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是中医里面比较常见的一种养生方法,因为中医说肾是人的先天之本,而先天之本如果亏损,整个身体受到的影响就会比较大了,所以补肾很关键。中医里面补肾一般会用到药膳,而一般可以补肾的中药又有哪些呢?日常补肾的食材又有哪些呢?
1、吃鹿鞭
鹿鞭又称鹿冲,鹿肾,为雄鹿的丁丁和睾丸,性温味甘,入肝肾二经,有补肾壮阳,益精暖宫的作用,适宜于肾虚所致的阳萎,腰痛,乏力,耳鸣,虚弱,劳损等症。鹿鞭既可食用,也可入药。
2、*羊藿
*羊藿性味辛甘,温而不寒,入肝肾二经,含有*羊藿甙,木兰碱,挥发油,黄酮,维生素E等,有兴奋神经,促进精液分泌的作用,*羊藿提取液具有雄性激素样功能,是补精壮阳的良药,具有补肾壮阳,强筋健骨,祛风驱寒的功效,适宜于调理阳萎不举,早泄,遗精,小便淋漓,腰膝无力,风湿酸痛,四肢麻木,咳喘不止等症。
3、韭菜子
韭菜子是传统的壮阳固精药,其味甘辛,性温,入肝肾二经,有滋补肝肾,温暖腰膝,壮阳固精的功效,适用于阳萎,遗精,早泄,尿频,遗尿,腹棱四肢酸痛,腰寒等症。
4、肉苁蓉
肉苁蓉是传统的补肾壮阳中药,其味甘咸,性温五毒,入肾和大肠经,有温水壮阳,强身健骨,润肠通便的功效。《日华子本草》明确指出,肉苁蓉“治男绝阳不兴,女绝阴不产,润五脏,长肌肉,暖腰膝,男子泄精,尿血",能治疗阳萎,早泄,遗精,性神经衰弱,便频,遗尿等症。
5、菟丝子
菟丝子味甘,性微温,入肝,肾二经,是常用的补益强壮之品,有补益肝肾,助阳滋阴的功效,《神农本草经》把它列为上品,说“菟丝子补不足,益气力”,与枸杞子,锁阳,五味子配伍,能治疗阳萎,遗精,早泄,尿频,腰膝酸软等症。
6、山萸肉
山萸肉味酸,性涩,微温,入肝,肾二经,是一味相当重要的滋补强壮药,有补益肝肾,养阴固精的功效。《本草纲目》记载,山萸肉可久服轻身,强阴益精,安五脏,通九窍,止小便,可治疗肝肾虚弱所致的腰膝酸软,神经衰弱,耳鸣头晕,遗精,早泄,尿频,眼花等症,其最大的特点是它的酸涩收敛作用,对阳性兴奋过快,夫妻房事果断,能给予适当调节。
7、吃蛤蚧
蛤蚧含有蛋白质,脂肪,动物淀粉成分,传统医学认为,蛤蚧味咸,性温平,入肾,肺经,有补肺肾,益精血,助阳道,止咳喘的功效。可治疗肾阳虚所致的阳萎,早泄,肺肾虚所需的咳嗽,哮喘,四肢浮肿等症。
8、吃仙茅
仙茅味甘辛,性温,有微毒,有温肾,壮阳,强生之功效,适宜于肾阳虚所致的阳萎,滑精,精冷,遗尿,尿频,虚损,腹冷,小便失禁等症。但要注意的是,仙茅药性较猛,且又有毒,使用时要慎重。
9、胡芦巴
胡芦巴含有生物硷,皂甙,纤维素,脂肪酸,卵磷脂,亚油酸,维生素B等成分,是一味比较温和的补肾壮阳药。胡芦巴味苦辛,性温,入肾,肝二经,有补肾壮阳,驱寒祛湿的作用,能治疗肾阳虚所致的腰膝,冷疼,四肢酸软,阳萎,遗精,寒温等症。
10、日常吃
(1)山药
性平,味甘,有健脾、补肺、固肾、益精之功,无论是阴虚火旺或是肾气不固而遗精早泄者,均宜常食多食。唐代食医孟诜曾说:“山药利丈夫,助阴力。”《日华诸家本草》记载:“山药助五脏,主泄精健忘。”《本草求真》亦云:“山药,本为食物,且其性涩,能治遗精不禁。”若能配合其他补肾固精食品,如芡实、莲子等一并服食,效力更佳。
(2)芡实
性平,味甘涩,能固肾涩精、补脾止泄。明代医家缪希雍称芡实为“补脾胃,固精气之药也”。《本草纲目》也认为,芡实“益肾,治遗精”。wuyi洛在《本草从新》中亦云:“芡实补脾固肾,助气涩精,治梦遗滑精。”古代不少治疗遗精早泄的名方,如金锁固精丸、玉锁丹、水陆二仙丹等,均是以芡实为主,配合莲须、龙骨或金樱子等研制而成。《本草新编》的经验是:“芡实不特益精,且能涩精补肾,与山药并用,各为末,日日米饭调服。”
(3)胡桃仁
能补肾固精,为滋补强壮食品,肉能润养,皮能敛涩,故肾虚遗精者宜食之。明代医家缪希雍说:“胡桃能入肾固精”。清黄宫绣亦云:“胡桃涩精固肾。”《普济方》中记载:胡桃治“水弱火强,精自溢出。”这又说明对于心肾不交、阴虚火旺的遗精早泄者亦宜。《御药院方》中介绍:“胡桃一味,勿去黄皮,空腹食之,最能固精。”
(4)白果
又称银杏,对遗精者宜蒸熟、炒熟或煨熟食用。明李时珍曾说:“熟食温肺益气,定喘嗽,缩小便,止白浊。其气薄味厚,性涩而收。”《本草再新》认为,白果“补气养心,益肾滋阴”。民间常将白果作为治疗遗精的食品。如《山东中药》中载:白果“治遗精,遗尿。”《湖南药物志》中介绍:“治梦遗:银杏三粒,酒煮食,连食四至五日。”中国药科大学叶橘泉教授的经验有二,一是用白果仁10克,炒后入水煎,加糖,连汤食之,或炒燥研粉服。二是用生白果仁2~3粒,研末,另取鸡蛋1个,开个小孔,将白果末塞入鸡蛋,以纸糊封,于饭锅上蒸熟,每日吃蛋1~2个。
(5)莲子
性平,味甘涩,能养心、益肾、补脾、固涩,体虚遗精早泄之人均宜食用,尤其是心肾不交而遗精者,食之更佳。正如明代医家李时珍所说:“莲肉清心固精,安靖上下君相火邪,使心肾交而成既济之妙。”所谓“君相火邪”是指心火肾火,心肾不交而言。《玉楸药解》中亦云:“莲子甘平,甚益脾胃,而固涩之性,最宜滑泄之家,遗精便溏,极有良效。”清代名医王孟英也指出:“固下焦,已遗精,可磨以和粉作糕或同米煮为粥饭,健脾益肾,颇著奇勋。”古代用以治疗“心肾不交而遗精”的清心莲子饮和瑞莲丸,治“梦遗泄精”的莲肉散等,均是以莲子为主的名方。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杨氏家藏方》卷十方之人参蛤蚧散 31 处方 32 人参蛤蚧散的用法用量 33 功能主治 34 方解 35 运用 36 现代适应证 361 慢性支气管炎 362 支气管扩张 37 人参蛤蚧散的药理作用 371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372 抗炎、抗氧化作用及对细胞代谢的影响 373 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374 镇静、镇痛及镇咳、平喘、化痰作用 375 对心脏、血管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38 附注 39 摘录 4 《卫生宝鉴》卷十二方之人参蛤蚧散 41 处方 42 制法 43 人参蛤蚧散的用法用量 44 功能主治 5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人参蛤蚧散 1 拼音
rén shēn gé jiè sǎn
