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我打击你,反方输定了,要做就做正方,不要只顾着节日是东方还是西方,要考虑节日影响力大的原因,为什么人们更愿意过西方情人节而非中国情人节?因为西方情人节产生出的感觉首先就是浪漫,自由恋爱,甜蜜,符合现代人,七夕恋人一年相见一次,在含蓄的古代有其浪漫,长情的代表性,但放到现在就是恋爱自由的束缚,枷锁,没有其甜蜜之处
圣诞节,说实话,中国大陆信基督实际不多,而且没假放,为什么圣诞这么受欢迎,就是圣诞营造的气氛,温情,快乐,简直就是冬日里的一团火,西方假期里受欢迎主要是给人感觉高高兴兴,快快乐乐的,人们都喜欢这样
即使不说这些,元旦新年,母亲节,父亲节,即使劳动节等等都是西方的,正方仅仅说这个都输死你了,你只看到了节日的中方西方,没看到节日里的现代含义
所谓存在即合理,要和合理的东西唱反调,就是不合理,除非你对手很烂,否则没可能赢
中国春秋末期孔子创立的学派。在先秦,儒家在诸子百家中为较大学派。秦代时“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汉初崇尚黄老,儒家一度消沉。西汉时,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对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此后,直至五四运动之前的2000多年间,儒家思想一直统治中国学术界,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延续时间最久。
基本特点儒家内部,不论在政治观点或哲学观点方面,都是有差别和对立的。但2000多年来,作为一个学派,在思想上又有其共同特征
:① 宗师孔子 ,视其言行如最高准则。②以《诗》、《书》、《乐》、《礼》、《 易 》、《春秋》为经典。③ 提倡仁义 ,以为行为准则
。④维护君臣、父子、夫妇、兄弟等伦常关系。
创立和发展 创立
儒家之所以称“儒”,因其早期成员以“儒”为业。近代有的学者认为,“儒”的前身是古代专为贵 族服务的巫 、史 、祝 、卜 ;在春 秋
社会大动荡时期,“ 儒 ”失去原来的地位 ,由于他们熟悉贵族的礼仪
,便以“相礼”为谋生职业。按这种说法,春秋末期,“儒”指以相礼为业的知识分子。孔子早年曾以“儒”为业,他除通晓养生送死的礼仪外,还具有丰富的文化知识
,精通礼 、乐、射、御、书、数六艺 。34 岁时 ,孟懿子
、南宫敬叔来学礼,此后学生逐年增多。《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由此形成一个以孔子为核心的学派。后世称为“儒家”。
战国时儒家的分化和发展儒家创始人孔子在政治上倾向于保守,但又有某种程度的改良倾向,他虽没有摆脱传统的天命思想,但却注重人事,不轻信鬼神。孔子的思想有多面性,孔门弟子对孔子的理解也各执一端,孔子死后,形成了子张之儒、子思之儒、颜氏之儒、孟氏之儒、漆雕氏之儒、仲良氏之儒、孙氏之儒以及乐正氏之儒。相互间争论也很激烈。战国时的儒家以孟子和荀子最为重要。孟子继承孔子关于仁的思想和德政主张,并发展为仁政学说。在哲学上,孟子继承孔子的天命观点。但剔除天的人格神成分,赋予天以道德属性。他注意人性问题,主张性善,并认为仁、义、礼、智根源于性;人生的最高理想是通过尽心,知性,达到知天,即达到万物皆备于我的天人相通境界。荀子则继承了孔子思想中重人事、不重鬼神的一面,强调天人之分,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观点。他提出性恶说,强调对人的天性加工改造的重要性。荀子对道家、墨家、法家、名家各派以及儒家内部各派都进行过批判。孟、荀是先秦两派儒家的代表,他们各自从唯心和唯物方面发展了孔子思想。在孟、荀之外
,战国还有一些儒家学者 ,解释《 周易 》,作成《 易传
》。《易传》认为,宇宙万物处于永恒的生灭变易之中,变易的根据在于宇宙中阴阳、刚柔相摩相荡。儒家思想由于孟、荀、《易传》作者和其他派别代表人物的发展,成为先秦显学之一。
秦汉时期儒家的变化秦代及汉初儒家不为统治者所用,受到压制,一度消沉。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又兴盛起来。此后,中国思想领域发生了巨大变化,道家、法家、阴阳家的思想逐渐与儒术融合。儒术成为以孔孟思想为主,融会其他学说的思想综合体。儒,成为一般知识分子的通称。
汉代儒家以读经、说经、注经、争论经书中的问题为主要任务。两汉经学有古文经学与今文经学之分,古、今文经学不仅文字不同,治经的方法也不同,今文经学多“非常异义可怪之论”
;古文经学多详 章句 训诂 ,其代
表是董仲舒。他出于政治上的要求,提倡天人感应说,认为天是主宰自然和人世的人格神,而阴阳五行之变则是天的德刑赏罚,其哲学是儒家天命观和阴阳五行家思想的结合。后来流于谶纬迷信(见谶纬之学)。汉代儒家把儒家伦理思想系统化为三纲五常,长期地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
两汉时期另外一些儒家学者如扬雄、桓谭、王充、仲长统等,对董仲舒等人的天人感应说和谶纬迷信进行了批判。
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家的学术地位
两汉经学流
弊
很多,形式繁琐,内容驳杂,及至魏晋,便趋衰落,代之而起的是玄学。对于玄学,一般看作是道家思想的复兴,但并不排除儒家思想在玄学中的重要地位。玄学的发展借助于两汉经学,王弼注《周易》,释《论语》,何晏作《论语集解》等等
,都 是玄学 家 们为经学玄学化所作的努 力
。儒家的主要经典《周易》与《老子》、《庄子》被并称为三玄。玄学讨论的有无、本末问题,虽然来自老庄,但与《易传》思想关系密切。儒家思想在魏晋玄学时期有重要发展,它一扫两汉经学的繁琐芜杂,剔除了经学的天人感应说等神秘成分,使抽象思维水平大大提高了一步。
唐朝中叶至北宋前期儒家的复兴东汉时佛教传入中国,由于统治者的提倡,佛教在隋唐时期达到鼎盛。一些知识分子以信奉和研讨佛理为时尚,儒家在思想界的地位受到冲击。唐中叶韩愈站在儒家立场上提出了一
个由尧 、舜 、禹 、汤、文武 、周公至孔 、孟的儒家“ 道统 ”,以同佛教法统抗衡。他认为 “释老之害过于扬墨 ”。以继 承儒 家 道
统为己任。柳宗元虽“自幼好佛” ,认为浮国之言“不与孔子异道”
,但他也“以兴尧舜孔子之道”为务。北宋前期的范仲淹、欧阳修、胡瑗、孙复、石介等人继续提倡儒家思想,终于使儒学得到复兴。
新儒学的兴起与发展儒学的道统思想到北宋中期发展成为新儒学,也即理学。理学是儒家发展的新阶段,源于北宋的周敦颐、张载、经程颢、程颐的发展,完成于南宋的朱熹。理学以儒家思想为主干,批评佛老,把中国古代哲学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峰。理学依其对世界本原的不同回答可分为3派:一派以气为宇宙本体
;一派以理为宇宙本体;一派以心为宇宙本体 。以气为本体的学派以张 载为代表
。他提出“太虚即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万物不能不散而为太虚”,坚持了气一元论。但张载的人性论思想含有很大的唯心主义成分。以理为本体的学派以程颐与朱熹为代表。他们认为万物生成有理有气,理在气先,理是根本。由于程朱学派的思想严密完整,有利于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因此成为元、明、清
3
代的官方哲学。以心为本体的学派是陆王学派。陆九渊主心即理,王守仁主心外无物、心外无理。陆王学派强调主观意志的作用,曾产生过重要社会影响,在明中叶以后的一段时期达到鼎盛。
对儒家思想的批判和儒家的衰微明代后期,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作为封建秩序维护者的儒家思想变成了束缚人们思想的桎梏,因此受到明清之际一些思想家的批判。对儒家思想的批判,
最初是在儒家内部展开的。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陈确、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都从不同角度对脱离实际、 空谈性 命的腐 儒 进 行了严
厉批判。1840年鸦片战争后,太平天国农民革命的领袖们以原始基督教的平等思想为武器,反对儒家思想。士大夫中的一些先进人物,如严复、康有为等人,引进了西方的进化论和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即所谓新学。在同新学的斗争中,儒学思想显得更加无力。接着在民主革命的高潮中,章炳麟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把对儒家思想的批判又推进了一步。最后,1919年的五四运动,对儒家学说进行了比较彻底的批判,儒学作为独尊的统治地位终于结束。
历史地位儒家思想统治中国长达2000余年之久。儒家的创始人孔子被封建统治者尊为圣人
,儒家学派在漫长的历史中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 ,对陶冶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都作出过光辉的贡献
