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罗汉果种子油化学成分分析结果
序号 化合物 相对含量( %) 序号 化合物 相对含量( %)
1 正辛烷0 15 22 戊基庚基己炔1 80
2 2 ,3 ,5 - 三甲基己烷0 06 23 2 ,4 ,6 - 三甲基烷0 11
3 2 ,6 - 二甲基庚烷0 19 24 2 ,2 ,4 ,15 ,17 ,17 - 六甲基- 7 ,12 -二(2 ,2 ,4 - 三甲基己基) 十八烷0 06
4 2 ,5 - 二甲基庚烷0 44
5 2 ,5 ,6 - 三甲基癸烷0 06 25 2 ,2 - 二甲基戊烷0 11
6 2 ,2 ,3 ,4 ,6 ,6 - 六甲基庚烷0 42 26 2 ,2 ,3 - 三甲基庚烷0 05
7 2 ,2 ,6 - 三甲基癸烷0 34 27 2 ,3 ,3 - 三甲基庚烷0 06
8 3 ,3 ,5 - 三甲基庚烷0 26 28 2 ,2 ,5 - 三甲基庚烷0 12
9 烯- 11 - 炔- 十四烷醇0 46 29 正十二烷0 07
10 2 ,3 ,6 - 三甲基庚烷0 18 30 角鲨烯51 52
11 2 ,2 - 二甲基- 十四烷0 68 31 阿司匹林0 23
12 2 ,2 ,3 ,4 - 四甲基戊烷0 26 32 ( E ,E) - 2 ,4 - 二烯基癸醛0 06
13 5 - 甲基癸烷0 38 33 1 ,2 ,3 ,4 - 四甲基- 5 - 异丙基苯0 07
14 2 ,2 ,4 ,6 ,6 - 五甲基癸烷0 41 34 棕榈酸2 26
15 正十六烷0 07 35 [z ,z ] - 9 ,12 - 二烯十八碳酸23 89
16 2 ,6 ,6 - 三甲基辛烷0 11 36 9 ,17 - 二烯十八醛1 11
17 3 ,6 - 二甲基辛烷0 05 37 4 - 戊基- 1 - (4 - 丙基环己基) 环己烯0 21
18 4 - 己基辛烷1 02 38 9 ,12 - 十八二烯酸- 1 ,3 - 二羟基丙脂0 91
19 2 ,2 ,4 ,6 ,6 - 五甲基辛烷0 25 39 [z ] - 9 - 十八烯醛0 16
20 2 - 丁烯酸丁脂0 15 40 3 - 羟基- 1 ,6 ,10 ,14 ,18 ,22 - 二十四碳六烯9 58
21 二丁氨腈0 05
参考文献
陈全斌,程忠泉,许子竟,义祥辉,罗汉果种仁油脂的提取及其性质研究
饲用油为高能量饲料。由于价格高,市场上的饲用油掺假现象严重。被检出的掺假物主要有水,溶点较高的动物油中还检出面粉和食盐。下面先就通用的感官简易判定油脂是否掺假的的方法进行简单介绍,再对饲料中常用的油脂进行逐一介绍。
(一) 油脂的检测项目
1、总脂肪酸
此系包括游离脂肪酸及与甘油结合之脂肪酸总量。动物性或植物性油脂其量通常为92%—94%。油脂能量大部分系由脂肪酸供应,因此总脂肪酸量为能量值之指标。
2、游离脂肪酸
脂肪分解后会产生游离脂肪酸,故其量可做为鲜度判断之根据,完全饲料所用油脂一般约在15%—35%。在营养上而言,游离脂肪酸对动物无害,但太高的游离脂肪酸(50%以上)表示油脂原料不好,对金属机械、器具有形蚀性,而且会降低嗜口性。
3、水分
油脂中含有水分,不但引起加工设备的腐蚀,同时易使油脂起水解作用产生游离脂肪酸,加速脂肪之酸败,并降低脂肪之能量含量。
4、不溶物或杂质
包括纤维质、毛、皮/骨、金属、砂土等细小颗粒无法溶解于石油醚之物质。这些物质没有能量价值,而且会阻塞筛网和管口,或在贮存椅造成沉积。其量应限制在05以下。
5、不可皂化物
