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分学科来说一下复习方法。
生物
学校进行复习时,除了老师在课上点出这些联系,通常也会提供一份包含这些联系的讲义或概念填空,这份讲义一定要保存好,尽量留到高考。如果在解题时发现尚未提及的知识点间的联系,也可随时补在讲义上。
在能力层面,高三题目的信息量会大幅增加、逻辑会更为复杂、开放性问答或实验设计题目的比例会大幅提升,因此对学生的阅读能力、逻辑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有更高的要求。学生若在一年的时间里找到并适应方法,则可提分,反之,则提升有限。
奥苏贝尔将学习分为“学习方式”和“知识与材料联系”两个维度。“学习方式”分为偏被动的接受、灌输式学习和相对主动的发现学习;“知识和材料联系”则可分为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如果依旧以“组成细胞分子”知识点和涉及内容进行归类,可以得到以下表格。
结合表格以及前文可知,一轮复习光靠“刻苦”和“记忆”是不够的,高考复习更需要的是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和深度,这也是上文提及的“适合高三的学习方法”。学校课程会对这些能力进行强化训练,但因为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能力差异,教师通常只能给出指导性意见,不太可能将教师自己的解题和分析方法强加给学生,因此学生要真正提升能力,还需要大量的刷题和反思,进而构建出属于自己的读题和解题方法。学生可以在完成作业后依靠标答进行比较,在不断纠错中改进自己的习惯,进而发挥出自己的实力。
化学
化学中的一些有关知识可用如下方法记忆:
物理性质可分为色(颜色)、味(气味和味道)、态(状态)、溶(溶解性)、特(少数物质的特殊性)。如氧气是无色无味气体,不易溶于水;氨气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极易溶于水,易液化;硫酸是无色油状液体,难挥发,故无气味,易溶于水,溶解放热,强吸水性。
化学性质:主要分酸碱性(含复分解)、对热稳定性、氧化性和还原性(含可燃性)。学习了元素周期律后,又可根据位、构、性来推理。如氧元素位于第二周期第ⅥA族,是活泼非金属元素,故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是一种常用的氧化剂;硫与氧在同一族故非金属性比较活泼,硫酸是强酸,但硫位于氧的下一周期,故单质硫的氧化性比氧气弱,硫化氢的稳定性比水弱;而钠位于第ⅠA族,是活泼的金属元素,故氢氧化钠是强碱,易溶于水且对热稳定,金属钠是强还原剂;而铝与钠同周期,第ⅢA族,位于金属与非金属交界处,故其金属性比钠弱,是较活泼金属,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难溶于水受热易分解(几乎所有的氢氧化物受热均分解),金属铝是强还原剂等等。
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应细分成组成要素和适应范围,如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由条件(标准状况)、对象(1mol任何气体)、体积(约为224L)三部分组成,只适用于气体;溶解度的概念由条件(一定条件),对象(饱和溶液中),质量[100g水中能溶解溶质的质量(g)]三部分组成,适用于饱和溶液;又如化学平衡的概念由条件(一定条件下)、对象(可逆反应)、本质(正逆反应速率相等)、特征(各物质的浓度保持不变)四部分组成,适用于可逆反应。
一些重要化学规律一定要注意其适用范围:如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一般适用于水溶液中的化学反应,在高温或熔融状态下就不一定定适用了。如在酸的水溶液中铁可以置换出氢气,高温下氢气却可以从氧化铁中置换出铁;钾比钠活泼,但高温下钠却可以置换出钾,这是因为钾的沸点比钠低,先被气化的缘故。又如比常温下二氧化碳通入硅酸钠溶液中可生成硅酸是强酸制弱酸,高温下二氧化硅能与硅酸钠反应是高沸点物质制低沸点物质。
设疑探究,深入化学本质
善疑、释疑,是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更有利于我们了解事物的本质。如:
我们知道久置浓硝酸变**是因溶解有二氧化氮,但仔细一想不对呀,硝酸溶液中有水,二氧化氮能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溶液应该无色才对?从而更深刻的理解真理是有相对性的:反应3NO2+H2O=2HNO3+NO在水中或稀硝酸中是不可逆的,而在浓硝酸中是可逆的,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可逆是绝对的,不可逆是相对的。
又比如在不叫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实验时,课本上只有简单的一句话:“在相同条件下”这个相同条件指的是什么?不少同学就简单地理解为浓度相同,仅仅是浓度相同吗?那课本上为什么不说在相同的浓度下?经过更进一步的学习,有些同学从影响溶液导电能力的因素加以分析,概括出此处的相同条件包括电流强度、电压、导线、电极材料的组成和大小、两电极间的距离、电解质的组成(如AB型、A2B型)、离子电荷、溶液浓度、体积、温度等等均应相同。
