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屁」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根据生理学的研究,在大肠存在著大约有100种以上约100万亿个细菌,这些细菌在食物分解过程中,会产生某些气体。在正常情况下,胃肠道内气体随著肠道本身的蠕动而由肛门排出,即俗称的「放屁」了。
肠气主要的来源有两种,其一60~70%是吞食进入的空气,其一30~40%是某些较难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在经由细菌消化而产生额外气体。事实上,屁的成分中80%左右是「氮气」,其次2~19%为「二氧化碳」,少数则为氢气、甲烷、氧气;而其中无臭气气体占了99%。健康人每天亦有不等次数放屁现象,其频率由每天6至20次不等,其排气量亦在每天500至21000毫升之间。
「甲烷」是臭屁的主要的成分,其余则是氨、氧化硫、靛基质、粪臭素、挥发性胺、挥发性脂肪酸(只占 1%左右),主要是由於某些厌气菌以及大肠杆菌等腐败菌,在分解蛋白质时所产生恶臭的气体。
基本上,屁的成分与个体所摄取的食物种类有关,如薯类或萝卜类食物在分解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而所形成的屁往往响声如雷但并不臭。反之,一旦食用动物蛋白质、蛋类、大蒜、豆类、花椰菜过多,则会产生硫化氢、粪臭素(甲基(口引)(口朵))及(口引)(口朵)(skatole及indole,两者皆为蛋白质分解所形成的色氨酸衍生物)等恶臭气体,也因此会放出奇臭难闻的屁。
此外,屁本身也会自行消失,一旦个体忍著不放屁,屁就会经由肠黏膜吸收入回血液循环中,然后经由尿液排泄出来。一个有趣的问题:「屁是否会向上从口中放出,即所谓的的打嗝?」;事实上,由於胃及十二指肠交界的幽门处括约肌,能够防止「屁」由大小肠逆回到胃里面,换言之「打嗝」并非「放屁」。
在临床经验上,「屁」亦常被作为评估胃肠蠕动功能的重要参考依据。在临床上,有时放屁是一种好预兆,如在接受剖腹外科手术后的病患,外科医生在巡房时总会问道:「屁放了没?」。因为,手术病患有「放屁」的徵兆,即表示胃肠蠕动功能逐渐在恢复正常中;或许此时病患会感到轻微腹部胀痛,甚至可以听到肚子裏有咕噜咕噜叫的胃肠蠕动声,此时医师或许会嘱咐病患可以拔除鼻胃管并开始进食了。此外,在某些时候频频放屁也是排便的前兆,若个体好几天不放屁也不排便,而伴随著阵发性腹痛,或许是「肠阻塞」的先兆。
在临床上,一旦罹患肠粘连、肠扭转、肠套叠、肠内寄生虫团等肠阻塞、或腹腔内脏器发生穿孔、炎症以及低钾血症或酸中毒亦会合并肠麻痹的病症,此时病患会出现腹痛、腹胀甚至呕吐及放屁不出来的主诉。事实上,病患通常在腹部手术后一至两天内是不会放屁,主要是由於手术时麻醉药物的作用、手术操作、冷空气进入腹腔等原因,使肠道发生暂时性麻痹,而不能放屁。当肠道蠕动逐渐恢复时,病患可能会主诉轻微腹痛,甚至可以听到肚子有咕噜咕噜叫的肠蠕动声,或许是放屁的先兆;病患此时不应因腹痛而要求医生给予肠道抗痉孪药物注射。反之,如果在剖腹探查术后出现明显腹部胀痛甚至绞痛,则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以便立即查明腹痛原因。如果术后数天还未能放屁,或许出现肠麻痹,由於胃肠道过度膨胀,亦会衍生肠粘连、肠道血液循环障碍、吻合处裂开的合并症。
常放屁的原因大致有两种情形,一种是因常吃一些产气的食物,例如地瓜、 洋葱、高丽菜、豆类及其他豆制品,所以会有放屁的情形,另外则有可能罹患 「激躁性大肠症候群」,此症临床上也会有腹痛、腹涨以及放屁等现象产生。在饮食上建议您少量多餐,不要暴饮暴食,吃东西时,宜细嚼慢咽,以免一起吃下太多空气,而容易产气的食物也要避免食用。每天喝杯优酪乳,有助于改变肠胃道细菌。
