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 导语韦庄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的重要词人,并称“温韦”。温秾丽,韦清新。韦庄词除写言情外,还常写个人身世之慨。下面就和 一起来欣赏下唐朝花间派词人韦庄的诗词,欢迎阅读!
唐朝花间派词人韦庄的诗词篇一
《稻田》作者为唐朝诗人韦庄。其古诗全文如下:
绿波春浪满前陂,极目连云䎬稏肥。
更被鹭鹚千点雪,破烟来入画屏飞。
翻译
碧绿的池水涟漪满前陂,极目远望无边的滔田肥。更有那白鹭千点观不尽,穿过云烟来向这画中飞。
《木兰花·独上小楼春欲暮》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韦庄。其古诗全文如下:
独上小搂春欲暮,愁望玉关芳草路。消息断,不逢人,却敛细眉归绣户。
坐看落花空叹息,罗袂湿斑红泪滴。千山万水不曾行,魂梦欲教何处觅。
《菩萨蛮·红楼别夜堪惆怅》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韦庄。其古诗全文如下:
红楼别夜堪惆恨,香灯半掩流苏帐。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琵琶金翠羽,弦上黄莺语。劝我早归家,绿窗人似花。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翻译
当时红楼离别之夜,令人惆怅不已,香灯隐约地映照着半卷的流苏帐。残月将落,天刚破晓时,“我”就要出门远行,美人含着泪珠为“我”送行,真是“寸寸柔肠,盈盈粉泪”的样子。临别时为我弹奏一曲如泣如诉的乐章,那琵琶杆拨上装饰着用金制成的翠羽,雍容华贵;那琵琶弦上弹奏着娇软的莺语,婉转动人。那凄恻的音乐分明是在劝“我”早些儿回家,碧纱窗下有如花美眷在等着他。
《台城》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韦庄。其古诗全文如下: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翻译
江上春雨霏霏岸边青草离离,六朝往事如梦只剩春鸟悲啼。最无情的还是台城外的垂柳,依旧轻烟般地笼罩十里长堤。
《思帝乡》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韦庄。其古诗全文如下: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唐朝花间派词人韦庄的诗词篇二
《应天长》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韦庄。其古诗全文如下:
别来半岁音书绝,一寸离肠千万结。
难相见,易相别,又是玉楼花似雪。
暗相思,无处说,惆怅夜来烟月。
想得此时情切,泪沾红袖黦。
《忆昔》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韦庄。其古诗全文如下:
昔年曾向五陵游,子夜歌清月满楼。
银烛树前长似昼,露桃华里不知秋。
西园公子名无忌,南国佳人号莫愁。
今日乱离俱是梦,夕阳唯见水东流。
翻译
韦庄本来住在长安附近,后来移居虢州。黄巢起义军攻破长安时,他正来京城应试,目击这座古都的兴替盛衰,抚今伤昔,写下了这首“感慨遥深,婉而多讽”的七律。“感慨遥深”指其思想感情,“婉而多讽”言其情韵风调。
《古离别》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韦庄。其古诗全文如下:
晴烟漠漠柳毵毵,不那离情酒半酣。
更把玉鞭云外指,断肠春色在江南。
翻译
晴空云淡柳色青如烟,别情难遣散饮酒丰酣。手拿着玉鞭指向云外,使人断肠是明媚江南。
《章台夜思》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韦庄。古诗全文如下:
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
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台。
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来。
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
翻译
幽怨的琴声在长夜中回荡,弦音悲切,似有凄风苦雨缭绕。孤灯下,又听见楚角声哀,清冷的残月徐徐沉下章台。芳草渐渐枯萎,已到生命尽头亲人故友,从未来此地。鸿雁已往南飞,家书不能寄回。
《金陵图》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韦庄。古诗全文如下: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古别离》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韦庄。其古诗全文如下:
晴烟漠漠柳毵毵,不那离情酒半酣。
更把玉鞭云外指,断肠春色在江南。
翻译
写文艺作品的人,大抵都懂得一种环境衬托的手法:同样是一庭花月;在欢乐的时候,它们似乎要为人起舞;而当悲愁之际,它们又好像替人垂泪了。韦庄这首《古离别》,跳出了这种常见的比拟,用优美动人的景色来反衬离愁别绪,却又获得和谐统一的效果。
唐朝花间派词人韦庄的诗词篇三
《江上别李秀才》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韦庄。其古诗全文如下:
前年相送灞陵春,今日天涯各避秦。
莫向尊前惜沉醉,与君俱是异乡人。
《悼亡姬》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韦庄。其古诗全文如下:
凤去鸾归不可寻,十洲仙路彩云深。
若无少女花应老,为有姮娥月易沈。
竹叶岂能消积恨,丁香空解结同心。
湘江水阔苍梧远,何处相思弄舜琴。
《天仙子·蟾彩霜华夜不分》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韦庄。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蟾彩霜华夜不分,天外鸿声枕上闻,绣衾香冷懒重薰。
人寂寂,叶纷纷,才睡依前梦见君。
《登咸阳县楼望雨》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韦庄。其古诗全文如下:
乱云如兽出山前,细雨和风满渭川。
尽日空濛无所见,雁行斜去字联联。
《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韦庄。其古诗全文如下: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翻译
人人都说江南好,游人应该在江南待到老去。春天的江水清澈碧绿比天空还青,游人可以在有彩绘的船上听着雨声入眠。江南酒家卖酒的女子长得很美,卖酒撩袖时露出的双臂洁白如雪。年华未衰之时不要回乡,回到家乡后必定悲痛到极点。
《陪金陵府相中堂夜宴》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韦庄。其古诗全文如下:
满耳笙歌满眼花,满楼珠翠胜吴娃。
因知海上神仙窟,只似人间富贵家。
绣户夜攒红烛市,舞衣晴曳碧天霞。
却愁宴罢青娥散,扬子江头月半斜。
韦庄的文学地位
韦庄在唐末诗坛上有重要地位。清代翁方纲称他“胜于咸通十哲(指方干、罗隐、杜荀鹤等人)多矣”(《石洲诗话》),郑方坤把他与韩偓、罗隐并称为“华岳三峰”(《五代诗话·例言》)。他前逢黄巢农民大起义,后遇藩镇割据大混战,自称“平生志业匡尧舜”(《关河道中》),因而忠于唐王朝是他思想的核心,忧时伤乱为他诗歌的重要题材,从而较为广阔地反映了唐末动荡的社会面貌。《悯耕者》、《汴堤行》对战乱中人民所遭受的苦难深表同情。《睹军回戈》、《喻东军》、《重围中逢萧校书》对当时屯居洛阳的援军残害人民、掳掠妇女的丑恶行径作了谴责,同时又对他们拥兵自重、未能积极镇压起义军表示不满。而《铜仪》、《洛北村居》、《北原闲眺》、《辛丑年》等诗,则反映了他对唐室“中兴”的热切期待;《闻再幸梁洋》、《江南送李明府入关》等诗,表示了他对离乱中的君主、皇族多所眷念;《咸通》、《夜景》、《忆昔》等作,更抚今追昔,为唐王朝的衰微唱出了深沉的挽歌。他又有一些出色的怀古诗,如《台城》、《金陵图》、《上元县》等,在对南朝史迹的凭吊中,也寄寓着他对唐末社会的哀叹,情调凄惋。此外,他还有一些诗如《思归》、《江外思乡》、《古离别》、《多情》等,反映了他长期四处飘泊,求官求食的境遇和心情。他的写景诗,如《题盘豆驿水馆后轩》、《登咸阳县楼望雨》、《秋日早行》等,取景疏淡,思致清婉,也有特色。他以近体诗见长。律诗圆稳整赡,音调响亮,绝句包蕴丰满,发人深省;而清词俪句,情致婉曲,则为其近体诗的共同风格。
韦庄的代表作是长篇叙事诗《秦妇吟》。此诗长达1666字,为现存唐诗中最长的一首。诗中通过一位从长安逃难出来的女子即“秦妇”的叙说,正面描写黄巢起义军攻占长安、称帝建国,与唐军反复争夺长安以及最后城中被围绝粮的情形。思想内容比较复杂,一方面对起义军的暴行多所暴露,另一方面在客观上也反映了义军掀天揭地的声威及统治阶级的仓皇失措和腐败无能;一方面揭露了唐军迫害人民的罪恶,另一方面又夹杂着对他们剿贼不力的谴责。它选择典型的情节和场面,运用铺叙而有层次的手法,来反映重大历史事件的复杂矛盾,布局谨严,脉络分明,标志着中国诗歌叙事艺术的发展。
《早发白帝城》
作者: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意思:
早晨告别朝霞缭绕的白帝城,一日间行程千里回到江陵。两耳边仍然响着沿岸猿叫声,轻轻的船儿早已越过千山万岭。
黎明,为我送行,彩云,笼罩着白帝城,一叶轻快的小舟,会把我带到千里外的江陵,两岸的猿猴,不停地啼叫,小舟载着我的欢快,越过了重重高山,重重险岭。
赏析:是一首传诵千古的七言绝句。 抒发了诗人愉悦的心情。“朝辞白帝彩云间”,首句写诗人的回想,“彩云间”是写白帝城的高。
彩云缭绕与诗人遇赦的喜悦之情十分和谐。 “千里江陵一日还“,次句写诗人的意愿,形容船行之速,千里江陵只要一天即可到达。
诗人用 夸张的手法,写了长江一泻千里之势,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 第三、四句形象地描绘轻舟快驶的情形。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两岸猿猴的叫声还没停止,可那轻快的小船已经驶过了千山万岭。
这两句诗人先写猿声 ,继写轻舟,用一个“已”字把“啼不住”和“过万重山”联结起来,借猿声回响衬托 轻舟的快捷,这种修辞手法是十分巧妙的。
诗人急欲东归的心情,洋溢于诗的明快的节 奏之中。 全诗写景抒情,写的是轻捷明快之景,抒的是轻快愉悦之情,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地步
2《长歌行(汉乐府)》
作者:佚名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希。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昆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意思:
园里的葵花绿油油无比茂盛,清晨的露珠亮晶晶期待阳光。
温暖的春天雨露滋润阳光照,世上的万物欣欣向荣多辉煌!
