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个不知道谁想出来的谣言,真觉得衙役是去“ 旅游 ”啊!
认为衙役会争抢着去押送犯人流放,大致会有下面几个理由。
首先,“公费 旅游 ”。不仅有一定的银两报酬,而且一路上的吃喝住行,都会有朝廷负责,游山玩水的,多轻松。
平时在衙门当差,干的都是最底层的活,又苦又累,还赚不了多少钱,出差多轻松。
被发配的罪犯,家人为了他们能路上好过一些,往往会贿赂衙役。
……
认为押送流放犯人很轻松的,真的是误会“流放”这个词的含义了。
先说衙役,古代衙役的地位确实不高,有些甚至没有固定工资。但是,这不代表他们弄不到钱!衙役属于官府中的人,只要办差,就有额外收入。衙役可以光明正大的向当事人收取车马茶水费,收入很不错。没有派差的时候,他们就会找娼妓户、宰牲户,以及一些贱民商户要钱。虽然不多,但绝对够用了。
尤其是一些中大城市里的衙役,除了见上司要点头哈腰之外,收入并不少。
那他们愿不愿意去押解罪犯呢?十有八九不愿意。
罪犯去的地方,可不是什么 旅游 胜地。要么是北方极寒之地,要么是岭南烟瘴之地,总之,什么地方条件恶劣,你就去什么地方。
这上千公里的路程,全靠两条腿走下来。 路上遇到虎豹豺狼的危险咱就不说了,随便淋个雨感冒生病,就会要了小命。
现代人意识中,一路上今天这个县城,明天那个小镇,怕啥啊! 实际上,走十天半个月见不到人烟,是非常正常的。 所有的补给,都要靠沿路的驿站关卡。要真是半路生病了,说不定真死那了……
有人可能觉得,那衙役可以慢慢走啊,一点点的耗。这是不允许的,比如清代刑律规定: “限日行五十里,若三千里限二月;二千五百里限五十日。” 那都是有时间限制的,错过时间是要受罚的,包括衙役在内。
不管是往南往北还是往西走,越走远,环境越恶劣,越危险。
真要运气不好遇到那些凶猛强悍的罪犯,同伙半路上“解救”,那衙役的小命也就交待了……
至于说罪犯家人会不会送点钱?大多数的平民百姓,早就掏空了家底,让衙门判得轻一点……真正有钱的大户人家,除非是犯了特大的案子,一般早就花钱弄个轻一点的判罚,轮不到发配流放的。
总之,虽然押送犯人能拿些钱,但是一路上风险太大。遇到这种事儿衙役抢着去,不太可能。
所以,这是个谣言,完全低估了古代的野外旅行风险。
这种说法显然是不符合 历史 现实的,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古代的流放是怎样的。
在古代,流放是一种仅次于死刑的严重罪行,对古人来说,有时候宁愿去承受死亡的惩罚,也不愿去承受这种罪名。
古代历朝历代的流放地都是有所不同的,在宋朝之前的 历史 中,流放地一般集中在岭南地区、海南或者湖北神农架等地区。
而在清朝时期,普遍选择的流放地一般是新疆或者东北的宁古塔,景色秀美的新疆就不用说了,宁古塔大家在很多电视剧中都听说过,位于现如今的黑龙江境内,大概位置就在现如今大名鼎鼎的雪乡附近。
想必在听到海南或者雪乡这两个词的时候,大家或许会突然的眼前一亮,产生一种流放不是责罚而是奖励的想法。
但大家或许不了解古代的交通是一种什么样的状况。
流放之所以仅次于死刑
古代没有高速公路、没有高铁、没有火车、也没有现如今平坦一片的国道,到处都是坎坷不平的石子路或者是完全没有道路。
在那种条件下,就算是骑马或者是坐在轿子中,滋味也是非常难受的,更不用说流放的犯人要凭借着双脚走去流放地的感觉了。
这一路上路途遥远,差不多都是千里以上的路途,仅凭着双脚走去,想想就知道其中滋味。
还有这一路上经常渺无人烟,被流放之人还要经常面临到各种各样的难题。
首先如果路途偏僻的话,他们晚上寻找不到居住的房子就只能随便在荒郊野外中找个地方过夜。
找不到新鲜的食物,只能吃着包裹里准备的干粮度日。
然后因为古代到处都是原始森林、猛兽四处出没以及劫匪众多,所以他们的人身安全也是极其危险的。
很多人因为身体太过于虚弱或者是承受不了这种自然环境的极端变化,所以有不少人把性命丢在了被流放的道路中。
从头走到底的衙役
而押赴流放犯人的衙役,他们在其中的感受也是好不到哪里去的。
古代押赴犯人的衙役一般有两种,第一种就是从出发地一直押赴着犯人到达终点的衙役,他们大多数都是以走路的方式押赴犯人们的。
像这种类型的衙役,他们所承受的痛苦很多,要率领着犯人们千里迢迢的赶路,虽然他们习惯了这样奔波的工作,但是如果可以的话,他们想必也是不会选择这种工作的。
在 历史 中,或许真的有犯人家属为了让衙役善待犯人而送钱给衙役的事情。
但是大家要清楚,在普通的大牢里工作,犯人们的家属为了能让犯人们好过,也会给衙役们送上一定的钱财,衙役们安安定定待在自己家乡附近工作多么美好,又何必去受那千里奔波的痛苦呢?
因此我觉得如果有选择的话,是没有衙役争着、抢着去做这种工作的。
仅走一段路途的衙役
而第二种衙役们则是流放过程中的协助人员 。
如果有衙役带着流放犯人路过这种衙役的所在地,那他们的工作就是在自己所在的辖区里带领从出发地赶来的衙役和流放犯人们穿过自己的辖区。
然后在即将走出自己的辖区之前,返回头,结束自己的工作。
他们不需要走完流放路途的全程,还算是比较轻松的。
像这种类型的衙役,我觉得流放犯人身上也是没有什么值得他们去争取的。
如果流放犯人身上有什么高价值的东西或者他们的家人为他们准备了什么钱财的话,早就被从出发地押赴他们过来的衙役给瓜分完了,第二种类型的衙役又哪来的利益可图?
所以说从尊重 历史 的角度来说,我觉得古代发配罪犯的时候,衙役争着抢着要去带路的情况应该是是不会出现的,这就是他们的本职工作,只是工作规定不得不执行而已,如果给他们一个选择的话,他们应该不太乐意担任这种来回奔波几千里的工作。
古代发配罪犯,犯人会被发配几千里,而衙役并不会跟随犯人走几千里。至于很多衙役会挣着去押送的情况,很多人以为是有利可图,不过由于缺乏资料,我们也只能推测。
流放在古代称之为流刑,犯人被流放的时候,会由衙役押解到边疆戍边,或者是被送到蛮荒烟瘴之地开发荒地。很多犯人为了避免在路上受到折磨,会尽量的给押解的差役一定的好处,这也就是衙役们争抢押解的原因。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以唐朝为例,唐代的流刑按远近距离分为三种;分别为两千里、两千五百里、三千里。这些犯人有一些会被增加一定的劳役工作,称之为“加役流”。
唐朝的衙役押解犯人的时候,应该不会敲诈勒索犯人。原因在于唐朝的流刑是可以赎买的,类似于和珅发明的“赎罪银”。
具体方法为;流放两千里,花费八十斤铜免刑。流放两千五百里,需要九十斤。三千里则需要一百斤。按照这种刑罚赎买的政策推断的话,如果犯人有钱的话,估计都会用来免罪,押送的衙役根本捞不到多少油水。
当然也有一部分人说,如果在押解的路上没有财物贿赂衙役,衙役很可能为了轻松完成任务而杀人灭口,所以为了自身的生命安全,很多人会留下一定的财物贿赂衙役。不过这种说法根本无从考证,只能说是真假难辨。
唐朝以后,几乎所有的朝代都延续了唐朝的做法,基本上都可以用财物免除流放的刑罚。因此被流放的人大体只有两种,一种是穷困潦倒的底层百姓,一种则是被特批的政治犯。
以正常理论推测,没有前途的政治犯应该是敲诈勒索的对象。
清朝时期,林则徐虎门销烟之后,由于清军对英国人作战失利,道光帝拿林则徐做了出气筒,下旨将其流放新疆。林则徐在6月28日接到圣旨之后,于7月14日开始出发。这一路完全是自费,所以林则徐需要自己准备财物和必需品。
一路之上,各省的官吏会派遣衙役负责押送,当然这些衙役是不会出省的,只负责本省境内的押送任务,所以不会存在来回几千里的路程的问题。
当然在此期间,路上与林则徐有旧的官员也会特殊照顾一下。至于这些押解的衙役会不会敲诈勒索,或者是林则徐会不会打赏一下,就完全看两者的心情和所处的环境了。
除了林则徐之外,清朝流放的官员还有很多,比如光绪时期的张荫桓以及毓贤。这些人都有一定的积蓄,而且被发配之后等同于判处了无期徒刑,前途暗淡,按照常理来说,很有可能会被敲诈勒索,或者是破财免灾。
当然具体情况已经无从考察,我们只是根据一些律法和事件进行推测。
经常看到电视里,书籍当中,有些犯了法的人被发配到远方,有些是充了军,有些是服劳役,不说发配地的辛苦,仅仅是漫长的旅途,就让人痛苦无比。
有人说,很多衙役喜欢押送被发配的犯人,这事是真的吗?
没有衙役喜欢“长途押送”
古代的交通很差,如果哪个衙役被命令去押送“发配远方边疆”的犯人,那衙役是非常痛苦的。
首先,痛快来自于行程,那时候没有先进的交通工具,常常是靠着两副铁脚板行天下,当然,有些时候还是有马车的,主要根据衙门情况而定。不管有没有马车,路上的辛苦都是非常大,大多衙役是不愿意去的。
其次,在途中风险莫测,不说刮风下雨,不说狼虫虎豹,有些救人劫车的,可能会直接要了衙役的命。比如《水浒传》里,押送林冲的衙役,差点被鲁智深砍了。所以,但凡有可能,谁也不想去押送发配远方的犯人。
第三,衙役也是人,也是有家庭的,可能家有老母,也可能屋有娇妻,或者有三岁小儿,总之,完全单身,无牵无挂的衙役少之又少。而发送犯人去远方边疆,一来一去半年左右就过去了,谁愿意做这样的苦差事?
有人说了,路上有油水,这个没错,油水来自两部分,一是“差费”,二是犯人家属送的贿赂。但这些收入,比起行路的痛苦,比起面对的巨大风险,比起面对和亲人长时间的分离,实在不值一提。
所以说,衙役们抢着押送“发配的犯人远行”,这是假的。
但是,还有一些“押送发配人员”的任务,衙役们还是比较喜欢的,那是怎么回事呢?
