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上面所说的一些有关古书的重点、基于上面所说的一些心得和认识,王荣文和我,经过多次的交换意见和反复讨论,决定在《中国历史演义全集》成功后第四年的今天,推出一部《中国名著精华全集》〔注七〕。
《中国名著精华全集》的构想,部分接近美国哈佛大学校长伊利鹗(CharlesWEliot)的《哈佛丛书》(The Harvard Classics)。《哈佛丛书》长五英尺,又名,《五呎丛书》(Five Foot Shelf of Books),是用五英尺长度的精装书,把西方古典名著,收入精华。由于中国古书大多,在性质上也与西方互异,这部《中国名著精华全集》,在编选方面,自然独有它的特色。我们决定按照现代图书分类,精选出两百种古书〔注八〕。每种“加工”以后,也以五英尺的长度〔注九〕,精装起来〔注十〕,配上〔注十一〕,贡献给现代的读者。我们用这部《中国名著精华全集》,把中国古书做一次彻底的、划时代的处理,用现代的观点、现代的印刷术、现代的出版企划,把它们带到现代的中国人面前。
我们希望,这部《中国名著精华全集》的问世,可以使现代的中国人,能够多少知道做为中国人应有的条件是什么、多少知道祖宗们的遗产是什么、多少知道这些遗产可以入宝山而不空手。多少知道这些遗产对我们并非高不可攀。
我们相信,这部《中国名著精华全集》的问世,可以把现代人看古书的问题,得到满意的一次解决。有了这部大书,你可以上下古今,把千年精华尽收眼底;你可以纵横左右,把多样遗产罗列手边。你可以从古典中寻新义;从旧籍里找时潮;从深入浅出的文字里,了解古代的中国和现代的中国。
做为一个“旧学邃密”“新知深沉”的中国人,我想逢今之世、处此之岛,没有人比我更适合做这一件大事了;也没有人比王荣文更适合推动这一出版计划了。我们高兴在我们的努力下,终于完成了这部大书,相信细心而识货的中国人,会和我们一样高兴。
一九八三年四月十八日在台湾写
---------
〔注一〕这套《中国名著精华全集》又注意版本又注意内容的特色,我举一个例。我收进了顾炎武的《亭林先生遗书汇辑》,在这个全集性总名下,我选的是《日知录》,但我用的《日知录》版本,却是一九三二年张继搜集得到的“何义门批校精抄本”,其中有“胡服”等文字,这是一般《日知录》所没有的。所以这套《中国名著精华全集》所用的版本,是注意版本又注意内容的。这类特色,是很不容易的。为了达到这些好效果,有的版本,我甚至商请所有者特别同意我使用,桂冠图书公司的《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中的几种书,就是赖阿胜特别同意的。我要谢谢他。
〔注二〕这套《中国名著精华全集》,就收有李敖珍藏的绝世稿本《秋审小看》,这是它第一次与世人见面。
〔注三〕这套《中国名著精华全集》,尽量表扬被压扁的异类思想,特别注重中国古书中的多样性、独创性与个性。因此,作者群中,入狱的、杀头的比例也颇大,这是一个必要的义举。-点燃旧日的火种,加添今后的光明,这本就是我多年的一个心愿。至于纯属个人的一些感情泛滥的集部书,我有意缩小它们的比例。
〔注四〕把难以分类的古书,纳入现代分类,是这套《中国名著精华全集》的一大特色。为了使中国人对中国书有鸟瞰式的了解,所以在总类方面特别加强(我为加强中国人对图书分类的认识,特别以《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做为分类的总代表,当然在体积上,“长虫吞不了象”,是不能收入的);又因为中国人读书,缺乏方法上的讲究。所以在方法学方面,特别着力。
〔注五〕俞樾是中国有史以来最能读古书的人,他在《古书疑义举例》里,却描写了古书是多么难读。他说:“夫自周秦两汉,至于今远矣,执今人寻行数墨之文法,而以读周秦两汉之书,譬如犹执山野之夫,而与言甘泉建章之巨丽也!夫自大小篆而隶书、而真书,自竹简而嫌素、而纸,其为变也屡矣。执今日传刻之书,而以为是古人之真本。譬如闻人言笋可食,归而煎其箦也!嗟夫,此古书疑义所以日滋也欤?”