常常担心寒秋季节将要来到,到那时花卉草木都衰败枯黄。
时光流逝像万条江河流东海,什么时候啊它会再向西流淌?
年轻时不珍惜时间努力向上,年老力衰只能白白悔恨悲伤。
赏析:
乐府诗是最能代表汉代诗歌成就的一种体裁。它常采用赋、比、兴、互文、反复歌咏的修饰手法及铺陈、对比、烘托等技巧状物抒情,这首《长歌行》便代表了这种特色。
作者借百川归海、一去不回来比喻韶光之匆匆易逝,感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劝勉世人要珍惜光阴,有所作为。全诗从青葵起兴,联想到四季变化,又以江河作比。
得出应当抓紧时间奋发努力的结论,其比兴手法是很明显的。“长歌”适宜表达深沉的感情,这一首娓娓道来,有描述,有抒情,有叹惋,也有劝勉,使整首诗含蕴细腻,余意无穷。
既继承了“歌以咏志”的传统,又极富形式上的美感,便于反复吟诵。
3《野望》
作者: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意思:
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望,我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牧人驱赶着那牛群返还家园,猎人带着打猎到的猎物驰过我的身旁。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
赏析:此诗写山野秋景,景中含情,朴素清新,流畅自然,力矫齐梁浮艳板滞之弊,是王缜的代表作之一。首联叙事兼抒情,总摄以下六句。
首句给中间两联的“望”中景投人薄薄的暮色;次句遥呼尾句;使全诗笼罩着淡淡的哀愁。颌联写薄暮中的秋野静景,互文见义,山山、树树,一片秋色,一抹落晖。
萧条、静谧,触发诗人彷徨无依之感。颈联写秋野动景,于山山、树树,秋色、落晖的背景上展现“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的画面。
这画面,在秋季薄暮时的山野闲具有典型性。既然是“返”与“归”,其由远而近的动态,也依稀可见。这些牧人、猎人,如果是老相识,可以与他们“言笑无厌时”该多好!
然而井非如此,这就引出尾联:“相顾无相识”,只能长歌以抒苦闷。王绩追慕陶潜,但他并不像陶潜那样能够从田园生活中得到慰籍,故其田园诗时露彷徨、怅惘之情。
此诗一洗南朝雕饰华靡之习,却发展了南齐永明以来逐渐律化的新形武,已经是一首比较成熟的五律,对近体诗的形式颇有影响。
4《早寒江上有怀》
作者:孟浩然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意思:
草木枯黄凋零了,阵阵鸿雁飞向南,北风呼啸刮不停,一江秋水一江寒。家乡是那鹿行山,茅庐就在襄水湾,遥望远方的楚地,楚地茫茫在云端。
思乡眼泪已流尽,客旅生活多辛酸,孤帆远方在天际,此情此景不堪看。我想找人问一问,迷路渡口在哪边?暮色苍茫无所见,只见江海水漫漫。
赏析:
这是一首怀乡思归的抒情诗。以兴开首,借鸿雁南飞,引起客居思归之情。中间写望见孤帆远去,想到自己无法偕同的怅惘,最后写欲归不得的郁积。
全诗情感是复杂的。诗人既羡慕田园生活,有意归隐,但又想求官做事,以展鸿图。这种矛盾,就构成了诗的内容。
5《绝句》
作者: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意思:
在翠绿色的柳树枝头上,两只黄鹂正在对话,一行美丽的白鹭向着尉蓝色的天空飞去,杜甫客居在客栈,他打开窗户。
看到对面西岭山上覆盖着千年不化的积雪,再往前门河边看,一艘艘船只准备要到很远的东吴去,很壮观。
赏析:
前两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写的是动景。首句堂前黄鹂鸣于翠柳间,是近景;次句白鹭飞上青天,是远景。
后两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写的是静景。前两句两个动词是“鸣”“上”,后两句是“含”“泊”,一动一静。
第三句写西岭积雪,是远景。这首诗,每句一景,其中动景、静景,近景、远景交错映现,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幽美平和的画卷,令人心旷神怡,百读不厌。
6《江雪》
作者:柳宗元
千山鸟飞约,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意思:所有的山,飞鸟全都断绝;所有的路,不见人影踪迹。 江上孤舟,渔翁披蓑戴笠;独自垂钓,不怕冰雪侵袭。
赏析:作者用极其洗炼的文笔,勾勒出一位渔翁在白雪茫茫的寒江上独钓的情景,艺术地概括了当时他所处的政治环境的险恶。
表现了他毫无畏惧、不向黑暗势力屈服的坚强意志和不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诗中所写的景物是:座座山峰,看不见飞鸟的形影,条条小路,也都没有人们的足迹。
整个大地覆盖着茫茫白雪,一个穿着蓑衣、戴着笠帽的老渔翁,乘着一叶孤舟,在寒江上独自垂钓。看,这是一幅多么生动的寒江独钓图啊!
7《夜宿山寺》
作者: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意思:
山上寺院的高楼多么高,人在楼上一伸手就可以摘天上的星星。我不敢大声说话,恐怕惊动天上的神仙。
赏析:
《夜宿山寺》是李白的一首纪游写景短诗。 首句正面描绘寺楼的峻峭挺拔、高耸入云。发端一个“ 危 ”字,倍显突兀醒目,与“高”字在同句中的巧妙组合。
就确切、生动、形象地将山寺屹立山巅、雄视寰宇的非凡气势淋漓尽致地描摹出来了。 次句以极其夸张的技法来烘托山寺之高耸云霄。
字字将读者的审美视线引向星汉灿烂的夜空,非但没有“高处不胜寒”的感慨,反给人旷阔感,以星夜的美丽引起人们对高耸入云的“危楼”的向往。
三、四句“不敢”写出了作者夜临“危楼”时的心理状态,从诗人“不敢”与深“怕”的心理中,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到“山寺”与“天上人”的相距之近。
这样,山寺之高也就不言自明了。 这里,诗人发挥大胆想象,渲染山寺之奇高,从而将一座几乎不可想象的宏伟建筑展现在我们面前。
8《观猎》
作者:王维
风劲角弓鸣, 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 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 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 千里暮云平。
译文:
角弓上的箭射出了,弦声强风一起呼啸!将军的猎骑,飞驰在渭城的晴郊。 已枯的野草,遮不住尖锐敏捷的鹰眼,积雪溶化了,飞驰的马蹄更象是风追叶飘。
转眼间,猎骑穿过了新丰市,驻马时,细柳营已经来到。 回头看,那射落大雕的地方,千里无垠的大地啊,暮云笼罩着原野静悄悄。
赏析:
综观全诗,半写出猎,半写猎归,起得突兀,结得意远,中两联一气流走,承转自如,有格律束缚不住的气势,又能首尾回环映带,体合五律,这是章法之妙。
诗中藏三地名而使人不觉,用典浑化无迹,写景俱能传情,至如三四句既穷极物理又意见于言外,这是句法之妙。
“枯”、“尽”、“疾”、“轻”、“忽过”、“还归”,遣词用字准确锤炼,咸能照应,这是字法之妙。所有这些手法,又都妙能表达诗中人生气远出的意态与豪情。
9汉江临眺
作者:王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意思:远望汉江,在古楚之地与“三湘”之水相连接,又与长江各条支流汇聚合流于荆门。浩淼的江水仿佛一直延伸到了天地之外,山色苍茫,忽隐忽现,若有若无。
依稀可辨的城邑在前方的江水中上下漂浮,汹涌澎湃的波涛使远空也为之震动。襄阳这风和日丽的日子,要留与我和山翁醉酒赏景。
赏析:这首《汉江临眺》是王维融画法入诗的力作。“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一笔勾勒出汉江雄浑壮阔的景色,作为画幅的背景。
泛舟江上,纵目远望,汉江横卧楚塞而接“三湘”、通“九派”,水势浩渺。诗人收漠漠平野于纸端,纳浩浩江流于画边,为整个画面渲染了气氛。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诗人要与山简共谋一醉,流露出对襄阳风物的热爱之情。此情也融合在前面的景色描绘之中,充满了积极乐观的情绪。
这首诗给我们展现了一幅色彩素雅、格调清新、意境优美的水墨山水画。画面布局,远近相映,疏密相间,加之以简驭繁,以形写意,轻笔淡墨,又融情于景,情绪乐观,给人以美的享受。
10《望庐山瀑布》
作者: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意思: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赏析:
庐山风景秀丽,香炉峰的瀑布尤为壮观,诗人以十分兴奋的心情,提笔写下了这首绝句。前两句概括地描绘了香炉峰瀑布的奇伟景象。
首句从香炉峰写起,在灿烂的阳光照射下,轻轻的水气变成了紫色的薄雾,给人一种朦胧的美感。第二句描写瀑布,一个“挂” 字,生动逼真地写出了瀑布奔腾飞泻的气势。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两句用夸张的比喻和浪漫的想象,集中笔墨进一步描绘瀑布的形象。“飞流”是写山高水急,“直下”是描绘瀑流直泻,“三千尺”是夸张瀑布的壮观。
可以说字字珠矶,无一虚设。最后一句把瀑布比作璀璨的银河,既生动又贴切,而其中一个“疑”字率直道破是诗人的想象,令人感到意味深长
由“春城无处不飞花”这句诗想到的两个成语有什么
“春城无处不飞花”出自《寒食》,唐代诗人韩翃的一首七言绝句。
可想到成语有朝朝寒食,夜夜元宵,早晚都像过节一样。形容生活奢华,整天寻欢作乐。
在《元曲选白仁甫一》中有:“寡人自从得了杨贵妃,真所谓朝朝寒食,夜夜元宵也。”之句。
“春暖花开”,意思是春天气候温暖,百花盛开,景色优美。比喻游览、观赏的大好时机。
飞花什么翠成语
飞花醉玉应为飞花碎玉(非成语),指花被风吹落和玉器摔碎(的情景)。 含“碎玉”的成语有:乱琼碎玉(指雪花)、零珠碎玉(比喻零碎的却值得珍惜的事物)和碎玉零玑(比喻精美简短的诗文)。 含“醉玉”的成语有醉玉颓山(形容男子风姿挺秀,酒后
疯狂猜成语诗词飞花令
风花雪月
fēng huā xuěyuè
解释原指旧时诗文里经常描写的自然景物。后比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空洞的诗文。也指爱情之事或花天酒地的荒*生活。
出处宋·邵雍《伊川击壤集序》:“虽死生荣辱,转战于前,曾未入于胸中,则何异四时风花雪月一过乎眼也。”
结构联合式。
用法多作贬义。有时多用于比喻花天酒地的生活。一般作定语、宾语。
近义词花天酒地、花前月下
例句在古代;王侯将相们醉心于~;过着奢靡的生活;而不顾百姓的疾苦。
文字类游戏,比如飞花令,接成语,要搞活动用的,感谢
飞花令
先看“飞花令”,什么意思?
