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减肥肚子的方法
艾灸减肥肚子的方法 , 年龄增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身材走样,而艾灸减肥是现在很流行的一种减肥方式,是通过艾灸的原理来帮助我们减肥的,十分的安全,以下了解艾灸减肥肚子的方法 。
艾灸减肥肚子的方法1艾灸减肥减肚子可以选用针刺关元穴和天枢穴来起到效果。
艾灸减肥减肚子主要是燃烧水湿,排出水湿,而并不能燃烧脂肪。那么,这个也比较好理解,当吃的食物比较多或者肉类比较多的时候,脾虚不能够润化而导致水湿累积,在腹部久而久之就会出现肚子的增大。
那么在这种时候,需要应用运化水湿的药物,比如像人和喜欢吃辛辣的食物,因为它们属于阳性,可以增加气血运行,让人体出汗来达到排湿的作用。而且人会感觉比较重浊乏力、没有精神。那么,药物选择上可以选择附子理中丸,艾灸可以针对于关元穴或者天枢穴来针灸、艾灸。
艾灸减肥的原理介绍
隔姜灸
功效:促循环减脂肪、御寒冷护肠胃。以艾绒做成的艾灸条通过点燃释放的香薰药力和热度,以此来刺激穴位和病症位置,达到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激活穴位功能的作用。
肚脐所在的神阙穴是与五脏六腑、组织器官互相内联的位置,普通的艾灸能起到舒经活血的作用,但对于体质虚寒引发的肠胃虚弱、局部肥胖则需要加入老姜片。
方法:找一块比较宽的老姜,大小能覆盖住肚脐眼为最佳,用刀切成2-3mm厚的薄片,用细针在姜片上扎许多小孔方便药力渗透。将肚脐清洗干净后可以先涂抹一些护肤品,完全放松后把姜片放在肚脐眼上,点燃艾条放在艾灸盒里放置在姜片上。
热力会加速香薰药效与姜片结合,透过神阙穴直接进入人体。此法能有效加速体内血液循环,在快速燃脂的同时增强抵抗力预防疾病。
隔盐灸
功效:消炎杀菌燃脂、调理经络代谢。盐是一种很独特的中性物质,将它添加到沐浴物品中制成浴能有效杀灭皮肤表面的细菌,清洁毛孔表层和深层的油脂和污垢。如果将粗海盐做成药包加热敷在肿胀和发炎的位置,还能起到消炎去肿的功效。用盐搭配艾灸是非常古老的疗法,对于体内抗体较少经常发生炎症、虚胖浮肿的女生非常有效。
方法:将粗盐放置在纱布中,大小平铺能覆盖肚脐眼为最佳,纱布要包紧避免盐掉出来。用艾灸条点燃后隔盐袋3-5厘米处进行熏热。
盐是能吸收热力的物质,因此慢慢你会觉得肚脐发热,艾灸香薰透过盐颗粒从神阙穴进入内脏,能有效缓解体内体表的炎症,加速局部血液循环,调理经络的代谢运转情况。
精油灸
功效:快速多效减脂、排毒养颜保健。结合各种植物的精油与艾灸搭配,是一种广泛流行在美容美体会所的最新疗法,与传统艾灸法相比,精油的功效多选择广,本身能带给女性的保健方向也多很多。
方法:精油灸的疗法是先将身体沐浴清洁后,用推进按摩的手法与精油结合,先对神阙穴以及周围穴位进行按摩。等身体肌肤吸收精油之后,再点燃艾灸条放在艾灸盒中进行香薰加热。
这个方法能促进精油的渗透和吸收,因此可以根据自身减肥的需求选择某一种或搭配的复合精油进行艾灸。本身艾灸就具有活血化瘀、促进脂肪燃烧和排毒养颜的功效,因此搭配精油可谓锦上添花效果更佳。
艾灸肚脐减肥注意事项
1、脐部有损伤、炎症者及孕妇禁用。
2、刚吃完饭或空腹不宜灸脐。
3、脉搏每分钟超过90次以上禁灸,过饥、过饱、酒醉禁灸,孕妇禁用,脐部有损伤或发炎者,禁止使用艾灸等。
4、凡暴露在外的部位,如颜面,不要直接灸,以防形成瘢痕,影响美观。
5、皮薄、肌少、筋肉结聚处,妊娠期妇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男女的乳头、阴部、睾丸等不要施灸。另外,关节部位不要直接灸。此外,大血管处、心脏部位不要灸,眼球属颜面部,也不要灸。
6、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或妇女经期忌灸。
7、某些传染病、高热、昏迷、抽风期间,或身体极度衰竭,形瘦骨立等忌灸减肥。
8、无自制能力的人如精神病患者等忌灸。
艾灸减肥肚子的方法2艾灸减肥效果怎么样
效果还不错。
艾灸减肥是有一定效果的,不过具体的程度根据每个人体质以及肥胖的原因而会有所不同,除了减肥以外艾灸对身体健康也是有好处的,因此感兴趣的朋友不妨试一试。
艾灸减肥灸哪里
1、关元穴。关元穴是一个位于肚脐上的`穴位,这个穴位对于我们的身体来讲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大家想要延年益寿,就应该在日常生活中艾灸关元穴。与此同时,由于我们的脂肪大部分都是积聚在这一个位置,所以如果大家想要减肥,更应该要对这一个穴位进行刺激,而当人们的肚脐中的经络开始疏通,人们的肥胖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
2、三阴交。三阴交是位于脚部的一个穴位,这个穴位有调理脾胃的作用,所以对于部分由于脾虚弱的等原因导致肥胖的患者来讲,在日常生活中多艾灸三阴交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3、足三里。这一个穴位同样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穴位。这一个穴位如果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进行刺激就可以使得大家的身体中的经络变得更加畅通。继而帮助到大家减肥。
4、大椎穴。这一个穴位有非常好的帮助身体变得更加畅通的作用。所以对于一些长时间的缺少运动的人来讲是一个十分好的穴位。因此建议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多进行艾灸,相信对于减肥也有一定的作用。
艾灸减肥什么原理
皮肤受热后毛孔扩张,使艾药可以快速渗透到皮下,直达病灶。细胞温度每升高一度,其利用氧气的氧化率就提高25倍。灸疗可以提高细胞吸收营养的能力和速度。
艾灸减肥注意事项
1、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或妇女经期切记不可艾灸。
2、要注意穴位的准确性:体位要适合艾灸的需要,同时要注意体位舒适、自然,要找准部位、穴位,以保证艾灸的效果。
3、在施灸之前要保持心情平静,大怒、大喜、大悲之后,不宜马上艾灸。
4、施灸后,要避免着凉,秋冬季待穿戴整齐后,头上和身上的汗消下去后,再出门。春夏艾灸后,也要注意保暖。施灸的当天不要洗澡,以免染上风寒。
5、在艾灸之前后,都要喝一杯温白开水,有利于艾灸后排毒。
6、要循序渐进,初次使用要掌握好刺激量,先少量、小剂量,时间短一点,以后再加大剂量。
艾灸减肥肚子的方法3介绍用艾灸减肥的方法。
1、艾灸可以减肥吗
很多人不知道艾灸可以减肥,今天我就来告诉大家艾灸是可以减肥的。人体内脂肪堆积太多的话就被称之为肥胖,减少脂肪含量就是减肥。我们使用艾灸来减肥的原理是与中医有些关系。我们使用艾灸刺激我们人体的部分穴位。
通过这些刺激,来达到调整全身的经络活血,脏腑之间的功能平衡,促进胃肠的蠕动,减少脂肪的吸收,增加其排泄,从而达到瘦身的功效。
2、怎么使用艾灸减肥吗
使用艾灸减肥是通过袭击我们身体的穴位,那大家知道我们是刺激哪些穴位呢?一般的艾灸减肥都集中在这些个穴位,大椎,腰阳关,中脘,关元,局。
刺激大椎的话,能主治清热解毒,消炎凉血,对一些血燥淤络不通或血液有些过于黏稠的人更有显著效果。刺激腰阳关的对妇科的月经失调还有内分泌不平衡,臀部过于肥大有显著效果。最后我要讲的,刺激中脘能帮助胃的消化和吸收功能,还可以治疗胃痛,胃酸等的症状。
用艾灸减肥的方法很多人在之前根本就没有听到过。在看过我今天的文章相信大家已经有所了解啦。大家有需要的话,可以去找一家专业的艾灸减肥机构,分辨出自己是否适合用这种方式减肥。不要盲目跟风,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祝愿大家都能拥有瘦瘦美美的身材。
艾草茂盛生长时期是3月至5月份,艾草作为传统的草本植物,即可食用又可用药,艾草泡脚有什么好处,艾草功效与作用,由小编给大家普及一下。
用艾叶水泡脚能有效祛虚火、寒火,可以口腔溃疡、咽喉肿痛、牙周炎、牙龈炎、中耳炎等头面部反复发作的这些与虚火、寒火有关的疾病。
艾叶水能引火下行,通过脚底的涌泉穴,让上越到头部的火气向下,退回正常位置,发挥它原有的温煦作用。
早晨起床后,将艾叶放在隔汤渣的袋子里,勒紧袋口并放入热水瓶,再把烧好的开水直接灌进去,泡它一整天。
等晚上要泡脚时,直接倒出水渣分离的艾叶水来泡,这样既省时方便又节省煤气,不妨一试哟!