〔注六〕这套《中国名著精华全集》,尽量以实用的解题、注释、翻译为原则,酌量收入。现代人每以注释为读古书的要件,其实注释不一定全对读者有益。像《论语》、《孟子》,读了朱熹的注释,反会堕入宋儒理学的魔障,这说明了注释不当,反倒有害。
〔注七〕书名《中国名著精华全集》,所谓名著,除了一般的意义外.也包括特定的意义;凡是推定可成为名著的,也酌量选人。这是因为古书中,有的的确被埋没了、被不合理的埋没了。清朝李慈铭说得好:
“网罗散逸,卤拾丛残,几于无隐之不搜、无微之不续,而其事遂为天壤间学术之所系,前哲之心力,其一二存者得以不坠。”为了使“一二存者得以不坠”,所以用的名著标准,比较有弹性。还有,在名著的去取上,我有大刀阔斧的气魄,去取之间,不受传统的名著的认定方式。例如我选深的书,所以浅的《三字经》等名著不选;我选原本的书,所以选本的《唐诗三百首》、《古文观止》等名著不选;我选精审的书(如《呻吟语》),所以粗劣的《菜根谭》等名著不选。有的书,在去取上,也有割爱的,例如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我终于嫌它缺乏独立见解,还是不选了。总之,这些去取之间的苦心与调济,只有全面的、非常的专家才能识货、才能惊叹。一般对中国古书似知非知的人,难免会有点议论,我是不重视的。至于古书真伪问题,我虽然选入胡应麟《少室山房全集》、姚际恒《庸言录》中辨伪的文献来提醒大家注意,但对一些可疑的书,能够取其内容而不取其时代,把它们看成“反正是古代中国人写的”,倒也四通自在。因此我选《晏子春秋》、选《列子》等等,都有反对因噎废食的意思。
〔注八〕古书入选标准,以一九一二年为下限(偶有例外,也是记事在一九一二年前的,像吴永的《庚子西狩丛谈》是);以一人一书为原则(所以只能说是割爱,不能说是遗漏。此外.也有两人“共家”的书出现。如程颢程颐的《二程全书》;也有以辑佚刊印者挂名的一堆书出现,如叶德辉的《双梅景暗丛书》。所以,这会《中国名著精华全集》,作者不止二百人,书也不止二百种);作者不明确的,从俗标注(当然过分荒谬的,如黄帝作《内经》等,也只好以佚名处理);作者有时不明确,也是古书的一大特色。古人没有著作权观念,不但没有,还喜欢把自己的作品,射在别人头上,这种作者叫“箭垛式作者”。“箭垛式作者”有时以一个人代表一个学派(像管仲之于《管子》)、有时以一个人代表集体创作(像施耐庵之于《水浒传》),都不可拘泥就是;作者明确的;书名尽量采用作者死后的总集名目(像收入章炳麟的《国故论衡》,但目录上却用《章氏丛书》等是);但是生前有总集性质的书名,虽然包罗不全,我也尽量把以后的出版品来个总归户,归到这个书名下(像康有为《万木草堂丛书》等是)。
〔注九〕因为要在五英尺长的书里收入两百种古书的槽华,所以有的能全书收入、有的只能收入部分,古书这么多,有的自难免有迫珠之憾。但是不论怎么收,都以“精华”为准。一个人的作品或一部书的内容,如果涉及的项目多元的时候,尽量就多元中最有特色的部分,做为分类依据,但是虽然分类从严,但是选入却从宽,因为古书的性质本来就很含混,若从严选人,必将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注十〕古书的处理,由于现代印刷术的进步,在规格上,又不得不注意配合时代要求,线装薄面也好、绸函丝订也罢,早已都是落伍的玩艺。都不应该再予以考虑。在国际标准的图书馆中,甚至平袋书都在不受庋藏之列,我们怎么能再抱残守缺,开时代倒车?所以无须采用旧式装订的方法,自无疑义。
〔注十一〕在《中国历史演义全集》中,我配上,并且把每张加上活泼的说明,很受欢迎。这套《中国名著精华全集》也同样处理。中有的得来之不易,非细心而识货的中国人,就很难看出来。以配图中徐谓(文长)《青天歌卷》的首尾为例,《青天歌卷》在一九六六年江苏吴县东角直地方曹澄墓中出土。纸本,纵三一·六公分,长二○三六公分,共七十四行。卷首有“许宝善印”、“竖竖(下为石,不会打)子”收藏章。卷后盖有“天池山人”、“青藤道上”章。这种十多年前才从坟里挖出来的文献,都被我用到了,这种“绝活”,总该令人绝倒吧?
