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精油是由一百多种以上的成分所构成,当然有些更高达数百种至上千种成分构成,一般而言植物精油含有醇类、醛类、酸类、酚类、丙酮类、萜烯类。以玫瑰精油为例86%是由三百多种成分组成,14%是由许多微量化合物组成,这两部分的组成比率不同,也会影响味道及疗效。保加利亚玫瑰中含有33-55%的香茅醇,03—40%的牻牛儿醇和橙花醇,16—22%的硬脂脑,15-2%的苯乙醇,02-2%的倍半萜环状醇,以及一些微量合成物。
神奇的植物精油由多种芳香化学分子组成,薰衣草一般超过 100种 ,快乐鼠尾草超过 250种 ,玫瑰则超过 400种 ,这就好像一个个芳香的音符谱写出的快乐乐章。
精油所含的成分至今为止被发现的约有三千种以上,从它的化学组成和作用来区分 大致可以分为15种 。下面贤集网我为大家介绍15类常见精油化学分子。
根据精油化学“茹丝的蛋图”
▼
特色:油质清澈、黏度低、非极性分子、最常见的精油分子
代表分子:樟脑萜、单萜、蒎烯、香菜烯、柠檬烯、松油萜、水茴香萜
生理作用:帮助消化、调节黏液分泌、止痛抗风湿、强壮、祛痰、抗发炎、消毒、组织再生、清阻塞、激活脑下垂体—肾上腺机能、也可用于神经受到惊吓等等
心理作用:强化一个人的精神结构与坚韧不拔的力量,激励、给与力量、消弭焦虑,增进活力
代表精油:榄香脂、欧白芷根、柑橘类、针叶树、松树等
注意:部分具有光敏性
特色:不易溶于水,较稳定,带有水果香气
代表分子:乙酸沉香酯、水杨酸甲酯、乙酸龙脑酯、安息香酯、苯甲酸苯甲酯
生理作用:平衡交感及副交感神经、镇定抗痉挛、抗病毒、抗粘液过多、强力消炎、助眠、修复疤痕等。
心理作用:镇静、放松、强化人的精神结构与坚韧不拔的力量,消除焦虑、增进活力。
代表精油:佛手柑、薰衣草、快乐鼠尾草、永久花、丁香、罗马洋甘菊等
特色:挥发及作用快、易氧化、单萜醛具柠檬味
代表分子:柠檬醛、橙花醛、牻牛儿醛、香茅醛、乙醛、香桃木醛
生理作用:低剂量可镇静中枢神经、抗感染、降血压、助消化腺分泌、刺激免疫、抗真菌等
心理作用:从困惑迷茫中抽离出来、给与温暖、目标与方向。
代表精油:香茅、柠檬草、姜等
注意:易刺激皮肤粘膜,要低剂量使用。
特色:易溶于酒精、快板挥发,具有强烈香气
代表分子:18桉油醇、玫瑰氧化物、没药醇氧化物
生理作用:活化绒毛、止咳祛痰、激励循环、助呼吸、消化、抗黏膜炎、抗真菌等
心理作用:增进逻辑思考、促进表达、为精神打气、消除恐惧
代表精油:白千层、尤加利、德国洋甘菊、罗文莎叶、莳萝等
注意:部分具有刺激性,低剂量使用
特色:亲水、中度挥发作用
代表分子:丁香酚、香芹酚、百里香酚
生理作用:杀菌、抗感染效果强、抗病毒、刺激免疫系统、提高血压及体温、降低胆固醇、激励神经、抗微生物
心理作用:激励、给与温暖、增加生存的乐趣、对抗冷感
代表精油:丁香、月桂、百里香、肉桂、野马郁兰
注意:易刺激粘膜,造成皮肤敏感、避免高剂量使用、易引起肝毒
特色:不易溶于水及酒精、不易氧化、易于室温下凝结
代表分子:香豆素
生理作用:强力抗痉挛、促进血液循环、镇定神经系统、退烧、降淋巴水肿、助眠、内服较佳
心理作用:松弛紧绷的神经、让人平静而愉悦
代表精油:佛手柑、中国肉桂、龙艾、香蜂草等
注意:呋喃香豆素及佛手柑脑,具光敏性
特色:不溶于水、但溶于酒精、精油中少见的分子、常仅以微量出现、但作用强劲
代表分子:大茴香脑、肉豆蔻醚、雌激素脑、甲基醚丁香酚
生理作用:强效抗痉挛、镇定、止痛、抗发炎、抗微生物、激励免疫系统、有麻醉效果、神经性失眠、肠胃痉挛、刺激免疫系统、杀菌消毒
心理作用:抗沮丧、平衡神经
代表精油:罗勒、茴香、洋茴香、龙艾
注意:高剂量使用,具有神经毒性
特色:极性分子较亲水、也溶于酒精、不安定、易起化学反应、安全、不易造成皮肤敏感、适合老人及小孩长期使用