包括白酶类、碳氢化合物、色素、脂肪醇、维生素等不与碱发生皂化反应之物质,大部分成分仍有饲用价值,对动物无不良影响,但其中蜡、焦油等则无营养价值,甚至有些成分对动物有害,如水肿因子。
6、酸价
酸价虽测定容易,但通常不能单纯以之评价油脂品质,须配合其他方法供签定。油脂酸价之提高,部分由于油脂水解而生成游离脂肪酸,部分由于过氧化物的分解所产生羟基化合物再氧化而生游离脂肪酸,因此游离脂肪酸生成机构随条件而异,不易做为油脂氧化程度的判断指标。
7、过氧化价
羰氧化物系在油脂氧化过程中生成,该过氧化价可做氧化程度判断。但过氧化物在水中的存在或高湿下甚易分解,因此油脂氧化至某一程度后,过氧化价反而会降低。因此我们应了解,过氧化价==所存在过氧化物量与分解量之差,故需配合其他氧化测定方法,以利品质之正确判断。
8、羰基化合物
测定油脂中经酸败而产生的羰基化合物含量,亦为判断油脂氧化程度的一种方法。
9、TBA试验(硫代巴比妥酸试验),一般要求不大于2。
通常TBA与上述油脂氧化生成物作用而呈红色,于530毫米下测吸光度,可供酸败程度之鉴定。TBA试验可测出丙二醛(Malonaldehede)含量,丙二醛乃油脂氧化过程中第二阶段产物,故本试验无法测出初期氧化变化,加之丙二醛本身亦不稳定,可再氧化变成丙二酸(Malonicacid)人造成氧化与否之误判。
10、Kreis试验
此为醛类及酮类化合物之简便呈色反应,可做油脂氧化变质与否之定性反应。
11、AOM(活性氧法,Active Oxygenmethod)
系将油脂保持一定高温而通入定量空气以促进氧化而评价。油脂之稳定性以过氧化价达到某一定值所需时间来表示,不同种类油脂有不同过氧化物标准,通常对植物性油脂之过氧化物标准为100meg/千克;对动物性油脂则为20meg/千克(如猪油),并以不超过20小时为饲料级油脂规格。由于AOM测定系采用光电比色法,对某些颜色较深之饲料级油脂而言,其有效性虽有待商榷,但仍不失为最佳之方法。
12、安全性及其他
农药、多氯联苯、杀虫剂、氯戴奥兴及其他具毒性物质均可能移行油脂中,为防止可能之中毒,应行李一伯二氏(Liberman Buchard)反应及Hdphen反应及其他试验检出。
(二)油脂的鉴别
1、不同油脂其物理特性亦不同
故可由粘度、折光率、色泽、碘价、皂化价、溶解性、比重、融点、沸点等鉴别油脂是否纯品。
2、动植物油脂之鉴别
动植物油脂之鉴别是基于其所含特征成分,如动物性油含胆固醇(Cholesterlo)而植物性油则为植物固醇(Phytosterol)。致动物性油脂的不皂化物中含有胆固醇,而植物性油脂的不皂化物中则含有植物固醇。由其定性可认定动植物油之区分。
3、鱼油鉴别
鱼油含有高度不饱和脂肪酸,经氧化反应所生之乙醚不溶性之氧化物通常不溶于热苯,而亚麻酸所生成之乙醚不溶性多六氧化物可溶于热苯。
4、硬化油之鉴别
硬化油通常含有微量触媒(如镍人又因氢化而产生异油酸(Isl-Oleic acid)。可由这些物质的存在与否而判别之。
5、猪油中含牛油之鉴别
猪油与牛油之Boemer数值不同,可由其测定值辨别之,通常纯猪油的值为734-781℃;牛油为628-671℃,猪油+10%牛油为677-754℃,猪油加20%牛油为653-739℃。
6、矿物油鉴别
通常矿物油比重为084-093,碘价6-12,折光率1490-1507,不溶于酒精,可利用油脂中不皂化物之比重、碘价、对酒精溶解度等做鉴别之依据。
7、石蜡烃的鉴别
本品乃石油中抽出废弃之碳氢化合物,秤取样品143克,置试管(具01毫米刻度,长15厘米,内径10毫米),加入甘油二氯醇7毫米及水12毫米,于65℃加热振荡后静置10分钟(65℃),然后测其不溶解部分之容积即可判别石蜡羟之存在,其容量01毫米约等于5%石蜡羟。
(三)油脂酸价的检验