使用艾叶泡脚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泡的越多越好,也就是不需要天天用艾叶泡脚,每周一次即可。
对于身体寒湿重的病人,可酌情增加泡脚次数,但在艾叶泡脚期间,必须停吃一切寒凉食物。
还可以在用艾叶水泡脚同时,喝上一杯生姜红枣水既去了寒又不泻气。
艾草医用
艾草具有、抗病毒,平喘、镇咳、祛痰,止血、抗凝血,、抗过敏和护肝利胆等作用。
在诗经时代,艾草就已经是很重要的民生植物。
一般用于针灸术的“灸”。
所谓针灸其实分成两个部份。
“针”就是拿针刺穴道,而“灸”就是拿艾草点燃之后去熏、烫穴道疗法。
艾叶,晾干陈放数年后,将艾叶打成绒,色泽金黄,被称为金艾绒。
可制成艾条、艾柱,点燃后于相应穴位做温和的处理。
艾叶之温通经络、散寒止痛,通过火的温热缓缓渗入皮肤,入于经络,而能调经络、肌腠、脏腑之沉寒痼冷。
有温补阳气,又能散寒之功效。
艾草消毒
艾灸,除了在艾灸方面的表现之外,在广大农村地区都有燃烧艾草驱蚊、杀菌的习俗。
现代药理研究:艾叶在体外,对炭疽杆菌、α-溶血链球菌等十几种真菌有明显的消菌作用。
以野艾叶、艾条或艾绒烟熏,可用于室内消毒;与苍术等植物一起使用,对金**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等20多种病菌,均有杀灭或抑制作用。
并且,艾草消毒区别于传统化学消毒,无任何毒副作用,安全绿色。
艾草食用
嫩艾当作食物,不但能避邪,也可以治痢疾以及泻血。
《本草纲目》有曰:“春月采嫩艾做菜食,或和面做馄饨如弹子。
吞三五枚,以饭压之,治一切鬼恶气,长服止冷痢。
又以嫩艾做干饼子,用生姜煎服,止泻痢,及产后泻血,甚妙。
”因为艾叶有暖子宫与止血作用。
艾_因加有艾草,故具有一定的药用保健功能。
有消食健胃,散寒,消肿散结,平喘、镇咳、祛痰、护肝利胆的作用。
艾草驱蚊
有“神仙草”美誉的艾草,具有抗病毒作用。
其熏香效果良好,可以驱蚊,还能脱臭,净化空气,有益人体支气管保健并帮助提升。
服用艾叶调月经
艾叶可以吃?没错,艾叶因为出众的药用功效,被制成了许多妇科用药。
医圣张仲景有两个用艾的处方——胶艾汤和柏叶汤。
前者取艾叶温通暖宫作用,胞宫内寒月经不调、宫冷不孕诸症;后方取其止血作用,主治妇科多种出血不止症候。
以艾叶为主要成分的成药如艾附暖宫丸、当归调经丸、乌金丸等时至今日仍广泛使用。
大家可以在中医的指导下服用这些中药来调理身体。
艾草的使用禁忌:
1使用时间不宜过长
艾叶的药性还是很大的,所以无论是泡脚还是喝都不能长时间使用。
长期大剂量饮用会让寒邪气入侵人体,会对身体产生不利的影响。
2儿童不宜
儿童是正处于生长发育期,这个时候食用艾叶水,很可能会影响到孩子的发育,非常不利于孩子们的成长发育,所以这个时期儿童不宜食用艾叶水。
3艾叶泡水的容器有讲究
艾叶中有些物质遇到金属时会发生化学反应,而这种生成的物质对人的身体是有害的。
所以是用艾叶泡脚或者是泡水食用时,不要用金属容器。
以上就是艾叶的草泡脚可以天天泡脚吗?艾草的功效与作用禁忌,我们大家常用艾叶来泡脚能够起到的效果,还可以起到的作用,并能够提高睡眠质量哦。
传统中医认为,气血通畅,才能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气血有“遇温则行,遇寒则凝”的特点,艾灸疗法可以使高温透彻身体肌骨经脉,使寒冷的气血温暖起来,流动更加畅快。艾火的纯阳热力和药力,能够迅速打开气结,消散淤血。正阳气进入体内,能够清除湿浊之气,散寒回阳。
艾灸疗法历来就被医家公认为能激发人体免疫系统功能,促进新陈代谢。更多的人体正气,能提高体内各组织器官的抗病能力,具有良好的补益强身的养生功效。
扩展资料
艾灸的注意事项:
1、在艾灸的时候,或艾灸的整个疗程,我们最忌讳喝冷水,吃凉饭,这样做如同给艾灸撤火,不利于疾病的治疗。
2、艾灸前最好喝一杯温水,高于体温。艾灸后做好补充一杯热水60度左右,稍稍有点烫嘴的。
3、艾灸后如果先马上洗手,用热水,高于体温的,50度左右即可。如果不是风湿类疾病,寒性疾病,产后风疾病,灸后30分钟可以着凉水。
人民网-艾灸的功效与作用:温中补气保健强身
明代·缪希雍、庄敛之的《炮制大法》(1622年),曾将古代炮炙方法归纳为《雷公炮炙十七法》,即1炮、2烘烤、3火上烧、4炙、5煨、6炒、7煅、8炼(长时间的火烧)、9制、10度(量药之长短)、11飞(水飞)、12伏(润药或火制后贮存相当长时间称伏山)、13镑(削、刮、刨)、14击碎、15煞(晒)、16曝(强烈日光下曙晒)、17露(将药物日晒夜露;或溜水的提取)此十七法长期以来,在中药加工业中有深远的影响,但由于历史变迁,其实际涵义尚难阐明,仅供参考。
修制
修制是最简单的炮制方法,也可以说是种药物进行炮制的准备阶段,主要通过修治,以除去杂质,并将大块段变为小块小段,便于再加工。炮制。
修制的方法包括拣、摘、揉、擦、磨、刷,刮、镑、刨、剥、切、捣、敲,碾、簸、箩、筛、劈、锯、扎、榨等项目。
1、拣:用于拣去不入药的部分和杂质,一般是除净核粒、果柄,枝梗、皮壳、虫蛀、霉粒、走油种仁(油粒)、泥块、沙石等,如枣仁、柏子仁拣净核壳,连翘拣去果柄,杏仁拣净油粒,佩竺、荆芥拣去须根和杂草,乳香、没药拣去木屑、五灵脂拣去泥沙。
2、摘:将根茎、花叶等类药物的残茎、叶柄摘除,使药纯净,夏枯草摘梗柄,川连摘除绒根及时叶柄等。
3、揉:对某些药物须揉碎后,再通过筛、簸除去茎梗杂质,如桑叶、臭梧桐叶等;某些质地松软而呈条状的药物,须揉搓成团,便于调配和煎煮,如竹菇、谷精草等。
4、擦:用二块木板,将药物置于中间来回唐擦,达到除去外皮和擦碎,如莱菔子、火麻仁、牛蒡子等。
5、磨:用石磨垫高磨芯,把药物磨去外皮、壳、刺等,如扁豆衣、刺蒺藜、苍耳子。
6、刷:用刷子刷去药物表面的灰尘或茸毛,如枇杷叶、石苇须刷去叶背的绒毛;瓦楞子、牡蛎刷去沙土。
7、刮:用铁刀、竹刀或瓷片刮去药材外面的粗皮或青苔,如杜仲、肉桂、厚朴、黄柏等;刮去茸毛的如金狗脊、毛知平等。
8、镑、刨:用镑刀或木刨,将药物镑刨成薄片,便于入药煎汁,如鹿角片、羚羊角片、檀香片,苏木片等。
9、剥:将药物敲击后,取壳去种仁,或取仁去壳,如蔻仁、蔻壳、草果仁、砂仁壳、使君子仁、石莲肉、白果、桃仁、杏仁等。
10、切:切法广泛应用于根茎、藤木、皮壳、叶、草类药材,将原药或润软后的药材,按不同的药物用刀或切片机切成片或小块。一般分横切的园形、咀片,斜切的斜片,直切成顺片,横或直切成丝、方块等,切片的厚薄长短,简介如下:
⑴根、根茎和藤类:质地比较硬的切薄一些,约15mm左右,如独活、川芎等;质地比较疏松的切厚一些,约3mm左右,如肉苁蓉、锁阳等,形状细长的可切成小段,约长1—15cm,如茅根、芦根,夜交藤等。
⑵皮类:质地坚硬而厚可切成丝丝,宽约6mm,如厚朴、黄柏;质地较疏松而薄的可切成宽丝,宽约1—15cm,如杜仲;质地松脆者可不切,如地骨皮、远志等。
⑶叶类:质地厚而韧者,不易碎者,切成宽约o3-15cm的丝,如枇杷叶、石苇等。
⑷全草类:茎较细一般可切成长15cm的段,如麻黄、薄荷等,较粗的一般可切成长O6-lcm的段,如藿香,佩兰等。
⑸花、果实和种子类:较大的或难以干燥的果实可切成片,约切成3—4片,如山楂,木瓜等;有些果皮可切成丝,宽约o5-lcm,如瓜蒌;花和较小的果实,种子一般不切。
由于药物软硬不一,大小不一,除了少数药材可以干货直接切制外,一般都须通过不同程度的水浸、水洗,喷洒淋水等法,使其湿润回软后才可切制,也有需要先经烘煨、蒸软后才能切制的。
润药的办法可归纳为:水浸法,如槟榔等;水洗法,如威灵仙等;沉水法,如桂枝等;喷水法,如枳壳、薄荷等;淋水法,如荆芥、藿香等。润切法,如三棱、莪木等;蒸切法,如鸡血藤、肉苁蓉、黄芩等;煨切法,如木香、肉豆蔻等;烘切法,如独活、当归等。
总之,切片既利于药材的干燥和制剂时的粉碎,又便于配方时的称量和煎药时有效成分的煎出。
11、捣:是将药物打碎或打烂的方法。量多者放石臼内捣,量少者置冲筒内冲击捣碎,如生姜捣汁、鲜生地捣汁、砂仁捣碎等。
12、敲:用铁锤或木锤将坚硬的药物敲击成小块或碎粒.如磁石、牡蛎、石决明,海蛤壳等。杏仁、桃仁、蒌仁以手工或机械敲压扁,麦冬可敲后去心。
