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碘伏的成分是单质碘与聚乙烯吡咯烷酮的不定型结合物。碘酊(又称碘酒),主要成分为碘、碘化钾。
2、两者除了成分不同,它们的颜色也不同。医用碘伏通常浓度较低(1%或以下),呈现浅棕色。碘酒是红棕色的液体。
3、两者均是外用药,禁止口服,误服中毒,应立即用淀粉糊或米汤灌胃,并送医院救治。由于碘酊和碘伏使用过量都有可能会造成碘中毒,因此在用量方面一定要严格遵照说明书或医嘱进行。
尤其是对于儿童和老年人胃炎,最好是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使用,以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
扩展资料:
碘伏和碘酊两者不是一种物质,可以从价格、溶媒和用途上进行区分。
1、价格不同
碘伏为络合碘,使用时不需要用酒精脱碘,价格稍贵。碘酊需要用酒精脱碘,价格相对便宜。
2、溶媒不同
碘伏是以水为溶媒(由于碘不溶于水,要经过特殊工艺制成),碘酊是以乙醇(酒精)为溶媒,所以俗称碘酒。
3、用途不同
二者用途基本相同,由于碘伏是以水为溶媒制成,碘伏在某种意义上比碘酊的用途要广。碘伏对皮肤、粘膜、伤口没有刺激性,这是它比碘酊优秀的地方。此外,低浓度碘伏是淡棕色溶液,不易污染衣物。
—碘伏
—碘酊
碘酒又称碘酊,是许多家庭常备的外用消毒药。碘酒含碘2%~2.5%,碘化酒含碘1.5%及50%稀乙醇溶液,具有较强的杀灭细菌和霉菌的作用,并能杀死芽胞。碘酊如果放置时间过久,碘与其中的水作用,产生碘氨酸和次碘酸,后者可进一步氧化乙醇,产生乙醛、乙酸,此时由于游离碘的含量减少,杀菌力下降,刺激性产物增多,对皮肤的刺激性增强,故碘酒的存放时间不宜过长,以防降低消毒作用。
碘酒的正常外观性状应是红棕色的澄明液体,有碘与乙醇的特殊气味,碘酒若严重挥发并已不呈红棕色时不可供药用。为防止光线对上述化学反应的催化作用,碘酒应置棕色玻璃瓶中,密闭、阴暗处保存,不可用橡胶、软木或金属瓶塞,因为这些物质可与碘酒发生化学反应,使碘酒的杀菌作用减弱。
1、用于皮肤感染和消毒。
碘酊属于消毒防腐剂,对细菌真菌病毒都有杀灭作用。用于皮肤感染和消毒,消毒后需要用70%的酒精脱碘,不宜用于破损皮肤、眼部以及口腔黏膜。
2、碘酊又称为碘酒,为红棕色的液体,主要成分为碘、碘化钾。有碘与乙醇特臭。色泽随浓度增加而变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