代表分子:沉香醇、薄荷脑、香茅醇、没药醇、松油醇、橙花醇、牻牛儿醇
生理作用:抗感染、抗细菌、抗病毒、抗真菌佳、放松、止痛、利神经、调整免疫系统及内分泌、适用于对抗慢性病、抗微生物
心理作用:亲切温暖、给予欢愉、强化心灵、提振情绪
代表精油:花梨木、天竺葵、玫瑰草、马郁兰、依兰、柠檬、佛手柑、杜松等
特色:因长键结构不溶于水、亲油、挥发慢
代表分子:檀香醇、金合欢醇、广藿香醇、橙花醇、蓝缪醇等
生理作用:平衡免疫功能、平衡内分泌腺体、促进皮肤再生、抗收缩、抗病毒、抗肿瘤、强肝、类似雌激素
心理作用:舒缓压力、让情绪平衡、平衡荷尔蒙、对抗灵媒体质的困扰
代表精油:檀香、茉莉、玫瑰、广藿香、姜等
特色:大部分木质类精油、都含有较多的倍半萜烯、不溶于水及酒精
代表分子:天蓝烃、没药烃、杜松油烃、香柏烃、母菊天蓝烃、ß-金合欢烯
生理作用:消炎、止痒、抗组织胺、安抚皮肤、抗肿瘤、杀菌、镇静
心理作用:与自我连接、肯定自我、彰显与放射自我、提高自我安全感、给与内在的力量、保护神经
代表精油:大部分的木制精油(但花梨木除外)、没药、香柏、德国洋甘菊、广藿香、姜
特色:稍溶于水、中度挥发作用、易产生结晶状(如樟脑)、结构较稳定、在肝脏不易代谢、可分单萜酮及倍半萜酮
代表分子:薄荷脑酮、樟脑、茴香酮、茉莉酮、马鞭草酮、侧柏酮
生理作用:促进皮肤再生、伤口愈合、预防疤痕组织、分解粘液、祛痰、分解脂肪、促进血管及静脉曲张、改善痔疮、抗病毒如带状疱疹、抗血肿、强壮肝脏、修复疤痕
心理作用:对抗心灵上的缺憾与伤疤、增进感应能力及精神的清澈度、使灵魂越来越干净
代表精油:大西洋雪松、永久花、鼠尾草、牛膝草、西洋蓍草、松红梅等
注意:单萜酮潜在神经毒性、长期或高剂量使用可能伤害中枢神经、或引起肝毒
特色:在精油中含量极低
代表分子:月桂酸、岩兰草酸、肉桂酸、香叶酸、迷迭香酸
生理作用:消炎、抗痉挛
心理作用:让心灵减压
代表精油:树脂
生理作用:抗沮丧、护肝胆护胃
心理作用:使人享受生活、柔情似水、满足感官
代表精油:茉莉、依兰、安息香、秘鲁香脂
除了以上各类主要的芳香分子外,还有芳香醛、内酯类、酚醚类等。
大自然奏响的芳香乐章
▼
精油的化学成分,都是植物为了自身的生长茁壮,使自己繁茂所制造出来的物质。大自然充满了奥妙与智慧,而植物们花了数百年的时间不断进化,并且利用它们体内生产的化学物质与彼此及整个世界沟通。有的化学物质能保护它们免受摄食者的侵害,有的会警告它们有关气候及土质的变化,而其他则是能发出讯息,以吸引传递花粉和种子的潜在媒介。
这些化学分子以各式各样的组合存在,这也就是它们发挥最佳效益的状态,也就是所谓的“协同作用”。好比交响乐团一样,一把小提琴的独奏虽然也很优美,但贝多芬的乐章却是需要不同的乐器相互配合,才能表现出雄浑和悠扬。
护发精油是一种液体状的产品,通常由多种天然植物油混合而成。它的主要成分包括葵花籽油、橄榄油、葡萄籽油、甜杏仁油等。这些天然植物油富含维生素E、不饱和脂肪酸以及具有抗氧化作用的多酚等成分,能够为头发提供充足的营养和保湿,从而增强头发的弹性和亮度。
除了以上主要成分外,护发精油中还可能含有其他有益的成分,如洋甘菊提取物、迷迭香精油等。这些成分能够修复头发损伤、防止头发断裂和脱落,还能改善头皮健康状况,预防头皮屑的产生。
虽然护发精油中所含成分有很多好处,但是在购买时需要注意不同品牌所含成分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在使用护发精油之前,最好先仔细阅读使用说明并了解其所含成分,避免过敏或引起其他不良反应。
