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笋有什么营养成分
竹笋有什么营养成分,竹笋它含的粗纤维较多而且有促进肠道蠕动,而且冬笋一般煮汤喝具有不错的营养功效,因此我们生活中都会买点,那么,以下分享竹笋有什么营养成分
竹笋有什么营养成分11、开胃健脾冬笋含有一种氮类物质,使冬笋含有一种淡淡的清香味,这种味道具有开胃健脾、增进食欲的功效,促进消化,可用以治疗胃胀、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病症。
2、养肝明目冬笋中维生素的种类繁多,而且含量也不是很低,其中胡萝卜素含量更是白菜等素材的几倍,能促进肝细胞增殖、生长,也防止了毒素对肝细胞的损害,还能维护眼睛和皮肤的健康。
3、减肥瘦身冬笋中的植物纤维含量高,其中的粗纤维占大部分,这类纤维在人体的胃肠道内几乎不被消化吸收,同时粗纤维还能促进胃肠道的蠕动,缩短食物在胃肠道中的停留时间,减少胃肠道对各种食物中脂肪、糖类的吸收,有利于减肥。
4、排肠通便冬笋是竹的幼芽,其中植物纤维的含量丰富,可以增加肠道水分的贮留量,促进胃肠蠕动,降低肠内压力,减少粪便粘度,使粪便变软利排出,可用于治疗便秘等症。
营养价值
冬笋是一种富有营养价值并具有医药功能的美味食品,质嫩味鲜、清脆爽口,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多种氨基酸、维生素,以及钙、磷、铁等微量元素以及丰富的纤维素。
冬笋的氨基酸含量不高,但是含有的氨基酸多事人体必需氨基酸,如赖氨酸、色氨酸、苏氨酸、苯丙氨酸等促进机体的蛋白质合成,甚至还含有在蛋白质代谢过程中占重要地位的谷氨酸以及维持蛋白质性质结构的胱氨酸,以保证机体内各种蛋白酶的活性。
冬笋中维生素的种类繁多,而且含量也不是很低,其中胡萝卜素含量更是白菜等素材的几倍,能促进肝细胞增殖、生长,也防止了毒素对肝细胞的损害,还能维护眼睛和皮肤的健康。
食用禁忌
1、患有严重的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出血、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慢性肠炎等疾病的患者。这类人吃太多竹笋容易出现腹泻、肠胃绞痛等不适,因为竹笋含有丰富的粗纤维,难消化,不宜空腹或单吃竹笋,也要细嚼慢咽。
2、肝硬化者也不宜吃竹笋。曾有报道称有肝硬化的人一次进食较多竹笋,导致上消化道大出血而送医院急救。
3、患泌尿系结石者不宜常吃竹笋,其中的草酸盐易与其他食物中的钙结合形成难以溶解的草酸钙,从而加重病情。
4、自体免疫疾病、皮肤炎及过敏体质者不宜吃竹笋。专家解释,竹笋属于“发物”,容易上火、生痰、发疮、过敏、或令旧疾复发、新病加重,这类病人都不宜多吃。
竹笋有什么营养成分2竹笋的营养价值
热量低:很多人意识不到的是,竹笋的热量很低。100克竹笋只有27卡路里。因此它对减肥者来说,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丰富纤维:竹笋另一个重要的保健功效是帮助减肥,因为它含有丰富的纤维成分。因此这种食物还有助于我们抑制饥饿感。此外,高纤维成分还帮助消化,治疗便秘,因此对消化系统健康也有好处。竹笋的纤维还可以作为身体的降温剂。
钾:竹笋的钾含量很丰富。钾一种调节血压的矿物质。因此,消费竹笋对保持血压健康有帮助。
竹笋的保健功效还包括抗氧化特性,它对预防癌症,增强免疫系统健康特别有益。它包含的抗炎成分还可以有效降低潜在疾病的风险。传统医学一直把竹笋作为一种草药成分用于治疗胆囊造成的痉挛。
对于希望用自然偏方降低胆固醇水平的人来说,竹笋也是最佳选择之一。研究显示消费竹笋与减少“坏胆固醇”有关,因此它可以减少患心脏病的风险。
竹笋的功效与作用
开胃健脾
竹笋含有一种白色的含氮物质,构成了竹笋独有的清香,具有开胃、促进消化、增强食欲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消化不良,脘痞纳呆之病症;
宽胸利膈、通肠排便
竹笋甘寒通利,其所含有的植物纤维可以增加肠道水分的贮留量,促进胃肠蠕动,降低肠内压力,减少粪便粘度,使粪便变软利排出,用于治疗便秘,预防肠癌;
