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随着618年中购物节正式落下帷幕,2022年小红书Q2季度营销工作也结束。艺恩星数·小红书独家推出《2022小红书Q2品牌营销报告》,以数据作为参考、优质种草内容作为学习样本,不断完善投放节奏、内容,有效选择不同圈层达人实现精细化、精准化投放,将帮助品牌进一步完善从曝光(单一种草)、到信赖(复合种草)、直至转化(拔草)的内容营销闭环。01、回顾2022年Q2季度4月20日小红书平台上线品牌违规分,导致整个4月份投放笔记都受到影响。4月份商业投放笔记341w篇,占整个种草笔记的227%。5月份受520节日营销活动影响,投放商业笔记开始回量有588w篇,占种草笔记的386%。6月份则因为618节日促销月前笔记投放暴涨而后又因为节日营销后产生空窗期,没有过多品牌投放笔记,但也有572w篇笔记,占种草笔记405%。据小红书灵感营销数据显示,今年整个618期间,有超过1万家生态品牌选择小红书作为主要营销阵地,品牌数量相比去年同期增长142%,覆盖了家居建材、服装配饰、美妆个护、食品饮料等18个行业。从整体数据来看,Q2季度经过持续疫情,又经历520和618节日营销,相关投放笔记增量150w,商业笔记互动量23,9212万。但相比Q1季度,Q2季度数据均呈爆炸式增长,投放品牌增加1398%,商业笔记增加8797%,保守估计投放金额翻一倍,且互动总量比上一周期高,证明当前阶段质量也较高,需紧抓用户需求调动用户互动欲望。Q2季度表现投放品牌商业笔记数预估投放金额平均互动总量本期数据9834150w1852亿+1,597上期数据13980%8797%9957%424%Q2季度商业笔记数量按行业分布TOP10。第一位为“美妆行业”占比4473%。第二位为“母婴行业”占比1447%,第三位为“美食行业”占比766%。品类商业笔记排行第一为是护肤类,占比3666%,第二位是保健品1774%,第三位是彩妆1529%。从商业笔记内容形式占比来看,目前主流还是图文笔记,爆文分析来看,图文笔记因为基数多,所以图文笔记爆文率不高,Q2季度图文笔记爆文率2432%。其中最高爆文占比类型的是小爆文(点赞数大于500,低于一千),图文笔记小爆文占整体图文笔记1208%,紧随其次的是千赞爆文,占1043%。视频笔记爆文率是5135%,其中爆文类型占比最高的是千赞爆文2509%。商业笔记发布达人当前为1-10w粉丝初级达人为主,紧随跟着的是腰部达人,说明在小红书平台商业笔记还是以图文笔记铺量推广为主,而10-50w粉丝腰部达人创作高质量商业内容为中坚力量。从Q2季度商业笔记内容关键词发现“护肤”、“质地”、“吸收”等护肤类功效词为主流关键词。相关互动量超过千万,说明Q2季度小红书高质量商业内容,仍以美妆行业为“发源地”。02、Q2商业投放品牌榜Q2季度4-6月,TOP10品牌中重复上榜品牌约占80%;美妆、日化类品牌仍为发力较强品牌;其中屈臣氏和_熙Q2季度长期霸榜前三。6月份新上榜品牌较多占当月TOP10总榜单的60%03、品类和品牌案例拆解从各品类笔记数据来看,服装、家居和美食整体笔记数量极高,还是源于其内容创作门槛低,可选类型较为丰富,更多用户愿意作为入门的“试金石”,整体生态更为饱满;从各品类商业笔记角度看。5月整体表现最佳,处于520和618的节日营销节点的黄金时期。护肤品类仍是当前Q2季度投放热门,远超于其他品类。从热门品牌角度来看,代表性品牌通过大量的笔记战火高互动了,实现“种草”-“拔草”-“分享”-“种草”的良性循环;不同投放阶段,可选择不同的除了。优质内容头部、腰部、初级达人均可创造。品牌案例:乐高乐高品牌在4-6月份,相关笔记达3w+篇,商业笔记有234篇,同比Q1季度增加550%,阅读量6547w,预估投放金额1676w,商业笔记互动量为2794w。Q2季度其中小爆文占207%,千赞爆文占177%,五千赞爆文占021%,万赞爆文占019%。品牌以1-10w粉丝初级达人为主要投放目标,铺量投放奠定品牌基础,占比高达6197%。品牌乐高Q2季度互动量第一笔记为《关于我爸管我借钱那点事》,品牌将产品与使用场景高度结合,突出达人与宝宝之间欢快互动吸引用户注意,带出后面品牌产品玩具与宝宝合伙拼装的真实感受和效果,将用户带入场景之中,并且评论区加入了小红书最新评论区组件,让用户点击继续搜索品牌相关产品笔记,带动品牌笔记阅读量,还让消费者产生购买欲望,正所谓一举三得。品牌案例:合生元同样使用评论组件的品牌合生元,该篇母婴类笔记《怎样才能养出王小麦这样活力满满的小孩》,品牌互动量高达88W,笔记阅读量更是整个品牌Q2季度最高17497w。使用了小红书官方评论组件后,互动量同比Q1季度增长了30583%,小红书评论组件有效推动品牌爆款笔记产生。总结品牌内容策略沉淀,借助数据工具总结Q2季度投放表现,复刻优秀内容部分,将爆款延续下去,切记同时结合粉丝评论,达人口碑等方面,挖掘能够进行发挥的价值点。Q2季度从投放商业笔记总结出自身产品的核心词特点,积累核心价值,以便在节假日营销节点上有效放大光彩。
