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llens试剂的组成是

tollens试剂的组成是,第1张

Tollens试剂的组成是Ag(NH3)2+·OH-。

银氨溶液(英语:Tollens'reagent),也称氢氧化四氨合银、苛性银、多伦试剂、吐伦试剂、土伦试剂,指含有二氨合银(I)离子(+)的水溶液,一般由硝酸银或其他银化合物与氨水反应制取,用作银镜反应的试剂。银氨溶液溶于水中能够完全解离出氢氧根离子,因此属于强碱,具腐蚀性。

硝酸银也可由一些不溶的银盐代替,但制备时不需加入氢氧化钠,直接加入氨水将不溶物溶解即可。银氨溶液与斐林试剂类似,具有微弱的氧化性,在自身被还原后,会在容器内壁附着上一层光亮的银层,即是所谓的银镜反应。一般用银镜反应来鉴定醛的存在,相应的氧化产物是羧酸根离子,酸化得到羧酸。甲醛或甲酸可被彻底氧化为二氧化碳。

银氨溶液与2,4二硝基苯肼(Brady试剂)连用可以检出样品中醛基官能团的存在。若样品与2,4二硝基苯肼作用呈阳性,产生**或红色的二硝基苯腙沉淀,则可证明样品为羰基化合物,可能是醛或酮。由于醛具还原性,而酮不具有还原性,此时再用银氨溶液测试,便可区分这二者官能团,醛将银氨溶液还原而产生银镜。

此方法对醛糖和酮糖也基本有效。银氨溶液也可用于鉴定末端炔烃,现象是产生了白色的炔化银(乙炔银、碳化银)沉淀。银氨溶液应现配现用,并且使用后立即加酸销毁。它在储存时会转化为强爆炸性的黑色含银不溶物(成分是氮化银Ag3N),通常时间为一至三天,但天气炎热时数小时便会生成。

tollens试剂的配制方法:

1、准备试管:在试管里先注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振荡,然后加热煮沸。把氢氧化钠倒去后,再用蒸馏水洗净备用。

2、配制溶液:往洁净的试管中加入1mL2%硝酸银溶液,然后边振荡边逐滴滴入2%稀氨水,边滴边振荡,直到最初产生的的沉淀刚好溶解为止。

向溶液里逐滴滴加氨水首先析出AgOH:。

AgNO3+NH3·H2O=AgOH|+NH4NO3。

常温下AgOH极不稳定,分解为Ag20暗棕色沉淀。2AgOH=Ag2O+H2O。

继续滴加氨水,沉淀溶解:Ag2O+4NH3-H2O=2Ag(NH3)++20H-+3H20,同时,生成的OH-与前面反应生成的NH4+反应。

有机物知识点总结

 在平日的学习中,不管我们学什么,都需要掌握一些知识点,知识点在教育实践中,是指对某一个知识的泛称。那么,都有哪些知识点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有机物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有机物知识点总结1

 一、重要的物理性质

 1有机物的溶解性

 (1)难溶于水的有:各类烃、酯、绝大多数高聚物、高级的(指分子中碳原子数目较多的,下同)醇、醛、羧酸等。

 (2)易溶于水的有:低级的[一般指N(C)≤4]醇、醛、羧酸及盐、氨基酸及盐、单糖、二糖。

 (3)具有特殊溶解性的:

 ① 乙醇是一种很好的溶剂,既能溶解许多无机物,又能溶解许多有机物。

 ② 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更加难溶,同时饱和碳酸钠溶液还能通过反应吸收挥发出的乙酸,溶解吸收挥发出的乙醇,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

 ③有的淀粉、蛋白质可溶于水形成胶体。蛋白质在浓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溶解度减小,会析出(即盐析,皂化反应中也有此操作)。

 ④线型和部分支链型高聚物可溶于某些有机溶剂,而体型则难溶于有机溶剂。

 2有机物的密度

 小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各类烃、酯(包括油脂)

 3有机物的状态[常温常压(1个大气压、20℃左右)]

 (1)气态:

 ① 烃类:一般N(C)≤4的各类烃 注意:新戊烷[C(CH3)4]亦为气态

 ② 衍生物类:

 一氯甲烷(CH3Cl,沸点为-242℃) 甲醛(HCHO,沸点为-21℃)

 (2)液态:一般N(C)在5~16的烃及绝大多数低级衍生物。如,

 己烷CH3(CH2)4CH3 甲醇CH3OH

 甲酸HCOOH 乙醛CH3CHO

 特殊:

 不饱和程度高的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如植物油脂等在常温下也为液态

 (3)固态:一般N(C)在17或17以上的链烃及高级衍生物。如,

 石蜡 C12以上的烃

 饱和程度高的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如动物油脂在常温下为固态

 4有机物的颜色

 绝大多数有机物为无色气体或无色液体或无色晶体,少数有特殊颜色

 淀粉溶液(胶)遇碘(I2)变蓝色溶液;

 含有苯环的蛋白质溶胶遇浓硝酸会有白色沉淀产生,加热或较长时间后,沉淀变**。

 5有机物的气味

 许多有机物具有特殊的气味,但在中学阶段只需要了解下列有机物的气味:

 甲烷:无味

 乙烯:稍有甜味(植物生长的调节剂)

 液态烯烃:汽油的气味

 乙炔:无味

 苯及其同系:芳香气味,有一定的毒性,尽量少吸入。

 一卤代烷:不愉快的气味,有毒,应尽量避免吸入。

 C4以下的一元醇:有酒味的流动液体

 C5~C11的一元醇:不愉快气味的油状液体

 C12以上的一元醇:无嗅无味的蜡状固体

 乙醇:特殊香味

 乙二醇:甜味(无色黏稠液体)

 丙三醇(甘油):甜味(无色黏稠液体)

 乙醛:刺激性气味

 乙酸:强烈刺激性气味(酸味)

 低级酯:芳香气味

 二、重要的反应

 1能使溴水(Br2/H2O)褪色的物质

 (1)有机物

 通过加成反应使之褪色:含有、—C≡C—的不饱和化合物

 通过氧化反应使之褪色:含有—CHO(醛基)的有机物

 通过萃取使之褪色:液态烷烃、环烷烃、苯及其同系物、饱和卤代烃、饱和酯

 (2)无机物

 ① 通过与碱发生歧化反应

 3Br2 + 6OH- == 5Br- + BrO3- + 3H2O或Br2 + 2OH- == Br- + BrO- + H2O

 ② 与还原性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H2S、S2-、SO2、SO32-、I-、Fe2+

 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KMnO4/H+褪色的物质

 (1)有机物:含有、—C≡C—、—CHO的物质

 与苯环相连的侧链碳碳上有氢原子的苯的同系物(与苯不反应)

 (2)无机物:与还原性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H2S、S2-、SO2、SO32-、Br-、I-、Fe2+

 3与Na反应的有机物:

 含有—OH、—COOH的有机物

 与NaOH反应的有机物:常温下,易与含有酚羟基、—COOH的有机物反应

 加热时,能与酯反应(取代反应)

 与Na2CO3反应的有机物:含有酚羟基的有机物反应生成酚钠和NaHCO3;

 含有—COOH的有机物反应生成羧酸钠,并放出CO2气体;

 与NaHCO3反应的有机物:含有—COOH的有机物反应生成羧酸钠并放出等物质的量的CO2气体。

 4银镜反应的有机物

 (1)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

 含有—CHO的物质: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还原性糖(葡萄糖、麦芽糖等)

 (2)银氨溶液[Ag(NH3)2OH](多伦试剂)的配制:

 向一定量2%的AgNO3溶液中逐滴加入2%的稀氨水至刚刚产生的沉淀恰好完全溶解消失。

 (3)反应条件:碱性、水浴加热

 若在酸性条件下,则有Ag(NH3)2+ + OH - + 3H+ == Ag+ + 2NH4+ + H2O而被破坏。

 (4)实验现象:试管内壁有银白色金属析出

 (5)有关反应方程式:AgNO3 + NH3·H2O == AgOH↓ + NH4NO3

 AgOH + 2NH3·H2O == Ag(NH3)2OH + 2H2O

 银镜反应的一般通式: RCHO + 2Ag(NH3)2OH2 Ag↓+ RCOONH4 + 3NH3 + H2O

 甲醛(相当于两个醛基):HCHO + 4Ag(NH3)2OH4Ag↓+ (NH4)2CO3 + 6NH3 + 2H2O

 乙二醛: OHC-CHO + 4Ag(NH3)2OH4Ag↓+ (NH4)2C2O4 + 6NH3 + 2H2O

 甲酸: HCOOH + 2 Ag(NH3)2OH2 Ag↓+ (NH4)2CO3 + 2NH3 + H2O

 葡萄糖: (过量)