开膈消痰
竹笋具有低糖、低脂的特点,富含植物纤维,可降低体内多余脂肪,消痰化瘀滞,治疗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症,且对消化道癌肿及乳腺癌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增强机体免疫力
竹笋中植物蛋白、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含量均很高,有助于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防病抗病能力。
预防心脏病
竹笋含丰富蛋白质,能供给身体适当的养分,增强机体抵抗力,防治动脉硬化。用竹笋、陈蒲瓜和冬瓜皮一起用水煎服,对治疗心脏病会有帮助。
竹笋有什么营养成分3竹笋是发物
竹笋自古以来就是菜中珍品,并且竹笋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胡萝卜、维生素b、多种氨基酸等等人体所需的成分,营养价值非常高,并且竹笋的口感非常好,鲜脆可口,另外竹笋还可以促进消化、治疗便秘、防癌等多种功效,所以竹笋深受人们的喜爱。
但是在中医里面,竹笋是属于发物的,也就是吃了会诱发某些疾病,如果患病的人吃了就会加重病情,甚至是会引发一些旧疾,所以终于一般是不建议人们多吃竹笋,特别是那些天天吃竹笋的人群,就更需要小心了。但是根据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对竹笋的反应也会不一样,有些人吃了竹笋过后会没什么感觉,但是有些人就不一样了在吃竹笋后,身体就会产生不适的反应。
所以在吃竹笋时一定要注意,并且竹笋是属于寒性食物,所以不管体质怎么样都不要吃太多的竹笋,特别是那些体质偏寒、湿气重的人群就更要少吃了。
但就算竹笋是发物,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些注意事项来减少竹笋对身体的伤害。
吃竹笋注意事项1、消化功能不好的人群要少吃或是不吃竹笋
竹笋内含有大量的粗纤维,能够加快胃肠道蠕动的'速度,对一些患有胃病,胃肠道出血等患者会带来不利的影响。所以一些胃肠不好、消化系统不好的人群尽量的少吃竹笋。如果觉得肠胃和消化系统不太好,可以经常吃点益生菌调理下。益生菌属于一种活性菌,维护肠道健康帮助消化。
吃竹笋的注意事项2、与肉一起炒
竹笋是偏寒的食物,如果是单独吃竹笋,对身体肯定是会产生不利的影响的,因此可以通过与肉一起炒,来中和竹笋的寒性,这样就会降低吃竹笋给身体带来的副作用。
吃竹笋的注意事项3、竹笋是有相克的食物的
自古以来,任何事物都有与其相克的,竹笋也不例外。竹笋不能与红糖一起食用,两者通过加热会产生一种叫做赖安酸糖基的物质,这种物质能够影响人体的身健康,对人体是极为不利的;竹笋不能与羊肝同食
竹笋和羊肝在炒的过程中,竹笋内的某些活性物质,能够破坏羊肝原有的营养物质,造成营养的大量流失,并且还会产生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所以在选择与竹笋同食的食物时,一定要弄清两者是否可以同时使用。
竹笋的主要化学成分:
竹笋中所含的化学成分种类很多,其中以水的含量占大部分。除水分外,所含的各种化学物质按其能否溶解于水,可分为两类:水溶性物质——糖类、果胶、有机酸、矿物质以及部分色素、维生素、酶、含氮物质等。非水溶性物质——纤维素、半纤维素、原果胶、淀粉、脂肪以及部分维生素、色素、含氮物质、矿物质和有机酸等。
竹笋肉质脆嫩,其味之所以顶鲜,主要是因为含有大量精氨酸、酪氨酸、天冬氨酸等氨基酸及甜菜碱、胆碱、嘌 呤类物质。有的品种带有苦味,这和笋中的草酸及酪氨酸生成的类龙胆酸有关,所以在烹调前水煮片刻为宜。
笋虽然含脂肪很少,但它含有蛋白质、糖、钙、磷、水分等。笋和肉可以互补有无,江浙一带尤嗜“腌笃鲜”。苏东坡不仅喜欢吃肉,发明了杭帮名菜“东坡肉”,而且对笋炒肉有独到见解:“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若要不瘦又不俗,除非天天笋炒肉。”竹笋-成分 100克竹笋所含营养素如下: 竹笋
