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兵器大揭秘唐刀

古代兵器大揭秘唐刀,第1张

古代兵器大揭秘唐刀

唐刀分为很多种一曰仪刀,二曰鄣刀,三曰横刀,四曰陌刀。仪刀是装饰用刀,鄣刀是短刀,横刀才是我们认为的普通刀,陌刀则是长刀,是步兵专门用来对付骑兵的重兵器,一般认为是长柄刀。

横刀非常精良,它的主要制造工艺如下:以纯铁渗碳后对折,多层迭打。刀锋淬火而刀脊不淬火。并将其工艺分为“三十炼”、“五十炼”、“百炼”等铸冶技法,不断冶炼、锻打、淬火,分步脱碳净化,颇似揉面,使铁百炼成钢。显然,这些工艺同日本的武士刀大同小异。那么,为什么日本武士刀的工艺一直流传到近代才失传,唐刀到宋代就基本不使用了?原因如下:

1成本太高。

唐刀的制作工艺过于复杂,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制作,并不适合中国这种有几十万军队的国家。以宋代为例,北宋中央禁军最少的时候也有二三十万,顶峰时期七八十万。如果士兵人手一把唐刀,这是不敢想象的,要花费巨大的军费。无论唐刀也好,武士刀也罢,一把刀可以制作好几把普通的刀。

而在日本,武士刀其实只有少数武士的佩刀而已,而武士的数量并不多。德川幕府可以说是日本历史上军事最鼎盛时期,也不过是八万旗本而已。而日本除了战国等极少数时期,国内并没有那种你死我活的大战。即便大名之间有冲突,往往让武士去对阵,分出胜负也就行了,不会赶尽杀绝。

而战国时期武士已经不够了,大名们为了消灭敌人,开始大面积编组农民组成的足轻士兵,他们不可能佩刀,都是使用长矛之类作战。

2唐刀虽精良,其他刀也不差。

在抗战中,日军发现西北军粗制滥造的大刀片,实战中并不明显弱于日军配备的武士刀。日军的武士刀很多是祖传的名刀,是精心打造的,价值不菲。而大片刀是一个中国乡下铁匠,在几小时内胡乱制造的。是实战期间,双方相差不大,被大刀片砍中也会死人。

宋代中国冶炼技术和兵器技术有很大进步,可以制造性价比更高的刀具,没有必要使用昂贵难以制造的唐刀。比如朴刀,制作工艺简单,造价低廉,但实战效果并不明显弱于唐刀。甚至朴刀还可以装上木柄成为长刀,这是唐刀不具备的。

3刀具在中国不被重视。

进入宋代以后,由于南北宋主要敌人是北方游牧民族政权。这些政权最大的特点,就是装备大量骑兵。以宋朝步兵来对付骑兵,主要使用弓箭和长矛,刀具几乎用不上,只是一种偶尔使用的第二武器而已。

唐代大量装备唐刀,一个目的是唐朝骑兵较多,骑兵比较需要唐刀在马上砍杀。但宋代骑兵已经不多,南宋骑兵更是稀少,这个方面就不需要考虑了。因为刀具不被重视,装备昂贵的唐刀自然没有必要。

4防具高速发展后的结果。

宋代开始金属防具,也就是铠甲有着明显的提高。以往游牧民族主要装备皮甲,仅仅可以抵抗远距离的弓箭,不能对付长矛或者刀具的近距离肉搏。但是,宋代开始铠甲水平提高很快,出现了一系列高水平金属铠甲。金军铁浮屠,就是一种重骑兵。铁浮屠的骑兵和战马都有重甲,不但弓箭射不穿,刀也砍不动,甚至长矛也刺不穿。

这种情况下,才出现了斩马刀等特种武器,而且开始使用狼牙棍等钝击类武器,对付重甲。如果说这么多武器都无法对付重甲,刀具就更没有用处了。随着铠甲的进步,刀具也就逐步不被重视。如果是巅峰怎么可能消失?