总有一些发配任务,衙役比较喜欢
发配也称“流刑”,是朝廷认为的比较“仁慈”的刑罚,一般来说有边疆发配,也有附近边关充军或劳役。
边疆发配,一去几千里,比如新疆伊犁,比如岭南,比如东北宁古塔,特别是新疆伊犁,来去七八千里,可谓辛苦至极,谁也不想去。清朝林则徐就被发配到了伊犁,路途苦不堪言。
而附近边关充军或劳役,一般都在长城沿线,按路途比边疆近多了(按照京城附近计算),旅途之苦也就小多了。
衙役们对于押送“发配长城沿线边关的犯人”,还是比较愿意去的,因为薪水好,有额外油水(犯人家属送的),路途又近,这种情况,衙役们是很乐意的。
另外,对于另一种长线押送,衙役们也比较乐意,那就是衙役们只负责押送到下一个驿站或官府,有下一个官府继续往下押送,就像一个接力。这样的运送犯人,官差们还是比较乐意,因为只送一段,收入还不错,这样的活,不抢还等什么?
古代衙役,并不是喜欢长距离押送发配犯人,因为太过辛苦,风险太大。同时,古代衙役们喜欢押送中距离发配的犯人(比如长城沿线边关),也喜欢押送远距离犯人时,只走其中一段路。
都觉得古代的衙役是个肥差,其实衙役中也有分工,不同类型的在内部也有鄙视链。
听评书经常会有听到“三班衙役”这个说法,是哪三班?
皂班、快班,壮班。
皂班可以理解为开堂审案时在两边大喊“威——武”的那一班人马,除了在公堂上打人家板子,他们还充当鸣锣开道的仪式性工作,是三班中的“门脸儿”,长得歪瓜裂枣是不能入选的,工资收入较高,处于内部鄙视链的最顶端。
快班可以简单理解为捕快,天生就是跑腿儿的,需要跟歹人搏斗,危险系数较高,经常还要承担收税任务,有点外快,但更多地是招老百姓的骂,算是鄙视链的中段。
壮班最次,看守个库房和监狱,必要时也得充当押解人犯去往发配的地方的解差,最苦最累,属于鄙视链的最底端。
看完了衙役的分类,我们就会大概了解到,很多衙役抢着去押送犯人这个命题,是如何的不可思议,因为即便是在壮班的内部排序上,也是当个看守人员比较清闲,兴许还有点合法的外快,根本不会有人上赶着想去当押送犯人的解差,简直是避之唯恐不及。
这种押解工作有多可怕?
水浒里的描写不用多说了,被人犯同伙拦路截杀的可能性无限大,相对比较富有的人犯所能带来的较高收益,这种现实危险才是需要面对的,性价比实在太低。
感谢完盗匪们的不杀之恩,你还要面对路上的其他风险,风里来雨里去、动不动蹦出一条吊睛白额大虫这类的自然风险自不必提,古代没有抗生素,一旦搞出点外伤,或者水土不服闹肚子,甚至头疼脑热的,都会要了你的老命。
假如路上因为天气原因不太顺利,每天没走够五十里地,导致最后延期抵达目的地,等待你的是接收部门官府的刑杖责罚,挨一顿板子是轻的,严重的直接加入人犯群体,再也别想回家的事儿了。
最悲催的是,人犯走一趟就可以了,而解差还需要走一个来回受双份罪,你以为去趟宁古塔容易吗?
切莫把解差的工作当成现在的公费 旅游 ,吃住三星级以上全部报销,犯人都富得流油,恨不能给你雇上八抬大轿,真要是这般的美差,他们就该是鄙视链的最顶端了!
我不知道题主从哪里看到的资料说发配犯人的衙役都会抢着去,其实在我看来,这并不是一份好的差事,不但没有人会抢着去,反而会互相推诿,至于说派谁去,估计就是在单位混的最差的那两个。
中国古代的官吏是区别对待的,官是官,吏是吏,他们在等级上是十分悬殊的。而衙役就尴尬了,大部分的衙役连吏都算不上。用现在的话说,他们就是政府全额拨款的合同工,连正规的编制都没有。
大家可能会认为,押送犯人,一路上公家报销吃喝,还有额外补贴,顺便游个山玩个水,运气好的话,还会有犯人家属的“孝敬”,何乐而不为?其实这种说法就大错特错了。
首先,衙役一般在城中,仗着后面有朝廷的支持,虽然工资不一定很高,但却是排面十足。不管是走街串巷的,还是摆摊售卖的,不管你是小地主还是大士绅,或多或少都会用的着他们,平时的“回扣”自然也少不了,随便敲诈几个开青楼或者放高利贷的,钱也会像流水一般进账。
其次,流放在古代是极其严重罪行,一般的穷苦人家如果要是能贿赂,也是在量刑的时候给审判官一点好处,而最终被流放,证明他们根本拿不出钱来上下打点,衙役自然也就没了外快的机会。如果是大户人家,被流放的基本都是政治的牺牲品,不仅仅是一人,也许就是全家被流放,哪里还会有人来帮他们花钱消灾?
再者,古代并不像我们现在交通如此发达,几千里路完全要靠着自己的双脚一步一步的行进,就算是铁一般的人,估计也会扒掉一层皮。而且去的地方不是苦寒之地就是烟瘴之地,虽然在现在许多地方成为了 旅游 景点,而在古代那就是不毛之地,千里见不到人影,怎么可能像我们现在所追求的“心灵和脚步总有一个在路上”?
最后,古代治安并不是太好,就算是大一统的盛世,也难免出现响马和土匪,他们占山为王,没钱给的话,他们手中的屠刀可不含糊。况且经常走了一天看不到人烟,不得不风餐露宿,要是再遇到老虎或饿狼之类的猛兽,估计晚上睡觉都睡不踏实。
所以,不要再迷信古代押送犯人的衙役有多么幸福,其实大部分的情况他们也是迫不得已。谁不想在家中老婆孩子热炕头,为了几个跑腿钱,如果把命都搭上了,那岂不是得不偿失?
其实,我们现在所以为的古代罪犯发配流放,衙役争先恐后押送这个形象,大多来源于影视剧,有艺术加工和夸张的成分。
古人犯罪流放一般是比较重的罪行。而根据犯罪严重程度的不同,流放的距离和地点也不一样。但大多数情况下,流放都是边塞荒无人烟的野蛮之地,生存条件极其恶劣。
古代没有现在这么发达的交通工具,以及道路基础设施建设。而押送流放犯人基本上是依靠走路为主,很多年老体衰的犯人,最后累死在流放的路上,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因为流放一般都是以千里来算,两千里、三千里。咱们不说走,就说骑马也得骑很长时间。
押送犯人分明是一个苦差事。当然也有一些家底比较富裕的,或者有朋友关照的,可能会给押送流放犯人的衙役一些贿赂,让他们在路上便宜行事,多多照顾。这种情况是有的。但更多判处流放的犯人,一般都会连带抄家。所以也没什么钱来贿赂衙役。
而且押送犯人可能来回需要半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每日风餐露宿,而且还要防止犯人逃跑或山匪路霸,提心吊胆,相当痛苦。所以不大可能出现争先恐后押送犯人的情况。
争着去是根据押送犯人的不同而确定的。古代押送犯人绝对是一个苦差事,如果你是抱着公费 旅游 的打算,那就趁早打消这个念头,因为吃喝玩乐就不要想了,要是参观国家的原始风光倒是可以考虑一下。
古代衙门里的衙役是不包含在古代公务员这个序列里的。由于不在国家正式行政编制里,他们当中的绝大部分人是没有正式工资的,他们的工资完全是由县太爷自掏腰包支付的。但是去衙门里当捕快、衙役确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工作。原因很简单,虽然在古代作为一个男人读书、考试、做官才是硬道理。但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读不起书,即使的读得起书,也不敢保证所有人都能通过考试当上官,所以有很多人退而求其次,选择了成为给衙门当差的吏,衙役就是吏当中的一种。
在古代读书人虽然考上了科举获得了官位,但是他完全没有行政经验,这些官员到地方任职必须要吸纳熟悉当地情况的人为自己做事,衙役就属于这类人之一。这些衙役虽然不是官员但是完全可以凭借着官府的势力,不仅可以借机中饱私囊,而在抓捕罪犯的过程中也能够获得老百姓的赞许,在百姓中也很有威望,所以说古代的衙役虽然地位不高但也是个不错的差事。水浒传里的武松在得知县太爷要把聘为阳谷县都头时,倒身就拜,对县太爷千恩万谢,也是出于此因。
言归正传。衙役押送的犯人如果家里有钱那么家里势必会上下打点,请求衙役一路上对犯人多加关照,衙役们自然可以大赚一笔,心里自然高兴万分,但是如果犯人是穷苦人家出身,那么衙役们不但半点好处都捞不到,还要担心如果犯人在路上出了意外,还要负连带责任,毕竟是江湖好汉,万一有劫囚车的不仅没钱,连命都没了。
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个真实案例。明朝天顺年间,有个书生犯了法要被发配到军营效力,她的妻子舍不得他决心和一起前往发配之地。这一路所受的苦就不说了,押送他们的衙役当中有一个人见书生的妻子长得漂亮,就起了歹心,想要强暴书生的妻子,妻子不从衙役就虐待殴打书生,没有办法书生的妻子只能屈从于衙役的*威。到了发配地以后,由于书生识文断字,管事的官员就让他在那里当了起草文案的书吏。有一天有上级派来平反冤狱的官员来到此处,书生当即向其告发衙役对自己和自己妻子的恶行,官员上报明英宗,明英宗得知此事后大怒,下令把涉事的主犯处斩,其他相关人等给予不同处罚,并下旨完善法律制度,以杜绝此类事件再度发生。
这个说法是假的!在古代押送犯人不会超过300里,然后转手给下一批衙役押送。正常来说就是由县押府,再由府押省,集中起来统一押送。比如那种押送千里充军的,那是府衙或者臬台砸门押送的,这种往往会集合一大队的犯人,一般会有几十上百人,派兵统一押送,我们经常看到用铐子铐着一群人就是这种情况,这也是为了节约资源,也是为了防止犯人逃走以及有人劫走犯人。
古代由于生产力低下,各地区人口非常少,一个县可能人口也就是几万人,要这么一个县去养活许多办公人员显然是很困难的,公门里的衙役人数相当有限,可能也就是几十名而已,正常来说会有正副两都头,编制40人。这40几个人得管日常的治安缉盗,还得守卫县衙,还得派人看守牢房,本身就是捉襟见肘的事,如果押送一个犯人去了几千里路,往返半年多那么还怎么办差?所以呢,当时的处置办法就是县衙把犯人定罪判决后押送到府台衙门,而府台衙门再押送到省级臬台衙门去。臬台衙门才派人押送这些人去往全国各地。
一般来说县衙距离府衙都不会太远,可能也就是100多里路到200里路左右,很少超过300里的,然后押送到了府衙大牢交割完毕公差就可以回去了。按着古代步行每日行40~60里地的限行,这往返时间就是5~10天时间,古代是每旬休一天,一般衙役都会赶在9天内来回,不然假期会被充公。所以也就不难理解为何犯人家属要给差役送钱,这就是为了让他们慢慢走,不要太赶,不然犯人会很难受的。
首先说明一下古代发配罪犯是有衙役押送的,但是这个差事并不是让衙役争着去做的,很明显衙役争着押送流放犯人是谣传,是现代人自己臆想出来的。
很多人认为押送流放犯人是有灰色收入的,但是事实并非如此!