 CH2OH(CHOH)4CHO +2Ag(NH3)2OH2Ag↓+CH2OH(CHOH)4COONH4+3NH3 + H2O

 (6)定量关系:—CHO~2Ag(NH)2OH~2 Ag HCHO~

 5与新制Cu(OH)2悬浊液(斐林试剂)的反应

 (1)有机物:羧酸(中和)、甲酸(先中和,但NaOH仍过量,后氧化)、醛、还原性糖(葡萄糖、麦芽糖)、甘油等多羟基化合物。

 (2)斐林试剂的配制:向一定量10%的NaOH溶液中,滴加几滴2%的CuSO4溶液,得到蓝色絮状悬浊液(即斐林试剂)。

 (3)反应条件:碱过量、加热煮沸

 (4)实验现象:

 ① 若有机物只有官能团醛基(—CHO),则滴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中,常温时无变化,加热煮沸后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② 若有机物为多羟基醛(如葡萄糖),则滴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中,常温时溶解变成绛蓝色溶液,加热煮沸后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5)有关反应方程式:

 2NaOH + CuSO4 == Cu(OH)2↓+ Na2SO4

 RCHO + 2Cu(OH)2RCOOH + Cu2O↓+ 2H2O

 HCHO + 4Cu(OH)2CO2 + 2Cu2O↓+ 5H2O

 OHC-CHO + 4Cu(OH)2HOOC-COOH + 2Cu2O↓+ 4H2O

 HCOOH + 2Cu(OH)2CO2 + Cu2O↓+ 3H2O

 CH2OH(CHOH)4CHO +

 2Cu(OH)2CH2OH(CHOH)4COOH + Cu2O↓+ 2H2O

 (6)定量关系:—COOH~ Cu(OH)2~ Cu2+ (酸使不溶性的碱溶解)

 —CHO~2Cu(OH)2~Cu2O HCHO~4Cu(OH)2~2Cu2O

有机物知识点总结2

 一、有机代表物质的物理性质

 1 状态

 固态:饱和高级脂肪酸、脂肪、TNT、萘、苯酚、葡萄糖、果糖、麦芽糖、淀粉、纤维素、醋酸(166℃以下)

 气态:C4以下的烷烃、烯烃、炔烃、甲醛、一氯甲烷

 液态:油 状: 硝基苯、溴乙烷、乙酸乙酯、油酸

 粘稠状: 石油、乙二醇、丙三醇

 2 气味

 无味:甲烷、乙炔(常因混有PH3、H2S和AsH3而带有臭味)

 稍有气味:乙烯 特殊气味:苯及同系物、萘、石油、苯酚

 刺激性:甲醛、甲酸、乙酸、乙醛

 甜味:乙二醇、丙三醇、蔗糖、葡萄糖

 香味:乙醇、低级酯 苦杏仁味:硝基苯

 3 颜色

 白色:葡萄糖、多糖 淡**:TNT、不纯的硝基苯 黑色或深棕色:石油

 4 密度

 比水轻的:苯及苯的同系物、一氯代烃、乙醇、低级酯、汽油

 比水重的:硝基苯、溴苯、乙二醇、丙三醇、CCl4、氯仿、溴代烃、碘代烃

 5 挥发性:乙醇、乙醛、乙酸

 6 升华性:萘、蒽 7 水溶性 : 不溶:高级脂肪酸、酯、硝基苯、溴苯、烷烃、烯烃、炔烃、苯及同系物、萘、蒽、石油、卤代烃、TNT、氯仿、CCl4 能溶:苯酚(0℃时是微溶) 微溶:乙炔、苯甲酸

