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麓水: 山东野战兵团第八师师长兼政委,1945年12月,他带第二十四团团长王吉文侦察敌情,被敌发现,一发炮弹将王师长胸部炸伤,当场牺牲,王吉文团长炸伤
卢冬生: 松江军区司令员 , 1945年12月 被苏军杀害。
李兆麟: 抗联第三路军总指挥, 1946年3月 被特务暗杀。
叶 挺: 新四军军长, 1946年4月 飞机失事。
罗炳辉:新四军副军长兼山东军区副司令员, 1946年6月21日病故。
关向应: 晋绥军区政治委员, 1946年7月21日病逝于延安。
黄世德: 中原军区鄂皖分区司令员兼政委, 1946年8月,在蕲春作战牺牲。
吴大明: 中野7纵19旅旅长(相当于师长)1946年10月张凤集战斗,观察地形时,
被整11师射手击中头部,当场牺牲。
谢祥军:华中野战军第十纵队司令员, 1946年10月第一次涟水保卫战中牺牲。
楚大明:晋冀鲁豫野战军四纵十旅即386旅副旅长,20团团长,1947年1月汾孝战役中牺牲。
张元寿:华东野战军副参谋长,1947年3月,山东周村遭空袭牺牲。
马仁兴:东北野战军西满独立1师师长,1947年6月四平战役,身中流弹,牺牲于师前线指挥所。
秦贤安:华东野2纵4师政委,1947年7月21日南麻战役,其指挥所遭整11师炮击倒塌而压死。
朱克靖: 郝鹏举部起义后任该部政治委员。郝叛变时被扣,1947年秋秘密杀害于南京。
殷绍礼:华东野战军二纵4师师长,1948年4月益林战役,殷带领营以上干部到益林镇边看地形。在离镇3华里的一个土岗子上,不幸被镇外敌人发现,中弹牺牲。
王吉文:华东野战军三纵8师师长,1948年9月济南战役,不幸被炮弹击中牺牲。
徐海珊: 华东野战军三十七师政委,1948年9月,在济南战役中牺牲。
李振亚 琼崖纵队第一副司令员,1948年9月在万宁指挥作战时负伤不治英勇牺牲
朱瑞:东北野战军炮兵司令员兼炮兵学校校长,1948年10月1日攻打义县战斗中触雷牺牲。
李辉:四野42军124师政委,1948年12月遵化战役中牺牲。
韩联生:华东野战军特种兵纵队参谋长,1949年2月演习中炸药爆炸事故。淮海战役中,韩连生和工兵团刘金山副团长在工兵团教导队指导实验著名的迫击炮抛射炸药,不幸发生爆炸事故,韩、刘等8人光荣牺牲。
冯精华:四野43军参谋长,1950年广东湛江遇难。
罗少伟:一野六军十六师副师长,1950年在新疆哈密地区视察地形的时候遭叛匪40余人伏击而牺牲,是解放战争以来西北战场牺牲的第一位师级指挥员。
解放战争时期死亡的二十多名我军高级将领(按时间顺序)
王麓水: 山东野战兵团第八师师长兼政委,1945年12月,他带第二十四团团长王吉文侦察敌情,被敌发现,一发炮弹将王师长胸部炸伤,当场牺牲,王吉文团长炸伤。
卢冬生: 松江军区司令员 , 1945年12月 被苏军杀害。
李兆麟: 抗联第三路军总指挥, 1946年3月 被特务暗杀。
叶 挺: 新四军军长, 1946年4月 飞机失事。
罗炳辉:新四军副军长兼山东军区副司令员, 1946年6月21日病故。
关向应: 晋绥军区政治委员, 1946年7月21日病逝于延安。
黄世德: 中原军区鄂皖分区司令员兼政委, 1946年8月,在蕲春作战牺牲。
吴大明: 中野7纵19旅旅长(相当于师长)1946年10月张凤集战斗,观察地形时,被整11师射手击中头部,当场牺牲。
谢祥军:华中野战军第十纵队司令员, 1946年10月第一次涟水保卫战中牺牲。
楚大明:晋冀鲁豫野战军四纵十旅即386旅副旅长,20团团长,1947年1月汾孝战役中牺牲。