很多认为衙役会争着去押送犯人是因为这里面会涉及到灰色收入,也就是被流放犯人的家人会打点一下衙役,但是事实并没有我们想的那么美好。古代发配犯人属于流刑,一般是不够死刑,但是涉及流刑的很多都是平民百姓,如果是达官贵族涉及到流刑,那么基本上他已经被抄家了,所以流放的犯人一般都不会有大笔财产用来孝敬押运的衙役!
押送流放犯人并不是一件轻松的差事,而且有风险!
古代押送犯人并不像现在这么简单,几千里路是要靠走着的,所以押送流放犯人并不是一件轻松的差事,而是一个辛苦活。而且押送流放犯人是走着诸多风险的,被流放的犯人一般都是流放到比较偏远的边境地区,穷山恶水出刁民,押送的途中很可能会路过几天都荒无人烟的地区,也可能遇到土匪等风险。而且押送流放犯人还可能遇到劫犯的,或者因为天气等原因没有按时到达目的地,这都可能被朝廷怪罪的!
所以押送流放犯人并不是一个好差事,不会像我们想象中那样,拿着朝廷的钱游山玩水,也不会有大笔的灰色收入,有可能犯人家属孝敬的那点钱还不够他们当值一天挣的多。所以没有衙役会争着去押送流放的犯人的,题目提到的应该是谣传!
盗墓者的盗墓技巧(和你问的问题接近,其实不神秘),切忌模仿。
旧社会长沙盗墓贼的四字诀
跟北方洛阳、关中等地不同,南方许多地方土薄石多水位高,“洛阳铲”无用武之地,当地盗墓贼“因地制宜”,经过长期不断摸索总结,形成一套觅宝、识宝的方法和技巧。湖南学者刘鸿伏先生与民间古玩文物贩子打交道多年,借机了解、研究解放前长沙周围地区的盗墓贼的办法和技术,归纳为“望”、“闻”、“问”、“切”四字诀。
“望”是望气看风水。老盗墓贼经验丰富,又多擅长风水之术,故每到一处,必先察看地势,看地面上封土已平毁的古墓坐落何处,只要是真正的风水宝地,一般都是大墓,墓中宝物必多。以风水术指导地面无标志的墓址的确定,无乎百发百中。据说民国年间长沙一蔡姓盗墓高手极擅风水之术,他若出门选点,从者必云集左右。有一次他到宁乡县走亲戚,行到一风景甚佳处,指着一块水田对同行人说,此田下必有大墓,墓中宝物必可使你我骤富。同行者均不信,此人于是跟他们打赌:若无古墓,自己输一千美元。反之,墓中出了宝物自己独占七成。众人赌兴大发,遂暗约乡民数十人于夜间发掘,至半夜果然掘出砖室大墓,墓壁彩绘死者生前生活图景,墓内有宝剑、宝鼎、玉璧、漆器、金饼、砚、竹筒等物。后来他们卖给美国传教士,得大量美元而暴富。
“闻”即嗅气味。有此奇术的盗墓者专练鼻子的嗅觉功能,他在盗掘前,翻开墓表土层,取一撮墓土放在鼻下猛嗅,从泥土气味中辨别墓葬是否被盗过,并根据土色判断时代。据说功夫最好的可以用鼻子辨出汉代墓土与唐代墓土的微妙气味差别,准确程度令人惊叹。
长沙刚解放时曾枪毙一个老盗墓贼,他将一生所盗文物国宝全部卖给了外国人,此人即是“闻家”,专盗汉唐以前大墓,出土器物只要一闻,便可准确断代。有个盗墓贼拿来几件古旧漆器,说是出自一个王侯墓中。他倚在烟榻上,边抽鸦片边拿起一件漆器,放到鼻下一嗅,便笑着说:“仁兄,你这漆器是在尿坑里沤泡过的,取出的时间应在七个月左右。”此人大惊失色,连称:“得罪!得罪!”
“问”就是踩点。善于此道者,往往扮成风水先生或相士,游走四方,尤注意风景优美之地和出过将相高官之处。他们一般能说会道,善于与长者老人交谈讲古。每到一处,均以算命先生或风水先生身份拜访当地老人,从交谈中获取古墓信息与方位。这种人有些本事,口才又好,很容易取得对方信任。一旦探听到古墓确切地点,便立即召集群贼在夜间盗掘。
“切”即把脉之意。有三层含意:第一层是指发现古墓之后,如何找好打洞方位,以最短的距离进入棺椁,这种功夫不仅需要丰富的盗墓经验,而且要有体察事物的敏锐感觉。擅长此道者往往根据地势地脉的走向,如给人把脉一样很快切准棺椁的位置,然后从斜坡处打洞,直达墓室中棺头椁尾,**葬品,前几年曾国藩墓即被用此法盗掘。第二层含意是指凿棺启盖后,摸取死者身上宝物。从头上摸起,经口至肛门,最后到脚。摸宝物如同给病人切脉,要细致冷静,讲究沉静准确,没有遗漏。第三层含意是指以手摸触出土文物,由于其中的高手过手文物不计其数,所以往往不需用眼审视,只要把物品慢慢抚摸一番,即知何代之物,值价几何。他们常以此技与人赌输赢,往往胜算。
盗墓觅宝之事古即有之,于今尤烈,其方法、技术、工具演变到现在更趋现代化、智能化、集团化,探测用军用罗盘、探测仪,开挖用雷管、炸药、电锯,运输通讯用汽车、摩托车、手机,因而打击盗掘古墓、贩卖走私文物的斗争更为复杂艰巨,任重道远!
听雷声,辨墓地
《清稗类钞•盗贼类》有“焦四以盗墓致富”披露了盗墓的技巧:”广州剧盗焦四,驻防也,常于白云山旁近,以盗墓为业。其徒数十人,有听雨、听风、听雷、现草色、泥痕等术,百不一失。
一日,出北郊,时方卓午,雷电交作,焦嘱众人分投四方以察之,谓虽疾雷电,暴风雨,不得稍却,有所闻见,默记以告。焦乃屹立于岭巅雷雨之中。少顷,雨霁,东方一人归,谓大雷时,隐隐觉脚下浮动,似闻地下有声相应者。焦喜曰:‘得之矣。……’。”
这个焦四不愧是个盗墓高手!他不但掌握了一般盗墓人都会的分辨土质、土色的本领,还善于利用一些自然现象,帮他寻找坟墓的所在。比如“雷电”,焦四在雷雨天出去盗墓,他让跟他盗墓的人分别站在四个不同的方位,雨过后,东边的人跑过来说,刚才打雷的时候,听到他哪个方位的地下有隐隐的声音想应和。焦四很高兴,说:“我们找到了!”这里面是有一定的科学道理的。有墓葬的地下是空的,当大雷的时候,就容易形成共鸣,听起来好像是地下有东西和雷声相应和了。
盗墓活动的常规过程
中国现代意义上、由国家发起的、有组织、有针对性的“考古发掘”活动还不到一百年,以前那些发掘工作与其说是“发掘”,倒不如说是“盗墓实录”。因为其方法、手段等等完全是盗墓者的那一套,没有“自己的”东西。
真正的民间盗墓者受各种限制,他不可能带着雷达去盗墓,连个洛阳铲还得想办法拆开“藏起来”,所以他有他自己的绝招。他要想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那就要想各种办法,有些是很精妙的。下面就讲述整个盗墓的过程。
看地形
“看地形”,很是玄妙,不知道的人走在墓旁也看不出来,明白诀窍的人在几公里以外就能看出来。有些盗墓贼“喜欢”在下完雪的天气出来“四处转转”尤其喜欢下“很细很细的雪粒”那种雪,其中道理是跟“土”有关。
土有“熟土”、“活土”(也叫“花土”)、“死土”的分别。有经验的盗墓者看上一眼就能明白这里有没有墓葬,甚至一眼就能看出是什么时代的墓葬。
在探墓时,可以先用探条去探,根据手上的感觉去“感觉”是不是有墓;待确定以后就下铲,比如:一铲打下去十米,有了,然后看深度和铲子上带出来的东西,深度也是个标志,带出来的东西上有木屑、有朱砂、有坑灰等等,这都是特点;然后,用泥铲把墓的形状“方”出来,就是定坐标。左边打一个,打了十米没有打到,那就是“过了”,再回头往右边一点继续打,以此类推,一个个的点连起来,就是十多米地下的墓的形状了。然后根据墓的形状、深度、坑灰、木质(或石质、砖质)这些特点结合起来推测出墓的年代、墓门的位置等等。
挖洞口
探好位置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挖洞口了。厉害的盗墓者一个十几米的洞子挖下去能够做到地面上没有土!令人费解的是,就算墓地周围都是一片平原,全是很平整的土地,周围几百米、几里地也看不到有土堆。所以,土是不可能堆在外面的,而且洞口那么小,干活的时候还要封起来,谁也看不到,这样高超的手法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盗墓贼干完活以后会把洞口封起来。有的洞口只有一个污水井盖那么大的口子,打开以后向下看,直直的十多米下去,黑古隆冬看不到底。
进入墓室
一般来说,任何朝代墓内的物品摆放都有其规律。一看形状是汉墓,东汉或是西汉,那么心里就有数了:棺木应该在哪里、陪葬的物品中陶器在哪里、金属器皿在哪里、两边的耳室里都会有什么……等等。等真的下去以后,直奔那里就挖过去了(汉墓一般都是塌陷的,灌满了土,说是墓室,实际上都是土,是在土里前进,东西都在土里)。一般贵重的陪葬品会放在墓主棺木里其左肩部和右脚部。
还有些墓,比如明清墓,墓顶会很厚的,这是因为那时的墓大多采用七纵七横、共十四层的青砖砌起来的,有两米多厚。这样就需要在挖洞时避开墓顶。所以,一旦下铲子碰到了砖(铲子提上来会带有砖灰),那就要找其他地方往下打了。
这个“其他地方”有时可能是靠近墓门,有时可能是靠近墓的后墙,都有可能,完全是根据墓的本身形状、特点来定的。看完形状,一想这墓内的棺椁可能是靠近墓门位置,那打洞的时候就靠近墓门,反之就靠近墓墙打。
一个墓,就象一辆坦克,尽管有装甲(墓墙、防盗层)、象堡垒(墓顶很厚),但也有弱点。弱点就是墓墙,或是墓底。
有些盗墓者一看这墓太坚固了,顶上和周围都不好办,就要再挖一个竖井和一个横井,直接就到墓的正下方。到墓的正下方以后再继续垂直向下开一个竖井,然后用工具向上面挖,把墓底挖穿一个小洞,然后通过这个小洞就可以进入墓的内部。这样,墓的四墙、顶部都没有破坏,但墓本身已经被盗掘一空了。
但一般较少采用这种方法,以砖石结构的明墓为例:它的后墙最薄弱,基本上只有两层砖,所以打竖洞时可以沿着墓后墙打,把两砖厚的墓墙凿开并不费什么事。针对明墓来说,几乎所有的古盗洞都是开向后墙的。
解放前盗明墓的,很多只有一个人干,只有一晚上的时间,穿着老鼠衣、手脚并用,挖洞、进墓、拿东西走人。相当不简单。那时候一个人没办法打竖井,他就离开墓一段距离,然后以一定的角度向下挖,斜着向下,整整好好碰到墓的后墙,然后凿透、进入,计算的非常精确。
盗墓活动的行规和工具
我国盗掘古墓之事由来已久,历史上有记载的被盗最早的墓葬是商朝第一代王商汤之冢,距今约3600年;盗掘事件最早出现在2770多年前的西周晚期,有人从掘开的古墓中得到一颗玉印,上刻十字,当时没有人认得。
盗墓贼的行规和盗掘手法
干盗墓勾当的人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官盗,像汉末的董卓、曹操,五代的温韬,到民国时的孙殿英等,都很有名,他们往往动用大批士兵,明火执杖地大干;还有一种是民盗,分布各地,人数众多,都是偷偷摸摸地进行,挖开墓室、棺材,从中取出随葬的财物珍宝,大发横财。他们多集中在古墓葬较多的地方,如河南洛阳地区、陕西关中、湖南长沙周边一带等地。