 易溶:甲醛、乙酸、乙二醇、苯磺酸

 与水混溶:乙醇、苯酚(70℃以上) 、乙醛、甲酸、丙三醇

 二、有机物之间的类别异构关系

 1 分子组成符合CnH2n(n≥3)的类别异构体: 烯烃和环烷烃;

 2 分子组成符合CnH2n-2(n≥4)的类别异构体: 炔烃和二烯烃;

 3 分子组成符合CnH2n+2O(n≥3)的类别异构体: 饱和一元醇和饱和醚;

 4 分子组成符合CnH2nO(n≥3)的类别异构体: 饱和一元醛和饱和一元酮;

 5 分子组成符合CnH2nO2(n≥2)的类别异构体: 饱和一元羧酸和饱和一元酯;

 6 分子组成符合CnH2n-6O(n≥7)的类别异构体: 苯酚的同系物,芳香醇及芳香醚;

 如n=7,有以下五种: 邻甲苯酚,间甲苯酚,对甲苯酚;苯甲醇;苯甲醚

 7 分子组成符合CnH2n+2O2N(n≥2)的类别异构体: 氨基酸和硝基化合物

 三、能发生取代反应的物质

 1 烷烃与卤素单质: 卤素单质蒸汽(如不能为溴水)。条件:光照

 2 苯及苯的同系物与(1)卤素单质(不能为水溶液):条件-- Fe作催化剂

 (2)浓硝酸: 50℃-- 60℃水浴 (3)浓硫酸: 70℃--80℃水浴

 3 卤代烃的水解: NaOH的水溶液 4 醇与氢卤酸的反应: 新制氢卤酸

 5 乙醇与浓硫酸在140℃时的脱水反应 6酸与醇的酯化反应:浓硫酸、加热

 6酯类的水解: 无机酸或碱催化 6 酚与 1)浓溴水 2)浓硝酸

 四、能发生加成反应的物质

 1 烯烃、炔烃、二烯烃、苯乙烯的加成: H2、卤化氢、水、卤素单质

 2 苯及苯的同系物的加成: H2、Cl2

 3 不饱和烃的衍生物的加成:

 (包括卤代烯烃、卤代炔烃、烯醇、烯醛、烯酸、烯酸酯、烯酸盐等)

 4 含醛基的化合物(包括葡萄糖)的加成: HCN、H2等

 5 酮类、油酸、油酸盐、油酸某酯、油(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的加成物质的加成: H2

 注意:凡是有机物与H2的加成反应条件均为:催化剂(Ni)、加热

 五、六种方法得乙醇(醇)

 1 乙醛(醛)还原法: CH3CHO + H2 --催化剂 加热→ CH3CH2OH

 2 卤代烃水解法: C2H5X + H2O-- NaOH 加热→ C2H5OH + HX

 3 某酸乙(某)酯水解法: RCOOC2H5 + H2O—NaOH→ RCOOH + C2H5OH

 4 乙醇钠水解法: C2H5ONa + H2O → C2H5OH + NaOH

 5 乙烯水化法: CH2=CH2 + H2O --H2SO4或H3PO4,加热,加压→ C2H5OH

 6 葡萄糖发酵法 C6H12O6 --酒化酶→ 2C2H5OH + 2CO2

 六、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含-CHO)

 1 所有的醛(RCHO) 2 甲酸、甲酸盐、甲酸某酯

 3 葡萄糖、麦芽糖、葡萄糖酯、 (果糖)

 能和新制Cu(OH)2反应的除以上物质外,还有酸性较强的酸(如甲酸、乙酸、丙酸、盐酸、硫酸等),发生中和反应。

 七、分子中引入羟基的有机反应类型

 1 取代(水解)反应: 卤代烃、酯、酚钠、醇钠、羧酸钠

 2 加成反应: 烯烃水化、醛+ H2 3 氧化: 醛氧化 4 还原: 醛+ H2

 有机实验问题

 (一) 甲烷的制取和性质 (供参考)