销售额下跌约10%。根据相关资料查询,韩国化妆品爱茉莉太平洋集团在2022年第一季度中国市场的销售额下跌约10%,韩国国内市场整体销售额下降。不过,以雪花秀和兰芝为首的品牌在北美市场表现优异。韩国,即大韩国民国的简称。面积99,937平方公里(南北韩总面积222135平方公里,与英国的面积241752平方公里差不多),人口4700万。
化妆品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三四线城市增长潜力巨大
我国化妆品行业的发展与产品主要原料息息相关,行业每一个阶段的变革,都伴随着新原料在化妆品行业的应用。总体来看,我国化妆品行业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原始时代、矿物油时代、天然成分时代、零负担时代、基因时代。
化妆品行业市场规模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化妆品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限额以上企业化妆品零售总额为2222亿,同比增长率为83%。根据以上同比增长情况,保守估算2016年化妆品零售市场同比增长率在8%,化妆品零售总额在3000亿以上。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0年以来,我国限额以上化妆品企业零售总额呈增长趋势,增长速度呈下降趋势,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6年,限额以上企业化妆品零售额达到2222亿元,同比增长83%,增速较上年有所下滑。
从下图中可以看出,对近五年来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2010-2015年中国化妆品行业销售收入呈现逐年增长趋势,2013年行业销售收入为103298亿元,同比增长2253%,增速达到近五年最大值;2015年行业销售收入为138489亿元,同比增长2209%。
随着消费需求的不断创造及消费潜力的不断兑现,未来化妆品行业发展潜力巨大,根据近几年国家统计局对化妆品零售额的统计,前瞻产业研究院预计到2022年化妆品市场零售规模达到4446亿元。
化妆品行业产品发展趋势预测
中国化妆品市场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迅猛发展,随着人们对化妆品接触时间越来越长,对化妆品的了解度也不断提高,随之而来的就是对化妆品的专用度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一变化趋势为化妆品行业的细分产品带来更大的需求,对化妆品细分市场也是一个巨大的发展机遇。
(1) 男性化妆品市场产品
根据360研究院发布的化妆品行业检索报告数据显示,过去的2016年,男性化妆品所有细分品类全线增长,其中对香水及基础护理品关注度较高,这与男性化妆品市场起步较晚有关。男性化妆品市场,我们认为香氛与基础护理品未来将迎来一个快速增长,同时作为男性化妆品市场传统的美发护发产品未来仍将有一个很大的需求,后期随着男性化妆品市场进一步成熟,彩妆类将值得关注。
(2) 女性化妆品市场产品
女性化妆品市场中,未来值得关注的是彩妆类产品,唇部彩妆将持续升温。另外面部与脸部依然是护肤重点,具有很大的市场基础,除了基础的保湿防晒需求,消费者对祛斑和抗衰等功能性护肤品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
整体来看,化妆品市场仍是一个不完全成熟的市场。消费产品来看,随着相对成熟的消费者如女性对化妆品要求越来越专业,越来越高,新兴产品及细分产品值得关注;消费群体来看,以前市场开发度很低的人群如男性、老年人未来对化妆品的需求将会不断释放;消费地域来看,三四线城市未来增长潜力将远超一二线城市。
综合来看,我们认为化妆品行业将沿着产品-消费人群-消费市场这一发展路径转移。路径越靠前,市场开发度越低,产品创新度越高,消费者也是易于接受新事物的群体;路径越靠后,竞争者进入门槛越低,市场竞争越大,就化妆品而言,三四线城市将很快红海化,先前耕耘该市场的主要是中国国内品牌,短期内将仍有渠道优势,但是随着大品牌近来加大对市场的投入,渠道优势将缩小。