2 概述人参蛤蚧散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两首。
3 《杨氏家藏方》卷十方之人参蛤蚧散该方剂强大的免疫增强和调节作用,以及抗炎、抗氧化、促进细胞代谢作用正好切中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的发病机理,因而应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镇咳、平喘作用可起到对症治疗的作用,其对心血管的作用,可以有利地预防肺心病的发生和治疗。但该方剂在抗病原微生物方面的力度不大,如果合并严重感染时应配合使用有效抗生素。[1]
31 处方蛤蚧1对(蜜炙),人参(去芦头)半两,百部半两,款冬花(去梗)半两,贝母(去心)半两,紫菀茸半两,阿胶(蛤粉炒)1分,柴胡(去苗)1分,肉桂(去粗皮)1分,黄耆(蜜炙)1分,甘草(炙)1分,鳖甲(醋炙)1分,杏仁(汤浸,去皮尖)1分,半夏(生姜汁制)1分。
蛤蚧(全者,以河水浸五宿,逐日换水,浸洗净,去腥气,酥炙香熟)1对、甘草(炒紫)56g、杏仁(炒,去皮尖)56g、人参62g、茯苓62g、贝母62g、桑白皮62g、知母各62g。[2]
32 人参蛤蚧散的用法用量
上为细末,净瓷盒子内盛,每日6~9g如茶点服,一料永除。[2]
33 功能主治具有补肺益肾,止咳定喘之功效。主治肺肾气虚喘息、咳嗽。痰稠色黄,或咳吐脓血,胸中烦热,身体羸瘦,或遍身浮肿,脉浮虚。[2]
34 方解[2]
本方治证为肺肾虚衰,痰热内蕴,气逆不降所致。久病不已,肺虚不降,肾虚不纳,故喘咳俱甚;痰热阻肺,故咳痰色黄且稠,胸中烦热,甚则损伤血络,以致咳吐脓血。治宜补肺益肾,以固其本;清热化痰,止咳定喘,以治其标。方中蛤蚧咸平,归肺肾二经,功能补肺益肾,定喘止嗽;人参大补元气,而益脾肺,共为君药。茯苓渗湿健脾,以杜绝生痰之源,为臣药。佐以杏仁、桑白皮肃降肺气,以定喘咳;知母、贝母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诸药合用,补益肺肾,止咳定喘,标本兼顾。
35 运用[2]
1.本方适用于喘咳时久,肺肾虚衰,兼有痰热之证。以喘息,咳嗽,痰稠色黄,脉浮虚为证治要点。若新感有外邪者,则非本方所宜。
2.若无热者,去桑白皮、知母;阴虚者,加麦冬以养阴润肺;咳吐脓血或痰中带血者,加白茅根、地榆炭、侧柏炭以清热凉血止血。
36 现代适应证[3]
适应证:本方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症,属虚喘而兼痰热者。
361 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炎患者连续咳嗽、咳痰3个月以上,或每年咳嗽2个月以上,连续超过两年并除外心肺和其他疾病者为慢性支气管炎。其病因主要是机体和呼吸道局部抵抗力降低,外因常常是细菌等微生物感染、有害气体、尘埃吸入、过冷过热、空气干燥等,常见感染微生物是腺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常见细菌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衣原体、支原体等,也有在病毒感染基础上继发细菌感染者。同时吸入职业性粉尘及化学物质如花粉、粉尘或空气污染大气中的有毒气体,或蛋白酶-抗胰蛋白酶失衡等细菌蛋白质的过敏以及体内的因素等也是常见的病因。病原微生物在呼吸道生长繁殖及其代谢产物、毒素等作用对支气管黏膜破坏,从而引起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上皮细胞破坏、渗出和单核细胞浸润等,慢性期主要是支气管壁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主要以慢性咳嗽、咳痰,两肺支气管内可闻及干湿哕音为主要表现。
362 支气管扩张支气管扩张是指直径大于2mm的中等大小的近端支气管由管壁的肌肉和弹性组织破坏引起的异常扩张。其主要病因是支气管-肺组织感染所致炎症,由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和气道上皮细胞释放的弹性酶、胶原酶和细胞因子IL8和白三烯B4等介导,致使支气管壁层组织,特别是平滑肌和弹性纤维破坏消弱了对管壁的支撑;同时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分泌物阻塞以及肿瘤、异物、感染引起的管腔阻塞导致支气管狭窄或肺不张;由于失去肺泡弹性组织的缓冲,胸腔负压直接牵拉支气管壁也可导致支气管扩张;先天性软骨缺失症、结缔组织异常、管壁薄弱等先天和遗传因素也可导致支气管扩张;某些全身免疫性疾病可伴有支气管扩张,提示该病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异常有关。主要病理改变是支气管呈囊状或柱状扩张,弹性组织、软骨、平滑肌有不同程度破坏;早期肺功能正常,晚期出现通气和弥散功能障碍,肺循环阻力增加,出现肺动脉高压,进一步发展出现肺源性心脏病和右心衰竭。临床主要表现为慢性咳嗽,咳大量脓性痰和反复咯血。
37 人参蛤蚧散的药理作用[4]
371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君药人参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有广泛的影响。人参皂苷和人参多糖是调节免疫功能的活性成分,人参不仅对正常动物,而且对免疫功能低下的动物也有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其中人参花皂苷能增加特异性抗体的浓度,使IgM、IgG、IgA水平升高;对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有促进作用,可促进T、B细胞对分裂原 的淋转反应;人参皂苷能增加脾T细胞对ConA的增殖反应,促进IL2的产生和提高NK细胞的活性;人参多糖可促进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可诱生肿瘤坏死因子和抗补体活性。