护发精油的主要成分包括多种天然植物油和其他有益成分。它能够为头发提供充足的营养和保湿,修复头发损伤,防止头发断裂和脱落,同时还能改善头皮健康状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护发精油品牌,并按照说明使用,可以让您拥有更美丽、健康的秀发。
精油是从植物的花、叶、茎、根或果实中,通过水蒸气蒸馏法、挤压法、冷浸法或溶剂提取法提炼萃取的挥发性芳香物质。
精油又分稀释的(复方精油)和未经稀释的(单方精油)比如仙人掌种子油。精油的挥发性很强,一旦接触空气就会很快挥发,也基于这个原因,精油必须用可以密封的深色瓶子储存。
精油具有极小的分子,能够渗透肌肤,帮助调理肌肤的分泌机能,有效净化肌肤,特别是对于内分泌失调的人来说是,使用精油能够帮助调理内分泌,从根本改善肌肤问题的源头。对于皮肤长痘、肤色暗沉、粉刺暗疮等等都具有很好的效果。
扩展资料:
精油的用法:
1、喷雾法
将30ml蒸馏水或纯净水放入喷雾瓶中,滴入3—6滴精油喷洒,可净化空气,也可作为具保湿及滋润效果的美容水。喷洒在床上、衣服上、家具上,可起到消毒除臭、改善生活环境的作用。
2、吸入法
将2-3滴精油滴在面纸、手帕或手掌上嗅吸,或打开精油瓶盖子直接吸嗅。可50%左右吸收精油,最直接。对保健身心、平抚焦虑、提振情绪、愉悦心情、治疗喉咙痛和上呼吸道疾病十分有效。
3、按摩法
使用时将复方按摩精油直接倒出使用,请专业美容按摩师进行全身按摩,也可在家中进行简单的全身各部位的按摩。可促进血液循环,净化体内不被人体所吸收的垃圾,清除组织废物。
参考资料:
玫瑰鲜花在清晨摘下后24小时内即取出黄褐色的玫瑰精油,大约五吨重的花朵只能提炼出两磅的玫瑰油,所以是全世界最贵的精油之一。
玫瑰精油是世界名贵的高级浓缩香精,是香精油中的精品,是制造高级名贵香水的既重要又昂贵的原料,不但用来制造美容、护肤、护发等化妆品,还广泛用于医药和食品。
玫瑰花鲜艳,美丽,这也是玫瑰在历史上总是受到赞美的原因。大约四千年前,花匠在普通的蔷薇上培育出了第一朵玫瑰。 古代医生用玫瑰水治疗神经衰弱,用玫瑰熏香治疗肺病,用玫瑰花汁治疗心脏病和肾病。
玫瑰油是玫瑰基本的药用成分。它能刺激和协调人的免疫和神经系统,同时有助于改善内分泌腺的分泌,去除器官硬化,修复细胞。 玫瑰油有助于增进消化道功能。 玫瑰油富含维生素c、胡萝卜素、维生素b和维生素k,维生素k能促进血液凝固。
玫瑰花的香美之气,奇特的药效,自古以来为中国历代中医药学家高度重视,《食物本草》、《药性考》、《纲目拾遗》、《本草再新》、《伪药条瓣》、《现代实用中药》等中医药书籍中均有研究和记载。并以本项目种植的品种花大、瓣厚、色紫、泽鲜、不露蕊、香气浓等质量最佳。入药能够防治心脑血管、妇科、肠胃、肝气郁结及神经系统等多种疾病;经常饮(食)用玫瑰制品有养颜美容、防病疗疾的保健功效。
天然玫瑰花油的主要化学成分:
1、花含挥发油内主要成分:芳樟醇(linalool)、芳樟醇甲酸酯(linalyl fformate)、β-香茅醇(β-citronellol)、香茅醇甲酸酯(citronellyl formate)、香茅醇乙酸酯(citronellylacetate)、牻牛儿醇(geramul)、牦牛儿酸甲酸酯(ger-anylformate)、牻牛儿醇乙酸酯(ger-anylacetate)、苯乙醇(phenylethanol),橙花醇(nerol)以及3-甲基-1-丁醇(3-methyl-1-butanol)反式-β-罗勒烯(2-tridecanone)、十五烷(pentadecane)、2-十三烷酮(2-trid ecan one)、1-戊醇(1-pentanol)、1-乙醇(1-hexanlo)、3-乙烯酯(3-hexenol)、乙酸乙酯(hexyl acetate)、乙酸-3-乙烯酯(3-hexenyl acetate)、苯甲醇(benzylalcohol)、丁香油酚(eugenol)、甲基丁香油脂(methyl eugenol)等。