美业行业利润高,收入上不封顶,不会一成不变。
不管是美妆、美甲、美睫、还是半永久纹绣、美容,这也是越来越多女性选择从事美业的原因。
美业行业是不可被互联网替代的行业,买东西可以淘宝、唯品会、拼多多,但是我们的技术只在网上交易是不可完成的,也是不会消失的行业,因为只要有人存在爱美之心就不会消失。
自己的形象气质也会得到改变,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发现有很多女性在从事美业后形象气质慢慢都会得到改变,美业不仅自己变美,身边的人也会变美,还能赚钱,两全其美。
在“颜值经济”的影响下,我国彩妆市场一直以来都吸引着各方爱美人士的关注,但2020年疫情导致彩妆线下门店大量关闭,使得2020年彩妆行业整体市场规模受到冲击,但随着我国进入“后疫情”时代,我国彩妆行业也在迎来复苏,“口红经济”影响下我国美妆行业未来仍然有较广阔的发展空间。本文结合Euromonitor数据,对于我国彩妆市场发展进行了简单介绍,一文带你了解现阶段我国彩妆市场发展现状。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上海家化(600315)、逸仙电子(YSG美国上市,完美日记母公司)、珀莱雅(603605)、欧莱雅(OREP法国上市)、雅诗兰黛(EL美国上市)、科蒂(COTY美国上市)等。
本文核心数据:我国彩妆市场市场规模和市场规模预测
1、按使用分:彩妆分6大类别
彩妆产品主要指用于脸部、眼部、唇部的美容化妆品,其主要作用是利用色彩变化,赋予皮肤色彩,修整肤色或加强眼、鼻部位的阴影,以增加立体感,从而使之更具魅力。同时,也可用于遮盖雀斑、伤痕、痣之类的皮肤缺陷。彩妆产品可分为面部彩妆、眼部彩妆、眉部彩妆、唇部彩妆、指甲彩妆和卸妆产品等,具体分类如下:
2、市场规模:疫情使得增速大幅下滑
随着大众消费观念以及审美观念的升级和改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注重自己的外在形象,彩妆渐渐变得越来越重要,各个都想争做时尚又有个性的人,2020年受到疫情冲击我国彩妆市场规模达到864亿美元,同比上涨仅为062%,约占化妆品市场的1180%。
3、多因素促进我国彩妆行业发展
随着智能手机和各类社交、即时聊天工具的普及,自拍等消费者形象展示的频次增加,颜值的重要性被提升到新高度;彩妆对快速提升外在形象方面的功能性被强化。与此同时,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下,“口红效应”显著。经济增速放缓,消费者需要更多的心灵慰藉,口红等彩妆相比其他奢侈品价格更易接受,更有助于提高信心。
4、2026年我国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00亿美元
根据Euromonitor预测,2025年中国彩妆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76亿美元,2011-2025年中国彩妆市场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286%,疫情冲击之后市场恢复态势较良好。前瞻瞻结合近年来中国彩妆市场发展以及2021-2025年Euromonitor预测,预测2026年中国彩妆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00亿美元。
注:2021-2025年数据为Euromonitor预测数据,2026年数据为前瞻结合近年来中国彩妆市场发展以及2021-2025年Euromonitor预测数据进行的预测数据。
5、个性化定制、跨界合作和新品牌崛起或将成为发展趋势
我国彩妆的主要消费人群为以“Z”时代为代表的年轻消费群体,通过科技手段进行个性化定制可以满足年轻消费群体追求个性化的消费需求,而推行创意性的跨界活动则更多的迎合了我国年轻人的“猎奇”心理,这种营销方式或将成为未来我国彩妆行业新的营销趋势。消费群体的年轻化,营销方式的创新化使得我国近年诞生了一大批新兴的彩妆企业,预计这或将成为我国彩妆行业又一大发展趋势。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彩妆产品市场需求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
行业主要企业:上海家化(600315)、拉芳家化(603630)、珀莱雅(603605)、
青岛金王(002094)、国药现代(600420)、朗姿股份(002612)、青松股份(300132)、名臣健康(002919)
