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历史学家的笔下,历史总是充斥着战争、阴谋和皇家大事,而那个时代人们的日常生活却很少提到。对于现代的历史研究者,通过考古和史料真真切切还原当时的情景,也是有着宝贵研究价值的领域。当我们厌倦了金戈铁马、杀伐掳掠和尔虞我诈,不妨穿越回公元2世纪鼎盛时期的罗马帝国,体验一下一个罗马人的一日三餐,让我们对罗马帝国的历史有一番更加深刻的领悟。 研究古人的饮食文化也是非常有趣的 一、四海之内皆食材 经过世代人的努力,神圣伟大的奥古斯都最终奠定了罗马帝国的疆域形态与霸权范围,地中海成为内湖、地跨欧亚非三大洲,如此辽阔的领土让罗马帝国成为一个多元化属性异常丰富的国家,不同行省的自然禀赋在"罗马统治下的和平"下实现了物流大交换。内湖地中海将整个帝国的不同行省紧密连接到了一起,多种多样的食材也随之呈现在罗马公民的市场和餐桌至上,可以说,罗马人的食谱就像他们的帝国,丰富而多元。 罗马统治下的和平让食材得到了大流通 地中海和湖泊河流为罗马人提供了新鲜的鱼类,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罗马人对鱼肉的钟爱远近闻名,他们对鱼肉的烹饪技法也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同样无鱼不欢的古希腊。在他们的餐桌上,鲣鱼、沙丁鱼、鳗鱼、凤尾鱼都是常客,罗马人对鱼肉的烹饪技法十分讲究,首先他们会将片好的鱼肉进行腌制,用于腌制的酱汁由多种香料组成,包括橄榄、牛奶、粮食醋、葡萄酒、香料和菜汁等,然后对鱼肉进行下一步处理,拌以橄榄油和其他的香料蒸煮煎炸均可。 以地中海为内湖的罗马人少不了吃鱼肉 在烹调鱼肉的过程中,他们对一种原产于西班牙地区的特产——鱼酱油格外钟爱。这是一种当地渔民在收获渔获之余所生产出来的副产品,因其便于携带储存,很快通过地中海贸易网络而风行整个帝国,全帝国境内都有工厂生产这种风味佐料,因而亲民的价格让普通的公民也能一品风味。鱼酱油和今天的鱼露十分相似,一种半透明的金色液体,有着一股海洋的气息,其色泽、口感和价格也因品质而各自不同,像葡萄酒一样,鱼酱油的窖藏时间越长,其风味就越醇厚,价格也越昂贵。 鱼酱油在调味品单调的古代是弥足珍贵的 除了鱼肉之外,猪肉、羊肉、鸡肉也能在罗马人的盘中出现,不像北部的日耳曼和斯基泰蛮族热爱牛羊肉,罗马人还是对猪肉最为钟爱。罗马历史学家普林尼在作品中不吝溢美之词:"没有哪一种肉类的滋味能比得上猪肉更加丰富多彩,猪肉有50种味道,其他肉类只有一种"。除此之外,罗马人对獐子、鹿肉、鹌鹑、野猪肉和兔肉也来者不拒,帝国境内广阔的森林资源让罗马猎人们可以捕获足够的野味。为了保鲜,罗马人将食用不完的肉食卤制成火腿和香肠,几乎和如今人们所吃的毫无二致。 罗马人有时也呈现出对极致"野味"的好奇和食欲,他们对鼠肉、蛇肉、蛙肉乃至鸵鸟肉、骆驼肉和孔雀肉也有很大的兴致。罗马贵族为了一饱口腹之欲,会专门饲养睡鼠,他们甚至会在陶罐里放上睡鼠爱吃的食物,模拟冬眠环境,以便于快速催肥它们。至于从万里之外的印度运来的孔雀,罗马贵族们对他们的美丽大加赞赏,孔雀毛经常会用于装饰贵族家的客厅和卧室,而缺乏美丽羽毛的雌孔雀,如果不用于繁殖,则很可能被催肥宰杀送上餐桌。如今我们可能对这种炫耀式餐饮方式嗤之以鼻,但是在罗马时代,能够食用这种高端食材是身份和财富的象征,成为了在宴席上展开社交活动的罗马贵族们挣得砝码的有力工具。 