2、花粉的挥发成分: 6-甲基-5- 庚烯-2-酮(6-methyl-5-hepten-2-one)、牻牛儿醇乙酸酯、橙花醛(neral)、牦牛儿醛(geranial)、牻牛儿醇、香茅醇乙酸酯、乙酸橙花醇酯(neryl acetate)、牻牛儿基丙酮(geranylacetone)、十五烷、2-十一烷酮(2-unde-canone)、2-十三烷酮、2-十五烷酮(2-pentadecnone)、十四烷醛(tetradecanal)β-苯乙醇、丁香油酚、甲基丁香油酚、乙酸-β-苯乙醇酯(β-phenylethyl acetate) 。
3、对香气起重要作用的微量成分: β-突厥酮(β-damascone)、玫瑰醚(roseoxide)、a-白苏烯。花还含槲皮素(quercetin)、矢车菊双甙(cyanin)、有机酸、β-胡萝卜素(β-carotene)、脂肪油等。
芳香油(Ethereal oils)是植物体新陈代谢的产物,由细胞原生质体分泌产生,大多具挥发性,有芳香的气味,故又称挥发油( Volatile oils ),在香料工业中又称精油(Essential oils )。其成分包括烃类、醇类、酯类、酮类、醚类、酸类、酚类、胺类以及杂环衍生物。常呈小油滴状存在于由细胞群构成的分泌腔、分泌道中(如芸香科植物果皮和叶中迎光可见的透明点)以及由表皮组织特征形成的特殊腺体(如拢牛儿苗科植物的腺毛)中,这些结构不均等地分布于某些植物的根、茎、叶、花和果实等都位。
基本介绍 中文名 :芳香油 外文名 :Ethereal oils 又称 :挥发油、精油 成分 :烃类、醇类、酯类、酮类、醚类等 性质 :小油滴状 例子 :紫苏芳香油、百里香芳香油 芳香油的生物化学属性,芳香油的提取与鉴定,芳香油的提取,芳香油的普性测定,芳香油成分的鉴定与定量,芳香油的用途,芳香油植物利用简史,紫苏芳香油,紫苏芳香油的积累状况,不同品种芳香油的积累情况,百里香芳香油,百里香,百里香芳香油组分分析,合理利用野生芳香油植物资源, 芳香油的生物化学属性 芳香油(Etherealoils)是植物体新陈代谢的产物,由细胞原生质体分泌产生,大多具挥发性,有芳香的气味,故又称挥发油(Volatileoils),在香料工业中又称精油(Essentialoils)。其成分包括烃类、醇类、酯类、酮类、醚类、酸类、酚类、胺类以及杂环衍生物。常呈小油滴状存在于由细胞群构成的分泌腔、分泌道中(如芸香科植物果皮和叶中迎光可见的透明点)以及由表皮组织特征形成的特殊腺体(如拢牛儿苗科植物的腺毛)中,这些结构不均等地分布于某些植物的根、茎、叶、花和果实等都位。 芳香油植物是指含有并在常压状态下通过水蒸气蒸馏或用溶剂萃取、压榨、吸附等方法可以得到芳香油的植物,如樟、灵香草、甘松等。 芳香油的提取与鉴定 芳香油的提取 用水蒸气方法进行,馏出液用乙醚萃取,低温下回收乙醚后,用无水硫酸钠脱水即得芳香油,也称百里香精油。称量,备用。 芳香油的普性测定 相对密度用比重瓶法,折光用折光仪法,旋光用旋光仪法,含酚量用氢氧化钠测定法。 芳香油成分的鉴定与定量 采用气—质联用进行成分的鉴定,面积归一化法进行定量。气相色谱仪为HP5890型,HP-5MS石英毛细管柱(30m×025mm),柱温70~250℃,升温速率4℃/min,进样口温度250℃,载气为He,柱前压10Psi,流速053~10mL/min,溶延(开始采样)3min。质谱仪为HP5989B型,离子源温度200℃,四极杆温度100℃,电离能量70ev,接口温度250℃,扫描质量范围50~500,扫描速率06/sec。利用NBS75K标准谱库和参考文献共同检索,面积归一化法定量。 