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去掉盖子,首先用微波炉将泥灸加热2~3分钟取出,搅扮均匀,根据融化程度再加热10~20秒融化备用(外界温度不同时间会有稍许变化)。
2、清洁皮肤,用热毛巾将皮肤热敷1分钟左右,待人体感觉泥灸温度适宜后(试温的时候可将手指放入融化好的泥灸中搅动十圈左右,感觉温度合适即可敷泥)。
将其摊涂于病灶处、阿是穴(疼痛处),厚度1~2厘米,盖上防水透气纸(一次性床单)或用保鲜膜替代,再盖上保温用的毯子,40~50分钟后,取下泥灸,清洁泥灸与敷泥部位即可。
扩展资料
泥灸疗法是以经络学说为原理。它结合中医古温灸配方,吸取了千年神奇蜡灸疗法,采用天然矿物泥的热辐射技术,与中草药巧妙结合,促进血液循环,加强代谢作用、增强肌体细胞活力。
运用透皮吸收技术,定向的将药物有效成分由孙脉到十五络脉、入经脉,层层推进,循经感传,调整阴阳,激生正气,作用于相应穴位,修复人体神经系统,打通经络,使疼痛不再复发。泥灸疗法通过对人体面(病灶周围)、位(病灶位)、穴形成高浓药区,在热力的作用下,渗透到组织深部来调节人体各项功能。
它可激励人体穴位内生物分子的氢键,产生受激共振吸收效应,通过神经体液系统调节人体细胞所需的能量,达到温经通络、祛风散寒、活血化瘀、散瘿散瘤、扶正祛邪等功效以治疗人体疾病。
-泥灸
-泥灸疗法
蜡疗是一种利用加热的蜡敷在患部,或将患部浸入蜡液中的理疗方法。蜡疗有着悠久的历史。《本草纲目》中曾有记载:“……用蜡二斤,于悉罗中熔,捏作一兜鍪,势可合脑大小,搭头致额,其病立止也。于破伤风湿、暴风身冷、脚上冻疮……均有奇效。”
原理 蜡热容量大,导热率低,能阻止热的传导;散热慢,气体和水分不易消失。蜡疗时,其保温时间长达1小时以上。蜡具有可塑性,能密贴于体表,还可加入一些其他药物协同进行治疗。此外蜡中的有效成分,还有促进创面的上皮再生的作用。现代蜡疗技术是把中药与蜡疗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可加强细胞膜通透性,减轻组织水肿,产生柔和的机械压迫作用,使皮肤柔软并富有弹性,能改善皮肤营养,加速上皮的生长,有利于创面溃疡和骨折的愈合,还具有镇痛解痉作用。
作用 温热作用 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炎症、镇痛。
机械作用 消除肿胀、加深温热作用、松解粘连,软化瘢痕。
化学作用 石蜡中的化学成分能刺激上皮组织生长,有利于皮肤表浅溃疡和创伤的愈合。
紫德堂是中国知名中医药品牌之一,以“传承祖国自然医学, 推行健康绿色疗法”的理念为宗旨、匠心传承中医药文化,打造高端健康产业品牌。
科研助推发展,品质缔造口碑。紫德堂人坚持以人为本,德行天下的原则,奉行客户至上,服务至上的理念,发展健康产业,光大中医药文化,福泽天下众生。不断为弘扬祖国中医文化。
-
我国灸法种类很多,但总的来说可分为艾灸法和非艾灸法两大类。
一、艾灸法
艾灸法,它是以艾叶制成艾绒作为灸材的一种施灸方法。无论古代还是现代,临床上应用得最多最普遍的是本法。
艾灸法分艾炷灸和艾条灸。艾炷灸又有着肤灸(直接灸)、隔物灸(间接灸)之分;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艾条灸则有温和灸、回旋灸、雀啄灸及按压灸、隔物悬灸等不同种类,其治疗作用各有特点。由于“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名医别录》),作为施灸材料,有通经活络,理气祛寒,回阳救逆等作用,制成艾绒后易于燃烧,气味芳香,火力温和,其温热能穿透皮肤,直达组织深部,因此,艾灸法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和迅速发展。
