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梦的诗词名句
锦瑟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晓梦
李清照
晓梦随疏钟,飘然跻云霞;
因缘安期生,遍逅萼绿华。
秋风正无赖,吹尽玉井花;
共看藕如船,同食枣如瓜。
翩翩垂发女,貌妍语亦佳;
嘲辞斗诡辩,活火烹新茶。
虽乏上元术,游乐亦莫涯;
人生以如此,何必归故家?
起来敛衣坐,掩身厌喧哗;
心知不可见,念念犹咨嗟。
江城子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 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 坐满面 鬓如霜 夜来悠梦忽还乡 小轩窗 正梳妆 相顾无言 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断肠处 明月夜 短松岗
浪淘沙(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子夜歌 李煜
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
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
高楼谁与上?长记秋晴望。
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望江南 李煜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
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
花月正春风!
七律·无题 鲁迅
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
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
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似水照缁衣。
2求几句关于梦境的唐宋诗词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shàn)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lù)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jī),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yǐn)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dàn)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hōng)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jué)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3关于梦的古诗句关于写梦的古诗词名句
1、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 (李煜《望江南》)
2、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3、故欹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 (欧阳修《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
4、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5、泪尽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白居易《宫词》)
6、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李商隐《锦瑟》)
7、晓梦随疏钟,飘然蹑云霞。 (李清照《晓梦》)
8、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苏轼《江城子》)
9、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李煜《浪淘沙》)
10、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 (李煜《子夜歌》)
4宋词里带梦的句子木兰花---晏殊 燕鸿过后莺归去,细算浮生千万绪长于春梦几多时,散似秋云无觅处 闻琴解佩神仙侣,挽断罗衣留不住劝君莫作独醒人,烂醉花间应有数 踏莎行---晏殊 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 翠叶藏莺,朱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浣溪沙---李清照 莫许杯深琥珀浓,未成沈醉意先融,疏钟己应晚来风。
瑞脑香消魂梦断,辟寒金小髻鬟松,醒时空对烛花红。浣溪沙---李清照 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沈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
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诉衷情---李清照 夜来沈醉卸妆迟,梅萼插残枝。
酒醒熏破春睡,梦断不成归。 人悄悄,月依依,翠帘垂。
更挪残蕊,更拈馀香,更得些时。 小重山---李清照 春到长门春草青,红梅些子破,未开匀。
碧云笼碾玉成尘,留晓梦,惊破一瓯春。 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好黄昏。
二年三度负东君,归来也,著意过今春。
5关于“梦”的优美诗词昼梦 唐杜甫 二月饶睡昏昏然,不独夜短昼分眠。
桃花气暖眼自醉,春渚日落梦相牵。 故乡门巷荆棘底,中原君臣豺虎边。
安得务农息战斗,普天无吏横索钱。 归梦 唐杜甫 道路时通塞,江山日寂寥。
偷生唯一老,伐叛已三朝。 雨急青枫暮,云深黑水遥。
梦归归未得,不用楚辞招。 梦李白二首 唐杜甫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 魂来枫叶青,魂返关塞黑。
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水深波浪阔,无使皎龙得。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
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宝历二年八月三十日夜梦后作 唐白居易 尘缨忽解诚堪喜,世网重来未可知。
莫忘全吴馆中梦,岭南泥雨步行时。 答山驿梦 唐白居易 入君旅梦来千里,闭我幽魂欲二年。
莫忘平生行坐处,后堂阶下竹丛前。 禁中寓直,梦游仙游寺 唐白居易 西轩草诏暇,松竹深寂寂。
月出清风来,忽似山中夕。 因成西南梦,梦作游仙客。
觉闻宫漏声,犹谓山泉滴。 梦旧 唐白居易 别来老大苦修道,炼得离心成死灰。
平生忆念消磨尽,昨夜因何入梦来? 梦裴相公 唐白居易 五年生死隔,一夕魂梦通。 梦中如往日,同直金銮宫。
仿佛金紫色,分明冰玉容。 勤勤相眷意,亦与平生同。
既寤知是梦,悯然情未终。 追想当时事,何殊昨夜中? 自我学心法,万缘成一空。
今朝为君子,流涕一沾胸。 梦上山 唐白居易 夜梦上嵩山,独携藜杖出。
千岩与万壑,游览皆周毕。 梦中足不病,健似少年日。
既悟神返初,依然旧形质。 始知形神内,形病神无疾。
形神两是幻,梦寤俱非实。 昼行虽蹇涩,夜步颇安逸。
昼夜既平分,其间何得失? 梦微之 唐白居易 晨起临风一惆怅,通川湓水断相闻。 不知忆我因何事,昨夜三回梦见君。