芳香油的用途 香料、香精用途广泛,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香精是香料工业的最终产物,一般由数种乃至数十种芳香油或其它成分调配而成。芳香油是配制香精的重要原料,习惯上又称作香料,广泛用于食品、卷菸、酒、糖果、牙膏、香皂、医药卫生、日用化妆品或其他工业,其用量虽小,但加香产品的质量影响颇大。香精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加香产品的质量,有的还决定了产品的等级。香精的品种越多,加香产品的花色就越丰富。 芳香油植物利用简史 我国芳香油植物的利用具有悠久的历史。在秦代(公元前221-207年)就有了关于“香妆”的记载;汉武帝时期(公元前140-87年)又有“住香”之说;远在2300多年前,诗人屈原在《楚辞》中就写下了“蕙肴蒸兮兰”的诗文;宋朝文学家苏轼也有“风来篙艾气如熏”的佳句,熏指的就是香气。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养成的利用芳香植物提神醒脑、避邪逐秽、驱除蚊虫的传统一直流传至今。大理白族民众,喜欢用菊科植物艾篙之类焚沐熏室以驱避虫蜡蚊纳,逢年过节时将烧红的铁片夹裹艾篙的枝叶,浇上清水,散发出的蒸汽使满室清香馥邪。云南还有些少数民族在娶嫁、生丁添口之日,焚熏青松、香柏、满山香等植物的新鲜枝叶,寺庙殿宇也常将某些芳香植物(如樟科植物香面叶)的木材或枝叶晒干碾成末作为供香意以消灾避祸,实则具有消毒、杀虫、净化空气的作用。许多地方的民众在端午节习惯将营蒲、青篙等插在门坊上,用以避邪逐秽。白族还常常常将各种芳香植物用彩布包裹缝制成形状各异的香袋、香包挂在胸胸前或缀在孩童帽子上,以祝吉祥如意。哈尼族还有弄香包求婚的风俗。 本世纪初,由于化学工业的飞速发展,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使用的大多数香料是以煤焦油为原料合成的虽价格低廉,但经数十年的使用情况表明,这类物质对皮肤有毒副作用,于是多数消费者趋向使用从芳香油植物中提取得到的天然香料配制的化妆品。而且这种趋势随着人们回归自然的消费导向将日愈增强。因此大幅度地提高了对芳香油植物需求。近年来,云南在充分利用芳得油植物资源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并且建立了6万多亩优质香料种植基地,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香料工业。现在已能生产30多种天然香料,占全国同类产品的30%以上,成为我国天然香料最大的生产出口基地。 紫苏芳香油 紫苏芳香油的积累状况 紫苏芳香油的合成和分泌是由两类腺毛完成的,其中以盾状腺毛为主。首先在细胞质中形成小的油泡,由于细胞壁明显的松弛作用,油泡的内容物释放到细胞壁与表面上的角质层之问,挥发油累积在角质下,用光学显微镜可观察到叶子背部的油泡。 不同品种芳香油的积累情况 紫苏试材,根据植物形态共分为大叶紫苏、皱紫苏、紫苏、大叶皱白紫、皱白紫和野生品种紫苏6类。其芳香油的含量在00200-0269%之间,与资料报导的01070-02%的标准有一定差异。不同品种的紫苏芳香油含量的差异较大,难以比较品种的优良,如果从芳香油的最大同收率看:大叶皱白紫(0269%)>大叶紫苏(0222%)>皱白苏0220%)>紫苏(0178%)>皱紫苏((01300)。这可能由各试材对环境的适应性(原产地与口本歧阜县农场)不同所致;也可能是由于紫苏遗传的不稳定性,原有的紫苏品种已发生变异,使得植物形态分类方法产生的差异。口本学者MignkiMtta报导了用RAYD标记揭紫苏的遗传关系及其杂草型紫苏的发现,该结果也表明了同植物形态的紫苏品种内部芳香油含量的变化。