宋刀相对于唐刀是划时代的进步 通过加厚刀背 重心前移 宋刀在强度和挥砍威力上取得了重大进步 同时制造成本反而降低这种情况下 谁还稀罕价格贵、易损而且杀伤力弱的唐刀呢?美军的军用长刀经历了同样的演变,二战中美国海军陆战队的长刀仿自日本武士刀,也就是唐刀的徒孙。

到了越战美军装备的砍刀其设计原则跟宋刀一样, 加厚刀背、重心前移 可以认为是宋刀或者阿拉伯刀的演变 当然随着材料技术的进步,这把砍刀相当轻薄坚韧 主要是为了方便长期携带。

冷兵器是一种只用人力和机械力操持的作战器具,构造一般都是很简单,适宜于近战杀伤和白刃格斗。冷兵器种类繁多,按其用途可分为进攻性兵器、防护装具和攻守兵器械三类。而在进攻性武器中,又分为格斗兵器、护身兵器和远射兵器。冷兵器出现于太古时代,从上古到五代这一历史时期,火药还没有应用于军事,属于冷兵器时代。冷兵器最初是用木、骨、石,后来用铜、铁等材料制造,其种类和质量,也随着生产水平提及战争的发展而不断完善。从公元十世纪初火器发明以后,冷兵器仍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与火器并用。直至清末,新式军队的出现,冷兵器才退出了战争舞台。

石制(夏代以前)

铜制(商代、西周和春秋)

钢铁制(春秋末期开始)

格斗兵器

格斗兵器又称长兵器, 一般是在长柄上安上锋刃,使其具有杀伤功能。如矛(用于直刺和扎挑),戈 (用于勾、啄),戟(将戈的勾、啄和矛的直刺功能结合的兵器),殳(用于撞击)等,格斗兵器是冷兵器时代最基本的攻击性兵器。

1偃月刀(掩月刀) 三国时期关羽所用,又称"关刀"。其刀身狭长,形如偃月,刀背有青龙图案,又称"青龙刀" "偃月刀",刀头有回钩,钩尖似枪,锐利无比,刀背有突出锯齿状利刀,故名"冷艳锯",其柄因人而制,一般人直立,左手握住刀盘之下刀柄处,左臂向左侧伸直,刀鐏靠着左脚掌侧。刀盘的高度应与左肩齐。刀刃之长度,应是刀柄的五分之二长。其刀法相传是三国时期关羽所创。用法有十二字诀:劈、砍、磨、撩、削、裁、展、挑、拍、挂、拘、割。

2春秋大刀 其刀术主要有劈、砍、斩、架、截、云、挂、挎、挑、拦、扫、抹、托、拨、压、绞、错、捣、随、扇等。弹腿门之春秋大刀主要流行在河北、河南、黑龙江等地。其特点是刀法灵活,变化多端,气势雄伟,劲力贯注,快速迅猛,一招一势,动作紧凑,舒展大方。练习时要求气沉丹田,含虚抱气,气易相融,身法传神,刚柔互用。

3钩镰刀 刀背中部有一突出侧钩,有刃,可供钩割之用。刀法用劈、砍、钩、割等,临阵时十分方便。

4乾坤日月刀 是流传在民间的一种奇异兵器。全长六尺(2米),两端各有相同长度的月牙形刀。刀背上部各有三个小铁环,舞动起来沙沙作响。刀柄为坚硬木料所制,握手处在刀柄中段,上扎彩带,并有两个突出的月牙形利刀。利刃后为握手处。使练时,两手均在月牙形利刃下握住刀柄。握法有左阴右阳、右阴左阳和双阴法三种。此兵器前后可用,变化多端。主要用法有:前后扎刀、正反扎刀、斩劈刀、上挑刀、横扫刀、舞花刀、上下截刀、里外绞刀、撩挂刀、云拨刀、格拦刀、推架刀等。

5陌刀 长刀的一种。陌刀为一种两刃的长刀,较重,大约50斤。唐代军中大量配备。唐代以后陌刀逐渐消失。

刺身兵器

刺身兵器又称短兵器,一般柄较短,适宜单手操持,有刀(单面侧刃,用于劈砍)、剑(直身两刃尖锋,用于刺劈)、匕首(短小型双刃刺杀)等。其功能用于护体防身,或作为辅助性的进攻兵器。