艾叶,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艾( Artemisia argyi Lévl et Vant)的干燥叶。又称冰台、医草、灸草、家艾、甜艾等。艾名的来源,《本草纲目》载为:“此草可乂疾,久而弥善,故字从乂 ,而名‘艾’”。“冰台”一名来自“削冰令圆,举而向日,以艾承其影,则得火”(《博物志》),医草(《名医别录》)和灸草(《埤雅》),均因医家用其灸治疾病而得名。我国各地均产,故还常根据其产地定名,如河北产者称北艾,浙江四明产者称海艾,湖北蕲州产者称蕲艾。
艾是我国劳动人民认识和使用较早的植物。《诗经王风》:“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屈原名篇《离骚》中写道:“户服艾以盈要兮,谓幽兰其不可佩”。表明艾在公元前就已普遍应用。这种应用,当以药用为主,这可从其他的一些典籍中可得到印证,如《孟子》载:“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庄子》中有“越人熏之以艾”之说。
而将艾灸作为一种具体治疗方法并记载于医学典籍上,则首见于《五十二病方》,内载二个用艾治病的处方,其中一方即为以艾叶作直接灸疗,治疗男子肠疝:“秃贵() :取 垢,以艾裹,以灸颓者中颠,令烂而已”。意为取粗麻的碎末裹在干燥的艾叶里,在颓疝患者的头顶正中部灸治,直至局部皮肤烧灼溃烂为止。稍后的《灵枢》一书中,提到的灸疗也是以艾叶作材料的,并有“其治以针艾”之说,已将“艾”作为“灸”的代名词了。历代医籍虽也曾记载其他灸材,但均无艾应用的广泛和历史之久远。艾叶作为药物记录,以梁·陶弘景《名医别录》最早,对其药性理论作了较全面的论述:“艾叶:味苦,微温,无毒,主灸百病”。宋·苏颂《图经本草》是最早对艾叶生药学内容有较完整记载的专著,云:“艾叶,旧不著所出州土,但云生田野。今处处有之,以复道者为佳,云此种灸病尤胜,初春布地生苗,茎类蒿而叶背白,以苗短者为佳”。明代李时珍则十分推崇用蕲艾施灸,他在《本草纲目》中指出:“(艾叶)自成化以来,则以蕲州者为胜,用充方物,日下重之,谓之蕲艾,相传他处艾灸酒坛不能透,蕲艾一灸则直透彻,为异也”。
施灸用的艾,首先要求采嫩的艾叶,以春季采集为佳,且放置的时间要久。故宋代苏颂《本草图经》说:“三月三日,五月五日,采叶暴干,经陈久者方可用”。唐时孙思邈《千金翼方·卷十七》则认为:“凡用艾叶,须用陈久者,治令细软,谓之熟艾。若生艾,灸火则易伤人肌肤”。其次,艾绒制作时,要去除杂质和灰尘,艾绒要捣得烂细。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叙述颇详:“取净叶,扬去尘屑,入石臼内,木杵捣熟,罗去渣滓,取白者再捣,至柔烂如绵为度。用时焙燥,则灸火得力。”古人的这些经验,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现代,对艾叶的应用研究更趋深入。在品种方面,发现全国各地除了正品艾叶(Aargyi)为主要使用品种以外,还有不少地区将艾蒿(Alavandulaefolia DC)、魁蒿(Aprinceps Pamp)作为艾叶使用。据统计目前国内艾的品种达20余种之多。前3种因历史的原因,可视作艾叶的代用品,其余20多种则应视为艾叶的混伪品而予以区别。在艾叶的品质方面,大量的研究表明,蕲艾在挥发油及微量元素含量、燃烧放热量等方面明显优于其他地区所产艾叶。在艾叶采收期研究中,以艾叶的挥发油的醇浸出物含量以各中所含化学成分的多少为指标的研究结果表明,艾叶的采收期以端午节前后(5~6月份)最为适宜。在每天的采集中又以中午采收的挥发油含量。
