3日,2019年,中国化妆品企业雅诗兰黛以106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韩国化妆品企业DrJart加的公司。双方达成合作。合同期为5年。雅诗兰黛全球最大的护肤、化妆品和香水公司之一,与其创始人同名。
修容盘排行榜前十名:ZEESEA、完美日记、橘朵/JudydoLL、Nars、酵色/Joocyee、毛戈平/MAOGEPING、芭比波朗、井田/CANMAKE、花西子、魅可/MAC 。
1、ZEESEA
ZEESEA滋色,国货出海先锋,是较早投身出海浪潮的国货美妆品牌,布局海外市场仅一年便成功成为第一个抢占日本主流美妆市场的国潮彩妆。ZEESEA滋色凭借硬核的产品和质造实力以及独特的品牌价值,在海外圈粉无数。
2、完美日记
国内知名时尚彩妆品牌,以口红/眼影/粉底系列彩妆著称,为年轻女性提供快时尚彩妆产品和美丽方案。通过对面部和皮肤的研究,追求研究出高质量产品。
3、橘朵/JudydoLL
是一个融合专业与创新的新势力少女彩妆品牌,致力于为年轻消费群体打造具备个性与实用性兼备的彩妆品牌,作为国产的一款小众彩妆品牌,品牌经营范围以眼影、眉妆、唇妆以及眼妆等系列产品为主,品种多样,既平价又好用。
4、Nars
成立于1994年的美国知名美妆品牌,由法国彩妆大师Franxois Nars所创立,以突破性理念亲手打造出超前卓越的“兴血液”。首个彩妆系列在纽约惊艳亮相,该系列共推出了12 款色泽饱满、质地柔软的超显唇膏,一经推出便让万千粉丝沉醉于NARS“大胆玩色”的疯狂之中。
5、酵色/Joocyee
酵色/Joocyee,美妆品牌,旗下主营眼影、唇彩、修容等产品。是上海橘宜化妆品公司旗下品牌,2019年于上海创立,商标于2021年7月21日注册。
6、毛戈平/MAOGEPING
MGPIN毛戈平彩妆品牌,品牌创始人毛戈平先生,是中国当代最富盛名的化妆师,也是最有影响力的彩妆教学权威。他第一次把化妆艺术和化妆师从幕后推向台前,成为了媒体和时尚聚焦的中心,创造了中国式化妆的“美丽神话”。
7、芭比波朗
成立于1991年美国,隶属于雅诗兰黛集团,化妆师专业彩妆保养品品牌,化妆品/彩妆的作用还原肌肤的自然美态眼影就应是个影子,唇膏是强调双唇而非改变唇色,粉底则是个似有若无的自然肤色。以干净、时尚的理念闻名于世,革命性首创的自然妆概念,在全世界享有盛名。
8、井田/CANMAKE
Canmake是日本井田制药株式会社旗下的人气化妆品品牌。Canmake的销售理念是以最平易的价格、最便于使用的产品,将优质的化妆品打入大众市场。因此Canmake一直深受学生族群及白领阶级的喜爱。日本知名女星松田圣子也是Canmake的忠实粉丝。
9、花西子
花西子是一个彩妆类品牌,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销售模式,为用户提供底妆系列、唇妆系列和面妆系列等产品。
10、魅可/MAC
成立于1985年加拿大多伦多,隶属于雅诗兰黛化妆品集团,彩妆艺术化妆品知名品牌,M·A·C的色彩大胆创新,作风颠覆传统,抱持着极端前卫大胆的创意概念,M·A·C的彩妆,也完全不受传统化妆品色彩的束缚与限制。
-花西子
艾媒咨询发布的《2020年1-2月中国化妆品及化妆品电商运行数据监测双月报》指出,在社会消费品零售规模整体扩张的大背景下,化妆品类商品的表现远优于其他品类的零售商品,充分展示了化妆品市场可观的发展前景。2019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整体持续稳定增长,其中,化妆品类商品零售类值表现亮眼。2019年化妆品类商品全年累计零售总额达29922亿元,同比增幅高于社会消费品平均增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