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到干姜可能大多数人都认为干姜是生姜晒干后就叫做干姜,其实并没有那么简单,干姜实际上常被作为一种中药来治病,其实也就是我们常用到的生姜做成的,干姜也有食疗的作用,滋补的效果很好,那干姜有什么功效?干姜有什么禁忌?
1、调理脾胃
脾胃虚寒在中医里被认为是脾胃受寒邪侵犯,或者脾阳不足,可引起腹部的发冷疼痛,胃寒喜暖,伴有呕吐、腹泻等症状。
干姜味辛,性热,归脾、胃、肾、心、肺经,干姜单独使用,或与党参、白术等药物一起使用都属于治疗脾胃虚寒的良药,能调理脾胃,暖胃暖身,促进健康。
2、缓解衰老
干姜中含有姜辣素和维生素C,这两种成分都是强抗氧化剂,能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对缓解衰老很有帮助。
3、祛除风寒
干姜中含有很多的辛辣成分,姜辣素、姜烯等成分在是有之后能促进身体大量的产热,同时干姜属于热性食物,对身体内的寒气有很好的祛除作用,能促进寒气的排出,对风寒感冒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4、防治肠胃炎
急慢性胃肠炎多半有脾胃虚寒引起,少数是属于食物中的菌类感染引起,干姜中含有杀菌灭菌的成分,也具有驱寒保暖的作用,并且干姜归脾、胃属于保胃健胃的食物,食用能防治胃肠炎。
5、调味
干姜和生姜一样也能作为食物的调味品来使用,干姜中含有姜烯等挥发性的植物油,也具有提香增鲜的作用,适合与肉类的含有腥味的食物一起炒制,能消除或者降低肉类食物的腥味,提升食物的香味。
6、排汗降温
干姜丝泡水喝是治疗感冒发烧的一味良药,主要是运用干姜中含有的刺激性成分对全身血管的刺激作用,能__血液循环加速和毛细血管的舒张,也能打开毛孔,促进排汗降温,对治疗风寒感冒比较适合。
7、干姜的禁忌
1干姜属于热性的食物,因此,体质偏热或者正在处于上火阶段的人不适合食用。
2干姜能治疗风寒感冒,但是对于风热感冒的治疗效果却是相反的,会促进风热感冒,使用时需要确定感冒类型。
3干姜是生姜制作而成,干姜具有的功能生姜都有,在必要时可用生姜代替干姜使用。
8、干姜的食用方法
(1)干姜羊肉汤
功效:温里,散寒,补虚。适用于脾肾阳虚之肢冷畏寒、腰膝酸软、小便清长或下肢浮肿;泄下量多;月经后期小腹发凉等症。
材料:羊肉(瘦)150克、干姜30克、盐1克、大葱3克、花椒粉1克。
做法:羊肉切块,与干姜共炖至肉烂,调入盐、葱花、花椒面,即可。
(2)干姜陈皮茶
材料:干姜3克、陈皮5克、花茶包1个,水250ml。
作法:
1、将水加入锅中煮沸后,加入干姜、陈皮、再煮约5分钟后,滤除茶渣。
2、将花茶包置于杯中,冲入刚才煮好的药汁,静置3分钟后即可饮用。
(3)内金干姜羊肉汤
功效:温中散寒、健脾止泻,用于慢性肠炎、慢性胃炎属脾胃虚寒者。症见脘腹冷痛,肠鸣泄泻,泻下清稀样大便,一日数次,体倦乏力,食欲减退。
材料:羊肉250克,干姜15克,鸡内金12克,红枣5粒
做法:羊肉洗净切块,放入热锅内炒干血水;干姜、鸡内金、红枣(去核)洗净,与羊肉一齐放入砂煲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煲2小时,调味供用。
生姜是姜的新鲜根茎,它是发汗的,能解表,止呕温肺止咳主治风寒感冒,各种呕吐,风寒咳嗽,还有开胃的作用。
干姜来源于姜科植物姜的干燥根茎。具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之功效,适于脘腹冷痛、寒呕、冷泻、亡阳证、寒饮咳喘、形寒背冷、痰多清稀患者食用。
生姜功效:用生姜浓缩萃取液或者直接用生姜涂抹头发,其中的姜辣素、姜烯油等成分,可以使头部皮肤血液循环正常化,促进头皮新陈代谢,活化毛囊组织,有效地防止脱发、白发,刺激新发生长,并可抑制头皮痒,强化发根;生姜性热,味辛。归脾、胃、心、肺经。功效:温中,回阳,温肺化饮。
干姜功效:归脾胃经,干姜具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渐肺化饮,燥湿消痰,祛胃寒的功效。功能主治:主治脘腹冷痛,呕吐泻痢,胸痹心痛,亡阳厥逆,寒湿痹痛,寒饮喘咳,肢冷脉微,痰饮咳喘。
干姜为姜科植物姜的干燥根茎,味辛,性温,归脾、胃、肾、心、肺经,具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的作用。干姜的一大特点是守而不走,就是干姜主入温里,其气凝滞,而且主入中焦脾胃,与附子不同。
核心功效
调理脾胃、缓解衰老、祛除风寒
干姜片的简介