,但也因为长期被封建统治者利用,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儒家思想逐步变成了封建统治阶级禁锢人们思想的枷锁,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道家
中国古代
哲学主 要学派之一 。该 派 以道为世
界的本原,故名。道家产生于春秋后期,为诸子百家之一,最初被称为道德家(见司马谈《论六家之要指》),《汉书·艺文志》始称道家。道家创始人为老子,主要的代表人物还有关尹
、庄子、彭蒙、田骈等。道家以道为世界的本原和普遍法则 ,认为天道无为 ,道法自然 ,据此提出无为而治 、贵柔守雌、以柔克刚等政治、军事策略。
老子首倡以道为世界本原的思想,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认为万物产生于道又复归于道
,而道是永恒的。老子还认为,道是普遍的法则,“人法地 ,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提出“反者道之动”
,认为有无、刚柔、强弱、祸福、兴废等都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但主张“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在政治、军事上以无为而治、柔弱胜刚强为指导思想。在认识论方面强调“涤除玄览”的认识方法,主张“绝圣弃智”以“使民无知无欲”。
庄子继承了老子的思想,进一步强调“道”虚无、神秘的属性,指出“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主张“道不可闻”,“道不可见”
,“道不当名”,并且认为道“无所不在”。庄子还把老子的辩证法发展成为相对主义诡辩论,主张“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万物一齐”。他强调认识的相对性以及逻辑思维中的矛盾性,并由此得出了不可知论的结论。庄子的社会伦理观发展了老子贵柔守雌的思想,一方面主张“安时而处顺”,完全顺从自然,另一方面又追求与天地并生,与万物为一的“至人”境界。老子和庄子一脉相承,形成了道家内部的老庄学派。道家老庄学派的主要著作有《老子》、《庄子》、《列子》等。黄老之学是道家又一重要流派。黄老之学吸收改造了老子关于“道”的思想,有的学者对于“道”作了唯物主义的解释,如《管子》发挥了老子“道之为物……其中有精”的思想,提出精气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淮南子·原道训》则认为“
道 ”是包 含着 阴阳二 气 的
统一物。而有的学者仍把“道”视为“虚无”的本体。黄老之学的又一特点在于其政治思想,它以道家无为而治的传统观点为基础,融合了儒家的仁政思想、法家的法治思想和名家的刑名思想,提出了不同于老庄学派的无为政治的主张。黄老之学在汉初曾受统治者推崇而盛极一时,至汉武帝时渐衰。黄老学派的主要著作有《管子》中的《心术》上下、《白心》、《内业》诸篇和《淮南子》、《经法》等。
道家对中国哲学乃至中国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汉代非官方儒学思想家如扬雄、王充、桓谭等对道家思想多有继承;魏晋时期道家思想成为玄学的重要理论来源;宋明理学虽以儒家为正统,但对道家思想亦有所吸取。道家还对道教和中国佛教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墨家
中国古代主要哲学派别之一。约产生于战国时期。该派创始人为墨翟(见墨子),故名。墨家是一个纪律严密的学术团体,其首领称“矩子”,其成员到各国为官必须推行墨家主张,所得俸禄亦须向团体奉献。墨家学派有前后期之分,前期思想主要涉及社会政治、伦理及认识论问题;后期墨家在逻辑学方面有重要贡献。
前期墨家在战国初即有很大影响,与儒家并称显学。它的社会伦理思想以兼爱为核心,提倡“兼以易别”,反对儒家所强调的社会等级观念。它提出“兼相爱,交相利”,以尚贤、尚同、节用、节葬作为治国方法。它还反对当时的兼并战争,提出非攻的主张。它主张非命、天志、明鬼,一方面否定天命,同时又承认鬼神的存在。前期墨家在认识论方面提出了以经验为基础的认识方法
,主张“ 闻之见之 ”、“取实与名”。它提出三表作为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方法 。
后期墨家的传承情况不详,有分为两派或三派之说。它对前期墨家的社会伦理主张多有继承,在认识论、逻辑学方面成就颇丰。后期墨家除肯定感觉经验在认识中的作用外
,也承认理性思维在认识中的作用,对前期墨家的经验主义倾向有所克服。它还对“故”、“理”、“类”等古代逻辑的基本范畴作了明确的定义,区分了“达”、“类”、“私”等3类概念
,对判断 、推理的形式也进行了研究,在中国古代逻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墨家的主要思想汇集在《墨子》一书中,其中《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小取》6篇又称《墨辩》,一般认为是后期墨家所作。
法家
中国战国时期以法治为思想核心的重要学派。其思想先驱可追溯到春秋时的管仲、子产,实际创始者是战国前期的李悝、吴起、商鞅、慎到、申不害等。战国末期的韩非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法家的代表著作有《商君书》和《韩非子》。法家内部虽有观点不同,但都主张以“法”治国。齐国法家主张法礼并重,先德后刑、因道生法;秦晋两国的法家则主张严刑峻法,反对礼义说教,专重于法、术、势,奖励耕战,富国强兵,力并天下。一般说来,商鞅重“法”
,申不害重“术”,慎到重“势”,韩非则将法、术、势糅合为一,吸收道家思想,将法治理论系统化。在政治上,他主张加强君主集权,剪除私门势力,“以法为教”,厉行赏罚,奖励耕战。在历史观方面,他提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异则备变”的观点。在哲学上,认为“道”是万物发展的总规律,“理”是个别事物的特殊规律,强调人必须遵循客观的规律进行活动。在认识论方面,他提出“参验”的方法,以“功用”的实际效果检验人的言行正确与否。法家学派的法治理论对春秋战国之际进行封建化的改革以至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起了重大作用,并成为秦王朝的统治思想。西汉后,法家思想被儒家吸收,并入德刑并用的理论体系中,独立的法家学派逐渐消失。
阴阳家
中国古代哲学派别。以阴阳、五行说为中心思想,故名。其代表人物亦称阴阳家、五行家。据说是由古代天文学家和占星家转化而来。战国时,阴阳五行学说盛极一时,《礼记·月令》、《吕氏春秋·十二纪》等以阴阳五行理论说明四季的变化,以邹衍为代表的一派则用阴阳五行说解释王朝的更替,在阴阳家的理论中,古代科学知识和迷信的占卜巫术相混杂,一方面总结概括了古代关于天象运行变化和农作物生长规律的知识
,以阴阳消长 、五行生克来解 释
事物的变化,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但又以天象的变化比附人事,宣扬了天人感应的唯心主义观念。阴阳家对后世的影响也是复杂的,它启发了王充等人的天道自然观,也被董仲舒等人借以论证谶纬迷信。阴阳家著作多佚失,所存者仅见于诸子著作。
纵横家
中国战国时专以纵横捭阖之策游说诸侯,从事政治、外交活动的谋士。列为诸子百家之一。主要代表人物是苏秦、张仪等。战国时南与北合为纵,西与东连为横,苏秦力主燕、赵、韩、魏、齐、楚合纵以拒秦,张仪则力破合纵,连横六国分别事秦,纵横家由此得名。他们的活动对于战国时政治、军事格局的变化有重要的影响。《战国策》对其活动有大量记载。据《汉书·艺文志》记载,纵横家曾有著作“十六家百七篇”。
兵家
中国先秦、汉初研究军事理论7,从事军事活动的学派。诸子百家之一。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兵家又分为兵权谋家、兵形势家、兵阴阳家和兵技巧家四类。兵家的代表人物有春秋时孙武、司马穰苴,战国时孙膑、吴起、尉缭、公孙鞅、赵奢、白起,汉初张良、韩信等。今有兵家著作《孙子兵法》、
《孙膑兵法》、 《吴子》、 《六韬》、《尉缭子》等。兵家著作中含有丰富的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
农家
中国战国时注重农业生产的一个学派。诸子百家之一
。《汉书·艺文志》认为“农家者流,盖出于农稷之官,播百谷,劝耕桑,以足衣食,故八政一曰食,二曰货。孔子曰
:‘所重民食'。此其所长也。”著录有农家著作《神农
》、《榾胜之书》等,已佚。《孟子·滕文公上》载有农家许行的言辞,说许行“为神农之言”,主张君主“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表达了小农业生产者的观点。此外,《管子·地员》、《吕氏春秋》中《上农》、《任地》等篇,也是研究先秦农家的重要资料。农家具有一定程度的辩证法思想
