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是由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类物质组成的固体物质包括土壤矿物质、有机质和微生物等液体物质主要指土壤水分气体是存在于土壤孔隙中的空气土壤中这三类物质构成了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它们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为作物提供必需的生活条件,是土壤肥力的物质基础
土壤是成分很复杂的混合物,一般情况下主要含有二氧化硅,各种有机物,金属氧化物等等化合物和一部分金属单质(像金、石墨等稳定的金属或非金属)
土壤的成分并不是单一的,而且不同地方的土壤成分也大有不同,比如东北三江平原的黑土富含各种有机物,而华南常见的红土却富含铁的氧化物,所以要想确切知道土壤到底是由什么元素构成几乎是不可能的
不过从广义来说,元素周期表上所包含的所有稳定的、不稳定的元素(不包括表后面的部分人造放射性元素)几乎都可以在土壤中找到,只是不同的土壤中各种元素的含量不同而已
土壤中含有有成分很丰富,包括矿物质、有机质、活的有机体、水分和空气。
细析可见有:氮、磷、钾、铁、锡、铝、铜、硒、硫、钙、碳、锰、钼、锌、硼等等。
土壤矿物质是岩石经过风化作用形成的不同大小的矿物颗粒(砂粒、土粒和胶粒)。土壤矿物质种类很多,化学组成复杂,它直接影响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是作物养分的重要来源。
有机质含量的多少是衡量土壤肥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和矿物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在一般耕地耕层中有机质含量只占土壤干重的0.5-2.5%,耕层以下更少,但它的作用却很大,群众常把含有机质较多的土壤称为“油土”。土壤有机质按其分解程度分为新鲜有机质、半分解有机质和腐殖质。腐殖质是指新鲜有机质经过微生物分解转化所形成的黑色胶体物质,一般占土壤有机质总量的85—90%以上。
一般来说,土壤是地球的最上层,我们在其上挖、犁,植物在其上能生长土壤覆盖了陆地的大部分一个地区土壤的类型依赖于许多因素,包括当地的气候和降雨、地形、水在本地区的运动、矿产成分和形成土壤的岩石碎片、栖息在土壤里的动物、生长在这里的植物、附近的人类活动等等这些变化的因素使得每一种土壤具有特殊的混合成分大部分土壤是如下物质的混合物:
(1)无机物——已经风化成沙、淤泥、黏土的小颗粒的岩石
(2)有机物——分解的植物和动物遗体和肥料,统称为腐殖质,来自于拉丁语的“earth”(土地)
(3)水
(4)空气
典型的菜园土可能包含45%的无机物,5%的有机物,25%的水分和25%的空气
土壤通常是分层的,最上面的一层是表层上,是能找到腐殖质、植物的根和活的动物(如微生物和蚯蚓)的地方腐殖质越多,表层土越肥沃在一些地方,例如一些森林的地面,有许多的腐殖质以至于形成一个在其他所有东西之上的一个隔离层在表层土之下是下层土,它可能包含的黏土比率更大,含有的有机质更少在下层土之下是风化岩石,再往下就是坚硬的岩床
伴随着黏土和沙,许多土壤包含一定量的淤泥质淤泥质比沙子更细,比黏土更粗糙,它经常被风和水带到离它的发源地很远的地方淤泥质是农作物生产所需要的,是好土壤的重要的组成如果没有淤泥质,沙和黏土土壤会变得坚硬而结实
土壤是地球岩石最表层经亿万年风化和生物活动所形成的物质迄今为止,绝大多数作物都是在土壤上栽培土壤是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和水圈的交汇点普通人常常认为土壤只是固体其实,土壤由固体颗粒、土壤溶液和土壤空气三部分组成土壤由固体颗粒构成有大小孔隙的土壤结构,土壤水分(溶液)占据土壤的中小孔隙,土壤空气占据土壤大孔隙
土壤固体大颗粒称为砂粒,中等粒径的颗粒称为粉粒,细小颗粒称为粘粒根据三种土粒含量不同,将土壤分为12类,其中较为典型的有三种:砂粒含量特别多的是砂土;粘粒含量特别多的是粘土;而砂粒、粉粒、粘粒三者比例相等的是壤土壤土的土壤耕性最好,土壤水气比例最易达到理想范围,土壤温度状况也较易保持和调整,也就是说,壤土的土壤物理性质最理想砂土往往气多水少,温度易偏高粘土则水多气少,温度易偏低,紧实粘重
土壤水气比例对土壤氧化还原电位有影响土壤氧化还原电位影响土壤中一些微量元素的有效性水多气少使土壤氧化还原电位降低,铁、锰等离子大多还原为有效态,但也容易从土壤中淋失
土壤矿质颗粒和有机质颗粒都带负电,对土壤中的阳离子有吸附性土壤粘粒所能吸附的盐基阳离子总量称为阳离子交换量,土壤粘粒上吸附的阳离子与土壤溶液中的阳离子不断进行交换,达成动态平衡施肥或通过其它途径进入土壤溶液的养分阳离子大多先被土壤粘粒吸附,待植物根系吸收利用掉溶液中的养分阳离子时,被吸附的交换性阳离子再逐渐解吸释放进入土壤溶液,补充被吸收的部分养分由土壤到植物的机理当然比这样简单的描述要复杂得多
阳离子交换量中钙、镁、钾、钠四种碱性离子所占阳离子交换量的百分比叫做盐基饱和度做盐基饱和度较高的土壤肥力较高,土壤pH值也较高
土壤pH值包括土壤活性酸度和潜在酸度土壤活性酸度土壤溶液中表观的H+活度,而潜在酸度与阳离子交换量(又称土壤缓冲能力)有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