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
蔬菜中含量最多的是水,大多数的蔬菜含有65%~96%的水分。因此,正常的含水量是鲜菜的主要质量特征。蔬菜越是鲜嫩多汁,其质量越高。
矿物质
蔬菜中含有钙、磷、铁、钾、钠、镁等多种矿物质,其中以钾的含量最多,钙、磷、铁的含量也很丰富。叶菜类为04%~23%,根菜类为06%~15%,葱、蒜等为03%~13%,瓜类为02%~07%,茄果类为04%~05%,鲜豆类为06%~17%。蔬菜中的矿物质除具有调节人体生理机能的功用外,还是组成人体各种组织的重要成分。钙、铁、钾在人体生理上是碱性物质,可以中和体内的酸性物质,以维持体内酸、碱平衡。
维生素
蔬菜中含有少量的B族维生素,如维生素B1(硫胺素)、B2(核黄素)、B5(尼克酸)等。维生素C的含量特别丰富,是人体所需要维生素C的主要来源。大多数叶菜类,如番茄和辣椒含有较多的维生素C。维生素C的性质极不稳定,易受氧化,易被高温所破坏。呈绿、黄、橙等色泽的蔬菜富含胡萝卜素,胡萝卜素在体内可转化为维生素A,故又称为维生素A原体。
糖类
蔬菜中的糖类,可分为带甜味的糖、不带甜味的淀粉和纤维素。蔬菜的含糖量并不高,其中以胡萝卜、南瓜、甜瓜、洋葱等含糖较多;其他如青菜、黄瓜、黄豆、白菜、萝卜仅含微量的糖。淀粉在土豆、芋头、山药、茨菇和豆类蔬菜中含量较多,其他蔬菜中含量较少。纤维素是构成蔬菜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它们在蔬菜中普遍存在,含量约为02%~28%,在蔬菜帮中含量更多。纤维素含量多少,是表明蔬菜质量好坏的标志之一。纤维素含量少的蔬菜脆嫩多汁,品质好;含量多的则肉粗,皮厚多筋,食用价值低。
有机酸
蔬菜中除番茄含有机酸较多外,其他只含有少量的有机酸。在菠菜、茭白、竹笋中含有较多的草酸,能影响人体对钙的吸收。在烹调前应进行焯水处理,以除去过多的草酸。
挥发油
许多蔬菜有一股特殊香气,这是因为它们含有挥发油的缘故。挥发油在蔬菜中的含量不多,如大蒜中仅含有0005%~0009%,洋葱中含有0037%~0055%。挥发油是形成蔬菜特殊滋味的物质,能刺激食欲,帮助消化。葱、姜的挥发油且有杀菌、解腥的作用,是良好的调味品。
色素
蔬菜的各种颜色是由色素构成的。1叶绿素是形成绿色的色素,它是阳光照射下产生的。菠菜、油菜等含叶绿素较多。叶绿素是不稳定的物质,不溶于水而溶于酒精。叶绿素很容易被酸破坏,变成暗绿色或黄绿色。2胡萝卜、番茄、红辣椒等蔬菜中,具有黄、红、橙等色素。其他绿色的蔬菜里,也含有黄、红、橙等颜色的原因是这些蔬菜中富含胡萝卜素、番茄素和叶黄素。
根据食品成分的含量,也可以将食品的成分大致的划分为6种,即:水、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不含纤维素)、纤维素(俗称纤维)和无机质。 这是6中一般的成分,维生素、激素等则属于微量的成分。
饮食中的化学物质大概可以分成四类: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以及其它物质。最后一类“其它”物质中还有维他命,矿物质,药物分子以及数百种微量物质。
食品划分为内源性物质成分和外源性物质成分两大部分。其中,内源性物质成分是食品本身所具有的成分,而外源性物质成分则是在食品从加工到摄食全过程中进入的成分。
食品的外源性物质成分,包括食品添加剂和污染物质两类,一般在食品中所占比例很小。但是,它们对食品的影响却是很大的。在适当的量比情况下食品添加剂与污染物质往往呈现出相反的影响结果。
内源性物质分为两类15种成分,是食品构成中的主要内容。其中,无机物成分包括水和无机质两种,有机物成分则包括蛋白质和氨基酸、碳水化合物(含纤维素)、脂质、维生素、核酸、酶、激素、乙醇、生物碱、色素成分、香气成分、呈味成分和有毒成分,共计有13种。