 1 反应方程式 CH3COONa + NaOH→ 加热-- Na2CO3 + CH4

 2 为什么必须用无水醋酸钠

 水分危害此反应!若有水,电解质CH3COONa和NaOH将电离,使键的断裂位置发生改变而不生成CH4

 3 必须用碱石灰而不能用纯NaOH固体,这是为何碱石灰中的CaO的作用如何 高温时,NaOH固体腐蚀玻璃;

 CaO作用: 1)能稀释反应混合物的浓度,减少NaOH跟试管的接触,防止腐蚀玻璃 2)CaO能吸水,保持NaOH的干燥

 4 制取甲烷采取哪套装置反应装置中,大试管略微向下倾斜的原因何在此装置还可以制取哪些气体

 采用加热略微向下倾斜的大试管的装置,原因是便于固体药品的铺开,同时防止产生的湿存水倒流而使试管炸裂;

 还可制取O2、NH3等

 5 实验中先将CH4气通入到KMnO4(H+)溶液、溴水中,最后点燃,这样操作有何目的

 排净试管内空气,保证甲烷纯净,以防甲烷中混有空气,点燃爆炸

 6 点燃甲烷时的火焰为何会略带**点燃纯净的甲烷呈什么色

 1)玻璃中钠元素的影响; 反应中副产物丙酮蒸汽燃烧使火焰略带**

 2)点燃纯净的甲烷火焰呈淡蓝色

 (二) 乙烯的制取和性质

 1 化学方程式 C2H5OH 浓H2SO4,170℃→ CH2=CH2 + H2O

 2 制取乙烯采用哪套装置此装置还可以制备哪些气体

 分液漏斗、圆底烧瓶(加热)一套装置此装置还可以制Cl2、HCl、SO2等

 3 预先向烧瓶中加几片碎玻璃片(碎瓷片),是何目的

 防止暴沸(防止混合液在受热时剧烈跳动)

 4 乙醇和浓硫酸混合,有时得不到乙烯,这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这主要是因为未使温度迅速升高到170℃所致因为在140℃乙醇将发生分子间脱水得乙醚,方程式如下:

 2C2H5OH-- 浓H2SO4,140℃→ C2H5OC2H5 + H2O

 5 温度计的水银球位置和作用如何

 混合液液面下;用于测混合液的温度(控制温度)

 6 浓H2SO4的'作用 催化剂,脱水剂

 7 反应后期,反应液有时会变黑,且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为何

 浓硫酸将乙醇炭化和氧化了,产生的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SO2

 C + 2H2SO4(浓)-- 加热→ CO2 + 2SO2 + 2H2O

 (三) 乙炔的制取和性质

 1 反应方程式 CaC2 + 2H2O→Ca(OH)2 + C2H2

 2 此实验能否用启普发生器,为何

 不能 因为 1)CaC2吸水性强,与水反应剧烈,若用启普发生器,不易控制它与水的反应 2)反应放热,而启普发生器是不能承受热量的3)反应生成的Ca(OH)2 微溶于水,会堵塞球形漏斗的下端口。

 3 能否用长颈漏斗 不能 用它不易控制CaC2与水的反应

 4 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这是为何

 用以得到平稳的乙炔气流(食盐与CaC2不反应)

 5 简易装置中在试管口附近放一团棉花,其作用如何

 防止生成的泡沫从导管中喷出

 6 点燃纯净的甲烷、乙烯和乙炔,其燃烧现象有何区别

 甲烷 淡蓝色火焰; 乙烯: 明亮火焰,有黑烟乙炔: 明亮的火焰,有浓烟

 7 实验中先将乙炔通入溴水,再通入KMnO4(H+)溶液中,最后点燃,为何

 乙炔与空气(或O2)的混合气点燃会爆炸,这样做可使收集到的乙炔气纯净,防止点爆

 8 乙炔使溴水或KMnO4(H+)溶液褪色的速度比较乙烯,是快还是慢,为何

 乙炔慢,因为乙炔分子中叁键的键能比乙烯分子中双键键能大,断键难

 (四) 苯跟溴的取代反应

 1 反应方程式 C6H6 + Br2–-Fe→C6H5Br + HBr

 2 装置中长导管的作用如何 导气兼冷凝冷凝溴和苯(回流原理)

 3 所加铁粉的作用如何

 催化剂(严格地讲真正起催化作用的是FeBr3)