由于艾叶具有:取材方便,价格低廉;艾绒便于制作成各种形状的艾炷、艾条;艾易于点燃,燃烧时热力温和持久,能窜穿皮肤,直达深部等优点,所以应用至今,久盛不衰。
二、非艾灸法
非艾灸法是指不是以艾绒作为剌激源的灸法,是我国丰富多采的灸法法的重要组成部分。非艾灸法又因其剌激源的不同而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以温热作为剌激源的热灸法;一类是在常温下以某些对皮肤有一定剌激作用的物质进行灸治的冷灸法,也称为天灸法,现代亦称为;发泡或引泡疗法;另一类则是以温度在摄氏零度以下的剌激物作用于穴区达到灸治目的的冰冻灸法。
非艾灸法,尤其是热灸法和冷灸法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晋代《肘后备急方》中就载有用蜡灸法治狂犬咬伤,方法是“火灸蜡以灌疮中”。《千金翼方》治疗疔疮以竹茹为热源:“刮竹箭上取茹作炷,灸上二七壮。”在宋代的《针灸资生经》中更对冷热两类灸法均作明确记述。如热灸法,就提到用干燥的鼠粪燃着施灸:“旧传有人年老而颜如童子者,盖每岁以鼠粪灸脐中壮效也。”另如冷灸法:“乡居人以旱莲草捣碎,置在手掌上一夫,当二筋中以古文钱压之,系之以故帛,未久即起小泡,谓之天灸。尚能愈疟。”到明代,非艾热灸法有进一步发展,出现了类似艾条灸的桑枝灸、桃枝灸等,如李梴的《医学入门》:“桑枝燃着,吹息火焰,以火头灸患处。”而桃枝灸则更类似雷火针法:“取桃枝削为木针,如鸡子大,长五六寸,平之。用时,以棉纸三五层衬于患处,将针蘸麻油点着,吹灭,乘热针之。”(《本草纲目》)。除此之外,明清时期还出现各种不同形式的非艾灸法,诸如灯火灸、神灯照法、药锭灸法、药捻灸法以及水灸等法。非艾灸法在现代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一方面是对传统方法的扬弃,即将一些已不适应现代临床的灸法如桑枝灸、桃枝灸及鼠粪灸等淘汰出局,而对一些确有价值的灸法予以挖掘、完善、推广、提高,特别是一些少数民族的灸法如壮族药线灸,更得以继承发扬。另一方面,随着现代科技的参与,出现了大量新的非艾灸法。这些,我们都将在以下章节中分别予以介绍。
1借热助阳
即借助热力,温壮阳气。这种被导入的热量,通过病灶处或特定部位在人体内可以激发精气,鼓舞血气运行、温壮脏腑阳气。
2开门驱邪
特殊穿透力的药物以最短的距离直达病灶,通过泥灸施灸于腧穴腠理而开启经脉络脉之外门,给贼邪以出路。
3以热引热
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借助热力强开外门,使毒热外泄,将致病物排出体外。
扩展资料
泥灸使用禁忌:
1、凡属实热症或阴虚发热、邪热内炽等证,如高热、高血压危象、肺结核晚期、大量咯血、呕吐、严重贫血、急性传染性疾病、皮肤痈疽疮疖并有发热者禁用。
2、局部皮肤损伤或急性脓性炎症禁用;
3、过敏体质着慎用,使用本产品出现不适或过敏应视情况停止使用;
4、体质衰弱和高热病人,周围循环障碍、严重水肿部位、经深部放射性治疗的患者及1岁以下婴儿禁用;
5、如治疗部位皮肤近期应用过擦剂,可能提高皮肤敏感性,应嘱病人在灸疗后使用;
6、孕妇禁灸。
参考资料
-泥灸
