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从哪个世俗角度看,叔本华都算不什么上成功人士。他一辈子没结婚,孤苦伶仃;他写的书大众不爱看,即使同行也看不上,弄得不得不自费出版;他的性格古怪,脾气很大,与邻居难以相处,和房东老是吵架。
这样一个人,跟你掰扯什么是幸福,你会愿意听吗?呵呵。老实说,我是不太愿意听的。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好多人喜欢叔本华这本书,甚至有人觉得醍醐灌顶,拯救了自己的人生。尼采甚至觉得,他就是专门为自己写的。弄得我也想一探究竟。
读过之后我的感觉是,叔本华关于幸福和人生的看法,放大我们这个时代,多有说服力,实在不敢保证,可能每个人的观感不一样。但叔本华身上有一种能力,我觉得却是现在很多人都缺失的。这种能力,我也不知道用什么词表达,总之就是下面这样的感觉:
书卖不出去?拜托,是别人没眼观好不好,我的书是为将来的人写的。不好相处?没有比独处更让人快乐好吗?不是我不好相处,是我不想跟人处。娶不上老婆?我跟我的狗相处很愉快,要什么老婆啊,庸人才每天想着这事呢。
这就是典型的叔本华风格。别以为我是在嘲笑大叔,其实我一直以为,一个政权的存在需要为其合法性进行辩护,一个人生活于世,同样需要找一套理论为自己存在的意义进行解释或辩护。人生到底要怎么活着才算更有意义呢?我不知道。反正你得有一种能力,就是当别人用他的价值观随意评断你的生活时,假如你不认同,你要有能力为自己辩护。不是说你要耿着脖子跟人吵架,而是你自己内心里得有一套笃定的价值观信仰。
老子说,不笑不足以为道。叔本华给我的启示是:全世界都可以笑话我瞧不上我,但我知道,我必须自己做自己的皇帝。
叔本华(1788年~1860年),一辈子过着隐居生活,终生单身,与狗狗为伴。他被人称之为“悲观主义哲学家”。在他去世前几年,他才获得应有的声誉,此前几乎没有哪个哲学家提起他。他自己的解释是:这是同行出于对他独特、深刻的哲学的害怕和嫉妒而不约而同想出的阴招。
世人总是以悲观或乐观这种标签看人,但叔本华说他只是“唯真理是务”。他直透事物本质,深刻、冷峻、毫不妥协。深刻的哲学必然渗透着常人所认为的悲观意味,因为“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它并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上士闻道,躬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老子
叔本华说:真理是我唯一的指路星辰。尽管沉寂六十年不获认可,但他从没怀疑自己的天赋使命。
30岁,叔本华写出了《作为意欲和表象的世界》一书。现在这书已经是西方哲学史上绕不开的名著。最初这部著作问世时,只印刷了五百本,而且大部分都放置在仓库里。他往后的著作基本都是这部著作的发挥和补充阐述。
1850年,叔本华一生中最后一部著作《附录和补遗》终于完成,印数750本,大叔自己获赠10本,木有稿酬。《人生的智慧》一书,取自《附录与补遗》,关注的都是些世俗人情话题,健康、财富、名声、荣耀、养生和待人接物。
这一回,默默无闻的叔本华终于得到了知名评论家的注意,一举成名。大叔高兴得像个孩子似的:真理可以耐心等待,因为它长久存在。
引言
在这书里,人生的智慧,意思就是如何尽量幸福、愉快地度过一生这样一门艺术。这方面的教诲在哲学上可称为“幸福论”。
幸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她很难求之于自身,但要想在别处得到则不可能。——尚福尔
第一章 基本的划分
人的命运的根本差别取决于以下三项内容:
1)人的自身,主要指人的个性,包括人的健康、力量、外貌、气质、道德品质、精神智力及潜在的发展。
2)人所拥有的身外之物,也就是财产和其他占有物。
3)人向其他人所显示的样子,也就是人们对他的看法。他人的看法又可以分为荣誉、地位和名声。
第一点相对于第二、三点来说,是天生的,也是起决定作用的。