1笔刀 刀尖锐利,刀背斜阔,柄下有鐏。

2掉刀 刀身直,刀尖向上,尖锐有刃,柄后有鐏。

3屈刀 刃前锐利,刀后斜阔,长柄,柄末端有鐏

4凤嘴刀 刀头呈圆弧状,刀刃锋利,刀背斜阔,柄下有鐏。

5眉尖刀 刀身狭窄,单刀,刀尖锐利,其后斜阔,木柄,后有铁鐏。

6戟刀 戟刀全长五尺,其中刀尖长四寸,边锋长一尺。刀柄粗可盈把,柄尾有一三棱形铁鐏。戟刀在对敌作战时可发挥前尖边锋的特点,声东击西,虚实多变,

7三尖两刃刀 刀尖分为三支,似"山"字形,中支形似剑状略高,两翼支稍低,两面开刃,锋利无比。刀柄后端有一三棱形铁鐏其用法以扎、绞为主。

8乾坤日月轮刀 短双器械。轮呈日月相交状并有五把刀向外展开。

9鸳鸯刀 双刀,属步战用刀。此刀一鞘两刀,其刀把各呈半圆形状,二刀合拢其刀把合成圆形,如同一刀。

10少林雪花亮银刀 全长三尺。少林俗家弟子使用。

11盾牌刀 指演练者双手所握持不同的双兵器,一般是左手持盾以防敌方远射之箭或隔挡其他兵械之用。右手持刀为乘虚攻敌之用。

12单刀加鞭 两手握持不同双器械,一手持单刀,另一手持九节鞭同时舞练,难度很大。

“越王剑”(湛卢、纯钩、胜邪、鱼肠、巨阙)

干将、莫邪

玄铁剑 重剑无锋,大巧不工,以重胜轻,以拙胜巧。

射远兵器

射远兵器又称抛射兵器,一种远距离杀伤敌人的兵器。有弓、矢、弩(装有张弦机构的弓)等,在冷兵器时代,弓弩被广泛地用于战争。

蹶张弩(一把用脚力踏开弓弦的弩)

元戎(诸葛亮在原有连弩的基础上加改进而制造的。这种连弩在一个弩槽里,一次放进十枝箭,张开弓,扣一下扳机就射出一支箭。接着,弩槽里的箭又落下一支。再上弦,再发、再落,可连续发射十次。"元戎"不仅比过去的连弩的射程快,而且十分轻巧灵便。它的不足是射程近,杀伤力小,只能用来守城。

防护兵器

防护兵器,有甲(防护身体)、胄(防护头部)、盾(手持防护械具),它用以避免被敌兵杀伤。它们在冷兵器时代,一直是军队中必要的装备。

甲(铠)

鱼鳞甲:西汉的鱼鳞甲是札甲的登峰造极,整套甲所用甲片超过2200片,甲片叠压密似鱼鳞。

其他

防护兵器

甲(皮甲)

攻(守)城

攻守城器种类较多,为了攻城,就制造木车、木牛车、尖头木驴以及通过城壕的壕桥;接近城墙后,就挖地道,这就有了挖掘械;为打开城门,就有撞击器;为了攀登城墙,就有了各利云梯、多层攻城塔、攻城车;为了从远处杀伤守城士兵和摧毁城上防御措施,就有了抛石机、巨型弩等等。守城器械中,有撞击云梯的撞车;有对付攻城士兵的飞钩;也有侦听敌人挖掘地道的侦察器材"地听"。用以登高辽望侦察的巢车,在攻城战中,为了侦察城内敌情,便在一辆坚固的大车的底盘和中央,树立一根高达四到五丈的大望杆,顶部造一个方形的木屋,屋外包上一层生牛皮,用来抵挡矢石,墙壁上开有辽望孔观察城中的情况。木屋可以用转动的轳辘上下升降。攻城战虽然起源很早,但限于早期战争的特点,春秋的时候作战仍不攻城,到战国的时候攻城战才逐渐增多。