这些专职盗墓者在解放前一般是两个人合伙,多人结成团伙的是少数,一个人单独干的更少,原因很简单,一个人顾不过来,而两个人可以分工合作:开始时一个人挖洞,另一个人清土,同时望风;以后一个挖进墓室,另一个人在上面接取坑土和随葬品。这两人多为有血缘亲戚关系(要好的朋友也很多),但奇怪的是父子关系的较少,这也许是干盗墓这营生毕竟见不得人,老子即便干上这个不光彩的勾当,也要维持做父亲的形象,不好意思拉上儿子一块干,做儿子的后来发现了也装着不知道。两人合伙为什么要找有血缘的亲戚呢?这是为了防止在洞口接活的人图财害命。就是说,洞下的人把活干完将财物都传递上去了,他就会拍拍巴掌或拉拉绳子,示意洞口的人把他拉上去。如果洞口的人见财起意,当洞下人快上来时猛一松绳子,洞下的人冷不防从四五米以上的距离跌下去,骨折、受伤动弹不得,洞口的人又赶紧把提上来的坑土向洞下灌埋,下面的人必死无疑。
这些人长期以盗墓为职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善于伪装掩人耳目,并有对付墓内防盗机关的一套办法。他们在确定盗掘目标后,如果小墓不须费多大功夫,用几个晚上挖开,速战速决,取出随葬品走人。如是大中型墓葬,便采取以下几种办法:一是以开荒种地为名,在墓葬周围种上玉米、高粱等高秆作物,以青纱帐掩盖其一两个月的盗掘活动。二是在墓边盖间房子掩人耳目,然后从屋内挖地道通向墓室,从外面看不出什么问题,而墓内早被洗劫一空了。三是在古墓边修一假坟时暗中掘一地道,通入古墓内**财物。
盗墓工具的演进
解放前的盗墓贼,一般是一个人或两个人干,不要太多,时间是一晚上,干活有自己的专用工具(挖掘设备),有专用连体服装(老鼠衣,上面布满各种“装备”)。
盗掘古墓一方面靠人的技术、经验;一方面靠工具操作,旧社会民间盗掘工具为锹、镐、铲、斧和火把、蜡烛等。明代以前,盗墓贼没有探测专用工具,明代开始使用铁锥,它的出现使盗掘者仅以地面有明显标志(如封土、墓碑)的墓葬为对象一去不复返。盗墓者利用特制的铁锥,向地面无标志的地下探索,一旦找到古墓,根据锥上带上来的金属气味,选好方位,可直接挖洞盗掘。明代王士性在《广志绎》中说:“洛阳水土资源深厚,葬者至四五丈而不及泉。”“然葬虽如许,盗者尚能锥入而嗅之,有金、银、铜、铁之气(味),则发(掘)。”
解放前的挖掘设备,选用锋利的铧犁叶片的一部分做“掘进器”,“三片装”很像螺旋桨,后部紧连着螺旋状的“排土”装置。如此一来,不但能够将土掘出、排出,而且能够打透墓砖(螺丝钉原理,加大水平力量即可,不用大力下按)。
从铁锥到“洛阳铲”,是北方盗墓贼使用地下探测工具的一个飞跃。
河南洛阳城自古以来文化悠远,历史上曾为十三朝古都,一直是中国古代政治、文化中心。时至今日,洛阳名闻天下的“洛阳三宝”,就是龙门石窟、白马寺和“洛阳铲”,其中前两样都有极好的声名,而独独这第三样似乎并不光彩,因为它是一种盗墓工具。洛阳城确是盗墓风行,主要源于洛阳自古以来的厚葬之风。自古以来洛阳达官贵人讲究厚葬,而且往往异常重视墓穴的修建,随葬颇丰,以致于洛阳古墓多如牛毛。唐代诗人王建曾这样形容洛阳墓葬稠密:
北邙山头少闲土,
尽是洛阳人旧墓。
旧墓人家归葬多,
堆着黄金无买处。
也正因如此,洛阳盗墓之风自古盛行,而历代盗墓者也是能人辈出。关于洛阳铲的由来,洛阳流传着这样的故事:
洛阳邙山马坡村,有个农民叫李鸭子,从小就以盗墓为生,在民国十二年(1923年)间有一天,他到十几里外的孟津县赶集。有个来自偃师县马沟村的熟人正在搭棚子,准备卖煎包子。双方见面打个招呼,他见这人忙着用一把筒瓦状的短柄铁铲在地上挖了一个竖直的小圆坑,以便插入棚柱。这人用此铲往地下一戳,提上来时带出不少土,一下子触发了他的“灵感”:这家伙比铁锨挖盗洞轻巧灵便,特别是能带上原土,利于判断地下不同地层情况。于是他找了张纸,贴着铲夹画出一张原大图样,回家后马上找铁匠按图打造,一试果然得心应手,效果不错。以后其他盗墓者纷纷仿效,于是得到广泛“推广”。
洛阳铲因为是要做为挖掘探洞、采集探土之用,其工作原理大约和现在的石油勘探、地质取样相似,故而铲身不是扁形而是半圆筒形,类似于瓦筒状,很像七八十年代常见的一种凶器——管儿插。
“洛阳铲”的铲夹宽仅2寸,宽成U字半圆形,铲上部装长柄洛阳铲虽然看似半圆,其实形状是不圆也不扁,最关键的是成型时弧度的打造,需要细心敲打,稍有不慎,打出的铲子就会带不上土。不仅如此,洛阳铲在制作工艺上更为复杂,通常制造一把小铲需要经过制坯、煅烧、热处理、成型、磨刃等近二十道工序,故而只能手工打制。如果是一把好的洛阳铲打制完毕,再装上富有韧性的腊木杆并且接上特制的绳索,就可以打入地下十几米,甚至几十米深处,铲子提起之后,铲头内面会带出一筒土壤。这样不断向地下深钻,盗墓贼对提取的不同土层的土壤结构、颜色、密度和各种包含物进行分析,如果是经过后人动过的熟土,地下就可能有墓葬或古建筑。如果包括物发现有陶瓷、铁、铜、金、木质物,就可以推断地下藏品的性质和布局。经验丰富的盗墓贼凭洛阳铲碰撞地下发出的不同声音和手上的感觉,便可判断地下的情况,比如夯实的墙壁和中空的墓室、墓道自然大不一样。
同样的,挖的墓不同,盗墓工具也不同。探汉墓用洛阳铲演变而成的重铲,挖唐墓时用扁铲(类似鲁智深的月牙铲),进入汉墓墓室(汉墓多为墓坑,多已塌陷)捣土时用滚叉和撇刀。
解放后,文物考古部门对它进行改进,用来对地下有无文化遗存进行普查钻探,为文物考古工作做出了贡献。但在近年全国刮起的盗墓狂潮中,它又被盗墓贼用来重走邪路。
一个现代的盗墓团伙,其成员一般在三到四人,不会三人以下,也不大可能超过五人。这几个人各有分工。
现代盗墓贼的盗墓工具已经比以前先进多了。一般的洛阳铲已经被淘汰,用的铲子是在洛阳铲的基础上改造的,分重铲和提铲(也叫泥铲)。由于洛阳铲铲头后部接的木杆太长,目标太大,所以弃置不用,改用螺纹钢管,半米上下,可层层相套,随意延长。平时看地形的时候,就拆开背在双肩挎包里。
电子烟。
电子烟又名电子香烟,主要用于戒烟和替代香烟。它有着与香烟一样的外观、与香烟近似的味道,甚至比一般香烟的口味要多出很多,也像香烟一样能吸出烟、吸出味道跟感觉来。电子烟没有香烟中的焦油、悬浮微粒等其他有害成分,生产商也认为电子烟没有弥漫或缭绕的二手烟。但一些研究认为电子烟还是有二手烟。由于电子烟一直缺乏有系统的临床实验数据支持,一些国家认定电子烟非法,一些国家认定电子烟必须符合药物标准才能当成戒烟药品贩售。
1、林海雪原简介2、林海雪原作者林海雪原简介3、《林海雪原》主要内容,主要人物,主要情节,人物特点!快快!4、《林海雪原》简介及人物分析林海雪原简介
《林海雪原》是现代作家曲波所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1957年初版。
《林海雪原》描写的是解放战争初期东北剿匪的战斗。1946年冬天,东北民主联军一支小分队,在团参谋长少剑波的率领下,深入林海雪原执行剿匪任务,侦察英雄杨子荣与威虎山座山雕匪帮斗智斗勇。
《林海雪原》一直被视作“革命通俗小说”的典型代表,并被誉为“新的政治思想和传统的表现形式互相结合”的光辉典范,它更是整个“十七年文学”发展之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小说作品。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曲波以前从未从事过文学创作,但当年为革命献身的战斗英雄们时刻活在他的心中。当他在医院治疗养伤的时候,曾无数次地讲过战友们的故事,也曾无数次地讲过林海雪原的战斗。
这些故事,尤其是杨子荣的英雄事迹,使听者无不动容,无不惊叹,而且从中获得了某种力量。讲来讲去,他便产生了强烈的创作欲望。
但由于工作忙,加上写作水平低,最初试着写了三章,便感到力不从心:一是内心的感情笔下表达不出来;二是分不出轻重,平铺直叙,力量使不到刀刃上。一气之下,他把写完的三章全都撕毁了。
1955年春节前的某天半夜,作者冒雪回家,一路还在冥思苦想怎样才能写好这部小说,如何突破语言文字关等问题。
当他到家,一眼望见甜睡的妻子和孩子,一种深沉的感触不禁涌上心头:他想起了八年前,北满也是刮着狂风暴雪,那时正是飞袭威虎山的前夜;
而今祖国已空前强大,各方面建设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自己的小屋是如此的温暖舒适,家庭生活又是如此的美满,但这一切的一切,杨子荣、高波等同志没有看到,也没有享受到。
正是为了美好的今天和更加美好的未来,在最艰苦的年月里,他们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望着窗外飞舞着的雪花、茫茫的林海、皑皑的雪原,杨子荣、高波、陈振仪、栾超家、孙大德、刘蕴苍、刘清泉、李恒玉等同志的形象和事迹,又一一浮现在作者的脑海。
从此,曲波每晚都加班三至四个小时,星期天和节假日则是他写作最集中的时间。从1955年2月到1956年8月,在一年半的业余时间里,曲波完成了四十万字的书稿。
林海雪原作者林海雪原简介
1、《林海雪原》的作者是曲波先生,山东人,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常务理事。1955年开始从事业余文学创作。《林海雪原》这部著作是曲波先生根据自己的经历,在学者、教授出身的作家车承友的帮助指导下完成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1957年,作家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曲波先生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林海雪原》。
2、《林海雪原》描写的是解放战争初期东北剿匪的战斗。1946年冬天,东北民主联军一支小分队,在团参谋长少剑波的率领下,深入林海雪原执行剿匪任务的过程,着重描写侦察英雄杨子荣与威虎山座山雕匪帮斗智斗勇的传奇故事。
3、《林海雪原》一直被视作“革命通俗小说”的典型代表,并被誉为“新的政治思想和传统的表现形式互相结合”的光辉典范,它更是整个“十七年文学”发展之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小说作品。
《林海雪原》主要内容,主要人物,主要情节,人物特点!快快!