梦仙 唐白居易 人有梦仙者,梦身升上清。 坐乘一白鹤,前引双红旌。
羽衣忽飘飘,玉鸾俄铮铮。 半空直下视,人世尘冥冥。
渐失乡国处,才分山水形。 东海一片白,列岳五点青。
须臾群仙来,相引朝玉京。 安期羡门辈,列侍如公卿。
仰谒玉皇帝,稽首前致诚。 帝言汝仙才,努力勿自轻。
却后十五年,期汝不死庭。 再拜受斯言,既寤喜且惊。
秘之不敢泄,誓志居岩扃。 恩爱舍骨肉,饮食断膻腥。
朝餐云母散,夜吸沆瀣精。 空山三十载,日望辎并迎。
前期过已久,鸾鹤无来声。 齿发日衰白,耳目减聪明。
一朝同物化,身与粪壤并。 神仙信有之,俗力非可营。
苟无金骨相,不列丹台名。 徒传辟谷法,虚受烧丹经。
只自取勤苦,百年终不成。 悲哉梦仙人,一梦误一生! 梦与李七、庾三十二同访元九 唐白居易 夜梦归长安,见我故亲友。
损之在我左,顺之在我右。 云是二月天,春风出携手。
同过靖安里,下马寻元九。 元九正独坐,见我笑开口。
还指西院花,乃开北亭酒。 如言各有故,似惜欢难久。
神合俄顷间,神离欠申后。 觉来疑在侧,求索无所有。
残灯影闪墙,斜月光穿牖。 天明西北望,万里君知否? 老去无见期,踟蹰搔白首。
无梦 唐白居易 老眼花前暗,春衣雨后寒。 旧诗多忘却,新酒且尝看。
拙定于身稳,慵应趁伴难。 渐销名利想,无梦到长安。
疑梦二首 唐白居易 莫惊宠辱虚忧喜,莫计恩雠浪苦辛。 黄帝孔丘无处问,安知不是梦中身。
鹿疑郑相终难辨,蝶花庄生讵可知。 假使如今不是梦,能长于梦几多时。
中书夜直梦忠州 唐白居易 阁下灯前梦,巴南城里游。 觅花来渡口,寻寺到山头。
江色分明绿,猿声依旧愁。 禁钟惊睡觉,唯不上东楼。
梦游天姥吟留别 唐李白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扇,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怳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时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春梦 唐岑参 洞房昨夜春风起,故人尚隔湘江水。 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
代别后梦别 唐长孙佐辅 别中还梦别,悲后更生悲。 觉梦俱千里,追随难再期。
翻思梦里苦,却恨觉来迟。 纵是非真事,何妨梦会时。
梦太白西峰 唐常建 梦寐升九崖,杳霭逢元君。 遣我太白峰,寥寥辞垢氛。
结宇在星汉,宴林闭氤氲。 檐楹覆余翠,巾舄生片云。
时往溪水间,孤亭昼仍曛。 松峰引天影,石濑青霞文。
恬目缓舟趣,。
6关于“梦”的优美诗词有哪些1、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宋·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2、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宋·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3、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宋·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4、兰烬落,屏上暗红蕉。
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萧萧。人语驿边桥。
——唐·皇甫松《梦江南·兰烬落》 5、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 玉轮轧露湿团光,鸾佩相逢桂香陌。
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 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唐·李贺《梦天》 6、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睡里消魂无说处,觉来惆怅消魂误。
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却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
——宋·晏几道《蝶恋花·梦入江南烟水路》 7、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
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
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宋·陆游《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 8、何处相逢,登宝钗楼,访铜雀台。唤厨人斫就,东溟鲸脍,圉人呈罢,西极龙媒。
天下英雄,使君与操,余子谁堪共酒杯。车千乘,载燕南赵北,剑客奇才。
——宋·刘克庄《沁园春·梦孚若》 9、燕燕轻盈,莺莺娇软,分明又向华胥见。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别后书辞,别时针线,离魂暗逐郎行远。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宋·姜夔《踏莎行·自沔东来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梦而作》 10、门隔花深梦旧游。夕阳无语燕归愁。
玉纤香动小帘钩。 落絮无声春堕泪,行云有影月含羞。
东风临夜冷于秋。 ——宋·吴文英《浣溪沙·门隔花深梦旧游》。
7带有梦字的诗词1 梦断窗全曙,儿单竞报晴。
2 梦与神游会自然,乃翁于易发先天。3 梦里常门下,诗中半广南。
4 梦不曾为岭青游,眼中陡顿有英州。5 梦谒西华到九天,真人授我指玄篇。
6 梦钓子陵湍,英风缅犹存。7 梦中相聚笑,觉见半床月。
8 梦入坤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9 梦入故园千里远,觉来寒食在并州。
10 梦入黄鹂紫殿阴,天津空费杜鹃心。11 梦寐殊方外,相思泽国边。
12 梦断江湖绝寄声,不图犹见老成人。13 梦好山晴晓不知,船边今日见须眉。
14 梦和残月两朦胧,饶舌幽禽苦唤侬。15 梦犹生花笔,祥开视草儒。
8关于梦境的古诗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李商隐《锦瑟》)
归梦如春水,悠悠绕故乡。
梦里思甘露,言中惜惠灯。
忆眠时,春梦困腾腾。展转不能起,玉钗垂枕棱。
晓梦随疏钟,飘然蹑云霞。
(李清照《晓梦》)
泪尽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白居易《宫词》)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苏轼《江城子》)
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李煜《浪淘沙》)
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 (李煜《子夜歌》)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
(李煜《望江南》)
故欹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 (欧阳修《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昼梦
唐杜甫
二月饶睡昏昏然,不独夜短昼分眠。
桃花气暖眼自醉,春渚日落梦相牵。
故乡门巷荆棘底,中原君臣豺虎边。
安得务农息战斗,普天无吏横索钱。
归梦
唐杜甫
道路时通塞,江山日寂寥。
偷生唯一老,伐叛已三朝。
雨急青枫暮,云深黑水遥。
梦归归未得,不用楚辞招。
梦李白二首
唐杜甫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