一个人所能得到的属于他的快乐,从一个开始就已经由这个人的个性规定了。一个具忧郁气质的人所看到的悲剧一幕,在一个乐天派的眼里只是一场有趣的冲突,而一个麻木不仁的人则把这视为一件无足轻重的事情。一个健康的乞丐比一个染病的君王幸运。一个精神丰富的人在独处时,也能自得其乐,一个冥顽不灵的人,接连不断地聚会、看戏、出游消遣也无法驱走折磨人的无聊。一个善良、温和、节制的人在困境中也不失快乐,但贪婪、妒忌、卑劣的人尽管坐拥万千财富也难以心满意足。
个性很难改变,我们唯一能够做到的就是尽可能充分利用我们既定的个性,顺着符合我们个性的方向,努力争取适合个性的发展,除此之外则一概避免。所以,我们必须选择与我们个性相配的地位、职业和生活方式。
对于幸福来说,人的自身显然比财富和别人的看法,起着更大的作用。
财富除了能满足人的自然需求外,对于我们真正的幸福没有多大影响。相反,为了保管诺大的财产,我们会有许多不可避免的操劳,它们打扰了我们舒适悠闲的生活。
第二章 人的自身
一个人自身的个性永远伴随着他,他所体验到的一切都沾上他的个性的色彩。
所以,英语中说“to enjoy one's self”是相当生动的表述。比如,人们说:“He enjoys himself in paris ”(他在巴黎享受自己),而不是说“他享受巴黎”。
一个人自身的个性才唯一直接与他的幸福有关,除此之外的一切都只是间接发挥作用,这些作用因此是可以消除的。
在个人美好素质中,最直接带给我们幸福的莫过于轻松、愉快的感官。因为这一美好的素质所带来的好处是即时呈现的,一个愉快的人总有他高兴的原因,原因就是:他就是一个愉快的人。
“谁经常笑,谁就是幸福的;谁经常哭,谁就是痛苦不幸的。’”——多么朴素的真理。
当愉快心情到来时,我们应该敞开大门欢迎它的到来,因为它的到来永远不会不合时宜。但我们对此经常会犹豫不决,想先弄清楚高兴和满足是否确有根据,又或担心高兴的心情会打扰我们的日常严肃的工作。其实,会不会打扰还是未知数。相交之下,高兴的心情直接使我们获益,它才是幸福的现金,而其他别的都只是兑现幸福的支票。
最能增进愉快心情的莫过于健康。人们彼此相见时首要询问对方的健康状况,并祝愿对方身体健康,不是没有根据的,因为健康对于一个人的幸福的确是头等大事。
超常的感觉常常会引致情绪失衡或挥之不去的忧郁。
天才的条件就是超越超常人的神经力量,也就是超常的感觉能力。所以亚里士多德说:“所有那些无论是哲学、政治学、诗歌或其他艺术方面表现出色的人,看上去都是忧郁的。”当然,忧郁气质的人也不是没有好处,因为他们凡事都往坏处,因此也能时刻准备着,更少失算和栽跟头。
美貌虽然不会发挥直接作用,但它对于幸福也是至关重要的。
良好的长相是一纸摊开的推荐书,从一开始就为我们赢得了他人的心。
痛苦和无聊是人类幸福的两大死敌,但不幸的是,我们的生活总是在这两者当中摇摆。
这是因为痛苦与无聊的关系是双重的对立关系,第一重是外在对立:生活艰辛和匮乏产生了痛苦,而丰裕和安定之后却容易产生无聊;第二重是内在对立:一个人对痛苦的感受能力和对无聊的感受能力成反比。精神迟钝的人感受到的痛苦较小,但精神迟钝的人也更容易感觉到内在的空虚和无聊。
精神迟钝的人为了解决空虚和无聊,常常会热衷于一些外在的刺激,比如频繁的社交。所以,一个人对于人交往的爱好程度,跟他的智力的平庸及思想的贫乏成正比。人们在这个世界上要么选择独处,要么选择庸俗,除此之外再没有更多别的选择了。
人的大脑意识是人的身体的寄生物,它寓寄在人的身体之中,而人们辛苦挣来的闲暇,就是为了为了让人能够自由地享受意识和个性所带来的乐趣。所以,闲暇是人生的精华。
但,闲暇只对那些思想活跃的人有益,对于思想贫乏的人而言,闲暇不是带来声色享受和胡闹,就是无聊和浑噩。塞尼加说:“没有精神思想消遣的闲暇就是死亡,它就像要把人活生生地埋葬。”
幸福终究只能从我们自身中寻找和获得。亚里士多德说,幸福属于那些能够自得其乐的人。
因为幸福和快乐的外在源泉终究不确定,受制于偶然。尤其到了晚年,几乎所有外在源泉都会枯竭,谈情说爱、戏谑玩笑、对旅行的兴趣,对马匹的喜好,以及应付社交的精力都离我们而去,而朋友和亲人也被死亡从我们身边一一带走。
