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青铜的主要成分:在纯铜(红铜)中加入锡或铅的合金。青铜是是金属治铸史上最早的合金,有可能露出黄铜的光泽。
2、青铜是**偏红,而埋在土里后颜色因氧化而青灰,称为青铜。与纯铜(红铜)相比,青铜强度高且熔点低25%的锡冶炼青铜,熔点就会降低到800℃。纯铜(红铜)的熔点为1083℃。青铜铸造性好,耐磨且化学性质稳定。
在对已出土的青铜文化鼎盛时期的商代青铜器进行化学分析后,可将它们分为两类。一类是铜锡二元合金,其中含铅小于2%;另一类是铜锡铅三元合金,即含铅大于2%。
在铜锡二元合金中,铜和锡的比例大都接近4:1。而在铜锡铅三元合金中,铜与锡铅含量和之比也维系在4:1。锡与铅之间似乎没有明显的比例关系。
青铜名称的由来:青铜是现代人给予的名字,古时青铜是**偏红,而埋在土里后颜色因氧化而青灰,称为青铜。
与纯铜(红铜)相比,青铜强度高且熔点低(25%的锡冶炼青铜,熔点就会降低到800℃。纯铜(红铜)的熔点为1083℃)。青铜铸造性好,耐磨且化学性质稳定。
青铜的主要成分:青铜是是金属治铸史上最早的合金,在纯铜(红铜)中加入锡或铅的合金。
中国的青铜器主要指4000多年前用铜锡合制的青铜器物,简称“铜器”。包括有炊器、食器、酒器、水器、乐器、车马饰、铜镜、带钩、兵器、工具和度量衡器等。
出现并流行于4000年前直到秦汉时代,以商周器物最为精美。青铜器在2000多年前逐渐由铁器所取代。
扩展资料:
中国最初出现的是小型工具或饰物。夏代始有青铜容器和兵器。商中期,青铜器品种已很丰富,并出现了铭文和精细的花纹。
商晚期至西周早期,是青铜器发展的鼎盛时期,器型多种多样,浑厚凝重,铭文逐渐加长,花纹繁缛富丽。随后,青铜器胎体开始变薄,纹饰逐渐简化。
虽然从考古资料来看,中国铜器的出现,晚于世界上其他一些地方,但是就铜器的使用规模、铸造工艺、造型艺术及品种而言,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的铜器可以与中国古代铜器相比拟。这也是中国古代铜器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有独特地位并引起普遍重视的原因之一。
--青铜器
做为人类最早使用的合金之一——青铜,是指红铜和其他化学元素的合金。
由纯铜和锡形成的合金成为锡青铜,铜与铅的合金就是铅青铜,而铜、锡、铅形成的合金,则锡铅青铜。古代青铜主要指铜与锡、铅的合金。按其铜锡铅的比例,把它分为:纯铜型、铜锡型、铜铅型、铜锡铅型这四类。纯铜型含铜量大于90%,含锡量小于2%,含铅量小于3%。铜锡型含锡量大于3%,含铅量小于2%。铜锡铅型含锡量大于2%,含铅量大3%。铜铅型含锡量少于2%,含铅量小于23%。
红铜也成纯铜。因为其含铜量高达98%-99%,具有红色的金属光泽,所以叫红铜。红铜硬度较低,布氏硬度为35,可以直接捶打成器。
青铜是红铜加入锡铅制成的,成金**,生锈后呈青绿色,因此叫青铜。加锡的青铜合金有较高的硬度和光亮的色泽。把铅加入铜中,能使铜液在浇筑时具有较好的流动性。与纯铜相比,青铜熔点较低,硬度增高,金属光泽和耐腐蚀性好。
纯铜的熔点为1083℃,若加15%的锡,熔点降低到960℃,若加25%的锡,熔点降低到800℃。就硬度来说,纯铜的布氏硬度为35,若加5%-7%的锡就增高到50-65,若加7%-9%的锡就增高到65-70,若加,9%-10%的锡就增高到70-100
夏代中期人们就能铸造锡青铜,稍晚使就能够铸造高铅的铅锡青铜。商代时,青铜铸造工艺发展到了有意识控制铜、锡、铅的比例来冶炼不同种类青铜器的较高阶段。西周时期青铜容器中,高锡和含锡量中等偏高的锡青铜,以及高锡或含锡量中等偏高的铜锡铅三元青铜。成为青铜合金中的主要部分。
商代前期:
容器
锡青铜:含锡量较夏代增长但仍属中等
三元青铜:锡铅含量较低或中等。高铅存在。铜器中铅含量高多高于锡
工具:(仅盘龙城一件)含锡量中等,铅较低
商代后期:
容器:
锡铜器:为主要成分,以含锡量高与中高等偏高者为多
三元青铜:地位次于锡青铜,其中以高锡与含锡量中等偏高为绝大多数,铜器锡含量多高于铅
铅铜器:少量, 含铅量多较高
武器:
锡青铜:为主要成分。含锡量中等偏高者为多
三元青铜:较少,含锡量多较低
铅青铜:为另一主要成分。高铅与含铅量中等者为多
工具:
锡青铜:较少,含锡量高
三元青铜:为主要成分。含锡量高而含铅量低者为多
西周
容器:
锡青铜:地位次于三元青铜,以含锡量高与中等偏高者为多
三元青铜:为主要成分。高锡与含锡量中等偏高者为多,铜器锡含量多高于铅
武器:
锡青铜:教师和,含锡量皆中等
三元青铜:为主要成分,含锡量较低或中等,含铅量较低、中等或高
铅青铜:较少。含铅量皆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