,其言论主张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杂家
中国战国末至汉初的哲学学派 。 以博采各家之说见长。以“兼儒墨,合名法”为特点,“
于百家之道无不贯通
”。《汉书·艺文志》将其列为“九流”之一。杂家的出现是统一的封建国家建立过程中思想文化融合的结果。杂家著作以秦代《吕氏春秋》、西汉《淮南子》为代表,分别为秦相吕不韦和汉淮南王刘安招集门客所集,对诸子百家兼收并蓄,但略嫌庞杂。又因杂家著作含有道家思想,故有人认为杂家实为新道家学派。儒家
中国春秋末期孔子创立的学派。在先秦,儒家在诸子百家中为较大学派。秦代时“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汉初崇尚黄老,儒家一度消沉。西汉时,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对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此后,直至五四运动之前的2000多年间,儒家思想一直统治中国学术界,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延续时间最久。
基本特点儒家内部,不论在政治观点或哲学观点方面,都是有差别和对立的。但2000多年来,作为一个学派,在思想上又有其共同特征
:① 宗师孔子 ,视其言行如最高准则。②以《诗》、《书》、《乐》、《礼》、《 易 》、《春秋》为经典。③ 提倡仁义 ,以为行为准则
。④维护君臣、父子、夫妇、兄弟等伦常关系。
创立和发展 创立
儒家之所以称“儒”,因其早期成员以“儒”为业。近代有的学者认为,“儒”的前身是古代专为贵 族服务的巫 、史 、祝 、卜 ;在春 秋
社会大动荡时期,“ 儒 ”失去原来的地位 ,由于他们熟悉贵族的礼仪
,便以“相礼”为谋生职业。按这种说法,春秋末期,“儒”指以相礼为业的知识分子。孔子早年曾以“儒”为业,他除通晓养生送死的礼仪外,还具有丰富的文化知识
,精通礼 、乐、射、御、书、数六艺 。34 岁时 ,孟懿子
、南宫敬叔来学礼,此后学生逐年增多。《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由此形成一个以孔子为核心的学派。后世称为“儒家”。
战国时儒家的分化和发展儒家创始人孔子在政治上倾向于保守,但又有某种程度的改良倾向,他虽没有摆脱传统的天命思想,但却注重人事,不轻信鬼神。孔子的思想有多面性,孔门弟子对孔子的理解也各执一端,孔子死后,形成了子张之儒、子思之儒、颜氏之儒、孟氏之儒、漆雕氏之儒、仲良氏之儒、孙氏之儒以及乐正氏之儒。相互间争论也很激烈。战国时的儒家以孟子和荀子最为重要。孟子继承孔子关于仁的思想和德政主张,并发展为仁政学说。在哲学上,孟子继承孔子的天命观点。但剔除天的人格神成分,赋予天以道德属性。他注意人性问题,主张性善,并认为仁、义、礼、智根源于性;人生的最高理想是通过尽心,知性,达到知天,即达到万物皆备于我的天人相通境界。荀子则继承了孔子思想中重人事、不重鬼神的一面,强调天人之分,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观点。他提出性恶说,强调对人的天性加工改造的重要性。荀子对道家、墨家、法家、名家各派以及儒家内部各派都进行过批判。孟、荀是先秦两派儒家的代表,他们各自从唯心和唯物方面发展了孔子思想。在孟、荀之外
,战国还有一些儒家学者 ,解释《 周易 》,作成《 易传
》。《易传》认为,宇宙万物处于永恒的生灭变易之中,变易的根据在于宇宙中阴阳、刚柔相摩相荡。儒家思想由于孟、荀、《易传》作者和其他派别代表人物的发展,成为先秦显学之一。
秦汉时期儒家的变化秦代及汉初儒家不为统治者所用,受到压制,一度消沉。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又兴盛起来。此后,中国思想领域发生了巨大变化,道家、法家、阴阳家的思想逐渐与儒术融合。儒术成为以孔孟思想为主,融会其他学说的思想综合体。儒,成为一般知识分子的通称。
汉代儒家以读经、说经、注经、争论经书中的问题为主要任务。两汉经学有古文经学与今文经学之分,古、今文经学不仅文字不同,治经的方法也不同,今文经学多“非常异义可怪之论”
;古文经学多详 章句 训诂 ,其代
表是董仲舒。他出于政治上的要求,提倡天人感应说,认为天是主宰自然和人世的人格神,而阴阳五行之变则是天的德刑赏罚,其哲学是儒家天命观和阴阳五行家思想的结合。后来流于谶纬迷信(见谶纬之学)。汉代儒家把儒家伦理思想系统化为三纲五常,长期地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
两汉时期另外一些儒家学者如扬雄、桓谭、王充、仲长统等,对董仲舒等人的天人感应说和谶纬迷信进行了批判。
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家的学术地位
两汉经学流
弊
很多,形式繁琐,内容驳杂,及至魏晋,便趋衰落,代之而起的是玄学。对于玄学,一般看作是道家思想的复兴,但并不排除儒家思想在玄学中的重要地位。玄学的发展借助于两汉经学,王弼注《周易》,释《论语》,何晏作《论语集解》等等
,都 是玄学 家 们为经学玄学化所作的努 力
。儒家的主要经典《周易》与《老子》、《庄子》被并称为三玄。玄学讨论的有无、本末问题,虽然来自老庄,但与《易传》思想关系密切。儒家思想在魏晋玄学时期有重要发展,它一扫两汉经学的繁琐芜杂,剔除了经学的天人感应说等神秘成分,使抽象思维水平大大提高了一步。
唐朝中叶至北宋前期儒家的复兴东汉时佛教传入中国,由于统治者的提倡,佛教在隋唐时期达到鼎盛。一些知识分子以信奉和研讨佛理为时尚,儒家在思想界的地位受到冲击。唐中叶韩愈站在儒家立场上提出了一
个由尧 、舜 、禹 、汤、文武 、周公至孔 、孟的儒家“ 道统 ”,以同佛教法统抗衡。他认为 “释老之害过于扬墨 ”。以继 承儒 家 道
统为己任。柳宗元虽“自幼好佛” ,认为浮国之言“不与孔子异道”
,但他也“以兴尧舜孔子之道”为务。北宋前期的范仲淹、欧阳修、胡瑗、孙复、石介等人继续提倡儒家思想,终于使儒学得到复兴。
新儒学的兴起与发展儒学的道统思想到北宋中期发展成为新儒学,也即理学。理学是儒家发展的新阶段,源于北宋的周敦颐、张载、经程颢、程颐的发展,完成于南宋的朱熹。理学以儒家思想为主干,批评佛老,把中国古代哲学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峰。理学依其对世界本原的不同回答可分为3派:一派以气为宇宙本体
;一派以理为宇宙本体;一派以心为宇宙本体 。以气为本体的学派以张 载为代表
。他提出“太虚即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万物不能不散而为太虚”,坚持了气一元论。但张载的人性论思想含有很大的唯心主义成分。以理为本体的学派以程颐与朱熹为代表。他们认为万物生成有理有气,理在气先,理是根本。由于程朱学派的思想严密完整,有利于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因此成为元、明、清
3
代的官方哲学。以心为本体的学派是陆王学派。陆九渊主心即理,王守仁主心外无物、心外无理。陆王学派强调主观意志的作用,曾产生过重要社会影响,在明中叶以后的一段时期达到鼎盛。
对儒家思想的批判和儒家的衰微明代后期,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作为封建秩序维护者的儒家思想变成了束缚人们思想的桎梏,因此受到明清之际一些思想家的批判。对儒家思想的批判,
最初是在儒家内部展开的。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陈确、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都从不同角度对脱离实际、 空谈性 命的腐 儒 进 行了严
厉批判。1840年鸦片战争后,太平天国农民革命的领袖们以原始基督教的平等思想为武器,反对儒家思想。士大夫中的一些先进人物,如严复、康有为等人,引进了西方的进化论和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即所谓新学。在同新学的斗争中,儒学思想显得更加无力。接着在民主革命的高潮中,章炳麟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把对儒家思想的批判又推进了一步。最后,1919年的五四运动,对儒家学说进行了比较彻底的批判,儒学作为独尊的统治地位终于结束。
历史地位儒家思想统治中国长达2000余年之久。儒家的创始人孔子被封建统治者尊为圣人
,儒家学派在漫长的历史中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 ,对陶冶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都作出过光辉的贡献
,但也因为长期被封建统治者利用,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儒家思想逐步变成了封建统治阶级禁锢人们思想的枷锁,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道家