蛤蚧同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蛤蚧乙醇提取物能增强诱生INF的作用,加强WBC运动能力,增强肺、支气管和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增强血清溶菌酶活性,提高抗体效价。臣药茯苓能增强细胞免疫,又能增强体液免疫,其中新型羧甲基茯苓多糖对巨噬细胞吞噬指数、吞噬率明显提高,同时能拮抗免疫抑制剂对巨噬细胞功能的抑制,使功能低下的巨噬细胞恢复正常,在参与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中,对处理抗原活化补体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该药还能使胸腺、脾脏和淋巴结重量明显增加;茯苓多糖和羟乙基茯苓均能增强细胞免疫反应,使淋巴细胞毒性增加20~28倍,能增加特异性玫瑰花结形成细胞数,且与剂量呈正向关系;茯苓还能显著促进淋巴细胞转化率,使免疫球蛋白IgG含量明显上升;茯苓素能促进巨噬细胞功能,但对淋巴细胞转化和抗体产生有抑制作用。佐药杏仁对肝枯否细胞、非巨噬细胞、腹腔巨噬细胞功能均有明显促进作用;苦杏仁苷能明显促进有丝分裂原对脾脏淋巴细胞的增殖,促进脑PHA 的T淋巴细胞增殖转化,促进NK细胞的活性。知母能减轻糖皮质激素的毒副作用。甘草不仅能诱生γ干扰素,而且还可增强NK细胞的活性。甘草多糖作为淋巴细胞的一种新的分裂原,有激活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并提高网状内皮系统和单核细胞的吞噬功能;甘草Lx可抑制巨噬细胞的免疫反应,能降低抗原量而具免疫抑制作用,可防治青霉素引起的过敏性休克;甘草酸促进胸腺和脾脏的重量增加,能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活性;甘草次酸能升高T淋巴细胞比率;甘草酸二胺可提高血清INFα水平;β甘草次酸是人体补体经典途径的抑制剂;甘草甜素还能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抑制HA释放,从而阻止过敏介质的释放而具抗过敏作用;同时能增加ConA诱导的淋巴细胞分泌IL2的能力。
372 抗炎、抗氧化作用及对细胞代谢的影响君药人参所含皂苷R0对急、慢性炎症均有抑制作用,能抑制单核细胞分泌炎性细胞因子IL1、IL6,降低炎性组织中羟脯氨酸浓度;人参含有多种抗氧化物质,可对神经、内分泌、免疫功能及物质代谢等生理功能进行调节,人参麦芽醇、水杨酸、香草酸均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麦芽醇还能捕捉自由基,降低膜蛋白分子硫氢基团外露,从而稳定膜蛋白结构;人参聚乙炔对微粒体脂质过氧化反应有抑制作用;人参根、茎叶皂苷均能增强SOD和CAT的活性,降低脂质过氧化物的含量;人参皂苷能抑制自由基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对抗超氧阴离子对心肌的损伤;人参二醇皂苷可使SOD活性增高,对脑缺血和缺血后再灌注引起的脑损伤有抑制作用;人参具有抗应激作用,对缺氧、低温、高温均能增加耐受能力,对热应激、噪声应激、光应激均有积极影响;人参根、果、茎叶皂苷可促进高龄人胚肺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可使衰老的细胞群中“不分裂”细胞转化为“分裂”细胞,并使细胞分裂周期缩短;人参皂苷还可促进RNA、DNA及蛋白质的合成,对骨髓造血功能具有保护和 作用,使外周血细胞数增加,促进骨髓DNA、RNA、蛋白质及脂肪的合成,促进骨髓细胞有丝分裂, 骨髓造血功能;人参能兴奋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促进ACTH及皮质激素分泌;能兴奋下丘脑-垂体性腺轴,促进性器官发育及性激素释放;还能促进甲状腺机能, 胰岛释放胰岛素,从而发挥抗炎、退热、促进三大物质代谢,调节神经、内分泌功能,协调其他内分泌激素发挥作用,进一步提高机体的适应能力。蛤蚧能显著提高自由基代谢酶的活性及GSHPx的含量,能显著降低LPO含量并具有人参一样的抗衰老作用,且与用药时间呈正向关系;同时蛤蚧还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更重要的是蛤蚧有雌激素样作用及雄激素样作用,可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减少蛋白质的分解,促进肌肉的增长,促进骨髓造血功能,这对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时平滑肌和弹性纤维破坏和修复尤为重要;蛤蚧同样具有兴奋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作用,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从而抗炎、解热、促进物质代谢,调节神经、内分泌功能;蛤蚧也有抗应激作用,增强动物耐高温、耐缺氧、抗疲劳作用,还有降血糖作用。臣药茯苓具有醛固酮拮抗剂相似作用,茯苓有强大的利尿作用,影响肾小管对Na+的重吸收;茯苓所含新型羧甲基茯苓多糖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同时能改善炎症的全身症状。佐药桑白皮有消肿作用。知母有明显的降低胰岛素抵抗作用,可显著降低血糖;知母总多糖可增强肾上腺功能,减少ACTH分泌和释放,并能抑制PGE的合成和释放;知母所含芒果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对炎症的水肿、渗出和肉芽肿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川贝母能明显提高动物耐缺氧能力,并可降低炎症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和水肿。桑白皮具有利尿和降血糖作用。使药杏仁所含宁球蛋白具有抗炎作用。甘草具有保泰松或氢化可的松样的抗炎作用,其所含甘草酸和甘草次酸通过抑制PGE2作用及减少内源性PGE2的产生,对炎症的Ⅰ、Ⅱ、Ⅲ期及多种形式的炎症均有抑制作用,同时对免疫性炎症如Arthus现象和Schwarzman反应均有抑制作用,其主要通过抑制纤溶酶系统活化,减低血清对毛细血管通透性的促进作用和抑制细胞膜通透性亢进而对免疫炎症发挥抗炎作用;甘草黄酮能抑制敏感细胞释放化学介质,甘草Lx能降低抗原量,甘草甜素能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拮抗组胺,具有抗过敏作用,因而甘草对多种形式的炎症均能发挥抗炎作用;甘草也能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抑制H2O2所致溶血,具有抗氧化作用。