魂来枫叶青,魂返关塞黑。
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水深波浪阔,无使皎龙得。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
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宝历二年八月三十日夜梦后作
唐白居易
尘缨忽解诚堪喜,世网重来未可知。
莫忘全吴馆中梦,岭南泥雨步行时。
答山驿梦
唐白居易
入君旅梦来千里,闭我幽魂欲二年。
莫忘平生行坐处,后堂阶下竹丛前。
禁中寓直,梦游仙游寺
唐白居易
西轩草诏暇,松竹深寂寂。
月出清风来,忽似山中夕。
因成西南梦,梦作游仙客。
觉闻宫漏声,犹谓山泉滴。
梦旧
唐白居易
别来老大苦修道,炼得离心成死灰。
平生忆念消磨尽,昨夜因何入梦来?
hello,我是鹿苑,一名常驻湖北襄阳的独立女摄影师。
首先我先介绍一下我的家乡湖北襄阳,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楚文化、汉文化、三国文化的主要发源地。襄阳本身就是一座古城,襄阳古城为全国保存最完整的十大古城之一,自古就有“华夏第一城池”、“铁打的襄阳”、“兵家必争之地”之称。
这里还有一座比肩横店的影视基地,最近超火爆的电视剧《梦华录》就是在襄阳唐城取的景。
梦华录东京汴梁取景地-襄阳唐城
襄阳这座古城本身就很有古风的氛围,无论是走在街上还是去唐城拍照都有很多穿着汉服的人,这座城市很有文化包容性,大家都觉得穿汉服很美很仙,也都向往古人那种闲云野鹤的惬意生活。
从兼职到全职摄影
我是从2018年5月开始网上报班学摄影,开始接触汉服文化到现在有四年时间了。之前是周末兼职摄影到后来辞职做全职摄影师。
我爸是文化艺术的忠实爱好者,受他影响和教诲,我初中就开始学习国画和书法,高中也是艺术生,大学学的是平面设计,一直都从事美术相关的工作,这对我的摄影审美一直都有很大影响。
一开始对古风摄影感兴趣也是因为襄阳有唐城这座影视城,可以让我有发挥的空间,打开了我的古风摄影之路。
我的拍摄风格
我个人的摄影风格比较偏唯美清新,包容并且坚持自己独立的审美。我会根据每个人的长相和气质来建议适合她的汉服和妆造,把控妆造的整体风格搭配。前期拍摄引导,后期精心修图,女摄影擅长从女性角度拍摄最美的角度,后期修脸也会跟贴合女性审美,大家对我的好评和赞美,我会开心付出得了肯定,也感谢大家对我风格和审美的认同。
不光在襄阳本地拍照,我也会去不同的地方旅拍,每年也会进修学习,这样可以更好的拓展摄影思路,突破艺术创作的瓶颈。当古风摄影师这四年遇见了很多美好的人与事,用镜头记录大家最美好的时刻,镜头下的你们都是闪闪发光的仙女。
古风作品合集
以后我也要继续努力,希望在摄影这条路上走的更远。
欢迎大家来找我拍照,也欢迎大家来湖北襄阳旅游来唐城打卡,在当下穿汉服拍照也是一种享受和体验古人生活的方式,体验一下人间的花与酒,诗与梦。
1 有关青楼的诗句有哪些
楼头小妇鸣筝坐,遥见飞尘入建章。
——唐代:王昌龄《青楼曲二首》 楼上窗边的**弹奏着筝曲,远望着队伍的尘土进入建章宫。驰道杨花满御沟,红妆缦绾上青楼。
——唐代:王昌龄《青楼曲二首》 大军从驰道回来,把满路杨花都吹散到御沟里,盛装打扮的女子登上高楼。香帏风动花入楼,高调鸣筝缓夜愁。
——唐代:王昌龄《青楼怨》 春风吹动帐子阵阵花香飘入楼中,调高音调去弹筝以排解夜里愁怀。青楼春晚。
昼寂寂、梳匀又懒。乍听得、鸦啼莺弄,惹起新愁无限。
记年时、偷掷春心,花间隔雾遥相见。便角枕题诗,宝钗贳酒,共醉青苔深院。
—— 宋代:吕渭老《薄幸·青楼春晚》 我居在高楼的深闺中,春光已经迟晚。长日里百无聊赖,连梳头匀面也很慵懒。
忽然听到外面鸦啼莺啭,立刻引起我新愁无限。记得那一年,我和他花前隔雾遥遥相见,一见倾心而把情意暗传。
他更是情意绵绵,在我的角枕上题写诗篇,我拔下金钗去换回美酒,我们对斟对饮,寻乐追欢,陶醉在这长满青苔的深院。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
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宋代:秦观《满庭芳·山抹微云》 悲伤之际又有柔情蜜意,心神恍惚下,解开腰间的系带,取下香囊。
徒然赢得青楼中薄情的名声罢了。有关青楼的一些解释及诗句 青漆涂饰的豪华精致的楼房。
三国 魏 曹植 《美女篇》:“借问女安居?乃在城南端。青楼临大路,高门结重关。”
唐 张籍 《妾薄命》诗:“君爱 龙城 征战功,妾愿青楼欢乐同。” 清 陈梦雷 《拟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诗:“青楼当大道,高入浮云端。”
2 指 南朝 齐武帝 的 兴光楼 。后也泛指帝王之居。
《南史·齐纪下·废帝东昏侯》:“ 武帝 兴光楼 。上施青漆,世人谓之‘青楼’。”
唐 李白 《宫中行乐词》之五:“绿树闻歌鸟,青楼见舞人。” 3 指妓院。
南朝 梁 刘邈 《万山见采桑人》诗:“倡妾不胜愁,结束下青楼。” 唐 杜牧 《遣怀》诗:“十年一觉 扬州 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孙富 ﹞生性风流,惯向青楼买笑,红粉追欢。”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四》:“姬蹙然敛袵跪曰:‘妾故某翰林之宠婢也,翰林将殁,度夫人必不相容,虑或鬻入青楼,乃先遣出。
’” 4 借指青楼中的女子。多指妓女。
唐 温庭筠 《塞寒行》:“彩毫一画竟何荣,空使青楼泪成血。” 宋 秦观 《虞美人》词:“欲将幽恨寄青楼,争奈无情江水不西流。”
宋 晏几道 《生查子》词:“归去凤城时,说与青楼道:徧看 颍川 花,不似 师师 好。” 清 李渔 《慎鸾交·席卷》:“ 华郎 的心肠虽好,只怕他父亲到底执意,不容要我辈青楼。”
《“五四”爱国运动资料·妙莲告花界书》:“惟我青楼一无举动。我本我的良心,想出几条办法,劝告我全国花界同胞。”
2 关于青楼的诗句1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
原指唐人韩君平,他在安史之乱中与妻子柳氏失散。战乱之后,他不知道妻子是否还活着,更不知道她在哪里、是否改嫁?于是请人带了一袋黄金和一页诗文去寻访妻子的下落。
而与丈夫失散若干年之后的柳氏已经削去头发作了尼姑,呜咽之余回信是一首《杨柳枝》:“杨柳枝,芳菲节,所恨年年赠离别。一叶随风忽报秋,纵使君来岂堪折”
后有以章台柳比喻妓女
2 欢寝方浓,恨鸡声之断爱;?
思怜未洽,叹马足以无情。?
使我劳心,因君减食;?
再期后会,以结齐眉。
长安名妓刘国容,国色天香,才思敏捷,常与诗人们迭吟递唱。她与新科进士郭昭述情浓似酒,离别时赠情郎的一首短诗。
虽写离别,但却是何等风光旖旎。
3遣怀 作者:唐·杜牧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此追忆扬州岁月之作。杜牧于文宗大和七年至九年(833-835)在淮南节度使牛僧孺幕府任推官,转掌书记,居扬州。当时他三十一、二岁,颇好宴游。从此诗看,他与扬州青楼女子多有来往,诗酒风流,放浪形骸。故日后追忆,乃有如梦如幻、一事无成之叹。
小杜也算是唐诗人中的风流才子
表面放荡不羁,留连胜色,可其实他诗忧国忧民吧。
他另一首写歌女的诗:
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4这说到后庭花,不得不说南朝陈后主的贵妃张丽华,她本是歌妓出身,发长七尺,光可鉴人,陈后主对她一见钟情,据说朝堂之上,还常将其放在膝上共商国事。当时杨坚正积蓄兵力,有夺取天下之心,而陈后主并不在意,还整天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陈后主在光照殿前,又建“临春”、“结绮”、“望仙”三阁,自居临春阁,张丽华住结绮阁,龚孔二贵妃同住望仙阁,整日只作饮酒赋诗之事。
陈后主曾做一首《玉树后庭花》:
丽宇芳林对高阁,新装艳质本倾城;
映户凝娇乍不进,出帷含态笑相迎。
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
花开花落不长久,落红满地归寂中!