火器(宋开始)

霹雳炮。1126年年底,北方的金军围攻北宋王朝的京都汴京,尚书右丞李纲指挥守城的宋军用火箭和一种叫霹雳炮的火球,焚烧金军人马,打退了金军的进攻。

突火枪

1259年,在安徽寿春府,有人制成了突火枪。突火枪的枪筒是用竹子做的,枪筒里安放着火药和子窠(子窠就是当时的子弹),然后利用火药燃烧产生的气体推力,把子窠射出去杀伤敌军人马。

火铳

火铳都是用铜或者铁铸造的。有大有小,大的叫碗口铳,一般安在水军战船或者城关险要的地方,后来的炮就是由这种大的火铳发展来的;小的火铳叫手铳。因为火铳比火枪使用方便,发射速度快,射程远,使用寿命长,杀伤威力大,所以很快就被元朝的军队用来作战。洪武十三年(1380年)规定,各地卫所驻军要按编制总数的10%装备火铳;到了明成祖时期,又创建了专门装备枪炮的新兵种神机营。

红衣炮

明代末期,困为吸收了外来枪炮铸造的科学技术,促进了新式枪炮的发展。象明末大学士徐光启,就曾经奏请朝廷批准购买和仿制英国铸造的加农炮,当时人们把这种炮叫做红衣炮。后来明将袁焕在宁远之战中,就是利用红衣炮打退了后金军队多次进攻。

附录

车之五兵

"车之五兵",指的是一辆战车上装备的五种或几种兵器,这里的"兵"当武器讲。当时战车兵是军队的主力,每一辆战车编制的战车兵和附属的徒步兵,是一个基本的作战单位,它的装备是有一定格局的。射远兵器有弓箭,配用青铜或者石、骨制的箭镞;格斗兵器有青铜制的长杆戈、矛、斧、钺和大刀;护身兵器有青铜制的小刀和短剑;防护器具有青铜胄、皮甲、盾牌等。车战时代的作战方式大致是,当交战双方的车阵相对进行着的时候,就用长杆格斗兵器来拼杀,由于当时战车的车身高大,两个车子之间的距离相对较长,所以长杆兵器的长度一般相当于人体高度的三倍,短了就没办法杀敌,短柄刀剑只在近战扭杀的时候才使用。

步兵五兵

"步兵五兵"。从战国时期开始,随着钢铁冶炼业的发展,铁制兵器和弓劲弩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战场上,徒兵开始分化成独立的步兵,废车用马又促使了骑兵的出现,步骑战开始取代车战,新的铁制组合兵器"步兵五兵"也就随之出现了。战国时期一个步兵的基本编制单位叫"伍","步兵五兵"就是这个伍的兵器装备。它包括铁制的矢、殳、矛、戈、戟五种。作战的时候,一伍士兵在方阵队形中成纵深排列,第一、第二名手持戈、戟短柄护身兵器,和敌人短兵相接;第三、第四名手挥矛、殳长杆兵器,掩护助战,由于步战的距离小,所以这时的长杆兵器只比身高稍长一点;第五名手持射远武器弓箭在后面连续射击。这样,一个伍的士兵在作战中能发挥多种兵器协同作战的威力。

骑之五兵

"骑之五兵"综合使用的原则和步兵五兵是相同的。骑兵的射远兵器有弓箭和马稍;短兵刀和盾配合使用;护体兵器是匕首,防护器有铠。

攻城战

除了车战、步骑战以外,还有攻守城使用的兵器。除了以上说的各种手持兵器外,又增加了许多专用兵器和器械。比如在攻城战中,为了侦察城内敌情,便在一辆坚固的大车的底盘和中央,树立一根高达四到五丈的大望杆,顶部造一个方形的木屋,屋外包上一层生牛皮,用来抵挡矢石,墙壁上开有辽望孔观察城中的情况。木屋可以用转动的轳辘上下升降。为了攻城,就制造木车、木牛车、尖头木驴以及通过城壕的桥;接近城墙后,就挖地道,这就有了挖掘械;为打开城门,就有撞击器;为了攀登城墙,就有了各利云梯、多层攻城塔、攻城车;为了从远处杀伤守城士兵和摧毁城上防御措施,就有了抛石机、巨型弩等等。攻城战虽然起源很早,但限于早期战争的特点,春秋的时候作战仍不攻城,到战国的时候攻城战才逐渐增多。