13、碾:将药材置碾槽(铁船)中碾碎或成粉。
14、簸、箩、筛:都是用来除净药物中的非药用部分和杂质,去掉叶屑可用簸法,除去枝梗可用筛法,除净灰屑可用箩法,一般都是同时采用的净杂方法。
15、劈,锯:将粗、大长枝,难以切片的药物,先行劈小或锯短,如松节、茯神木、鸡血藤,鹿角、柘木等。
16、轧、榨法:轧法现将药物轧成二片,或轧曲在一起,如川楝子、枳壳,现已改机械切片。榨法,用榨床榨去药物中之油质,以减去毒性和刺激性,如巴豆霜、千金子霜、蒌仁霜;生姜捣烂后榨取姜汁,煎膏滋药时榨取药汁。
水制
将药材用水洗、浸泡等方法加以处理,称水制法,其目的是使药物达到洁净(除去杂质、异物、非药用的盐分、泥沙、秽恶气味等),使植物类药物变软,便于切片;使矿物类药物质地纯净,细腻、同时能降低毒性、减少副作用。水制法包括洗,淘、浸、润、渍、腌、提、水飞等项目。
1、淘洗:用水洗漂去药物表面的泥土、杂质。淘法适用于种子、果实,比较细小的块根、根茎类药材,操作时药在水中搅拌,除去浮起杂质,反复淘洗至水清药净为度,如菟丝子、王不留行等。此法适用于较大的根和根茎,洗去泥沙为主,洗的时间不宜过长,以免损失药效,如羌活、防风要动作快,水中洗涤时间短、又称“抢水洗”;有些含多量粘液成分的种子,水洗粘结成团,不宜水洗,如车前子、葶苈于;对贝壳及某些动物药材,如牡蛎、石决明、刺猬皮等脏垢较多,洗的时间要长一些。
2、淋润:药材不直接放入水中,而用水或其它溶液(酒、醋)反复淋洒,并乘湿用草包或蒲包包裹,使药材软化,便于加工切制,如薄荷、佩兰等。
3、浸泡:浸是将药材用于或酒,醋短时间浸渍,以溶液为药材吸尽为度,能使药材软化,便于切制,如威灵仙、常山。
泡是将药物较长的伺浸在水中,它能减除药材的毒性物质,如半夏、南星,能除去动物药材附着的不洁物,如龟版、鳖甲、驴皮,虎骨等。浸泡的时间长短、应随地区、气候、季节不同而异,校情况须定期换水和不断搅拌,防止药材发霉、腐烂,变质;气温较高的季节浸泡时间宜短、气温较低的季节浸泡时间可稍长,一般浸泡至七八成透即可捞去,闷润至全部软透,动物之甲骨需将其附着物泡至腐败,能与骨甲分离为度。
4、水漂:将药物浸于清水中,反复清洗,利用水来溶解、清除某些药材的毒性,盐分及腥臭味等,便于服用和增强疗较。
水漂必须注意季节、时间以及水的多少和换水次数等,最好的季节是春秋两季,此时温度适宜,夏季气温高,易腐烂,冬季低温,易冻结,都可能致使药材变质影响药效。漂的时间,天凉稍长,天暖较短,并宜按不同的药物和药用部分而定,最好在流水中漂洗,半夏、南星等有毒根茎类,漂药时间可长些,海藻、昆布等无毒物,漂洗时间可短些。
5、渍:其目的和方法和浸、润近似,适用于根茎类药材,浸润一般用清水,溃法既可用清水,也可用酒、醋,如大黄、黄连用酒渍。
6、腌:腌法是用食盐或生姜、明矾等浸渍药材,能达到解毒、防腐的目的,如鲜附子以盐卤水腌制,鲜半夏以鲜生姜、白矾腌制。
7、提:提炼,主要使结晶体盐类药物通过水溶、沉淀滤去杂质,重结晶使药物纯净,如朴硝得炼成芒硝。
8、水飞:系借药物的微粒大小不同,在水中有不同的沉降速度,以制取微细粉末的一种方法。一般常用于矿物类药材,操作时把已经粉碎的药物加水共研,研至乳钵底部无响声时,再加较多的清水搅拌,这样药材自然细浮粗沉,倾倒出上部的混悬液,然后再将剩下的粗末继续加水研磨,如此反复操作,至全部药材都变成混悬液为止。将混悬液合并静置沉淀,倾出清水,将沉淀物晒干研细备用。
水飞能防止药材研磨粉末时飞扬损耗,能将原药中可溶于水的盐类分离,能使药物特别细腻,内服时易于吸收,不致损伤肠胃,外用时可减少刺激,可提高疗效,故不溶性的矿物、贝壳类药材,如朱砂、雄黄、炉甘石、珍珠层粉、珍珠等,用作软喉、点眼、制丸剂的挂衣,均可采用水飞法制备。
火制
凡将药材直接或间接(或加入其他辅料)放置火上加热处理的方法,统称为火制法,本法使用广泛,其目的除把质地坚硬的药物,使之脆、酥便于制剂,使不易煎出有效成分的药物容易发挥药效,防止药物的霉蛀。此外,尚有少数药物有毒或药性猛烈者,火制后可降低或消除毒性和副作用。
火制法的适用范围虽广,然某些芳香性药物如薄荷,香薷、白蔻仁、砂仁等不能应用,火制会使芳香的有效成分挥发,损失药效,矿物中的雄黄、朱砂不能火制,见火便有毒成分砷、汞分解,加剧毒性。
根据药物的性质,以及临床的需要,使药物干燥、酥松、焦黄或炭化,主要采用炒(炙)煨、炮、煅、炼、烘、焙、烤、燎等火制方法。
1、炒:经过修制或加工切制的干燥药材,置于锅内用火加热,不断翻动至一定程度称为炒,是常用的一种火制法,又分清炒和加辅料炒两类:
⑴清炒:根据炒的程度不同,分炒黄、炒焦、炒炭。
①炒黄将药材置于锅内,以微火短时间加热翻动,炒至表面**,内部基本无变化,并能嗅到药材所散发出的固有气味,外部鼓起爆裂。炒黄是使药材膨胀,易于煎出有效成分,能矫臭,能使含甙类药材中之酶被破坏,有利于药材的保存。如炒白芍、炒党参、炒杏仁、炒枣仁、炒王不留行。
②炒焦:将药材置于锅内以较强的火力加热,炒至外面焦黄或焦褐,内部淡黄并有焦香气味为度。如焦六油、焦山楂,此类药物炒焦,可增强健脾消食作用。
③炒炭:将药材置于锅中以武火加热,炒至表面枯黑,内部焦黄或褐为度,此谓炒炭存性。为防止炒后全部炭化而失去药性,出锅后及时翻动,促使热量散发,如地榆炭、槐花炭,炒炭可增强止血、收敛作用。
⑵辅料炒:根据所加辅料不同,分麸炒、土炒、米炒等,加液体辅料(蜜、酒、酷等)炒称炙。
①麸炒:利用麦麸加热时发生的烟以薰黄药材的方法称为麸炒。麸炒药物多能增强健脾和胃之功,并能减少药物中的不良刺激性,或起到矫味、矫臭作用。
操作方法:先将锅加热,将干麸皮适量散布于锅内,麸皮遇热即发烟,待起浓烟时,放入药材,不断炒拌,以将药材薰黄为度,炒好立即出锅,倾入铁筛中,筛除炒焦的麸皮及灰末,晾凉即可,如出锅色泽浅者,可将出锅之药材和麸皮一起焖一些时间,如要求色浅些,过筛除去麸皮即可。
所用麦麸之量,一般十公斤药材用麸皮一公斤,以将药材薰黄为度,如麸炒白术、枳壳、僵蚕、椿白皮等。
②土炒:用灶心土与药材同炒,使药材成焦**或土**的方法。因灶心土性味辛温,有温中、止血、止呕之效,井能中和胃酸,与药材同炒可增强补脾和胃、止呕止泻功能。
操作方法:先将灶心土研成细娄,置于锅内拌炒,等土热并驱除一些挥发物后,再将欲炒之药材倒入,炒拌至焦**,并可嗅到药材的焦香味时,出锅,筛去灶心土即可。
土炒所用灶心土之量,无严格规定,与药材炒拌后,使能均匀地挂上一层即可。如土炒白术、山药、白芍等。
③米炒:将药材同大米同炒,借助热力与米的烟气将药材薰黄,这样能使药材增强补中益气的作用,并能降低药材的燥性、毒性。
操作方法:米和药材同置锅中,文火炒至米呈深**,药物亦薰至**,出锅,筛去米,放凉即得,如米炒党参、山药,斑蝥米炒去毒(其米有毒应弃去,并深埋之,以免鸡鸭等食之中毒。)
④蜜炙(炒):用蜜炒药材的方法。蜂蜜性味甘平,有补中润肺,缓急宁嗽、解毒矫味的作用,所以蜜炙的药物,能增强补中润肺之作用。操作方法先将蜂蜜置锅中用文火熬炼至沸,去杂质,即得炼蜜。蜜炙的方法有蜜拌后炒,炒后加官蜜、先下蜜后下药物,常用者为炼蜜略加适量开水和匀于锅中,然后倒入药物,不断翻炒,使蜜与药物搅匀,蜜汁吸入药中,炒至色黄不粘手为度,然后出锅晾晾。炼蜜要注意适度,太老质稠不易炒拌,色泽不艳;太嫩则水分不易干燥、药物易粘手。
蜜炙后增加滋补、润肺作用的药物有炙黄氏,炙甘草、炙麻黄、炙紫菀、炙桑皮等。
一般用蜜量,多为每公斤药物用400克左右,体轻质松之花、草类用蜜多一些,体质较硬的极茎种子类药材,用蜜量可少一些。
⑤酒炙(炒):药物加酒炙炒的一种方法。酒甘辛大热,能引药上行、活血通络。药材经酒炙后可缓和寒性,增强活血通络作用,有助于生物碱、挥发油的溶解煎出以提高疗效,也有矫臭矫味之作用,如酒炒黄芩、川连、当归、桑寄生、牛膝等。
操作方法:将药材用黄酒或白酒适量喷洒拌匀稍焖后,置热锅内炒至**或深**时取出。亦可将药材先于锅中炒热,再于药料上徐徐喷洒定量的酒,使其吸入药材,炒至有药材香气,药色微黄,立即出锅,凉后备用。
用酒量随各药而异,一般每公斤药材用酒200至300毫升。炒时要掌握火候,以药材不能闻到焦味,药材内部不变色为宜。
