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醋山甲的炮制方法 4 醋山甲的性状 5 穿山甲的性味归经 6 穿山甲的功效与主治 7 醋山甲的炮制作用 8 穿山甲的炮制研究 81 对化学成分的影响 82 工艺研究 9 醋山甲的贮存方法 10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醋山甲 1 拼音
cù shān jiǎ
2 概述醋山甲为穿山甲的炮制品,方法为砂炒醋淬,其生品多不直接入药[1]。穿山甲的炮制唐代已有,见《千金翼方》等。穿山甲为鲮鲤科动物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 Linnaeus的鳞甲[1]。穿山甲味咸,性微寒,归肝、胃经,具有活血消症,通经下乳,消肿排脓,搜风通络的功效,用于经闭癓瘕,乳汁不通,痈肿疮毒,风湿痹痛,中风瘫痪,麻木拘挛。穿山甲质地坚硬,不易煎煮和粉碎,并有腥臭气[1]。砂炒或砂炒醋淬后质变酥脆,易于粉碎及煎出有效成分,矫正其腥臭之气[1]。醋山甲全体膨胀呈卷曲状,**,质松脆,易碎,有醋味,通经下乳力强,用于经闭不通,乳汁不下[1]。
3 醋山甲的炮制方法古代穿山甲的炮制方法较多,但皆不生用[1]。
唐代有烧灰法(《千金翼方》)、炒黄(《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法[1]。
宋代出现了炙黄、童便浸炙(《太平圣惠方》)、炙焦(《伤寒总病论》)、醋浸炒(《产育宝庆集》)、蚌粉炒(《普济本事方》)、蛤粉炒(《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酒制(《类编朱氏集验医方》)、土炒(《急救仙方》)等炮制方法[1]。
元代有石灰炒制(《世医得效方》)、酥制(《瑞竹堂经验方》)、火炮(《卫生宝鉴》)法[1]。
明代又增加了桑灰制、热灰炮焦、谷芒灰炒、醋炙、麸炒(《普济方》)、皂角灰制(《奇效良方》)、油煎(《本草纲目》)、砂土炒(《仁术便览》)等方法[1]。
清代又提出了乳制(《得配本草》)、红花牙皂紫草节苏木制(《串雅内编》)等炮制方法[1]。并且对炮制的目的进行了较全面的阐述:“尾鳞尖厚有三角用之力胜[1]。或炮,或烧或酥炙,醋炙,童便炙或油煎,土炒,蛤粉炒,各随本方[1]。如热疟不寒同干枣炒用;下痢里急同蛤粉炒用;妇人阴秃砂炒;痘疮变黑蛤粉炒;肿毒初起,入谷芒热灰中炮[1]。便毒便痈,醋炙;瘰疬溃坏,土炒;耳肉疼痛,同土狗炒,耳鸣耳聋,蛤粉炒;倒睫卷毛,将羊肾脂抹甲上炙,随各证各脏腑修制,以类推之,未有生用者”(《本草述钩元》)[1]。
现在主要的炮制方法有砂炒、砂炒醋淬等[1]。
净穿山甲的制法: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干燥[1]。
醋山甲的炮制方法为:取砂置热锅内,用武火加热至灵活状态时,投入大小一致的净穿山甲片,拌炒至鼓起,呈金**时,取出,筛去砂子,趁热倒入醋液中,略浸,捞出,晒干[1]。
每100kg穿山甲,用醋30kg[1]。
4 醋山甲的性状穿山甲呈扇面形、三角形或盾形,大小不一,中央较厚,边缘较薄[1]。外表青黑色,有纵纹多条,底部边缘有数条横纹线[1]。内表面色浅,较润滑,中部有一条弓形的横向棱线[1]。角质,微透明,坚韧有弹性,不易折断[1]。气微腥,微咸[1]。
醋山甲全体膨胀呈卷曲状,**,质松脆,易碎,有醋味[1]。
5 穿山甲的性味归经《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穿山甲味咸,性微寒。归肝、胃经。
《中药大辞典》:穿山甲味咸,性凉。入肝、胃经。
《别录》:"微寒。"
《药性论》:"有大毒。"
《滇南本草》:"性寒凉,味咸。"
《本草纲目》:"入厥阴、阳明经。"
《本草汇言》:"入足太阴,厥阴经。"
6 穿山甲的功效与主治《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穿山甲具有活血消症,通经下乳,消肿排脓,搜风通络的功效。用于经闭癓瘕,乳汁不通,痈肿疮毒,风湿痹痛,中风瘫痪,麻木拘挛。