又如甲烷、乙烯、乙炔燃烧时为烟越来越大,火焰越来越明亮?书上解释烟大是因为含碳量高,那么火焰变明亮又是什么原因?经仔细探究你就会发现:从甲烷、乙烯到乙炔含碳量逐渐升高,燃烧时碳没有完全被氧化,而本身被烧成炙热状态,故乙烯和乙炔火焰较甲烷逐渐明亮,又由于有一部分碳呈游离碳,所以有黑烟冒出,且逐渐变大。
归纳综合,联结知识网络
有些同学学习主动性不强,过分地依赖老师,对知识不能及时进行整理,其后果是对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不是很清楚,时间一长,便成了一团麻,觉得越学越艰难,成绩一路下降。所以一节课或一个章节或一个单元学习后,应对知识及时进行梳理,跟原有知识建立联系,总结出适合自己记忆的规律性的东西来,归纳综合,联结知识网络。
如:学了化学平衡以后,马上与化学平衡速率建立联系,明确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其实质是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当其对正逆反应速率影响的倍数一致时,平衡不移动,否则平衡将发生移动。
学了电离平衡时,应立即与化学平衡建立联系,明确其原理是化学平衡的继续,再联系溶液的溶解平衡、电荷守恒,更有一些学习能力强的同学进一步联系到物理学上的力的平衡,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从而认识到平衡的广泛性。
一种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学完后,应将它们之间的关系连成网络,并注明它们之间的互变条件,如钠及其化合物之间的关系如下:所有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学完之后,可再对各物质的共性及时进行归类。如常见有毒气体有:一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硫化氢、二氧化硫、氟气、氯气、溴蒸汽等;常见**和淡**固体有硫磺、过氧化钠、溴化银、碘化银等;常见黑色固体有石墨、氧化铜、二氧化锰、氧化亚铁、四氧化三铁、硫化亚铁、一些金属单质粉末(如银粉、铁粉、铜粉等);还有常见的氧化剂,常见的还原剂、常用的酸碱、常见的指示剂等等,这样对做流程题很有帮助。
有机物说穿了就是官能团的性质,故有机物之间的转化就是各官能团之间的转化,且各官能团若不在同一碳原子上,则基本保持各自独立的性质,但同一官能团所处环境不同,性质有差异。如羟基与链烃基相连为醇;与苯基直接相连为酚(酸性增强);与羰基相连为羧酸(酸性更强)。又如羰基连两个烃基为酮,可被还原,难被氧化;连一个或两个氢为醛基,既可被还原,又易被氧化(如银镜反应,与氢氧化铜反应);连一羟基为羧基,则既难被氧化又难被还原。
物理
高中物理要想学得出乎其类拔乎其萃,也就是考试接近于满分,大家眼中艳羡的学霸,以下的几种物理思想方法和相应的能力必不可少。而且新高考的选拔愈来愈注重考生的能力和素质,其命题愈加明显地渗透着物理思想、物理方法的考查。
1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思想。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思想和方法是处理一个复杂的运动,特别是曲线运动时经常采用的方法。将复杂的、陌生的运动分解成两个我们学过的简单、特殊运动,这样便于问题的研究和解决。比如,平抛运动分解为水平方向上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小船过河问题分解成为船在静水中的运动和船不动水流的运动、牵连速度问题分解成为沿绳(杆)方向的运动和垂直于绳(杆)方向的运动,摆线运动分解成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匀速圆周运动,等等。在合成与分解中,平行四边形定则或者三角形定则扮演者重要的角色。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在分分合合中,问题便得到了解决。
2等效替代的思想。
等效替代法是研究物理问题常用一种方法,它是在保证某种效果(特性和关系)相同的前提下,将实际的、陌生的、复杂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用等效的、简单的、易于研究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代替来研究和处理的方法。掌握等效替代法及应用,体会物理等效思想的内涵,有助于提高考生的科学素养,初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终身的学习、研究和发展奠定基础。