张元寿:华东野战军副参谋长,1947年3月,山东周村遭空袭牺牲。
马仁兴:东北野战军西满独立1师师长,1947年6月四平战役,身中流弹,牺牲于师前线指挥所。
秦贤安:华东野2纵4师政委,1947年7月21日南麻战役,其指挥所遭整11师炮击倒塌而压死。
朱克靖: 郝鹏举部起义后任该部政治委员。郝叛变时被扣,1947年秋秘密杀害于南京。
殷绍礼:华东野战军二纵4师师长,1948年4月益林战役,殷带领营以上干部到益林镇边看地形。在离镇3华里的一个土岗子上,不幸被镇外敌人发现,中弹牺牲。
王吉文:华东野战军三纵8师师长,1948年9月济南战役,不幸被炮弹击中牺牲。
徐海珊: 华东野战军三十七师政委,1948年9月,在济南战役中牺牲。
李振亚 琼崖纵队第一副司令员,1948年9月在万宁指挥作战时负伤不治英勇牺牲。
朱瑞:东北野战军炮兵司令员兼炮兵学校校长,1948年10月1日攻打义县战斗中触雷牺牲。
李辉:四野42军124师政委,1948年12月遵化战役中牺牲。
韩联生:华东野战军特种兵纵队参谋长,1949年2月演习中炸药爆炸事故。淮海战役中,韩连生和工兵团刘金山副团长在工兵团教导队指导实验著名的迫击炮抛射炸药,不幸发生爆炸事故,韩、刘等8人光荣牺牲。
冯精华:四野43军参谋长,1950年广东湛江。(死因不祥)
罗少伟:一野六军十六师副师长,1950年在新疆哈密地区视察地形的时候遭叛匪40余人伏击而牺牲,是解放战争以来西北战场牺牲的第一位师级指挥员。
最厉害的,当属:朱瑞,次一等的是王麓水,王吉文,徐海珊,马仁兴,吴大明
解放战争时期死亡的我军高级将领:
王麓水: 山东野战兵团第八师师长兼政委,1945年12月,他带第二十四团团长王吉文侦察敌情,被敌发现,一发炮弹将王师长胸部炸伤,当场牺牲,王吉文团长炸伤。
卢冬生: 松江军区司令员 , 1945年12月 被苏军杀害。
李兆麟: 抗联第三路军总指挥, 1946年3月 被特务暗杀。
叶 挺: 新四军军长, 1946年4月 飞机失事。
罗炳辉:新四军副军长兼山东军区副司令员, 1946年6月21日病故。
关向应: 晋绥军区政治委员, 1946年7月21日病逝于延安。
黄世德: 中原军区鄂皖分区司令员兼政委, 1946年8月,在蕲春作战牺牲。
吴大明: 中野7纵19旅旅长(相当于师长)1946年10月张凤集战斗,观察地形时,被整11师射手击中头部,当场牺牲。
谢祥军:华中野战军第十纵队司令员, 1946年10月第一次涟水保卫战中牺牲。
楚大明:晋冀鲁豫野战军四纵十旅即386旅副旅长,20团团长,1947年1月汾孝战役中牺牲。
张元寿:华东野战军副参谋长,1947年3月,山东周村遭空袭牺牲。
马仁兴:东北野战军西满独立1师师长,1947年6月四平战役,身中流弹,牺牲于师前线指挥所。
秦贤安:华东野2纵4师政委,1947年7月21日南麻战役,其指挥所遭整11师炮击倒塌而压死。
朱克靖: 郝鹏举部起义后任该部政治委员。郝叛变时被扣,1947年秋秘密杀害于南京。
殷绍礼:华东野战军二纵4师师长,1948年4月益林战役,殷带领营以上干部到益林镇边看地形。在离镇3华里的一个土岗子上,不幸被镇外敌人发现,中弹牺牲。
王吉文:华东野战军三纵8师师长,1948年9月济南战役,不幸被炮弹击中牺牲。
徐海珊: 华东野战军三十七师政委,1948年9月,在济南战役中牺牲。
李振亚 琼崖纵队第一副司令员,1948年9月在万宁指挥作战时负伤不治英勇牺牲。
朱瑞:东北野战军炮兵司令员兼炮兵学校校长,1948年10月1日攻打义县战斗中触雷牺牲。
李辉:四野42军124师政委,1948年12月遵化战役中牺牲。