1、四书《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
2、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
3、医学:《黄帝内经》,《抱扑子》,《千金方》,数学:《数书九章》,《周髀算经》,《海岛算经》,历史:《战国策》,《史记》《后汉书》,药学:《本草纲目》,法学:《大唐律》,《大明律》《韩非子》,哲学:《老子》,《庄子》《孟子》,纵横学:《鬼谷子》,杂学:《吕氏春秋》,兵家:《孙子兵法》,《司马兵法》,《六韬》……我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著名的古代书籍更是如繁星点点,岂是三言两语能说完的。
1、《论语》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汉代成书。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与《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等“五经”,总称“四书五经”。全书共20篇、492章,首创 “语录体” 。是中国现传扬并学习的古代著作之一。《论语》在古代有3个版本,包括《古论》《鲁论》和《齐论》。现在通行的《论语》是由《鲁论》和《古论》整理形成的版本,而《齐论》则在汉魏时期失传。
2、《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史记》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
3、《周易》即《易经》,《三易》之一(另有观点:认为易经即三易,而非周易),是传统经典之一,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作为占卜之用。《周易》没有提出阴阳与太极等概念,讲阴阳与太极的是被道家与阴阳家所影响的《易传》。《传》包含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统称《十翼》》,相传为孔子所撰。春秋时期,官学开始逐渐演变为民间私学。易学前后相因,递变发展,百家之学兴,易学乃随之发生分化。自孔子赞易以后,《周易》被儒门奉为儒门圣典,六经之首。儒门之外,有两支易学与儒门易并列发展:一为旧势力仍存在的筮术易;另一为老子的道家易,易学开始分为三支。《四库全书总目》将易学历史的源流变迁,分为“两派六宗”。两派,就是象数学派和义理学派;六宗,一为占卜宗,二为禨祥宗,三为造化宗,四为老庄宗,五为儒理宗,六为史事宗。《周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古代汉民族思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大道之源”。内容极其丰富,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易经》为群经之首,设教之书。
前几天,「剽悍晨读」公众号发出了一篇悬赏征集令,请大家读完前15篇文章,并总结所有文章的精华。每一篇都是一本书精华部分的总结,从4月6日它开始发布第一篇晨读,我便每天准时地守候着。加上自己这两个月开始读书以来已经完成的另外5本书,加起来也算是读过了20本书的精华。
一直在想自己究竟在这些书中获得了什么,于是趁着这个机会,我把所有书的精华内容提取出来,按照自己的想法分类整理,不知不觉间,发现大部分作者的观点,都围绕着5个主题,而它们恰巧又是承上启下环环相扣的,当我们能从1做到5的时候,我们就把一件事做成、做好了。如果大部分的时间我们都能做到这样一套流程的话,那我想,我们的生活会发生一个很美好的改变。这5个主题就是:
① 选择
我们的时间精力总是有限的,想要的太多,那分配给每一项事务、每一个人的就会很少。当我们耗尽一天的精力忙碌于各种事情中时,反而每一项都做不好,甚至连做都做不完,而这又会让我们陷入无尽的自责中。
关于这一点,很多作者都在书中通过不同方式向我们传达: 要想做得好,首先要选择要做什么 。我们要通过自我的探索和排除不重要的事来找到真正有意义的事,而创造意义,也能够使我们更容易投入充沛的精力。
例如培养习惯,最好每次只培养一个对自己最有意义的习惯。而学习新技能,也要问问自己,如果只能选一个,我最想学的是什么。或者应用到更具体的演讲上,每次只讲一个你熟悉并热爱的事才能让听众最大程度的接受。
那么 如何找到这件有意义的事 呢 画三个圆,分别是:我擅长,我喜欢,和世界的需求,重叠的部分那个对你和世界都有重要意义的事情。
应用到 与人相处 上,我们也需要选择。我们要选择合适的人,确保和积极的正面的人一起共事,才不会消耗我们的精力。学会适当的拒绝别人,为自己和他人的成长负责。
除此之外,环境也对我们的身心起到巨大的影响,所以我们也要为自己创造一个 极简的环境 ,选择真正对我们有用的东西,不要让无用之物消耗我们的金钱、分散我们的注意力。
② 投入
选择好了要做的事,接下来就是一个字——做。「做好」,不只有好,还有做,而且做在前好在后,只有我们腾出时间,开始做,规律地做,才有机会改进从而做得更好。
在这一点上,许多作者也纷纷表达了相同的观点: 要保证有专门的时间精力来投入到重要的事情中 。
人们经常说万事开头难,但其实,往往 我们不愿意开始正是因为觉得太难 。这个时候我们要 降低自己的预期 ,先告诉自己,学会比学精重要,做完比做完美重要。也可以试着把开始做的那件事 简化到不可能失败 ,让我们的大脑不再抗拒改变。当然,投入最好是持续不断并且规律的,我会在后面解释这样做的好处。
③ 技巧
写到这里,我会发现,前面两个部分,大多说的都是一些道理,而作者们普遍都有着相似的观点: 若想做好,首先要选择重要的事并开始行动 。这是一种态度,只有有了正确的态度,才能进入到下一个阶段, 谈到技巧和方法 。
涉及到技巧和方法,作者们给出的观点就不再那么一致了。当然,它们有可能是相互补充,但有时也会相互冲突,甚至有些会让我们觉得有些奇怪。
书中提到的方法,它们有的可能更 适用于某一个领域 ,比如如何演讲,如何更有效的影响他人,如何识别并控制我们的情绪等等。
但是也有许多内容是可以 应用在不同领域中 的,无论我们想学习的是什么技能,培养的是什么习惯,和什么样的人沟通,都可以尝试使用书中提出的方法论。
当然有时候我们可能会发现,不同书中的方法论好像说的有点 冲突。 一个原因是不同的方法适用的情境不同,另外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方法本身就是一个因人而异的东西,即使再权威的专家所提出的方法,也不可能适用于每一个人。因此每个作者都可能提出不同的见解,比如有的人自控能力强,更喜欢大的奖励,那他可能适用于推迟满足感的方法,但有的人自控力弱,只有用持续不断刺激的小奖励,才能帮助他们不断的达成并提高自己的目标。
所以当我们决定了要去做一件事之后,怎样能做得好是需要方法和技巧的,读书的确是我们获得这种技巧的一个最好途径,但 读而不用,那这些技巧就只是白白躺在那里的文字。 所以我们必须亲自实践,至于这些技巧好不好用,适不适用,只有 用了之后才知道 ,不是吗。
④ 反馈
承接着上一部分,当我们开始使用书中学到的技巧,我们就需要关注,它有没有帮助我达成我的目标,还是说这种方法并不适用于我,那为什么不适用呢,能怎样改进呢?