高中物理中比较典型的等效替代思想内容有:质点、重心、理想气体、点电荷、平均速度(加速度、力等)、发电机模型、电动机模型、在处理复合场问题时的等效重力场、在分析复杂的电路问题时的等效电路图、等效电源电动势和等效电源内阻、电学实验中的等效替代法测电阻,上面提到的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实际上也是一种等效的方法。
3宏观微观结合的思想;
高中物理是研究物质的运动规律和基本结构的自然学科。在学习中,我们不仅要关注物体的宏观现象,更重要的还要看隐藏在宏观现象背后的微观本质,只有宏观表现和微观解释结合在一起,才能更全面、更准确地反映物体的规律和本质。在平时的练习中和高考中也很注重这方面内容的考查。高中这方面的内容很多,比较典型的有:电流的微观本质、安培力和洛伦兹力的关系、感生电动势和动生电动势的本质、电阻率的微观解释、电阻热功率的微观解释、气体压强的微观解释、光电转化装置工作的相关计算,等等。
4微分求和的思想;
我们知道,高中物理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多是特殊的运动,比如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平抛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等,对于这些特殊的运动,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我们有相应的基本规律和公式来解决。但是,还有一些运动,比如一般的变速直线运动、一般的曲线运动,对于这样的运动,一般的规律便无能为力,微积分便能应付自如。微积分最重要的思想就是“微元”与“无限逼近”,好比一个事物始终在变化,你就很难研究,但通过微元分割成一小块一小块,那就可以认为是常量处理,最终加起来就行。在微分中,任何曲线运动都可以看成是直线运动,任何变速运动都可以看成是匀速运动。微积分学是微分学和积分学的总称。它是一种数学思想,‘无限细分’就是微分,‘无限求和’就是积分。无限就是极限,极限的思想是微积分的基础,它是用一种运动的思想看待问题。微积分堪称是人类智慧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在高中物理中,微积分思想多次发挥了重要作用,比如,相关图像中面积的物理含义、变力做功的计算、一些势能的计算、流体问题、动量定理在磁场和电磁感应综合问题中的应用,电荷量的计算,等等。
高中物理中接触的微积分还是比较基础的、初级的内容,准确的说,就是微元求和的思想方法,和真正意义上的大学高数中的微积分还是有区别的。
以上所说的是一些学好高中物理电磁学内容的软实力,光有这些还远远不够,还必须建立在下面这些硬件的基础之上。只有软硬结合,双管齐下,才能学好高中物理的电磁学内容。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一些具体的学习原则
学无定法,但有常规。下面一些具体的学习原则,是学好高中物理电磁学内容的前提和基础,请大家努力做到。
1每天利用好课堂上的四十五分钟,充分保证其效率。否则你会在课后花三倍左右的时间和精力补回课上所学的内容,得不偿失。这就要求你每天必须要合理作息,科学计划,统筹安排学习任务。一切应以白天课上的高效学习为前提。
2及时复习、巩固课堂内容和做过的典型题目。这是一个老生常谈,但就是这一点,好多同学都做不到或者做不好,导致所学的内容一知半解,熟练度不够。人都会遗忘,学的知识在刚开始阶段是遗忘最快的,以后会逐渐变慢,所以要及时复习巩固所学,正所谓温故知新,熟能生巧。每天所学的内容一定要在晚上睡觉之前复习巩固一遍,一周的学习内容一定要在这周末过一遍。
3夯实基础,熟练记忆一些基本的公式,定理和定律的内容及成立的条件。电磁学内容的公式很多,尤其静电场和恒定电流这两章更多。有很大一部分同学,学不好物理的原因,是好多基本的内容没记住,或者记得不熟练,这在做题时自然就不太会了。
4适当增加题量的练习。物理成绩的提高,是通过一定量的题目训练换来的,但决不是提倡搞题海战术。力求弄懂一道题,解决一类题。考题的类型是有限的,而题目的数量是无限的,你的精力又是有限的,将你有限的精力用到无限的题海战术中去,是最愚蠢的做法,必然事倍功半,得不偿失。明智的做法是,将你有限的精力用到有限的考题类型的研究、总结、归纳和精练中去。
5多看课本。好多学生课上听不懂,课后又不看书,做题自然不会,时间长了就失去学习的兴趣了,一个恶性循环。上课你听老师的讲解可能一知半解,课后你不妨认真去读课本,这时你往往会恍然大悟。现在好多学生都有一个不好的习惯,那就是很少看课本,这个习惯是不好的,必须改掉。正确的做法是,课前认真看书,记下自己不明白的地方,课上认真听老师的讲解,解决自己预习时存在的问题,课后再认真看书,每看一遍课本就会有不同的收获。
6对于电磁学内容中那些抽象概念、有难度的规律的学习,比如电势、电动势、楞次定律等,一时半会掌握不了,可以先强行地记住它们,并在运用中慢慢掌握。当你利用它们能够逐渐地解决一些相应的题目时,你就会对它们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更准确认识,发现它们原来也不过如此,其实这时候你已经基本上掌握它们了。
