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精是调味料的一种,主要成分为谷氨酸钠(C5H8NO4Na)。味精的主要作用是增加食品的鲜味,在我国菜里用的最多,也可用于汤和调味汁。
味精是采用微生物发酵的方法由粮食制成的现代调味品。
味精的主要成分为谷氨酸钠,不可以多吃。吃多了会对人体有以下影响:
1、容易导致肥胖
味精中含有谷氨酸钠,这种物质吃多了会导致人慢慢发胖,尤其是孕妇阶段,过分使用味精,甚至有可能婴儿畸形。
2、产生厌食现象
味精这种物质食用过多,会使人产生强烈的依赖性,这样的话你吃多了就会对其他菜觉得没胃口,还会妨碍对其他营养素的吸收。
3、影响心脑血管健康
味精含有钠的成分,摄入过多的话很容易导致心脑血管产生病状。要学会适量食用。
扩展资料:
几种不宜放味精的情况如下:
1、炒肉菜不用加味精
肉类中本来就含有谷氨酸,与菜肴中的盐相遇加热后,自然就会生成味精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钠。除了肉类,其他带鲜味的食物也没必要加入味精。
2、拌凉菜不宜放味精
味精在温度为80℃—100℃时才能充分发挥提鲜的作用。而凉菜的温度偏低,味精难以发挥作用,甚至还会直接粘附在原材料上,无味且扫兴。如果做凉菜时非要放味精,宜用少量热水把味精溶解后再拌入凉菜之中。
3、放醋的菜最好别放味精
酸味明显,醋加得比较多的菜肴最好不要加味精。因为味精在酸性环境中不易溶解,而且酸性越大,溶解度越低,鲜味效果越差。所以糖醋里脊、醋熘白菜等酸味大的菜肴最好都不要放味精。
参考资料: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