《中药大辞典》:穿山甲具有消肿溃痈,搜风活络,通经下乳的功效。治痈疽疮种,风寒湿痹,月经停闭,乳汁不通。外用止血。
《中华本草》:穿山甲具有活血散结、通经下乳、消痈溃坚的功效。主血瘀经闭、症瘕、风湿痹痛、乳汁不下、痈肿、瘰疬。
炮山甲擅于消肿排脓,搜风通络,用于痈疡肿毒,风湿痹痛[1]。如治痈毒初起,赤肿焮痛的仙方活命饮(《外科发挥》);治风湿痹痛,筋脉拘挛的透痉解挛汤(《类证治裁》)[1]。
醋山甲通经下乳力强,用于经闭不通,乳汁不下[1]。如治经闭不通的穿山甲散(《妇科大全》)及产妇乳汁不下的涌泉散(《卫生宝鉴》);还可治跌打损伤,瘀血肿痛,如复元活血汤(《医学发明》)[1]。
《名医别录》:"主五邪惊啼悲伤,烧之作灰,以酒或水和方寸匕,疗蚁瘘。"
陶弘景:"疗疮癞。"
《药性论》:"治山瘴疟。恶疮,烧敷之。"
《日华子本草》:"治小儿惊邪,痔漏、恶疮、疥癣。"
《滇南本草》:"治疥癞痈毒,破气行血,胸膈膨胀逆气,治膀胱疝气疼痛。"
《本草纲目》:"除痰疟寒热,风痹强直疼痛,通经脉,下乳汁,消痈肿,排脓血,通窍杀虫。"
《本草再新》:"搜风去湿,解热败毒。"
7 醋山甲的炮制作用穿山甲质地坚硬,不易煎煮和粉碎,并有腥臭气[1]。多不直接入药[1]。
砂炒或砂炒醋淬后质变酥脆,易于粉碎及煎出有效成分,矫正其腥臭之气[1]。
醋山甲通经下乳力强,用于经闭不通,乳汁不下[1]。如治经闭不通的穿山甲散(《妇科大全》)及产妇乳汁不下的涌泉散(《卫生宝鉴》);还可治跌打损伤,瘀血肿痛,如复元活血汤(《医学发明》)[1]。
8 穿山甲的炮制研究穿山甲主含蛋白质和钙,还含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及微量元素[1]。据研究报道,已从穿山甲中分离得到了7种化合物,其中L丝L酪环二肽和D丝L酪环二肽,为非对映立体异构体,系首次从天然产物中得到,并证明具有一定的生理活性[1]。穿山甲还含有18种微量元素,其水溶液中含有16种游离氨基酸[1]。
81 对化学成分的影响(1)穿山甲炮制前后的化学成分基本相同,但炮制后L丝L酪环二肽和D丝L酪环二肽两种成分的含量显著增高,说明炮制对药物疗效的增强具有一定的意义[1]。
(2)以蛋白质为指标,穿山甲各炮制品煎煮液中的蛋白质含量均明显高于生品[1]。这表明穿山甲炮制后不仅易于粉碎,且煎煮量及体外溶出量均明显增加,因此穿山甲炮制后入药是合理的[1]。
(3)对穿山甲生品与不同炮制品的煎液分析,结果如下:总浸出物,总蛋白质和钙的含量是醋淬品>砂炒品>生品[1]。因此认为醋淬品质量为最好,砂炒品次之,生品不应直接入药[1]。
82 工艺研究(1)实验研究表明,用爆花机炮制穿山甲,饮片均匀,体积膨胀增大,质地更加酥脆,并提高了疗效[1]。炮制品煎液中水溶性浸出物明显高于砂烫法,而重金属含量却不比砂烫法高[1]。
(2)采用卧式炒药机炮制穿山甲,利用中速转动搅拌,锅内温度120℃左右,只需8~12分钟,同样能达到炮制品的质量要求[1]。
(3)穿山甲炮制时的砂温,有实验认为,以230℃~250℃为好,在此温度范围内炮制的穿山甲外观性状较好,水煎出率及蛋白质含量较高,但醋山甲蛋白质含量稍低于烫山甲[1]。
9 醋山甲的贮存方法穿山甲没有任何药用价值,自然也没有任何治病功效。穿山甲的鳞片和犀牛角、水牛角等一样,主要成分就是角蛋白,没啥稀奇的。人的指甲(手指甲和脚趾甲)的主要成分也是角蛋白,如果穿山甲鳞片和犀牛角、水牛角及其他动物角能治病,那么啃自己的指甲也能治病。
穿山甲被中医认为能通乳、通经络,完全是根据其名字的联想,山都能穿,所以肯定能通乳、能通经络。这是典型的望文生义,是巫术思维。
穿山甲是仅存的鳞甲目哺乳动物,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因为穿山甲的鳞片可以作为中药成分,所以被中国人大肆捕杀,再加上栖息地被破坏,使得它们的数量在上个世纪中期至末期紧速锐减。穿山甲野外数量稀少,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禁止私人捕杀和食用。
穿山甲的栖息分布:
栖息地:山麓地带的草丛中或较潮湿的丘陵杂灌丛,挖洞居住,多筑洞于泥土地带。
分布范围:穿山甲分布在东南亚及非洲的部分国家,不同的穿山甲种类分布国家不同。
穿山甲多在山麓地带的草丛中或丘陵杂灌丛较潮湿的地方挖穴而居。昼伏夜出,遇敌时则蜷缩成球状,坚硬的硬壳令猛兽难以咬碎或下咽,穿山甲的外壳是由被称作角蛋白的有机骨骼结构组成,它大约占穿山甲总体重的20%。
当狮子等大型食肉动物试图去咬缩成一团的穿山甲时,穿山甲也会利用肌肉让鳞片进行切割运动,割破敌人的嘴巴,试图吃掉穿山甲的动物会被割成重伤。舌细长,能伸缩,带有粘性唾液,觅食时,以灵敏的嗅觉寻找蚁穴,用强健的前肢爪掘开蚁洞,将鼻吻深入洞里,用长舌舔食之。
穿山甲不能直接用于药用,需要炮制。广东省中医院主管中药师向俊介绍,生的穿山甲鳞片,质地致密而坚硬,闻起来有一股动物的腥臭味,因此不能直接作为药用,必须经过加工炮制。经过炮制后的穿山甲鳞片分为醋山甲和炮山甲。
传统中医认为,经过炮制的穿山甲,腥臭味道大大减弱,而且质地变得酥脆,有利于有效成分煎出。醋山甲通经下乳力较强,常用于妇女经闭不通,或者产后乳汁不下,是产后催乳的良药。而炮山甲善于消肿排脓,搜风通络,常用于痈毒肿痛,或者风湿痹痛。
药用的穿山甲替代品有很多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副主任中医师黄汉超也提醒,药用的穿山甲替代品有很多,如通乳可用通草、黄花菜、王不留行等,效果差异并不大,市民不要因“物以稀为贵”而追逐使用濒危野生动物药材。穿山甲虽然可以人工饲养,但很难通过人工繁殖,饲养难度也很大,所以目前野生资源越来越紧缺。
因此,即使作为药用,也必须经过医生辨证后,按需使用,千万不能浪费和滥用穿山甲。面对穿山甲这种濒危的野生动物,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保护。
以上内容参考 人民网-吃穿山甲肉其实不“大补” 中医师:没任何药用价值
都知道捕杀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是犯法行为,可总是有人为了利益去挑战法律法规,近日,广西贵港海关查获了一批走私的穿山甲鳞片,重达22吨,穿山甲爪子2093千克。目前已经成功抓获了两名犯罪嫌疑人。为什么明知道是犯法的买卖还要干呢?22吨的鳞片需要杀死多少穿山甲才能获得的?
穿山甲身体长度约30厘米-100厘米,穿山甲的尾巴跟身体的长度长不多,有的甚至比身体还要长一些,身上的鳞片重量占据体重的百分之二十,也就是说一只普通大小的穿山甲身上的鳞片只有一斤左右,如果想要凑齐了22吨的鳞片,就需要杀死大约五千只穿山甲,简直就是惨不忍睹。
穿山甲是非常古老的哺乳动物,穿山甲一般都是白天把自己团成球躲在洞穴睡觉,晚上出来活动找吃的,它们最喜欢吃的就是白蚁,据统计,一只穿山甲每年可以吃掉7千只白蚁,也就是说,只要是一片小树林中放一只穿山甲就可以控制白蚁群的繁殖,因此穿山甲对于人类来说是有益动物。穿山甲的繁殖能力非常低,每年只生一胎,数量稀少也就导致穿山甲的数量日益减少。
而穿山甲之所以被走私,是因为它的经济价值非常高,在药店穿山甲的价格非常昂贵,中医认为穿山甲鳞片有活血消症、消肿排脓、通经络的功效。但科学研究表明,穿山甲鳞片并没有奇特的疗效,其成分主要是β-角蛋白,跟我们人类的手指甲成分差不多,如果说鳞片治病还不如把指甲磨成粉更实用。
正是因为穿山甲的数量越来越少,导致它们的价格也越来越高,90年代穿山甲每公斤40-80元,到现在的每公斤400-680元,价格越高反而成了有钱人身份的象征,由此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非法收购、销售都是触犯刑法的,为了自己的口腹之欲就要去杀害这些濒临灭绝的动物于心何忍,要知道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并不是一句口号,而是需要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做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