7在平时物理学习中,要不断地强化物体的运动情况是由其受力情况决定的这一思想,从功能和动量的角度去认识和解决问题。物体的运动性质是外在的现象,受力是内在的原因,透过现象看本质,是辩证唯物主义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从力对空间的积累角度——功和能方面、力对时间积累的角度——动量冲量方面,去进一步挖掘运动的本质。因此,一个物理问题解决的科学步骤为:研究对象的受力分析,运动情况分析,从功和能的角度、动量的角度、动力学的角度三方面去解决。
8买一本适合自己程度的、解析比较详细的教辅书。在做上面的练习题时,先自己认真思考,想不上来时再看答案的解析。久而久之,你的电磁学思维和能力就提高了。
希望大家成绩从此逆袭,晴空一鹤排云上,加油!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是20世纪初以来逐步形成的一种学习理论,该理论的代表人物有桑代克(E L Thorndike)、巴甫洛夫(Pavlov)、斯金纳(Skinner)等。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又可以分为经典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和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即操作性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两大学派。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刺激——反应的联结。把外在的环境看作是刺激,把伴随而来的有机体行为看作是反应。环境在个体的学习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学习者能学到什么知识不是由学习者个体决定的,而是取决于所处的学习环境。学习者的学习行为是学习者对环境刺激做出的相应反应。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有什么样的刺激,学习者就会产生什么样的反应,并且强调了强化在建立正确行为的重要作用。该理论对矫正学习者的错误行为和学习者建立正确的行为有着重要的已影响。该理论的主要观点可以归纳为三条,它们分别是:学习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学习过程是一种渐进的“尝试与错误”,直到最后成功的过程;强化是学习成功的关键。
(二)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对教学设计的贡献
在教学设计的早期发展阶段,教学设计明显地带有行为主义色彩。[5]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是教学设计吸收的第一个学习理论,可以说对教学设计理论的形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直接促使教学设计理论的诞生,为教学设计理论的早期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程序教学运动,开始的时候主要讨论程序学习的方式,逐步发展到开始重视作业分析、学生行为目标的分析以及教材逻辑顺序的研究。继而开始考虑整个教学过程中更为复杂的因素,设计最有效的教学策略,并在实施后做出相应的评价使程序设计更加符合逻辑。系统理论引入教育领域之后,借助程序教学,人们开始全面的研究教学的整个过程,更重视学习目标与学习结果之间的关系分析以及其他各环节之间的关系分析。教学设计的最初尝试开始于程序教学,并为后来发展的教学设计积累了重要的基础。随后美国出现了“instructional design”、“design of instruction”、“systematic design of instruction”等词汇,教学设计逐渐的成熟起来,并且发展成了美国的一个职业——教学设计师(专门从事教学设计工作的人)。
教学设计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中汲取的三个重要的学习原理是接近原理、重复原理和强化原理。所谓接近原理是刺激情境必须与合乎要求的反应同时出现。所谓重复原理是指要想使学习得到进步并且可靠保持,刺激和它的反应需要重复或练习。所谓强化原理是指一个新的行为的学习,倘若在它出现时有一个令人满意的事态(即奖励)伴随其后,则学习将增强(Thorndike,1913)。借鉴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对学习的阐释,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好这三个原理。尽量的让设计的教学内容最大程度的与预期想要得到的教学目的接近,适时的对学习的学习行为进行强化,对于重要或难理解的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重复。教学设计依据的是行为主义总结出来的一些学习规律,主要进行任务分析和确定学习的行为目标。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基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设计并不是万能的,它更适合与操作性技能的学习。