干姜性热,味辛,归脾、胃、心、肺、胃经,属于我国的传统中药材,和生姜同出一物,即可食用,也可入药,是药食两用的中药材。
功效作用
1、调理脾胃,脾胃虚寒在中医里被认为是脾胃受寒邪侵袭,或者脾阳不足,可引起腹部的发冷疼痛,胃寒喜暖,伴有呕吐、腹泻等症状。 干姜味辛,性热,归脾、胃、肾、心、肺经,干姜单独食用,或与党参、白术等药物一起食用都属于治疗脾胃虚寒的良药,能调理脾胃,暖胃暖身,促进健康。 2、缓解衰老,干姜中含有姜辣素和维生素C,这两种成分都是强抗氧化剂,能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对缓解衰老很有帮助。
3、祛除风寒,干姜中含有很多的辛辣成分,姜辣素、姜烯等成分在食用后能促使身体产生热量,同时干姜属于热性食物,对身体内的寒气有很好的祛除作用,能促进寒气的排出,对风寒感冒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适宜人群
一般人群均适宜。
禁忌人群
体质偏热者、风热感冒者。
不宜同食
酒,干姜不能够和酒一起食用,干姜和酒都是属于温热的,而且都是属于辛辣,具有很大的刺激性,两者一起食用很容易上火,出现体内燥热的情况,还可能导致便秘。
食用方法:
干姜大枣汤:将干姜、大枣、花椒分别洗干净,然后一起放人砂锅内,加水煎沸25~30分钟,去渣取汁,调入红糖即可饮用。
生姜属姜科植物。有嫩生姜与老生姜,做酱菜都用嫩姜,药用以老姜为佳。
性味辛、温、无毒。
归经入肺、脾、胃。
功效发表散寒,去湿去水,止呕祛痰,健胃进食。
主治中寒呕吐,咳逆痰饮,腹中冷气,胃纳不佳;能解南星、半夏毒及杀鱼腥肉类毒。姜皮主治浮肿胀满。
禁忌阴虚火盛、汗症、血症、心气耗散及火热腹痛忌食。
干 姜 Rhizoma Zingiberis
(英) DriedGinger
来源 为姜科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 (Willd.)Rosc 的根茎。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40~100cm。叶2列,线状披针形,长15~30cm,宽约2cm,光滑无毛。花茎自根茎生出,高约20cm;穗状花序卵形至椭圆形;苞片淡绿色,卵圆形;花冠黄绿色,裂片披针形;唇瓣中央裂片长圆状倒卵形,较花冠裂片短,有淡紫色条纹及淡**斑点;雄蕊微紫色。本品栽培时很少开花。
我国大部分地区有栽培。主产四川、贵州。
采制 冬季采挖,除去茎叶及须根,洗净晒干或低温干燥。
性状 根茎扁平块状,指状分枝,长3~7cm,厚1~2cm。表面灰**或淡灰棕色,粗糙,具纵皱纹及环节。分枝处常有鳞叶残存,分枝顶端 有茎痕或芽。质坚实,断面黄白色或灰白色,粉性和颗粒性,内皮层环纹明显,维管束及**油室散在。气香特异,味辛辣。
化学成分 含挥发油,油中主成分为姜醇(zingiberol)、姜烯(zingiberene)、没药烯(bisabolene)、α-姜黄烯(α-curcumene)、芳樟醇(linalool)、桉油素(cineole)及α-龙脑;另含辛辣成分姜辣素(gingerol)及分解产物姜酮(gingerone);尚含多种氨基酸等。
性味 性热,味辛。
功能主治 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温消痰。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泻泄、肢冷脉微、痰饮喘咳。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拉丁名 5 英文名 6 干姜的别名 7 干姜的处方用名 8 干姜的来源 9 干姜的产地 10 干姜的采收与初加工 11 干姜的生药性状 111 干姜 112 干姜片 12 干姜的炮制 121 干姜的炮制方法 1211 干姜 1212 炮姜 1213 姜炭 122 成品性状 123 炮制作用 124 炮制研究 1241 对化学成分的影响 1242 对药理作用的影响 125 贮存方法 13 干姜的性味归经 14 干姜的功效与主治 15 干姜的用法用量 16 干姜的化学成分 17 干姜的药理作用 18 干姜的药典标准 181 品名 182 来源 183 性状 1831 干姜 1832 干姜片 184 鉴别 185 检查 1851 水分 1852 总灰分 186 浸出物 187 含量测定 1871 挥发油 1872 6一姜辣素 