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运用概念整合理论,以隐喻和双关语为例,考察英汉广告语篇的连贯。 广告在当今社会几乎无处不在,隐喻和双关语作为语篇连贯的体现手段,在广告语篇中历来运用颇多。本文拟用认知语言学的概念整合理论探讨隐喻及双关语在构建英汉广告语篇连贯中的作用。概念整合是指两个输入心理空间通过跨空间的部分映射匹配起来,将其有选择地投射到一个可以得到动态解释的空间,即合成空间,从而建立新的概念范畴——新显结构。这一空间成分与输入空间相关但又有所不同。对新显结构的正确理解,是发现隐喻及双关语真实含义的关键所在。隐喻和双关的表达激活了受众的长期记忆,使其根据已有的知识和信息,建立一个完整的心理剧本,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模拟。这一过程涉及到创作者和解读者的信息加工、概念提取、概念解缩等复杂的思维活动。该理论的“四空间”模型,可以为其提供较为充分的解释。受众对广告中隐喻和双关语的顺利解读,实现了其对广告语篇的连贯认知,广告的宣传价值由此得以体现。 本文以英汉语广告中的隐喻和双关语为例,考察概念整合理论认知过程的有效性,并在强调语境对广告双关语和隐喻在线解读的重要性的同时,指出推理和关联同样是广告语篇连贯解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补充。尝试在该理论的框架下对英汉语广告中隐喻和双关语的意义建构进行认知解读,力求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对广告语篇连贯进行动态的认知阐释。同时指出利用这一理论来分析广告语篇的连贯建构只是其诸多功能之一,它还可以用于除此之外的许多研究方面。
关于胃的一个基本隐喻。我认为胃是生命最初把妈妈的乳汁这个最原始的食物吞进去的地方,所以这是胃部很多问题心理隐喻的基础。
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心理咨询的实践中,我都注意到,围绕着胃有一个基本的问题,那就是最初吃进去的食物,是滋养性的,还是毒药,或者说这两者的成分各占多少。
那么什么情形下,婴儿会把吃进去的乳汁或食物感知为滋养性的,什么时候又会感知为有毒的呢?这里有一个最常见的基本矛盾:如果喂养时,是围绕着婴儿的需求而进行的,那就是滋养性的;如果喂养时,违背了婴儿的需求,例如有严重的不满足,或者严重的逼迫,那婴儿就会觉得这份食物自己不得不吃,但这种被逼迫的感觉,就会体验为有“毒”。
所谓有“毒”,就是婴儿觉得养育者对他有恨意,同时他也因为被逼迫而对养育者产生了恨意。一份有恨意的食物进入胃里,那胃会对它产生抵触和排斥,也因此会造成消化问题。像前面提到的用户所说,感觉压力大时就容易有胃胀,那我觉得可以猜测,所谓压力大时,是你有了被入侵的体验。
——摘自武志红心理学专栏
幼年被花式喂各种“剧毒”,为了让自己活着,活到离开原生家庭有能力养活自己,不得不饮鸩止渴,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幼年胃那么差,几岁的孩子,就跟百岁老人似的,经常疼到需要吃胃药止疼药都很难缓解疼痛,自从远离原生家庭自己生活后,就跟从来没有疼过一样。
认知语言学对英汉时间的隐喻及其文化的理解
论文关键词:英汉 时间 认知 隐喻
论文摘 要 :作为抽象的时间,认知学和学家们研究表明隐喻是人们对抽象概念认识和表达的最有效手法。隐喻的使用说明了其在人类语言中的普遍性和各认知的共性;同时,隐喻概念也很受到民族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也存在着一定的文化差异。
隐喻是认知语言学的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它是指将熟悉的、具体的、有形的语义域概念映现或投射于抽象的无形的概念。它不仅是一种语言中的修辞手段,它实际上表达了两个不相似或不同领域的概念之间的相互影响,它存在于人的广泛的认知系统里。Lakoff和Johnson(1980,1999)强调指出人们头脑中的概念系统的大部分都是由隐喻性的关系构成的。时间概念隐喻是用隐喻的方法来表达时间的。由于时间具有着很强的抽象性,所以人们在认识、表述时间时就得用一些熟悉的、具体的、有形的概念来代替表达,即借助于另一个语义范畴里的某个相关概念、表述来表达时间,如“时间就是金钱”、“时光飞转”等。当然如若文化不同,那么对于时间的概念隐喻也就不同了;即使时间概念隐喻相同,和这些概念隐喻相对应的语言表达也有差异。