简单说,诗句中必须含有“花”字,“花”字出现位置同样有要求。
行令人要一个接一个,例如:花间一壶酒,第一字是花;落花时节又逢君,第二字是花;取次花丛懒回顾 ,第三字是花;人闲桂花落,第四个字是花;一日看尽长安花,第五个字是花。等等
当然,如今行“飞花令”,能做到既有“花”,还能数清楚位置,估计绝大多数人脑子不够用,所以能背就行,有“花”即可。
成语作为汉文化的一大特色,有着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多来自代经典或著作、历史故事和人们的口头故事。
有的成语不仅意思精辟,还自成意境。一个词、四个字,再简单不过,却绘出了一幅绝美画面。这类成语的出处也颇为唯美,读起来仿若就有画面在眼前铺开。
先来看看节目中,那些来源诗词的成语吧~
卷土重来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唐·杜牧《题乌江亭》
绝世独立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汉·李延年《李延年歌》
倾国倾城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汉·李延年《李延年歌》
河东狮吼
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宋·苏轼《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
豆蔻年华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唐·杜牧《赠别两首》
青梅竹马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唐·李白《长干行》
两小无猜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唐·李白《长干行》
无可奈何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宋·晏殊《浣溪沙》
朝朝暮暮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宋·秦观《鹊桥仙》
美人如玉
万一禅关砉然破,美人如玉剑如虹。——清·龚自珍《夜坐二首》
冰雪聪明
生知七曜历,手画三军势。冰雪净聪明,雷霆走精锐。——唐·杜甫《送樊二十三侍御赴汉中判官》
美目盼兮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先秦《硕人》
云淡风轻 傍花随柳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宋·程颢《春日偶成》
覆雨翻云
魑魅搏人应见惯,总输他,覆雨翻云手,冰与雪,周旋久。——清·顾贞观《金缕曲二首》
不拘一格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万马齐喑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相煎何急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汉·曹植《七步诗》
天生丽质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唐·白居易《长恨歌》
英姿飒爽
褒公鄂公毛发动,英姿飒爽来酣战。——唐·杜甫《丹青引赠曹霸将军》
柔情似水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宋·秦观《鹊桥仙》
回眸一笑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唐·白居易《长恨歌》
粉身碎骨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明·于谦《石灰吟》
一日三秋
形容思念的殷切。出自《诗·王风·采葛》“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窈窕淑女
指文静、姣美的女子。出自《诗·周南·关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辗转反侧
形容心中有事,翻来覆去不能入睡。出自《诗·周南·关雎》:“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梦寐以求
睡梦中也在追求,形容愿望的迫切。出自《诗·周南·关雎》“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新婚燕尔
形容新婚欢乐。燕,古作“宴”,安乐之意。出自《诗·邶风·谷风》:“宴尔新昏,如兄如弟。”
凤凰于飞
凰,亦作“皇”。用以比喻夫妻相亲相爱。亦用为祝人婚姻美满之辞。出自《诗·大雅·卷阿》:“凤皇于飞,翙翙其羽。”
琴瑟之好
比喻夫妻间感情十分和谐。《诗·小雅·常棣》:“妻子好合,如鼓瑟琴。”
天作之合
出自《诗·大雅·大明》:“文王初载,天作之合。”毛传:“合,配也。”原意为文王娶太姒是上天配合的,后用为祝人婚姻美满之辞。
瓜瓞绵绵
《诗·大雅·绵》:“绵绵瓜瓞,民之初生,自土沮、漆。”瓞,小瓜。沮、漆,水名。谓周的祖先像瓜瓞的岁岁相继一样,历传到太王才奠定了王业的基础。后因用为祝颂子孙昌盛之辞。
寿比南山
祝颂语。祝福长寿。出自《诗·小雅·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
万寿无疆
千秋万世,永远生存。祝福、祝愿之语。旧时常用以祝颂帝王。出自《诗·豳风·七月》:“称彼兕觥,万寿无疆。”
甘棠遗爱
用以称颂地方官的仁爱。出自《诗·召南·甘棠》。召公与周公共同理政辅佐周王,治理得当,人民和睦。召公去世后,人们怀念他,连他种的树都不忍心破坏,后人便作此诗来纪念他。
高山景行
《出自诗·小雅·车舝》:“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高山,比喻道德崇高;景行,大路,比喻行为正大光明。止,语助。后因以“高山景行”指崇高的德行。
遇人不淑
谓女子所嫁的丈夫不好。出自《诗·王风·中谷有蓷》:“有女仳离,条其啸矣;条其啸矣,遇人之不淑矣。”郑玄笺:“淑,善也。”
信誓旦旦
誓言极为诚恳可信。出自《诗·卫风·氓》:“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小心翼翼
形容恭敬谨慎。出自《诗·大雅·大明》:“维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聿怀多福。”
忧心忡忡
形容忧愁不安的样子。出自《诗·召南·草虫》:“未见君子,忧心忡忡。”
载沉载浮
指在水中上下沉浮。出自《诗·小雅·菁菁者莪》:“泛泛杨舟,载沉载浮。既见君子,我心则休。”
皂白不分
黑白不能分辨。比喻分不清是非。 谆谆教诲 指恳切、耐心地启发和开导。出自《诗·大雅·抑》:“诲尔谆谆,听我藐藐。”
一倡一和
亦作“一唱一和”。谓一个先唱,一个和声,形容两人感情相通,相互配合,彼此呼应。出自《诗·郑风·萚兮》:“叔兮伯兮,倡予和女。”
未雨绸缪
比喻事先作好准备。出自《诗·豳风·鸱鸮》:“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
逃之夭夭
出自《诗·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桃”和“逃”同音,后人用“逃之夭夭”表示逃跑,多带有诙谐或嘲讽之意。
投桃报李
比喻相互赠答,礼尚往来。出自《诗·大雅·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他山之石
他,本作“它”。本谓别国的贤才可以为本国的辅佐,好像别的山上的石头可用来做琢磨玉器的砺石一样。后用以比喻能帮助自己改正缺点的外力,一般多指朋友。出自《诗·小雅·鹤鸣》:“它山之石,可以为错。”又:“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同仇敌忾
指共同一致地抱着对敌人的无比仇恨和愤怒。出自《诗·秦风·无衣》:“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硕大无朋
出自《诗·唐风·椒聊》:“彼其之子,硕大无朋。”谓貌壮德美,无与伦比。后引申为巨大无比。
鸠占鹊巢
同“鸠居鹊巢”。比喻强占别人的住屋或占据别人的位置。出自《诗·召南·鹊巢》:“维鹊有巢,维鸠居之。”
耳提面命
形容教诲殷勤恳切。出自《诗·大雅·抑》“匪面命之,言提其耳”。
风雨飘摇
在风雨中飘荡摇摆。后用以比喻动荡不安。出自《诗·豳风·鸱鸮》:“予室翘翘,风雨所漂摇。”
惩前毖后
以前事作为惩戒,使以后可以谨慎,不致重犯。出自《诗·周颂·小毖》“予其惩而毖后患”。毛传:“毖,慎也。”
绰绰有裕
同“绰有余裕”。用以形容宽裕、富余。出自《诗·小雅·角弓》:“此令兄弟,绰绰有裕。”毛传:“绰绰,宽也。”
暴虎冯(píng)河
谓有勇无谋,冒险行事。出自《诗·小雅·小旻》:“不敢暴虎,不敢冯河。”暴虎,徒手打虎;冯河,徒步渡河。《论语·述而》:“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与,赞成。
哀鸿遍野
比喻到处都是流离失所的灾民。出自《诗·小雅·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嗷嗷。”《序》云:“《鸿雁》,美宣王也。万民离散,不安其居,而能劳来还定,安集之。”
不可救药