更重要的是该方剂中人参、蛤蚧、甘草均能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使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与此同时知母可抑制皮质醇中C4,5双链的打开,抑制A环内C3酮基的还原,保护C17,21二羟C20酮基的变化,从而减缓了皮质激素在肝中的破坏失活,使血浆皮质激素含量增高;同时知母可减轻或部分逆转长期给予皮质激素所致垂体、肾上腺的变化,从而发挥巨大的抗炎、解热作用,皮质激素的“允许”作用可进一步协调全身其他激素发挥作用,使机体机能恢复平衡。
该方剂的抗炎,抗氧化作用以及促进细胞分裂、代谢,抗衰老的作用可能是其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的关键所在。
373 抗病原微生物作用君药人参、蛤蚧均无直接抗病原微生物作用,但分析其强大的免疫促进和调节功能对病原微生物一定会产生间接抑杀作用。臣药茯苓对金**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有抑制作用,并可杀死钩端螺旋体。佐药桑白皮煎剂对金**葡萄球菌、伤寒杆菌、福氏痢疾杆菌均有抑制作用;对须发癣菌也有抑制作用。川贝母水浸液能抑制星形奴卡菌,醇提取物对大肠杆菌、金**葡萄球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知母对伤寒杆菌、霍乱弧菌、枯草杆菌、大肠杆菌、副伤寒杆菌、痢疾杆菌、白喉杆菌、肺炎球菌、葡萄球菌均有抑制作用,对结核杆菌、某些皮肤真菌及白色念球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单纯疱疹病毒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杏仁油对蛔虫、钩虫及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甘草醇提取物及甘草酸钠对金**葡萄球菌、结核杆菌、幽门螺旋杆菌、大肠杆菌、阿米巴原虫及滴虫均有抑制作用,同时具有广谱抗病毒作用,特别是对艾滋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疗效确切;其中甘草多糖可抑制水疱口炎病毒、Ⅰ型单纯疱疹病毒、牛痘病毒;甘草酸抑制腺病毒、合胞病毒、柯萨奇病毒能力强;甘草酸单胺能灭活HIV;甘草甜素除对上述病毒有抑制作用外,还能抑制肝炎病毒。
374 镇静、镇痛及镇咳、平喘、化痰作用君药人参对神经中枢兴奋和抑制过程有调节作用,人参通过对大脑皮质的兴奋过程,使兴奋和抑制过程得到平衡,使紧张紊乱的神经活动得以恢复正常。蛤蚧具有解痉平喘作用;蛤蚧乙醇提取物可直接松弛磷酸组胺和氯化乙酰胆堿所致支气管平滑肌收缩,对抗致喘作用。臣药茯苓煎剂有镇静作用,其所含羧甲基茯苓多糖能增强硫喷妥钠的中枢抑制作用。佐药贝母所含总生物堿及非生物堿部分均有镇咳、祛痰作用,贝母堿对支气管平滑肌有明显的扩张作用,贝母总生物堿对Ach及HA诱发的哮喘有显著平喘效果。桑白皮有镇静、镇痛作用,而且有镇静呼吸中枢、镇咳祛痰作用;桑白皮煎剂及所含东莨菪内酯既能直接松弛支气管平滑肌,又能抑制Ach及过敏源引起的支气管痉挛。杏仁所含的苦杏仁苷经肠道分解产生微量氢氰酸,对呼吸中枢呈抑制作用,同时杏仁有显著的镇咳、平喘作用;更重要的是杏仁可促进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合成,并使病变得到改善。知母所含芒果苷有明显的镇静作用,从而有明显的镇咳和祛痰作用;同时具有镇痛作用。甘草不仅有**堿样作用,而且可通过抑制中枢而产生镇咳作用;甘草还促进咽喉及支气管分泌,使痰液容易咳出,呈镇咳祛痰作用;甘草合剂覆盖在发炎的咽部黏膜上,缓和炎症的 ,也可发挥镇咳作用;甘草次酸可以拮抗HA及Ach引起的气管收缩,具有平喘作用;甘草FM100具有镇静、镇痛作用。值得一提的是该方剂中人参、甘草对垂体-肾上腺皮质的兴奋作用以及茯苓减少皮质激素的破坏,使血浆皮质激素水平升高,皮质激素可发挥强大的解痉平喘和止咳祛痰作用。
375 对心脏、血管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君药人参能促进儿茶酚胺释放,抑制心肌细胞膜Na+K+ATP酶活性,促进Na+Ca2+交换,使Ca2+内流增加,具有强心苷样作用,因而能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大心输出量,使冠状血流量增加,心率减慢,且有抗心律失常的作用;人参有抗缺氧和保护心肌的作用,拮抗垂体后叶素所致心肌缺血,加速心肌缺血性损伤的恢复,主要与人参可降低心肌耗氧量和增加冠脉血流有关,而降低血红蛋白对氧的亲和力,向组织释放更多的氧,是人参提高机体耐缺氧能力的又一原因;人参皂苷可使心肌梗死范围缩小,对心肌缺血性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同时抑制血浆中肌酸磷酸激酶活性,使PGI2/TXA2比值降低;人参皂苷对凝血酶诱导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有剂量依赖性抑制作用;人参二醇皂苷可使全血黏度显著下降,同时可抑制血小板聚集;人参皂苷通过阻滞PG的代谢和Ca2+拮抗作用对ADP、凝血酶、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人参皂苷Rg3及Rg1是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主要成分,所以有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人参对血压有双相调节作用,小剂量升压,大剂量降压,既能使高血压病人血压下降,又能使低血压及休克病人血压回升,从而稳定血压在正常范围。