中国古代
哲学主 要学派之一 。该 派 以道为世
界的本原,故名。道家产生于春秋后期,为诸子百家之一,最初被称为道德家(见司马谈《论六家之要指》),《汉书·艺文志》始称道家。道家创始人为老子,主要的代表人物还有关尹
、庄子、彭蒙、田骈等。道家以道为世界的本原和普遍法则 ,认为天道无为 ,道法自然 ,据此提出无为而治 、贵柔守雌、以柔克刚等政治、军事策略。
1拔苗助长: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违背客观规律就会遭到它的惩罚
2守株待兔:错把偶然当必然,误把现象当规律。
3刻舟求剑:否认物质是运动的,不懂得绝对静止的事物是没有的
4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物质运动有其客观规律;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
5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既要组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6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行而上学孤立的,片面的看问题
7不入虎穴,耶得虎子: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
8杞人忧天:否认物质运动规律的客观性
9喜鹊叫喜,乌鸦叫丧:否认事物联系的客观性
10量体裁衣,对症下药:从客观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1张冠李戴,良莠不分:抹杀事物矛盾的特点,混淆事物的性质
12白马非马:割裂一般和个别,共性和个性的关系,主观任意的玩弄概念的诡辩论
13画龙点睛:做事物要善于抓住重点,抓住主要矛盾
14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任何事物都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联系着,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15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事物的变化发展从量变开始,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一起质变
16近朱者赤,近朱者黑:外因是事物变化的重要条件
17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18画蛇添足: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原本怎样,人们就应该如实地反映它,决不能主观的。任意地歪曲它。
19掩耳盗铃:认为主观感觉决定客观存在的主观唯心主义是荒谬的。
20郑人买履;做事死板教条,不从实际出发,终将一事无成。
21凿壁偷光;事情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其内部的矛盾运动,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22舍本求末;颠倒主次矛盾关系,办事情抓不住重点。
23疱丁解牛;认识和把握事情的规律,按规律办事,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24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坚持两分法,全面地看问题,反对一点论。
25纸上谈兵:割裂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片面强调理论而忽视实践。
26物极必反,否极泰来:事情的发展从量变开始,到一定程度就会导致质变,矛盾就户转化为它的对立面。
27百闻不如一见:实践出真理。
28因势利导:遵循客观事情发展规律办事,利用规律取得成功。
29水滴石穿,积叶成书:事情的变化总是由一点一滴的量的变化开始,量变引起质变。
30田忌赛马:事情的构成成分及其排列组合的量的变化,会引起质的变化。
31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见部分,不见整体,形而上学孤立地看问题。
32胸有成竹:认识了事情的规律,就会由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
33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新事情开始比较弱小,但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最终能战胜旧事情。
34竭泽而渔,杀鸡取卵:无视联系的客观性,不能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35:士别三日,刮目相看:事情是变化发展的,不能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36教学相长:矛盾双方仅是对立的,而且是统一的。
37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局部联系有时能够影响整体理想的成败。
38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否则就弄不清事情的性质,得出错误的结论。
39东施效颦:只单纯的仿效形式,不研究学习实质的结论。
40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普遍联系的观点是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的。
41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人的知识构成不同,对同一认识对象的理解和反映会有差别。
42相反相成,相辅相成: 矛盾的对立和统一,始终是不可分割的。
43人山问樵,人水问渔: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4防微杜渐:事情的发展都是从量变开始的,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质变。
45好事多磨:任何事情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46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一定的结果都是由一定的原因引起的。
47年年岁岁花开落,岁岁年年人不同: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一成不变的事物是没有的。
48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心为民的正确价值观。
49纸上得来终觉浅,绝此事要躬行: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
50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事情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从认识的结构上说,唯心主义是由于把认识的某一成分无限夸大而产生的;就认识过程说,唯心主义是由于把认识曲线上的某一片断变成独立完整的直线而产生的。唯心主义是对现实世界的歪曲反映,在阶级社会里,它适应了反动统治阶级的需要。由于反动统治阶级的利益与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相违背,所以,它们歪曲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用唯心主义为其利益和地位作辩护,为其政权和社会制度作论证。因此,反动统治阶级总是竭力宣扬、推崇唯心主义,把它法定为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这就是唯心主义长期存在的阶级根源。
终极笔记:马哲
一、唯物论(2个核心、2大原理)
2个核心:物质、意识
2大原理: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二、辩证法(2个核心、3大规律、4对范畴)
2个核心:联系、发展
3大规律:质变量变律、否定之否定、对立统一律
4对范畴:现象与本质、必然与偶然、原因与结果、可能与现实
三、认识论(3个核心、3大规律)
3个核心:实践、认识、真理
3大规律: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认识发展律、真理发展律