 4 导管末端产生的白雾的成分是什么产生的原因怎样吸收和检验锥形瓶中,导管为何不能伸入液面下

 白雾是氢溴酸小液滴,由于HBr极易溶于水而形成用水吸收检验用酸化的AgNO3溶液,加用酸化的AgNO3溶液后,产生淡**沉淀导管口不伸入液面下是为了防止水倒吸

 5 将反应后的液体倒入盛有冷水的烧杯中,有何现象

 水面下有褐色的油状液体(溴苯比水重且不溶于水)

 6 怎样洗涤生成物使之恢复原色

 溴苯因溶有溴而呈褐色,多次水洗或稀NaOH溶液洗可使其恢复原来的无色

 (五)苯的硝化反应

 1 反应方程式 C6H6 + HNO3 --浓H2SO4,水浴加热→ C6H5NO2 + H2O

 2 实验中,浓HNO3、浓H2SO4的作用如何

 浓HNO3是反应物(硝化剂);浓H2SO4是催化剂和脱水剂

 3 使浓HNO3和浓H2SO4的混合酸冷却到50--60℃以下,这是为何

 ①防止浓NHO3分解 ②防止混合放出的热使苯和浓HNO3挥发

 ③温度过高有副反应发生(生成苯磺酸和间二硝基苯)

 4 盛反应液的大试管上端插一段导管,有何作用

 冷凝回流(苯和浓硝酸)

 5 温度计的水银球的位置和作用如何

 插在水浴中,用以测定水浴的温度

 6 为何用水浴加热放在约60℃的水浴中加热10分钟的目的如何为什么应控制温度,不宜过高

 水浴加热,易于控制温度有机反应往往速度缓慢,加热10分钟使反应彻底第3问同问题3

 7 制得的产物的颜色、密度、水溶性、气味如何怎样洗涤而使之恢复原色 淡**(溶有NO2,本色应为无色),油状液体,密度大于水,不溶于水,有苦杏仁味多次水洗或NaOH溶液洗涤

有机物知识点总结3

 高二化学有机物知识点:重要的物理性质

 1有机物的溶解性

 (1)难溶于水的有:各类烃、卤代烃、硝基化合物、酯、绝大多数高聚物、高级的(指分子中碳原子数目较多的,下同)醇、醛、羧酸等。

 (2)易溶于水的有:低级的[一般指N(C)≤4]醇、(醚)、醛、(酮)、羧酸及盐、氨基酸及盐、单糖、二糖。(它们都能与水形成氢键)。

 (3)具有特殊溶解性的:

 ①乙醇是一种很好的溶剂,既能溶解许多无机物,又能溶解许多有机物,所以常用乙醇来溶解植物色素或其中的药用成分,也常用乙醇作为反应的溶剂,使参加反应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均能溶解,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例如,在油脂的皂化反应中,加入乙醇既能溶解NaOH,又能溶解油脂,让它们在均相(同一溶剂的溶液)中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反应限度。

 ②苯酚: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是93g(属可溶),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当温度高于65℃时,能与水混溶,冷却后分层,上层为苯酚的水溶液,下层为水的苯酚溶液,振荡后形成乳浊液。苯酚易溶于碱溶液和纯碱溶液,这是因为生成了易溶性的钠盐。

 ③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更加难溶,同时饱和碳酸钠溶液还能通过反应吸收挥发出的乙酸,溶解吸收挥发出的乙醇,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

 ④有的淀粉、蛋白质可溶于水形成胶体。蛋白质在浓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溶解度减小,会析出(即盐析,皂化反应中也有此操作)。但在稀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蛋白质的溶解度反而增大。

 ⑤线型和部分支链型高聚物可溶于某些有机溶剂,而体型则难溶于有机溶剂。

 ⑥氢氧化铜悬浊液可溶于多羟基化合物的溶液中,如甘油、葡萄糖溶液等,形成绛蓝色溶液。

 2有机物的密度

 (1)小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各类烃、一氯代烃、酯(包括油脂)