⑥醋炒:药材与米醋同拌炒的一种方法。醋酸苦微温,能引药入肝,增强行气止痛作用,能与药物中游离生物碱结合成可溶性盐,使有效成分易于煎出,并有矫味除腥除臭之作用。
操作方法:将药物与一定量的米醋拌匀,等醋被吸收后,置热锅内,文火炒至药物微黄、药香逸出(也可先炒热药材,后喷一定量的醋,边炒边喷使之均匀吸收)取出摊晾。每公斤药材用醋200毫升左右。如延胡索、香附、青皮、三棱、莪术均用醋炙炒。
⑦盐炒:将食盐或盐水与药材拌炒的一种方法。盐味咸寒,能清热凉血,入肾软坚、防腐、矫臭矫味。
操作方法:将食盐置锅内文火炒热,将药物倒人拌炒,炒至药物发胖呈**为度,如炒怀牛膝,灶杜仲等。也可以将食盐化水,先将药材于锅内炒热,喷洒盐水,炒至干燥,取出摊晾,如盐水炒补骨脂、黄柏、川断等。每公斤药材用盐50克。
⑧姜汁炒:药物加姜汁拌炒的方法,生姜辛温,有驱寒性、健胃止呕、解毒之作用。
操作方法:生姜捣烂,榨取其汁,与药材拌匀焖润使姜汁吸尽,置锅内文火炒至微黄或**,略见焦斑时取出,如姜汁炒黄连、厚朴、竹茹、半夏等,增强药物的温散、止呕作用。
姜汁用量,各地略异,一般为每公斤药材用姜汁100—250毫升。
⑨油炙:用油炸或油拌炒药材的方法,常用芝麻油、羊脂油,使药材炙后酥脆、易于粉碎,有效成分易煎出,并可祛毒。
操作方法:将油置锅中熬至微沸,投入药材,随时翻动,炙炸至酥脆变黄,取出晾凉。如炙虎骨(使酥脆)、羊脂油炙*羊藿(炒,可增强补肾壮阳作用),油炸马钱子(去毒,油含毒应弃去,不供食用)。
用油量视炸炙药材多少而定。
⑩鳖血拌炒:用新鲜鳖鱼拌炒药材,可增强退虚热、止疟的作用。 操作方法:将活鳖砍头取血,用清水、黄酒稀释,拌入药物内,稍润,置文火炒至微具焦斑时,取出摊晾。如鳖血拌炒柴胡、青蒿。
2、煨:将药材用湿纸、面团包裹置于炭火中,烘房中烘烤,或放于锅内烫炒的方法,以除去不利于治疗的油脂、挥发性物质,达到缓和药性的目的。煨法可分为下列几种:
①面裹煨:将面粉加水和成团块,包裹药材,放锅内以热沙土烫煨,或直接放人炭火中,煨至面黄黑为度,除皮备用。如煨诃子、肉豆蔻等。
②纸浆煨:利用粗草纸将药物包裹三层以上,放入水中湿透,置锅内热沙中或炭火中煨至焦黄为度,如煨甘遂、煨生姜。
③隔纸煨:将药材切成饮片,平铺在草纸上、药片上又铺纸,纸上又铺药,这样层层堆起,置炉火旁烘烤,使部分挥发性成分及油脂,受热渗到草纸中,以减低烈性和副作用,如煨肉豆蔻、煨木香。
⑤直接煨:将药物直接埋于无焰之灰火中,使药物受热而发泡或近裂,质地松脆,如煨牙皂等。
以上诸煨法,常致药物焦化或煨制不匀,亦不适合现在配方需要,目前改为将药物置锅内清炒或麸炒,同样可达到吸去油脂及挥发性物质、麟少副作用的目的,如煨木香、煨葛根、煨肉豆蔻等。
3、炮(烫):将药物用武火急炒,或同沙子、蛤粉、滑石粉、蒲黄粉一起拌炒的方法,炮与炒只是火候上之区别,实质相同,炮烫用武火,炒炙用文火,炮烫后使药材酥脆易粉碎,有效成分易煎出,以提高药效。
⑴炮:药材用武火急炒,迅速取出,使表面焦黑爆烈,内部成分未散失,如炮姜,用干姜炮制后起到温中祛寒、止血止泻、守而不走的作用。
⑵沙烫:选取颗粒均匀洁净之粗砂,置锅内加热至100℃以上,放入药材翻炒,使药材均匀受热,表面逐渐鼓起,内部组织由坚硬转为松脆,直至表面焦黄,倒入铁筛中筛去沙粒。需要醋淬者,可乘热倾入醋中,取出晾干使用,如炮穿山甲片、刺猥皮、马钱子、鸡内金等。
⑶蛤粉烫:蛤粉受热传热较沙慢,烫药不易焦。动物胶类常用蛤粉烫,使内外受热均匀,质坚韧转为松脆。操作方法同砂烫,如阿胶珠(蛤粉炒阿胶珠),鹿胶等。此外,还有用滑石粉炒烫、蒲黄烫炒者,其烫制方法同上。
4、煅:用强火烧制药物的方法,使药材松脆、性能改变、有效成分易于煎出,药材易于加工粉碎。煅可分为明煅、暗煅两类:
⑴明煅:将药材直接置火上或锅内煅烧。直火煅烧至药材红透为止,如磁石、自然铜、礞石、牡蛎、石决明等;或将药物置坩锅内煅,使熔化、发生气泡,待完全冷却后取出,如白矾煅后为枯矾,硼砂(月石)煅后为煅月石等;亦有将直火煅红之药材,迅速投入醋或药汁盆中,使其酥脆易碎,可反复煅淬,如煅磁石,煅自然铜.煨炉甘石等。
⑵暗煅:(焖煅或干馏):将药材放于锅中,上盖一小锅,合缝处以黄泥封固,上压一重物,小锅上放数粒米,以文火烤烧,等米变焦黄,停火后取出药材,本法适于煅炭,如血余炭、艾叶炭、陈棕炭,莲房炭等。
各种煅法要按具体品种来掌握操作过程和煅的时间,如矿石类要煅到红透为度,时间宜长;贝壳类只要煅至微红为度,时间宜短,煅得不透,不能使药疏松,煅得太过,使之灰化,则失去药效。
5、炼:药材放入坩锅中,经加热提炼,使药物纯净或变化称炼,其主要内容一是化学方法提炼,使几种药物混合一起加热炼制,使升华或化合为另一种物质,如炼制升丹;一为净化药物,使能久藏,如芒硝炼制,失水及杂质而成纯净之玄明粉。
6、烘、焙、烤:此三法都是把原生药或半成品,经加热,使药物干燥,便于保贮、粉碎制剂。烘焙烤一般在烘房进行或用炉灶之余热来干燥药材,为了不致影响药材质量,必须掌握好温度,一般干燥,温度不超过80℃,烘焙时间在半小时之内,含发挥油及芳香性生药,温度应控制在50℃以下。
7、燎:是用炭火将药物的外刺、毛、须根烧去的方法,如金毛狗脊、升麻、刺猥皮等。鹿茸的茸毛,一般用燎法将毛燎焦,再用利刃刮净。
水火共制
凡将药物通过水、火共同加热,由生变热,由硬变软,由坚变酥,以改变性能,减低毒性和烈性,增强疗效,同时也起矫味作用的制法,统称水火共制法。本法包括蒸、煮、蝉。
1、蒸:将药材置于蒸罐或笼中隔水加热的方法,能改变药性,增强疗效,便于加工切片,利于保存。如酒蒸熟地、酒蒸大黄等。
2、煮:将药材置于水或药液中加热煮的方法,以消除药物的毒性、刺激性或副作用,如醋煮芫花等。
3、蝉:药物在沸水中短时间处理的方法,有助于除去非药用部分,及破坏酶的活性,使有效成分得以保存,如杏仁、桃仁蝉后搓去皮尖,并破坏其苦杏仁甙酶,以保存有效成分甙。
有些药物的炮制,并不单纯运用以上各种操作方法,有一些特殊品种,需用下列诸法:
1、发酵:将药物加水加温,在一定温湿度条件下,使其发酵生上菌丝。如六神曲、半夏曲做成小块后,用草或麻袋盖紧,待其发酵生上菌丝后取出晒干。此法在通过发酵,能增强药物健脾胃,助消化、散风寒之作用。其它有豆豉亦通过发酵制造。
2、发芽:将灿稻、大夏、黑大豆等用水浸湿润,在一定温度下使其发芽。发芽之目的,主要在于增加药物的健脾和胃,助消化,解表邪的作用。如谷芽、麦芽、大豆卷等。
3、制霜:将含油脂的药物去壳研碎.用数层草纸纱布包裹、压榨去其油脂,反复数次至无油为度,所得粉末称“霜”。制霜的目的可减低毒性,缓和药性,如巴豆霜、千金子霜、蒌仁霜、苏子霜等。此外,鹿角熬胶后之残角亦称鹿角霜;西瓜去瓤,中置芒硝,将其封固于黄砂罐中,放阴凉通风处,数日后罐外有白色如霜的结晶物析出,扫下即称西瓜霜。
4、染衣:药物的外表,拌上另—种药粉,以加强主药的作用。如朱砂拌茯苓、茯神、朱砂拌灯芯、青黛拌灯芯,称朱茯苓、朱茯神、朱灯芯、黛灯芯。
5、制曲:按曲方配全药材,分别或混合加工研成粉末,用面粉调糊作粘合剂,做成方形小块,再通过发酵法,以制成曲,如六神曲、采芸曲、范志曲、半夏曲等。
从以上各种炮制方法说明,药物疗效的高低,不但取决于药物本身,而且与炮制的好坏有很大关系,正如明代陈嘉谟所说:“制药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也就是说炮制一定要适度。
今天给各位分享灸艾草的功效与作用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艾灸草的功效和作用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收藏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1、艾草有什么功效和作用艾草的作用介绍2、艾草的功效作用3、艾灸的功效、作用及注意事项4、艾草的作用与功效5、艾草的功效与作用艾草有什么功效和作用艾草的作用介绍1、祛风散寒功效:用艾草艾灸,可很好的祛除体内的风寒,可有效缓解因外感风寒所致感冒、头晕、咳嗽等症状。
2、活血化瘀功效:艾草还可用于缓解因血瘀所致的痛经,还可用于治疗因跌打损伤所致的肿胀等症状。