臣药茯苓所含茯苓素能拮抗醛固酮的活性,对Na+K+ATP酶和细胞中的ATP酶有显著的激活作用,因而可利尿和促进机体的水盐代谢,减轻心脏前负荷,茯苓的多种提取物均有强心和增加心率作用。贝母中的川贝堿和西贝堿均有降低血压的作用。桑白皮煎剂有利尿和降压作用。知母有明显的利尿作用,并有强心作用,其醇提取物对血小板聚集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杏仁中含丰富的微量元素达20余种,其中铬能加强肝脏调节胆固醇的作用,从而防止胆固醇沉积,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甘草所含的甘草黄酮对多种形式的心律失常均有拮抗作用;甘草次酸能缩小心肌梗死范围,并且有血管紧张素ⅡA1受体的激动剂样作用;甘草酸有明显的降血脂作用,并抑制磷酸二酯酶A2的活性,从而稳定溶酶体膜而保护自身溶酶体酶的释放酶,修复溶酶体的机能障碍,防止脂质沉积于血管壁,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及血小板聚集。
38 附注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蛤蚧散”。
39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
4 《卫生宝鉴》卷十二方之人参蛤蚧散 41 处方蛤蚧(河水浸五夜,逐日换水,洗去腥,酥炙**)一对,杏仁(去皮尖炒)、炙甘草各五两,知母、桑白皮、人参、茯苓(去皮)、贝母各二两[5]。
42 制法为末[5]
43 人参蛤蚧散的用法用量茶水冲服[5]。
44 功能主治引言:卤水作为卤东西的一种原料,人们在制作卤水时都会加一种材料蛤蚧,那你知道蛤蚧有什么作用吗?
一、蛤蚧是什么东西?
蛤蚧是一种中药材,是壁虎的另一种称呼,蛤蚧中含有淀粉和蛋白质,还有多种药用成分,具有补肺益肾和平喘止咳等多种功效。蛤蚧对于治疗人类的肺痨有很好的疗效,而且蛤蚧还具有治疗虚劳咳嗽、咳血、小便频数、消渴等作用,蛤蚧味道比较咸,是一种平性的药材,可以用来 补肺益肾,纳气定喘,助阳益精的功效。
二、在卤水中加入蛤蚧有什么作用?
蛤蚧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药材,盐是制作卤水时不可缺少的一味香料。隔界可以让露水保存更久,防止卤水变酸变腐,但是在现在这个时候,防止卤水变坏就不需要用蛤蚧了,在现在制作卤水的香料中,是不允许用蛤蚧的。而我们目前所见的卤水,一般都是用酱油水加香料配成的。像我们平常吃的卤肉,卤蛋,卤菜,都是用卤水制成的。
三、卤水的制作方法
卤水是用来卤肉的汤汁,也是用来调味的汤汁,那卤水应该怎么做呢?首先要准备好制作卤水的材料,猪筒骨,冰糖,老姜,花椒,香叶,八角,小茴香,孜然,草果,罗汉果,百里香,辣椒,先将猪筒骨用冷水煮开,用清水清洗,可以去掉腥味。然后将清洗好的猪筒骨放入砂锅里,加入水,放入姜片,开火熬煮两小时。水开之后用小火慢慢熬,等熬出清汤后再转为猛火熬制成浓汤,这样做卤水的高汤就成功了,然后将高汤放入另一个锅里。接下来先将锅烧热,放入适量油,放入冰糖,用火慢慢炒。炒到冰糖变得微黄,起小气泡,再转小火不停翻炒,当糖浆变成金**时,糖就算炒好了。然后将炒好的糖浆倒入高汤中,然后再将准备好的香料放入香料包中,然后放入卤汤里加入少许食盐生抽和老抽,盖上锅盖。等到卤水做好后,就可以用来卤各种食材了。
目录 1 拼音 2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蛤蚧丸 21 处方 22 制法 23 功能主治 24 蛤蚧丸的用法用量 25 备注 26 摘录 3 《圣惠》卷三十一:蛤蚧丸 31 处方 32 制法 33 功能主治 34 蛤蚧丸的用法用量 35 摘录 4 《圣惠》卷四十六:蛤蚧丸 41 处方 42 制法 43 功能主治 44 蛤蚧丸的用法用量 45 摘录 5 《圣惠》卷七十:蛤蚧丸 51 处方 52 制法 53 功能主治 54 蛤蚧丸的用法用量 55 摘录 6 《圣济总录》卷六十六:蛤蚧丸 61 处方 62 制法 63 功能主治 64 蛤蚧丸的用法用量 65 摘录 7 《济生》卷四:蛤蚧丸 71 处方 72 制法 73 功能主治 74 蛤蚧丸的用法用量 75 摘录 8 《三因》卷十:蛤蚧丸 81 处方 82 制法 83 功能主治 84 蛤蚧丸的用法用量 85 摘录 9 《圣济总录》卷六十五 91 方名 92 组成 93 主治 94 蛤蚧丸的用法用量 95 制备方法 10 《圣济总录》卷八十七 101 方名 102 组成 103 主治 104 蛤蚧丸的用法用量 105 制备方法 11 《圣济总录》卷一二五 111 方名 112 组成 113 主治 114 蛤蚧丸的用法用量 115 制备方法 12 《圣济总录》卷八十六 121 方名 122 组成 123 主治 124 蛤蚧丸的用法用量 125 制备方法 13 《圣惠》卷二十七 131 方名 132 组成 133 主治 134 蛤蚧丸的用法用量 135 制备方法 136 用药禁忌 附: 1 古籍中的蛤蚧丸 蛤蚧丸药品说明书 1 拼音
gé jiè wán
2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蛤蚧丸21 处方
蛤蚧1对(去口、足,温水浸,去膜,刮了血脉,用好醋炙)诃子(煨,去核)阿胶(炒)熟地黄 麦门冬(去心)细辛(去苗)甘草(炙)各15克
22 制法上药研末,蜜丸如皂子大。
23 功能主治润肺止咳。治积劳,久咳,失音。
24 蛤蚧丸的用法用量
每次服1丸,含化,不拘时候服。
25 备注方中蛤蚧补肺润肺为君;熟地、麦门冬、阿胶滋阴养血,助蛤蚧以润肺,诃子养肺敛肺,共为臣;细辛辛以散肺,使收中有散,并防熟地辈滋腻太过,甘草调和诸药而为佐使。诸药合用,共奏润肺止咳之功。
按:本方原名“蛤蚧散”,与剂型不符,现据《普济方》卷二三一改作“蛤蚧丸”。
26 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