追求食材的奇特是罗马人炫富的癖好 罗马人爱吃肉食,对动物身上的各个部位都能充分利用。除了普通部位的肉,他们对食材的爪子、心脏、胃、肝甚至子宫和睾丸也不放过。鹅肝并不是法兰西贵族的独享,这种饮食风尚早在罗马时代就风靡全国。人们也会将剁好的碎肉、脂肪和血块塞进猪子宫或者猪胃里,熏制或者油炸,制成风味独特的荤菜。羊睾丸被罗马人认为有壮阳的功效,生吃睾丸是富有男子气概的饮食行为。 除了肉类,罗马人对各类果蔬也是十分喜爱,帝国境内多样的自然环境让人们可以品尝到丰富的蔬菜水果。芦笋、卷心菜、韭菜、洋葱、南瓜、胡萝卜经常可以吃到,罗马皇帝戴克里先就是卷心菜的狂热爱好者,种植卷心菜成为了老皇帝退位之后最感兴趣的事情,他也热衷于请宾客品尝他亲手种植的卷心菜,那些想要获得老皇帝提携的贵族们,就不得不投其所好,对卷心菜好好研究一番了。此外,蚕豆、扁豆、鹰嘴豆是罗马人烹制汤料时不可或缺的美味食材。味道鲜美的蘑菇也偶尔出现在罗马人的食谱当中,由于辨别可食用菌类存在风险,因此蘑菇就显得十分珍贵,它们的价值非常高。 庞培古城的食物壁画 水果自然也被爱吃的罗马人端上餐桌,罗马人最常吃的水果就是遍布地中海沿岸的葡萄和无花果了。葡萄不仅用作酿酒,也是罗马人疯狂迷恋的水果,它的地位在古希腊时代就被奉为宙斯之子狄俄尼索斯的化身,只要有嗜酒的人们,就有对葡萄及其神祗的供奉。无花果则因其耐旱、耐虫害的特性而确保了丰收产量,含有高度糖分的无花果能够为劳作一天的人们快速补充能量。此外,苹果、香梨、李子、西瓜、蓝莓、石榴也能在应季季节被罗马人所品尝。冬天到了,人们则偏爱核桃、榛子、杏仁等干果补充蛋白质和热量。 二、罗马人的一日三餐 一天吃三顿饭对于罗马共和国时代早期的人来说简直是奢侈至极,崇尚艰苦朴素作风的祖先们以一天只吃一顿热食为习惯,然而当罗马人开始统治世界后,极大丰富的物质让一日三餐成了人们的日常饮食习惯,并一直延续了下去。 罗马人对早餐是最不重视的,他们的早餐非常简单,有时甚至是前一天晚饭的剩菜。几片薄饼、面包,配上一碟橄榄油或者蜂蜜,吃上几颗无花果,再喝一杯牛奶或者葡萄酒,一顿简单的早餐就完成了。他们还会把早餐的一部分放在家中的祭坛上供奉神明,祈神赐福。罗马人在吃完早餐后便开始一天的工作,当然在开始工作之前,清新口气也是不可或缺的,有钱的人家会让奴隶在银质的牙签上蘸点小苏打,均匀涂抹在牙齿上,这种保护牙齿健康的方式和如今的牙膏如出一辙。 早餐简单但健康 在路边的餐馆或者酒吧里解决午餐通常是罗马人的习惯,他们的午餐并不比早餐复杂多少,通常是冷食为主。鹰嘴豆泥、水煮蛋、腌制橄榄、山羊乳酪、腌鲷鱼、烤猪腿和粗粮粥基本上是一顿午餐的选项。一上午都在外工作的罗马人不会专门赶回家吃午饭,因此一顿便捷的快餐式午饭就有了很大的需求,这也为城市中的小酒馆、饭馆提供了不错的生意机会。 酒馆来一顿快餐午饭就解决了 罗马人在饮食上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他们豪奢的晚餐了,晚餐不仅是一天当中最重要的一餐,而且还是罗马上流社会的社交平台。对于贵族们来说,晚餐是炫耀自家财富、展示物质实力和举行社交活动的最佳活动,一顿成功的晚餐可以为他们达成有利的政治交易。至于晚餐的菜品,那自然是马虎不得,甚至主人会向负责烹饪的奴隶亲自指示和询问。如何让同样尊贵的宾客们吃得好,是宴会主人当晚最关心的问题。 晚餐通常在下午的的三四点就开始了,因为古罗马时代可不像现代社会有电力照明,能在太阳落山之前将宴会举办成功再好不过,因为夜晚黑暗的街道并不安全,毕竟谁都不想被劫匪、强盗之流盯上。