病重到无药可治,比喻无法挽救。出自《诗·大雅·板》:“多将熇熇,不可救药。”孔颖达疏:“多行惨酷毒害之恶,熇熇然使恶加于民,不可救止而药治之。”亦作“不可救疗”。
战战兢兢
畏惧谨慎貌。出自《诗·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毛传:“战战,恐也。兢兢,戒也。”
如履薄冰
比喻戒惧敬慎的心理。出自《诗·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毛传:“恐陷也。”
遵养时晦
谓顺应时势积蓄力量以待时机。出自《诗·周颂·酌》:“于铄王师,遵养时晦。”
自求多福
自己去寻求更多的福祉。出自《诗·大雅·文王》:“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亿万斯年
极言年代的久长。出自《诗·大雅·下武》:“于万斯年,受天之祜。”
优哉游哉
形容从容自得,悠闲无事。出自《诗·小雅·采菽》:“优哉游哉,亦是戾矣。”
天高地厚
谓天地广大辽阔。出自《诗·小雅·正月》:“谓天盖高,不敢不局;谓地盖厚,不敢不蹐。”后多以“天高地厚”比喻事物的复杂和艰巨。亦形容恩情极为深厚。
夙夜匪懈
亦作“夙夜匪解”。亦作“夙夜不解”。形容日夜辛劳,勤奋不懈。出自《诗·大雅·烝民》:“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夙夜匪解,以事一人。”
人言可畏
言,言语,指流言蜚语。流言蜚语是可怕的。出自《诗·郑风·将仲子》:“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孔武有力
勇猛有力。出自《诗·郑风·羔裘》:“羔裘豹饰,孔武有力。彼其之子,邦之司直。”
进退维谷
言进退两难。谷,比喻穷困之境。出自《诗·大雅·桑柔》:“人亦有言,进退维谷。”毛传:“谷,穷也。”孔颖达疏:“谷谓山谷,坠谷是穷困之义,故谓谷穷。”朱熹集传:“言上无明君,下有恶俗,是以进退皆穷也。”
风雨如晦
风雨交加,天色昏暗犹如黑夜。出自《诗·郑风·风雨》“风雨如晦,鸡鸣不已”。后比喻于险恶处境中不改变气节操守。
风雨凄凄
风雨交加,凄凉清冷。出自《诗·郑风·风雨》:“风雨凄凄,鸡鸣喈喈。”
爱莫能助
对别人虽同情却无力帮助的意思。出自《诗·大雅·烝民》:“我仪图之,维仲山甫举之,爱莫助之。”毛传:“爱,隐也。”郑玄笺:“爱,惜也。”
成语飞花令游戏攻略秘籍
飞花令,原本是古人行酒令时的一个文字游戏,源自古人的诗词之趣,得名于唐代诗人韩翃《寒食》中的名句“春城无处不飞花”。行飞花令时可选用诗词曲中的句子,但选择的句子一般不超过七个字。河北电视台《中华好诗词》栏目全国率先引进并改良了“飞花令”用于两位选手间的对抗赛,之后《中国诗词大会》等诗词综艺栏目也引进并改良了“飞花令”。
后面两字是飞花的四字成语
没有后面两字是飞花的四字成语,就是含“飞花”的成语也没有,“()()飞()”的成语如下:
长目飞耳 看得远,听得远。比喻消息灵通,知道的事情多。
横殃飞祸 横:意外的。指意外的、平白无故的灾祸。
六月飞霜 旧时比喻有冤狱。
龙蛇飞动 仿佛龙飞腾,蛇游动。形容书法气势奔放,笔力劲健。
破壁飞去 传说梁代画家张僧繇在壁上画龙,点上眼睛后龙即飞云。比喻人突然有钱有势或官职地位一下子升得很快。
掞藻飞声 掞:发舒;藻:辞藻;飞:飞扬;声:声誉。指施展文才,声誉远扬。
药店飞龙 飞龙:指中药龙骨。药店里的龙骨。比喻人瘦骨嶙峋。
陨雹飞霜 指遭受冤枉和诬陷。
白日飞升 犹白日升天。道教谓人修炼得道后,白昼飞升天界成仙。后喻指一朝显贵。
拔宅飞升 拔:拔起;宅:住宅。古代传说修道的人全家同升仙界。参见“拔宅上升”。
跋扈飞扬 指骄横放肆。
伯劳飞燕 借指离别的亲人或朋友。
策马飞舆 指驾马车疾行。
断梗飞蓬 如同折断的枝茎,飘飞的蓬蒿一般。形容人东奔西走,生活不固定。同“断梗飘蓬”。
横祸飞灾 指意外的、平白无故的灾祸。同“横殃飞祸”。
横灾飞祸 指意外的、平白无故的灾祸。同“横祸飞灾”。
画栋飞甍 有彩绘装饰的屋梁,高耸的屋脊。形容建筑物富丽堂皇。
流星飞电 比喻迅疾。
流言飞文 犹言流言蜚语。毫无根据的话。指背后散布的诽谤性的坏话。
流言飞语 毫无根据的话。指背后散布的诽谤性的坏话。同“流言蜚语”。
龙蛇飞舞 形容书法笔势遒劲生动。
神采飞扬 形容兴奋得意,精神焕发的样子。
神魂飞越 形容写作时想象力肆意驰骋。
腾达飞黄 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同“飞黄腾达”。
腾声飞实 传扬名声与功业。使名实俱得传扬。
腾焰飞芒 指光芒四射。
天外飞来 天外:意料不到的地方。后指事情出乎意料地发生,凭空而来。
佻身飞镞 只身射箭杀敌。形容杀敌英勇,视死如归。
五月飞霜 借指冤狱。
舞凤飞龙 犹龙飞凤舞。气势奔放雄壮的样子。
燕巢飞幕 燕子把窝做在帐幕上。比喻处境非常危险。同“燕巢于幕”。
一人飞升,仙及鸡犬 用以比喻一人得势,与其有关者亦皆随之发迹。多含讽刺意。同“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意气飞扬 犹意气风发。形容精神振奋,气概豪迈。
翼翼飞鸾 指飞翔的样子。
众毛飞骨 指众多轻物能掀起重物。
走石飞沙 沙土飞扬,石块滚动。形容风势狂暴。
成语飞花令 说出带成语古诗词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卷土重来)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扑朔迷离)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春风得意,走马观花)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梨花带雨)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玉树临风)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雏凤清声)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窈窕淑女)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春树暮云)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怒发冲冠)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天上人间)
带飞花两字的成语
成语:落雪飞花
藏头诗:
落静无声印晓窗
雪妍楼树竞琼妆
飞晶裹絮娇娆下
花卷千重舞羽裳
情侣名:
落雪
秋月
如蝶
逐月
渐玉
话飞花落花满天是什么成语
落花流水
luò huā liú shuǐ
解释原形容暮春景色衰败。后常用来比专喻被打得大败。
出处唐·李群属玉《奉和张舍人送秦炼师归岑公山》诗:“兰浦苍苍春欲暮,落花流水怨离襟。”五代南唐·李煜《浪淘沙》词:“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结构联合式。
用法含贬义。一般用于人;常作“打”、“杀”等的补语;不作状语。一般作补语。
正音落;不能读作“là”。
辨形花;不能写作“华”。
近义词狼狈不堪、一败涂地
反义词得胜回朝、凯旋而归
辨析~和“丢盔弃甲”;都有“失败得很惨;被打得狼狈不堪”的意思。但~有残乱而零落的样子;偏重指东西被抢或被吃的样子;“丢盔弃甲”只用来比喻失败后狼狈逃跑的样子。
例句他们打算在初十夜间分兵四路;趁月夜进袭敌营;出其不意;杀他个~。
落叶飞花是成语吗
落叶飞花飘落地,唳累长空泪垂流! 如上述诗句,一时不记得是谁
这是目前网上流行的伤感句子,没有具体作者,整个句子是从古代诗歌里拼凑的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出自白居易的《长恨歌》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出自欧阳修的《玉春楼》等……
1 关于梦里江南的诗句
关于梦里江南的诗句 1 关于描写江南的诗句
泊船瓜洲
年代:宋 作者:王安石 体裁:七绝 类别:羁旅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江南逢李龟年
年代:唐 作者:杜甫 体裁:七绝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澡兰香 淮安重午
年代:宋 作者:吴文英 体裁:词
盘丝系腕,巧篆垂簪,玉隐绀纱睡觉。银瓶露井,彩箑云窗,往事少年依约。为当时、曾写榴裙,伤心红绡褪萼。黍梦光阴渐老,汀洲烟箬。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沈魄。薰风燕乳,暗雨梅黄,午镜澡兰帘幕。念秦楼、也拟人归,应翦菖浦自酌。但怅望、一屡新蟾,随人天角。
莺啼序
年代:宋 作者:吴文英 体裁:词
残寒正欺病酒,掩沈香绣户。燕来晚、飞入西城,似说春事迟暮。画船载、清明过却,晴烟冉冉吴宫树。念羁情游荡,随风化为轻絮。十载西湖,傍柳系马,趁娇尘软雾。溯红渐、招入仙溪,锦儿偷寄幽素。倚银屏、春宽梦窄,断红湿、歌纨金缕。暝堤空,轻把斜阳,总还鸥鹭。幽兰旋老,杜若还生,水乡尚寄旅。别后访、六桥无信,事往花委,瘗玉埋香,几番风雨。长波妒盼,遥山羞黛,渔灯分影春江宿,记当时、短楫桃根渡。青楼彷佛,临分败壁题诗,泪墨惨澹尘土。危亭望极,草色天涯,吹鬓侵半苎。暗点检、离痕欢唾,尚染鲛绡,
2 有关“江南”的诗句
江南逢李龟年(落花时节又逢君的美意和优雅)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春梦(有一种缥缈的思绪,江南在里面是一个美好的梦)岑参洞房昨夜春风起,故人尚隔湘江水。