但大部分人都把幸福寄希望于身外之物,寄望于从财产、地位、妻子、儿女、朋友、社会人群那里获取生活快乐;他把自己一生的幸福寄托在这些上面。因此一旦他失去了这些东西,或者对这些东西的幻想破灭,那他的幸福也就随之烟消云散了。
只有那些思想禀赋超常的人才是幸运的,因为他们的智力超出了意欲所需要的程度。
一个具有丰富内在的人对于外在世界别无他求,除了这一具有与否定性质的礼物——闲暇。他需要闲暇去培养和发展自己的精神才能,享受自己的内在财富。他的要求只是在他自己的一生中,每天每时都可以成为自己。
人们常说,头脑简单才能得到快乐。其实这话得两面看,头脑简单,对痛苦的感知自然会更迟钝,这是没错的。但头脑简单的人,也因此无法享受到精神和思想的快乐。他们总是把快乐寄托在外在的财富、权力、地位等现实性的事物上,但由于现实性的东西很快就会穷尽,所以他们也很快就会陷入厌烦和不快乐之中。只有理念性的东西才是不可穷尽的,本身既无邪也无害。
思想界对哲学家叔本华的评价,褒贬不一。
德国哲学家文德尔班说:叔本华是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中国学者王国维称叔本华为“旷世之天才”。
但也有些人认为叔本华是一个极端悲观主义者,不过是一个有才华的疯子。
大概,所有伟人都会面临这些争议,毕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哲学家尼采在晚年时候,曾坦言叔本华是他第一位教育者,也是唯一一位。可见叔本华对尼采的影响非常重大。
尼采还特别写了一首诗来赞扬叔本华: 他所做的已被搁置一边,他所生活过的与世长存,你们看他啊!他不曾做任何人的臣民。
叔本华的一生,自由且孤独。他一生不工作,一生不娶妻,依靠着父亲的遗产过着无忧的生活。但他对哲学的研究一直没有停止,在30岁的时候,他发表了代表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可这本书在当时无人问津。叔本华这么说他的这本书:如果不是我配不上这个时代,那就是这个时代配不上我。
直到63岁,叔本华才获得声誉,成为名人。在他最后十年的生命里,他才得到了声望。
莫泊桑说:叔本华是人世间出现过的最伟大的梦想破坏者。在叔本华《人生的智慧》一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很经典的人生哲学。
叔本华的哲学言论,总是打破人生对生活的幻想,常常一针见血,又残忍又扎心。
我们老话说:死要面子,活受罪。
很多人终其一生都活在别人的阴影里,害怕别人的评价,在意别人的眼光,所以常常委曲求全,畏手畏脚,到生命的最后,也没有活出真实的自我。
“别人的看法”犹如一座无形的牢笼,禁锢着人的思想和行动。
想要拥有更好的生活,第一步就是抛开别人的看法,遵从自己的内心。
亦舒曾说:真正有气质的淑女,从不炫耀她拥有的一切,不会告诉人她读过什么书,有多少衣服,买过什么珠宝,因为她没有自卑感。
取得一点小成绩就满世界炫耀的人,内心深处一定是自卑的,才迫切想得到别人的认同。
还有一种人,三句话不离自己,处处都要彰显着自己的聪明,总想用旁人的平庸衬托出自己的“精明”。
其实也不过是内心空虚的表现。
我们会发现,当自己想要去从事某个新领域时,身边最先出现的声音都是反对的、嘲笑的、质疑的声音。
可如果有一天,你真的排除万难把这件事做好了,取得了一定成就,大家对你又是另一种态度了。
从嘲笑到反对到最后的接受,于别人而言,只是一个态度的改变。
但对你来说,却是一段值得纪念的奋斗时光。
我们常常会对身边人抱有很大的期望,总想着能从他人身上得到安全感,得到爱,得到幸福。
总有一天,你会发现,依靠别人而来的东西注定是不长久的。
人的一生,最终可以依靠的,只有自己。
人性,是世间最难捉摸的东西。
我们无法看清一个人面具背后的真实模样,也不会洞悉一个人内心深处有着怎样的邪恶念头。
有些人伤害你,可能是利益使然,还有一些人伤害你,并没有原因,仅仅就是出于恶意。
行走于世,保持善良的同时,也请处处谨慎。