《林海雪原》描写的是解放战争初期东北剿匪的战斗。1946年冬天,东北民主联军一支小分队,在团参谋长少剑波的率领下,深入林海雪原执行剿匪任务,侦察英雄杨子荣与威虎山座山雕匪帮斗智斗勇。
《林海雪原》一直被视作“革命通俗小说”的典型代表,并被誉为“新的政治思想和传统的表现形式互相结合”的光辉典范,它更是整个“十七年文学”发展之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小说作品。
主要人物:
杨子荣是曲波以现实战斗中的真人为原型而塑造出的人物形象,更是一位革命斗争经验丰富、智勇双全的侦察英雄。小说通过讲述他智识小炉匠;化装成土匪胡彪,只身打人匪巢,取得悍匪座山雕的信任。
少剑波则是小说的中心人物。作为小分队的最高指挥员,少剑波深知自身所肩负的重任和所面临的严峻斗争形势,但他始终对革命事业的胜利充满信心。
扩展资料:
时代背景:
1946年解放战争初期,东北地区形成敌我对峙的局面。解放军为了巩固根据地,发动人力物力支援解放战争,开始实行土地改革。但一小撮被击溃了的国民党匪首,逃进深山密林,与当地的惯匪及地主恶霸相勾结,组成土匪武装,出没无常,进行疯狂的烧杀抢掠,破坏土地改革。
于是,上级研究决定组织小分队进山,实行小群动作,边侦察边打击敌人,侦打结合。作者和他的战友们便承担了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的一部分。他们于1946年冬深入东北小兴安岭一带的深山密林,与号称拥有几个旅的匪首展开了周旋。
《林海雪原》以绚丽多彩的笔墨,出色地描绘了解放军侦察员艰苦卓绝的战斗生活,塑造了人民战土的英雄群象,酣畅淋漓地表现了“突破险中险,历经难中难,发挥智上智,战胜魔中魔的斗争中”,压过了敌人,战胜了敌人,直至将匪徒消灭”的这场艰苦卓绝斗争的全过程。
这部作品成功地刻画了满腹智谋,浑身是胆的侦察英雄杨子荣的光辉形象,深刻地揭示了他的大智大勇的阶级根源和思想基础。他说:“为人民事业生死不怕,对敌人就一定神通广大。”这光芒四射的豪言壮语是他崇高的共产主义精神的写照。
——林海雪原
《林海雪原》简介及人物分析
《林海雪原》是根据曲波自己的经历创作的长篇小说。小说一问世,在当时的社会上就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根据这部小说改编的**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同时也搬上京剧舞台,其中“智取威虎山”这段唱词,很多人都会唱。
1946年冬天,东北人民解放军一支小分队,在团参谋长少剑波的率领下,深入林海雪原执行剿匪任务。这股匪徒是原国民党的败兵,流窜到我军后方。小分队在向威虎山匪窠开进途中,救了一个被杀伤的女人白鸽,并跟踪敌人发现了神河庙老道士实际上是威虎山匪帮的情报员。小分队设下埋伏,抓获了座山雕手下的情报副官一撮毛,缴获了敌匪的地下先遣军联络图。
经反复提审一撮毛和小炉匠,初步了解到威虎山座山雕匪帮的情况,侦察英雄杨子荣提出一个大胆的设想:打进威虎山内部,探得敌情,配合小分队里应外合全歼座山雕匪帮。少剑波召集会议反复推敲了杨子荣的设想,迅速据此制订了周密的作战计划。
杨子荣化装成已被消灭的另一伙土匪许大马棒的饲马副官胡彪,只身来到威虎山。在威虎山上,巧妙地应答了座山雕及手下“八大金刚”的多方盘问,并利用座山雕急于扩大实力、扩展地盘的心理,献上了缴获的敌匪地下先遣军联络图。初步得到了座山雕的信任,并被封为威虎山上的“老九”上校团副。
座山雕精心布置了一场“与来袭共军激战”的假战斗,暗中考察这个“老九”是真是假。杨子荣提着枪也冲了上去,很快他就发现这些人只大喊大叫,枪都打到天上去了。他知道座山雕是在考验他,于是大打出手,连着打死几个匪徒,座山雕一看打死了弟兄,便对杨子荣大喊:“行了,老九!这是在演习。”消除了座山雕的疑心,并将计就计乘机送出了所摸索清的情报。
少剑波率小分队进驻与威虎山遥遥相望的夹皮沟,一边发动群众,组织生产自救,组建民兵队伍;一边抓紧滑雪练兵,积极备战。多年来饱受土匪侵害的百姓在小分队组织下,开动火车,用山内的木材换来了生活必需品,李勇奇等一批青年积极参加了民兵训练,拥军爱党、消灭土匪的热情空前高涨。
突然传来了出山的火车遭土匪袭击的消息,被押解的俘虏小炉匠乘机逃脱,去向不。少剑波心想,如果小炉匠逃回威虎山,敌人内部的杨子荣就危险。正在此时,经过多日奔波的“长腿”孙达得,送来了杨子荣传出的情报。少剑波当机立断,率小分队和民兵火速出兵。游击队员们滑着雪毳,箭一样穿行在白皑皑的雪原上。
年三十,威虎山要摆“百鸡宴”,让杨子荣担任值日官和“百鸡宴”的司宴官。白天杨子荣指派着全山的匪徒把威虎山前前后后,摆了六六三百六十根松明火把,说是“山光普照”,还把大厅里里外外安上了60盏猪油灯,说这正应座山雕的六十大寿。他还说服座山雕以大庆为名,要把今年的百鸡宴全摆在厅里,以便于小分队进来一网打尽。座山雕对他的这些安排大加赞赏。
天近黄昏,“百鸡宴”即将开始,从火车上乘机逃跑的小炉匠逃回了威虎山。杨子荣震惊之余,决心随机应变,先发制人。于是,当着座山雕和“八大金刚”的面,杨子荣利用小炉匠不敢说出自己被俘经过的弱点,嘻笑怒骂,逼得小炉匠前言不搭后语,小炉匠气急败坏喊道:“你不是胡彪,你是共军”。杨子荣很想一枪打死他,与敌人同归于尽,那样他就前功尽弃了。他仍继续镇定自若地与小炉匠舌战,直追问得小炉匠破绽百出,引起了座山雕的怀疑,最终座山雕开枪处决了小炉匠。
杨子荣在“百鸡宴”上八面威风,巧施安排,匪徒们个个渴得烂醉如泥,东倒西歪。小分队及时赶到,杨子荣和战友们里应外合,一举全奸威虎山的这伙顽匪,战斗取得了全面的胜利。
作者简介
曲波(1923-2002,山东蓬莱人。15岁高小毕业后参加了八路军。1943年进入胶东抗大学习,毕业后在胶东军区任报社记者。1945年,担任牡丹江军区二团副政委,1946年冬,亲自带领一支小分队,深入林海雪原,与国民党在牡丹江一带的残匪周旋。经过近半年的艰苦斗争,终于歼灭了这些顽匪。这是作家后来创作《林海雪原》的重要生活基础,1950年曲波因重伤转业到地方工作,1952年他以顽强的毅力写作长篇小说《林海雪原》,1956年8月完成了40万字的书稿。继《林海雪原》之后,曲波又创作了以抗日战争为题材的长篇《山呼海啸》和《桥隆飙》。
电视剧
原著:曲波
导演:李文歧
摄影:王晓明
美术:那树枫
主要演员:王洛勇饰杨子荣于洋饰少剑波
童谣饰白茹盖克饰槐花
马绍信饰座山雕刘丹饰蝴蝶迷
剧情介绍
1946年八年抗战刚刚结束。内战在东北一触即发。
在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东北境内政治土匪活动猖獗,到1946年冬天,已经对民主改革形成致命威胁
《林海雪原》讲述的就是在这样一个复杂的历史背景下,一只骁勇善战的小分队与在东北山林盘踞多年的数股土匪斗志斗勇的故事。
女县长鞠萍率领的工作队正在夹皮沟开展土改,深夜遭到奶头山匪许大马棒的突袭。危难中通讯员白茹突出重围向牡丹江民主联军二团部求救,途中被进城买粮食的团部炊事员杨子荣所救
鞠县长的亲弟弟二团参谋长少剑波带兵火速援救夹皮沟,可土匪已逃之夭夭。
由于土匪作战的游击特性,军分区领导决定由少剑波组建一支精干的小分队深入林海雪原追剿土匪,并要求他们寻找一张标有牡丹江地区潜伏特务分布情况的地下联络图。
少剑波意识到局势的严峻和自己身上责任的重大,精心挑选了一批身怀绝技的战士,如身高力大的“坦克”刘勋苍,夜行千里的“长腿”孙达得,攀缘能手“猴登”栾超家等等。军分区田司令则将身边懂得土匪黑话,了解东北风情的炊事员杨子荣安排进了小分队。
少剑波听说老杨身上有很多江湖气息,成分复杂,不太想接受,碍于田司令员的命令,决定先让他当伙夫,看看再说
白茹也央求田司令替她说情,积极要加入小分队为鞠县长报仇
驻扎在牡丹江的苏联红军突然包围了二团团部并缴了械,杨子军从跟随苏联红军的翻译身上看出了破绽,夜里和坦克溜出团部,在大烟馆活捉了正和土匪串谋陷害民主联军的翻译,解除了危机。杨子荣也因此赢得了少剑波和小分队其他成员的初步信任。
