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神农本草经》
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托名于神农,使之得以更加广泛的认同与流传。
载药365种、分三品、首载药性理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论配伍理论、奠定了中药学理论基础。
二、《本草经集注》
●陶弘景著,南北朝,载药730种。
●在《本经》基础上,补充了大量药物采收、鉴别、炮制、制剂、“诸病通用药”、“服药食忌”等。
●首创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法: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等。
●系统、全面地整理补充了《本经》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内容,反映了魏晋南北朝的主要药学成就。
三、《新修本草》
●书成于公元659年(唐显庆四年),长孙无忌等领衔编写,我国第一部官修本草,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药典。
●以《本草经集注》为祖本,继承并多有创新,新增药物120种,共850种。
●由本草、药图、图经三部分组成,图文并茂,开创本草新篇章。
四、《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唐慎微,在《嘉祐本草》、《图经本草》的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基础上,广泛采集医家常用和民间习用的验方单方,又从经史百家文献中整理出大量有关医药学资料编写此书。
●书稿初成于公元1082年,定稿于公元1108年以前。全书共30卷,载药1746种,附方3000余首。简称《证类本草》。
●集宋以前本草之大成,使大量古代文献得以保存,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文献价值。
五、《本草纲目》
李时珍,全书共五十二卷,卷首附图1109幅,载药1892种。
序例和百病主治药各两卷,内容丰富。
卷五至卷五十二,分为十六部,六十类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不分三品。
每药分正名、注释名、气味、主治、集解、发明、正误等内容,最后附方。
六、《本草纲目拾遗》
作者:赵学敏,成书于乾隆三十年。
专为补遗、正误《本草纲目》而作,载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药921种,其中《本草纲目》未收载的716种。
其他名著《本草备要》《本草从新》《本草求真》《本草再新》《植物名实图考》。
七、新中国的本草《中华本草》
当代本草代表作。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持,南京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中医药大学总编审,全国60多个单位500余名专家历时10年编纂的划时代巨著。
8980种。
全面总结中华民族两千多年来传统药学成就,集中反映20世纪中药学科发展的综合性本草。
中药精华素的制作方法如下:
1 首先把需要的药材用适量的水一起煮,大概第一次要煮1到几小时不等。
2 之后倒出第一次的药水,再加入适量的水第二次煮。这次的时间不用太久。
3 将两次的水合在一起,再熬到变成很浓的浓浆就是精华了。
需要注意的是,中药精华素的制作过程涉及多种草药的处理和熬制,制作过程较为繁琐。自制中药精华素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建议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
一、中药药剂学发展的历史回顾
历代主要中药剂型理论:
1唐代以前
①商汤:伊尹首创汤剂,总结了《汤液经》——最早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的方剂与制药技术专著。
②战国:《黄帝内经》——第一部医药经典著作。
③秦、汉:《神农本草经》,张仲景撰写《伤寒论》、《金匮要略》。
④晋:葛洪,《肘后备急方》。
⑤梁:陶弘景,《本草经集注》。
2唐代至明、清时期
①唐:孙思邈著《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王焘著《外台秘要》,《新修本草》——是我国也是世界最早的一部全国性药典。
②宋、元: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第一部中药制剂规范。
③明、清:明:朱木肃 著《普济方》,李时珍著《本草纲目》,王肯堂著《证治准绳》、陈实功著《外科正宗》;
清:吴谦等著《医宗金鉴》,吴尚先著《理瀹骈文》,吴鞠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通著《温病条辨》。
二、新中国成立后中药药剂学的主要成就
1中药制剂的文献研究与教材建设
《全国中成药处方集》(1962)、八版《中国药典》、《中药制剂手册》(1965年)、《全国中成药产品目录》(1985)、《中华本草》、《中药方剂大辞典》等。
2传统剂型改进与原制剂工艺优化
3中药新剂型新制剂的研究开发
4中药制剂基础理论的研究
5中药制剂新的质量标准体系的建立
6中成药现代化产业体系初步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形成
三、中药制剂新剂型新技术新辅料的研究应用现状
1新剂型
2新技术、新工艺
3新辅料
甘露醇、乳糖、微晶纤维素(MC)、微粉硅胶、羧甲基淀粉钠(CMS-Na)、预胶化淀粉、羟丙基淀粉、聚维酮(PVP)、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L-HPC)、羧甲基乙基纤维素、丙烯酸树脂、羧甲基纤维素钙(CMC-Ca)、羧甲基淀粉钠(CMS-Ma)、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邻苯二甲酸酯、二氧化钛、木糖醇酐单硬脂酸酯、海藻酸钠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泊洛沙姆(Poloxamer)、卡波沫(又称卡波普、卡波姆,Carbomer)、氮酮(又称月桂氮酮,A-zone)、聚乙烯醇(PVA)、聚乙烯吡咯烷酮(PVP)、β-环糊精(β-CD)、聚乙二醇(PEG)、邻苯二甲酸醋酸纤维素(CAP)等等。
为大家整理了“中药师考试辅导精华—四气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更多新闻资讯、复习资料、模拟试题尽在!