同品种不同产地的芳香油积累情况 紫苏其播种粗放、喜温暖湿润环境,对土壤要求不严。广西南宁属亚热带季风区,阳光充足、雨量充沛,霜少无雪、气候温和,年均气温在217℃左右,紫苏的生长极为有利,在同一紫苏品种中南宁地区的芳香油含量很高。大连属于北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是东北地区温暖地带,紫苏芳香油的含量一般。日本国土狭长,纵贯热带、温带和寒带3个气候带,加之受大陆和海洋气候的双重影响,气候变化较大,四季分明,紫苏品种丰富,芳香油差异大。就紫苏精油积累而论亚热带地带作为紫苏生产基地较为合适。 百里香芳香油 百里香 百里香是国际标准化组织1970年公布并被世界许多国家承认的香辛料之一,广泛分布于非洲北部、殴洲及亚洲温带。全世界百里香属植物大约有300~400种,我国有12种,分布于陕西、甘肃、山西、内蒙古、辽宁等省区,生长在海拔1000~2500m的山地、河流两岸草丛或沙滩,可药用及提取芳香油,民间用作香料。其芳香油除能赋予食品香气以外,还具有防腐和抗氧化的作用。 百里香芳香油组分分析 从气相色谱-质谱图上共分离出来53个化合物,利用NBS75K标准质谱库-计算机在线上检索,结合手工查阅质谱手册,共鉴定了40种化合物,占总量的94419%,其中含量在1%以上的化合物共有19个,占总量的87063%;含量在5%以上的成分有5个,占总量的58684%;含量在10%以上的成分只有2个,它们是对-聚伞花素(pcymene,15054%)和百里香酚(Thymol,23872%),两者占总量的38926%。从化合物类型来看,百里香芳香油所含成分主要为单萜类、酚类、醇类、酯类,它们非常容易挥发且呈现出各自特殊的气味,构成百里香芳香油的特色。从鉴定出来的化合物分子量来看,小分子量化合物占绝大多数,分子量稍大的倍半萜及含氧倍半萜含量都较低。在所鉴定出来的化合物中,最小分子量为134,只有对-聚伞花素一种化合物,含量较高;分子量为136的化合物最多,共有10个,都为带环的烯烃类(单萜),平均含量较小,但总量较大;分子量为142的化合物也只有一种,是一个壬烯醇,含量很低,只有0102%;分子量为150的化合物有3种,其中百里香酚和香芹酚是百里香芳香油的主要成分,含量较高(百里香酚23872%,香芹酚7051%),这两种化合物实际上是含氧单萜的同分异构体,它们含量的高低是衡量百里香芳香油质量的重要指标。另一个化合物为环己烯的衍生物,含量较低(0386%);分子量152的化合物只有樟脑一种,是一种环酮化合物,含量也较低(0541%);分子量154的化合物有5种,全为醇类或其衍生物,其中1,8-桉叶素(醇)含量较大(5114%),其余含量均较低;分子量164的化合物共有4个,两个为含甲氧基甲苯的同分异构体,3-异丙基-4-甲氧基-甲苯含量高(6234%),3-甲氧基-4-异丙基-甲苯含量很低,只有0160%,另外两个化合物为酚的衍生物(异丁香酚和2-乙基-5-正丙基苯酚),含量低;分子量为192、196的化合物各一种,含量不高,但它们是重要的酯类(百里香酚乙酸酯和37-二甲基-26-二辛烯-醇-1-乙酸酯);分子量202、204的化合物共有8种,其中分子量为202的化合物只有古巴烯一种,其余7种全为分子量204的化合物,它们都是倍半萜类,含量不很大,但为重要的尾香成分。分子量为210的化合物只有丙酸芳樟酯一种,含量较大(3076%)。在所鉴定的百里香芳香油成分中,最大分子量为220,有两种化合物,一种为醇类(斯巴醇),另一种为烯的氧化物(氧化石竹烯)。