火器

同冷兵器一样,火器的创制和发展,大体上也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宋代火球、火箭与火枪等初级火器的创制阶段;二是元代到明朝嘉靖以前,金属管形射击火器火铳的创制和发展阶段;三是明朝嘉靖到第一次鸦片战争前,新式枪炮的传入和原有各类火器的发展阶段。

十八般武器

刀是一种用于劈砍的单面侧刃的格斗武器,由刀身和刀柄构成,刀身较长,薄刃厚脊。太古时代,就有石刀,它是用坚硬的石块磨制,平泽锐利。呈长圆形,背侧有双孔,可捆扎在木棍上,一侧为刀刃。随着冶铜术的发展,出现了青铜小刀。我国发现最早的铜刀,距今已四千多年。这种铜刀与石刀相仿,可应用于作战。西汉以后,钢铁制造的刀成为军队主要兵器之一,就是在最早的石刀、青铜刀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剑是一种既可以砍又可以刺的兵器。它由剑身、剑柄构成,剑身修长,两侧出刃,顶端收聚成锋,后安短柄,便于手握。由于在格斗中其功能以推刺为主,故又称为"直兵"。为了便于携带,还发明了剑室(鞘)。。剑成为步兵手中的利器,则是从春秋时期开始的,吴国和越国相继崛起,铸剑的水平远远超过中原诸国出现了一批驰名于世的铸剑大师,如欧冶子、风胡子、莫邪、干将等,有名的如"越王剑",代表了青铜剑制造技术的最高的水平,同只作佩带、表示等级身分和防身的早期剑已有很大不同。

戈是一种主要用于钩挽、啄刺敌人的格斗武器,它由长柄和横装的戈头组成。戈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太古时代。上古时代,人们为了有效地杀伤敌人或猎取野兽,往往在木柄上装上石刃,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石戈。在距今三千五百年前,我国已出现了青铜戈。商代已普遍使用青铜戈。戈是从殷周到春秋时期的主要武器之一。到了战国时期,铁兵器广泛使用,铁戟逐渐取代了青铜戈,戈在战场上逐渐被淘汰,而成为仪仗、门卫的装饰物。

矛是一种用于直刺和扎挑的格斗兵器。早在太古时代,人们就把石头或兽骨经过加工磨制,装上长柄,制成石矛和骨矛。商代出现了青铜矛,形体宽大,制造精良,形式美观,雕镂精致,既是实战的兵器,又是艺术珍品。西周春秋时代,矛的形体向细长演变,锋部厚重,锋刃有双隅、三隅等数种。长柄矛为战车上的车兵使用,短柚柄矛则是步卒的刺杀兵器。到了战国,出现了铁矛。楚国南阳的铁矛十分锋利。西汉武帝时期,由于铁矛的迅速发展,青铜矛被铁矛取代而退出了战争舞台。其形体也在发生变化。汉代除长柄矛外,还有"双矛"和"手矛"等短柄矛。到了晋代,出现专供骑兵用的长矛,称为槊。火器出现后,矛仍是军中必备的冷兵器,一直与火器并用到清朝后期。

戟,又称作孑、镘、或棘,是一种将矛的直刺功能和戈的勾、啄结合为一体的格斗兵器,其柄前端安装直刃用以刺杀,旁边枝生横刃用以钩啄。它出现于商、周、盛行于战国、汉晋各代,到南北朝时逐渐脱离实战。戟比戈的杀伤效能高,自出现后,很快取代了戈成为军队的主要武器之一。战国时,它是车战的主要格斗兵器,为"车之五兵"之一。汉代后,出现了铁戟,成为骑兵装备的主要格斗兵器。后汉以迄晋代,戟仍然盛行于军队。南北朝以后,由于重甲骑兵的发展,盔甲的制作日益精良,戟的勾啄杀伤效力减小,成为只表示官员身份等级的一种仪仗器物,而逐渐退出了战争舞台。