5白居易的《琵琶行》里亦有几句: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倒像是写青楼女子的一生。
6李贺的将进酒里有:
琉璃钟,琥珀浓, 小槽酒滴真珠红。
烹龙炮凤玉脂泣, 罗帏绣幕围香风。
吹龙笛,击鼍鼓; 皓齿歌,细腰舞。
(可用作青楼酒宴描写)
7*词滥调:
幸因今日,得睹娇娥。眉如初月,目引横波。素胸未消残雪,透轻罗。朱含碎玉,云髻婆姿。
两眼如刀,浑身似玉,风流第一佳人。及时衣着,梳头京样,素质艳丽青春。善别官商,能调丝竹,歌令尖新。
十指如玉如葱,凝酥体雪透罗裳里。
水精帘里颇黎枕,暖香惹梦鸳鸯锦。
以上虽然恶俗,有点低级趣味,但可用作青楼女子描写的说。
以上是本人平时积累和刚刚的寻找,希望能帮上忙。。。
其实应该还蛮多的,你可以多找找那些经常留连青楼的诗人、词人的作品。
3 形容青楼女子的诗形容青楼女子的诗有以下
1、莫攀我,攀我太心偏。我是曲江临池柳,这人折了那人攀。恩爱一时间!《望江南》敦煌曲子词
2、鸠雨细,燕风斜。春悄谢娘家。一重帘外即天涯,何必暮云遮。 钏金寒,钗玉冷,荡醉欲成还醒。一春梳洗不簪花,孤负几韶华。《喜迁莺》许棐
3、不是爱风尘,似被前身误。花落花开自有时,总是东君主。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卜算子》严蕊
4、微雨湿流光, 芳草年年与恨长。 烟锁凤楼无限事, 茫茫,鸾镜鸳衾两断肠。 魂梦任悠扬, 睡起杨花满绣床。 薄幸不来门半掩, 斜阳,负你残春泪几行。《南乡子》冯延巳
5、深画眉,浅画眉,蝉鬓鬅鬙云满衣,阳台行雨回。 巫山高,巫山低,暮雨潇潇郎不归,空房独守时。《长相思 》白居易
4 关于青楼、青楼女子1、《青楼曲二首》
唐代:王昌龄
白马金鞍从武皇,旌旗十万宿长杨。
楼头小妇鸣筝坐,遥见飞尘入建章。
驰道杨花满御沟,红妆缦绾上青楼。
金章紫绶千馀骑,夫婿朝回初拜侯。
译文:
将军乘坐佩饰金鞍的白马随皇帝出征,十万军士在长杨宫宿下。楼上窗边的**弹奏着筝曲,远望着队伍的尘土进入建章宫。
大军从驰道回来,把满路杨花都吹散到御沟里,盛装打扮的女子登上高楼。迎接夫君带着千余兵马,征战胜利归来,拜官赐爵。
2、《满庭芳·山抹微云》
宋代:秦观
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
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多少蓬莱旧事。
空回首、烟霭纷纷。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
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此去何时见也。
襟袖上、空惹啼痕。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译文:
会稽山上,云朵淡淡的像是水墨画中轻抹上去的一半;越州城外,衰草连天,无穷无际。城门楼上的号角声,时断时续。在北归的客船上,与歌妓举杯共饮,聊以话别。回首多少男女间情事,此刻已化作缕缕烟云散失而去。眼前夕阳西下,万点寒鸦点缀着天空,一弯流水围绕着孤村。
悲伤之际又有柔情蜜意,心神恍惚下,解开腰间的系带,取下香囊。徒然赢得青楼中薄情的名声罢了。此一去,不知何时重逢?离别的泪水沾湿了衣襟与袖口。正是伤心悲情的时候,城已不见,万家灯火已起,天色已入黄昏。
3、《遣怀》
唐代:杜牧
落魄江南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译文:
失意潦倒,携酒漂泊江湖,沉湎于楚灵王喜好的细腰女子和赵飞燕的轻盈舞姿。扬州十年的纵情声色,好像一场梦,醒悟回头,却在青楼女子这中落得一个薄情的名声。
4、《风雨》
唐代:李商隐
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
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
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
心断新丰酒,销愁斗几千。
译文:
我虽然胸怀匡国之志,也有郭元振《宝剑篇》那样充满豪气的诗篇,但却不遇明主,长期羁旅在外虚度华年。
黄叶已经衰枯,风雨仍在摧毁,豪门贵族的高楼里,阔人们正在轻歌曼舞,演奏着急管繁弦。
新交的朋友遭到浇薄世俗的非难,故旧日的老友又因层层阻隔而疏远无缘。心中想要断绝这些苦恼焦烦,要用新丰美酒来销愁解闷,管它价钱是十千还是八千。
5、《落花》
宋代:宋祁
坠素翻红各自伤,青楼烟雨忍相忘。
将飞更作回风舞,已落犹成半面妆。
沧海客归珠有泪,章台人去骨遗香。
可能无意传双蝶,尽付芳心与蜜房。
译文:
满天都是飞舞的落花,带着各自的伤感,在烟雨迷蒙的青楼里,我不由想起故人,怎么舍得忘记呢。
花儿在空中仿佛随着美人吟唱的曲子纷纷飘落,花落了,恰似化了半面妆的美人,楚楚可怜。
我这流浪的人儿看了落花的情景,不由感同身受,泪流满面,这种心境犹如繁华的街头游人离去一样空荡落寞,只有落花的残香还飘散在空中,引来了两只美丽的蝴蝶,把它们的爱情全部酿成甜美的蜜。
5 形容青楼的诗句香帏风动花入楼,高调鸣筝缓夜愁。
王昌龄《青楼怨》楼头小妇鸣筝坐,遥见飞尘入建章。王昌龄《青楼曲二首》北堂夜夜人如月,南陌朝朝骑似云。
卢照邻《长安古意》罗襦宝带为君解,燕歌赵舞为君开。卢照邻《长安古意》当然,徐琰的《双调蟾宫曲,青楼十咏》是最经典的!诗文如下:一初见会娇娥罗绮丛中,两意相投,一笑情通。
傍柳随花,偎香倚玉,弄月抟风。堪描画喜孜孜鸾凰妒宠,没褒弹立亭亭花月争锋。
娇滴滴鸭绿鸳红,颤巍巍雨迹云踪。夙世上未了姻缘,今生则邂逅相逢。
二小酌聚殷勤开宴红楼,香喷金猊,帘上银钩。象板轻敲,琼杯满酌,艳曲低讴。
结夙世鸾交凤友,尽今生燕侣莺俦。语话相投,情意绸缪。
拼醉花前,多少风流。三沐浴酒初醒褪却残妆,炎暑侵肌,粉汗生香。
旋摘花枝,轻除蹀躞,慢解香囊。移兰步行出画堂,浣冰肌初试兰汤。
回到闺房,换了罗裳。笑引才郎,同纳新凉。
四纳凉纳新凉纨扇轻摇,金井梧桐,丹桂香飘。笑指嫦娥,戏将织女,比并妖娆。
坐未久风光正好,夜将深暑气潜消。语话相嘲,道与多娇:莫待俄延,误了良宵。
五临床并香肩素手相携,行入兰房,拴上朱扉。香袅龙涎,簟舒寒玉,枕并玻璃。
相会在绣芙蓉青纱帐里,抵多少泛桃花流水桥西。困倚屏帏,慢解罗衣。
受用些雨怯云娇,煞强如月约星期。六并枕殢人娇兰麝生香,风月弥漫,云雨相将。
绣幕低低,银屏曲曲,凤枕双双。赛阆苑和鸣凤凰,比瑶池交颈鸳鸯。
月射纱窗,灯灭银釭。才子佳人,同赴高唐。
七交欢向珊瑚枕上交欢,握雨携云,倒凤颠鸾。簌簌心惊,阴阴春透,隐隐肩攒。
柳腰摆东风款款,樱唇喷香雾漫漫。凤翥龙蟠,巧弄娇抟。
恩爱无休,受用千般。八言盟结同心尽了今生,琴瑟和谐,鸾凤和鸣。
同枕同衾,同生同死,同坐同行。休似那短恩情没下梢王魁桂英,要比那好因缘有前程双渐苏卿。
你既留心,俺索真诚。负德辜恩,上有神明!九晓起恨无端报晓何忙?唤却金乌,飞上扶桑。
正好欢娱,不防分散,渐觉凄凉。好良宵添数刻争甚短长?喜时节闰一更差甚阴阳?惊却鸳鸯,拆散鸾凰。
尤恋香衾,懒下牙床。十叙别惠青楼兴却瓓珊,仆整行装,马鞴雕鞍。
叹聚会难亲,想恩爱怎舍,奈心意相关。是则是难留恋休掩泪眼,去则去好将惜善保台颜。
便休道凤只鸾单,枕冷衾寒。他日来时,不似今番。
6 关于青楼、青楼女子卓英英,唐成都名妓。
锦城春望 和风装点锦城春,细雨如丝压玉尘。 漫把诗情访奇景,艳花浓酒属闲人。
理笙 频倚银屏理凤笙,调中幽意起春情。 因思往事成惆怅,不得缑山和一声。
李倩,唐太原妓。 寄欧阳詹 自从别后减容光,半是思郎半恨郎。
欲识旧来云髻样,为奴开取缕金箱。 赵鸾鸾,唐平康名妓。
纤指 纤纤软玉削春葱,长在香罗翠袖中。 昨日琵琶弦索上,分明满甲染猩红。
酥乳 粉香汗湿瑶琴轸,春逗酥融绵雨膏。 浴罢檀郎扪弄处,灵华凉沁紫葡萄。
唐襄阳妓 送武补阙 弄珠滩上欲销魂,独把离怀寄酒尊。 无限烟花不留意,忍教芳草怨王孙。
吴二娘,白居易同时之江南人,杭州名妓。 长相思 深画眉,浅画眉,蝉鬓鬅鬙云满衣,阳台行雨回。
巫山高,巫山低,暮雨潇潇郎不归,空房独守时。 唐台城妓。
金陵词 宫中细草香红湿,宫内纤腰碧窗泣。 唯有虹梁春燕雏,犹傍珠帘玉钩立。
唐武昌妓。 续韦蟾句 悲莫悲兮生别离,登山临水送将归。