3、温经通络功效:艾草具有疏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可用于改善因血液不足所致的手脚冰凉。
4、促进机体新陈代谢的功效:艾草可促进新陈代谢,促进体内代谢废物的排出,使人有效缓解疲劳,从而改善睡眠。
艾草的功效作用艾草的功效作用
艾草的功效作用,生活中常吃的食物的功效和作用我们都有所了解,它对很多疾病都有改善作用,正确的使用方式才能够充分发挥它的功效与作用,特别适合养胃、养肺的人食用,艾草的功效作用,教你正确养生。
艾草的功效作用1
食用
艾草可作艾草汤、艾草茶、艾草粥、艾草粑粑等食谱,食用以后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艾草平时还可用来煎蛋或煮蛋吃,对于久年神经痛、头痛、腰酸背痛、崩漏下血等症,具有非常好的食疗效果,同时为温补药膳食品。
但是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艾草它毕竟是一味药材,因此不可滥用哦,尤其是阴虚血热等体质者要慎用。
洗澡
艾草可治疗过敏、湿疹及皮肤病。
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自己做艾草水哦。
烟薰
艾草在燃烧的烟对引起不同传染性、流行性疾病的多种致病真菌、细菌和病毒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哦。
艾草的作用多,将艾草用来烟熏,可以在室内形成空气药分子膜层,而悬挂的艾草其挥发性物质的挥发。
在人体周围空气中也能够形成天然消毒的气幕,经呼吸系统侵犯人体的细菌、病毒是最容易蓄积于鼻窦腔与咽喉中。
艾草中含有天然的杀菌、抗病毒等成分,可在鼻窦腔、喉头与气管中形成“药膜”,大量积聚抗体。
从而达到灭菌、杀毒、防止染病的效果。
因此悬挂艾草及燃烧艾草,就是一种最经济实惠的“芳香疗法”哦。
艾草的功效作用2
艾草的功效
艾草苦燥辛散,能理气血、温经脉、逐寒湿、止冷痛,为妇科要药。
用治脘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等证,如艾附暖宫丸。
炒炭止血,可用治虚寒性月经过多,崩漏带下,妊娠胎漏,如胶艾汤。
本品捣绒,制成艾条、艾柱,外灸能散寒止痛,温煦气血。
煎汤外洗可治湿疮疥癣,祛湿止痒。
关于艾叶的性能,《本草》载:“艾叶能灸百病。
”《本草从新》说:“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
”说明用艾叶作施灸材料,有通经活络,祛除阴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等作用。
艾草的作用
艾叶预防瘟疫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中草药可以就地取材,且现代医学的药理研究表明艾叶是一种广谱抗菌抗病毒的药物,它对好多病毒和细菌都有抑制和杀伤作用,对呼吸系统疾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艾叶烟薰防疫法是一种简便易行的防疫法。
艾草,又名家艾、艾蒿。
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产生奇特的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
中医学上常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
中医针灸里面的灸法,把艾叶加工成的“艾绒”放在穴道上进行灼烧来治病。
艾灸的功效、作用及注意事项艾灸是一种使用燃烧后的艾条悬灸人体穴位的中医疗法。
艾灸产生于中国远古时代,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
下面就由我为大家介绍下艾灸的功效、作用及注意事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艾灸的功效与作用
艾灸最适合女性养生,是因为在中医文化里,男性属阳,女性属阴,女性多有寒证,以及气血不足、经络不畅等症状,如手脚冰凉、痛经、月经不调、胃痛,这些都是由于寒凉引起的亚健康问题。
而艾草是纯阳植物,点燃艾草在人体特定的部位上施以灸治,是补充人体阳气最好的方法。
1、温经通络,行气活血
传统中医认为,气血通畅,才能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
气血有“遇温则行,遇寒则凝”的特点,艾灸疗法可以使高温透彻身体肌骨经脉,使寒冷的气血温暖起来,流动更加畅快。
2、驱寒逐湿,消淤散结
艾火的纯阳热力和药力,能够迅速打开气结,消散淤血。
正阳气进入体内,能够清除湿浊之气,散寒回阳。
推荐阅读:中医艾灸的作用艾灸注意事项有哪些
3、温中补气,保健强身
艾灸疗法历来就被医家公认为能激发人体免疫系统功能,促进新陈代谢。
更多的人体正气,能提高体内各组织器官的抗病能力,具有良好的补益强身的养生功效。
4、艾灸的好处还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疾病,尤其对乳腺炎、前列腺炎、肩周炎、盆腔炎、颈椎病、糖尿病等有特效。
其次,艾灸具有奇特养生保健的作用。
5、艾灸为身体补充阳气,尤其适用于阳虚体质。
艾灸有补泻的作用,对于阴虚火旺热症体质的人,要先从泻法开始,滋阴的同时再调理阴阳的平衡。
6、艾叶能宣理气血,温中逐冷,除湿开郁,生肌安胎,利阴气,暖子宫,杀蛔虫,灸百病,能通十二经气血,能回垂绝之元阳。
用于内服治宫寒不孕,行经腹痛,崩漏带下。
外用能灸治百病,强壮元阳,温通经脉,驱风散寒,舒筋活络,回阳救逆。
二、艾灸的注意事项
1、要专心致志,耐心坚持:施灸时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时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条移动,不在穴位上,徒伤皮肉,浪费时间。
对于养生保健灸,则要长期坚持,偶尔灸是不能收到预期效果的。
2、要注意体位、穴位的准确性:体位一方面要适合艾灸的需要,同时要注意体位舒适、自然,要根据处方找准部位、穴位,以保证艾灸的效果。
3、防火:现代人的衣着不少是化纤、羽绒等质地的,很容易燃着,因此,施灸时一定要注意防止落火,尤其是用艾炷灸时更要小心,以防艾炷翻滚脱落。
用艾条灸后,可将艾条点燃的一头塞人直径比艾条略大的瓶内,以利于熄灭。
4、要注意保暖和防暑:因施灸时要暴露部分体表部位,在冬季要保暖,在夏天高温时要防中暑,同时还要注意室内温度的调节和开换气扇,及时换取新鲜空气。
5、要防止感染:化脓灸或因施灸不当,局部烫伤可能起疮,产生灸疮,一定不要把疮搞破,如果已经破溃感染,要及时使用消炎药。
6、要掌握施灸的程序:如果灸的穴位多且分散,应按先背部后胸腹,先头身后四肢的顺序进行。
7、注意施灸的时间:有些病证必须注意施灸时间,如失眠症要在临睡前施灸。
不要饭前空腹时和在饭后立即施灸。
推荐阅读:中医养生中医艾灸有哪些好处
8、要循序渐进,初次使用灸法要注意掌握好刺激量,先少量、小剂量,如用小艾炷,或灸的时间短一些,壮数少一些。
以后再加大剂量。
不要一开始就大剂量进行。
9、防止晕灸:晕灸虽不多见,但是一旦晕灸则会出现头晕、眼花、恶心、面色苍白、心慌、汗出等,甚至发生晕倒。
出现晕灸后,要立即停灸,并躺下静卧,再加灸足三里,温和灸10分钟左右。
10、注意施灸温度的调节:对于皮肤感觉迟钝者或小儿,用食指和中指置于施灸部位两侧,以感知施灸部位的温度,做到既不致烫伤皮肤,又能收到好的效果。
艾草的作用与功效艾草的作用与功效
艾草的作用与功效,这种食材在我们的生活中非常常见,它的功效与作用涉及很多方面,单纯地从功效上来说是很难说清好与不好的,了解它本身才能够利用好它的功效,下面跟大家分享艾草的作用与功效。