3 《圣惠》卷三十一:蛤蚧丸31 处方
蛤蚧1枚(涂酥,炙微黄),人参半两(去芦头),白前1两半,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猪牙皂半两(去黑皮,涂酥,炙微焦,去子),汉防己1两半,紫菀1两(洗去苗土),甘草3分(炙微赤,锉),羚羊角屑3分,槟榔2两,贝母1两(煨,微黄),甜葶苈2两(隔纸炒令紫色),郁李仁2两(汤浸,去皮尖,微炒)。
32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33 功能主治骨蒸劳,咳嗽,涎唾稠粘。
34 蛤蚧丸的用法用量每服20丸,以桃仁汤送下,不拘时候。
35 摘录《圣惠》卷三十一
4 《圣惠》卷四十六:蛤蚧丸41 处方
蛤蚧1对(头尾全者,涂酥,炙令微黄),汉防己半两,贝母半两(煨令微黄),甜葶苈半两(隔纸炒令紫色),桑根白皮1两(锉),蝉蜕半两,猪苓半两(去黑皮),赤芍药半两,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人参3分(去芦头),甘草1分(炙微赤,锉),五味子半两。
42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43 功能主治久肺气咳嗽,涕唾稠粘,上气喘急。
44 蛤蚧丸的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后以温粥饮送下。
45 摘录《圣惠》卷四十六
5 《圣惠》卷七十:蛤蚧丸51 处方
蛤蚧1对(涂酥,炙令黄),紫菀1两(洗去苗土),款冬1两,鳖甲1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贝母1两,皂荚子仁1两(微炒),杏仁1两半(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52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53 功能主治妇人咳嗽不止,渐成劳气。
54 蛤蚧丸的用法用量每服20丸,生姜汤送下。
55 摘录《圣惠》卷七十
6 《圣济总录》卷六十六:蛤蚧丸61 处方
蛤蚧2对(涂酥,炙),人参1两半,芸苔子1两半,桔梗(炒)1两半,知母(焙)1两半,紫苏茎叶1两半,猪牙皂荚(酥炙)1两半,鳖甲(去裙襕,醋炙)1两半,槟榔(锉)1两半,白前1两半,柴胡(去苗)2两,防己1两半,杏仁(汤去皮尖双仁,炒)1两半,羚羊角(镑)1两半,郁李仁(炒,去皮)1两半,紫菀(去苗土)1两半,猪苓(去黑皮)1两半,甜葶苈(隔纸炒)半两。
62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63 功能主治咳嗽唾脓血,及肺痿羸瘦,涎涕稠粘。
64 蛤蚧丸的用法用量每服1015丸,食后煎人参汤送下,1日3次。
65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六
7 《济生》卷四:蛤蚧丸71 处方
蛤蛤1枚(酥炙),皂角(不蛀者,酥炙,去皮子)2锭,款冬花1两,木香(不见火)1两,杏仁(去皮尖,童便浸1昼夜,控干,蜜炒)1两,天麻1两,半夏(汤泡7次)1两,熟地(酒蒸,焙)1两,五味子1两,丁香半两。
72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73 功能主治积劳咳嗽,日久不愈。
74 蛤蚧丸的用法用量每服1520丸,食后生姜汤送下。
75 摘录《济生》卷四
8 《三因》卷十:蛤蚧丸81 处方
蛤蚧1对(去口足,温水浸,去膜,刮了血脉,用好醋炙),诃子(煨,去核)半两,阿胶(炒)半两,熟地黄半两,麦门冬(去心)半两,细辛(去苗)半两,甘草(炙)半两。
82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皂子大。
83 功能主治积劳,久咳失音。肺间邪气,胸中积血作痛。
84 蛤蚧丸的用法用量本方原名“蛤蚧散”,与剂型不符,据《普济方》改。
85 摘录《三因》卷十
9 《圣济总录》卷六十五 91 方名
蛤蚧丸
92 组成蛤蚧(酥炙)1对,葶苈子(纸上炒,别研)2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2两,款冬花1两,贝母(去心)1两,诃黎勒皮1两,甘草(炙,锉)半两。
93 主治咳嗽喘急。
94 蛤蚧丸的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后煎桑白皮汤送下。
95 制备方法上除葶苈、杏仁外,为末,别研2味再研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10 《圣济总录》卷八十七 101 方名蛤蚧丸
102 组成蛤蚧(去鳞,酥炙)1对,桂(去粗皮)1两,木香1两,五灵脂1两,乌梅(去核)20枚,甘草(炙,锉)1分。
103 主治风虚劳气,肢体无力,吃食减少,心胸不利,咳嗽涎唾;兼妇人血气风劳,不思饮食。
104 蛤蚧丸的用法用量每服20丸,盐汤送下,妇人醋汤送下,1日3次。
105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煮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
11 《圣济总录》卷一二五 111 方名蛤蚧丸
112 组成蛤蚧(全者,酥炙)1对,琥珀(研)半两,珍珠末1分,海藻(洗去咸,焙)1分,肉豆蔻(去壳)1枚,大黄(锉碎,醋炒)1分,昆布(洗去咸,焙)半两。
113 主治瘿气肿塞。
114 蛤蚧丸的用法用量每服20丸,木通汤送下。
115 制备方法上为末,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
12 《圣济总录》卷八十六 121 方名蛤蚧丸
122 组成蛤蚧(炙)1对,天门冬(去心,焙)1两,麦门冬(去心,焙)1两,生干地黄(焙)1两,贝母(去心,焙)4两,款冬花(焙)2两,紫菀(取须,焙)2两,杏仁(去皮尖双仁,炒)300枚(研)。
123 主治肺劳咳嗽。
124 蛤蚧丸的用法用量每服1015丸,食后煎淡生姜汤送下。
125 制备方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13 《圣惠》卷二十七 131 方名蛤蚧丸