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与教学设计
(一)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20世纪60年代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由于自身的缺陷,受到了严重的生存挑战,以格式塔心理学家、皮亚杰和奥苏贝尔为代表的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得到了发展。格式塔心理学家以德国的韦特墨、苛勒和考夫卡为代表。学习者只有真正的理解了事物之间的关系,学习起来才不会容易忘记,而且可以轻而易举的迁移到别的学习情境中去。格式塔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即知觉重组或认知重组。一个人学习的方式,通常是从一种混沌的模糊状态转变成一种有意义的、有结构的状态,这就是知觉重组的过程。知觉重组是学习的核心,它注重的是要认清事物的内在联系、结构和性质。顿悟学习的核心是把握事物的本质,通过顿悟习得的内容,一旦掌握后,永远不会遗忘。[6]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了著名的“认知结构说”认为认识是主体转变客体过程中形成的结构性动作和活动,认识活动的目的在于取得主体对自然、社会环境的适应,达到主体与环境之间的平衡,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适应又推动认识的发展。认知学派的另一代表人物布鲁纳接受并发展了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观点,提出了“认知发现说”,认为人的认识活动是按照一定阶段的顺序形成和发展的心理结构来进行的,这种心理结构就是认知结构。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否有意义,取决于新知识与学生已有知识之间是否建立了联系,学生认知结构中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导致新旧知识的同化。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主动的过程,是个体作用于环境;学习的基础是学习者内部心理结构的形成和改组;学习的发生是学生积极的认知的过程。
(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对教学设计的贡献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和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相比,更注重学习者的内部因素。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过程中有不同认知水平的认知过程;是否可以获得有效的学习取决于学习者已有的认知结构;学习者要想有效的学习需要在头脑中不断组织和表征知识。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注重知识的结构性和概括性,重视认知结构的作用,以此指导的教学设计重视知识的确定性和普遍性,关注分析和抽象。[7]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让教学设计的研究者开始从教学的行为模式转向以学习者心理过程为基础的教学理论。这一时期,教学设计者重新考虑学习理论,以及怎样把它和教学设计联系在一起。加涅把自己的教学设计与认知理论结合起来,提出了五类学习结果: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梅瑞尔(M D Merrill) 提出的成分显示理论,其实来源于加涅的思想,但是更注重了教学的实效,他的呈现教学内容的教学呈现技术,进一步扩展了学习结果的分类,将学习内容和学习行为表现分离了。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中的知识生成的研究结论也被应用到了教学设计之中,由此产生了许多针对学习过程的策略,如问题解决策略、信息组织策略、降低焦虑策略、自我监控策略、元认知策略、执行策略等。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对学习内部过程的研究为教学设计理论及应用提供了进一步的理论基础。[8]基于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设计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教学设计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20世纪90年代,建构主义对教学设计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建构主义的哲学根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苏格拉底、柏拉图和康德,近代的建构主义的代表人物有维果茨基、皮亚杰等。