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张继·《枫桥夜泊》
其它的绝句我都能说出好来,最起码能附庸风雅地振振有辞,唯独这一首让我无言以对,直接发呆,整个人就在这二十八个字里痴了,醉了,死了。脑海里一片空蒙,不知心归何处,身在何方?如果非要说优点,颜色、声音、动物、植物、人物、时节、景色、音律、意象、心情……无一不备,无一不妙。给我造成的后遗症就是,每次读起来我都恨不得回到那个夜晚,哪怕倾尽所有,也要疯狂地寻找那一艘小船,然后长跪在张继的身后,表达自己的膜拜之情。张晓风在她的散中说那是一场“不朽的失眠。”,是的,在哪个夜晚,整个大唐的天地精华都灌注在他的身上,紫微附体、文昌加身。
就这样,一个失意的人,一场不朽的失眠,成就了一首无法复制的神品。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李商隐·《嫦娥》
极致简单的一个场景,屏风、烛影、银河、晨星,四个意味深长的元素巧妙地叠架起来,勾勒出一幅无法释怀的画面。屏风之珍贵衬托生活不俗,可偏偏却用“烛影深”来衬托人的辗转难眠,无须任何抒情,孤独与寂莫瞬间喷涌。这还不算,偏偏还要有银河和晨星来雪上加霜。十四个字,将一个人的孤独意味毫无保留地伸展出来。按理来说,诗写到这里已经尽了,可是作者妙笔一转,又进了一步。仿佛撕开了伤口,直指本心。关于这首诗,历来的解读比较多,在这里直接略过,只看本意就好。
是不是当初一个错误的选择,就会让自己走上了另一条路,只剩下一个人慢慢地品尝痛苦,而更痛苦的,就是没有假如,也无法回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