132 组成蛤蚧1对(头尾全者,涂酥,炙令黄),贝母1两(煨微黄),紫菀1两(去苗土),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鳖甲2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皂荚仁1两(炒令焦黄),桑根白皮1两(锉)。
133 主治虚劳咳嗽,及肺壅上气。
134 蛤蚧丸的用法用量每服20丸,以大枣汤送下,1日23次。
135 制备方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136 用药禁忌忌苋菜。
古籍中的蛤蚧丸 《医学纲目》:[卷之二十六·肺大肠部]咳嗽方黄为君,气虚甚者宜之,膈满食少者忌服。〔丹〕蛤蚧丸治肺脏内伤,咳嗽气急,久不除,渐羸瘦。蛤蚧(一
《普济方》:[卷二百三十一虚劳门]虚劳咳嗽(附论)盏。入生姜三片。枣二枚。同煎至七分。去滓温服。蛤蚧丸(出圣惠方)治虚劳咳嗽。及肺壅上气。蛤蚧(一对
《普济方》:[卷一百五十九咳嗽门]久嗽(附论)姜汁制)人参(一两)(半两)陈橘皮片。枣一枚。蛤蚧丸治久肺气咳嗽。涕唾稠粘。上气喘急。蛤蚧(一对头
《太平圣惠方》:[卷第四十六]治久咳嗽诸方。日三四服。治久肺气咳嗽。涕唾稠粘。上气喘急。蛤蚧丸方。蛤蚧(一对头尾全者涂酥炙令微黄)汉防己(半
《圣济总录》:[卷第六十五咳嗽门]咳嗽摘要:蛤蚧是一种中药,很多人对这种药材并不熟悉,也不知道中药蛤蚧是什么,其实蛤蚧学名叫大壁虎,是自然界中的一种药用动物,蛤蚧其实就是大壁虎除去内脏后的身体,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和保健作用,蛤蚧入药能滋润清肺、治疗肺痨、延缓衰老。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具体介绍蛤蚧的功效与作用。一、中药蛤蚧是什么
大壁虎俗称蛤蚧、又称仙蟾。体型较大,体长可达30厘米以上,头长大于尾长。栖息于山岩或荒野的岩石缝隙或树洞内,生活于树林、开阔地、荒漠及房屋内。有补肺益肾,纳气定喘等功效。中药蛤蚧来源:本品为壁虎科动物蛤蚧的干燥体。除去内脏,拭净,用竹片撑开,使全体扁平顺直,低温干燥。
1988年12月10日经中国国务院批准,1989年1月14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与农业部联合颁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将大壁虎列为国家II级保护动物。
二、蛤蚧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1、平喘作用
经常感冒就会引起呼吸系统的问题,经常出现咳喘,可以通过吃蛤蚧得到缓解,蛤蚧对于清肺化痰,减轻呼吸中枢神经的兴奋功能达到平喘的功效。
2、补肾壮阳
中药蛤蚧是一种能补肾壮阳的中药材,它能促进男性体内雄性激素分泌,也能提高男性肾功能缓解肾虚,经常服用可以补肾壮阳,平时它最适合那些性功能减退和肾虚体弱的男性服用。
3、提高身体免疫力
中药蛤蚧还能提高人体免疫力,这种中药能提高人体内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也能促进人体内白细胞再生,经常食用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提高身体抗病能力。另外中药蛤蚧还有一定的抗炎和抗病毒能力,这也是它能增强人体免疫力的重要原因。
4、提高人体应激反应能力
中药蛤蚧对提高人体应激反应能力有很大的好处,人们服用这种中药材以后能让身体的抗缺氧能力和耐低温、耐高温能力明显提高,同时它还能让人体内自由基代谢速度加快,这种情况下人体应激反应能力就能明显提高。
5、提高女性生育能力
中药蛤蚧中含有的药用成分,它对女性身体内雌激素的分泌有很明显的影响,它不但能促进雌激素分泌,还能提高卵巢功能,促进卵子产生,能有效增强女性的受孕几率,特别适合那些处于生育期,而且想要小孩的女性服用。
6、治疗肺痨
大家都知道肺痨是一种肺部功能疾病,蛤蚧的最重要的功效就是能够清除肺部的炎症,出现肺痨之后的病人可以经常服用蛤蚧或者是党参山药等,一块煮成粥,这样每天三次服用效果就更好。
7、祛风除湿
中药蛤蚧还能祛风除湿,它能通利关节,疏通经络,也能祛除人体内的风湿毒气,能提高人类骨关节功能,适量服用可以预防风湿骨痛,在临床上它也能用于人类风湿骨痛和筋骨麻木等症的治疗,治疗功效特别出色。
8、延缓衰老作用
实验证实,蛤蚧醇提物可以提高心肌细胞、红细胞抗氧化能力,表明蛤蚧具有一定的抗衰老作用。蛤蚧的乙醇提取物(GEA)可延长雄雌果蝇平均寿命及半数致死时间,提高果蝇飞翔活力和耐寒力,延长小鼠缺氧存活时间,初步证实蛤蚧具有一定的抗衰老作用。
9、抗炎作用及其它作用
蛤蚧醇提物水溶性部分和脂溶性部分对甲醛性大鼠踝关节肿胀、二甲苯所致小鼠耳部炎症及冰醋酸所致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均有抑制作用,并可使幼年大鼠胸腺蒌缩,还能显着降低正常大鼠肾上腺内维生素C含量,表现促肾上皮质激素样作用。
今天给各位分享哈蚧的功效与作用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蛤蚧的功效与用途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收藏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1、蛤蚧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2、中药哈_的功效和作用是什么?3、蛤蚧有什么作用?4、蛤蚧的功效与作用是?蛤蚧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蛤蚧的功效。
蛤蚧,异名:蛤蟹(《日华子本草》),仙蟾(《纲目》),大壁虎(《中药志》),蚧蛇、德多、握儿、石牙(《广西中药志》)。
蛤蚧为较常用中药,根据炮制方法的不同分为蛤蚧、油酥蛤蚧、酒蛤蚧、制蛤蚧,炮制后贮干燥容器内,密闭,置阴凉通风干燥处,防蛀。
风寒或实热咳嗽人群忌服。