泥灸天天敷会不会起副作用呢?如果你是刚开始敷泥灸的话,是可以天天敷的,后续再慢慢减量,泥灸对身体好处挺多的,感兴趣的你,可以看看本站提供的介绍。
泥灸敷的辣痛是怎么回事大多数情况下属于对刺激性药物敏感的正常现象,一部分情况严重的人群是由于对所用的药泥过敏导致。此外,如果是肝火旺盛、经常熬夜的年轻人,也会出现火辣辣的感觉。
泥灸是在中国传统蜡灸及温敷疗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养生方式,通过将特殊药物与药泥的混合,制成专用的灸泥,加热后敷在相应位置或穴道,从而起到治疗、保健的效果。在做泥灸的时候,很多人之所以会觉得皮肤火辣辣的、有灼烧感,是因为泥灸所用的药泥内含有发泡刺激性的中药,这种中药对皮肤会有一定的灼伤,所以那些皮肤较为敏感的人群在做泥灸的时候会感觉到皮肤辣辣的,这其实属于正常的现象,大家无须担心。当然,也有一部分人群的灼伤感十分强烈,而且疼痛难耐,则考虑是对泥灸所使用的泥土过敏导致的,此时应该立即停止泥灸疗程,将皮肤表层清洁干净,然后涂上镇静、消炎的药膏进行处理。
泥灸可以天天敷吗头一星期可以,以后可以间隔三天或更长时间做。泥灸是古老蜡灸疗法以及温敷疗法相结合的一种延伸产品,其涵义是热灼和熨烫。泥灸是传统蜡灸的基础上加上矿物泥和藏红花、雪莲花、当归、川芎、鸡血藤、狗脊、杜仲、桑寄生、透骨草、伸筋草等十多种中草药粉配置而成;因其形状如泥,固名泥灸。 泥灸具有很强柔韧性,可随意贴敷身体的任何部位,疗效好,见效快,具有活血、抗炎、祛风除湿的多重功效,能迅速打通人体经络,将人体内的风寒湿邪逼出体外,达到快速治愈顽疾的目的;安全、对皮肤无任何副作用,标本兼治。
泥灸能重复用吗泥灸是可以重复使用的,因为:好的中药草本泥灸可以重复使用10-15次,5-7次为一个疗程,病理型建议敷10次换(因为10次之后,中药药效已经非常微弱,只有热效没有药效啦),调理型可以敷到15次。在使用过程中,请切记敷泥结束后,要把泥灸接触皮肤一面的汗水、寒湿、痰湿擦拭干净再收好泥灸,否则汗水(汗水带有酸碱性成分)等混合在中药泥灸里时间长了会腐蚀药效。
涵义:温灼和熨烫
泥灸疗法传承发展了祖国温灸技术,其涵义是温灼和熨烫,属于温敷的范畴。温敷的历史悠久,在几千年的春秋战国时大夫就开始运用温敷治疗疾病;泥灸产品中天然火山矿物泥的热辐射作用、中草药的特殊穿透力以及中草药膏药基质的透皮吸收三效合一,使药力直达腠理,开启经脉络脉之外门,给贼邪以出路,达到治疗和缓解症状的作用。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唐·孙思邈的《千金要方》、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等都有泥灸的记载和论述。“泥灸疗法”治疗疾病简单易行,舒适安全,治病疾防未病。
作用机理 泥灸疗法是以经络学说为原理。它结合中医古温灸配方,吸取了千年神奇蜡灸疗法,采用天然矿物泥的热辐射技术,与中草药巧妙结合,促进血液循环,加强代谢作用、增强肌体细胞活力;运用透皮吸收技术,定向的将药物有效成分由孙脉到十五络脉、入经脉,层层推进,循经感传,调整阴阳,激生正气,作用于相应穴位,修复人体神经系统,打通经络,使疼痛不再复发。 泥灸疗法通过对人体面(病灶周围)、位(病灶位)、穴形成高浓药区,在热力的作用下,渗透到组织深部来调节人体各项功能。它可激励人体穴位内生物分子的氢键,产生受激共振吸收效应,通过神经体液系统调节人体细胞所需的能量,达到温经通络、祛风散寒、活血化淤、散瘿散瘤、扶正祛邪等功效以治疗人体疾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