四、历史观(2个核心、2大规律)
2个核心:社会、人
2大规律:社会发展律、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律
一、唯物论(2个核心、2大原理)
2个核心:物质、意识
物质(客观实在性)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物质是对一切可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的抽象,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意识(反映性)
1、(起源)意识与人脑: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2、(本质)意识与客观存在:
(近似、能动、原形)意识是对客观存在近似的、能动的反映;任何意识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都能从客观实在找到原形,也即没有被反映者就没有反映。
(内容与形式)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但形式是主观的;意识体现了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2大原理: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
(多样性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世界是多样的,又是统一的;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物质世界的统一,是多样性的统一: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具有物质统一性。
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原理、意识能动性原理)
1、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原理,即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的起源和本质的原理。
2、意识的能动作用,亦称为主观能动性,指意识能动地反映世界和指导实践,通过实践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是人之所以区别于物的特点。具体3表现①认识世界;②指导实践、改变世界;③对人体生理活动的控制和调节。
二、辩证法(2个核心、3大规律、4对范畴)
2个核心:联系、发展
联系(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
1、(内部要素及相互之间的关系)联系是指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
2、(客观性)联系是客观的,凡真实的联系都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人们可以从事物的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但决不能用臆想的联系代替真实的联系,否则将陷入诡辩论。
3、(普遍性)联系是普遍的,任何事物内部和外部都处在相互联系之中,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每一事物都是世界普遍联系中的一个环节并通过它体现出联系的普遍性。
4、(多样性)联系在内容上和形式上是多种多样的。
PS:联系的普遍性造成了物质世界普遍地以系统的形态存在。
引申概念:系统(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和开放性)
a、(整体性)系统具有其部分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整体特性;
b、(结构性)系统的性质不仅取决于构成系统的各要素的性质,更取决于这些要素的组成方式即结构。
发展(永恒性、普遍性)
1、(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本质)是创新。
2、(永恒性、普遍性)过程论5要点:a、世界上没有永恒存在的事物;b、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c、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转化为其他事物的历史;d、一切事物都有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e、因此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而不是具体事物的集合体。
3大规律:质变量变律、否定之否定、对立统一律
质变量变律(区别与联系-转化与渗透)
1、质、量、度
a、质是一事物成为它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规定性。质和事物存在是直接同一的。
b、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的排列组合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量和事物存在不是直接同一的。
C、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范围、幅度和限度。要掌握适度原则。
2、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a、区别: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体现了事物的连续性;质变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连续性的中断(即非连续性)。量变一般不显著,速度缓慢,质变则变化显著、迅速;事物变化是否超越量变的范围是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量变和质变的区别具有相对性。
b、联系:相互转化和相互渗透
相互转化:量变向质变转化,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向量变转化,质变体现和巩固量变的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拓道路;
相互渗透:量变中渗透质变,即在总的量变过程中包含部分质变;质变中渗透量变,即在质变中包含新质在量上的扩张。
3、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由部分质变到根本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相互交替、以至无穷。
否定之否定(辩证否定观、否定之否定)
1、辩证否定观
a、任何事物都包含肯定和否定两种因素,肯定是事物中保持其存在的因素,否定是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因素;
b、肯定和否定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它们相互依存、相互渗透;
c、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内在矛盾引起的客观的自我否定:它是发展和联系环节的辩证统一,即扬弃。
2、否定之否定
辩证的否定是经历两次否定、三个阶段的有规律的过程,即“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事物的这种否定之否定过程,从内容上看,是自己发展自己、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从形式上看,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对立统一律(矛盾规律)(同一与斗争、内因与外因、普遍与特殊、两点与重点)
1、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
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之间相互分离、相互排斥的性质和趋势,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2、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
