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讲是没有什么区别的。
在《汉语大辞典》中,“成分”亦做“成份”讲,可见两个词只是字形上稍有不同,具体含义如下:
构成一个完整的总体或单位的各个东西,人或有机体必要的部分。
2组成物质的元素或化合物,用分析法测出,通常用各元素或化合物在此物质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数来表示。
3根据个人在一定时间内主要生活来源的性质划定的阶级属性。
4费用、生产费。
5组成一个句子的各部分。
参考资料
成份的意思汉语大辞典[引用时间2018-5-1]
成分和成份的区别和用法:
1、成份可以指成一份份的东西,更偏向于由个体组成的整体中的个体,而成分更倾向于整体的部分,比如一块钢里面有多少的铁含量,具体到量的成分,在内容上市不可分成一份份,不可切割的。
2、成分亦作“成份”。
成分造句:
1爱情之中高尚的成分不亚于温柔的成分,使人向上的力量不亚于使人萎靡的力量,有时还能激发别的美德。
2泪水和汗水的化学成分相似,但前者只能为你换来同情,后者却可以为你赢的成功。
3泪水和汗水的成分相似,但前者只能为你换来同情,后者却可以为你赢得成功。
4目标和梦想是成长的核心成分。勤奋学习和努力工作是成长的必经之路。征服的勇气和愉悦的心情是成长的营养剂。
5学习有时候只改变一个人的态度中思想与信念的成分。因此时间一过,态度又恢复原状,而没有改变情感与行为倾向。
一说到彗星,大家脑海中肯定立刻浮现出了它拖着长长的、明亮的尾巴划过天空的情景。多数太阳系内的彗星都来自于遥远的柯伊伯带,然后被太阳的引力吸引,部分彗星会绕太阳周期运行。所以也有不是周期运行的彗星了?下面我会介绍的。
彗星在古代被称为“扫帚星”,早在3000年以前商周时代,中国就有过关于彗星的记录,《春秋》中记载说:“鲁文公十四年,秋七月,有星孛入北斗。”这颗彗星就是哈雷彗星。古代人们由于对彗星不是很了解,觉得它那长长的尾巴很诡异,便认为彗星的降临是灾难来临的前兆。而现在我们知道,彗星只是宇宙中的一种天体。下面就来说一说彗星的运行周期吧:
哈雷彗星的轨道就是椭圆的,因为它会周期性地回归到地球和太阳“身边”,所以是周期彗星。同时,它也是短周期彗星,因为它的运行周期是76年,周期是少于200年的。不过,运行周期最短的还是要属恩克彗星了,它的公转周期只有32年。那么长周期彗星呢,就是公转回归周期大于200年的彗星。比如,海尔波普彗星就是一颗长周期彗星,每2500回归太阳一次。它上次回归的时间是在1996年4月,下次它再回来和人类见面的时间就在4380年左右了。那个时候,不知道我们人类的 科技 水平发展的如何了呢?
而非周期彗星就不同了,抛物线轨道和双曲线轨道彗星,它们一生只接近太阳一次,以后就再也不会回来了。
彗星结构分为彗头和彗尾两个部分,而彗头又是由彗核和彗发两部分组成。彗核是彗星的主要部分,占整个彗星质量的70%左右。组成成分有冰、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氧化合物和氢氰酸等。它看上去像一个“脏雪球”。彗发包围在彗核外面,是一层雾状气体。它的主要成分有氢气、羟基、氧、钠、氰化氢和甲基氰等。它们都是气体,密度在每立方厘米一克左右。
那么彗星的体积有多大呢?由于彗星运行周期性地接近太阳,离太阳近时它表面物质受太阳风的影响,所以物质比如冰和水,是会蒸发减少的。也就是说彗星的体积是不固定的。接近太阳时,彗星会被太阳风吹出长长的彗尾,所以彗尾都是背对着太阳的,最长的彗尾有2亿多公里长。
彗星的寿命有限,它每次接近太阳一次受太阳风的影响,质量都会减少一次。这样下去,彗星终有一天会消失殆尽。 我们最熟知的哈雷彗星,据科学家推测,它的寿命只有100万年左右的时间了,还能再绕太阳运行3千周。不过100万年这个时间对人类来说还是挺长的了,我们无需一定要想那么远。哈雷彗星的运行周期是76年,到2061年,它就又会和我们见面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