艾草的作用与功效1
艾草功效
艾草苦燥辛散,能理气血、温经脉、逐寒湿、止冷痛,为妇科要药。
用治脘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等证。
炒炭止血,可用治虚寒性月经过多,崩漏下,妊娠胎漏,如胶艾汤。
本品捣绒,制成艾条、艾柱,外灸能散寒止痛,温煦气血。
煎汤外洗可治湿疮疥癣,祛湿止痒。
艾草预防瘟疫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中草药可以就地取材,且现代医学的药理研究表明艾草是一种广谱抗菌抗病毒的药物,它对好多病毒和细菌都有抑制和杀伤作用,对呼吸系统疾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艾草烟薰防疫法是一种简便易行的防疫法。
艾草具有抗菌及抗病毒作用;平喘、镇咳及祛痰作用;止血及抗凝血作用;镇静及抗过敏作用;护肝利胆作用等。
艾草可作“艾叶茶”、“艾叶汤”、“艾叶粥”等食谱,以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艾草具有一种特殊的香味,这特殊的香味具有驱蚊虫的功效,所以,古人常在门前挂艾草,一来用于避邪,二来用于赶走蚊虫。
艾草作用
艾草,是一种多功能的植物。
具有以下作用:
1、对家居的绿化作用是无可质疑的。
艾草,它的面积比较大,因为每片叶子上面的气孔放出来的`氧气比较多,因而,它在担任家庭之肺这个角色的时候一点也没有偷懒。
2、它有很好的药物价值。
对于将家庭生源的普通治病,它可以息道很好的医治作用——抗菌作用。
艾叶在体外对炭疽杆菌、α-溶血链球菌、B-溶血链球菌、白喉杆菌、假白喉杆菌、肺类双球菌、金**葡萄球菌、柠檬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葡球菌、枯草杆菌等10种革兰氏阳性嗜气菌皆有抗菌作用。
艾叶油对肺炎双球菌、金**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甲型链球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福氏痢疾杆菌等有抑菌作用。
3、艾草有驱邪的作用。
艾,又名家艾、艾蒿。
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
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
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
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
在端午设置种种可驱邪的花草,源泉亦久。
最早的如挂艾草于门,《荆楚岁时记》:“采艾以为人。
悬门户上,以禳毒气。
”端午节在门口挂艾草、菖蒲(蒲剑)或石榴、胡蒜,都有其它原因。
通常将挂艾草、菖蒲、榕枝艾、榕、菖蒲用红纸绑成一束,然后插或悬在门上。
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草,插在门口,可使身体健康。
艾草的作用与功效2
1、艾草治痢下赤白、血多、痛不可忍者,则须与黄连、木香、肉豆蔻等同用,以清热行气止痛。
寒湿泻痢不止者,可与干姜同煎。
2、艾草有平喘的作用:降低呼吸中枢的兴奋性,使呼吸运动趋于安静而呈现镇咳和平喘的作用。
3、艾草有止血凉血的作用:含有大量胶质,生成血小板,有止血功效。
4、艾草又是妇科常用药之一,艾草治虚寒性的妇科疾患尤佳。
5、艾草晒干捣碎得“艾绒”,制艾条供艾灸用。
6、艾草治妇人白带淋沥:艾叶(杵如绵,扬去尘末并梗,酒煮一周时)300克,白术、苍术各150克(俱米泔水浸,晒干炒),当归身(酒炒)100克,砂仁50克。
共为末,每早服15克,白汤调下。
(《本草汇言》)
7、艾草治妊娠卒眙动不安,或但腰痛,或胎转抢心,或下血不止:艾草一鸡子大,以酒四升,煮取二升,分为二服。
(《肘后方》)
8、艾草有调经止血_安胎止崩_散寒除湿之效。
9、艾草治鼻血不止:艾灰吹之,亦可以艾叶煎服。
(《圣惠方》)
10、艾草具有抗菌及抗病毒作用;平喘、镇咳及祛痰作用;止血及抗凝血作用;镇静及抗过敏作用;护肝利胆作用等。
11、艾草治妇人崩中,连日不止:熟艾如鸡子大,阿胶(炒为末)25克,干姜5克。
水五盏,先煮艾、姜至二盏半,入胶烊化,分三服,空腹服,一日尽。
(《养生必用方》)
12、艾草治月经不调_经痛腹痛_流产_子宫出血。
13、艾草能调经:缓解痛经,或是经期腰痛。
14、艾草有化痰止咳的功效:对咽喉部有良好的湿润和物理治疗作用,有利于局部炎症治愈,并能解除局部痒感,从而阻断咳嗽反射。
15、艾草治头风面疮,痒出黄水:艾100克,醋一升,砂锅煎取汁,每薄纸上贴之,一日二、三上。
(许国桢《御药院方》)
16、艾草治肠炎、急性尿道感染、膀胱炎:艾草10克,辣蓼10克,车前80克。
水煎服,每天一剂,早晚各服一次。
(江苏徐州《单方验方新医疗法选编》)
17、艾草有养肝的功效:富含维生素,保护肝细胞和防止毒素对肝细胞的损害。
18、艾草治气痢腹痛,睡卧不安:艾叶(炒)、陈橘皮(汤浸去白,焙)等分。
上二味捣罗为末,酒煮烂饭和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二十丸,空心。
(《圣济总录》香艾丸)
19、艾草治忽吐血一、二口,或心衄,或内崩:熟艾三鸡子许,水五升,煮二升服。
(《千金方》)
20、艾草治痈疽不合,疮口冷滞:以北艾煎汤洗后,白胶熏之。
(《仁斋直指方》)
21、艾草治功能性子宫出血,产后出血:艾叶炭50克,蒲黄、蒲公英各25克。
每日一剂,煎服二次。
(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22、艾草叶治湿冷下痢脓血,腹痛,妇人下血:干艾叶200克(炒焦存性),川白姜50克(炮)。
上为末,醋煮面糊丸,如梧子大。
每服三十丸,温米饮下。
(《世医得效方》艾姜汤)
23、艾草治湿疹:艾叶炭、枯矾、黄柏等分。
共研细末,用香油调膏,外敷。
(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24、艾草治冲任虚寒,月经不调,小腹冷若冰霜痛,日久不孕者,可与香附、吴茱萸、当归、肉桂等配伍,以散寒止痛,养血调经。
25、艾草根治风湿性关节炎_头风_月内风等。
因它可削冰令圆,又可炙百病,为医家最常用之药。
26、艾草治脾胃冷痛:白艾末煎汤服10克。
(《卫生易简方》)
27、艾草用于产后感寒腹痛或老人脐痛腹冷痛者,可用熟艾入布袋兜于脐部。
28、艾草治卒心痛:白艾成熟者三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之。
若为客气所中者,当吐出虫物。
(《补缺肘后方》)
29、艾草又治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与哮喘,煮水洗浴时可防治产褥期母婴感染疾病,或制药枕头、药背心,防治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或哮喘及虚寒胃痛等;
30、艾草能消炎止痛:舒缓疼痛,减少疼痛感。
31、艾草治盗汗不止:熟艾10克,白茯神15克,乌梅三个。
水一钟,煎八分,临卧温服。
(《纲目》)
32、艾草治粪后下血:艾叶、生姜。
煎浓汁,服三合。
(《千金方》)
33、艾草治产后腹痛欲死,因感寒起者:陈蕲艾二斤,焙干,捣铺脐上,以绢覆住,熨斗熨之,待口中艾气出,则痛自止。
(《杨诚经验方》)
用药禁忌
阴虚血热者慎服艾草。
艾草的功效与作用艾草是中国传统的中药植物,具有散寒除湿,温经止血的作用。
艾草可以煮鸡蛋,泡水,艾草还可以驱蚊,那怎样正确使用才能充分发挥艾草的功效与作用呢?来看看艾草的使用方法吧!