人之所以痛苦,不是因为得到的少,而是想拥有的太多。
我们常常实现了一个目标,立即就想去追逐另一个,永不停歇,永不满足。
欲望,才是让我们痛苦的根源。
只有到了一定的年纪,我们才会发现健康的重要性。
健康是数字1,而事业、爱情、名誉、财富等都是数字0。
没有健康做基础,一切都归零。
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付出一定的努力和艰辛,如果不想付出,那就永远没有收获。
想要得到生活的甜,必定先要尝生活的苦。
没有刺的玫瑰,少了芬芳,没有坎坷的人生,少了乐趣。
9 平庸的人关心怎样耗费时间,有才能的人竭力利用时间。
时间,才是世上最公平的,每个人都拥有一天24小时,不多也不少。
但是,同样的时间,却造就了我们各不相同的人生。
林语堂说:想要真正了解一个人,只要看他怎样利用闲暇时光就可以了。
你把时间花在哪,你的人生自会证明。
10闲暇是人生的精华,除此之外,人的整个一生就是辛苦和劳作而已。
很多人都说叔本华是悲观主义者,因为他认为人活着,本身就是受苦。
虽然觉得极端,但有时候想想,我们整日奔波和忙碌,才勉强得到一个平凡的人生,又有几个人才真正拥有闲暇时光呢?
世人慌慌张张,不过图碎银几两;偏偏这碎银几两,能解世间慌张。
我们无法左右自己的出生,也无法预判自己的死亡,但终点就在那里;
我们无法改变过去,也无法预料未来,但今天尚在手中。
放下对过去的执念,放下对未来的恐惧,把今天过好,你就赢了。
问题
本书为我们带来 什么样的人生智慧?
叔本华是谁
这本书讲了作者什么样的人生智慧?
我对于这些人生智慧的思考。
本书目录 · · · · · ·
译者序
引言
第一章 基本的划分
第二章 人的自身
第三章 人所拥有的财产
第四章 人所展现的表象
第五章 建议和格言
第一部分 泛论
第二部分 我们对待自己的态度
第三部分 我们对他人应采取的态度
第四部分 我们对于命运和世事的发展所应保持的态度
第六章 人生的各个阶段
附 叔本华的生平轶事
叔本华哲学的神奇美丽与影响
决定人的命运具有根本差别的三个因素,分为两类
第一类,人自身的因素
1)人的自身,即属于人的个性的种种,如健康、力量、外貌、气质、品格、智力等等
第二类,人自身之外的因素
2)人所拥有的身外之物,如财产、女人、孩子、朋友等等
3)人向他人所显示的样子,即人们对自己的看法,如名誉、地位、名声等
人的自身”是人是否能够获得幸福的关键,它能够对人的幸福感产生最根本、最彻底、最直接的影响,而人自身之外的事物则只能产生间接的影响。
叔本华认为 :“人的自身”是与生俱来的,是一出生就决定好了的。并且“人的自身”的绝大部分是恒久不变的,在任何时候都会发生作用,它也不会被剥夺。但同时,时间会损耗人精神和肉体的优势。
叔本华认为人的性格包括,利己 恶毒和同情,这三者的比例决定人的性格,这三者的比例是天生的,不变的,但是我认为,其实人的性格是会因为认知和经历额改变。
叔本华认为人自身之外的事物更多取决于人为的划分,而非天生,所以每个人都是有可能争取到这些自身之外的事物的。这些自身之外的事物是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的,如财富可以不断地累计,伟人流芳百世。人自身之外的事物所包含的两方面,即人的身外之物和人向其他人所显示的样子,这两者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比如, 一个人的财产决定了这个人在他人眼中的价值,而一个人良好的口碑也可以帮助这个人获得财产。
我的理解是有名就有利,由于人们对财富的追求,“导致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不信但看宴中酒,杯杯先敬富贵人。” 名利 是互相促进,可以相互转化。