在罗马时代,秉烛夜读可是一般家庭所承受不起的奢侈行为,因为橄榄油和烛芯都价格不菲,寻常家庭都在太阳落山后入睡了,因此举办夜场宴会是财大气粗的贵族们所能负担得起的狂欢。 夜晚party是土豪才能玩的游戏 普通人的晚餐基本通常在家进行,女主人在忙碌了一天后终于可以把精心准备的晚餐搬上餐桌。晚餐的构成与午餐不会有太大区别,因为普通人家的饭菜都较为朴素,但是通常比上两顿要丰盛,这不仅是女主人一天忙碌的成果之一,也是罗马人重视晚餐的文化所决定的。而对于贵族家庭而言,晚餐的丰富程度可谓令人惊异。 开胃菜、冷盘、热食、甜点依次登场。他们的菜单甚至就像演奏会的节目单,可以任意挑选。除了寻常的烤猪腿、牛肋排、羊肚、熏鸡等菜式,塞着海胆的母猪 、蘸着甜酒的苍鹭舌头、撒上罗勒叶的牡蛎、浸在酱汁里的海鳗、塞着鱼子酱的龙虾等奇葩菜式应有尽有,这就是经济实力显赫的贵族所能拿得出手的好戏,这些非主流菜式通常能让宾客惊叫连连、啧啧称奇,这样极大满足了主人的虚荣感。 贵族的盛宴五花八门,出于所有人的想象 民以食为天,罗马人的食谱与现代人的食谱有着许多重合之处,我们在品嚼现代的菜肴时追忆往昔,或许这些菜品对罗马人来说丝毫不会陌生,然而他们的饮食丰富性有时并不比餐饮多元化程度已经极大增强的现代饮食逊色,我们在狂欢宴饮、大吃大爵的罗马人身上也能看到我们自身的影子。吃所带来的口腹之欲,永远是古往今来的人们孜孜以求的极致享受。
在古代罗马,有许多买卖奴隶的市场。每天天还没有大亮,奴隶市场上就热闹起来了。一群一群的奴隶被押到这里,他们头上戴着小白帽,表明他们是战争中的俘虏;腿上涂着白粉,表明他们是等待出卖的奴隶;脖子上挂着木牌,写着他们的年龄、出生地、技能和奴隶主给他们取的浑名。
奴隶主选购奴隶就像在骡马市买牲口一样,捏捏他们的四肢,看筋肉结实不结实;掰开他们的嘴唇,看牙齿长得怎样……奴隶贩子向买主吹嘘他的“货物”是多么“物美价廉”;卖主就尽量挑剔毛病,抱怨价钱要得太贵。双方在那里讨价还价,争吵不休。
市场上的铁匠铺炉火熊熊。铁匠给奴隶钉上脚镣手铐,还要给他们戴上一个铁项圈,上面刻着:“锁住我,不要让我逃掉”这样一行字。奴隶戴上这种项圈,就脱不下来了;如果逃亡在外,奴隶主也可以很快把他抓回来。另外,还用烧红的烙铁在奴隶的前额或脊背上烙下一个印记,这种印记通常是奴隶主姓名的第一个字母。
罗马的奴隶市场好比一个人种展览会。这里,有金发的白种人,有黑发的黄种人,有卷发的黑种人。他们大都是罗马军队在国外打仗俘虏回来的。还有一些是被横行海上的海盗绑架,转卖给奴隶贩子的。
罗马奴隶制的特点,是外族奴隶占绝大部分。罗马进入“共和时代”以后,由于不断对外侵略和扩张,外族奴隶的数量增加很快。到公元前1世纪,罗马城有150万人口,奴隶就占了90万。
罗马对外侵略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为了掠夺外族奴隶。公元前3世纪,在征服意大利南部山地民族的战争中,有3.6万战俘被卖为奴隶。第三次布匿战争结束,迦太基城中残存的5万人全部成了奴隶。在希腊北部的一次战役中,罗马军队掳掠了15万居民卖作奴隶。罗马统帅凯撒在征服高卢以后,把40万人当作奴隶卖掉。凯撒是他那个时代最大的奴隶主和奴隶贩子。
奴隶主过着令人难以想象的豪华生活。他们平日生活的奢侈,享受的丰美,自不待说。这里只讲几个特殊的例子。执政官卢克洛斯喜爱吃孔雀脑。安东尼乘坐狮子拉的战车,狮子穿的是镇满了宝石的“狮衣”。女奴隶主贵族为了保持皮肤的细嫩,经常用驴子的奶水洗澡,洗过以后还要用东方名贵香油涂在身上。
那时候奴隶过的又是什么日子呢?