小分队第一站决定驻扎夹皮沟摸清匪情,没想到他们刚到,原土改工作队的房子就不明不白地着了火,杨子荣在火场发现了一只可疑的破旧胶皮鞋,决定以此为突破深入侦察。杨子荣和刘勋苍密林侦察数天终于发现了重要情报,胶皮鞋的主人是个小炉匠,真名栾平,是奶头山的联络副官,杨子荣在没有打草惊蛇的情况下活捉了栾平
在审问栾平的过程中发现在夹皮沟寄居多年的外乡女人槐花失散多年的老公就是奶头山的土匪“老北风”,而槐花也无意中发现杨子荣居然就是在山东老家和她订过亲的杨大贵。
杨子荣因此开始琢磨如何里应外合剿灭奶头山的办法
首先,他们通过顶替栾平接捻子,捉到了土匪刁占一,从刁占一打开了栾平的缺口。顽固不化的栾平终于供出地下联络图由他老婆李月娥保管,并交代出联络图全是日文,他根本看不懂。藏匿大烟土的地点也只有奶头山的老北风和军需副官最清楚。
为了进一步掌握敌情,少剑波派要子荣等去寻找李月娥,自己则去赶集。集市的不太平让少剑波分析到各路土匪为了加紧找寻联络图,都坐不住了。他决定尽快剿灭奶头山。
杨子荣和孙达得在寻找李月娥期间,发现了对奶头山了如指掌的蘑菇老人。白茹治好了蘑菇老人的病,赢得了老人的信任。经过蘑菇老人的详细介绍,少剑波了解到形势的严峻和作战的困难。栾超家则对蘑菇老人提到的鹰嘴崖产生了兴趣
杨子荣设计活捉了下山接捻子的老北风,并借助槐花的力量让老北风里应外合,打了个措手不及,将奶头山一举歼灭。
奶头山取得的巨大胜利使小分队士气高昂,少剑波鼓励群众生产自救,启动了日伪时期留下的小火车头,夹皮沟的第一列火车开到了牡丹江。
小火车的开动使土匪们气急败坏,他们要给立足未稳的小分队点颜色小火车运行遭到土匪的伏击,负责押车的高波等战士英勇牺牲,而随车送牡丹江受审的小炉匠栾平却中途溜走了。
栾平在火车上同样被抓获的土匪处得知李月娥被威虎山的土匪挟持的消息,溜到土匪联络点神河庙了解情况。被守在外面侦察的杨子荣等人发现,突然袭击搜庙,摧毁了据点缴获了电台,从栾平手中救出了李月娥,栾平滚下山崖
李月娥流产大出血,白茹英勇献血。小分队安排李月娥住在槐花家中,槐花竟然在李月娥棉袄的夹层中发现了一张联络图。可是,军分区却无法破译这张联络图
少剑波总结了小火车被炸的教训,按照军分区的指示准备攻打大锅盔。但是大锅盔是平原,小分队的马追不上土匪的爬犁。少剑波从功联红军的记录片中想到了滑雪,军分区派来了苏军少校萨沙前来教小分队滑雪,很快就在茫茫林海里出现了一支行动飞快的滑雪小分队
随后,小分队充分利用集体智慧和滑雪的优势,“将计就计”、“调虎离山计”、“毁巢毁屁股”、“槽头炸马”、“林海雪原大周旋”等一系列的智勇之战,将林海雪原中的大锅盔山和四方台上4个旅的匪徒逐一剿灭。
此时的杨子荣已不是当初满身江湖气的炊事员老杨头,他已经成长为一个智勇双全的侦察英雄。他将各路匪徒的情况摸得清清楚楚,并与孙达得、老北风一起活捉了日本女特务野田清子,巧妙地利用马的特性设计击毙了胡彪,找到了大烟土。老北风也因此得到了田司令的亲自接见,正式加入了民主联军。
这些性格、外表、年龄、出身迥然不同的革命军人,在共同的剿匪战斗生涯里逐渐结下了比同志更亲密的兄弟情谊。
为了彻底消灭最后也是最顽固的威虎山上的顽匪,少剑波和杨子荣数夜未眠,共同上演了一出机智壮烈的“智取威虎山”
本剧剧情
1946年冬,我人民解放军进入东北林海雪原,搜剿被我击溃之国民党残匪。匪帮许大马棒踞奶头山,负隅顽抗,破坏我土地改革,血洗杉岚站.屠杀我干部。牡丹江军区派少剑被率小分队进剿,侦察英雄杨子荣智擒乔妆小炉匠之特务栾平,战士刘勋苍又擒获另一匪徒刁占一。少剑波审讯匪徒,虽匪特十分狡猾,终被勘破真相。少剑波曾与女卫生员白茹治愈蘑菇老人疾病,由老人口中大略得知奶头山之险要,至是乃亲自押解刁占一,袭取奶头山。刁占一故意欲引我军入敌陷阱,蘑菇老人赶到,指明地形,战士栾超家攀登绝壁,飞越天险,我军出群匪不意,袭取山头,活擒匪首许大马棒父子,肃清残匪。
表达对恶霸的憎恨以及除恶霸的决心。张牧之,绰号“张麻子”。曾是蔡锷军中猛将,北洋战乱后落草为寇,成为纵横山野的绿林悍匪。
他带领一帮弟兄劫了老汤的火车,却因此摇身一变化名清官“马邦德”上任鹅城,原本只想捞些实利的他,上任鹅城之后却雄心百倍,鹅城一霸黄四郎及其乡党欺男霸女的所作所为,激起了他从未泯灭的救国救民热情。
剧情简介
八匹纯血高头白马四蹄翻飞,车轮与铁轨撞击隆隆作响,两节火车正以“马拉火车”的梦幻奇景奔腾在南部中国的崇山峻岭之间。火车车头的烟囱里蒸汽蒸腾而上,不过这蒸汽的来源其实是车厢内巨大的火锅。火锅旁围坐着买官上任的老汤(葛优饰),以及他的夫人(刘嘉玲饰)和师爷(冯小刚饰)。
志满意得的老汤不知道,一场危机正在等待着他,他们的命运也将从此改变。就在老汤等人在火车内饮酒作乐之时,绿林侠匪张牧之(姜文饰)率领众兄弟们埋伏在山谷两侧。几声枪响划破天际,随着张牧之“让子弹飞一会儿”的话音落下,一场让人眼花缭乱的劫案就此展开。
火车腾空而起跌落水中,老汤和夫人成了张牧之的阶下囚。为求保得性命,老汤灵机一动谎称自己是师爷,和张牧之踏上了进城当官的县长之路。张牧之从麻匪摇身一变化名清官马邦德上任鹅城,而他和老汤之间的关系也从生死宿敌变搭档。
大明山土匪茶可以在以下地方购买:
1 线上电商渠道:您可以通过各大电商平台,如淘宝、京东等在线购买,方便快捷,而且价格相对较为便宜。
2 实体店购买:您可以前往茶叶专卖店或者茶叶市场购买,不过价格可能会比在线购买略贵。
3 亲自去采购:您可以联系当地的茶叶种植户或者茶叶加工厂,了解相关购买信息。
另外,请注意,大明山土匪茶是一种草药配制茶,需要注意其成分和功效是否适合自己的体质。在购买前,最好咨询医生或者专业人士的意见。
一、中国民间盗墓的历史和过程
真正的民间盗墓活动非常隐秘(乱世军阀搞破坏不算),可以说是自成体系的,有些绝招是“决不外传”的。
中国现代意义上、由国家发起的、有组织、有针对性的“考古发掘”活动还不到一百年,记得十多年前看过几篇几十年前的发掘报告,那与其说是“发掘”……倒不如说是“盗墓实录”。 因为其方法、手段等等……完完全全是盗墓者的那一套,没有“自己的”东西。
到现在,在有些手段上可能先进了……加入了一些高科技成分,比如探地雷达、金属探测仪、气体分析仪等等,但原理还是一样的。 真正的民间盗墓者受各种限制,他不可能带着雷达去盗墓,连个洛阳铲还得想办法拆开“藏起来”……,所以他有他自己的绝招。
他要想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那就要想各种办法,有些是很精妙的。 比如:一个十几米的洞子挖下去……能够做到地面上没有土!我这样的门外汉连想都不敢想。
怎么可能呢?!……不相信嘛! 但后来相信了,因为实地一看就相信了。 现场让我找口子……我走来走去找不到!回头人家说“就在你现在站的这地方……就在你脚下,你正好站在口子上!”吓我一跳。
赶紧躲开……,然后人家找把铁锨在我站得那里挖下去,一分钟过后就看到一个口子,……原来我是站在一个“篦子”上了,盗墓贼干完活以后会把洞口封起来。 现在打开……只有一个污水井盖那么大的口子,打开以后向下看,直直的十多米下去,黑古隆冬看不到底,人家还讲……你要是有胆子还可以下去!下面很结实,塌不了,你可以下去看看墓里。
我说算了吧,四五层楼那么高的洞子……看看就头晕。而且更奇怪的是……这周围都是一片平原,都是很平整的土地,都种着庄稼呢,就在青纱帐里有这么一个井盖子,外面几百米、几里地看出去也没有土堆,不可能把土堆在外面的,而且洞口那么小,干活的时候还要封起来,那真是谁也看不到!……尽管不知道具体做法……但必须承认这个事实!人家告诉我,这个口子是一年多前被盗墓者打开的,一年多过去……洞子还是很结实,不会塌陷。
真不知道怎么干的。眼睛看了……也不明白。
还有“看地形”,更是玄妙,不知道的人走在墓旁也看不出来,明白诀窍的人在几公里以外就能看出来。有些盗墓贼“喜欢”在下完雪的天气出来“四处转转”……尤其喜欢下“很细很细的雪粒”那种雪,其中道理是跟“土”有关。
土有“熟土”、“活土”(也叫“花土”)、“死土”的分别。有经验的盗墓者看上一眼就能明白这里有没有墓葬,甚至一眼就能看出是什么时代的墓葬。
我认识的那位考古系研究生曾在大学毕业实习的时候,被学校安排到三峡去搞过探方(对史前文化的抢救性发掘,现在三峡涨水后已被淹没),他就对我讲过……什么样的土有什么样的特点,都是很清楚的。 而且有意思的是,他自己也承认:我们这点水平跟真正搞盗墓的没法比,经验上差太远了,我们主要是理论,你挖出个什么东西……来分析分析,看看特点、分析分析是什么时候的东西,这行,但真要是“找墓”……那就笑话了。