韩联生:华东野战军特种兵纵队参谋长,1949年2月演习中炸药爆炸事故。淮海战役中,韩连生和工兵团刘金山副团长在工兵团教导队指导实验著名的迫击炮抛射炸药,不幸发生爆炸事故,韩、刘等8人光荣牺牲。
冯精华:四野43军参谋长,1950年广东湛江。(死因不祥)
罗少伟:一野六军十六师副师长,1950年在新疆哈密地区视察地形的时候遭叛匪40余人伏击而牺牲,是解放战争以来西北战场牺牲的第一位师级指挥员。
长春是在沦陷期间膨胀起来的城市。
九·一八”后,日本集中国内一批一流专家,采用欧美式建设理论,到长春进行规划设计。绿化系统,既吸收了霍德华的田园城市理论,又注意到整体环境。新区采用分流制的排水系统,以保持公园绿地流水清洁,利用天然沟渠造成借助于地形的绿化带。主要干道采用电力、电讯、照明线路地下化,新住宅区设置电力路线走廊。为适应三十年代城市交通方式,采用平面环状交叉,设计了许多圆形广场。
长春围困战前,居民为三十五万左右。
1948年1月1日,根据中共中央军委令,东北民主联军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民主联军总部改称东北军区。在东北,解放军与国军之战已进入第三年。解放军经过三年战争和群众工作,如保卫四平、三下江南、四保临江,1947年夏季攻势、秋季攻势,和进行中之冬季攻势,***在东北已经建立根据地,进行土地改革和剿匪工作,壮大了军队。东北解放军由抗日战争后之11万人发展到1948年春之100万人(其中野战军70万,地方部队30万)。
国民党军方面,陈诚任东北行辕主任后,将原本已编入地方保安,接受日本精良训练的原满军裁撤,东北国军兵力下降到48万;许多满军因顿时失去生活来源而纷纷加入***军队,大大增加了***在东北的实力。东北战场成为当时全国五大战场中解放军数量超过国军之战场。国军本着“重点防御”之战略,兵力集中在几个中大城市,而解放军掌握着铁路沿线和广大农村地区,将国军分割开来,国民党军陷于孤立。解放军已逐步掌握战争主动权,攻守态势也随之改变,东北战争进入了解放军攻,国军守之时。
同日,陈诚发表《元旦告东北军民书》 ,声称已完成作战准备,计划分三路向解放军扫荡。当日,国军集中了五个军十多个师的力量,以沈阳为中心,分三路向辽河两岸呈扇形推进。1月6日,解放军夜歼灭沈阳外围公主屯的新五军两个师一万三千余人,军长陈林达、师长谢代蒸、留光天被俘。在1947年夏秋冬攻势之强大压力下,1947年8月到东北主持军政之陈诚,对东北国军败退,收拾不了局面,萌生退意。1948年1月17日,国军召开军事会议,成立东北剿匪总部,蒋介石委任卫立煌为东北行辕副主任兼东北“剿匪总司令部”总司令,郑洞国和范汉杰任副总司令。1月22日,卫立煌到达沈阳。1月26日解放军攻下新立屯,全歼四十九军二十六师九千余人。1月29日解放军攻下沟帮子;1月30日攻下盘山县。
2月5日,陈诚离开沈阳赴南京。2月6日,解放军占领辽阳县,国民党暂五十四师和新五军、新六军留守处共损失一万零七百余人。2月7日,毛泽东致电林彪、罗荣桓、刘亚楼,确立将东北国军封闭在东北加以各个歼灭。2月19日解放军攻下鞍山市 ,国民党五十二军二十五师一万两千九百余人全部被歼灭,二十五师师长胡晋生被俘。同日,解放军收复法库县,撤退之新六军暂六十二师全部七千二百余人被全灭于庆云堡地区。2月25日,驻守营口之国军五十二军五十八师师长王家善率部八千八百人,逮捕副军长郑明新,并消灭其余守军三千余人。2月28日解放军攻下开原, 歼灭暂三十一师一个团及暂六十二师残部三千四百人。