1872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1872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1872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18724 测定法 188 干姜饮片 1881 炮制 18811 干姜 188111 鉴别、检查、浸出物、含量测定 18812 姜炭 188121 鉴别 188122 浸出物 188123 含量测定 1882 性味与归经 1883 功能与主治 1884 用法与用量 1885 贮藏 1886 制剂 189 出处 19 参考资料 附: 1 用到中药干姜的方剂 2 用到中药干姜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干姜 1 拼音
gān jiāng
2 英文参考rhizoma zingiberis [朗道汉英字典]
mon ginger dried rhizome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ZINGIBERIS RHIZOMA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Rhizoma Zingiberis(拉)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zingiber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dried ginger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干姜为中药名,出自《神农本草经》[1]。干姜为姜科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的干燥根茎[2]。干姜呈扁平块状,具指状分枝,长3~7cm,厚1~2cm。表面灰**或浅灰棕色,粗糙,具纵皱纹和明显的环节。分枝处常有鳞叶残存,分枝顶端有茎痕或芽。质坚实,断面黄白色或灰白色,粉性或颗粒性,内皮层环纹明显,维管束及**油点散在。气香、特异,味辛辣。干姜片呈不规则纵切片或斜切片,具指状分枝,长1~6cm,宽1~2cm,厚02~04cm。外皮灰**或浅黄棕色,粗糙,具纵皱纹及明显的环节。切面灰**或灰白色,略显粉性,可见较多的纵向纤维,有的呈毛状。质坚实,断面纤维性。气香、特异,味辛辣。炮姜为不规则的厚片或块,表面鼓起,棕**,内部深**,质地疏松,气香,味辛辣[2]。姜炭为不规则的厚片或块,表面焦黑色,内部棕褐色,体轻,质松脆[2]。味苦微辣[2]。
干姜味辛,性热[2]。归脾、胃、肾、心、肺经[3]。干姜具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湿消痰、消痰下气的功能[1]。治胃腹冷痛胀满,虚寒吐泻,肢冷脉微,寒饮喘咳,风寒湿痹[1]。干姜能守能走,故对中焦寒邪偏盛而兼湿者以及寒饮伏肺的喘咳颇为相宜[2]。又因为本品力速而作用较强,故用于回阳救逆,其效甚佳[2]。常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肢冷脉微,痰饮喘咳[2]。
炮姜味苦、辛,性温[2]。具有温中散寒、温经止血的功能[2]。其辛燥之性较干姜弱,温里之力不如干姜迅猛,但作用缓和持久,且长于温中止痛、止泻和温经止血[2]。可用于中气虚寒的腹痛、腹泻、虚寒吐血、便血,崩漏,产后瘀血腹痛[1][2]。
姜炭味苦、涩,性温[2]。归脾、肝经[2]。其辛味消失,守而不走,长于止血温经[2]。其温经作用弱于炮姜,固涩止血作用强于炮姜,可用于各种虚寒性出血,且出血较急,出血量较多者[2]。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中药的药典标准。
4 拉丁名Rhizoma Zingiberis(拉)(《中医药学名词(2004)》)
5 英文名zingiber (《中医药学名词(2004)》)
dried ginger (《中医药学名词(2004)》)
6 干姜的别名白姜、均姜[1]
7 干姜的处方用名干姜、炮姜、姜炭[2]。
8 干姜的来源干姜为姜科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的干燥根茎[2]。
9 干姜的产地干姜主产于四川、贵州等地[1]。
10 干姜的采收与初加工冬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或低温干燥[2]。