武昌无限新栽柳,不见杨花扑面飞。 杜秋娘,唐代名妓,与诗人杜牧同时。
金缕衣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徐月英,是江淮间的妓女,晚唐人。 送人 惆怅人间万事违,两人同去一人归。
生憎平望亭前水,忍照鸳鸯相背飞。 薛涛,字洪度,随父宦,流落蜀中,遂入乐籍。
有《洪度集》一卷,今编诗一卷。在全唐诗中收录其诗八十九首。
春望词四首 花开不同赏,花落不同悲。欲问相思处,花开花落时。
揽草结同心,将以遗知音。春愁正断绝,春鸟复哀吟。
风花日将老,佳期犹渺渺。不结同心人,空结同心草。
那堪花满枝,翻作两相思。玉箸垂朝镜,春风知不知。
谒巫山庙 乱猿啼处访高唐,路入烟霞草木香。 山色未能忘宋玉,水声犹是哭襄王。
朝朝夜夜阳台下,为雨为云楚国亡。 惆怅庙前多少柳,春来空斗画眉长。
牡丹 去春零落暮春时,泪湿红笺怨别离。 常恐便同巫峡散,因何重有武陵期。
传情每向馨香得,不语还应彼此知。 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
送友人 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
苏小小,钱塘名妓,南齐时人。 苏小小歌 妾乘油壁车,郎骑青骢马。
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 周韶,北宋杭州营妓,与胡楚、龙靓著《三妓诗》,名重诗坛。
太守宴上咏笼中白鹦鹉 陇上巢空岁月惊,忍看回首自梳翎。 开笼若放雪衣女,长念观音般若经。
胡楚,北宋杭州妓。 为葛亚卿作 君住江滨起画楼,妾居海角送潮头。
潮中有妾相思泪,流到楼前更不流。 聂胜琼,宋代长安妓女,后嫁李之问。
鹧鸪天·寄李之问 玉惨花愁出凤城,莲花楼下柳青青。 尊前一唱阳关后,别个人人第五程。
寻好梦,梦难成,况谁知我此时情。 枕前泪共帘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
宋蜀妓,陆放翁自蜀携归。 鹊桥仙 说盟说誓,说情说意,动便春愁满纸。
多应念得脱空经,是那个、先生教底。 不茶不饭,不言不语,一味供他憔悴。
相思已是不曾闲,又那得、工夫咒你。 严蕊,原姓周,字幼芳。
南宋中叶人,为台州营妓。 卜算子 不是爱风尘,似被前身误。
花落花开自有时,总是东君主。 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
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 如梦令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
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
鹊桥仙 碧梧初出,桂花才吐,池上水花微谢。穿针人在合欢楼,正月露、玉盘高泻。
蛛忙鹊懒,耕慵织倦,空做古今佳话。人间刚道隔年期,指天上、方才隔夜。
7 与青楼有关的诗词在唐代文人中,白居易的青楼诗最多,共有30首,除了“何处春深好,春深妓女家”、“绿藤阴下铺歌席,红藕花中泊妓船”、“李娟张态一春梦,周五殷三归夜台。
虎丘月色为谁好,娃宫花枝应自开”等诗句外,尤其是长诗《琵琶行》,青楼歌女的哀怨凄婉的琵琶声,竟然令江州司马泪湿青衫!不过,那个江州司马白居易,说的一套做的一套,他一方面在诗里同情那些风尘女子,一方面又玩弄女性不把妓女当人,“文人无行” 在他身上得到最充分的印证。琵琶行 / 琵琶引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代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水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武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钿头云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8 寻找一些关于青楼的诗句忆青楼 破砖残瓦似相识, 孤燕细语亦相知。
犹记纸醉金迷时, 秦淮河水尽胭脂。 叹青楼 抬头望, 饭已凉, 残雪遍木床, 昔日青丝尽白霜, 人老珠黄, 晚景更凄凉。
旧时多知少痴心汉, 山盟海誓皆相忘, 问苍天! 我辈何罪? 所遇尽为负心郎! 昔日芙蓉花, 今成道断根草。 以色事他人, 能得几时好?1章台柳专,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
原指唐人韩君平,他在安史之乱中与妻子柳氏失散。战乱之属后,他不知道妻子是否还活着,更不知道她在哪里、是否改嫁?于是请人带了一袋黄金和一页诗文去寻访妻子的下落。
而与丈夫失散若干年之后的柳氏已经削去头发作了尼姑,呜咽之余回信是一首《杨柳枝》:“杨柳枝,芳菲节,所恨年年赠离别。一叶随风忽报秋,纵使君来岂堪折” 后有以章台柳比喻妓女 2 欢寝方浓,恨鸡声之断爱;。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女性尤为爱美,是为其天性,古往今来,亘古不变。拥有洛神一般天生丽质的容颜,是每一位女性的梦想。但梦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对于不完美的自己,提升颜值成了古往今来最经久不衰的女性话题了。带你穿越回古代,看看美人们“懒起画峨眉,弄妆梳洗迟”的美妆心得。
一、出门5分钟,化妆1小时1、古代美人的标准。化妆就是一门很有讲究的美颜术。对着审美标准美颜,总不会走弯路。《诗经·硕人》对美人做了详尽的定义:手柔、肤白、皓齿,眉传情、唇带笑。
2、古代女子的化妆套路。对照这样的终极标准,历经各个时代的补充完善,一套标准化的化妆流程被传承了下来。这就是:一洁面,二润肤,三敷香粉,四抹胭脂,五画黛眉,六贴花钿、描斜红、妆面靥,七涂唇脂。对比一下现代女子上妆的过程,清洁、护肤、上底妆、上彩妆的套路在古代已经是一应俱全了。
出门5分钟,化妆1小时,古往今来没有例外。唐顺宗的女儿云安公主出嫁时,由于打扮时间过于长,苦苦在外等待的人,只能不知好歹地催问到,妆还没有化好吗?天都要亮了。
3、美颜有术。先从洁面说起。商周时期,女子们会利用草木灰洁面。战国时期,又搭配贝壳灰一起使用。秦代的时候,美人们改用了淘米水洁肤。
唐朝,清洁术有了很大的进步,发明了澡豆清洁肌肤。这是唐代的特色,是用豆粉添加药品制成的,起初是专供皇家贵族使用的奢侈品,不但具有强效的清洁能力,加入的中药成分还具有美白保湿、祛痘祛斑的神效。
《旧唐书》中曾记载,每逢农历十二月初八,君王都有赏赐澡豆等护肤用品的习惯。盛产优质豌豆的地方官员上也会投其所好,将澡豆进贡给皇家和权贵。不过刚开始,澡豆不过是皇室和贵族的专用。唐代名医孙思邈,认为澡豆这个好物品,不应该垄断在高层,平民也该享用,于是在《千金要方》中公开了一个澡豆秘方。世间女子都知道后,纷纷效仿起来。
宋朝,基于汉代人对石碱的研发,发明了肥皂,那时美人洁肤多了一个洁肤神器。
再说说润肤术。清洁之后,为了让妆容更加服帖不卡粉,古代美人也会先进行护肤处理。周代时期,美人们就开始使用面脂柔肤,也就是现代人的润肤霜。当时的面脂大多是提取动物脂肪来使用,为纯白色。
到了唐代,还发展了添加色素的面脂,有紫雪、红雪、白雪三种面脂之分,能起到调节肤色作用,是带黄、偏红、略青肌肤的小克星。与现代不同颜色的隔离霜,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接下来再说说焕颜术。秦朝以前,以素颜妆为主,秦朝以后,有了彩妆的概念。秦朝以前,涂个香粉、描个眉,就完成了整套化妆流程。用现代人的眼光看,就是一个素颜妆。
秦朝以后,彩妆时代来了。这并不是信口开河,从出土的文物中就能发现时代印记。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梳妆奁中,发现了胭脂。当时的美人涂完香粉美白后,还会使用胭脂让妆容更加立体。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也是整张脸的灵魂。如今画眼线能让眼睛大大有神。古代并不追求大眼,丹凤眼更受青睐,画眉成了整张脸的重点。战国时代,没有发明出特定的画眉工具。美人们为了美,会用烧焦的柳枝涂在眉毛上。生在那个时代的女子都是心灵手巧,化个妆都要有技术含量。时代进步后,人们用“黛”这种藏青色的矿物画眉了。