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杂曲歌辞。
杨柳枝(一句写柳絮漫天的优美意境)孙光宪(五代词人孙光宪,自号葆光子,字孟文。陵州贵平(今四川仁寿县东北)人。
后唐时为陵州判官。后又在南平国任御史大夫等职。
降宋后,任黄州刺史。《花间集》共收他的词61首。
是五代词人中存词最多的一位。著有《北梦琐言》等集)闾门风暖落花干,飞遍江南雪不寒。
独有晚来临水驿,闲人多凭赤阑干。有池有榭即蒙蒙,浸润翻成长养功。
恰似有人长点检,着行排立向春风。根柢虽然傍浊河,无妨终日近笙歌。
骖骖金带谁堪比,还笑黄莺不较多。万株枯槁怨亡隋,似吊吴台各自垂。
好是淮阴明月里,酒楼横笛不胜吹杂曲歌辞。忆江南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江南忆,其次忆吴宫。
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相和歌辞。江南曲陆龟蒙为爱江南春,涉江聊采苹。
水深烟浩浩,空对双车轮。车轮明月团,车盖浮云盘。
云月徒自好,水中行路难。遥遥洛阳道,夹岸生春草。
寄语棹船郎,莫夸风浪好。相和歌辞。
采莲归(写采莲的风景描写不错,尽管景语悲伤)王勃采莲归,绿水芙蓉衣,秋风起浪凫雁飞。桂棹兰桡下长浦,罗裙玉腕摇轻橹。
叶屿花潭极望平,江讴越吹相思苦。相思苦,佳期不可驻。
塞外征夫犹未还,江南采莲今已暮。今已暮,摘莲花,今渠那必尽倡家。
官道城南把桑叶,何如江上采莲花。莲花复莲花,花叶何重迭。
叶翠本羞眉,花红强如颊。佳人不兹期,怅望别离时。
牵花怜共蒂,折藕爱连丝。故情何处所,新物徒华滋。
不惜南津交佩解,还羞北海雁书迟。采莲歌有节,采莲夜未歇。
正逢浩荡江上风,又值徘徊江上月。莲浦夜相逢,吴姬越女何丰茸。
共问寒江千里外,征客关山更几重。江南乐府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泊船瓜洲王安石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望江南/忆江南 宋·王琪江南岸,云树半晴阴。
帆去帆来天亦老,潮生潮落日还沈。南北别离心。
兴废事,千古一沾襟。山下孤烟渔市晓,柳边疏雨酒家深。
行客莫登临。江南草,如种复如描。
深映落花莺舌乱,绿迷南浦客魂消。日日斗青袍。
风欲转,柔态不胜娇。远翠天涯经夜雨,冷痕沙上带昏潮。
谁梦与兰苕。江南水,江路转平沙。
雨霁高烟收素练,风晴细浪吐寒花。迢递送星槎。
名利客,飘泊未还家。西塞山前渔唱远,洞庭波上雁行斜。
征棹宿天涯。江南燕,轻扬绣帘风。
二月池塘新社过,六朝宫殿旧巢空。颉颃恣西东。
王谢宅,曾入绮堂中。烟径掠花飞远远,晓窗惊梦语匆匆。
偏占杏园红。江南月,清夜满西楼。
云落开时冰吐鉴,浪花深处玉沈钩。圆缺几时休。
星汉迥,风露入新秋。丹桂不知摇落恨,素娥应信别离愁。
天上共悠悠。江南酒,何处味偏浓。
醉卧春风深巷里,晓寻香旆小桥东。竹叶满金锺。
檀板醉,人面粉生红。青杏黄梅朱阁上,鲥鱼苦笋玉盘中。
酩酊任愁攻。江南雪,轻素剪云端。
琼树忽惊春意早,梅花偏觉晓香寒。冷影褫清欢。
蟾玉迥,清夜好重看。谢女联诗衾翠幕,子猷乘兴泛平澜。
空惜舞英残。江南雨,风送满长川。
碧瓦烟昏沈柳岸,红绡香润入梅天。飘洒正潇然。
朝与暮,长在楚峰前。寒夜愁敧金带枕,暮江深闭木兰船。
烟浪远相连。江南竹,清润绝纤埃。
深径欲留双凤宿,后庭偏映小桃开。风月影徘徊。
寒玉瘦,霜霰信相催。粉泪空流妆点在,羊车曾傍翠枝来。
龙笛莫轻裁。
3 关于江南的诗句
相关诗句及释义:
1、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皇甫松(唐代) - 《采莲子·船动湖光滟滟秋》
释义:湖光秋色中,姑娘荡着小船来采莲。她任船随波逐流,原来是为了看到岸上的美少年。
2、桃花春水渌,水上鸳鸯浴。韦庄(唐代) - 《菩萨蛮》
释义:春临大地,洛阳到处是嫣红的桃花,到处是澄澈的春水,水面上漂浮着并头浴羽的对对鸳鸯。
3、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张养浩(元代) - 《水仙子·咏江南》
释义:一江烟水映着晴翠山峦的云气,两岸的人家画檐连着画檐,一片荷花浮在水中秋光安宁闲淡。
4、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白居易(唐代) - 《忆江南三首》
释义:游玩天竺寺寻找中秋的桂子,登上郡亭,枕卧其上,欣赏钱塘江大潮。
5、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张养浩(元代) - 《水仙子·咏江南》
释义:画船仿佛从天边驶来,酒旗高挑随风招展,多么可爱的水乡江南。
6、棹动芙蓉落,船移白鹭飞。萧纲(南北朝) - 《采莲曲》
释义:采莲的小船在荷丛中穿过,桨儿不时碰落盛开的莲花,一瓣瓣地飞落湖中,惊起了安详地栖息着的只只白鹭。
7、木兰舟上珠帘卷,歌声远,椰子酒倾鹦鹉盏。李珣(五代) - 《南乡子·山果熟》
释义:木兰舟上卷起了珠帘,歌声从中传出,悠扬清亮,飘到了远方。船中杯盘狼藉,美酒醇香阵阵袭来,与歌声一起飘远。
8、凝恨对残晖,忆君君不知。韦庄(唐代)- 《菩萨蛮》
释义:我凝眸含着幽怨注视着残阳,在思念你,你却不知道。
9、兰烬落,屏上暗红蕉。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萧萧,人语驿边桥。皇甫松(唐代)- 《忆江南》
释义:更深烛尽,烛光暗淡,画屏上的美人蕉模糊不辨我昏昏欲睡,终于进入了梦乡,梦中是我久别的江南,正是青梅熟时,江南雨季,我独自在一艘船上,手握竹笛,和着船外那萧萧的夜雨尽情的吹奏,时而听见桥上驿亭边人语,操着那久违的乡音,诉说着难忘的故事。
10、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韦庄(唐代) - 《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释义:春天的江水清澈碧绿比天空还青,游人可以在有彩绘的船上听着雨声入眠。
江南
江南,字面意义为江之南面,在人文地理概念中特指长江中下游以南。 在不同历史时期,江南的文学意象不尽相同。江南最早出现在先秦两汉时期,是以楚国为背景所指的长江中游今湖南和湖北的长江以南部分、江西。在古代,江南曾经被中原称为吴楚。后来随着中原汉族南迁,江南成为一个文教发达、美丽富庶的地区,它反映了古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人们心目中的世外桃源。
从古至今“江南”一直是个不断变化、富有伸缩性的地域概念。江南往往代表着繁荣发达的文化教育和美丽富庶的水乡景象。《后汉书·刘表传》载“江南宗贼大盛……唯江夏贼张庄、陈坐拥兵据襄阳城,表使越与庞季往譬之,及降,江南悉平”。一直到隋朝,那个时期的江南往往指的都是湖南、湖北一带。
根据历史传统和文化形成的大江南地区是苏南,皖南,上海,浙江,江西东北部。大致等同于吴语加徽语区,等同于吴越民系的分布范围。
江南核心区是所谓“水乡江南”,是江南文明的一个生态型,因其位于平原泽国之上,故和山地江南滨海江南相区别,因其最具代表性,所以也被认为是狭义江南。其范围大致等同于吴语太湖片(北吴)分布区,历史上被分为会稽,吴兴,吴郡,被统称为三吴。
4 “梦里江南总是诗”是什么意思啊
江南多水,有了水的滋养,才有了江南的钟灵毓秀。地上水多,天上雨多,尤其是春雨。
常觉得最初几场春雨一定是观音娘娘净瓶里洒下的神水,要不然怎么会有那么神奇的力量——冬日里萧条的万物在吮吸了这天降的甘霖后,全都精神抖擞地伸胳膊踢起腿来:小草奋力冲破了土壤,树枝猛地爆出了新芽,花儿羞答答地展开了笑厣。
古诗里说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其实,只要你用心去聆听,春雨是润物有声的。在静夜若有若无的细雨中,你可以听到竹笋刺破土壤的声音,可以感觉到柳枝儿抽出嫩芽的声音,可以触摸到梅花悄悄绽放的声音……这是一种生命蓬勃生长的声音,一种力量的声音,一种欢快的声音……正因为有了春雨的滋润,才有了这些自然界里万物苏醒后的美妙音乐。
假如把春天比作一位活泼亮丽的少女,那么红花绿叶就是她美丽的衣裳,而春雨无疑是缝就这件衣裳的针线。难以想象没有春雨的春天会是个什么样子,就象少女没了水灵,花儿没了娇艳,河流没有了源头,但,幸好我们年年有春雨,充足的春雨,因此便有了令我们不能自己的春色。
江南的春雨缠绵多情,往往一下就是二三天,甚至更长,但你别恼,只要你静心欣赏,你会发觉雨中的春色别有一种情趣和韵味。阳光明媚的春天是一幅油画,色彩强烈,气息浓郁,让我们身上涌动起一股无法抑制的对春天的冲动。菲菲细雨中的春天则是一幅水彩画,湿润中透着明丽。细如花针的雨从天空飘扬下来,红红绿绿的雨具盛开起来,它们是春天流动的花,穿行在古城大街小巷、郊外碧绿原野,凭添了灵动与飘逸。村庄在油菜花的包围之中水气氤氲、忽隐忽现,如蓬莱仙境;花儿、叶儿张开嘴、仰起脸尽情喝着这天赐的琼浆……徜徉在春雨中,你会发觉雨中的春景可以使我们对春色有一种更为深远的领会与悟解。
这种意境在古人诗词中多有呈现,“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青箬笠、绿shu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春雨在他们笔下或充满了生机,溢满了灵气,或散发着淡淡的喜悦。
我想春天如果是一部交响乐的话,那么阳光是她的快板,春雨则是她的慢板。而我常常偏爱慢板,因为它柔和、舒缓、优美,有了它的铺垫和衬托,才更显出快板的活泼和刚劲,就象雨后的花更艳、叶更绿一样。
我喜欢江南的春雨,你呢?
这就是最完美的意思!!