中药师考试辅导精华—四气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学习掌握四气是为了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体有:
1、据病证的寒热选择相应药物,治热病投寒药,治寒病投热药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如治气分高热,投性寒的石膏、知母;治亡阳欲脱,投性热的附子、干姜。
2、据病证寒热程度的差别选择相应药物,如治亡阳欲脱,选大热附子,治中寒腹痛,投温性之煨姜。
3、对于真寒假热或真热假寒者,则又当分别治以热药或寒药,必要时加用药性相反的反佐药。
4、寒热错杂者,则寒热并用,至于孰多孰少,据情而定。
古代中药鉴定学知识与本草
一、中国古代中药鉴定书籍
历代重要本草著作的书名、作者、收载药物总数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和学术价值:
1《五十二病方》据专家推论,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早的医学方书其中载有247钟药物、283首中药处方和丸、散、饼、曲、酒等中药剂型。
2《神农本草经》为我国已知最早的药物学专著。著者不详,成书约在西汉时期,它总结了汉代以前的药物知识。载药365种,分上、中、下三品。 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3《本草经集注》是梁代陶弘景以《神农本草经》和《名医别录》为基础编撰而成,载药730种。全书以药物的自然属性分类,为后世依药物性质分类的导源。
4《新修本草》(又称《唐本草》)是唐代李 、苏敬等集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体编撰,是我国最早的一部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由国家颁布的具有国家药典性质的本草。载药850种,出现了图文鉴定的方法,为后世图文兼备的本草打下了基础。
5《图经本草》共21卷,对药物的产地、形态、用途等均有说明,成为后世本草图说的范本。
6《证类本草》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完整本草。北宋后期唐慎微将《嘉枯补注本草》和《图经本草》校订增补编成。载药1746种,新增药物500余种。
7《本草纲目》是明代对药学贡献的本草著作。李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时珍历经30年,编写成52卷,约200万字,载药1892种的巨著。这部著作是我国16世纪以前医药成就的大总结。本书以药物自然属性作为分类基础,为自然分类的先驱。
8《本草纲目拾遗》此书是为了拾遗补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而作。
9《植物名实图考》考证药用植物的重要典籍。
现代中药鉴定学的发展
《中国药典》先后发行了八版。
中医养生学的概念养生就是根据生命发展的规律,采取能够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手段,所进行的保健活动。中医药养生知识有哪些呢下面我为你整理一些相关的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中医药养生知识
1、调理心态:中医之养生保健首先是调理人之身心状态。中医病因学说:七情生病,过喜伤心,暴怒伤肝,忧思伤脾,大悲伤肺,恐惊伤肾。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活动称“七情”。在正常范围内的情志变动是属生理的:一般不会致病;但过度地情志改变,就可能引起疾病。如:暴怒伤肝,可引起胸肋疼痛,头痛头晕,性情急躁等;思虑过度可以伤脾,证见胃脘胀痛、食欲不振、暖气等。我们要记住古人几段名言:“为人在世莫呈强,让人一步有何仿,万里长城今还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这就教导人们要以“忍为贵、和为贵、平为福”的和谐作风。“能忍自安、知足常乐”、“岂能尽随人意,但愿不负我心”。天天自念这些名言,保持自己心态平衡,特别是一些老年人更要理解,世间人人都要老,三病两痛都不少,我们要正确面对这一生理现象,保持乐观情绪,能有效提高身体质量。