艾草的功效与作用
艾草苦燥辛散,能理气血、温经脉、逐寒湿、止冷痛,为妇科要药。
用治脘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等证。
炒炭止血,可用治虚寒性月经过多,崩漏下,妊娠胎漏,如胶艾汤。
本品捣绒,制成艾条、艾柱,外灸能散寒止痛,温煦气血。
煎汤外洗可治湿疮疥癣,祛湿止痒。
艾草预防瘟疫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中草药可以就地取材,且现代医学的药理研究表明艾草是一种广谱抗菌抗病毒的药物,它对好多病毒和细菌都有抑制和杀伤作用,对呼吸系统疾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艾草烟薰防疫法是一种简便易行的防疫法。
艾草具有抗菌及抗病毒作用;平喘、镇咳及祛痰作用;止血及抗凝血作用;镇静及抗过敏作用;护肝利胆作用等。
艾草可作“艾叶茶”、“艾叶汤”、“艾叶粥”等食谱,以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艾草具有一种特殊的香味,这特殊的香味具有驱蚊虫的功效,所以,古人常在门前挂艾草,一来用于避邪,二来用于赶走蚊虫。
艾草条
艾草条能宣理气血,温中逐冷,除湿开郁,生肌安胎,利阴气,暖子宫,杀蛔虫,灸百病,能通十二经气血,能回垂绝之元阳。
用于内服治宫寒不孕,行经腹痛,崩漏带下。
外用能灸治百病,强壮元阳,温通经脉,驱风散寒,舒筋活络,回阳救逆。
艾草条是艾草加工成的一种类似香烟但是体积要比香烟大几倍的圆柱状物,点燃艾草条后熏相应的穴位,可以使得艾叶气体向下进入穴位,通过穴位到达经络,再通过经络到达体内,从而起到驱寒和通气血的作用。
治疗习惯性流产和不孕不育:将点燃的艾草条放到腹部靠近肚脐处,让烟气顺着肚脐附近的穴位渐渐进入到体内经络,理畅经络和气血,同时这对子宫和卵巢也有非常好的调理作用,长期坚持还可以治疗习惯性流产和不孕不育。
艾草条用于灸法,其功效确非我们意想所能及的。
艾火的温热刺激能直达深部,经久不消,使人发生畅快之感。
若以普通火热,则只觉表层灼痛,而无温煦散寒之作用。
灸法也和针法一样,能使衰弱之机能旺盛,也能使亢进之功能得到抑制。
虚寒者能补,郁结者能散,有病者能治,无病者灸之可以健身延年。
艾草驱蚊
艾草驱蚊。
“一些中草药和植物,是天然的驱蚊材料。
”其中最典型的就属艾草了,它具有一种特殊的香味,能够有效驱蚊。
每天晚上将艾草或艾条点燃,散发出来的烟雾可以迅速将蚊子熏跑;或者将艾草、菖蒲加水浸泡,用来拖地,也可将其煮成温水,涂抹到身上,可以起到驱蚊水的作用;在房间里挂一根阴干的艾条,同样也能起到驱除蚊子、飞蛾、虫子。
艾草是具有特殊气味的植物,所以驱虫的效果是相当好的,而且属性辛温,能净化空气、有芳香通窍的作用,常闻能令人头脑清晰、聪耳明目、记忆力增加,甚至还有预防感冒的功效。
由于艾草辛温的属性,适合用来活络通筋,因此,在中医上经常以艾叶或艾条来做针灸或草薰,吸进体内的艾草味道,可通畅全身的气血,让血液循环变得更好。
而一个人的气血通行无阻,免疫力自然提升,即可远离邪气如感冒、病毒。
艾草的吃法
艾草又名香艾、蕲艾、艾蒿,性味苦、辛、温,入脾、肝、肾经。
能散寒除湿,温经止血。
适用于虚寒性出血及腹痛,对于妇女虚寒月经不调、腹痛、崩漏有明显疗效,是一种妇科良药。
端午习俗用艾草驱邪,下面介绍几款艾草药膳:
1、艾叶糖水
做法:艾叶15克,白糖20克,共煮汤饮用。
作用:经来烦燥,尿赤灼痛,口干口苦,喜冷水,便秘难下,舌红苔黄,脉数无力。
宜清热利湿,活血化瘀。
2、艾叶饼
做法:将五月艾叶打成浆,再用糯米粉做成一个个艾叶饼,口感上有很香浓的艾叶香,并有少许的艾叶苦味,吃后齿颊留香。
如梦令喜欢姑姑做的艾饼,不放白糖,放了红糖粉+炒芝麻或花生。
作用:有美容功能,是客家妇女坐月子必吃的点心,还可治感冒。
3、艾叶水糕
做法:取艾叶、粘米、糯米、沙糖各适量。
先将艾叶阴干,然后与粘米或糯米一起浸泡2小时,用打浆机磨成米浆;沙糖煮溶与米浆煮成糊状,入铜盆蒸60分钟,冷却后切件。
4、艾叶蒜汤
做法:大蒜50克,生荷叶20克,生艾叶20克,生侧柏叶20克鲜生地20克,将各种材料混合一起捣成泥,以水煎服,可平逆气、止血。
5、艾叶红糖水
做法:生姜5片,大枣5枚,艾叶15克,红糖适量,水煎服。
作用:用于痛经。
6、面粉蒸艾叶
做法:将新鲜艾叶去掉硬梗、枯叶,用清水将泥沙淘净,然后按1千克艾叶拌250克面粉的比例,掺匀拌散,使艾叶全部沾有面粉。
然后铺入笼屉蒸约30~40分钟后出锅。
蒸熟的艾叶呈灰白色,无浓烈的芳香药味。
再盛在碗里,调入以香油、辣面、葱、蒜泥等调制的味料即成。
作用:开胃暖胃。
7、艾叶饺子
做法:1、艾叶300克,切碎;葱、豆芽、豆腐适量切碎。
2、将以上材料拌匀,用盐、味精调味成馅。
3、用面皮包馅成饺子形状,入锅中蒸熟或水煮均可。
作用:增进食欲。
8、艾叶菜团
做法:将艾叶切碎,放适量面粉,用水、盐揉成面团,做成大小适中的艾叶菜团,入锅中蒸熟即可。
作用:能“通气血,还寒湿,止血,安胎”。
尤其是端午节前后的艾叶,清嫩味鲜,具有开胃健脾,增进食欲的功效。
艾蒿过敏
艾蒿过敏,过敏也叫过敏反应,又称变态反应,是一种不正常的免疫反应,指特异体质对正常人可耐受的外界物质(如花粉、宠物毛屑、鸡蛋、牛奶等)产生的过敏反应,体内产生了针对这些特异性抗体--免疫球蛋白。
过敏性疾病是以过敏反应为病理生理基础的一组疾病,通常包括过敏性鼻炎、鼻结膜炎、哮喘、特应性皮炎和接触性皮炎、荨麻疹和血管性水肿及过敏性休克、昆虫过敏、药物过敏、食物过敏等。
过敏性疾病的临床症状可以从轻微的喷嚏到危及生命的哮喘急性发作及过敏性休克,症状可以涉及全身几乎所有的器官和系统。
常见的症状有:1、耳鼻喉症状:鼻痒、喷嚏、流涕、鼻塞、耳痒。
2、眼部症状:眼痒、流泪。
3、呼吸道症状:咳嗽、喘息、胸闷。
4、消化道症状:腹痛、腹泻。
5、皮肤科症状:风团、水肿及其他皮疹等。
常见的过敏原可分为:1、食入性过敏原:鱼、虾、蟹、牛奶、鸡蛋、腰果及某些口服药物等;2、吸入性过敏原:尘螨、花粉、霉菌、宠物皮屑;3、注入型过敏原:昆虫叮咬毒液及某些注射型药物;4、接触性过敏原:染发剂、化妆品、乳胶制品及镍制品等。
经常对以上过敏原过敏的人群的体质,就是过敏体质。
由于过敏的原因不同,所有需要准备的药也不尽相同。
如有过敏还是应及时就医。
艾熏的作用和禁忌
在很多古代小说中,历史传记中,都有艾熏的记载,艾熏就是点燃艾绒,摆放在身体周围来达到治病或保健的功效。
现代生活中,艾绒这种植物并不是随处可见。
不过,药店有售卖艾绒的成品—艾条,和艾绒的保健作用是一样的。