5 有关江南的诗句
江南好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泊船瓜洲年代:宋 作者:王安石 体裁:七绝 类别:羁旅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江南逢李龟年年代:唐 作者:杜甫 体裁:七绝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澡兰香 淮安重午年代:宋 作者:吴文英 体裁:词盘丝系腕,巧篆垂簪,玉隐绀纱睡觉。银瓶露井,彩箑云窗,往事少年依约。
为当时、曾写榴裙,伤心红绡褪萼。黍梦光阴渐老,汀洲烟箬。
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沈魄。薰风燕乳,暗雨梅黄,午镜澡兰帘幕。
念秦楼、也拟人归,应翦菖浦自酌。但怅望、一屡新蟾,随人天角。
莺啼序年代:宋 作者:吴文英 体裁:词残寒正欺病酒,掩沈香绣户。燕来晚、飞入西城,似说春事迟暮。
画船载、清明过却,晴烟冉冉吴宫树。念羁情游荡,随风化为轻絮。
十载西湖,傍柳系马,趁娇尘软雾。溯红渐、招入仙溪,锦儿偷寄幽素。
倚银屏、春宽梦窄,断红湿、歌纨金缕。暝堤空,轻把斜阳,总还鸥鹭。
幽兰旋老,杜若还生,水乡尚寄旅。别后访、六桥无信,事往花委,瘗玉埋香,几番风雨。
长波妒盼,遥山羞黛,渔灯分影春江宿,记当时、短楫桃根渡。青楼彷佛,临分败壁题诗,泪墨惨澹尘土。
危亭望极,草色天涯,吹鬓侵半苎。暗点检、离痕欢唾,尚染鲛绡,凤迷归,破鸾慵舞。
殷勤待写,书中长恨,蓝霞辽海沈过雁,漫相思、弹入哀筝柱。伤心千里江南,怨曲重招,断魂在否。
书室明暖终日婆娑其间倦则扶杖至小园戏作长年代:宋 作者:陆游美睡宜人胜按摩,江南十月气犹和。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
月上忽看梅影出,风高时送雁声过。一杯太淡君休笑,牛背吾方扣角歌。
江南年代:汉 作者:汉无名氏 体裁: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赠范晔年代:南北朝 作者:陆凯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
菩萨蛮年代:唐 作者:韦庄 体裁:词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江南曲年代:南北朝 作者:柳恽汀洲采白苹,日落江南春。洞庭有归客,潇湘逢故人。
故人何不返,春华复应晚。不道新知乐,只言行路远。
杨花曲年代:南北朝 作者:汤惠休葳蕤华结情,婉转风含思。掩涕守春心,折兰还自遗。
江南相思引,多叹不成音。黄鹤西北去,衔我千里心。
深堤下生草,高城上入云。春人心生思,思心常为君。
南湖春早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体裁:七律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苹生。
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
春梦年代:唐 作者:岑参 体裁:七古洞房昨夜春风起,故人尚隔湘江水。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
谒金门年代:宋 作者:陈克 体裁:词愁脉脉。目断江南江北。
烟树重重芳信隔。小楼山几尺。
细草孤云斜日。一向弄晴天色。
帘外落花飞不得。东风无气力。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年代:唐 作者:戴叔伦 体裁:五律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
风枝惊暗鹊,露草覆寒蛩。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
菩萨蛮年代:唐 作者:冯延巳 体裁:词沉沉朱户横金锁,纱窗月影随花过。烛泪欲阑干,落梅生晚寒。
宝钗横翠凤,千里香屏梦。云雨已荒凉,江南春草长。
梦江南年代:唐 作者:皇甫松 体裁:词兰烬落,屏上暗红蕉。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萧萧。
人语驿边桥。青玉案年代:唐 作者:李煜 体裁:词梵宫百尺同云护,渐白满苍苔路。
破腊梅花□早露。银涛无际,玉山万里,寒罩江南树。
鸦啼影乱天将暮,海月纤痕映烟雾。修竹低垂孤鹤舞。
杨花风弄,鹅毛天剪,总是诗人误。踏歌词年代:唐 作者:刘禹锡 体裁:乐府日暮江南闻竹枝,南人行乐北人悲。
自从雪里唱新曲,直到三春花尽时。古别离年代:唐 作者:韦庄晴烟漠漠柳毵毵,不那离情酒半酣。
更把玉鞭云外指,断肠春色在江南。菩萨蛮年代:唐 作者:韦庄 体裁:词如今却忆江南乐,当时年少春衫薄。
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翠屏金屈曲,醉入花丛宿。
此度见花枝,白头誓不归。玉楼春年代:宋 作者:晏几道 体裁:词红绡学舞腰肢软,旋织舞衣宫样染。
织成云外雁行斜,染作江南春水浅。露桃宫里随歌管,—曲霓裳红日晚。
归来双袖酒成痕,小字香笺无意展。菩萨蛮年代:唐 作者:温庭筠 体裁:词宝函钿雀金鹦鹏,沉香阍上吴山碧。
杨柳又如丝,驿桥春雨时。画楼音信断,芳草江南岸。
鸾镜与花枝,此情谁得知。玉蝴蝶年代:唐 作。
6 关于江南的古诗
1、江南好——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译文
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春天到来时,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边的鲜花照得比火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2、忆江南 ——唐·皇甫松
兰烬落,屏上暗红蕉。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萧萧,人语驿边桥。
译文:
更深烛尽,烛光暗淡,画屏上的美人蕉模糊不辨。
我昏昏欲睡,终于进入了梦乡,梦中是我久别的江南,正是青梅熟时,江南雨季,我独自在一艘船上,手握竹笛,和着船外那萧萧的夜雨尽情的吹奏,时而听见桥上驿亭边人语,操着那久违的乡音,诉说着难忘的故事。
3、忆江南 ——唐·刘禹锡
春去也!多谢洛城人。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裛露似沾巾,独坐亦含嚬。
4、望江南 ——宋·苏东坡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译文
春天还没有过去,微风细细,柳枝斜斜随之起舞。登上超然台远远眺望,护城河只半满的春水微微闪动,城内则是缤纷竞放的春花。更远处,家家瓦房均在雨影之中。
5《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唐 · 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译文:
人人都说江南好,让游人只想在江南待到老去。春天的江水清澈碧绿更胜天空的碧蓝,还可以在彩绘船上听着外面的雨声入眠。
江南酒垆边卖酒的女子美丽无比,卖酒时撩袖盛酒时,露出的手腕白如霜雪。在老之前不要回到故乡,不然回到家乡后会因为家乡战乱而悔断肚肠。
7 描写江南烟雨的诗句
寄扬州韩绰判官 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忆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雨巷 戴望舒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默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像梦一般地, 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地, 我身旁飘过这个女郎; 她默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江南 汉无名氏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菩萨蛮 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 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江南曲 柳恽 汀洲采白苹,日落江南春。 洞庭有归客,潇湘逢故人。
故人何不返,春华复应晚。 不道新知乐,只言行路远。
南湖春早 白居易 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 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苹生。
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 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