罗马有一些专门伺候奴隶主日常生活的奴隶。他们的工作虽然比较轻松一些,但是行动受到非常严格的管制。一个看门的奴隶曾经这样描述他自己:“我象狗一样带着锁链,经常像驴子一样挨打,身上伤痕累累,跟豹皮的斑纹一样。”奴隶在主人面前,没有得到准许,是不能讲话的,甚至连嘴唇也不能动一动,否则就会被认为是在暗中咒骂主人。如果不留神咳嗽一声或者打个嗝,那就要受到狠狠的鞭打。
至于那些在农田、矿山和磨坊干活的奴隶的处境,就更悲惨了。他们劳动的时候带着脚镣或锁链。晚上在地牢一样的屋里睡觉。开矿的奴隶,矿坑往往就是他们的坟场。由于带着铁链干活,发生山崩或塌方的时候,躲避不及,就成十成百地被压死在里面。
奴隶主有时候也花大价钱买来具有特别技能的奴隶,如教师、乐师、医生和一些能工巧匠。为了让这些奴隶很好地服役,给他们的待遇稍微好些。有时候甚至给他们一间小屋,让他们结婚,养育孩子。
自从有了奴隶,罗马奴隶主就把他们当作仇敌一样看待。处处提防他们,实行严厉的管制。为了防止奴隶结伙造反,奴隶主不让人数比较多的同族奴隶在一块儿干活或住在一起。这样,语言的隔阂使奴隶们难以进行串联和密谋。他们还在奴隶中间收买一些奸细去探听消息,发现奴隶有什么图谋不轨的举动,就马上加以镇压。
罗马有句谚语:“有多少奴隶,就有多少仇敌”,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奴隶主越是残酷压迫,奴隶的反抗也就越强烈,最后终于发展成公开的暴动。在奴隶比较集中的西西里岛,30多年中,就曾经掀起两次波澜壮阔的奴隶起义。
公元前138年(中国西汉中期),冬天又要到了。恩那城的几名奴隶赤裸着身子来到奴隶主得莫特里面前,请求发给他们衣服。得莫特里大怒,不容分辩,把奴隶们痛打了一顿。
奴隶主的残暴逼得奴隶再也忍受不下去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起义爆发了。
发动起义的是叙利亚人攸努斯,他在奴隶中有很高的威信。一天黑夜,他约集了20多个奴隶,躲开了奴隶主的监视,到一个阴森可怕的坟场秘密聚会。攸努斯告诉他的同伴,放牧的奴隶也支持他们起来造反。那时候,在奴隶中只有牧奴可以随身带着武器,用来防备野兽袭击牲畜;他们还可以带着畜群到处放牧,行动比较自由。大家听说有牧奴的支持,都要求立即动手。
又是一个漆黑的夜晚,400个奴隶在乡下集合起来,由攸努斯率领,冲进了恩那城。依照事先的约定,城里的奴隶也马上行动起来。奴隶们手持斧头、镰刀、棍棒,占领了整个城市,到处搜捕和杀死奴隶主。凶狠的得莫特里想逃跑没有成功,夫妇两人都被抓到了。得莫特里在起义奴隶面前,气焰仍然很嚣张。他威胁说,罗马很快就要派大军来,要把起义的奴隶全部处死。奴隶们紧紧攥着手中的武器,眼中迸发出复仇的怒火。得莫特里的叫骂声还没停,起义的***点了一下头,一把利剑顿时刺进了他的身体。他的妻子交给了女奴隶处置。她们平日受尽她的鞭打锥刺,当然懂得该怎样惩罚这个肥胖的女恶魔。
奴隶们在剧院开会,决定建立自己的王国,攸努斯被拥戴为皇帝。他命令平民工匠立即为起义的奴隶制造武器。为了防备工匠们反抗,也给他们戴上了脚镣。
3天以后,一支6000人的队伍高举义旗,杀出城去。起义像燎原烈火,迅速蔓延到四面八方。参加起义的奴隶很快发展到20万人,许多穷苦农民也参加进来。
罗马奴隶主派来了征讨大军。起义者人数虽多,可是武器太糟糕,组织也不严密,兵力又分散。他们占领的城市一个一个地被罗马人攻破。最后,恩那城因为叛徒出卖而陷落了,上万的奴隶英勇战死。攸努斯被俘以后,在监狱里被折磨至死。
持续了5年的第一次西西里奴隶起义就这样失败了。大量奴隶的死亡,使西西里岛成了一个死一般寂静的世界。奴隶的价钱猛涨了几倍。
28年之后,公元前104年,第二次西西里奴隶起义爆发了。
奴隶萨维斯被推举为首领,建立起有2万步兵和2000骑兵的队伍。西部奴隶雅典尼昂率领1万人前来汇合。两支起义队伍联合起来,占领了西西里岛的大部分地方,罗马统治者几次派兵镇压都被击败。起义坚持了3年。公元前101年,起义军和罗马军队进行决战,终于因为寡不敌众,失败了。无数被俘的奴隶被钉死在十字架上。还有1000奴隶被送到罗马做角斗士。
这些起义的勇士拒绝供人取乐,他们在练习场中互相砍杀而死。
