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分相当于辉长岩的基性浅成岩。显晶质,细-中粒,暗灰-灰黑色,常具辉绿结构或次辉绿结构。辉绿结构指辉石的平均粒径大于斜长石平均长度,呈现一颗辉石包裹许多斜长石的现象;如果辉石平均粒径小于或近似于斜长石平均长度,则呈现辉石局部地包裹斜长石或与斜长石相间,称为次辉绿结构。对于辉绿结构和次辉绿结构的成因的说法不一,一般认为是由于浅成条件下矿物结晶顺序的早晚所形成。含较多填隙石英,或含由石英和正长石构成的填隙文象状交生体的辉绿岩,称石英辉绿岩,或拉斑辉绿岩;含沸石、正长石、霓辉石或霓石的,称碱性辉绿岩。易变辉石和紫苏辉石可以出现于石英辉绿岩中,橄榄石则可出现于碱性辉绿岩中。辉绿岩常呈岩床、岩墙、岩脉和岩席,也呈岩颈或岩株充填于玄武岩火山口中,辉绿岩的上述产状,是它区别于辉长岩和玄武岩的主要标志。大规模的辉绿岩侵入体,如众多的辉绿岩岩床或厚300~400米的辉绿岩板状地质体,往往出现于上覆盖层为中等厚度(约2000~3000米)的条件下,其原因是岩浆易于顺层或沿裂隙贯入。辉绿岩是上等建筑石料和铸石原料。
辉长岩具辉长结构、次辉绿结构、反应边结构和出溶结构。辉长岩通常为块状构造,部分辉长岩具层状构造,反映了岩浆分离结晶过程中矿物成分或粒度的韵律性变化,层状辉长岩多见于层状基性杂岩及蛇绿岩套堆积杂岩中。
本类岩石在大陆分布广泛,特别是其喷出岩——玄武岩,是其他各类喷出岩总量的5倍以上;而在海洋底几乎全部为玄武岩(上覆海洋沉积物)。主要矿物为富钙斜长石和辉石,次要矿物有橄榄石和角闪石等,有时含有一定量的磁铁矿,一般具有较强的剩余磁性。岩石颜色较深,相对密度较大(294)。
辉长岩 为基性深成岩,岩石颜色较深,多为黑色或黑灰色,中、粗等粒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为辉石和富钙斜长石,有时有少量橄榄石和角闪石。常以小规模深成岩体产出。
辉绿岩 为基性浅成岩,近于黑色,或黑灰、灰绿色,一般为细粒到中粒结构,有时有较大的斜长石斑晶,呈柱状或板状。矿物成分与辉长岩的相当。多呈岩床、岩脉产出。
玄武岩 是典型的喷出岩,分布最广,是地球洋壳和月球月海的最主要组成物质,也是地球陆壳和月球月陆的重要组成物质。多呈黑、黑灰等色,风化面黄褐或灰绿色。细粒或隐晶结构,或呈斑状结构,并常有气孔、杏仁等构造。矿物成分同辉长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