热量(1900千卡)·蛋白质(260克)·脂肪(020克)·碳水化合物(360克)·膳食纤维(180克)·硫胺素(008毫克)·核黄素(008毫克)·尼克酸(060毫克)·维生素C(500毫克)·维生素E(005毫克)·钙(900毫克)·磷(6400毫克)·钠(040毫克)·镁(100毫克)·铁(050毫克)·锌(033毫克)·硒(004微克)·铜(009毫克)·锰(114毫克)·钾(38900毫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竹笋的起源 5 竹笋的分类与分布 6 竹笋的植物学性状及繁育条件 7 竹笋栽培技术 8 竹笋采收 9 竹笋的营养成分 10 竹笋的营养价值分析 11 竹笋的选购 12 适合吃竹笋的人群 13 竹笋的食疗功效 14 竹笋的食用建议 15 参考资料 1 拼音
zhú sǔn
2 英文参考bamboo shoot
3 概述
竹笋是禾本科(Gramineae)中竹亚科(Bambusoideae)多年生常绿木本植物毛竹等多种竹的可食用嫩肥短壮的芽,别名笋,古名竹萌、竹芽、竹胎。主要生长于湖南、湖北、江西、浙江等省。每100g鲜竹笋含干物质997g、蛋白质328g、碳水化合物447g、纤维09g、脂肪013g。富含天冬素,对人体有滋补作用。
鲜笋有冬笋和春笋之分,冬笋是在冬天笋尚未出土时挖掘的,质量最好;春笋则是在春天笋已出土时挖掘的,质量较次。
竹笋的品质要求:以新鲜质嫩,肉厚节间短,肉质呈乳白色或淡**,无霉烂、无病虫害者为佳。
4 竹笋的起源原产中国。《本草纲目》(15511578)已有记载。类型众多,适应性强,分布极广。全世界计有30个属550种。盛产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亚洲东部种类最多,达320种,其中印度136种,缅甸39种,菲律宾30种,新几内亚8种,朝鲜也有。美洲有179种。南非和澳大利亚昆士兰州有个别种类,亚洲西部欧洲几乎没有发现野生种,非洲极少。中国是世界上产竹最多的国家之一,共有22属、200多种,分布全国各地,以珠江和长江流域最多,秦岭以北雨量少、气温低,仅有少数矮小竹类生长。
5 竹笋的分类与分布主要笋用竹有:
①刚竹属(Phyllostachys)毛竹(Ppubescens Mazel)、淡竹[Pnigra varhenonis (Mitf)Stapf ex Rendle],分布于长江流域;早竹(Ppraecox CDChu et CSChao)、石竹(Pnuda McClure)、白哺鸡竹(Pdulcis McClure)、乌哺鸡竹(Pvivax McClure),分布于浙江、江苏;水竹(Pcongesta Rendle),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刚竹(Pbambusoides Siebet Zucc),分布于长江流域及山东、河南、陜西。
②慈竹属(Sinocalamus)麻竹[Slatiflorus(Munro)McClure],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台湾、贵州、云南;绿竹[Soldhami(Munro) McClure],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浙江;吊丝球竹[Sbeecheyanus (Munro)McClure,分布于广东、广西;大头典竹(Sbeecheyanus varpubescens PFLi),分布于广东、广西;慈竹[Saffinis(Rendle)McClure],分布于广西、湖南、湖北、贵州、四川、云南;梁山慈竹(Sfarinosus Keng et Keng f),分布于广西、贵州、四川。
③刺竹属(Bambusa)刺竹(Bstensotachya Hack),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台湾;车角竹(Bsinospinosa McClure),分布于广东、广西、四川、贵州。
④苦竹属(Pleiobastus)慧竹[Plhindsii(Munro)Nakai],分布于广东沿海各地。