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说明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在事物的外部,而在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即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绝对和相对的关系,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b、区别:普遍(一般)只大致包括特殊(个别)的一部分、一方面或本质;任何个别都不能完全被包括在一般之中;
c、联系:一般存在于个别之中,只能通过个别而存在;任何个别都是一般,都具有一般的本质或属性。任何事物都是普遍和特殊的统一。普遍和特殊的区别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4、两点论和重点论的辩证关系原理
a、两点论就是要同时看到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以及主次之间的辩证关系,不能只看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
b、重点论就是在看到两个方面的同时,必须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c、坚持两点论反对一点论,坚持重点论反对均衡论;坚持两点论中的重点论,重点论以两点论为前提;两点论和重点论是统一的。
4对范畴:现象与本质、必然与偶然、原因与结果、可能与现实(辩证关系)
现象与本质
1、现象和本质是揭示客观事物的外部表现和内在联系相互关系的一对范畴。
2、区别与对立:
a、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和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
b、现象中有真象和假象。真象是从正面表现本质的现象,假象是从反面歪曲表现事物本质的现象,不能把它同标志主观反映范畴的错觉混为一谈。
c、现象和本质的区别与对立具体表现为:其一,现象是个别的、片面的。本质是同类现象的共性。其二,现象是多变的,易逝的;本质是相对稳定的。其三,现象表现于外,是表面的,可为人的感官直接感知;本质深藏于内,是深刻的,靠理性思维才能把握。其四,现象是丰富多样的,本质是单纯的。
3、辩证统一:
本质是现象的根据,决定现象,总要通过现象来表现;现象总是表现着本质,没有不表现本质的现象:一切事物都有现象和本质的辩证统一。
必然与偶然
1、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事物产生、发展、灭亡不同趋势的一对范畴。
2、区别与对立:
a、必然性是指在事物发展中一定如此的趋势;偶然性是事物发展中并非必定发生的、不确定的趋势;
b、必然性是由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决定的;偶然性是由非根本矛盾决定的;
c、必然性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它决定事物的发展方向;偶然性则对事物的发展起影响作用,它加速或延缓事物的发展。
3、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
a、相互依存: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并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
b、偶然性一定与必然性相互联系而存在,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偶然性为必然性的发展开辟道路;
c、在一定条件下,两者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原因与结果
1、原因和结果是揭示事物的前后相继、彼此制约关系的一对范畴。
2、关系特点:因果联系有时间顺序的联系,总是原因在前结果在后,但并非任何前后相继现象存在因果关系。
3、辨证关系: (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转化)
a、相互依存: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没有无因之果和无果之因;
b、相互作用:原因引起结果,结果又反作用于原因,使结果转化为原因,原因则转化为结果。
c、相互转化: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在特定的因果链条中,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是确定的,不能例因为果或倒果为因。在不断发展的因果链条中,两者的区分又是不确定的,即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也就是“原因和结果经常交换位置”;
4、因果联系具有客观普遍性和复杂性。
PS:否认因果关系的客观性-非决定论-唯心主义
可能与现实
1、可能性和现实性是揭示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相互关系的一对范畴。
2、相互对立:
a、现实性是指现在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实际存在性,是已经实现了的可能性。
b、可能性是指包含在现实事物中、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各种趋势。
3、可能性的复杂性及可能性和现实性的相互依存和转化
a、把握可能性这一范畴,要注意区分:可能和现实;可能和不可能;现实的可能和抽象的可能即非现实的可能(看根据和条件是否充分,前是后非);多种可能性(特别是两种相反的可能);性的量,即概率的大小。
b、立足现实,认识可能性的复杂性,创造条件使事物的可能性成为现实。
三、认识论(3个核心、3大规律)
3个核心:实践、认识、真理
实践(物质性、直接现实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1、(主观见之于客观)实践是人类特有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一切活动,特别是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
2、基本特征:
a、(物质性)唯物主义实践观与唯心主义实践观的区别;
b、(直接现实性)实践与认识的区别;
c、(主观能动性)人的实践活动与生物消极适应活动的区别;
d、(社会历史性)实践是人和社会的存在方式。
3、基本形式:物质生产;社会关系;科学实验及精神生产实践。
认识(反映论、能动性、创造性)
1、(能动的反映论)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a、坚持了唯物主义反映论原则,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b、揭示出人的认识所具有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特征;
c、强调能动性和反映性在实践基础上的统一,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以实践为中介而实现的。
2、(能动性)主体反映客体的过程就是主体获取并加工、处理客体信息的过程,需要发挥人的信息选择机制和信息重构机制的作用。
3、(创造性)人的认识不仅仅是客观事物的“摹本”,并且为改造客观事物提供“蓝图”。
真理(客观性、具体性)
1、(真理和谬误相伴而生,既有原则区别,又相互包含和转化)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意识中的正确反映。
2、(客观性)a、真理中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b、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
3、(具体性)真理的具体性是指真理是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主观对客观的符合,它要受条件的制约,并随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离开具体的时间、地点和条件,真理就是抽象的、无意义的。