生活中几乎所有物品都含有化学成分,如:
1、碳酸饮料: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充入二氧化碳气的饮料。碳酸饮料,主要成分包括:碳酸水、柠檬酸等酸性物质、白糖、香料,有些含有咖啡因,人工色素等。
2、化妆品:指以涂抹、喷洒或者其他类似方法,散布于人体表面的任何部位,如皮肤、毛发等,以达到清洁、保养、修饰外观,保持良好状态为目的的化学工业品或精细化工产品。
3、皮革:经脱毛和鞣制等物理、化学加工所得到的已经变性不易腐烂的动物皮。革是由天然蛋白质纤维在三维空间紧密编织构成的,其表
主要成分是氧化钙(CaO)(CalciumOxide;Lime;QuickLime)
辨别:石灰石: 碳酸钙 CaCO3[3]
熟石灰,消石灰:氢氧化钙Ca(OH)2
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aCO3,而生石灰主要成分是CaO。
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Ca(OH)2,即平常说的熟石灰。
方程式CaO+H2O=Ca(OH)2
制备
原料:
在实际生产中,为加快分解,煅烧温度常提高到1000~1100℃。由于石灰石原料的尺寸大或煅烧时窑中温度分布不匀等原因,石灰中常含有欠火石灰和过火石灰。欠火石灰中的碳酸钙未完全分解,使用时缺乏粘结力。过火石灰结构密实,表面常包覆一层熔融物,溶化很慢。由于生产原料中常含有碳酸镁(MgCO3),因此生石灰中还含有次要成分氧化镁(MgO),根据氧化镁含量的多少,生石灰分为钙质石灰(MgO≤5%)和镁质石灰(MgO>5%)。
生产工艺: 原始的石灰生产工艺是将石灰石与燃料(木材)分层铺放,引火煅烧一周即得。现代则采用机械化、半机械化立窑以及回转窑、沸腾炉等设备进行生产。煅烧时间也相应地缩短,用回转窑生产石灰仅需2~4小时,比用立窑生产可提高生产效率5倍以上。近年来,又出现了横流式、双斜坡式及烧油环行立窑和带预热器的短回转窑等节能效果显著的工艺和设备,燃料也扩大为煤、焦炭、重油或液化气等。
钢材中除主要化学成分Fe铁以外,还含有少量的碳(C)、硅(Si)、锰(Mn)、磷(P)、硫(S)、氧(0)、氮(N)、钛(Ti)、钒(V)等元素,这些元素虽含量很少,但对钢材性能的影响很大。
碳是决定钢材性能的最重要元素,它影响到钢材的强度、塑性、韧性等机械力学性能。当钢中含碳量在08%以下时,随着含碳量的增加,钢的强度和硬度提高,塑性和韧性下降;但当含碳量大于10%时,随含碳量增加,钢的强度反而下降。一般工程用碳素钢均为低碳钢,即含碳小于025%,工程用低合金钢含碳小于052%。
钢中有益元素有锰、硅、钒、钛等,控制掺入量可冶炼成低合金钢。钢中主要的有害元素有硫、磷及氧,要特别注意控制其含量。磷是钢中很有害的元素之一,主要溶于铁素体起强化作用。磷含量增加,钢材的强度、硬度提高,塑性和韧性显著下降。特别是温度愈低,对塑性和韧性的影响愈大,从而显著加大钢材的冷脆性。磷也使钢材可焊性显著降低,但磷可提高钢的耐磨性和耐蚀性。硫也是很有害的元素,呈非金属硫化物夹杂物存在于钢中,降低钢材的各种机械性能。
由于硫化物熔点低,使钢材在热加工过程中造成晶粒的分离,引起钢材断裂,形成热脆现象称为热脆性。硫使钢的可焊性、冲击韧性、耐疲劳性和抗腐蚀性等均降低。氧是钢中有害元素,主要存在于非金属夹杂物中,少量熔于铁素体内。非金属夹杂物降低钢的机械性能,特别是韧性。氧有促进时效倾向的作用。氧化物所造成的低熔点亦使钢的可焊性变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