英汉文化中均有“时间是实体”、“时间是空间”的概念隐喻,但相对应的语言表达却不全都相同。Lakoff和Johnson的研究表明,“隐喻的本质是用一种事情或经验理解和经历另一种事情和经验。”隐喻最基本的功能是表达不可表达的事物和思想。Lakoff在《人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列举的隐喻大致分为三类:方位隐喻(Orientational Metaphor)、实体隐喻(Ontological Metaphor)和结构隐喻(Structural Metaphor)。其结构的基本形式为“A是B”:A是被描写的对象,即目标;B是用来描写对象的项,即喻源。概念隐喻是将喻源域的结构框架投射到目标域上,投射实现的依据是意象图式。
一、英中时间概念隐喻的相似性
由于人类在概念形成上具有相似性,很多语言都有着类似的隐喻表达,英汉有很多时间隐喻同时为两种文化都共有的,即反映出相同的认知方式。(汪少华,2006)时间概念隐喻有三大类:时间是金钱(Time is money)、时间是实体(Time is entity)、时间是空间(Time is space)的隐喻概念。
(一)时间是金钱——结构隐喻(Structural Metaphor)
结构隐喻是指用一种概念的结构构建另一种概念,使两种概念相叠加,用谈论一种概念的各方面词语来谈论另一概念。通常是用喻源域中具体的或比较熟悉的概念去类比目标域中抽象的或比较陌生的概念。两个概念表现的客观事物不同,不过认知结构不变,各自的构成成分存在不变的对应关系。把时间比做金钱或有价的东西,也是一种常见的结构隐喻。劳动是人们创造价值的一种方式,把劳动的时间作为衡量价值的标准,时间也就变成了具有价值的东西,特别是商品以后,时间和金钱的就有着更紧密关系了。例1:时间是金钱(Time is money);例2: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例3:时间宝贵、节省时间、计划好时间、浪费时间、花时间、用光时间。在中如例1以及汉语中如例2,时间都直接被比做金钱,另外两种语言更是把金钱和时间看成一样的,通过“金钱”这个喻源概念来构造“时间”这个目标概念。谈论money的所有词语都可以用于谈论time,时间被当作金钱一样宝贵的`东西。时间和金钱一样,也可以花、浪费、节省和计划。
英:How did you spend your time these days
汉:他花了两天才完成作业。
两种语言都把时间比成金钱,这就又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人类思维的共性。即英语和汉语中时间是金钱的相似的隐喻概念并不是偶然出现的。
(二)时间是实体——实体隐喻(Ontological Metaphor)
人们最初的生存是物质性的,人类对物体的经验为我们将抽象的概念表达,理解为“实体”提供了物质基础,由此派生出另一类隐喻——实体隐喻(束定方,2000)。在这类隐喻概念中,人们将抽象的和模糊的思想、感情、心理活动、事件、状态等无形的概念看作是具体的、有形的实体,因而可以对其进行谈论、量化,识别其特征及原因等。就如同人类空间方位的基本经验导致了方向性隐喻一样,有关物体为各种不同的本体隐喻提供了参考。时间也是这样,如“时间给他开了个玩笑”,这句话将时间隐喻为人;“时间好像静止了”,此句将时间看作一个运动的实体。这种隐喻在语言中很多,以至于我们都意识不到它们是隐喻。实体隐喻最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是容器隐喻(Container Metaphor)。人是独立于周围世界以外的实体,每个人本身就是一个容器,有身体分界面、里外等。人们将这种概念投射于人体以外的其他物体,如房子、丛林、田野、地区,甚至将一些无形的、抽象的事件、行为、活动、状态也看作一个容器。尽管时间看不见、摸不着,无始无终,无边无涯,人们却都将时间设想成有边界的实体,我们可以看到某一相对的时间有边界,可以丈量。如半夜里、三小时之外、今天之外、一个星期内(中)、一年内。
1、半夜里,寺院里钟声不断。
2、两年时间里,学校一直在为新一轮的本科评估做准备。
3、The world exists in space and time
4、He ran the mile in record time
(三)时间是空间——方位隐喻(Orientational Metaphor)
方位隐喻是参照空间方位而组建的隐喻概念。空间防卫来源于人们与大自然的相互作用,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概念:上-下、前-后、深-浅、中心-边缘等。方位概念是人们较早产生的、可以直接理解的概念,在此基础上,人们将其他抽象的概念,如情绪、身体状况、数量、地位等投射于这些具体的方位概念上,形成了用表示方位的词语表达抽象的,用在时间的表达,如:
1、昨天下午,在天安门广场有一场公益演出。
2、两天后,我收到了广西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3、Time is up
4、Michal Jackson were a bit before my time
正如Gluckberg ,Keysar&McGlone所说:“人类语言的一个普遍特性,甚至说,人类思维的一个普遍特性,是系统地使用空间概念和词汇来喻指时间概念。”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我们都找到了以上这样的实例,在生活中还有更多这样的表达。
二、英中时间概念隐喻的差异性
时间隐喻是指将非时间概念结构投射到时间概念结构上的隐喻。时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人类也不具有能感知时间的器官,所以时间必须靠其他具体的概念来表述,要借事物、运动、方位等观念以隐喻的方式来理解,这是时间隐喻形成的生理基础。理解时间的来源不同,时间隐喻方式不同。英汉在这方面有相似性,就像上文提到的三种隐喻模式。同时,虽然隐喻模式相似,但由于文化、价值观念以及经历等方面的差异性,又导致许多不同的时间隐喻表达,如汉语里常把时间喻作“箭”,有“光阴似箭”之说,而则把时间比做“鸟”,有“How time flies”、“the bird of time”的说法。再如东方人根据对自然周期云状的观察,如昼夜更替、月份和季节的周期轮换,人的生老病死和生长周期、劳作更迭,归纳出时间自身复归的观念(时间是不停运动的圆),以及与其相适应的人的活动和思维方式、性格及交际行为(方略、方式、风格)。而西方的则认为时间有起点,它或者在创造万物的上帝那儿,或从创世纪开始,它也必有终端这样,时间就是一条直线,单向地持续运动:时间在前进,流逝,飞行……“岁月飞快地消逝”;“我的生命行程”;“岁月刚刚结束它的进程”。这种时间观念显然与东方文化时间观念相去甚远,这种时间观念自然塑造了与其相适应的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民族性格和交际行为(贾玉新,1997)。
三、结束语
以上例证从一定程度上证明,隐喻是人类基本的认知现象,它是由于人类的语言、思维及文化的不同而不同。汉语和英语中有关于时间的相似表达说明隐喻作为人类基本的认知活动是有其普遍性的。区别是不同民族的认知活动是基于其文化和不同的思维方式,所以对隐喻的理解又得借助于它自身的文化背景来理解。
(作者单位: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出版社,2000
2、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3、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提高涉外交流能力的学问[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4、庄恩平东差异与对外交流[M]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
5、Johnson MThe Body in the Mind:The Bodily Basis of Meaning Imagination and Reason[M]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57
6、Lakofff & 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 [M]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7、束定方隐喻学研究[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8、汪少华从时间隐喻看隐喻的双重性[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2)
论文相关查阅: 毕业论文范文 、 计算机毕业论文 、 毕业论文格式 、 行政管理论文 、 毕业论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