谒金门 陈克 愁脉脉。目断江南江北。
烟树重重芳信隔。小楼山几尺。
细草孤云斜日。一向弄晴天色。
帘外落花飞不得。东风无气力。
菩萨蛮 冯延巳 沉沉朱户横金锁, 纱窗月影随花过。 烛泪欲阑干, 落梅生晚寒。
宝钗横翠凤, 千里香屏梦。 云雨已荒凉, 江南春草长。
青玉案 李煜 梵宫百尺同云护, 渐白满苍苔路。 破腊梅花□早露。
银涛无际,玉山万里, 寒罩江南树。 鸦啼影乱天将暮, 海月纤痕映烟雾。
修竹低垂孤鹤舞。 杨花风弄,鹅毛天剪, 总是诗人误。
罗贯中,一名罗本,生于元末明初,山西太原人。
元代中期,由于灭宋战争的创伤逐渐平息,社会的经济、文化重心也开始由北方转移到了南方。南宋的故都杭州不仅成为人口云集、商业发达的繁华城市,也成为戏剧演出和「说话」艺术发展的重要中心。因此,不少北方的知识分子、「书会材人」,如关汉卿、郑光祖等等,都先后迁徙到了杭州一带。
身为小说兼杂剧作家的罗贯中,也必然受到这一社会潮流的影响,成为这类南迁作家中的一个。
罗贯中外号「湖海散人」,这个称号就寄寓着漫游江湖、浪迹天涯的意味。大约在公元一三四五~一三五五年间,他来到了杭州。许多说话艺人在这里说书,一些杂剧作家,也在这里活动。罗贯中与志同道合者为友。加上他对民间文学又极其喜爱,到了这里,自然不愿离开远去。也就这时,罗贯中结识了当时在杭州居住,但年龄他大二十岁左右的施耐庵。
罗贯中的籍贯又有「东原人」之说,这是他漫游出晋后在「东原」(今山东省)客居过一段时间的缘故。他到这里,是被当时社会上十分流行的梁山泊和宋江的故事吸引而来。他到那里考察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搜集在民间流传的水浒英雄故事材料。这是他后来参与《水浒传》编纂创作的一个重要原因。关于「千圣姑」和「贝州王则」的故事,当时也在社会上广泛流传。因此,罗贯中就在这一带对这个故事进行了搜集、整理,以至有《三逐平妖传》之作。
约在公元一三六Ο~一三六三年间,「有志图王」的罗贯中来到了起事称霸的张士诚那里作客。但是,张士诚并不重视知识分子,也不听取他们的意见。至正二十三年(公元一三六三年)九月,刘亮、鲁渊等人纷纷离去,不久,罗贯中也离开了张士诚,再次北上,到至正二十六年,罗贯中又回到了杭州。《三国志通俗演义》的写作,当在该年以后。这时,他已是五十多岁的人了,对历史、对人生都有了比较成熟的看法,完全具备了创作《三国志通俗演义》的条件。到明太祖洪武三年(公元一三七O年),罗贯中已写了十二卷,之后卷数的写作,是洪武四年以后的事了。
在罗买中写作《三国志通俗演义》期间,施耐庵从苏州迁移到兴化,并在洪武三年逝世。为了纪念他的师友施耐庵,罗贯中在完成《三国志通俗演义》之后,决定加工、增补施氏的《水浒传》。成书于洪武四年至十年之间。
在加工、增补《水浒传》的同时,罗贯中继续创作历史演义系列作品。
罗贯中在创作完了这些作品以后,已是六十几岁的老人了。他为了出版这些作品,于洪武十三年左右从杭州来到了福建,因为当时福建的建阳是出版业的中心之一。但是,罗贯中的这一目的未能实现。
大约在公元一三八五~一三八八年间,罗贯中活了七十岁,在宋代民族英雄文天祥的故里卢陵逝世。
施耐庵生平
元成宗元贞二年丙申(1296)1岁
十月初二诞生于泰州海陵县白驹场(现属江苏大丰市白驹镇),取名彦端,字子安。属相:猴。父亲施元
德,字长卿;母亲卞淑贞,与苏州枫桥迁盐城便仓卞氏为同一支。
元武宗至大元年戊申(1308)13岁
在苏州城外的浒墅关季氏家塾就读。
元至大三年庚戌(1310)15岁
继续在季氏家塾就读。
延佑元年寅(1314)19岁
实行科举,史称“延佑科举”,此前的元朝科举已废。这一年考中秀才。因在季氏家塾就读时间较长,交谊
甚厚,所以与季氏女儿季丹红结婚。
延佑七年庚申(1320)25岁
被苏州官吏于诸户内特别推荐为孝行信义。
元泰定帝泰定元年甲子(1324)29岁
赴杭州参加江浙行省乡试,中举人。
天历三年至顺元年庚午(1330)35岁
赴大都(北京)会试途中,考察梁山泊,应试不第。
至顺二年辛未(1331)36岁
因地方政府推荐称“乡贡进士”或“赐进士”。经国子监司业刘本善推荐,任郓城县训导。
元宁宗至顺三年壬申(1332)37岁
继续在郓城县训导任上,力倡农桑,搜集水浒英雄轶事。
至顺四年元惠宗元统元年癸酉(1333)38岁
再赴大都(北京)会试,应试不第。浙江青田(现文成)人刘伯温作《龙虎台赋》,中三甲第二名进士。因
同为江浙行省人,同应会试,故有同窗之称。
元统二年甲戍(1334)39岁
赴任钱塘县丞,想有所作为,但大权掌握在达鲁花赤手中。
元统三年至元元年乙亥(1335)40岁
继续在钱塘县丞任上。从元代中叶起,元杂剧的中心由大都南移至杭州,搜集整理水浒戏。
至元二年丙子(1336)41岁
“官钱塘二载”之后辞官归苏州故里。苏州怀胥桥北有施家巷,阊门外有施子祠。先祖是孔子高足施之常后
裔,唐朝时从吴兴(湖州)迁至苏州,传至施耐庵是十五世。这一年,刘伯温任江西瑞州路高安县丞。
至元三年丁丑(1337)42岁
在苏州设塾教书。并漫游四方。
至元六年庚辰(1340)45岁
刘伯温辞官江西,赴丹徒任教,在苏州教书的施耐庵应欧阳修后裔、丹徒太守之邀,与刘伯温相会。
至正元年辛已(1340)46岁
应刘伯温之邀,赴温州(鹿城)同游江心屿,赴处州青田县南田山武阳村(现属文成县)访刘伯温故里。
伯温隐居力学三年,作《百战奇略》。
至正七年丁亥(1347)52岁
在苏州设馆,收太原清徐人罗贯中为门徒,罗贯中约18岁,是“有志图王者”。
至正八年戊子(1348)53岁
台州方国珍起兵反元。
至正十一年辛卯(1351)56岁
四月,贾鲁治黄河。
五月,韩山童、刘福通在颖州起义。
八月,徐寿辉在蕲州起义,国号天完,改元治平。
芝麻李占领徐州,次年被元军镇压。
刘伯温带病从杭州返回青田,施耐庵往来于苏州与泰州白驹场之间。
吴承恩字汝忠,明代中叶淮安人。淮安在汉代曾属射阳县,所以吴承恩以“射阳”为号,自署“射阳居士”,后代亦有人称他为“射阳山人”。淮安地处淮水之南,古代又曾属过淮阴县,故吴承恩在署名时,前面往往冠以“淮阴”二字。
吴承恩先世涟水人。他在为他父亲撰写的墓志铭中,虽能说清由他向上五代的情况,但对迁淮时间却没有明确交代。据此推测他家迁淮当在五世之前,即至迟在明初已迁居淮安了。元末,由于战争频仍,淮安土著人口锐减,据曹镳《淮城信今录》,仅存潘、刘、杨、吴、李、王关等七家。明太祖实行移民政策,来淮的移民多迁自江南,而且多为富户或军官。吴承恩家由北南迁,当不属于这个潮流,可能是破产农民的流迁。
吴家迁居府城后,就在商业繁荣的河下落户。起初,可能是经营小商业,后来由商而儒,并且出了靠读书做小官为生的两代人:曾祖吴铭做过浙江余姚县的训导;祖父吴贞由例贡做过浙江仁和县(今杭州市)的教偷。训导与教渝都是官微俸薄的学官,远离家乡,颠沛流离,妻儿往往不能团聚在一起。当吴承恩父亲吴锐四岁时,其母梁氏带着他一起去仁和,夫妻母子团聚以享天伦之乐。当梁氏母子到仁和后未数月,不幸的事情发生了:吴贞竞病逝于任所。梁氏无奈,只得携带四岁的孤儿回准。由于他家两代经营的是“九儒十丐”的“穷儒”,既无什么积蓄,更无地产收入,所以,家境越来越穷。因为穷,又无亲友接济,吴锐到了上学的年龄也不能上学,比别的孩子迟了好几年,才开始进入社学读书。因为无钱给社学先生送礼,先生就不教吴锐了。但是,吴锐很聪明,在旁边偷听,居然学得很好。吴锐的聪慧虽然得到先生的赞赏,但终因穷困而辍学了。吴锐辍学以后,娶了小商人的女儿徐氏,理起了祖上的旧业,开始跟着他的岳父经营彩缕文糓的生意。
吴锐得子很迟,大约到了四十一岁才生下吴承恩。这年是明正德元年(公元l506年),正好是明武宗皇带即位的第一年。新皇践祚,覃恩天下,万方承而沐之,所以,吴锐立即肇赐他一个嘉名:承恩。他希望他长大以后,重操儒业,为国为君做一番事业。
吴承恩从小就很聪明颖悟。据记载,他“生有异质,甫周岁未行时,从壁间以粉土为画,无不肖物。”甚至能画飞着的天鹅。随着年龄的长大,他的才华越来越表现出来。他能“读书目数行下”,“工制艺,博极群书”。同时,他兴趣极为广泛。他爱填词度曲,小令套数,作品很精湛,后来还曾汰选《花间集》和《草堂诗余》汇成一部《花草新编》。他喜爱绘画,山水人物无不妙肖,“观者以为通神佳手”。到了成年以后他不再作画了,所以未见他的画作流传下来。但是,从他的作品《序伎赠写真李山人》中看来,他对绘画的理论很有研究而且很有见地。吴承恩对围棋也很精通,他曾为当时围棋国手鲍景远、李釜分别写过围棋歌,把奕棋的布局与历史军事战争故事巧妙地结合起来,有张有弛,形象生动。他在《西游记》第十回中叙述唐太宗与魏征博奕时,也曾捏出一段《烂柯经》来,对腹边角、断连疏密等等战略战术,大发了一通议论。吴承恩还擅长书法,他的书法艺术师承虞世南和欧阳询。这里有一个有趣的巧合:据说欧阳询外貌生得象猴,长孙无忌嘲笑他说:“耸髆成山字,埋肩不出头,谁家麟阁上,画此一猕猴。”后人进而附会出一个《补江总白猿传》。说梁将欧阳纥南征,其妻在长乐为猿妖所摄。当欧阳纥灭猿获妻时,其妻已与白猿有孕。后生一子,就是欧阳询,能文善书而貌绝类猿。吴承恩恰恰正是描写猴王的专家,不知他是不是曾从这个故事里得到过一点启示。吴承恩的书法当时颇负盛名,家乡一带的金石碑牌多出其手。他在长兴做官时,也曾书写了三块石碑。吴承恩还喜爱收藏名人书画法贴。著名的唐代书法家李邕撰书的《婆罗树碑》旧拓,就是他收藏的。这个碑文中谈到的婆罗树本产在印度,据说释迦牟尼就是在这种树下圆寂的。这本来也是与佛教有关的故事,《西游记》中几处说到了“婆罗双树”,可知这个旧拓法书对他创作《西游记》曾发生过一定的影响。