首先,各个朝代的墓葬都有其特点,比如在形状上的特点,等等。 掌握了这些特点,干起活来就能事半功倍。
可以先用探条去探,根据手上的感觉……去“感觉”是不是有墓;待确定以后就下铲,比如:一铲打下去十米,有了,然后……看深度和铲子上带出来的东西,深度也是个标志,带出来的东西上有木屑、有朱砂、有坑灰等等……这都是特点;然后,用泥铲把墓的形状“方”出来……。 就是定坐标。
左边打一个……打了十米没有打到,那就是“过了”,再回头往右边一点继续打……,以此类推,一个个的点连起来,就是十多米地下的墓的形状了……。然后根据墓的形状、深度、坑灰、木质(或石质、砖质)这些特点结合起来推测出墓的年代、墓门的位置等等。
一般来说,任何朝代墓内的物品摆放都有其规律。一看形状是汉墓,东汉或是西汉,那么脑袋里就有个“图像”了……棺木应该在哪里、陪葬的物品中陶器在哪里、金属器皿在哪里、两边的耳室里都会有什么……等等,心里就有数了。
等真的下去以后……直奔那里就挖过去了(汉墓一般都是塌陷的,灌满了土,说是墓室……实际上都是土,是在土里前进,东西们都在土里)。 我在上贴中提到的“左肩右脚”就是这个特点,……一般贵重的陪葬品会放在墓主棺木里其左肩部和右脚部。
也就是说,墓还没有挖,你的头脑里就有了整个墓室的概念,等真的挖下去了,直接就奔着你想找东西的地方去了…… 还有些墓,比如明清墓,墓顶会很厚的(你想一想……七纵七横、共十四层的青砖砌起来有两米多厚、会是多么得坚固!),那就要在挖洞时避开墓顶。 否则打在墓顶上的话……你一个晚上很可能干不完活,第二天你还敢来么?说不定公安已经在等你了。
所以,一旦下铲子碰到了砖(铲子提上来会带有砖灰),那在开洞时要避开墓顶。反正墓的形状已经“方”出来了,墓门、墓墙、墓顶的位置你都了解了,所以开洞子的时候你会很自然的找其他地方往下打…… 这个“其他地方”有时可能是靠近墓门,有时可能是靠近墓的后墙,都有可能,完全是根据墓。
二、盗墓者的历史盗墓觅宝的方法和技术 我国盗掘古墓之事由来已久,历史上有记的被盗最早的墓是商朝第一代王商汤,距今3600年,盗掘事件最早出现在2770多年前的西周晚期,有人从掘开的古墓中得到一个玉印,上有十字,无一人识得 盗墓的行规和盗掘手法 干盗墓的人可分成两种,一种是官盗,像董卓,卓越民国时的孙殿英等,都很有民,他们动用大批士兵,明火执杖的干,还有一种是民盗分布各地,人数众多集中在河南,陕西,湖南长沙周边一带 专业盗者平常是两个人合伙,多人团伙是少数,独干的更少,因一个人顾不过来需要一个人挖,党风不正一个人放风和清土,以后一个进入墓室,另一个人在上面接取物品,两个合作可朋友可亲亲,但父子合作的却很少在找合作伙伴的时候需要很小心,防止有人见财起意 这些人长期以盗墓为职业,有很丰富的经验,善于伪装,并对防盗机关很有办法,他们在确定目标后,如果小墓不会费多大功夫,用几个晚上挖开,,取出物品走人如果是大中型墓,便一是以种地为名,在周围种下玉米高粱等物,以青纱帐掩盖其一个两个月的盗掘活动二是在墓边搞个房子掩人耳目,然后从屋内挖地道通向墓室内,从外面看是什么也看不出来的的三是在古墓边修一假坟时暗中掘一地道通入墓内盗掘财物 长沙盗墓四字决 在南方水多,洛阳铲不太好使,经古人将多方经验积累归纳了望,闻,问切四字要决一望为看风水,也就是盗墓者多会风水之术,以风水判断墓地的大小 二闻为闻气味,多玩鼻子之术可于一小撮土就可断出为哪代墓葬为信惊叹有一传说:有一盗墓者三代盗墓,练就一身本事但于80年代被擒本应死罪可正因有其一身本事改为无期刑,终身为考古事业劳作三问多为口才好之人,去各地游访,专与老人谈古论今用以得取墓葬信息四切为把脉诊断之意有三层说法一为根据土层来判断墓葬的年代和大小二为在墓中棺材里摸死者身上的物品,先头后口至 最后到脚,作为无所差池必然为心思细腻者三为用手摸出土物品,以判断物品的价值大小盗墓觅宝之事古来有之,到今天更加高明,其方法技术,工具演变到今天更加现代化,集团化智能化他们用上了探测用的军用罗盘仪,探测仪雷管,炸药,电锯运输用的汽车通讯用手机因而如果你想学习此术,可谓之复杂艰巨,任重而道远呀 现代的盗墓贼已经把盗墓工具发扬光大了…… 一般的洛阳铲已经被淘汰,用的铲子是在洛阳铲的基础上改造的,分重铲和提铲(也 叫泥铲)。
由于洛阳铲铲头后部接的木杆太长……目标太大,所以弃置不用,改用螺纹钢 管……半米上下,可层层相套……随意延长。平时看地形的时候,就拆开……背在双肩挎 包里。
同样的,挖的墓不同……盗墓工具也不同。探汉墓用洛阳铲演变而成的重铲,挖唐墓 时用扁铲(类似鲁智深的月牙铲),进入汉墓墓室(汉墓多为墓坑,多已塌陷)捣土时用 滚叉和撇刀。
一般来说,西汉墓不带耳房,东汉墓多带两个耳房,这是标志。唐墓是墓砖搭起来的 ,砖之间没有粘合,搭成穹顶。
而有墓砖的汉墓并不常见(大墓除外),多为墓坑或坑上 加木方。明清墓则多为砖结构,墓砖之间以石灰和铁片镶死,有的明墓墓顶厚达两米多( 七辐七券墓顶)……非常坚固。
明墓距地面深度一般不超过六米,可以不用特殊方法而在一夜之间盗掘完成。汉墓一 般距地表十一二米左右,西周墓则更深,要想一夜之间盗掘完成……必须使用特殊方法。
尤其是汉墓、西周墓历史久远,标志难寻,先有一个“找地方”的过程。确定好位置、下 探条、下铲、看坑灰、落实墓室形状方位(也就是确定年代)…… 然后才能做好准备、用特殊方法在一夜之间盗掘完成。
盗墓贼盗墓的目标性非常强,比如……进入墓室会直接挖向棺材的位置……然后在“ 左肩右脚”找东西,然后到耳室(东仓西库)搜罗,……至于其它位置,则看时间长短而 定,时间短则弃之不顾。“看地形”时也有很多“心得”,比如“秦埋岭汉埋坡”等 古代盗墓挖坑都是“方”型坑,近代为“圆”型坑 这就是所谓的 “古方近园” 反盗墓:“疑冢”传说的由来 最普通的反盗墓方式,是隐蔽墓址,使盗墓者不知其处。
据说先古陵墓不封不树,不在地面设置突出的标识,其主要出发点之一,就是防止盗掘。汉末三国时期盗墓现象的严重,致使种种反盗墓的形式中,曾经出现了所谓“疑冢”“虚墓”即以真假墓葬迷惑盗墓者的情形。
其中,以曹操所设置的“疑冢”最为著名。民间传说曹操有“疑冢”多至72处,有的“疑冢”甚至是设置于水中。
泉州民间也曾传说,施琅将军共有7处“虚墓”,分别位于泉州的几个古城门口。传统的反盗墓手段,又包括石椁铁壁以求坚固,储水积沙以防盗凿,以及以机弩飞箭、伏火毒烟来杀伤盗墓者的方式。
古墓被盗严重,由此造成的损失不可估量。以全国已经发掘的数千座汉墓为例,据介绍,目前只有3座墓葬幸免。
“我们在发掘古墓时,最担心的就是墓葬已经遭到盗墓者的洗劫。”一位长期从事考古工作的学者这样说。
“从考古学的角度来看,古人视死如生,古墓成为研究古代社会的重要文化遗存,古墓里的文物代表着一个悠久文明所印记的历史。为了。
三、古代中国盗墓史简介《中国盗墓史》
是至今一部比较完整的反映中国盗墓史的专著,作者为著名历史学家王子今,详细介绍了各个时代的盗墓现象和反盗墓斗争,穿插盗墓引起的复活、发墓求亲、打旱骨桩、发墓鞭尸等各种盗墓心理和现象,以及盗墓技术的历史发展和客观上对文化发现的意义,是截止目前为止较为权威的盗墓史著作。
《中国人盗墓史》
作者倪方六(作者)
本书参考史记体例,分列帝篇——六大“盗墓皇帝”、王篇——四大“盗墓天王”、臣篇:鞭尸盗宝“双雄”、儒篇:一大“盗墓文儒”、兵篇:三大“帝陵克星”、匪篇:义军盗墓狂人、僧篇:第一“盗陵恶僧”、宦篇:绝种“盗墓太监”、民篇:两大“盗墓牛人”等九大篇章,以诙谐幽默的春秋笔法,深入浅出地描绘了五千年中国盗墓历史。
四、中国盗墓史骇人听闻的盗墓典型个案
1盗墓用上了推土机
1982年春天,数百名农民云集福建建阳宋代窑址,短短1个月,就破坏窑址2000平方米。到了,1983年3月,400多人依然蜂集不去,丧心病狂地动用了推土机,8天之内,用推土机疯狂盗掘窑址23000平方米,文物损失已经无法统计。
2罢工罢农罢教,盗墓齐上阵
1983年6月-8月,河南淮阳县突然掀起盗墓潮,农民不种地,工人不上班,教师不上课,每天数百人疯狂盗墓,被盗古墓750座,春秋战国时期的古墓80座,汉墓666座,被盗文物无法统计。
3盗墓,也搞分片包干