2、饮食养生:好多人都说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得病的。其实,人是不应该得病的,为什么人就和一台机器一样,保养的好,运转就会正常,保养的不好就会得病。人不应该得病,得病肯定是有原因的。什么原因世界卫生组织告诫我们,人类得病的原因:1、不良的生活方式。2、营养不均衡,
包括:过剩、缺乏。过剩指的是脂肪过剩,缺乏指的是矿物质和维生素缺乏。这就是原因,不会吃饭,才会得病。提到吃饭,吃饭的目的是什么从养生讲,第一,维持生命;第二,预防疾病;第三,治疗疾病。古人有一米度三关,中医五千年养生精华,给后人留下一个治病五步曲;第一步食疗,就是要我们吃好。根据中医的五脏配五色,肝喜欢吃绿色,心吃红的,脾吃蓝色的,肺吃白色的,肾吃黑色的。下面说说口味方面问题:肝喜酸,心喜苦,脾喜甜,肺喜辣,肾喜咸。也就是说应该什么口味都吃一点,不能偏爱哪个就一辈子不改。比如:酸养肝,大家都知道醋是软化血管的,为什么因为它养肝、养血,能软化血管。西医指出:“血管是否畅通是百病之源”,中医学“气为血帅,气行血亦行”。为什么呢原因是人活着依靠血液循环,血液存在于血管里。血液常年在血管里流动,会产生垃圾,如果饮食不合理,又没有及时清理垃圾,血液的流速就会加快,对血管壁的冲击力会加大,从而引发高血压病,脑梗,心梗等疾病。血管堵了,怎么办需要疏通。血管堵塞、中医叫血瘀,西医叫自由基太多,预防学和营养学叫脂肪代谢的产物太多。自然界都是一物降一物的,纵观万物,维生素就能解决这一切,其次是矿物质。先说维生素。维生素来自水果和疏菜。蔬菜要生吃最好,水果连皮一块吃。从中医讲,生吃可以泄肝火,从西医讲,可以补足维生素。另外有报导生吃长条茄子,茄子是吸油的,如果吃下去,仅有的一点脂肪也会被吸光。常吃可以降血脂。茄子洗干净后切块或条,放醋、盐、麻酱凉拌吃,也可切条沾酱吃。生吃茄子还有一个功能,能治便秘,效果很明显。总之饮食方面要注意食物多样化饮食不节。
饮食与缺钙问题:有报道我国老年人普遍缺钙。缺钙以后会出现什么现象从中医角度来说,叫人老骨头先老。人老了,骨头慢慢就变细了、塌陷了,骨头越来越小了骨头一小,人的个头就越来越矮了,所以人上了岁数,个子就变低了,这就是钙缺乏出的问题,钙还能预防动脉硬化。那么钙从饮食中哪里来主要是牛奶、豆类。关于喝牛奶和豆浆问题,医学指导是如果没有高血压、高血脂还是喝鲜牛奶好。如果有高血压、高血脂的就要改为喝豆浆好。这样我们应形成一个原则,长期坚持确保钙元素的及时补充。
3、运动养生:中医的养生体育,是动静结合,意念思想相随,它不只是要求有形体动作,更重要的是思想集中,思想意念一致,适量的有氧运动,可以使人经络畅通,不得病,还可以治病,这是中医养生之道。中医的运动养生方法很多,不可能尽述。常按摩经络穴位,如百会、太阳、风池穴、足三里穴、委中穴、涌泉穴、合谷穴、列缺穴等等也能促进机体的调节功能。养生运动注意勿躁勿懈,贵在坚持,每日应以室外活动为主、室内活动为辅,以便充分利用阳光、空气、场地等自然条件,从事各种有益活动。活动的项目和运动量,可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而定,但重要的一点是要持之以恒。
4、起居养生:根据自己的性格习惯、爱好和身体的具体情况来选择自己的生活起居。 “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是古人的健康长寿经验。按现代医学、生物学观点来看,它是符合科学道理的。突出老年人怎样安排生活起居为好呢消除疲劳保大脑,养足精神防衰老,夜晚睡眠保质量,白天也要睡一觉。提倡早睡早起,每晚保证6-8小时的睡眠时间睡好外,在早餐及午餐后都要一次小睡,每次不超过l小时,由于早晨起得早,经过几小时的活动,早餐后小睡一会儿,可使体力得到恢复,比较符合老年人的生理要求,午餐后常使人感到乏力,昏昏欲睡,小睡一会儿正好适应这一生理情况。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