1948年3月,冬季攻势进入尾声。1948年3月,蒋介石为固守长春组建第一兵团,由“东北剿匪总司令部”副总司令郑洞国兼任。因国军陷于孤立,为免被各个击溃,3月9日,卫立煌命郑洞国指挥驻守永吉(今吉林市)之六十军撤到长春, 解放军占领永吉和电都小丰满发电站。3月13日(一说3月15日),经23小时激战,解放军再次攻占战略重镇四平街(三攻四平) ,七十军一个整师一万九千三百余人阵亡。3月15日,冬季攻势结束,国军在东北只剩下长春、沈阳、抚顺、本溪、锦州、葫芦岛等据点,沈阳、长春之补给全靠飞机运输。郑洞国抵长春后,下达了“加固工事,控制机场,巩固内部,搜购粮食”之策。
长春位于东北腹地,松辽平原中央,是东北铁路交通枢纽,具重要战略地位。九一八事变后,满洲国首都就设立在此。沦陷期间,日本关东军在此修筑了许多永久防御工事,国军进驻长春后,又加强了工事。长春有很多永久性碉堡和地堡,市中心建筑和街道都有地下坑道相接,构成核心守备,外围设有宽三米深两米之外壕,有纵射火力及铁丝网、地雷、绊索、鹿砦、陷阱等工事。时长春已是一坚固防御之大城。国民党报纸称长春防御工事“坚冠全国”。
此时长春人口仍为30万上下 。 守长春之国军是第一兵团,司令郑洞国,代理参谋长杨友梅,有新七军和从永吉撤回之六十军6万人,及地方部队4万人,共计约10万人,下设:
新七军,蒋介石嫡系部队,美国机械装备。军长李鸿,副军长史说,参谋长龙国钧,下设3个师:
三十八师,师长陈鸣人,副师长彭克立,参谋长李性常,下设3个团。
五十六师,师长张炳言,参谋长刘大名,下设3个团。
六十一师,师长邓士富,副师长宁伟,参谋长曾德辉,下设3个团。
六十军,滇系部队,军长曾泽生,参谋长徐树民,下设3个师:
暂二十一师,师长陇耀,副师长李佐,参谋长杨肇骧,下设3个团。
暂五十二师,师长李嵩,副师长欧阳午,参谋长汤启圣,下设3个团。
一八二师,师长白肇学,副师长任孝忠,参谋长杨正隆,下设五四四团,五四五团,五四六团3个团。
长春守军以中央大街(后改称斯大林大街,现名人民大街)为界分为两个守备区,东半部归六十军,西半部归新七军,司令部设在中央银行大楼。以中央银行为核心,以坚固建筑物层层设防,并派新七军暂五十六师两个团,控制西门外大房身机场,派六十军一个师防守东郊城防工事外之战略高地。 东北人民解放军(后改称东北野战军和第四野战军)第一兵团约10万人,司令员萧劲光,副司令员陈伯钧,政委萧华,政治部主任唐天际,参谋长解方,副参谋长潘朔端。
第6纵队,司令员黄永胜,副司令员杨国夫、李作鹏,政委赖传珠,参谋长黄一平。下设三个师:
第16师,师长李作鹏,副师长王东保,政委张池明,参谋长冯精华。
第17师,师长龙书金,副师长李培功,政委徐斌洲,参谋长陈毅斋。
第18师,师长阎捷三,副师长黄荣海,政委袁克服,参谋长周明国。
第12纵队,司令员钟伟,副司令员熊伯涛,政委袁升平,参谋长王亢。下设三个师:
第34师,师长温玉成,政委谭友林。
第35师,师长王奎先,副师长李光汉,政委栗在山。
第36师,师长沈启贤,副师长郑贵卿,政委王建中,参谋长席庶民。
独立第6师,师长邓克明,副师长金宇、马逸飞,政委钟人仿,参谋长刘苏。
独立第7师,师长罗华生,副师长程启文、余勋光,政委邱子明,参谋长刘可天。
独立第8师,师长王人贵,副师长蔡久,政委邹衍。
独立第9师,师长廖仲符,副师长罗文华,政委钟民,参谋长冉泽。
独立第10师,师长赵东寰,副师长邓忠仁,政委崔国辉,参谋长王玉峰。
独立第11师,师长王效明,副师长李德山,政委宋景华,参谋长康干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