11 干姜的生药性状 111 干姜呈扁平块状,具指状分枝,长3~7cm,厚1~2cm。表面灰**或浅灰棕色,粗糙,具纵皱纹和明显的环节。分枝处常有鳞叶残存,分枝顶端有茎痕或芽。质坚实,断面黄白色或灰白色,粉性或颗粒性,内皮层环纹明显,维管束及**油点散在。气香、特异,味辛辣。
112 干姜片干姜片呈不规则纵切片或斜切片,具指状分枝,长1~6cm,宽1~2cm,厚02~04cm。外皮灰**或浅黄棕色,粗糙,具纵皱纹及明显的环节。切面灰**或灰白色,略显粉性,可见较多的纵向纤维,有的呈毛状。质坚实,断面纤维性。气香、特异,味辛辣。
12 干姜的炮制清代开始有炮姜炭、黑炮姜等名称,把炮姜和姜炭混为一个品种,近代有一部分地区也把两者作为一个炮制品,按炮制火候及成品性状分析,炮姜炭和黑炮姜实为姜炭[2]。
汉代有火炮(《金贵要略方论》)的方法[2]。
宋代有甘草水制、烧存性(《太平圣惠方》)、“炒令黑”(《重修政和经使证类备用本草》)、盐炒(《圣济总录》)、煅存性(《疮疡经验全书》)、爁制、巴豆制(《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黄泥裹、地黄汁炒(《校注妇人良方》)、土炒(《类编朱氏集验医方》)等多种炮制方法[2]。
元代仍用“慢火炮裂”(《卫生宝鉴》)[2]。
明代有硇砂炒(《奇效良方》)、童便炒黑(《医学入门》)、水浸火煨、慢火煨至极黑(《寿世保元》)等法,并认为“童便炒黑止鼻衄、唾血、血痢、崩漏”(《医学入门》),“若治产后血虚发热及止血俱炒黑,温中炮用,散寒邪、理肺气、止呕生用”(《炮炙大法》)[2]。
清代尚有姜炭(《外科大成》)、炮姜炭(《外科证治全生集》)、酒蒸炮姜(《幼幼集成》)等炮制品种[2]。
现在主要的炮制方法有砂烫、炒炭等[2]。
121 干姜的炮制方法 1211 干姜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略泡,洗净,润透,切厚片或块,干燥,筛去碎屑[2]。
1212 炮姜先将净河砂置炒制容器内,用武火炒热,再加入干姜片或块,不断翻动,炒至鼓起,表面棕褐色,取出,筛去砂,晾凉[2]。
1213 姜炭取干姜块,置炒制容器内,用武火加热,炒至表面焦黑色,内部棕褐色,喷淋少许清水,灭尽火星,略炒,取出晾干,筛去碎屑[2]。
122 成品性状干姜为不规则的厚片或丁块[2]。表面灰棕色或淡黄棕色[2]。切面黄白色,有明显的筋脉小点,显粉性,有特异香气,味辛辣[2]。
炮姜为不规则的厚片或块,表面鼓起,棕**,内部深**,质地疏松,气香,味辛辣[2]。
姜炭为不规则的厚片或块,表面焦黑色,内部棕褐色,体轻,质松脆[2]。味苦微辣[2]。
123 炮制作用干姜能守能走,故对中焦寒邪偏盛而兼湿者以及寒饮伏肺的喘咳颇为相宜[2]。又因为本品力速而作用较强,故用于回阳救逆,其效甚佳[2]。常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肢冷脉微,痰饮喘咳[2]。如温中散寒的大建中汤(《金贵要略方论》);回阳救逆的四逆汤(《注解伤寒论》);温肺散寒而化痰饮的小青龙汤(《注解伤寒论》)[2]。
炮姜味苦、辛,性温[2]。具有温中散寒、温经止血的功能[2]。其辛燥之性较干姜弱,温里之力不如干姜迅猛,但作用缓和持久,且长于温中止痛、止泻和温经止血[2]。可用于中气虚寒的腹痛、腹泻和虚寒性出血[2]。如治疗脾胃虚寒之腹痛、腹泻、霍乱转筋的附子理中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脾胃虚寒便血的艾叶丸(《太平圣惠方》)[2]。
姜炭味苦、涩,性温[2]。归脾、肝经[2]。其辛味消失,守而不走,长于止血温经[2]。其温经作用弱于炮姜,固涩止血作用强于炮姜,可用于各种虚寒性出血,且出血较急,出血量较多者[2]。如治疗血崩的如圣散(《丹溪心法》);或用干姜烧黑存性,为末,米饮调服,治血痢不止(《姚氏集验方》)[2]。
124 炮制研究干姜主要成分为姜酮(zingiberone)、β没药烯(βbisabolene)、姜醇(zingiberol)、姜烯(zingiberene)及姜辣醇类(gingerols)、6姜辣烯酮(6shogaol),8姜辣烯酮(8shogaol)等[2]。
1241 对化学成分的影响对于姜、炮姜、姜炭的挥发油含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干姜含量最高,颜色较浅;炮姜含量明显下降;姜炭含量最低,约为干姜的1/2,且后二者挥发油颜色较深[2]。