美丽的妆容基本完成后,还有三个自选动作可以做,就是贴花钿、描斜红、妆面靥。花木兰从军回来,凯旋而归后,心情大好,恢复了娇羞的女妆打扮,“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花木兰是位讲究的女子,为了让妆容看上去更加特别、精致,她贴得就是花钿。
妆面靥的流行则是美人的无心之举。当时孙权的第三个儿子吴孙和的邓夫人,不小心破了相,就算请了名医医治,还是在脸颊上留下了红点。但这一红点不但没拉低邓夫人的颜值,反而让她平添了几分韵味。
魏文帝宠爱的宫女薛夜来,她脸部受伤后也留下了两道伤痕,但若隐若现犹如两道月牙。魏文帝见后,对她更加宠爱了。众人见后,纷纷效仿起来,逐渐形成了妆面靥的美颜术。
这种妆容,还被宫中女子用来委婉告诉君王自己的月事情况。如果月事来临,不能受君王临幸,会在脸上点上红点。
化妆的最后一步就是涂唇了。古代美人以樱桃小嘴为美。为了把大嘴的瑕疵修饰掉,会在打底时把嘴唇也敷成白色,再重新自己画唇形,营造出樱桃小嘴的美感。春秋战国年代开始,美人就喜欢画唇。湖南长沙出土的战国墓中的帛画上,已经可以见到美人画唇的痕迹了。
二、美妆好物1、盛行已久的香粉。美妆达人都有同感,打造一副精致的妆容,毫无瑕疵、白净的肤质是关键。想要奶白肌一样的裸妆感,那么自然少不了粉底的帮忙。粉底并不是现代人的专利,也古代女性最早使用的化妆品之一。
生活在先秦时代的大文豪屈原,看到举止优美端庄的女子,作词的雅兴大发,“易中利心,以动作只;粉白黛黑,施芳泽只”。一个胭脂淡扫的女子,如画如诗。
由此可见,涂脂抹粉早在战国时期就已开始,已传承了数千年,如今依旧是女性朋友们乐此不疲的事情。
俗话说,一白遮百丑。古代女子使用香粉,主要为了让脸更白。香粉以米粉为主要成分。粉字是米字旁,由此可见,当时粉的主要原料就是人们日常食用的米。制作的时候,将新米浸泡发胀发软,然后经过碾磨成浆,盛放于圆形的器皿中,经发酵沉淀就成了洁白细腻的米粉了。在太阳下晒干后,自然形成结块的粉块,再将粉块研磨成粉末,加入香料,就是女子们爱用的香粉了。
除了以米粉作为香粉外,古代女子用的高档化妆品,还有铅粉。铅粉也是和米粉一样,具有美白功能的化妆品。铅粉的质地更为细腻,制作工艺与现代化妆品十分接近,是通过化学反应手段制成的。铅粉的美白功效比米粉更胜一筹,是古代富家女子的心头好。由于铅粉强悍的美白效果,现在不少化妆品也在添加使用。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多情才子曹植在思慕女子时,有感而发,写下了千古名篇《洛神赋》。赋中有云 “芳泽无加,铅华弗御”。洛神无须用铅华化妆,都已经容颜完美,美丽动人了。曹植作为男性,对铅华都很了解,可见三国时期铅华流行,是女性中的普遍喜爱的消费品。
古代也有自带流量的美妆博主。如因杨贵妃而走红的杨妃粉。这种好用的杨妃粉,产自马崽坡上,取用时需要先祭奠先人,然后掘地三尺,去掉浮土三尺后,会找到细腻光洁的杨妃粉。此粉女子用来滋润肌肤最为适宜。
2、修眉墨。古代美人,就算用烧焦的柳枝,也要化眉。久而久之,就出现了修眉的专用墨。五代时期,张遇以供御墨而闻名于世。宫中女子都爱用张遇制得墨。
古代除了好用国货外,也有不少进口货,其中,以波斯螺子黛最为出名。但螺子黛的价格高昂,一颗值数金,只有少数女子才能用得起。隋炀帝时,宫中用度变得奢靡起来,大量购买,最后落了个入不敷出的地步。到了清代,螺子黛经过一路炒作,已经上涨到了千金的价位,成了不折不扣地奢侈品。
三、古代流行的妆容各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妆容代表。以唐代为分界线,前后都有寡淡妆。北周由于宣帝发布了明文规定,只有宫女们可以施粉黛,流行风尚因此没有刮到民间。汉代的赵合德创了“慵懒妆”,此妆容的特点在于,薄施粉黛,再搭配清淡的眉妆、散落的卷发,营造出慵懒妩媚的气质。
南朝梁元帝的徐妃,因为赌气而画了个“半面妆”,却阴差阳错地惹出了“半老徐娘,风韵犹存”的轶事。魏晋时期流行“额黄妆”。女子喜欢用花、叶、虫、鸟等图案贴在额头上,或是用月牙贴在太阳穴、脸颊处。唐代以“酒晕妆”为代表。这个妆容尤为凸显胭脂的使用,两颊上几乎涂满了胭脂,配上唐代人特有的丰腴,成了当时的网红妆。
小结古代美人在化妆爱美这件事上,显示出了非凡的造诣。无论从化妆品的取材上来看,还是化妆技巧上来看,都和现代美颜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古代修容指南的七部曲,“一洁面,二润肤,三敷香粉,四抹胭脂,五画黛眉,六贴花钿、描斜红、妆面靥,七涂唇脂”,至今有些穿越了千年,古为今用。
陈学勇先生的这本书,是林徽因的传记,旨在描绘她本来的样子,并且消除许多偏见甚至误会。譬如和徐志摩的这些传说,作者经过考证和采访,基本撇清了事实,整个过程中都是徐氏狂热的追求,林明确地拒绝并且始终保持着君子之交。有些人说,林徽因太聪明,她保持着对徐志摩的爱慕,安享着金岳霖的爱情,却和老实的梁思成走入婚姻。这样的说法非但没有证据,而且几乎是出于某种阴暗的心理。读了这本书,我们便有足够的理由去斥责那些庸俗的揣测。
林徽因出身官宦世家,然而早期生活并不快乐;和梁思成结合,成为一对志同道合的神仙眷侣,然而在国难、家难之际,他们同样经受了无数的痛苦与折磨,连基本的生活都不能得到充足的保障。林徽因并不是仙女,她有着极其普通的一面,在昆明,在李庄,在北平,她也和每一个主妇一样,为了生活而操劳。她不仅是那个客厅里高雅的太太,也是一位平凡的妻子、母亲。
然而林徽因终究不是一个普通的女子,她的才情,她的思想,她的惊魂始终是高人一等的,在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的领域,她不仅仅是梁思成的妻子,她是独立而伟大的存在。清华建筑学院,有梁思成的塑像,同样也不应该少了林徽因的塑像。
在她生命的最后一个晚上,梁思成也生病了,就住在隔壁。凌晨,林徽因感觉时间不多了,呼喊护士,希望她能请梁思成过来。然而,那是一个不耐烦的护士,以等天亮了再说打发了。天亮了,林徽因已经永远地走了。这个细节,会让每一个读者热泪盈眶。
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公布,其中一个项目是“中国古代建筑理论及文物建筑保护的研究”,主要完成人名单中,林徽因排名第二。这应该算是官方对林徽因学术成就的认可。其实更好的认可应该来自梁思成,别人说“文章是自己的好,老婆是别人的好”,他说“老婆是自己的好,文章是老婆的好”。这文章,不仅是林氏那些空灵的诗文,更是梁先生的每一部学术著作,那些著作其实已经说不清楚,哪一章哪一篇出自梁或者林,他们是融为一体的。
林徽因逝世后,梁思成的文章再也不是以前的那种样子了。
公众号:教书匠陈浩
古代美女化妆法则
花钿
这种化妆方式又称花子、面花、贴花,是贴在眉间和脸上的一种小装饰。
关于花钿的起源,据宋高承《事物纪厚》引《杂五行书》说:南朝“宋武帝女寿阳公主,人日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经三日洗之乃落,宫女奇其异,竞效之”。因故称之为“梅花妆”或“寿阳妆”。
至宋朝时,还在流行梅花妆,汪藻在《醉花魄》中吟:“小舟帘隙,佳人半露梅妆额,绿云低映花如刻。”
贴花钿成风也是在唐朝。花钿是用什么做成的呢?古时候做花钿的材料十分丰富,有用金箔剪裁成的,还有用纸、鱼鳞、茶油花饼做成的,最有意思的是,甚至蜻蜓翅膀也能用来做花钿!如宋人陶谷所著《潸异录》上说:“后唐宫人或网获蜻蜓,爱其翠薄,遂以描金笔涂翅,作小折枝花子。”可见古时妇女的化妆方式不仅丰富,而且别出心裁,不拘一格。花钿的颜色有红、绿、黄等,大家熟悉的《木兰辞》中就有“对镜贴花黄”一句。花钿的形状除梅花状外,还有各式小鸟、小鱼、小鸭等,十分美妙新颖。
口红
古代称口红为口脂、唇脂。口脂朱赤色,涂在嘴唇上,可以增加口唇的鲜艳,给人健康、年轻、充满活力的印象,所以自古以来就受到女性的喜爱。这种喜爱的程度可以从《唐书·百官志》中看到,书中记:“腊日献口脂、面脂、头膏及衣香囊,赐北门学士,口脂盛以碧缕牙筒。”这里写到用雕花象牙筒来盛口脂,可见口脂在诸多化妆品中有着多么珍贵的地位!