我们每天都要吃饭,而且每天都要大小便,这是人正常的生理现象。同样,每个人都要放屁,屁是人体通过消化道排出臭气。放屁也是一种每人都有的生理现象。假如一个人一天不排气,肚子就会胀得很难受。
正常人的消化道是经常保持有120-150毫升的气体。
但是由于气体是不断产生和不断排出的,因此,每天通过消化道的气体总量有时可达三、四千毫升。可见,一个人每天的排气量真不少。
那麼,这麼多的气体是从哪里来的呢?首先是我们呼吸、吃东西和讲话时从鼻子或嘴巴进入体内的空气;另外是我们吃入的食物在消化道里被细菌发酵分解而产生的气体,特别是一些难以消化的食物产生的气体就更多一些;再就是血液中携带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也会向肠腔内扩散。
据研究,人体消化道里的气体一部分在胃里,大部分在大肠里,小肠内的气体较少,因为小肠有吸收气体的功能。
胃里的气体主要是从吞咽食物而来的。气体的成分和空气差不多。大肠里主要是氮气和二氧化碳还有少量的氧、氢和甲烷,还夹杂有氨、硫化氢、吲哚和粪臭素。所以,大肠里的气体是有臭味的。大肠里的气体由肛门排出就是难闻的臭屁。
这是一个大家都想知道的问题,它的医学用语是肠胃气胀。所谓“气”,主要是空气与甲烷的混合,还有少量其他的气体。造成其味道的主要是其他气体,因为甲烷和空气是无味的。
屁产生的过程
这是身体内部结构的简图,首先产生气体的地方是胃,它分泌胃酸并分解食物。在小苏打中加一些醋,就会产生类似于胃中的气体,这种气体还会引起打嗝。
食物到达肠道时已成为糊状,肠道内的微生物继续分解食物,在分解过程中产生了甲烷。臭味来自于其他的一些化学元素,比如说硫——鸡蛋、洋葱和豆类都含有这种元素。图中的黑线指的是肠道中的气囊,气从肛门排出体外。
我们做饭使用的天然气和我们体内的气体产生的方式是同样的。地球中也有气,它们是微生物分解了数百万年以前的植物和动物所产生的。
许多动物像鸟类、鱼类和昆虫的体内也有类似的结构,因此它们也会放屁。人一天大约要放屁10至15次。
在日常生活中,要减少放屁(尤其是臭屁),应养成良好饮食习惯如细嚼慢咽、不狼吞虎咽、不食过饱以及不要一时大量摄取能产生气体的食物。常见能导致细菌发酵形成气体的食物包括有乳糖、麦芽糖、果糖、啤酒、豆类、香蕉、玉米、白萝卜、马铃薯、蛋类,甚至大麦及燕麦;而植物性碳水化合物所产生的「屁」较不会有恶臭味;假若在临床上,腹胀合并放屁并伴随著腹泻,甚至体重减轻,就要考虑是否存有潜在「消化吸收不良」的病症,甚至肠道癌症。
为何放屁会响?肛门括约肌主要功能是防止粪便的渗漏,当在排便时肛门括约肌会全力张开,但在放屁时其仅放松一点;而一旦个体在用力放屁时,就会使肛门黏膜振动,而发出较大响声。屁声大小则取决於排屁速度以及屁容量,老年人之所以排屁较多,主要是由於其肛门括约肌因老化而变得较为松弛罢了
屁的具体成分因人而异,也和食物有关。其中99%是无味的物质,如氮气、氢气、氧气、甲烷和二氧化碳等,1%是有臭味的物质,如有臭鸡蛋味的硫化氢,有粪便气味的吲哚和粪臭素(3-甲基吲哚),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挥发胺和挥发脂肪酸。
:
屁也叫矢气,多数动物、人类从肛门排放的废气。由于屁的成分与正常空气的成分比例严重不同,而有嗅觉的动物、人类的鼻子对这些异常气体能够感知。屁的产生,是食物与唾液、胃液、胰液胆汁混合后在肠道,被各种产气厌氧菌、产气好氧菌分解后生产的气体。因为屁对空气的污染也被动物作为攻击气体,而人类的屁往往是身体健康状态的提示,频繁放屁也会影响社交、个人运程,必须认真调理。
参考资料:
放屁是肠胃受寒胀气引起的,应避免少吃过凉或容易发酵的食物,就可以避免此问题。 屁的产生来自三个途径:(1)吞咽食物时,空气随之进入消化道;(2)肠道中食物经细菌发酵产生的气体;(3)血液中气体渗入到肠道内。
人每天约有7~10升气体进入肠子,但大部分被肠壁的血管所吸收,从肠道排出的大约有05升
屁是身体排放的废气,大部分是二氧化碳、氢气和甲烷。
屁的产生,是因为我们吃的食物,有些未被分解。未被分解的部分,包含纤维和糖类,就成为大肠菌的食物。大肠菌饱餐后就会排气,这些气体在体内累积,造成一股气压。当压力太大时,就会被排挤出体外,形成了屁。
屁的多少与人们的饮食有关。有些人爱吃洋葱、生姜、生蒜、薯类、甜食、豆类和面食,由于上述这些食物含有可产生大量氢和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气体的基质,所以食后往往会废气大增,不断放屁。
屁的多少还与人的消化机能强弱有关。消化不良时,肠道细菌发酵快,容易产生气体而使人排屁。
有个科学家调查发现,一个人每天放屁大约14次。每天,每个人释放的废气,大约500毫升左右。
屁虽臭,但放屁是一种正常的生理需要,它对人的健康有利。一个人一天到晚不放一个屁,这对健康不利。一年到头绝不放屁的人,极有可能是胃肠道出了毛病。
高蛋白饮食,在腐败时会产生大量硫化氢(臭鸡蛋的味道),所以有特别的臭味。一般吃得越香(肉类、油炸食品),放屁就越臭。如果是吃得差些(粗米淡饭)臭味就小些。有人吃白薯多了,虽也放屁,但并不太臭,因糖发酵主要是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如果屁多,且经常有臭味,则说明蛋白质饮食吃得过多了,肠胃负担太重了,应减少或立即改为素食,以防止发生肠胃疾病。
屁也叫矢气,成份为氮气59%、氢气21%、二氧化碳9%、甲烷7%、氧气3%、其他1%。
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为氨气的气味),密度比空气小,不易溶于水。
化学性质:可燃。(易燃物为甲烷、硫化氢等)
屁的产生,是食物与唾液、胃液、胰液胆汁混合后在肠道,被各种产气厌氧菌、产气好氧菌分解后生产的气体。
屁对空气的污染也被动物作为攻击气体,而人类的屁往往是身体健康状态的提示,频繁放屁也会影响社交、个人运程,必须认真调理。
扩展资料屁与健康
1、正常人每天要放屁5到10次,约排出500毫升左右的气体。
屁的气味、多少都能指示消化道的健康状况。消化不良时,肠道细菌发酵快,容易产生气体而使人排屁。
2、有时屁过多,与吃了过多的淀粉类食物有关,如甜食、红薯、土豆等。
多吃面食的人放屁也多,这类食物使肠菌产气过多,导致放屁增多,粪便量加大。
3、如果你经常放屁又响又臭,那可能表示你脾胃不是很好,食物不容易消化,造成食物滞留,形成“臭味”。
5、如果长时间不放屁,说明问题严重。
大人没有屁放,腹部发胀如鼓,说明腹部胀气。
-屁
屁的主要成分是氮气59%、氢气21%、二氧化碳9%、甲烷7%、氧气3%、其他1%;
主要元素参考上述物质类别;
屁闻起来是臭的的主要原因:进食了过多的肉类食品,体内在细菌作用下产生了吲哚、噻吩类物质;
1、屁也叫矢气,成份为氮气59%、氢气21%、二氧化碳9%、甲烷7%、氧气3%、其他1%。
2、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为氨气的气味),密度比空气小,不易溶于水。
3、化学性质:可燃。(易燃物为甲烷、硫化氢等)
4、屁的产生,是食物与唾液、胃液、胰液胆汁混合后在肠道,被各种产气厌氧菌、产气好氧菌分解后生产的气体。
5、屁对空气的污染也被动物作为攻击气体,而人类的屁往往是身体健康状态的提示,频繁放屁也会影响社交、个人运程,必须认真调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