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使用过硅碳棒,一些体会仅供参考:
硅碳棒是电热器件,主要成分是Si C,用于空气电阻炉。中间发热部分较细,直径d有(mm)6、8、12、14、18、25、30。两头是冷端,端头部分涂有银粉,冷端的直径D有(mm)12、14、18、22、28、38、45。(另外也有各种异形棒,如半圆形、环形、U形等,数量较少)
硅碳棒很脆,运输中有不少断裂不能用,这种没通过电的,回收质量最好。
硅碳棒成品冷端上一般会标有一电阻值,单位是Ω。在使用过程中,电阻值是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而增加,这种现象叫做老化,是一种正常现象。(Si C中 的Si与空气中的O2反应生成Si O2。)
正常连续使用时硅碳棒表面温度1400±50℃,寿命一般在2000小时。
如果是炉温要达到1300℃,影响的因素有炉膛尺寸,散热情况,硅碳棒的型号等。
现在提供的资料还无法进行工程技术估算。
干电池、充电电池的组成成分:锌皮(铁皮)、碳棒、汞、硫酸化物、铜帽;蓄电池以铅的化合物为主。举例:1号废旧锌锰电池的组成,重量70克左右,其中碳棒52克,锌皮70克,锰粉25克,铜帽05克,其他32克。
成分:锌皮(铁皮)、碳棒、汞、硫酸化物、铜帽;蓄电池以铅的化合物为主。
电池的性能参数主要有电动势、容量、比能量和电阻。利用电池作为能量来源,可以得到具有稳定电压,稳定电流,长时间稳定供电,受外界影响很小的电流,并且电池结构简单,携带方便,充放电操作简便易行,不受外界气候和温度的影响,性能稳定可靠,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发挥有很大作用。
扩展资料:
在化学电池中,化学能直接转变为电能是靠电池内部自发进行氧化、还原等化学反应的结果,这种反应分别在两个电极上进行。负极活性物质由电位较负并在电解质中稳定的还原剂组成,如锌、镉、铅等活泼金属和氢或碳氢化合物等。
正极活性物质由电位较正并在电解质中稳定的氧化剂组成,如二氧化锰、二氧化铅、氧化镍等金属氧化物,氧或空气,卤素及其盐类,含氧酸及其盐类等。电解质则是具有良好离子导电性的材料,如酸、碱、盐的水溶液,有机或无机非水溶液、熔融盐或固体电解质等。
当外电路断开时,两极之间虽然有电位差(开路电压),但没有电流,存储在电池中的化学能并不转换为电能。当外电路闭合时,在两电极电位差的作用下即有电流流过外电路。
同时在电池内部,由于电解质中不存在自由电子,电荷的传递必然伴随两极活性物质与电解质界面的氧化或还原反应,以及反应物和反应产物的物质迁移。电荷在电解质中的传递也要由离子的迁移来完成。因此,电池内部正常的电荷传递和物质传递过程是保证正常输出电能的必要条件。
——电池
碳电极不是危险品,你所说的炉用碳电极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直接一次加工成型的石墨化电极。另一种为自焙式电极,这种电极主要是有块状的电极糊经过高温后在一定的压力的作用下形成的碳电极,电极糊中的主要成分为:电煅无烟煤作为碳电极的骨料、煤焦油和煤沥青作为粘结剂和调整电极糊的软化点温度。这种电极经过高温后煤沥青和煤焦油中的挥发分大多都挥发掉了,碳化的电极主要成分为固定碳,含量在92%以上。
碳棒。手电电池主要成分:由锌筒、电糊层、二氧化锰正极、炭棒、铜帽等组成。最外面的一层是锌筒,它既是电池的负极又兼作容器,在放电过程中它要被逐渐溶解;中央是一根起集流作用的碳棒;紧紧环绕着这根碳棒的是一种由深褐色的或黑色的二氧化锰粉与一种导电材料。
废旧电池简介
1 电池的组成:干电池、充电电池的组成成分:锌皮(铁皮)、碳棒、汞、硫酸化物、铜帽;蓄电池以铅的化合物为主。举例:1号废旧锌锰电池的组成,重量70克左右,其中碳棒52克,锌皮70克,锰粉25克,铜帽05克,其他32克。
2 电池的种类:电池主要有一次性电池、二次电池和汽车电池。一次性电池包括纽扣电池、普通锌锰电池和碱电池,一次性电池多含汞。二次电池主要指充电电池,其中含有重金属镉。汽车废电池中含有酸和重金属铅。
3 电池数量:DC、MP3等数码产品在以超猛的速度发展,而且都在使用着电池,电池的使用量在迅速增加,如果再不付诸行动的话,电池山的现象迟早会发生。
废电池看上去很不起眼,可是害处却很大。如果你知道电池中含有的汞、镉、铅等金属物质的危害,你也就知道废电池的厉害了。
电池的组成:干电池、充电电池的组成成分:锌皮(铁皮)、碳棒、汞、硫酸化物、铜帽;蓄电池以铅的化合物为主。举例:1号废旧锌锰电池的组成,重量70克左右,其中碳棒52克,锌皮70克,锰粉25克,铜帽05克,其他32克。成分:锌皮(铁皮)、碳棒、汞、硫酸化物、铜帽;蓄电池以铅的化合物为主。不同的电池成分不同节一号电池烂在地里,能使1平方米的土壤永久失去利用价值;一粒纽扣电池可使600吨水受到污染,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在对自然环境威胁最大的几种物质中,电池里就包含了汞、铅、镉等多种,若将废旧电池混入生活垃圾一起填埋,或者随手丢弃,渗出的汞及重金属物质就会渗透于土壤、污染地下水,进而进入鱼类、农作物中,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间接威胁到人类的健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