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奠定了西方音乐发展的基础,在欧洲音乐发展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对西方音乐乃至世界音乐的发展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人类音乐文明的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此时期中,无论是乐器、戏剧、诗歌等艺术形式,还是音乐理论、音乐观念的形成,都成为人类文明宝库里的奇葩璀璨夺目,并对整个世界音乐文化的发展影响至深。
古希腊音乐文明的发展历经近千年,创造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但是由于记谱方式的落后,所以遗留下来的音乐非常少,目前知道的也仅有大约40篇左右的乐谱残篇,其中大部分形成的时间较晚。但曾经辉煌的古希腊音乐却经常从古希腊其他文化载体中展现出来,比如文字记载、陶器浮雕、绘画雕塑等,我们都可以从中零碎地窥探到古希腊音乐的神秘面貌,这足以使我们了解到古希腊音乐文化的大概轮廓,并感受到古希腊音乐文化那不朽的魅力。古希腊是欧洲最早创造文明的国家,于公元前12世纪之前,一些地区已由原始社会过渡到阶级社会。古希腊人是相信神的,但并不盲目地接受神对宇宙的解释,人们经常举行祭神、拜神的宗教活动,这种频繁的宗教活动也为古希腊音乐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此外,古希腊音乐和神话保持着某种特殊的联系,希腊神话认为音乐起源于神,相传音乐的最早创造者和实践者为希腊神话中的阿波罗、奥菲欧、安菲翁等神和半神,甚至古希腊的最主要乐器里拉和阿夫洛斯管也分别用于祭祀太阳神阿波罗和酒神狄俄尼索斯。
公元前6-4世纪,古希腊的文化空前繁荣,古希腊音乐的发展也达到顶峰,器乐演奏、戏剧和抒情诗等音乐形式都发展到很高的水平。古希腊器乐演奏主要由弦乐和管乐两类乐器来完成,最具代表的分别是里拉琴和阿夫洛斯管,它们即可以用于歌唱伴奏和诗歌吟唱,也可以作为独奏乐器单独演奏,其中里拉琴的历史更为悠久,作为希腊本土乐器的代表,至今它的形状仍被当作音乐的象征和标志。悲剧作为古希腊戏剧的最主要形式也是希腊文明的一项重要成果,它主要是一种音乐戏剧,集表演、歌唱、舞蹈和诗歌于一体,剧中的合唱是载歌载舞的,许多独白甚至是对白都用歌唱来表达,悲剧的产生也为17世纪歌剧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古希腊诗歌的发展也是卓有成就的,在古希腊,音乐和诗歌总是联系在一起的,诗歌吟诵的同时总是伴随着音乐。以著名的荷马时代为例,英雄史诗《奥德赛》便总是被吟游诗人在宴会上演唱。
与乐器、戏剧、诗歌等艺术形式相比,古希腊遗留至今数量最多、最为完整的、并对西欧音乐产生实际影响的是其音乐理论。古希腊最早在音乐理论方面有所建树的当推毕达哥拉斯,他不仅是最早的音乐理论家,同时也是古希腊时期的哲学家、科学家,而且在研究音乐技术方面也卓有成就。他从数学的角度研究音乐,认为音乐与数学是分不开的,数字被认为是打开整个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的钥匙,音乐是由数学规律支配的音高和节奏体系,他的观点具有很强的理性思辨特征。阿里斯多塞诺斯是即毕达哥拉斯之后的又一位音乐理论家,他反对以数来定音的观点,认为毕达哥拉斯缺少感性实践,而应该注重从实际听觉经验去认识音乐,无论音乐是协和还是不协和,都应该由人的听觉来辨别。阿里斯多塞诺斯在他的理论著作《和谐的要素》中表达了自己的理论观点,并在调式、音程、旋律等音乐构成的基本要素中讨论音乐的理论问题。