3大规律: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认识发展律、真理发展律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实践决定认识,认识指导实践)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具体表现在: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根本(标准),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2、认识对于实践也有巨大的反作用:实践作为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本身就包含(认识的因素),需要以正确的认识作先导;认识活动及其成果具有(相对独立性),遵循其特有的逻辑;认识能够反过来(指导)实践。
3、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有两种情况:a、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会促进实践;b、错误的理论指导实践会阻碍或破坏实践。
认识发展律(认识发展是从感性到理性、反复与无限的过程)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相互区别、相互依赖)
1、相互区别:
a、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b、感性认识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而产生的对事物表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通过抽象和概括对事物本身及规律的认识。
c、感性认识通过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反映;理性认识则通过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来反映。
d、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本质。
2、相互依赖:
a、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认识活动的起点。
b、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的任务。
c、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包含,相互渗透的。
d、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时间。
3、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会导致唯理论或经验论的错误。
PS1: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
1、认识过程主要是理性思维的过程,同时又包含非理性因素的参与。
2、理性因素是指人的理性直观、理性思维等能力,它在认识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3、非理性因素是指人的情感、意志,包括动机、欲望、信念、信仰、习惯、本能等,以非逻辑形式出现的幻想、想象、直觉、灵感等也属于非理性因素。非理性因素对人的认识活动的发动与停止、对主体认识能力的发挥与抑制起着重要的控制和调节的作用。
4、非理性因素对理性因素起着动力调控的作用,同时又要受人的理性因素的决定与制约。
PS2: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
1、经验属于感性认识范畴;
2、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归根到底都源于实际;
3、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是“源”与“流”的关系;
4、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都是人类知识的来源;直接经验是一切知识的最终来源。
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与(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1、由于客观事物本身的复杂性及发展过程的无限性,人对事物的认识要受到主观和客观条件的限制,特别是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因此,认识的发展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过程。就某个具体事物而言,人们对它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2、就对于过程的推移而言,人们的认识又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
3、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决定了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和历史的。也就是说,人们的认识和客观过程的符合是一定的具体历史条件下的符合,是在社会实践发展的一定的具体历史阶段上的符合。反对割裂二者统一的“左”和右的错误。
PS3: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
1、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2、理论创新是实践创新的先导,实践创新是理论创新的基础,两者相互依赖、相互促进。
真理发展律(真理发展过程中,真理与实践标准的绝对与相对)
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相互区别、相互渗透、相互联结)
1、相互区别:
a、任何绝对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都具有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人的认识按其(本性)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的客观世界,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b、相对真理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是(有限)的,即真理是有条件的。从认识的广度和深度来看任何真理都是一定范围一定程度上(近似)的反映。真理有待扩展和深化。
2、相互渗透:任何相对真理中都包含着绝对真理的部分;无数绝对真理的综合构成绝对真理。
3、相互联结:真理是由相对走向绝对的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任何真理认识都是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中的一个环节。
实践标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辩证统一)
1、实践标准的绝对性:(唯一、时间)
a、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只能是实践,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b、时间对一切认识最终都能作出检验,没有实践检验不了的认识。
2、实践标准的相对性:(具体、过程)
a、任何实践都是具体的,都受一定历史条件的限制;
b、实践对认识的检验不是一劳永逸的,是一个过程。
c、因此,一定历史阶段的实践对认识真理的检验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四、历史观(2个核心、2大规律)
2个核心:社会、人
社会(物质要素、基础、本质、结构)
(物质要素)地理环境、人口和生产方式是构成社会运动的基本的物质要素,这些要素的总和构成了人类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
PS1:社会与自然(可持续、协调)
1、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a、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前提和必要条件;
b、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
c、维护生态平衡,自觉控制人口增长,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2、努力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协调发展:
a、社会发展是一个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过程;
b、社会发展是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
c、将发展科技与生产力与保护生态环境有机地统一起来;
d、将人类生活的内在尺度和生态环境规律的外在尺度有机的结合起来。
(基础)社会生产实践和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本质)如何理解社会的本质,这是历史观的核心问题。马克思说:“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结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观念结构
1、经济结构:基础性的结构;决定社会的政治结构、观念结构;指与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经济结构所反映的内容是生产关系、经济关系,表现为一定的社会经济制度。
2、政治结构:又称政治上层建筑,由两部分构成:政治法律(制度);政治法律(设施)。(国家政权是核心)
3、观念结构:又称思想(或观念)的上层建筑,由各种意识形态组成的有机系统,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观念、宗教观点、艺术思想和哲学等社会意识形式及其联结方式。
人(本质、价值、自由)
(本质)(唯物史观与资产阶级“人性论”的比较)
1、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是(人的社会性);资产阶级“人性论”-生物属性。
2、规定人的本质最主要的是(生产关系);资产阶级“人性论”-抽象的共性。
3、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资产阶级“人性论”-永恒不变的人性。
4、在阶级社会,人的社会性主要表现为(阶级性);资产阶级“人性论”-超阶级的“人性论”。
(价值)(唯物史观强调人的社会价值是第一位的)
1、人的价值在社会关系中存在。
2、人的价值包括两方面内容:个人对社会的责任;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3、人的价值关系就是个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
PS2:真理与价值
1、真理是人对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只有正确的认识,才符合人的利益。
2、价值体现的是客观事物对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的意义,是一种主体尺度,它推动人去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
3、认识真理和实现价值对社会都是重要的。认识真理是实现价值的前提和基础;实现价值是认识真理的动力和归宿。
(自由)(自由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状态,人的自由的真正实现就是人类的解放)
PS3:自由与必然
1、自由和必然是对立的统一;
2、必然是事物发展一定如此的规律性;自由是对必然的正确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3、自由在于认识和把握必然并利用必然来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
4、自由是具体的、历史的,没有绝对的自由。
2大规律:社会发展律、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律
社会发展律(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规律(相互制约、相互作用)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发展;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生产关系是否符合生产力的状况。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规律(重视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决定它的产生、性质、变化和发展方向。
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巨大的反作用:
a、上层建筑必须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自发去服务)
b、上层建筑利用政权力量和思想影响促进自己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同不利于自身经济基础的旧生产关系及上层建筑作斗争;(主动来干预)
c、上层建筑对自身经济基础是起促进作用,还是阻碍作用,主要看它是否适合自身经济基础的要求。(匹配是关键)
3、上层建筑对生产力乃至整个社会发展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服务于先进生产关系时促进生产力及社会发展,反之阻碍。
PS4: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
1、社会存在主要是指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和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主要指生产方式。社会意识是精神生活,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主要是对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反映。社会意识包括社会的人的一切意识要素和观念形态。
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决定其内容、形式和产生、发展。
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反之阻碍。
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
1、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生产力是最终决定力量,而人民群众是(生产力的体现者);
2、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推动社会历史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决定力量;
4、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作用受社会经济、政治、精神等条件的制约。
附:毛邓三复习资料 http://blogxiaoneicom/GetEntrydoid=292449594&owner=229458026
在先秦时期历史上涌现了众多的名人,他们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特点,但是在小编心中,诸子百家中的庄周,口才最好,最擅长诡辩。首先我们知道庄周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他的思想更多地继承了老子的道,对于道法自然,他更多的理解为是一种哲学化,思辨化。比如著名的庄生晓梦,当他梦到是蝴蝶以后,他便认为自己是蝴蝶,在醒来之后也分不清自己究竟是蝴蝶还是变成了自己,还是自己变成了蝴蝶。庄子所留下的作品中具有非常诡异的想象,大胆的夸张,并且他善于运用比喻和寓言故事。虽然他的文章有一部分虚构的成分,但无论是多么离奇的故事,都是能够与现实有一定的联系。按照现在来看庄子是属于一种唯心主义,他认为精神能够超越现实世界获得无限的自由和心灵的宁静。而道便是万物的核心,“心斋”与“坐忘”则是超越的理想方法。庄子的文章想象力丰富,瑰丽诡辩,他的文章是诸子百家文章中的典范之作,结构看起来并不严密,有些突兀,但是也能够看出庄子本人的洒脱,欲言又止,变化无常,看起来密不相关的东西也能够在思想中一线贯穿。而这也表现出来了,他的口才好,善于改变,记得在庄子他的妻子去世时,别人都伤心地为他的妻子埋葬,而他却敲锣打鼓认为自己的妻子去到了极乐世界,没有什么值得伤心的。当庄子家庭贫困外出借粮别人不肯借时,他也通过寓言故事来讽刺别人。他并不沉溺于做官,而是沉溺于自己的精神世界,认为精神的超脱才是真正的超脱,所以他的口才好也非常善于诡辩。小编认为他是诸子百家中口才最好,最擅长诡辩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