对挥发油和醚提取物的研究表明,生姜与干姜的挥发油和醚提取物层析图谱大致相同,炮姜与姜炭亦无明显的差别,但前二者与后二者相比,有较大变化[2]。干姜经加热炮制后,部分斑点消失,同时出现了一些新斑点,相同Rf值之间相对含量也产生了明显变化[2]。以姜辣醇和6姜辣烯酮为标准对照,进行薄层色谱分析,结果表明,姜辣醇含量生姜>干姜>炮姜>姜炭;6姜辣烯酮含量干姜>炮姜>生姜>姜炭[2]。对姜不同炮制品的醚提取液进行气相质谱计算机检测,从生姜、干姜、炮姜、姜炭中各检出25、22、23、23种成分,各炮制品检出成分的质和量都产生了部分变化[2]。
1242 对药理作用的影响(1)抗溃疡作用:取干姜、炮姜水煎液按45g/kg给大鼠灌胃[2]。结果表明,炮姜除消炎痛模型外,对应激性胃溃疡、醋酸诱发胃溃疡、幽门结扎型胃溃疡均呈明显的抑制倾向,干姜无此作用[2]。
(2)止血作用:炮姜和姜炭均能缩短小鼠的出血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2]。姜炭的作用又比炮姜强,两者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2]。炮姜和姜炭均能缩短小鼠的凝血时间,且姜炭水煎液的凝血作用优于炮姜,也优于本身的醚提液[2]。生姜和干姜水煎液均无缩短凝血时间的作用[2]。
(3)毒性:小鼠急性毒性试验表明,炮姜水煎液灌胃毒性较干姜增大,表明干姜经加热炮制后水溶性毒性成分可能有某些变化[2]。
125 贮存方法贮干燥容器内,密闭,置通风干燥处[2]。
13 干姜的性味归经干姜味辛,性热[2]。
干姜归脾、胃、肾、心、肺经[3]。
干姜入心、肺、脾、肾经[1]。
炮姜味苦、辛,性温[2]。
姜炭味苦、涩,性温,归脾、肝经[2]。
14 干姜的功效与主治干姜具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湿消痰的功能[2]。
干姜具有温中逐寒,回阳通脉,消痰下气的功能[1]。治胃腹冷痛胀满,虚寒吐泻,肢冷脉微,寒饮喘咳,风寒湿痹[1]。
干姜具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的功效[3]。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肢冷脉微,寒饮喘咳[3]。
干姜能守能走,故对中焦寒邪偏盛而兼湿者以及寒饮伏肺的喘咳颇为相宜[2]。又因为本品力速而作用较强,故用于回阳救逆,其效甚佳[2]。常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肢冷脉微,痰饮喘咳[2]。如温中散寒的大建中汤(《金贵要略方论》);回阳救逆的四逆汤(《注解伤寒论》);温肺散寒而化痰饮的小青龙汤(《注解伤寒论》)[2]。
炮姜味苦、辛,性温[2]。具有温中散寒、温经止血的功能[2]。其辛燥之性较干姜弱,温里之力不如干姜迅猛,但作用缓和持久,且长于温中止痛、止泻和温经止血[2]。可用于中气虚寒的腹痛、腹泻和虚寒性出血[2]。如治疗脾胃虚寒之腹痛、腹泻、霍乱转筋的附子理中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脾胃虚寒便血的艾叶丸(《太平圣惠方》)[2]。
炮姜:温中止泻,止血。治寒性腹泻,虚寒吐血、便血,崩漏,产后瘀血腹痛[1]。
姜炭味苦、涩,性温[2]。归脾、肝经[2]。其辛味消失,守而不走,长于止血温经[2]。其温经作用弱于炮姜,固涩止血作用强于炮姜,可用于各种虚寒性出血,且出血较急,出血量较多者[2]。如治疗血崩的如圣散(《丹溪心法》);或用干姜烧黑存性,为末,米饮调服,治血痢不止(《姚氏集验方》)[2]。
15 干姜的用法用量煎服:3~9g[1]。孕妇慎服[1]。
16 干姜的化学成分干姜含挥发油,主成分为姜烯酮、α姜黄烯(αcurcumene)、姜烯(Zingiberene)、6姜辣醇、龙脑、柠檬醛等[1]。
17 干姜的药理作用干姜能反射性兴奋血管运动中枢和交感神经,使血压上升[1]。本品成分还可麻醉降温[1]。
18 干姜的药典标准 181 品名干姜
Ganjiang
ZINGIBERIS RHIZOMA
182 来源本品为姜科植物姜Zingiber ojjicinale Rosc的干燥根茎。冬季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晒干或低温干燥。趁鲜切片晒干或低温干燥者称为“干姜片”。
183 性状 1831 干姜呈扁平块状,具指状分枝,长3~7cm,厚1~2cm。表面灰**或浅灰棕色,粗糙,具纵皱纹和明显的环节。分枝处常有鳞叶残存,分枝顶端有茎痕或芽。质坚实,断面黄白色或灰白色,粉性或颗粒性,内皮层环纹明显,维管束及**油点散在。气香、特异,味辛辣。