与毕达哥拉斯和阿里斯多塞诺斯相比,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这两位哲学家在研究音乐理论时更关注音乐性能这一问题,他们认为音乐具有教化作用,是教化人品性的重要手段,好的音乐可以净化人的心灵,肤浅的音乐则会损害社会和个人的安宁,因此他们认为应当严格地对音乐进行选择。在教育治理国家的人才中,避免使用表达放纵和柔顺的旋律,所以只有多利亚调式和弗利几亚调式可以保留使用,因为多利亚调式被认为质朴,具有男子气概,使人心灵安静,弗利几亚调式则具有酒神精神,可以激发热情,他们分别代表克制和勇敢两种美德。以柏拉图的观点,若音乐中带有过多的音符、混乱的节奏、繁杂的音阶、乐器的合奏也应遭到拒绝,亚里士多德对于节奏和调式的限制不像柏拉图那么多,他允许音乐除用于教育外也可用于娱乐和享受。
古希腊音乐作为集音乐、舞蹈与诗歌三位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它的音乐内容是纯洁、简朴的,它大部分的作品意在直接反映古希腊人的社会生活与民族历史,没有功利性,重视音乐的世俗性与现实性。与此同时,古希腊人把音乐当作一种高尚的修养,在古希腊只有有教养的、出色的人才被称为“音乐之人”,笨拙的、下贱的人则被称为“非音乐之人”或“没有音乐的人”。古希腊很重视音乐在社会教育中的作用,用音乐来教化市民,其中作为古希腊音乐重要形式之一的古希腊悲剧便被视为一种对群众进行宣传教育的有效方式,经常由官方直接组织演出。由此可见,音乐在古希腊人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公元前146年,古希腊被骁勇善战的古罗马征服,随之,文化的中心转移到古罗马,但古罗马却依赖于古希腊的文化财富,无论在音乐领域,还是史诗、哲学、建筑,宗教等其他方面古希腊对古罗马文化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以至于后人称:“希腊为罗马的兵力所征服,罗马同时被希腊的思想所征服。”在谈及古罗马音乐文化时,有的学者甚至说:“当我们谈论古罗马音乐时,指的是在罗马发展和实践的希腊音乐。”由此可见,古罗马音乐是在吸收外来音乐尤其是古希腊音乐的影响下形成的。事实上,由于社会发展环境的不同,包括民族个性、政府职能、经济的发展以及文化环境的不同,古罗马在继承了古希腊的器乐、戏剧、音乐理论、音乐教育等的基础上,结合了本民族文化和政治的特点为希腊音乐在古罗马的发展开辟了新空间。
首先,在乐器的使用上,为了与庞大的罗马军团相适应,音量宏大的军乐成为古罗马音乐的特有传统,非常重用以大号为代表的铜制乐器,并出现了具有成百上千人的大型管弦乐队。在音乐艺术的功能上,音乐朝向实用化、娱乐化发展。与古希腊重视音乐的教育功能不同,古罗马人非常重视音乐的享乐功能,在军乐仪式、公共场合、婚礼、葬礼及家庭宴会等各种场合,到处可以听到音乐,音乐在罗马人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上层的贵族家庭中,把精通音乐当作是有教养和富贵的象征,他们从奴隶中挑选出有艺术天赋的人学习音乐,供自己欣赏,从而也导致了音乐教育的发展。同时,古罗马还出现了职业的音乐家,他们以巡回演出为职业,受到人们的追捧。在音乐观念上,音乐已经失去了在古希腊时期的艺术性、教育性,成为一种纯粹的娱乐,成为了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宣传工具,与古希腊时期音乐的向往清新、节制的完美性是极不一致的。
历史的车轮总是向前滚动的的,音乐也不例外,古罗马音乐在继承古希腊音乐传统的基础上,又沿着新的方向继续向前发展,这是历史的必然。古希腊与古罗马音乐作为西方音乐文化的源头,对西方音乐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在西方音乐的发展过程中,许多艺术形式都能在古希腊古罗马音乐中找到原型,例如古希腊悲剧对17世纪歌剧的影响,近代欧洲大小调与古希腊音乐调式理论的关系,现代的弦乐、管乐与古希腊时期的里拉琴和阿夫洛斯管的联系等等,无不渗透着古希腊罗马时期音乐文化的元素,充分体现着古希腊和罗马音乐对西方音乐发展的影响。可以说,没有古希腊古罗马音乐文化的奠基,也就难以想象西方近千年音乐品格的形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