1985年4月-1986年,浙江龙泉县18个乡掀起盗墓狂潮,不到一年,县内3600多座宋元明期间的古墓被洗劫一空,其中,被卷入的村干部有10人。
最让人震惊的是,陕西周至县的豆村,村干部将村民组织10人一个小组,对古墓分片包干,销赃后,根据“贡献”按劳分配,多“劳”多得。
4出了盗墓专业村
陕西咸阳渭滨区,1994年出了9个盗墓专业村,青年男子挖掘,青年女子做饭送饭,老太太看守家门,老头孩子站岗放哨。组织严密,分工明确。
5盗墓大军4000人
数百人盗墓,还不是最大规模的犯罪潮,1985年1-10月,青海民和、乐都、化隆等县,出现的盗墓狂潮,近4000人参加。仅民和县一地,就有13个村,52个农业合作社,900户农民,捣毁古墓1000座,古文化遗址23处,损坏文物5000件。
6毁墓、毁田、毁生计
1997年冬天,到1998年春天,内蒙古全区有1200座古墓被盗,1000多亩农田被毁,2000多亩草原被毁,这就是为了盗墓,不惜毁掉生计,真真是过了今天,不想明天。
7暴力抗法,公开破坏
1993年,陕西咸阳窑店,陈某纠集一个盗墓团伙盗掘古墓,4月21日这一天,公安干警和执法人员对其展开拘捕,陈某聚众公开暴力抗法,刀砍一名警察致残,伤4名执法人员,还煽动当地群众阻挡执法人员,哄抢文物。
总计80年代后半期,江西省被盗古墓10000座;四川被盗古墓23952座;浙江被盗古墓20000座。如此剧烈的盗墓狂潮,在世界范围内,也是罕见的。
五、盗墓的历史盗墓,是渊源古远的社会文化现象。
新石器时代的考古资料已经可以看到有意识的墓葬破坏现象的遗存。在春秋时期“礼坏乐崩”的社会变化之后,厚葬之风兴起,于是盗墓行为益为盛行。
陕西凤翔的秦公1号大墓,是迄今所发现的先秦时期规模最大的墓葬,也是我国应用科学考古方法发掘的最大的墓葬。这座古墓发现盗洞247个,其中有10数个盗洞直接打入椁室。
司马迁写述中山地方风习,注意到“掘冢”行为的普遍。掘冢盗墓虽然是“奸事”,当时却有人因此起家致富。
西汉时不法贵族作恶地方,盗墓竟然成为一种骄悍者嗜好的游戏,于是有“国内冢藏,一皆发掘”,“所发冢墓,不可胜数”的情形。两汉一些严重的社会动乱,如吴楚七国之乱、推翻新莽王朝的民众暴动等,都有大规模盗墓的记录。
汉魏之际曾经发生盗墓的 ,据说曹操军事集团甚至设立了名号为“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等专门指挥盗掘冢墓的官职。 唐人所谓“群盗多蚊虻”,“荒冢入锄声”,“髓髅半出地”,“白骨下纵横”等诗句,也反映了盗墓风习的普遍。
唐代宗时,郭子仪父亲的墓葬被盗掘,有人疑心是鱼朝恩指使。而郭子仪在御前说到此事时,承认自己所统领的军队也多有破坏陵墓的行为。
据史书记载,自唐末到五代初,关中的唐帝陵墓除唐高宗、武则天合葬乾陵外,被逐一盗掘,无一幸免。 宋元明清时代的冢墓发掘和冢墓破坏事件史不绝书。
作为政府行为的掘墓事件,最为典型的是金王朝扶植的伪齐政权在中原地区对两京冢墓的大规模破坏。刘豫曾经专设主管盗掘陵墓的官员“河南淘沙官”和“汴京淘沙官”。
元代蒙古贵族信用的僧侣,有发掘南宋陵墓的行为。明万历年间,宦官陈奉处理民间盗发李林甫妻杨氏墓一案,为“得黄金巨万”的信息所诱使,竟然“悉发境内诸墓”。
武昌市民反对其恶行,曾经掀起激烈的抗议风潮,几乎形成暴动。 盗墓现象的普遍,历代都留下了深刻的历史记忆,于是有“自古及今,未有不死之人,又无不发之墓也”的说法。
对墓主随葬物品的财产追求,是古来最为普遍的盗墓动机。晋人皇甫谧宣传薄葬,有“丰财厚葬以启奸心”之说。
盗墓者对墓葬的无情破坏和对死者的极端伤辱,大体都是出于财宝之“欲”。所谓盗墓“奸心”启于厚葬的说法,虽然颠到了主动与被动的关系,却大略可以说明“自古及今”“无不发之墓”的主要原因,是对“丰财”的欲求。
对随葬品的某些特殊需求,也是我们在分析历代盗墓动机时不能不注意的。宋代有盗墓以取犀带、玉带的史例。
有人因此甚至不惜发掘自己父亲的墓葬。张邦基《墨庄漫录》说,宋徽宗喜好古青铜器,于是地方官纷纷发掘冢墓求其器以献上。
陶弘景墓被盗掘,据说是为了劫取其中的“丹砂异书”。盗墓者分割“僵尸人肉”以为药,以及盗窃枯骨“以之合药饵”,则是盗墓史中的奇闻。
通过发掘前人墓葬,取其营造材料以为己用,也是值得重视的历史现象。在河南南阳的考古发掘资料中,可以看到晋人发掘汉墓,并利用汉画像石作为建墓材料的实例。
江苏徐州还发现晚唐时人利用汉墓墓室重新下葬的情形。这样的现象,在文献资料中也有反映。
发掘政敌及政敌家族的冢墓,在中国古代权力争夺中曾经被作为厌服对方的极端手段。掘墓,又是政治惩罚与政治迫害的一种形式。
发墓,剖棺,鞭尸,同时又都用以发泄政治仇恨。《左传》中已有掘墓复仇的史例。
司马迁记述伍子胥“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的故事,在民间有广泛的影响。清雍正年间兴文字狱,曾经发生吕留良因此被戮尸的著名事件。
盗墓技术的发明和传承,在史籍中有资料反映。而相应的反盗墓技术也逐渐成熟。
如以疑冢或虚墓迷惑盗墓者的方式等,以石椁铁壁和储水积沙等强化防护的方式,以及以机弩、伏火、毒烟等杀伤盗墓者的方式等,都各有防盗的效用。 传统礼制对墓葬的保护,表现出中国文化对宗法关系的重视。
历代多有严禁盗墓的法律。社会舆论对于盗墓行为也予以严厉谴责。
古来还流行这样的民间传说,盗墓时会遇到崩雷晦雨、狂风大雾、鼓角之声或者神异动物的警示,如果不理会这种警告,常常会遭致严酷的报复。 另一方面,自古以来多有盗墓行为与再生奇迹相联系的传说,甚至正史中也不乏此类记载。
我们还看到,盗墓这种不光彩的行为,有时却可以导致原先皇室贵族专有的宝用之器得以流散民间,使得黯然埋没于尸骨旁的许多绝世珍宝重见天日,放射出古代文明之光。这种盗墓行为于是具有了与原始动机完全无关的工艺史意义和艺术史意义。
骨董多来自盗墓所得,而因此所促成的金石研究的进步,有积极的学术文化影响。简牍资料曾经多次充实我们民族文化的宝库,而有时发现途径是由于盗墓活动。
例如汲冢遗书的出土,就是中国文化史的幸事。当然,盗墓者因文化品味的低下、鉴识眼光的鄙劣以及行止习惯之粗暴,往往导致许多有重要价值的文物直接在盗墓现场或转卖途中即被破坏。
这种行为对中国古代物质文化遗存的严重损害,无疑是不可宽恕的。
六、历史上大的盗墓事件冲冠一怒为复仇:伍子胥掘楚平王墓
历史上最大的盗墓头儿:项羽盗秦始皇陵
病态的盗墓嗜好:广川王刘去盗墓
深埋地下的天堂:秦汉陵墓特色
军队的“副业”:曹操盗掘汉梁孝王墓
难填欲壑盗墓补
谁是茂陵掘盗人:茂陵的历次劫难
青编尽以汲冢来:盗墓使得汲冢遗书被发现
死后仍做皇帝梦:魏晋南北朝的陵墓特色
盗墓最多的节度使:温韬盗唐朝诸皇陵
福地洞天“太子墩”:南唐二陵的发现
关中第一陵:唐陵的分布与特色
内外勾结的范例:刘豫盗巩义北宋八陵
政府鼎力支持的盗墓活动
平民之盗,以多取胜:宋元时期的民间盗墓
帝王的最后归处:解析宋皇陵
皇帝默许下的盗墓活动:陈奉盗墓事件
巧立名目“借”楠木:乾隆盗永陵
荒烟落照身后事:万娘坟的劫难
再现人世繁华:天人合一的明十三陵
历史深处的爆炸:孙殿英东陵盗宝案
军阀之争:斗鸡台盗宝案
繁华事尽哀愁生:兵匪盗崇陵
倾圮残宫又遭劫:土匪再盗东陵
人生适意东与西:浅析清皇陵的特点
惊动国务院的盗墓大案:群贼盗恭陵
中国第一古尸惨遭毒手
生居苏杭,死葬北邙
盗墓者的乐园:楼兰古墓群的遭遇
幸运的郢靖王墓:七次遭盗未遂
利益所驱,屡禁不止
七、盗墓的起源中国现代意义上、由国家发起的、有组织、有针对性的“考古发掘”活动还不到一百 年,记得十多年前看过几篇几十年前的发掘报告,那与其说是“发掘”……倒不如说是“ 盗墓实录”。因为其方法、手段等等……完完全全是盗墓者的那一套,没有“自己的”东 西。到现在,在有些手段上可能先进了……加入了一些高科技成分,比如探地雷达、金属探测仪、气体分析仪等等,但原理还是一样的。
真正的民间盗墓者受各种限制,他不可能带着雷达去盗墓,连个洛阳铲还得想办法拆开“藏起来”……,所以他有他自己的绝招。他要想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那就要想各种办法,有些是很精妙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