建构主义是融合理皮亚杰的“自我建构”和维果茨基的“社会建构”并有机地运用到学习理论研究中,在此基础上提出来“意义建构”。[9]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利用相应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个主要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建构主义的重要理念:理解依赖于学习者的个人经验,即学习者的个人经验不同,对学习的内容的看法也会不同,在头脑中会形成不同的意义建构。当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乔纳森(Jonasen),他对建构主义做出了如下解释:建构主义认为实在(reality)无非是人们的心中之物,是学习者自己构造了实在或至少是按照他的经验解释实在。[10]可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关注更多的是学习者的自己的学习经验,要想改变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结构,我们只能为学习者建构相应的学习环境,让学习者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重新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教学设计的贡献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教学设计的贡献是非常的大,它认为教师是学习者学习的帮助者,把学生的自主地位提到了较高的位置。正是由于教学设计吸收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才使教学设计理念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促使教学设计的模式实现了从“以教为中心”到“以学为中心”的转变。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要求教学设计人员在设计教学材料时要尽可能多的为学习者提供大量的教学相关信息,让学习者在占有丰富的教学材料的情况下,重组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结构,重构新的知识体系。这时的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教师由原来的教学信息的传递者转成了教学信息的搜集者,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教师在教学中做的更多的工作是帮助学习者分析教学信息,解答学习者提出的疑问。也就是说教师由教学的主导者变成了教学的咨询者。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策略要求教育者要为学习者创设交互的学习环境供学习者自我调节、思考。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设计也有不足之处,这就是在这种理论指导下的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忽视了教学目标的分析、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设计。
四、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与教学设计
(一)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马斯洛(A Maslow)和罗杰斯(C R Rogers)。马斯洛提出来自我实现的三大理论支柱、人的需要层次,并且在1962年首创立概念“高峰体验”。马斯洛提出的自我实现的三大理论分别是性善论、潜能论和动机论。所谓性善论,正如我国的孔子所提出的“人之初,性本善”,也就是说人的本性是善良的、端正的、仁爱的;邪恶是在后天的环境中所造成的。所谓潜能论是指个人在未来可能发展的潜在能力。所谓动机论是指人类生存和成长的内在动力。马斯洛的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就是指一个人应该力求变成他能变成的样子,即“成为你自己”。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是分等级的;低层次的需要是高层次需要的基础;人类需要层次成波浪式发展,也就是说不同层次的需要可以同时存在;不同层次的需要的发展与许多因素有关。马斯洛认为高等体验是人在进入自我实现和超越自我状态时所感受到的一种豁达与快乐的瞬时体验。在罗杰斯的眼中,学习有两类,一类学习类似与心理学上的无意义音节的学习;另一类是意义学习。所谓意义学习,不是指那种仅仅设计事实积累得学习,而是指一种使个体的行为、态度、个性以及在未来选择行动方针时发生重大变化的学习。罗杰斯认为意义学习有四个要素:学习具有个人参与的性质,即整个人都投入到学习之中;学习是自我发起的,即有外界的学习刺激,但学习活动的产生还是发生在学习者内部;学习是渗透性的,即学习者通过学习可以改变自己的行为、态度,甚至个性;学习是学习者自我评价的,因为只有学习者自己才真正的清楚这种学习是否真正的满足了自己的需要,在知识方面有了增长。