蛤蚧的功效:对于肾虚阳痿,遗精早泄,小便频数者,可与*羊藿、巴戟天、菟丝子等配伍,以增温肾止遗功效。
肺肾两虚,气喘咳嗽者,可与人参同用,以补肾纳气;或加胡桃肉、五味子等,以增定喘止咳之功。
1治疗肺部慢性疾病,尤其是老年虚寒型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肺气肿。
中医认为它能补肾阳,益精血,补肺气,定喘嗽。
可单用酒泡服也可如丸散和别药配服。
2治疗阳痿。
主治肾阳不足、精血亏虚而致的阳萎。
临床上常用它来治疗虚喘。
也就是说它有纳气平喘之功。
现在认为,它能平喘、消炎、降血糖。
特别是它的尾部,有激素样做用,也就是说能促进性欲。
综上所述,蛤蚧具有补肺、滋肾、益精助阳、止渴通淋、定喘止咳的功能效。
李时珍誉其“补肺止渴、功同人参”,“补肺润骨,益精助阳,治渴通淋,定喘止咳,肺痿咳血,气虚血竭者宜之”。
蛤蚧作用:
蛤蚧味咸,性温;归肺、肾经;体腥气雄,可升可降;具有温肾助阳,益肺定喘的功效;主治肾虚阳痿,遗精,小便频数,消渴,肺肾两虚气喘,虚劳咳嗽。
1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和哮喘蛤蚧以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和哮喘较好。
这与其能提高体内激素水平和解痉扩管有关。
但不能解除哮喘持续状态,只能用在非发作期和小发作期,以及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咳嗽和气喘。
人参蛤蚧散名声很大,重在扶正。
平喘止咳作用是比较弱的,是远远不够的,其效果不及紫河车。
人参、蛤蚧还需要与紫河车、黄芪、川贝母、象贝母等同用,研末吞服,必要时放入冬虫夏草,并且需要服用半年以上时间才能有效,服两三年才能基本缓解。
还需尽量避免感冒和感染,否则非常容易复发。
2蛤蚧可提高性功能蛤蚧能提高性激素,因而能提高男女性功能,治疗男女性功能减退症,但较*羊藿的作用要弱,可与之同用,也可与人参、*羊藿、海马、仙茅、冬虫夏草等同用,研末吞服或浸酒饮服。
蛤蚧尾还含锌离子,能协助提商性功能。
蛤蚧用尾之说可能与此有关。
药理中,蛤蚧乙醇提取液有雌性激素样作用,可延长正常雌小鼠的动情期,并使子宫和卵巢重量增加。
蛤蚧也有雄性激素的功效,能使小鼠的前列腺、精囊腺和提肛肌重量增加。
但其雄性激素的作用较*羊藿为弱。
3保护应激反应蛤蚧提取物对受低温、高温、缺氧等应激刺激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能显著提高自由基代谢酶的活性。
中药哈_的功效和作用是什么?那么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中药蛤蚧的功效和作用。
第一种作用是蛤蚧这种中药是一种能补肾壮阳的中药材。
它可以促进男性体内雄性激素的分泌,还可以改善男性肾功能,缓解肾虚,通常它适用于性功能障碍和肾虚弱的男性。
第二种作用是蛤蚧还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
这种中药可以提高吞噬细胞在人体内的吞噬能力,促进人体内白细胞的再生。
经常食用可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提高身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此外,中草药具有一定的抗炎和抗病毒能力。
第三种作用是蛤蚧在提高人体的应激反应能力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
服用蛤蚧的人可以有效的提高身体的抗缺氧能力和耐低温性,从而引起体内自由基代谢,明显的改善人体对压力的反应。
第四种作用是蛤蚧中含有的药用成分对女性体内雌激素的分泌有显着影响。
它不仅能促进雌激素的分泌,还能增强卵巢功能,有效增加女性受孕机会。
以上就是中药蛤蚧的作用和功效,通过了解中药蛤蚧的功效和作用,大家对于中药蛤蚧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知道了蛤蚧所具有的功效与作用。
这样在患有疾病的时候,可以正确的使用蛤蚧,然后治疗身体疾病,慢慢的恢复身体的健康。
但是,大家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蛤蚧有什么作用?蛤蚧是我国重要的中药动物药。
本品性平,味咸,归肺、肾经,能补肺益肾、纳气定喘、助阳益精,具有调节免疫、抗肿瘤、平喘、抗炎以及抗衰老等作用。
临床上主治肺肾不足、虚喘气促、劳嗽咳血、阳痿遗精等症。
现在的药理研究表明,它具有以下作用一治疗哮喘;二,增强免疫力;三,抗肿瘤;四,性激素样作用;五,其他的药理作用,主要是作为补肾壮阳药,对骨质疏松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以上方案仅供参考,具体药品使用请结合自身情况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用药。
蛤蚧的功效与作用是?补肺益肾、纳气定喘、助阳益精的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肺肾双虚导致的气喘、咳嗽,虚劳导致的咳嗽,还有肺肾气虚导致的咳血。
有消渴的作用:现在医学研究认为蛤蚧有平喘作用,有雌激素和雄激素样的作用,有免疫增强的作用,这是因为蛤蚧的提取物,可以增强肺和支气管吞噬细胞的能力,有延缓衰老的作用,还有一些抗炎抗菌的作用。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外感风寒喘嗽,痰饮,实热咳喘及阴虚火旺者禁服蛤蚧。
急性支气管炎,肺炎所致的喘咳,蛤蚧疗效不显著。
咳喘属于风寒痰饮者也不宜用。
蛤蚧通常多培干研末,煮用腥味中,古来都须成对食用。
蛤蚧头、眼睛有毒,服用时必须去除,无尾者不能入药。
人民网-蛤蚧平喘散滋补肺肾平咳喘
人民网-利咽止咳推荐蛤蚧无花果煲瘦肉
哈蚧的功效与作用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蛤蚧的功效与用途、哈蚧的功效与作用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