叔本华认为一个人是直接活在自己的意识里的,活在自己对世界的理解之中的,所以外在的事物对他的帮助并不大。同样的事物、同样的境遇,作用在不同的人身上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是不一样的,因为不同的人对它们有不同的理解。如果一个人的思想是丰富的、深刻的,那么他所看到的一切总是饶有趣味的;如果一个人的思想是贫瘠的、肤浅的,那么他所看到的一切总是乏善可陈的。这种精神能力决定了人所能得到的快乐
我认同这个 观点,所以 ,幸福是一种对世界各种事物的理解和看法,我们要修炼的是自己的意识,向内求。
这是最起决定性作用的。而非身外之物。
《旅行者》言:无论身在何处,我们只能在我们自身寻找或者获得幸福。歌德也说过:无论经历任何事情,每个人最终都必须返求于己。
健康的乞丐或许比一个病弱的国王要来得快乐。
尽管叔本华一直在强调“人的自身”的重要性,但是他并不是完全否定了物质财富,主张人们去追求清贫的生活。人当然可以去追求能够满足自己真正的、自然的需要的财富,他只是反对财富中过分盈余的那一部分。在叔本华看来,财富的盈余非但对人们的幸福感没有大的作用,反而会给人造成累赘,让人不得不为那部分盈余的财富操劳,而不能获得安适的生活。但是常人对于财富的兴趣总是要比对精神的兴趣大得多。于是出现了这样一种人,这种人把自己的思想局限在了狭窄的赚钱领域,每天像蚂蚁似的不眠不休,盘算着如何增加自己的财富。这使得他对挣钱这一领域之外的事物一无所知。精神的乐趣于他而言是遥不可及的,所以他就选择用时间少、耗钱多的方式获得短暂的感官快乐,用它们来代替精神上的享受。这样的人或许终其一生都摆着严肃、煞有介事的面孔,但是在叔本华的眼中,这些人是愚不可及的。
人获得幸福的关键在于“人的自身”。由此,他也提出,人要充分利用自己的既定性格,遵循符合我们个性的方向,努力争取适合个性的发展。总之,我们必须选择与我们个性相配的地位、职位和生活方式。
“愉悦”无论何时到来都是合适的,它能让我们直接受益。“愉悦”是一张幸福的现金,而其余的东西都只是兑换幸福的支票。“愉悦”的心情取决于身体的健康与否和个体的感受能力。
Happiness is Happy ,反之亦然,happy is happiness
身体健康的时候和身体不适的时候,身外之物和事件会给我们不同的感觉。我们的快乐或忧伤,实际上不来自于客观、真实的事物,而来自于我们对这些事物的理解和把握。身体健康的时候,即使面对困难也能踏歌前行;身体不适的时候,即使云朗风清也会垂头丧气。健康是快乐的源泉,缺少健康,一切外在的好处都失去了意义。最大的愚蠢就是为了诸如金钱、升职、学问、声名,甚至为了肉欲和其他片刻的欢娱而献出自己的健康。为了保持健康,我们应该避免一切放纵欲望的行为和令人不快或剧烈的情绪动荡;避免长时间、紧张的精神劳累;饮食有节。其中最为有效的办法是运动,因为人体的内部机能每天都处于一刻不停的运转之中,这种内部运动是需要得到外在运动的配合和支持的,否则身体内外就容易产生不协调,即所谓生命在于运动。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身体健康是1 ,财富,声望,权利,成就,等都是之后的零。
但是愉悦的心情并不仅仅依靠健康,人的感觉能力对“愉悦”的心情也有影响。一般说来,一个人接受愉快印象的能力越弱的话,他接受不愉快印象的能力就会越强,反之亦然。一个郁闷型的人,不但对坏的结果感到悲伤和烦躁,对好的结果也高兴不起来。即使十个目标实现了九个,他仍然会纠结于没实现的那一个。一个愉快型的人,对事物的好结果会深感高兴,即使在不幸的情况下,也会聚焦于实现了的目标,从中得到安慰和快乐。
简而言之就是乐观与悲观的性格,我们要培养自己称为乐观的人,才能感受到幸福与满足。体验到人生的美好。
与其说闲暇是每一个生命开出的花朵,不如说是果实。闲暇让自身具备某些价值的人能够把握和支配自身;但是对于没有价值的人来说,闲暇只会让他们无所事事、感到烦闷,连他本身都成了他的包袱。所以说,人们消磨闲暇的方式显示出闲暇对于他们的价值,于精神匮乏的人而言,闲暇就是所谓的一无所知的无聊。
精神丰富的人享受独处和闲暇;精神匮乏的人承受无聊和痛苦
确保自己幸福的内在源泉畅通无阻的条件是闲暇和独处。