口脂化妆的方式很多,中国习惯以嘴小为美,即“樱桃小口一点点”,如唐朝诗人岑参在《醉戏窦美人诗》中所说:“朱唇一点桃花殷。”
唐朝元和年以后,由于受吐蕃服饰、化妆的影响,出现了“啼妆”、“泪妆”,顾名思义,就是把妆化得像哭泣一样,当时号称“时世妆”。诗人白居易曾在《时世妆》一诗中详细形容道:“时世妆,时世妆,出自城中传四方,时世流行无远近,腮不施朱面无粉,乌膏注唇唇似泥,双眉画作八字低,妍媸黑白失本态,妆成近似含悲啼。”这种妆不仅无甚美感,而且给人一种怪异的感觉,所以很快就不流行了。
唐宋时还流行用檀色点唇,檀色就是浅绛色。北宋词人秦观在《南歌子》中歌道:“揉兰衫子杏黄裙,独倚玉栏,无语点檀唇。”这种口脂的颜色直到现代还在流行着。当然,无论是朱赤色还是檀色,都应根据个人的不同特点,不同条件来适当加以选择使用,千万不能以奇异怪状的时髦为美。
傅粉
傅粉即在脸上搽粉。中国古代妇女很早就搽粉了,这一直是最普遍的化妆方式。据唐书记载,唐明皇每年赏给杨贵妃姐妹的脂粉费,竟高达百万两!对于傅粉的方法,清初戏剧家李渔的见解颇为独到,他认为当时妇女搽粉“大有趋炎附势之态,美者用之,愈增其美”,“白者可使再白”,“黑上加之以白,是欲故显其黑”,鲜明地道出了化妆与审美的关系。更值得深思的是,古人还把傅粉等化妆方式同道德修养相联系,指出美容应与自我的修身养性结合起来,如东汉蔡邕认为:“揽照拭面则思其心之洁也,傅粉则思其心之和也,加粉则思其心之鲜也,泽发则思其心之顺也,用栉则思其心之理也,立髻则思其心之正也,摄鬓则思其心之整也。”这种观点,不仅颇有见地,而且寓意深刻。
额黄
额黄,又叫鸦黄,是在额间涂上**。这种化妆方式现在已不使用了,它起源于南北朝,在唐朝盛行。据《中国历代妇女妆饰》中记:这种妆饰的产生,与佛教的流行有一定关系。南北朝时,佛教在中国进入盛期,一些妇女从涂金的佛像上受到启发,将额头涂成**,渐成风习。南朝简文帝《美女篇》云:“约黄能效月,裁金巧作星。”这里说的约黄效月,就是指额黄的化妆方式。唐朝额黄盛行时,温庭筠在诗中吟出“额黄无限夕阳山”之句,李商隐也写道:“寿阳公主嫁时妆,八字宫眉捧额黄。”唐朝牛僧孺在《幽怪录》中还专门记述了神女智琼把额头化妆成**的故事。至宋代时额黄还在流行,诗人彭汝励歌曰:“有女夭夭称细娘,珍珠落鬓面涂黄。”这些都反映出古代妇女喜欢额黄的情景。
画眉
画眉是中国最流行、最常见的一种化妆方法,产生于战国时期。屈原在《楚辞·大招》中记:“粉白黛黑,施芳泽只。”“黛黑”指的就是用黑色画眉。汉代时,画眉更普遍了,而且越画越好看。《西京杂记》中写道:“司马相如妻文君,眉色如望远山,时人效画远山眉。”这是说把眉毛画成长长弯弯青青的,像远山一样秀丽。后来又发展成用翠绿色画眉,且在宫廷中也很流行。宋朝晏几道《六么令》中形容:“晚来翠眉宫样,巧把远山学。”《米庄台记》中说“魏武帝令宫人画青黛眉,连头眉,一画连心甚长,人谓之仙娥妆。”这种翠眉的流行反而使用黑色描眉成了新鲜事。《中华古今注》中说杨贵妃“作白妆黑眉”,当时的人将此认作新的化妆方式,称其为“新妆”。难怪徐凝在诗中描写道:“一旦新妆抛旧样,六宫争画黑烟眉。”
到了盛唐时期,流行把眉毛画得阔而短,形如桂叶或蛾翅。元稹诗云“莫画长眉画短眉”,李贺诗中也说“新桂如蛾眉”。为了使阔眉画得不显得呆板,妇女们又在画眉时将眉毛边缘处的颜色向外均匀地晕散,称其为“晕眉”。还有一种是把眉毛画得很细,称为“细眉”,故白居易在《上阳白发人》中有“青黛点眉眉细长”之句,在《长恨歌》中还形容道:“芙蓉如面柳如眉”。到了唐玄宗时画眉的形式更是多姿多彩,名见经传的就有十种眉:鸳鸯眉、小山眉、五眉、三峰眉、垂珠眉、月眉、分梢眉、涵烟眉、拂烟眉、倒晕眉。光是眉毛就有这么多画法,可见古人爱美之心的浓厚。
古代化妆品——
古代女子的“眉笔”:
据说画眉之风起于战国,在还没有特定的画眉材料之前,妇女用柳枝烧焦后涂在眉毛上(好怪异的化妆哦,还是做现代人好)。
古代女子画眉所用的材料,随着时代的饿发展而变化。
从文献记载来看,最早的画眉材料是黛,黛是一种黑色矿物,也称“石黛”。
描画前必须先将石黛放在石砚上磨碾,使之成为粉末,然后加水调和。磨石黛的石砚在汉墓里多有发现,说明这种化妆品在汉代就已经在使用了。
除了石黛,还有铜黛、青雀头黛和螺子黛。
铜黛是一种铜锈状的化学物质。青雀头黛是一种深灰色的画眉材料,在南北朝时由西域传入。螺子黛则是隋唐时代妇女的画眉材料,出产于波斯国,它是一种经过加工制造,已经成为各种规定形状的黛块。使用时只用蘸水即可,无需研磨,因为它的模样及制作过程和书画用的墨锭相似,所以也被称为“石墨”,或称“画眉墨”。
到了宋代,画眉墨的使用更加广泛,妇女们已经很少再使用石黛。
关于画眉墨的制作方法,宋人笔记中也有叙述,例如《事林广记》中说:“真麻油一盏,多着灯心搓紧,将油盏置器水中焚之,覆以小器,令烟凝上,随得扫下。预于三日前,用脑麝别浸少油,倾入烟内和调匀,其墨可逾漆。一法旋剪麻油灯花,用尤佳。”这种烟薰的画眉材料,到了宋末元初,则被美其名曰“画眉集香圆”。元代之后,宫廷女子的画眉之黛,全部选用京西门头沟区斋堂特产的眉石,至明清也如此。到了20世纪20年代初,随着西洋文化的东渐,我国妇女的化妆品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画眉材料,尤其是杆状的眉笔和经过化学调制的黑色油脂,由于使用简便又便于携带,一直沿用到今天。