1832 干姜片本品呈不规则纵切片或斜切片,具指状分枝,长1~6cm,宽1~2cm,厚02~04cm。外皮灰**或浅黄棕色,粗糙,具纵皱纹及明显的环节。切面灰**或灰白色,略显粉性,可见较多的纵向纤维,有的呈毛状。质坚实,断面纤维性。气香、特异,味辛辣。
184 鉴别(1)本品粉末淡黄棕色。淀粉粒众多,长卵圆形、三角状卵形、椭圆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形,直径5~40μm,脐点点状,位于较小端,也有呈裂缝状者,层纹有的明显。油细胞及树脂细胞散于薄壁组织中,内含淡**油滴或暗红棕色物质。纤维成柬或散离,先端钝尖,少数分叉,有的一边呈波状或锯齿状,直径15~40μm,壁稍厚,非木化,具斜细纹孔,常可见菲薄的横隔。梯纹导管、螺纹导管及网纹导管多见,少数为环纹导管,直径15~70μm。导管或纤维旁有时可见内含暗红棕色物的管状细胞,直径12~20μm。
(2)取本品粉末lg,加乙酸乙酯20ml,超声处理10分钟,滤过,取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干姜对照药材l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6姜辣素对照品,加乙酸乙酯制戍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6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一三氯甲烷一乙酸乙酯(2: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香草醛硫酸试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185 检查 1851 水分不得过190%(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Ⅸ H第二法)。
1852 总灰分不得过60%(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Ⅸ K)。
186 浸出物照水溶性浸出物测定(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X A)项下的热浸法测定,不得少于22 0%。
187 含量测定 1871 挥发油取本品最粗粉适量,加水700ml,照挥发油测定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X D)测定。
本品含挥发油不得少于08%(ml/g)。
1872 6一姜辣素照高效液相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D)测定。
1872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一甲醇一水(40:5:5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0nm。理论板数按6一姜辣素峰计算应不低于5000。
1872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6一姜辣素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1mg的溶液,即得。
1872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粉末(过三号筛)约025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彤瓶中,精密加入75%甲醇20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100W,频率40kHz)4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75%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18724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6一姜辣素(C17H2604)不得少于060%。
188 干姜饮片 1881 炮制 18811 干姜除去杂质,略泡,洗净,润透,切厚片或块,干燥。
本品呈不规则片块状,厚02~04cm。
188111 鉴别、检查、浸出物、含量测定同药材。
