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成分
(一)思维是多种学科研究的对象
思维是多种学科研究的对象,而心理学主要从智力的角度研究思维。所谓智力和能力,就是指运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成功地解决某种问题(或完成任务),且并表现出良好适应性的个性心理特征。
(二)智能结构:
1天赋或者心理机制的亚结构
即思维结构,说的是智力能力。我们要承认思维有先天性,同时强调遗传跟人的智力、能力、思维发展的可能性,而这种可能性变成现实性的关键是环境与教育。
2认知亚结构,它又包括思维(核心)、感知(观察)、记忆、想象、言语和操作技能
这就是各种智力的成分模式,所有这些都围绕思维来进行,构成智能的结构。
3非认知因素或动力亚结构
4智力的学科能力亚结构
随着人的成长,科学、音乐、美术能力等构成多层次、多因素、多维度的多元智能。
智力是人认识事物的能力,其核心是思维力。
个人智力表现在观察、记忆、联想、想象、判断以及思考等方面,这其中大部分是人的基本生命特性,也是人类有别于其他生命体的特性。在传统的智力检测方法中,语言能力和数学逻辑能力往往是最重要的因素。
但是不是那些词汇丰富、能言善辩、思维敏捷、行事周密的人就一定是“高智商者”呢?首先可以肯定,人们所具有的一些卓越才能是先天就具有的。所以可以确定“智力水平”多数来自于先天因素。
提升思维力的重要性:
有些人认为工作中遇到困难,是自己的能力有限,从来不考虑有些东西是可以后天学习提升的。
小刘工作一年了,单位里进行年度总结,领导让他发言。他的第一反应就是我一个理工男,怎么写出总结呢?别人说的东西,他也觉得有道理,但是自己就是没想到,表达不出来。其实这就要提升思维力。
学会自主创新、独立思考问题、解决复杂问题,在这个快节奏、飞速发展的社会尤其重要,否则就会被高速运转的社会抛弃。
提升思维力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学会用框架来思考和表达。因为框架可以让你对问题一目了然,更加系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
智力的三元理论包括智力成分亚理论、智力情境亚理论、智力经验亚理论。
美国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家斯腾伯格1985年提出了智力的三元理论,他认为智力是复杂而多层次的,一个完备的智力理论必须说明智力的三个方面,即智力的内在成分、这些智力成分与经验的关系,以及智力成分的外部作用。
智力包括两种能力,一种是处理新任务和新环境时所要求的能力,另一种是信息加工过程自动化的能力。新任务是个体以前从未遇到过的问题,新情境是一种新异的、富于挑战性的环境。当遇到新问题时,有的人能应对自如,有的人则不知所措。
智力是指获得与情景拟合的心理活动。在日常生活中,智力表现为有目的地适应环境、塑造环境和选择新环境的能力,这些能力统称作情境智力。一般来说,个体总是努力适应他所处的环境,力图在个体及环境之间达到一种和谐。当和谐的程度低于个体的满意度时,就是不适应。
当个体在一种情境中感到不适应或不愿意适应时,他会选择能够达到另一种和谐环境。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会重新塑造环境以提高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和谐程度,而不是适应现存的环境。
1、观察力,是指大脑对事物的观察能力通过观现新奇的事物等,在观察过程对声音、气味、温度等有一个新的认识,并通过对现象的观察,提高对事物本质认识的能力。我们可以在学习训练中增加一些训练内容如观察和想像项目,通过训练来提高学员的观察力和想像力。
2、注意力,是指人的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某种事物的能力。如我们好的学员能全神贯注地长时间地看书和研究课题等,而对其他无关游戏、活动等的兴趣大大降低,这就是注意力强的体现。
3、记忆力,是识记、保持、再认识和重现客观事物所反映的内容和经验的能力。例如我们到老时也还记得父亲母亲年轻时的形象,少年时家庭的环境等一些场景,那就是人的记忆在起作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