钺的形成与斧的形成属相同的时代,钺的式样与斧相同,惟较斧为大。钺比斧头大三分之一,杆长一尺半。钺杆末端有钻。钺在斧头之上加有突出之短矛,长约六寸。使钺之法合斧、矛、枪三者为一体。其用法除有斧、矛和枪之外,还有刺、拨、点、追四法。钺有长杆之钺和短杆之钺,如八卦掌拳派所用的子午鸳鸯钺,就是一种短双器械。

"弓"、"箭"(又叫矢)是一种抛射兵器。早太古社会,就已使用弓箭。原始的弓比较粗糙,弓身是用树枝或竹材弯曲而成,即"弦木为弧"的单体弓。用削尖头部的木棒当箭,利用细绳的弹力将箭射出。到春秋战国以后,弓的制作已有了一套完整的经验,选材、配料、制作程序和规格,都有严格的规定。据说做一张好弓,有的竟要三年才能完成。最早的箭,只是一根削尖了的树枝或竹子,后来将尖的石块或骨、贝作为箭镞,安在箭杆的头部。战国之后,箭镞不仅用铜、铁制作,而且形式和用途都有分工,名目繁多。晋代唐代的箭镞用钢制成,能穿坚甲。为了保持飞行方向,在箭尾安装了箭羽。根据不同需要,箭身长短,箭镞材料和重心都有明确规定。弓箭不仅是冷兵器时代的主要兵器,在战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即使是火器出现以后,仍然是军队主要兵器之一。因为弓箭轻便,射击速度比火绳枪快,有训练的射手命中的精度比早期火器要好些。从北宋初开始,弓箭又与火箭结合使用,成为火箭。元代的蒙古兵和清代的八旗兵,专精骑射,主要武器是弓箭,直到清军腐朽,骑射之风衰败,火器效能提高后,铳枪才逐步代替了弓箭。

战国时期,有个叫楚琴氏的人发明了弓弩,即在弓上安臂,弓臂上装上弩机。弩机安装在弩臂后部的沟槽内,由青铜制作,四周有郭,像一个匣子。匣内有钩住弓弦的"牙",又称机钩。匣上有"望山"(瞄准器),用以瞄准和带动"牙"扣住弓弦。"牙"下连结着"悬刀"(又称机拨),作为扣发用的扳机。射手使用时,先拉"望山",使"牙"升出,钩住拉开的弓弦,把箭放入弩臂上面的箭槽内,使箭栝顶上的弦上,然后通过"望山"瞄准目标,扣动扳机(悬刀),"牙"即缩进郭内,弓弦弹回,把箭射向前方。不需要什么技巧,稍加练习,就可掌握。它射程远,威力大,有的可射一千步。有一种连弩还可连续发射。但弩没有弓轻便,发射速度也较慢。因此,弓的作用仍为历代兵家所重视,两者取长补短,都是主要兵器。而与弓弩配套使用的箭,随着弓、弩的演进而变化。在战斗队形排列上,总是把弓箭手放在重要位置。横队队形,一般是"左骑、右步,中列强弩",而纵队队形,则前面是弓箭手,中间是长兵器手,后面是短兵器手。战斗时先以弓弩发射,接着长兵器刺杀,最后是短兵器投入格斗。

流星

刀是我国古代一种以单刃为主的砍杀兵器。

刀为单面长刃的短兵器。同时泛指可用于切、削、割、剁、刺的工具,与匕首合称亦为膳食器。刀的最初形态,与钺非常接近。其形状为短柄,翘首,刀脊无饰,刃部较长。到春秋战国时期,刀的形状发生巨大变化,两汉时,刀逐渐发展为步兵的主战兵器之一如环首刀,同时出现了许多不同形式的长柄刀。