下面我就来介绍一下艾熏的使用方法。
1、很多药店都可以买到艾条,装艾条的盒子上,有小孔,可以把燃烧的艾条插在小孔中,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灰烬也可以被盒子中的铁网接住。
2、如果不接住盒子上的小孔,也可以直接用手在患处上下来回移动,距离皮肤的距离为10~30mm为宜。
1)一般取3~6根艾条,用胶带捆绑成一排。
2)如果是要治疗痛经,则需要6根艾条,将艾条放在小腹附近来回熏。
每次持续半个小时到四十分钟,每周两次,有利于促进腹部的血液循环,从而缓解痛经。
3)如果是要治疗肩周炎,取3~5根艾条从风池穴到肩峰穴、肩井穴,持续5分钟左右。
4)如果是要治疗腹泻,可以用艾条在小腹部位来回熏,能起到驱寒的作用。
5)需要注意的是,在艾熏的过程中,不能受风受凉,而且室内温度不能骤冷骤热。
艾蒿泡脚
现代很多女人都非常的养生,会有每天泡脚的习惯,有些会加点艾叶进泡脚水里,那么女人用艾叶泡脚的好处是什么呢?
首先女人艾叶泡脚有很强的驱寒作用,用艾叶泡脚能有效的去推进体内的血液循环,让体内的湿寒之气排出体外。
艾叶泡脚能够疏通我们的12经络,调理身体的阴阳平衡,身体的经络疏通了,气血的运行自然就会变得很顺通!
女人用艾叶煮水用来泡脚确实很不错,有很好的养生作用。
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很适合。
体质虚弱,包括有贫血、低血压等比较严重,就不太适合。
还有脚上有皮肤病的患者,也不适合。
夏季气候炎热,也要注意水温不要太高。
关于灸艾草
艾灸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中医治疗方法,可以治疗人体的多种不适病症,并且还具有很好的养生功效,那么艾灸哪里补肾?艾灸补肾的位置图?艾灸是可以补肾的,而且艾灸的穴位也有很多,下面就来详细了解艾灸哪些穴位可以补肾,以及需要注意的内容吧。
1、关元穴
关元穴位于腹正中线,脐下3寸处,艾灸该穴位,可以调补肝肾,调经止带,调理肠道,回阳固脱,强身健体。煮至遗尿,尿失禁,尿路感染,小便赤涩等泌尿系统病症;遗精,阳萎,性功能减退,月经不调,前列腺炎,盆腔炎,子宫脱垂,功能性子宫出血等生殖系统病症,消化系统病症,以及休克,眩晕,虚劳,腰痛,低血压,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艾灸方法:每次5-7壮,或艾条温和灸10-20分钟,隔日一次。
2、命门穴
命门穴位于后背正中线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中,艾灸该穴位具有补肾壮阳的作用,主治头晕,耳鸣,遗尿,阳萎,早泄,赤白带下等生殖系统病症,以及虚损腰痛,五劳七伤,手足逆冷等症。
艾灸方法:温和灸15-30分钟,或隔姜灸3-5壮。
3、涌泉穴
涌泉穴位于前脚掌中心凹陷处,艾灸此穴位有补肾壮阳,养心安神的作用,可以强健身心,益寿延年,主治头晕目眩,小儿惊风,癫痫,失眠,咽痛失音,口疮,二便不利,肾结石,足心有热,高热不退,咳嗽,肺热等症。
艾灸方法:一般可温和灸15-30分钟。
4、肾俞穴
肾俞穴位于肚脐旁开两指处,艾灸次穴位有益肾助阳,强腰利水的功效,主治肾炎,肾绞痛,遗尿,尿路感染,早泄,阳萎,遗精,腰痛,肋间神经痛,脑血管后遗症等症。
艾灸方法:取肾俞,命门穴,由上到下艾灸10-20分钟。隔日或3日一次,1-3个月为一个疗程。
5、太溪穴
太溪穴位于足内侧,由足内踝尖向后推至凹陷处,大约内踝尖与跟腱间之中点。艾灸该穴位可以清热生气,补肾壮阳,主治月经不调,遗精,阳萎,失眠,健忘,头痛,目眩,咽喉肿痛,齿痛,咳嗽,气喘,咯血,胸疼等症。
艾灸方法:取太溪,涌泉穴,艾灸10-20分钟,隔日或3日一次,1-3个月为一个疗程。
6、肾虚如何调理
1、枸杞子:性平,味甘,具有补肾养肝、益精明目、壮筋骨、除腰痛、久服能益寿延年等功用。尤其是中老年肾虚之人,食之最宜。如《本草通玄》记载:“枸杞子,补肾益精,水旺则骨强,而消渴、目昏、腰疼膝痛无不愈矣。”《本草经疏》中也说:“枸杞子,为肝肾真阴不足,劳乏内热补益之要药,老人阴虚者十之七八,故服食家为益精明目之上品。”
2、黄芪:是一种古老的中药。黄芪的主要治疗作用为补中益气,固表止汗、托毒排脓、利水消肿四大功能。以治疗中气不足,如胃有下坠感,上气不接下气等症状较好。它还能健脾和胃,所以有开胃进食的作用。
3、鹿茸:中药里的鹿茸是补肾,益精血,强筋骨的佳品。对肾阳不足,精血亏虚的阳痿早泄有很好的效果。另外,妇女出现宫冷不孕,小便频数等症状时也可以适量食用。
根据现代研究,鹿茸含激素、胶质、磷酸钙、碳酸钙等,有雄性激素样作用,可增进性腺功能,增强机体代谢,消除疲劳;促进溃疡和创口的再生,加速愈合,并能促进骨折的愈合。
4、肉桂:补元阳,暖脾胃,除积冷,通血脉。治命门火衰,肢冷脉微,亡阳虚脱,腹痛泄泻,虚阳浮越。
5、山药:清热,解毒。治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痈疡,肿毒,瘰疬,痔漏。
6、*羊藿: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用于阳痿遗精,筋骨痿软,风湿痹痛,麻木拘挛;更年期高血压。
7、杜仲:补肝肾,强筋骨,安胎。治腰脊酸疼,足膝痿弱,小便余沥,阴下湿痒,胎漏欲堕,胎动不安,高血压。
8、海参:海参里面含有丰富的精氨酸、锌、酸性粘多糖、海参素等活性物质,对于改善男女的肾脏功能有强效。可以改善脑、性腺神经功能传导,减缓性腺的衰老,激发雌激素,抑制排卵和刺激宫缩。食用海参补肾要按照疗程食用,坚持早晚各吃一个海参,可以改善肾虚,性冷淡等症状。
9、肉苁蓉:有补肾壮阳,润肠通便的作用,用于阳痿早泄,妇人宫冷不孕,带下血崩,小儿麻痹后遗症以及老年虚弱,病后、产后肠燥便秘者。根据现代研究,肉苁蓉含有微量生物碱和结晶性中性物质,有提高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功能的作用,并能促进抗体形成。本品煎汤内服一日量10克~30克
10、菟丝子:有补肾益精,养肝明目的作用,用于腰膝酸痛,遗精,糖尿病,小便不禁,目暗不明等症。成药中滋补健身丸、五子衍宗丸等,菟丝子均为主要成分之一。根据现代研究,菟丝子含糖甙、维生素A样物质,动物实验有收缩子宫和抗利尿的作用,本品煎汤内服一日量10克~15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