对于精神丰富深邃的人而言,闲暇是人生的精华;但对于精神空虚匮乏的人而言,闲暇给他们带来的往往是声色犬马、无聊痛苦。因为凡夫俗子只关心如何去打发时间,而略具才华的人会考虑如何好好利用时间。
对于精神丰富深邃的人而言,闲暇是人生的精华 ;但对于精神空虚匮乏的人而言,闲暇给他们带来的往往是声色犬马、无聊痛苦。因为凡夫俗子只关心如何去打发时间,而略具才华的人会考虑如何好好利用时间。
我认为,闲暇的确是人们普遍的追求,但是怎么利用闲暇,才是重点
精神禀赋卓越的人的生活是思想丰富、生气勃勃、富有意义的。他们的大脑、他们的目光被有价值的事物,诸如大自然的杰作、人类事物、不同时代和地方的天才人物创造的千姿百态的杰作所吸引。他们超乎常人的精神能力使得他们能够真正完全地享受、理解和感受这些杰作。所以,闲暇于他们而言是宝贵的,他们在闲暇时光之中可做的有价值、有兴味的事情太多,他们可以不断去探索内在世界和外在世界的多种现象,并把它们进行各种组合。这样之后,他们的大脑里也就没有空间留余给“无聊”了。
精神匮乏空虚的人则不然。闲暇对于普通人而言是痛苦的,甚至会带来危险。他们为了应付无聊,只能不断地去寻找外在的刺激,尝试借助某些事物来刺激自己的精神和情绪。这种情况下的选择有时候就变得饥不择食,他们倾力去追求那些表面上看起来五花八门,实则贫乏单调的社交、消遣和娱乐,久而久之,就走入了穷奢极欲的生活,最后以痛苦告终。游戏就是为了应付无聊而出现的。
他人与外在的事物所带来的快乐都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并且为时短暂,也受制于偶然。人到老年,几乎所有这些外在源泉都必然干枯,譬如谈情说爱、对旅行的兴趣、应付社交的精力、亲朋好友的离去。当然,无论在什么年龄阶段,一个人自身拥有的才是真正的、唯一的、持久的幸福源泉。人不应该对自身之外期待太多,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所能做的也是极为有限的。归根到底,每个人都是孑然独立的。所以,最关键的就是这个单独的人是什么样的人。
一个精神富有的人首先会寻求一种没有烦恼和痛苦的状态,追求平静和闲暇;而在了解了所谓的人之后,会选择归隐的生活;如果他有深邃的思想,他甚至会选择独处。因为自己拥有的越丰富,对身外之物的追求就越少,他人对他来说也越不重要。所以,具有卓越精神思想的人常常不喜欢与他人交往——社交的数量并不能代替质量,让一百个傻瓜聚集在一起,也产生不了一个聪明的人。
所以,一个人对同他人交往的爱好程度,跟他智力水平的平庸、思想的贫乏程度成正比。在这个世界上,人要么选择独处,要么选择庸俗,再没有别的选择了。据于此,我们也就能够理解为什么有些人常常不惜代价地寻找人群和消遣,轻易地将就所有麻烦。因为内在的空虚、精神的贫乏让他们在独处返求于己的时候,会面对无聊和痛苦。他们的自身在无聊消遣的兵荒马乱之后再次暴露出来,他必须背负着这样的自身,无法摆脱,只能呻吟和叹息。而消遣和人群可以帮助其逃避他自己。他们也极度渴求这样一种社交和娱乐的刺激,以稍微激活一下自己呆滞的、死气沉沉的生活。
这里我觉得有点绝对了,社交其实也可以是内心的愉悦,只要是志同道合,价值观相近,大家的相处能带来进步与力量,也可以享受过程,乐在其中。
叔本华在书中提到了一个“重心”的问题。思想平庸甚至贫乏的人,他们只是大自然、艺术和思想的美的看客,他们至多只能看到其中的东鳞西爪,而不能领略全部。因而,常人把希望寄托于身外之物,诸如家人、财富、地位等,一旦失去了那些东西,或对那些东西的幻想破灭,那么他的幸福也就消散了。所以,常人的愿望和想法总是在不停地转换 。他们只能从外在去寻找满足,就像重病之人,寄希望于汤药。这样的情况可以称为,此人的重心在他的自身之外 。但是内在充足、丰富的人,不需要从自身之外寻求娱乐,他们的精神思想帮助他们发掘内在的快乐源泉,这种源泉是不会枯竭的。所以这样的人的重心就是在自身之内的。 精神丰富的人,他们需要不受外界打扰,以便忙于自己的思想和作品,所以独处和闲暇是他们求之不得的。
待续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