这一主要成分的结果和张宏利等报导的陕西太白县产地椒的化学成分相似,但和潘溪庆报导产于山东的五肋百里香芳香油的主要成分有较大差异,该文报导五肋百里香芳香油的主要成分为樟醇和芳樟醇,但在甘肃产的百里香芳香油中未检出樟醇,芳樟醇的含量也很低,这可能是由于这两地的气候差异引起的,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合理利用野生芳香油植物资源 芳香油植物资源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宝贵财富,不仅为人们日常生活的许多必需品增香添色,同时也是自然界生物种质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护着相应的生态平衡。同时还应看到尚有大量野生芳香油植物资源没有被开发利用起来,处于自生自灭状态,甚为可惜。因此,还必须继续对芳香油植物资源作深入的开发利用研究,不断增加天然香料品种。进一步开展资源调查工作,把调查深度从以往的定性普查提高到定量详勘,模清资源贮量,尽快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但这些资源决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因其所具有的经济价值而存在着保护与合理利用的间题,保护的目的是为了利用,而且是为了长期地、有效地利用。为了合理开发野生芳香植物资源,具体应注意以下问题: (1)必须准确地识别所采收的芳香植物,不要采错种类,应掌握好采收部位,以果实为原料的只采果实,以叶子为原料的只采叶子,不要将枝条砍折,更不能连根拔除。 (2)重视保护植物的再生能力,在资源利用的强度上,要考虑其恢复能力和再生能力,避免“竭泽而渔”,“刹鸡取卵”式的短视行为。 (3)提倡综合利用,减少资源浪费。每种植物往往代谢积累多种产物,通过综合利用可以大幅度提高经济效益。如山苍子果肉、花可提取芳香油,提取芳香油后的果核又可提取油脂。 (4)对某些野生芳香植物进行抚育管理提高产量,扩大资源。 (5)对利用价值大,经济效益高的野生芳香油植物进行引种驯化,变野生为栽培,建立香料甚地,变粗放经营为集约经营。有条件的还可搞立体种植,如上层种樟树,下层种茶树等经济作物,提高单位面积经济产出。
1、不同类型的油主要成分也不同。一般分为:(1)植物油;(2)动物油;(3)矿物油;(4)精油(香精油);(5)硅油。
2、植物油和动物油的主要成分是脂肪酸的甘油酯,所以又称脂油(脂肪油);在通常情况下不会挥发,所以有时总称为固定油。又根据它们是否可供食用,可分为食用油(如大豆油、芝麻油、橄榄油、花生油、葵花籽油等)和非食用油(如桐油、蓖麻油等)。
3、矿物油的主要成分是碳氢化合物。大多数有挥发性,可以蒸馏或分馏,再经加工可得汽油、煤油、润滑油等。
4、精油的主要成分是萜烯类,有挥发性和芳香气味,主要用于配制香料。硅油有很大部分由硅氧化合物组成。它们的优点是不易氧化,不易受温度和其它因素影响。硅油除被用作润滑剂外还在化妆工业被大量使用。
扩展资料:
油在烹调中有以下几种作用:
油的传热作用
使菜肴呈现出鲜嫩或酥脆的特点。在烹调过程中,用油脂作为传热媒介的应用很广,由于油脂的沸点高,加热后能加快烹调速度,缩短食物的烹调时间,使原料保持鲜嫩。适当地掌握加热时间和油的温度,还能使菜肴酥松香脆,因此常用于油炸菜点。
改善菜肴色泽
油脂可以使菜肴呈现出各种不同的色泽。例如在制作挂糊上浆菜时,由于油温不同,可使炸制或煎制出的菜肴呈现出洁白、金黄、深红等不同颜色。油可以高于水或蒸汽1倍的温度,迅速驱散原料表面及内部的水分,油分子渗透到原料的内部,使菜点散发出诱人的芳香气味,从而改善了菜肴的风味。香油内链(麻油)更具有特殊的香味,对改善菜肴的风味,提高菜点质量有很大的作用。
:食用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