 (2)大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多氯代烃、溴代烃(溴苯等)、碘代烃、硝基苯

 高二化学有机物知识点:重要的反应

 4既能与强酸,又能与强碱反应的物质

 (1)2Al + 6H+ == 2 Al3+ + 3H2↑ 2Al + 2OH- + 2H2O == 2 AlO2- + 3H2↑

 (2)Al2O3 + 6H+ == 2 Al3+ + 3H2O Al2O3 + 2OH- == 2 AlO2- + H2O

 (3)Al(OH)3 + 3H+ == Al3+ + 3H2O Al(OH)3 + OH- == AlO2- + 2H2O

 (4)弱酸的酸式盐,如NaHCO3、NaHS等等

 NaHCO3 + HCl == NaCl + CO2↑ + H2O NaHCO3 + NaOH == Na2CO3 + H2O

 NaHS + HCl == NaCl + H2S↑ NaHS + NaOH == Na2S + H2O

 (5)弱酸弱碱盐,如CH3COONH4、(NH4)2S等等

 2CH3COONH4 + H2SO4 == (NH4)2SO4 + 2CH3COOH

 CH3COONH4 + NaOH == CH3COONa + NH3↑+ H2O

 (NH4)2S + H2SO4 == (NH4)2SO4 + H2S↑

 (NH4)2S +2NaOH == Na2S + 2NH3↑+ 2H2O

 (6)氨基酸,如甘氨酸等

 H2NCH2COOH + HCl → HOOCCH2NH3Cl

 H2NCH2COOH + NaOH → H2NCH2COONa + H2O

 (7)蛋白质

 蛋白质分子中的肽链的链端或支链上仍有呈酸性的—COOH和呈碱性的—NH2,故蛋白质仍能与碱和酸反应。

 高二化学有机物知识点:有机物的鉴别

 1烯醛中碳碳双键的检验

 (1)若是纯净的液态样品,则可向所取试样中加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若褪色,则证明含有碳碳双键。

 (2)若样品为水溶液,则先向样品中加入足量的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煮沸,充分反应后冷却过滤,向滤液中加入稀硝酸酸化,再加入溴水,若褪色,则证明含有碳碳双键。

 ★若直接向样品水溶液中滴加溴水,则会有反应:—CHO + Br2 + H2O → —COOH + 2HBr而使溴水褪色。

 2二糖或多糖水解产物的检验

 若二糖或多糖是在稀硫酸作用下水解的,则先向冷却后的水解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中和稀硫酸,然后再加入银氨溶液或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水浴)加热,观察现象,作出判断。

 3如何检验溶解在苯中的苯酚

 取样,向试样中加入NaOH溶液,振荡后静置、分液,向水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再滴入几滴FeCl3溶液(或过量饱和溴水),若溶液呈紫色(或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有苯酚。

 ★若向样品中直接滴入FeCl3溶液,则由于苯酚仍溶解在苯中,不得进入水溶液中与Fe3+进行离子反应;若向样品中直接加入饱和溴水,则生成的三溴苯酚会溶解在苯中而看不到白色沉淀。

 ★若所用溴水太稀,则一方面可能由于生成溶解度相对较大的一溴苯酚或二溴苯酚,另一方面可能生成的三溴苯酚溶解在过量的苯酚之中而看不到沉淀。

 4如何检验实验室制得的乙烯气体中含有CH2=CH2、SO2、CO2、H2O

 将气体依次通过无水硫酸铜、品红溶液、饱和Fe2(SO4)3溶液、品红溶液、澄清石灰水、检验水) (检验SO2) (除去SO2) (确认SO2已除尽)(检验CO2)

 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检验CH2=CH2)。

;

银氨溶液

又叫多伦试剂,化学式:[Ag(NH3)₂]OH·XH₂O

性质:即硝酸银的氨水溶液。一种弱氧化剂。可将醛氧化为羧酸,并产生金属银沉积于玻璃反应器皿壁上(银镜),常用于制作瓶胆和鉴别还原糖。用于鉴别醛,而酮则不反应。该试剂应现配现用,不宜保存,久置易生成易爆的雷爆银(主要成分为氮化银)。

银镜反应

在洁净的试管里加入1mL2%的硝酸银溶液,再加入氢氧化钠水溶液,然后一边振荡试管,可以看到白色沉淀。再一边逐滴滴入2%的稀氨水,直到最初产生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这时得到的溶液叫银氨溶液)