历史发展

用于劈砍的单刃格斗兵器。由刀身和刀柄构成。刀身狭长,薄刃厚脊。刀柄有短柄和长柄之分,前一种多单手执握,常与盾牌配合使用;后一种则需双手执握,劈砍所及范围较大。为古代军队装备的主要格斗兵器之一。

中国新石器时代的石刀和青铜时代早期的青铜小刀,可以看作是刀的雏形。

商代的青铜大刀,刀身较宽、刀尖翘起,可供作战用。有的在刀脊背处附铸精美的花纹,但发现的数量较少。

还有一种小型青铜刀,与戈、弓矢一起装备战士,供近身防卫之需,全长仅30厘米左右,柄端以马、羊等动物头像为装饰,或做成环形。商周时期还使用过一种背部有銎孔的异形青铜刀,可装长柄,但发现数量很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

原文地址:https://pinsoso.cn/meirong/203108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4
下一篇2023-11-04

随机推荐

  • 精华液对皮肤的作用

    精华液对皮肤的作用  精华液对皮肤的作用,了解护肤的朋友们都知道,我们在护肤的时候是不能缺少精华液的,护肤品当中精华液是很重要的,面膜中有精华液,面霜有精华液,以下分享精华液对皮肤的作用。精华液对皮肤的

    2024-04-15
    47400
  • 多芬小白碗和妮维雅蓝罐哪个好用

    妮维雅蓝罐好用。1、多芬小白碗,这款身体乳丰富营养成分可以锁水,但敏感及不可使用,对于室内干燥的冬季很是实用。2、妮维雅蓝罐是一款面霜,它的成分除了拥有专利配方Eucerit,能持久滋润柔软肌肤,干燥的皮肤和部位都能得到有效的保湿和滋润的成

    2024-04-15
    49300
  • 妮维雅美白身体乳怎么样?它真的能美白吗?

    妮维雅美白身体乳,真的是一款平价大碗的产品,不少妹纸是因为美白的原因购入,但是没有想到居然还很滋润,香味不是很浓郁,反正用起来不怕用量的一款身体乳妮维雅美白身体乳好用吗妮维雅美白身体乳,便宜大碗好用,一百分推荐。轻薄的乳液状,吸收快不粘腻,

    2024-04-15
    41900
  • 性价比高的面霜有哪些?可以具体推荐几款吗?

    娥佩兰薏仁水懒人面霜、SNATIO芳香疗法系列维他命E滋润面霜、Ziaja齐叶雅山羊奶嫩白补水保湿面霜、ANA新款豆乳6合1面霜。1、娥佩兰薏仁水懒人面霜超大一罐,白色不透明啫喱凝胶状,质地很清爽,无矿物油的配方,不像普通面霜那么粘腻,涂开

    2024-04-15
    36700
  • 德韩混血“奔驰”面包车,最终还是败给了国产化

    上图这款车想必大家应该不会陌生,头顶奔驰标的MB100系列车型十多年前销量十分不错,在商务接驳领域更是大放光彩。当年开一辆奔驰MB100上街回头率绝对比丰田海狮高太多。很多人只知道这是一辆奔驰面包车,殊不知这辆车背后蕴藏了非常多有意思的故事

    2024-04-15
    25600
  • 冻干粉是什么?冻干粉有效吗?

    颜值,自古是门生意,古有“花钿、唇脂、傅粉、额黄、眉黛、胭脂”,今有“水、乳、霜、精华、口红、眼影、面膜、粉底、唇膏、香水……”,更有“玻尿酸、肉毒素、冻干粉……”这一波医美的风刮到了“冻干粉”,“皮肤的软黄金”、“皮肤修复专家”,上至明星

    2024-04-15
    29000
  • 龙婆烈帕婴能不能和其它帕婴一起供

    不可以。怕烫和帕婴依霸古曼一起供奉基本是不可以的,建议不要供奉在一起,怕烫是音译,基本就是一种大鬼的东西,依霸又是招人缘,异性缘的阴牌,拍婴也是有正牌有阴,古曼童是经过净化的夭折小孩子的灵体,跟多时候是指正的古曼,而不是一些巫师制作的。

    2024-04-15
    2650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