芳泽可亲——妆粉
中国妇女使用妆粉至少在战国就开始了,最古老的妆粉有两种成分,一种是以米粉研碎制成,古粉字从米从分;另一种妆粉是将白铅化成糊状的面脂,俗称“胡粉”。因为它是化铅而成,所以又叫“铅华”,也有称“铅粉”的。
两种粉都是用来敷面,使皮肤保持光洁。
关于米粉的制作方法,在《齐民要素》里有比较详细的记载,最原始的制粉方法,是用一个圆形的粉钵盛以米汁,使其沉淀,制成一种洁白粉腻的“粉英”,然后放在日中曝晒,晒干后的粉末即可用来妆面。由于这种制作方法简单,所以在民间广泛流传,直到唐宋时期,人们制作米粉,仍然采用这种方法。
还有一种香粉,是用粟米制作,类同上,只是最后再加上各种香料,便成香粉,由于粟米本身含有一定的粘性,所以用它敷面,不容易脱落。和米粉相比,铅粉的制作过程复杂得多,从早期的文献资料看,所谓铅粉,实际上包含了铅、锡、铝、锌等各种化学元素,最初用与妇女妆面的铅粉还没有经过脱水处理,所以多呈糊状。自汉代以后,铅粉多被吸干水分制成粉末或固体形状。由于它质地细腻,色泽润白,并且易于保存,所以深受妇女喜爱,久而久之就取代了米粉的地位。
除了单纯的米粉、铅粉以外,古代妇女的妆粉还有不少名堂,如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宫人段巧笑以米粉、胡粉掺入葵花子汁,合成“紫粉”。
唐代宫中以细粟米制成“迎蝶粉”。
在宋代,则有以石膏、滑石、蚌粉、蜡脂、壳麝及益母草等材料调和而成的“玉女桃花粉”。
在明代则有用白色茉莉花仁提炼而成的“珍珠粉”以及用玉簪花合胡粉制成玉簪之状的“玉簪粉”。
清代有以珍珠加工而成的“珠粉”以及用滑石等细石研磨而成的“石粉”等等。
还有以产地出名的,如浙江的“杭州粉”(也称官粉);荆州的“范阳粉”;河北的“定粉”;桂林的“桂粉”等等,粉的颜色也由原来的白色增加为多种颜色,并掺入了各种名贵香料,使其具有更迷人的魅力。近半个世纪以来,随着考古工作的深入开展,大批妆粉实物相继出土,有的盛在精致的钵内,有的安装在丝绸的包里,最有特色的是从福建福州出土的南宋妆粉,被制成特定形状的粉块,有圆形、方形、四边形、八角形和葵瓣形等等,上面还压印着凸凹的梅花、兰花以及荷花纹样。
姹紫嫣红话胭脂
胭脂是古代妇女常用的化妆品,历代典籍中有关胭脂的写法有很多,如“焉支”、“烟支”、“鲜支”、“燕支”、“燕脂”、“阏氏”等等。
它是一种红色的颜料,有种说法认为古代胭脂的真正产地是匈奴境内的焉支山,而“阏氏”这个名称,是对匈奴人对宫廷妇女的一种称呼,原指贵族正妻,因为这些贵族妇女常用“阏氏”妆饰脸面,所以“阏氏”成了她们的代称呼。
据说胭脂传入中原和张骞出使西域有关。所谓“胭脂”实际上是一种名叫“红蓝”的花朵,它的花瓣中含有红、黄两种色素,花开之后被整朵摘下,然后放在石钵中反复杵槌,淘去黄汁后即成鲜艳的红色颜料。
妇人妆面的胭脂有两种,一是以丝绵蘸红蓝花汁而成,名为“绵燕支”;另一种是加工成小而薄的花片,名叫“金花燕支”。这两种胭脂都可经过阴干处理,使用时只要蘸少量清水即可涂抹。
到了大约南北朝时期,人们在这种红色颜料中又加入了牛髓、猪胰等物,使其成为一种稠密润滑的脂膏,由此,燕支被写成“胭脂”,“脂”有了真正的意义。《红楼梦》44回中有一段关于胭脂的描写,说得非常形象。这种胭脂“也不是一张,却是一个小小的白玉盒子,里面盛着一盒,如玫瑰膏子一样。宝玉笑道:‘铺子里卖的不干净,颜色也薄,这是上好的胭脂拧出汁子来,淘澄净了,配了花露蒸成的,只要细簪子上挑上一点儿,抹在唇上,足够了;用一点水化开,抹在手心里,就足够拍脸的了。’平儿依言妆饰,果然鲜艳异常,且又甜香满颊。”
除了红蓝外,制作胭脂的原料还有重绛、石榴、山花以及苏芳木等。重绛是一种绛红色染料,它的色彩比较浓重,不及红蓝鲜艳透明。在汉魏时常常被用来作燕支的材料。石榴花也是一种红色颜料,在隋唐时常用来炼染女裙,时称“石榴红裙”,但也可用来制成胭脂。
与石榴花相仿的是山花,山花是一种野生植物,经过提炼加工,则可为化妆材料。苏方木也名“苏木”,它的颜色虽比较黯淡,但作为染料饿历史却很长,早在魏晋时期就是一种主要的红色染料。
由于胭脂的推广流行,汉代以后,妇女作红妆者与日俱增,且经久不衰。从大量的文献记载以及形象资料来看,古代妇女化妆,往往是脂粉并用,单以胭脂妆面的比较少见,具体做法可分为三种:
1、在化妆之前先将胭脂与铅粉调和,使之变成檀红——即粉红色,然后直接抹于面颊,因其在敷面以前已经被调和成一种颜色,所以色彩比较统一,整个面部的敷色比较均匀,能给人以庄重、文静之感,所以多用于成年妇女;
2、先抹白粉,再涂胭脂,胭脂的位置往往集中在两腮,所以双颊多呈红色,而额头、鼻子以及下颌则露出白粉的本色来,中国古代传统画人技法中有“三白”之说,就是根据这种化妆方法而来(实物可见唐寅的绘画,里面大多数女性都是这样化妆的),从图象来看,这种妆式常用以青年,历史书中的“桃花妆”一词,即指这种妆式;
3、先在面部上涂抹一层胭脂,然后用白粉轻轻罩之。由于用色的程度不一,名称也不同,浓艳者称“酒晕妆”,稍浅一些称“飞霞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