1,乙醛的银镜反应:再滴入3滴乙醛,振荡后把试管放在热水中温热。不久可以看到,试管内壁上附着一层光亮如镜的金属银。(在此过程中,不要晃动试管,否则只会看到黑色沉淀而无银镜。),

2‘葡萄糖的银镜反应:滴入一滴管的葡萄糖溶液,振荡后把试管放在热水中温热。不久可以看到,试管内壁上附着一层光亮如镜的金属银。

反应本质:这个反应里,硝酸银与氨水生成的银氨溶液中含有氢氧化二氨合银,这是一种弱氧化剂,它能把乙醛氧化成乙酸(即-CHO被氧化成-COOH),乙酸又与生成的氨气反应生成乙酸铵,而银离子被还原成金属银。从葡萄糖的角度来说,葡萄糖中有醛基,具有还原性,把硝酸银里的银离子还原成金属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

原文地址:https://pinsoso.cn/meirong/204894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6
下一篇2023-11-06

随机推荐

  • 妮维雅晶纯焕亮和晶纯皙白区别

    妮维雅晶纯焕亮和晶纯皙白系列在功效上有以下区别: 晶纯焕亮系列。主要功效是去黄提亮,它适用于肌肤暗沉,肤色不均,以及熬夜疲劳的肌肤,因此,如果你是因为经常熬夜导致的肌肤暗沉,使用妮维雅晶纯焕亮系列可能会有很好的效果。 晶纯皙白系列。主要功效

    2024-04-15
    58700
  • 男人护肤品有哪些牌子

    男士护肤品品牌有曼秀雷敦、妮维雅、欧莱雅、碧欧泉、朗仕。1、曼秀雷敦曼秀雷敦男士是较早进入国内的专业男士护肤品牌,于2003年推出男士专业护肤系列,以“活炭”配方的洁面乳系列产品著称。2、妮维雅妮维雅男士是妮维雅旗下全球知名男士面部护理品牌

    2024-04-15
    66800
  • 孕妇可以用精华液吗 孕妇可用精华液推荐

    精华液是必不可少的一样护肤产品,精华液有很好的护肤效果,很多人擦脸的时候都会使用精华液,孕妇护肤也是很重要的,孕期肌肤也需要护肤品的滋养。孕妇可以用精华液吗孕妇是可以用精华液的。最后孕妇在选择孕妇在选择精华液时,需要遵守的第一原则就

    2024-04-15
    69400
  • 黄芪精华露和精华液的区别

    黄芪精华露和精华液是两种常见的护肤品,它们在成分和功效上有一定的区别。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对这两种产品进行比较,帮助你更好地了解它们。黄芪精华露和精华液在成分上存在差异。黄芪精华露主要以黄芪等本植物提取物为主要成分,这些植物提取物富含多种活性

    2024-04-15
    48900
  • 精华露和精华液的区别是什么 如何正确使用精华

      一直以来精华类的护肤品效果是非常显著的,很多人都非常喜欢这类产品。通常来说精华类的产品里面都蕴含着非常丰富的营养成分,具有非常好的护肤效果,而精华类产品有精华露和精华液,很多人都不知道精华露和精华液的区别是什么。  精华露其实就是高度浓

    2024-04-15
    49700
  • 这几件SK-ii使用的先后顺序

    上面回答的不对,清莹露最先使用,因为它相当于水。神仙水使用之前必须用水垫底的,要不然会干。用完清莹露再用神仙水。然后是眼霜,然后是精华露。因为精华是帮助吸收之后的乳液的,最后是乳液。sk2使用顺序和方法:步骤一、洁颜产品首先我们可以使用sk

    2024-04-15
    54800
  • 过劳脸色黯沉 精华液打造光采肌

    上班族无论男女都有过劳现象,最近还上了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也让全球了解台湾劳工超时工作的拼劲。但是,加班过劳的背后却隐藏许多危机,尤其秋冬季节到,对于正值青春年华的女性来说,过劳加上季节变换,两者更是肌肤的杀手,除了脸上缺水、黯沉蜡

    2024-04-15
    4090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