吴承恩喜爱诗书礼乐,擅长琴棋书画。至“髫龄,即以文鸣于淮。”因此,他颇得官府、名流和乡绅的赏识。正德十五年(公元1519年)闰八月,中了探花在翰林院任编修六年的蔡昂第一次回家,大宴宾客,炫耀乡里。当时一些达官文人均以能够被邀请赴宴,甚至哪怕一见面、一接谈都引以为荣耀。一个十五岁的少年吴承恩,登门言事,应对机智、敏捷,立即受到探花郎蔡翰林的赏识,奉为上宾,一时引起多少人的羡慕啊!吴承恩本人二十年后对此事依然记忆犹新。当时被誉为“金陵四大家”和“十才子”之一的宝应朱应登,见了吴承恩便“爱如己子,谓汝忠可尽读天下书,而以家所藏图史分其半与之。”因此,吴承恩学问日进、才名藉甚,一时投刺造庐,“乞言问字者恒相属”。吴承恩也经常为官府和缙绅促刀撰文,常游于南京、苏州一带。他与朱日藩深交莫逆,唱和不辍;曾受到王宠的赏识,多次互通书简;还曾与文征明唱和于石湖之上,与友人登临金山寺。一时诗篇雅兴不绝,对前程充满幻想。
吴承恩才华横溢,文名鹊起,就连督学使者也“奇其文”,认为他“叨一第如拾一芥耳”。照理说,他在科学(举?)道路上应该是一帆风顺的,然而,事实正好相反,他在科场上极不得意,考了多少次竟连一个举人都未能考中。直至嘉靖二十九年他已四十五岁的时候,才考上一个岁贡生。这种现象,充分说明当时的社会制度的腐朽和政治的黑暗。
科举上的不得意,满腹经纶无法货与帝王家,这个残酷的事实,给了吴承恩以无情的打击,使得他精神苦闷而彷徨。加之,他出身寒微,因而到处受人白眼。吴承恩的父亲是老老实实的商人,对于官府和胥吏的欺压和敲诈,一向是逆来顺受,宁愿受欺受压,万事不与人争。因而被人称为“痴子”。吴承恩小时在市上玩,常被人呼为“吴痴子的儿子”。这在他幼小的心灵上埋下愤恨和反抗的种子。他早就立志,好好读书,长大做官,光宗耀祖,改换门庭。现实粉碎了他的美梦,不得已只好读书自娱,愤嫉著书,发泄不平之气。
吴承恩壮年时代即开始创作他的名著《西游记》。《西游记》是一部神魔小说,创作这样一部小说,必须熟练地掌握大量神话故事和写作技能,而吴承恩恰恰充分具备了这个条件。吴承恩的父亲是个质朴君子,无事即携领他的独生子遍游近郊的古寺丛林,常在其中俯仰徘徊。有时一边看着泥塑木雕的神像和红绿彩绘壁画,一边给吴承恩讲述优美神奇的民间故事,诸如龟山无支祈、龙窝大圣堂、龙兴寺旃檀佛像、十王堂的地府、老君殿的道士、雷神殿的雷神等等故事,使吴承恩从小即产生好听奇闻的习性。这种习性使得他后来搜集了大量的神话资料,以至他创作了百回八十万言的长篇巨著,并成为世界文坛上的瑰宝。他在《禹鼎志•序》中说:“余幼年即好奇闻,在童子学社时,每偷阅市廛野言稗史,惧为父、师呵夺,私求隐处读之。比长,好益甚,闻益奇,迨既壮,旁求曲致,几贮满胸中矣。尝爱唐人如牛奇章、段柯古辈所著传记,善模写物情,每欲作一书对之。”这说明他三十岁后即搜集了非常多的奇闻,并有了摹仿创作的打算了。他在《禹鼎志》创作完后曾经说过:“盖怪求余,非余求怪也。”也就是说,是神怪故事在推动他写作,而不是他搜索神怪故事再去写作的;在运用神怪故事写作上,他已进入了一个运用自如、左右逢源、得心应手的自由王国了。
吴承恩创作《西游记》是有许多有利条件的。唐僧西天取经故事是一个古老的题材,从五代以来即逐渐被引入说话、戏剧中。到了吴承恩时代,人们可以读到《西游记》评话,听到艺人说这类故事,看到艺人搬演这类戏剧,这些都是取材的良好条件。但是这些话本、戏剧,故事情节简单,语言古拙,艺术性也不高。吴承恩没有简单地利用,而是加以再创造,“翻案挪移则用唐人传奇,讽刺揶揄则取当时世态加以铺张描绘”,使得故事完全改观。因为吴承恩禀性“善谐剧,故虽述变幻恍惚之事,亦每杂以解颐之言,使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而寓以玩世不恭的情趣,嘲笑讽刺了阎君、龙王、玉帝、佛祖等一切“至高至尊”的神佛。第五回,当天兵天将捉拿孙悟空时,孙公然不理,竟说:“今朝有酒今朝醉,莫管门前是与非。”“诗酒且图今日乐,功名休问几时成。”这正是吴承恩本人功名失意的思想反映。
吴承恩当时并没有将《西游记》写完,他只写了前面的十几回。到了嘉靖二十九年被荐为岁贡生,入京求官,因而中断了他的写作。但是,他的这部分作品,当时即被传抄出去,并被书贾刊刻流传海内了。
嘉靖二十九年春天,吴承恩应贡进北京,在京住了六个月,并没有求到官,只被分到南京国子监读书。他在北京看到两件事:一是八月俺答兵围北京,他亲身经历了一场北京保卫战;二是淮安同乡好友张侃,因循例为丁汝夔事谏言被廷杖削职为民。他看到当时社会政治如此黑暗,发出“世味由来已备尝,鸥心宁复到鹓行”的感慨,于是,就在当年秋天匆匆忙忙地回家了。
回淮以后,他一半时间在南京国子监读书,一半时间来回于淮安家乡。这期间,他的爱子凤毛不幸夭拆,以后他就没有再生儿子,就将他表外孙丘度领在身边,精心课读培养,后来中了进士,官至户部侍郎。嘉靖三十八年,他利用一个暑天,编了一本选词集《花草新编》,现在上海图书馆还收藏着这本书的残抄本。嘉靖四十年左右,他又娶了第二个夫人牛氏。吴承恩在南京国子监没有什么事做,只是和一些文人如何良俊、何良傅、文彭、文嘉、黄姬水、朱日藩等人饮酒赋诗而已。
嘉靖四十三年冬天,因为应在北京做吏部侍郎的好友李春芳的敦请,吴承恩第二次到北京去,希望铨选到一官半职,使其生活有所着落。这时他已年近六旬了,由于生活困窘而老母尚在,他只好遵母命、应友约进京去了。然而依然不很顺利,在北京耽了一年,第三年即嘉靖四十五年才得到一个长兴县丞的职务。虽然官不大,又远离家乡,他总算是做了官了,所以他还是高高兴兴地去上任了。因为他文名早就扬出去了,许多人都知道他的文笔,他一到杭州,就被上司、缙绅请了去捉刀,撰了一篇篇书序、碑文、书启。到了长兴,人们羡慕他的书法,曾在一天之内请他书写了三通碑文。这三篇碑文石刻,至今还留在人间。这阶段,他个人的诗作也很多。但不久,因与上司不合,便拂袖离任回淮了。接着又被选补为“荆王府纪善”,可能又到那里做了一段时间的官。此后,他就一直在家,继续从事他的《西游记》的写作。
《西游记》就是在这段时间内最后完成定稿的。
百回本《西游记》一经问世,立即受到人们的欢迎。当时人将它目(?)为明代四大奇书之一,后来又被人们列为我国古代小说四部名著之一。自它产生以后,其他关于“西游”题材的小说立即相形见绌,丧失存在价值;而百回本《西游记》则逐渐取得了独尊的地位。书中的主要人物孙悟空、猪八戒等,形象生动,令人喜爱。尤其是孙悟空的形象已经作为英勇顽强、敢于藐视困难、敢于战斗的英雄的代表了。几百年来流传不衰,几乎妇孺皆知。可惜因为种种原因,当时各种版本《西游记》都未署上吴承恩的名字,因此在很长的时间内不知道此书真正的作者就是他。他的著作权无端被元初道士丘处机所攘夺,直到“五四”以后,鲁迅先生才把这个问题纠正过来。现在,随着《西游记》的大量外译,吴承恩的名字已传遍了五洲四海。
吴承恩的文学才能是多方面的,其中最著名的成就就是长篇小说《西游记》,其他方面都被掩映了。其实,吴承恩的诗歌艺术造诣也很深。他的诗清新可爱,富有强烈的人民性,例如《舟行》:“白鹭群翻隔浦风,斜阳遥映树重重。前村一片云将雨,闲倚船窗看挂龙。”是多么清新隽永啊!《夏日》诗云:“高堂美人不禁暑,冰簟湘廉梦秋雨;岂知寒燠运天功,为我黎民实禾黍。”这是劳动人民的心声。著名的《二郎搜山图歌》更是脍炙人口。吴承恩的诗出自胸臆,不剽拟古人,冲破七子笼罩当时文坛的迷雾,自成一家,是很不简单的。清人丁宴将他与冰壑老人、张虞山并提,称为明代淮安之鼎足,“谢华启秀各名一家”。陈文烛则将他与淮人陆贾、枚乘、匡衡、陈琳、鲍照、赵嘏、张耒相比拟,称他为“文潜以后,一人而已。”
公元1582年,也就是明万历十年,吴承恩年老多病,卒于淮安家中,终年七十七岁,葬于淮安城南二十里灌沟(今马甸乡二堡村)祖茔中。1982年在吴承恩逝世四百周年之际,淮安县人民政府拔款重修了他的陵墓,以迎接全国研究《西游记》的专家、学者,在他的家乡淮安召开有史以来的第一届《西游记》学术讨论会。曹雪芹(约1715 ~ 1764年),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先世为汉人,很早就加入满洲旗籍,隶属满洲正
曹雪芹(约1715~1763),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清代小说家,《红楼梦》的作者。祖籍辽阳。祖先原为汉人,后入旗籍,为正白旗。清朝建立后,曹家成为管理宫廷杂务的“内务府”成员。曹振彦因建立军功,官至两浙都转运盐使司盐法道。从曹振彦之子曹玺(即雪芹曾祖父)开始,曹家三代四人相继担任江宁织造60多年。康熙南巡六次,有四次住在曹氏任职期间的织造府内。曹玺之妻孙氏做过康熙的保姆。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做过康熙的伴读。曹家与皇帝有着一种特殊的关系,属于最高统治层中的成员。出身贵族世家,经历了一个封建富豪家庭盛极而衰的过程。少年时代的豪华生活,使他熟悉了贵族大家庭和封建统治阶级的种种人情和世态。晚年的贫困潦倒,使他能够更清醒地、深刻地观察生活,看清剥削阶级的腐朽和罪恶。有了这样一个认识生活、理解生活的基础,再加上他的进步的思想意识,良好的艺术修养,认真的创作态度,正确的创作方法,才使他有可能创作出《红楼梦》这部公认为中国古典小说创作高峰的杰作。全书共120回,前80回为曹雪芹所写,后40回大家都认为是高鹗续写。高鹗的续书虽然在思想高度和艺术成就上与前80回有差异,但基本上符合曹雪芹的原意,并使全书的故事完整无缺,得以在广大读者中间广泛流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