18812 姜炭取干姜块,照炒炭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Ⅱ D)炒至表面黑色、内部棕褐色。
本品形如干姜片块,表面焦黑色,内部棕褐色,体轻,质松脆。味微苦,微辣。
188121 鉴别取本品粉末2g,加75%甲醇40ml,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酸乙酯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6一姜辣素对照品、姜酮对照品,加乙酸乙酯分别制成每1ml各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和6一姜辣素对照品溶液各6μl、姜酮对照品溶液4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一三氯甲烷一乙酸乙糖(2: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香草醛硫酸试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188122 浸出物同药材,不得少于260%[4]。
188123 含量测定同药材,含6一姜辣素(C17H2604)不得少于0050%。
人体体表面积计算器 BMI指数计算及评价 女性安全期计算器 预产期计算器 孕期体重增长正常值 孕期用药安全性分级(FDA) 五行八字 成人血压评价 体温水平评价 糖尿病饮食建议 临床生化常用单位换算 基础代谢率计算 补钠计算器 补铁计算器 处方常用拉丁文缩写速查 药代动力学常用符号速查 有效血浆渗透压计算器 乙醇摄入量计算器医学百科,马上计算!
1882 性味与归经辛,热。归脾、胃、肾、心、肺经。
1883 功能与主治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肢冷脉微,寒饮喘咳。
1884 用法与用量3~l0g。
1885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1886 制剂姜流浸膏
189 出处# 每日一药
干姜:姜科植物姜干燥根茎。冬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或低温干燥。趁鲜切片晒干或低温干燥者称为“干姜片”。
性味归经:辛,热,脾胃心肺
功效: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
主治:
1、用于脾胃寒证,脘腹冷痛,寒呕,冷泻。
2、用于亡阳证。
3、用于寒饮伏肺喘咳,痰多清稀之证 。
①《本经》:"味辛,温。"
②《别录》:"大热,无毒。"
③《药性论》:"味苦辛。"
注意:阴虚内热、血热妄行者忌服。孕妇慎服。
生姜 干姜 区别如何呢?
生姜温胃作用好,同时有发散的功效。
干姜温脾作用好,它有“守中”“温补中焦”的作用
所以,
1,感冒了我们吃( 生姜 )可以发汗,
2,胃里有停饮我们吃( 生姜 )因为暖暖的,可以向外走散;
3,拉肚子,并且中焦凉,我们吃(干姜 )
生姜是姜根茎。
干姜是姜的干燥根茎。
他俩是同一种植物,姜在栽培过程中的不同培育方式的结果。
生姜需要不断的培土,一培土他就还需要不断的长,长得很快很大(因为茎的趋光性),生姜晒干呢,就比较皱缩,质地比较轻。
干姜不培土,直接把茎暴露在土表,长的不大不快
(茎在土表了,已经见光了,见光了就不再长高了,但是种植时间还继续,那麽它的成分就会不断的累积,就长的比较夯实,干了之后质地沉重,成分丰满,表面不皱缩,体积不减小)所以呢,我们挑选中药饮片的过程中,有非常多的标准,药好了,疗效才能好。
饱满的,质地夯实的,体积并没有减少太多的。
还有一种说法,干姜张至顺道长说不是晒干的姜,是姜发芽后干掉的姜。干姜是姜母干了的。
干姜和生姜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
1、形式不同。生姜是新鲜的根茎,干姜干燥根茎。
2、性味和归经不同。干姜味辛、性热,归脾、胃、肾、心、大肠经。生姜味辛,性微温,归脾、肺、肝胆经。
3、功效不同。干姜有温肺化饮、回阳通脉和温中散寒的功效,对治疗肺热咳嗽、呕吐、恶心及泄泻等疾病,具有较好的治疗和改善的效果。生姜具有发汗解表、温中止吐、温肺止咳、解毒的功效,主要用于止吐、解热、解毒等症状的治疗,更适用于表寒。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