(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对教学设计的贡献
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我们可以看出它把尊重人、理解人、相信人提高到了教育首位,突破了已有的学习学习理论的建构,倡导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倡导的教学方法有:构建真实的问题情景;提供学习资源;使用合约;利用社区学习;同伴学习;分组学习;探究学习;自我评价等。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是要尽可能多的为学习者提供详尽的学习资料,为学习者建构真实的学习情境。目前我们采用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采用了人本主义的很多理念。利用网络虚拟学习社区进行学习的教学设计也是汲取了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理念,让学习者做自己的主人,在虚拟的网络社区中遨游,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料和学伴。目前很多教师指导学习使用的“探究式学习方法”同样也是汲取了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理念。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让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充分考虑的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利于让学习者发挥学习主动性,也就说学习者可以主动的去获取知识,而不是接受以前的灌输式的教学。当然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指导的教学设计并非十全十美,也有着不可避免得缺陷。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具有自然主义的教育倾向,崇尚潜能决定论、倾向自发决定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还具有非理性主义教育倾向,忽视了系统科学的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它更倾向于情感主义。
五、情境主义学习理论与教学设计
(一)情境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情境主义(contextualism)是一种世界观, 可以把情境主义分为描述情境主义(descriptive contextualism)和功能情境主义(functional contextualism)。描述情境主义寻求通过个别的和美学的鉴赏特征理解整个事件的复杂性。功能情境主义通过基于经验的概念和原则预测和影响整个的事件。[11]情境主义是在人类学、生态心理学和情境认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观点,认为知识是人参与群体活动时与别人相互作用,与他们的物质环境相互作用而得以建构起来的,这种学与教的新思想将对传统的教学模式产生根本性的冲击。情境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社会化的实现,教学应促进学习者社会性的良好发展;学习是学习者参与社会实践能力的增强,教学应该让学生形成能干的实践者的特征;学习时学生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教学应使学生获得善于与人共同活动的能力。[12]情境主义学习理论,更强调学习者在真实的情景中学习真实的知识。
(二)情境主义学习理论对教学设计的贡献
情境主义学习理论对教学设计的影响是从20世界90年代开始,逐步被教学设计的研究人员所重视,并且对教学设计产生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框架的方式的“支架式的教学模式”,就是汲取了情境主义学习了的一些观念。在教学设计时为学习者创设最好的学习环境(教学支架),帮助学习者尽快的适应新知识的学习。教学支架的架设有助于学习者学习新知识,并且有主义学习者能力智慧的发展。“抛锚式教学模式”也是要求教育者为学习者创设真实的宏观背景,引导学生利用真实的情境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自己的问题求解能力。这要求教学设计要为学习者提供真实的试验背景,让学习者道真实的环境中寻求问题的答案。“随机导入教学模式”要求在教学设计时为学习者提供不同的情境,让学习者在面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情境下可以获得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的多方面的认识,以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基于情境主义的教学设计方式,可以说教学设计者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设计教学内容,突破了以往的教学设计风格。然而,这种理论指导的教学设计也并不是最完美的教学设计方式,它有一定的适用范围。