本文核心数据:中国化妆品发展历程、中国化妆品市场现状
行业概览
1、定义
在我国《国民经济分类》(GB/T4754-
2017)中,将化妆品定义为以涂抹、喷洒或者其他类似方法,撒布于人体表面任何部位(皮肤、毛发、指甲、口唇等),以达到清洁、消除不良气味、护肤、美容和修饰目的的日用化学工业产品。
化妆品行业产品主要分类如下:
2、产业链剖析:商品分销渠道较为多样
化妆品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为原材料行业(包括油脂、粉质、胶质、活性剂等)和包装原材料行业(包括纸质、玻璃、塑料、铝包装等),行业下游则主要为商品流通行业(包括线上分销商和线下零售商)。
行业发展历程:国货品牌正在崛起
1931年,我国第一个国产品牌,百雀羚成立,但受制于经济体制,我国化妆品行业发展缓慢。直至上世纪90年代,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我国化妆品本土品牌才正式起步。但在国门打开的同时,外资品牌也涌入中国,本土品牌一度处于弱势。直至互联网普及带动电商兴起,综艺及社交媒体等新营销当道,我国本土品牌才抓住机会破局崛起。
行业政策背景:化妆品监管逐步规范化
近年来,我国化妆品产业迅速发展,但也存在行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不高、创新能力不足、品牌认可度低、非法添加等问题,针对此,我国近年来不断出台政策规范行业发展。2020年,我国出台了新版《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下简称“条例”),这是自1989年之后首次对化妆品相关行业监管规章制度进行的改革,条例中创新性提出对化妆品实行分类管理,对风险程度较高的特殊化妆品及新原料实行注册管理,对普通化妆品及其他新原料实行备案管理;除此,条例也首次提出注册人和备案人,并对其所负责人进行清晰界定,强化了主体责任,规范了监管体制,并加大了处罚力度,有利于促进化妆品行业规范化发展。
行业发展现状:
1、化妆品直播带货实现大爆发
中国线上零售规模位居全球之首。2020年,中国线上零售增长率达到275%,接近线上销售总体水平,市场规模达到23万亿美元,已经连续7年位居全球线上销售榜首。截止2020年12月,我国网络购物用户已经达到了78亿,占整体网民规模的79%。2020年3-12月,我国网购用户从71亿人次增长到78亿人次,3个季度增长率达到986%。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2020年我国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化妆品零售总额为3400亿元,较2019年增长了136%,2020年的疫情对整体经济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在此环境下化妆品零售仍能保持增长,尤其是年底“双十一”与“双十二”的推动,零售额增长更快。2021年1-10月,化妆品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达到3097亿元,同比增长167%。
注:“限额以上企业”指年销售额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企业;年销售额500万元及以上零售企业
2、跨境电商兴起拉动美妆出口市场逐步繁荣
2020年中国美容化妆品及洗护用品出口量为999019吨,同比增长43%,出口金额为424392百万美元,同比下降112%。在出海的美妆产品当中,口红、眼影、腮红是最热门品类,睫毛膏、粉饼则有较大发展潜力。
3、市场规模不断增大
伴随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欧美及日韩大牌化妆品公司对中国市场的开拓下,国内消费者的化妆品消费理念逐步增强,国内化妆品市场规模迅速扩大。
据Euromonitor统计数据,2011-2020年我国化妆品的市场规模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但2011-2019年市场规模增长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趋势。我国市场规模从2011年的3318亿美元增长到了2020年的7320亿美元,复合增长率约为922%。2020年的疫情对整体经济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在此环境下化妆品市场规模仍能保持683%的正向增长率,充分体现了我国化妆品市场未来发展的无限潜力。