测定原理:用中性乙醇和乙酸混合溶剂溶解油样,然后用碱标准溶液滴定其中的游离脂肪酸,根据油样质量和消耗碱液的量计算出油脂酸价。
用到的仪器有:滴定管:25毫升;三角瓶:250毫升;天平:感量0001克;容量瓶、移液管、称量瓶、试剂瓶等。
用到的试剂有:01摩尔/升氢氧化钾(或氢氧化纳)标准溶液;中性乙醚:乙醇(2:1)混合溶剂:临用前用01摩尔/升碱液滴定至中性。
具体操作步骤:称取混匀试样3—5克,注入锥形瓶中,加入混合溶剂50毫升,摇动使试样溶解,再加三滴酚酞指示剂,用01摩尔/升碱液滴定至出现微红色在30秒不消失,记录下消耗的碱液毫升数。
计算结果 酸价(毫克KOH/克油)=V×C×561/m。
式中:V—滴定消耗的氢氧化钾溶液体积,毫升;C—氢氧化钾溶液浓度,摩尔/升;m—试样质量,克;561—每毫升1摩尔/升碱液相当于氢氧化钾的质量561毫克。
双试验结果允许差不超过02克KOH/升油,求其平均数,即为测定结果。测定结果小数点后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四)油脂的通用感官检测法
1、气味检查
要注意是否酸败,即有无哈喇味:①盛装油脂的容器开口的瞬间用鼻子挨近容器口,闻其气味;②取1—2滴油样放在手掌或手背上,双手合拢快速摩擦至发热闻其气味;③用钢精勺取油样25克左右,加热到50℃上下闻其气味。
2、滋味检查
每种油脂都有其固定的独特滋味。通过滋味的鉴别可以知道油脂的种类,品质的好坏,酸败程度,能否使用等。用嘴尝试油脂,不正常的变质油脂会带有酸、苦、辛辣等滋味和焦苦味,质量好的油脂则没有异味。方法是用玻璃棒取少许油样,点涂在已漱过口的舌头上,辨其滋味。
3、色泽检查
每种油脂都有它固有色泽,根据这一点可鉴别油脂是否具有该种油脂的正常色泽、按油脂组成而言,纯净的油脂是无色、透明,常温下略带粘性的液体。但因油料本身带有各种色素,在加工过程中,这些色素溶解在油脂中,而使油脂具有颜色,国家标准规定,色泽越浅,质量越好。
色泽的鉴别方法如下:一般用直径1—15米长的玻璃插油管抽取澄清无残渣的油品,油柱长约25—30厘米(也可移入试管或比色管中)在白色背景前反射光线下观察。冬季气温低,油脂容易凝固,可取油250克左右,加热至35—40℃,使之呈液态,并冷却至20℃左右,按上述方法进行鉴别。
4、透明度
品质正常的油脂应该是完全透明的,如果油脂中含有碱脂、类脂、蜡质和含水量较大时,就会出现浑浊,使透明度降低,一般用插油管将油吸出,用肉眼即可判断透明度,分出清晰透明。微浊、混浊、极浊、有无悬浮物、悬浮物多少等。
5、沉淀物
油脂在加工过程中混入的机械杂质(泥砂、料坯粉末、纤维等)和碱脂、蛋白质、脂肪酸粘液、树脂、固醇等非油脂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沉入油脂的下层,称为沉淀物。品质优良的油脂,就没有沉淀物,一般用玻璃扦油管插入底部把油吸出,即可看出有无沉淀或沉淀物多少。
6、植物油脂水分和杂质的感官鉴别
油脂是一种疏水性物质,一般情况下不易和水混合,但油脂中常含有少量的碱脂、固醇和其他杂质等能吸收水分,并可形成胶体物质悬浮于油脂中,所以油脂中仍有少量的水分,这部分水份一般是在制油过程中混入的。同时,还混入些杂质,油脂中的水分和杂质含量过多时,不仅降低其品质,还会加快油脂水解和酸败,影响油品贮存的稳定性。植物油脂水分和杂质和鉴别是按照油脂的透明、混浊程度,悬浮物和沉淀物的多少,以及改变条件后所出现的各种现象等,凭人的感觉器官来分析判断的。鉴别方法如下:
(1)取样判定法。取干燥洁净的扦油管一支,用大拇指将玻璃管上口按住,斜插入装油容器内至底部,然后放开大姆指,微微摇动,稍停后再用大拇指按住管口,提取观察油柱情况。在常温下,油脂清晰透明,水分杂质含量在03%以下;若出现混浊,水分杂质含量在04%以上;若油脂出现明显的混浊并有悬浮物,则水分杂质含量在05%以上。把扦油管的油放回原容器,观察扦油管模糊不清,则油品水分在03%-04%之间。
(2)烧纸验水法。取干燥、洁净的扦油管,用食指按住油管上口,插入静止的油容器里,直至底部,放开上口,扦取底部沉淀物少许,涂在易燃烧的纸片上点燃,听其发出的声音,观察其燃烧现象。燃烧时纸面出现气泡,并以出“吱吱”响声,水分约在02%—025%之间;如果燃烧时发生油星四溅现象,并发出“叭叭”的爆炸声,水分约在04%以上;如果纸片燃烧正常,水分约在02%以内。这种方法主要用于检查明水(如装油的容器口封闭不严,漏进雨水或容器原来带水所引起)。
(3、)钢筋勺加热法。用普通的钢精勺一个,取有代表性的油样约250克,在炉火或酒精灯上加热到150—160℃,看其泡沫,听其声音和观察其沉淀情况(霉坏、冻伤的油料榨得的油例外)如出现大量泡沫,又发出“吱吱”响声,说明水分较大,约在05%以上;如有泡沫,但很稳定,也不发出任何声音,表示水分较少,一般在025%左右。加热后,撇去油沫,观察油的颜色,若油色没有变化,也没有沉淀,说明杂质一般在02%左右;如油色变深,杂质约在049左右;如勺底有沉淀,说明杂质多,约在1%以上。用这种方法,加热温度不能超过160℃。
7、掺入食盐的识别
方法一:从油桶底部取少许油样,用嘴尝,如有咸味则说明该油中掺有食盐。
方法二:从油桶底部取少许油样放入干净的试管(需用蒸馏水冲洗)中,加入5毫升蒸馏水,加热至沸,继续加热1—2分钟,稍冷却,趁热过滤,或静置冷却,待分层后用滴管吸取下层液体,在滤液(或下层液体)中加入1—2滴17%硝酸银溶液(称取17硝酸银溶于100毫升蒸馏水中)。若有白色沉淀产生,则可确认被测油中掺有食盐。
8、掺入面粉的识别
从油桶底部取少许油样放入干净的试管(需用蒸馏水冲洗)中,加热融化后加入2滴碘溶液,若变为蓝色,则表示油样中含有淀粉。
分析挥发油成分方法如下:
GC-MS是目前分析会发油最好的设备,GC负责将挥发油中的各组分分开,MS负责定性,判知各组分的成分和结构。红外光谱仪虽然也可以判断结构,但是一般应该是纯品才可以,对于复杂样品,红外不具有优势。
挥发油的成分:挥发油为多种类型化合物的混合物,其中有脂肪族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含硫含氮化合物,但更多为萜类及其含氧衍生物,分述如下:
1、脂肪族化合物:有烃、醇、醛、酮、酯等,广泛存在于植物特别是水果中。如正丙醇、辛醛、醋酸乙酯、甲酸、辛酸的乙酯等。
2、芳香族化合物:多为苯丙素类,例如桂皮醛。
3、 萜类(Terpenes)化合物:单萜、倍半萜及它们的含氧衍生物。
4、含硫含氮化合物:含硫化合物,例如大蒜新素。
扩展资料:
挥发油(又名精油)是一类有特殊香气的无色或淡**的透明油状液体(个别的如八角茴香油在较低温度下是固体),由于其在常温下具有挥发性,故有此名。它们一般难溶于水,而易溶于有机溶剂,并可随水蒸汽一起蒸出。
含挥发油的中草药很多,如薄荷、霍香、佩兰、桔皮、生姜、樟树、桉叶等。正由于这类药物有挥发性,所以煎汤药时往往要后下,以免煎久后挥发而失去药效。
挥发油虽然存在于植物中,但和植物油脂截然不同。油脂是由三分子高级脂肪酸与一分子甘油所生成的酯,无挥发性。而挥发油的化学组成很复杂,大多为具有环状结构的(也有链状的)烃类、醇类、醚类、酯类和酚类等的混合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