6 竹笋的植物学性状及繁育条件须根系。竹竿基部和竹鞭节上有大量须根。竹竿由茎、竿基、竹柄三部分组成,竹枝由竹竿节上的芽萌发长成。叶的大小、形状、色泽依竹种而异,亦受环境条件的影响,竹叶的盛衰直接影响发鞭和出笋产量。开花是植株衰老的标志,一旦开花植株死亡。
竹笋是竹竿的雏形,纵切面可见中部有许多紧密重叠的横隔,为以后竹竿内的节隔;包在横隔周围是肥厚的笋肉,为以后竹竿的竿壁。笋肉被笋箨包裹着。笋肉、横隔及笋箨的柔嫩部分均可食用。
喜温暖,毛竹在年平均温度1420℃的地区都可种植,以1617℃(夏季平均温度在30℃以下、冬季4℃左右)最宜。麻竹、绿竹和刺竹要求年平均温度1820℃(其中一月份平均温度68℃),慈竹适宜年平均温度1618℃(其中一月份平均温度24℃)。丛生型比散生型的竹种要良好、pH值4570的土壤。抗旱力弱,干旱会抑制营养生长而促进生殖生长;过湿也不利地下茎和根系的呼吸与代谢;积水会引起地下部腐烂。
按竹笋地上部的分布状况及地下茎的生长习性分为散生型、丛生型和混生型三类。散生型的竹种有竹鞭,能在土中横向伸展,竹鞭上有节,节上长侧芽并生出鞭根。发育良好的侧芽,一部分发展成笋(称鞭笋),另一部分抽生新鞭。
7 竹笋栽培技术以营养繁殖为主,如母竹移植、竹蔸移植、移鞭、移笋、竹竿压条、竹竿扦插等。母竹移植法应用最多,其优点是成活率高、新竹发展快、成林早,但每殖系数小、母株体积大搬运不便。早竹类宜选基部直径为23cm的二年生竹作种。竹枝扦插宜选壮健的12年生的嫩竹上的侧枝。一般竹节上生3条侧枝,居中者根原基少、发根难,应选左、右两边的侧枝扦插。长江流域毛竹的适宜栽植时期为11月至翌年2月,以年前为好;冬季寒冷地区宜春季进行;珠江流域母株移植为4月至5月。侧枝扦插材料用7月间侧枝基部刚生出气根者为宜。毛竹母株移植每亩2035株、移竹蔸或竹鞭每亩4055株;早竹、淡竹、石竹、白哺鸡竹等中小型笋用竹,移竹每亩5075株,移鞭每亩6090株;丛生类型的麻竹每亩40株左右,绿竹70株左右;大头曲竹每亩约60穴,每穴2株。栽植后将土压紧和灌水。按氮、磷、钾为5:1:2的比例施肥。及时除草松土、埋鞭或覆土盖鞭。散生型新竹出笋后,每隔3m左右选留一株长势健壮的成竹。笋用毛竹林每亩留母竹6070株,7年以上的老竹一般于冬季砍伐,留养同等数量的新竹代替,以保持合理密度。丛生型一般在9月选留母竹,选留位置应宜于挖笋。3年以上的老竹于冬季砍伐。每隔34年清理一次老竹头,进行培土,使竹丛不断更新。
8 竹笋采收毛竹鞭抽生后36年为发笋盛期。冬季可挖冬笋,清明前后开始采收春笋,8月采收鞭笋。早竹类的春笋品质比毛竹佳,鞭笋产量比毛竹高。丛生型竹栽植后23年开始收笋,56年产量最高,每年4月至11月为采收期。7月至8月为盛收期。竹笋的笋头刚露出土面为采收适期,过迟采收,纤维多具苦味,采收时扒开笋周土壤,露出竹鞭,据此用笋刀切断笋的基部,挖后将坑穴用土填平。
竹笋生产有大小年现象,在管理上应掌握大年适当减少留养的新竹数量,改善营养条件,增加当年发鞭和孕笋数量,以使第二年出笋量增加;小年适当增加留养新竹数量。数年后达到每年留养新竹数基本相同,逐渐消除大小年差距。竹笋生产还有退竹现象,竹笋中途停止生长并逐渐干枯或腐烂,发生原因是营养不良、竹鞭距母株较远营养供应不足、竹鞭或竹头受刀伤影响养分输送、笋芽受不良条件影响和竹笋被虫蛀食等。竹的虫害比病害严重:主要虫害有竹笋禾夜蛾、竹直锥大象虫、江苏泉蝇等。用敌百虫等杀虫剂防治,及时挖除受害竹笋,杀死幼虫。
9 竹笋的营养成分竹笋含有多种营养成分,每500克含蛋白质20克、脂肪2克、碳水化合物195克、钙306毫克、磷280毫克、铁26毫克、胡萝卜素016毫克、硫胺素016毫克、核黄素016毫克、尼克酸12毫克、维生素C5毫克、维生素E 045毫克[1]。
10 竹笋的营养价值分析1 开胃健脾:
竹笋含有一种白色的含氮物质,构成了竹笋独有的清香,具有开胃、促进消化、增强食欲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消化不良,脘痞纳呆之病症;
2 宽胸利膈、通肠排便:
竹笋甘寒通利,其所含有的植物纤维可以增加肠道水分的贮留量,促进胃肠蠕动,降低肠内压力,减少粪便粘度,使粪便变软利排出,用于治疗便秘,预防肠癌;
3 开膈消痰:
竹笋具有低糖、低脂的特点,富含植物纤维,可降低体内多余脂肪,消痰化瘀滞,治疗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症,且对消化道癌肿及乳腺癌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4 增强机体免疫力:
竹笋中植物蛋白、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含量均很高,有助于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防病抗病能力。
11 竹笋的选购中国有竹二百五十余种,大部分的幼芽可供作笋食用。
竹笋选购:
一要看根部,根部的“痣”要红,“痣”红的笋鲜嫩。
二要看节,节与节之间距离越近,笋越嫩。
三要看壳,外壳色泽鲜黄或淡黄略带粉红、笋壳完整且饱满光洁的质量较好。四要手感饱满,肉色洁白如玉。
12 适合吃竹笋的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竹笋。
1 肥胖和习惯性便秘的人尤为适合食用竹笋;
2 患有胃溃疡、胃出血、肾炎、肝硬化、肠炎者、尿路结石者、低钙、骨质疏松、佝偻病人不宜多吃竹笋。
13 竹笋的食疗功效竹笋味甘、性微寒,无毒,具有清热消痰、利嗝爽胃、消渴益气等功效。另外,竹笋对防治糖尿病、高血压、烦渴、失眠等,也有辅助疗效。[1]
竹笋味甘、性微寒,归胃、肺经;
竹笋具有滋阴凉血、和中润肠、清热化痰、解渴除烦、清热益气、利隔爽胃、利尿通便、解毒透疹、养肝明目、消食的功效,还可开胃健脾,宽肠利膈,通肠排便,开膈豁痰,消油腻,解酒毒;
竹笋主治食欲不振、胃口不开、脘痞胸闷、大便秘结、痰涎壅滞、形体肥胖、酒醉恶心等病症。
14 竹笋的食用建议1 竹笋适用于炒、烧、拌、炝,也可做配料或馅。
2 竹笋一年四季皆有,但唯有春笋、冬笋味道最佳。烹调时无论是凉拌、煎炒还是熬汤、均鲜嫩清香、是人们喜欢的佳肴之一。食用前应先用开水焯过,以去除笋中的草酸。
3 竹笋既可以鲜食,也可以加工成干制品或罐头。
4 靠近笋尖部的地方宜顺切,下部宜横切,这样烹制时不但易熟烂,而且更易入味。
能量 5319千卡
维生素B6 001毫克
蛋白质 708克
脂肪 054克
碳水化合物 996克
叶酸 793微克
膳食纤维 47克
维生素A 139微克
胡萝卜素 83微克
硫胺素 02毫克
核黄素 02毫克
烟酸 157毫克
维生素C 1277毫克
维生素E 012毫克
钙 2834毫克
磷 16408毫克
钾 9904毫克
钠 53417毫克
碘 002微克
镁 627毫克
铁 143毫克
锌 087毫克
硒 016微克
铜 023毫克
锰 298毫克
绿色的蔬菜中,大都含有的营养成分有:
1富含维生素C。通常人们以为水果中的维生素C高,其实,绿叶菜中维生素C的含量比普通水果高。
2富含β-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可以消除自由基,延缓衰老,预防慢性病。它还能转化为维生素A,对视力、黏膜、生长发育和免疫力有重要作用。
3富含叶酸。叶酸不但对胎儿神经系统发育和造血系统有重要作用,还对防治“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发挥重要作用,进而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4富含维生素B2。维生素B2是中国人最易缺乏的维生素之一,它对皮肤、粘膜和眼睛的健康有重要作用。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绿色蔬菜有:菠菜、油菜、芹菜叶、空心菜、芥菜、西兰花、茼蒿、韭菜、萝卜缨。绿色菜给人以明媚、鲜活之感。这种食品对高血压及失眠者有一定的镇静作用,同时有益肝脏。
不过食用蔬菜也不能光看颜色吃单一品种,因不同的蔬菜含维生素各有侧重,不可能一种蔬菜含有全部10多种维生素。即使不同颜色的同一品种,其营养成分亦有差异。因此,日常生活中必须同时食有多种不同颜色的蔬菜,方能起到取长补短、互通有无的作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