行业竞争格局
1、区域竞争:广东省企业最多
化妆品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华东和华南地区,集中度达到8416%,其中华东地区和华南地区人口超过5亿,部分省市城镇化率达到65%,一定程度上影响化妆品生产企业行业布局。另外一个因素,华东和广东等地区由于原料和装备供应比较集中,化妆品产品生产成本整体较低,有利于行业生存,但也面临同质化产品激烈竞争压力。
具体来看,截止2022年1月13日,我国登记备案拥有化妆品生产许可的企业共计5714家,其中广东省获得生产许可企业共计3224家,在全国范围内占据绝对优势,占比为5642%。
2、企业竞争:不同市场主导企业不同
国际品牌在竞争中占有较大优势,国际品牌注重产品营销、研发投入,产品品质有保障,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国内化妆品企业则以中小企业为主,化妆品安全问题频出,也阻碍了国内品牌的发展。
基于Euromonitor的数据来看,高端市场主要由国际顶尖品牌占据,排名前三的品牌为欧莱雅、雅诗兰黛和路易威登,市占率分别为184%、144%和88%。高端市场中,市占率排名前十品牌的国有品牌仅有广州阿道夫和云南贝泰妮,分别排名第七和第九,市占率分别为3%和23%。
在大众化妆品市场,宝洁占据主要市场份额,为121%,其次是欧莱雅,占比约为89%。本土品牌百雀羚、珈蓝集团、上海家化、和上海上美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占比分别为39%、37%、23%和19%。
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1、趋势预测:男性护肤与香氛市场受到消费者追捧
2、规模预测:2027年市场规模超过1500亿美元
综合来看,我国化妆品市场未来发展潜力较大,市场规模较大,预计在未来五年将会持续保持全球化妆品行业领军市场的地位。而且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恢复和持续增长,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具潜力的化妆品市场,未来,在即时性美容需求的推动下,以及对个性展现的追求,我国化妆品消费市场将以更快的速度增长,2027年我国化妆品市场规模将达到1577亿美元,2022-2027年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1%。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化妆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化妆品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1、全球化妆品市场规模缓慢增长,中国占比第二
化妆品是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人们对美丽的需求而兴起的。受全球经济放缓影响,近年来全球化妆品市场规模增速明显走低。据Euromonitor数据,2009-2019年全球化妆品市场复合增速仅25%,其中2015年负增长713%,至2019年全球市场规模4996亿美元。
2、中国化妆品行业景气度高,体量大且增速快
从国内化妆品市场角度来看,随着国内经济稳定增长和人民消费水平的持续提升,化妆品行业快速增长,2013年中国化妆品市场超过日本化妆品市场规模,并保持全球最高增速发展。
3、中国人均化妆品消费低于其他发达国家,市场潜力大
美国虽拥有最大的化妆品市场,但其人均消费只排在第七位,2019年人均消费282美元。反观中国,2019年人均仅消费50美元,仅是中国香港、日本、挪威和美国的11%、16%、17%和18%。
4、疫情后恢复迅猛,中国化妆品行业延续高景气度
受疫情影响,Euromonitor预计2020年中国化妆品市场规模为5078亿元,同比增长63%,2021年增速提升,此后恢复10-11%的增长。据此,前瞻预计到2025年,中国化妆品市场规模有望达到近9000亿元。
5、我国化妆品市场规模巨大
2019年,我国化妆品行业市场规模高达4777亿元,同比增长1384%,增速高于全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