六、结论
学习理论是研究人类学习的本质及其形成机制的心理学理论,教学设计正是为了促进学习者有效地进行学习而创造的一门科学,教学设计理论的发展离不开学习理论的发展。在不同的时期,学习理论对教学设计的发展做出了不同的贡献。没有一种理论指导的教学设计是最好的教学设计,只能说没有最好的教学设计,只有更好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今天成为一个比较成熟的学科,它吸收了传播理论、学习理论、系统理论、教学理论、混沌理论等多种理论。在这其中,学习理论对教学设计的发展做出的贡献是最大的。学习理论种类繁多,据说有一百多种,教学设计要吸收学习理论的精华,拿来为己所用,才能更好的促使向更成熟的方向发展。每一种学习理论指导的教学设计既有优势,也有缺点,并且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学习理论是促使教学设计发展的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教学设计必须及时积极的吸收学习理论的精华,有鉴别的选择学习理论,才可以创建出更好的教学设计,促进学习者个体的发展。
英超 切尔西与曼联的联赛争夺日趋白热化,摆在蓝军面前的难度很大,最后3轮对手中2个主场和1个客场 主场打无欲无求的斯托克城,客战死敌利物浦,末轮赢来应该已完成保级任务的维冈的收官战,这三场球,目标至少拿7分,最好全胜,当然全胜曼联就一点机会都没有了,应该说蓝军还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而曼联现在只要专心打好这三场球,夺冠的希望还是有的,同样曼联也是2主1客下轮对阵热刺是场硬仗,客战桑德兰,最后面对斯托克城。
西甲 巴萨的精力更多放在冠军联赛上,而皇马对联赛冠军的渴望可谓心急如焚。巴萨本周的冠军联赛与国米的重量级焦点战,将决定巴萨和国米两队的命运。是巴萨更强还是国米更盛,真的很难百分百确定。最后5轮巴萨皇马的对手
巴萨:赫雷斯 黄潜艇 特内里费 赛维 巴拉多利德
皇马:萨戈 奥苏 马洛卡 毕巴 马拉加
德甲 拜仁现在真是春风得意 风头正劲来形容 沙尔克很难再超越德甲巨人啦
最后3轮拜仁1主2客 客场对阵无欲无求的门兴 主场擒拿为保级而战的波鸿 最后一轮迎战可能已降级的柏林赫塔。拜仁夺冠前景一片光明 沙尔克说不准再来个阴沟翻船都很有可能。
意甲 罗马有夺冠的雄心壮志,对每场比赛都志在必得,这点从罗马同城德比就可见一斑啊 国米能否捍卫卫冕头衔还很难说 就看他们在冠军联赛上的状态走势
法甲 马赛目前应该有实现夺冠的希望,有4分的领先优势,有望加盟杯赛联赛双冠王,他们只要专注打好联赛剩余的几场比赛就冠军到手了。
附送:荷甲 特温特目前领先阿贾克斯1分 联赛还剩1轮 不过要等到5月2日最后一轮比赛 他们有充分的时间准备客场于布雷达的比赛 布雷达能否阻击对手夺冠
就看这场一场定夺了 阿贾克斯攻击力堪称NO。1 33场联赛打进102球 这样的球队不能夺冠只能说遗憾啊。
1、能动性。自主学习有别于各种形式的他主学习,它是学生积极、主动、自觉得从事和管理自己的学习活动,而不是在外界的各种压力和要求下被动的从事学习活动,或需要外界来管理自己的学习活动。这种自觉从事学习活动、自我调控学习的最基本的要求是主体能动性。
2、独立性。独立性相对于依赖性。自主学习把学习建立在人的独立性的一面上,而他主学习把学习建立在人的依赖性的一面上。自主学习要求学生在学习的各个方面和整个过程中尽可能摆脱对教师或他人的依赖,由自己作出选择和控制,独立得开展学习活动。
3、有效性。由于自主学习的出发点和目的是尽量协调好自己学习系统中各种因素的作用,使他们发挥出最佳效果,因此自主学习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采取各种调控措施使自己的学习达到最优化的过程。一般说来,学习的自主水平越高,学习的过程也就越优化,学习效果也就越好。
4、相对性。自主学习不是绝对的,就现实情况来看,绝对自主和绝对不自主的学习都较少,学生的学习多数是介于这两极之间。也就是说,他们的学习在有些方面可能是自主的,而在另一方面可能是不自主的。这是因为,就在校学生来讲,他们在学习的许多方面,如学习时间、学习内容等,都不可能完全由自己来决定,他们也不可能完全摆脱对教师的依赖。因此我们不能把他们的学习简单得分成自主的或是不自主的,而是应该从实际出发,分清其学习在哪些方面是不自主的,或者说学习的自主程度有多大。做到这一点才可以针对学生学习的不同方面进行自主性的教育和培养。我们的研究正是基于对自主学习的这些理解为出发点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