上个月仔细读过的《刻意练习》中强调, 及时反馈 是有目的的练习的重要组成,而有目的的练习是刻意练习的基础,否则即使真的做满了一万小时,也无法成为高手。 反馈的内容 首先是 我的目标值有没有达到 ,其次就是我的 方法能否继续改进以达成更高的目标 。想要不浪费好不容易腾出来的时间?那就找到合适自己的技巧,通过不断的反馈调整技巧以适应更高的目标。
⑤ 内化
其实写到上一步,通过反馈不断地调整技巧,就可以基本帮助我们达成我们「做好」的目标了。那这最后一步有什么用呢,其实我自己也在不断的摸索。我的感觉是,一件事情,当我们做好了之后,我们能不能把它内化成一种自然而然的东西,下一次再需要做类似的事情时,不需要花费太多的精力去想我应该怎么做才能做得好,而是 自然而然地做,就能做得好 。甚至,可以举一反三把一种方法应用到其他领域去。这样我们就能省下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探索其他未知的领域。
这个自然而然的东西,不同的书中,有时叫做 「习惯」 ,有时叫做 「心理表征」, 有时叫创建 「流程」, 说的就是你可以不去真正的做,但是能做到 在心里就能演练出,做得时候应该是什么样子能够做得好 。
比如那些音乐大家,他们无须再盯着画满了提示符的乐谱就能奏出天籁之音;成功的CEO,他们有自己独特的工作流程,筛选出哪些是重要的事情也已经成为自然而然的反应;生活中亦是如此,在家做了几十年饭的姥姥,根本不需要思考食材或参照食谱,分分钟就能做出美味佳肴。这都是源于他们大量的重复已经建立好的流程,同时在需要的时候加以修正。
最后,这也就回到了前面我提到的, 投入最好是持续不断并且规律 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把学会的技能内化成一种习惯,正所谓, 优秀是一种习惯 ,大概就是这个道理吧。
最后,附上20本书的清单。让我们一起,从读书开始,把优秀变成一种习惯。与你共勉。
之前我们看书认为的精华部分要么是名言金句要么是一些自己认知盲点的部分,其实这些都不是我们真正应该花时间和精力去记住和留下的,真正的精华应该是以下几种情形:
1、 当概念被清晰界定的时候,有很多概念在不同作者的笔下理解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对于作者当下对概念做的定义,还应结合作者写作背景。
2、 当感觉问题很严重的时候,我们要记住它。当我听到樊登老师《掌控习惯》曾经讲过幂次增长这个概念的时候很受启发,原来微小的习惯可以产生巨大的影响,也因此我记住幂次这个概念。
3、 当感觉解释很意外的时候,比如樊登老师讲戒烟的例子,当一个人正在戒烟的时候别人给他发烟,他如果说:抱歉,我正在戒烟,那他肯定戒不掉的。同样另一个人也在戒烟遇到同样的情况,他如果说:抱歉我不抽烟,这个人最后真的戒掉了烟瘾。为什么区别这么大呢?因为他们身份没有转换,第一位仍然把自己摆在吸烟者位置,而第二位把自己放在了不抽烟者的位置。
4、 当看到逻辑层层递进的时候。这让我想到我的男神领导在我汇报的时候经常跟我们提到的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只有问到最后才能发现事物的底层的规律,才能厘清逻辑。而我们很多时候看书如果只是浅尝辄止则不能探寻到深层次的宝藏,所以要善于培养发现逻辑规律的能力。
5、 当发生转折关系的时候。记得我看过一本书讲的是故事一般发生的规律,一般转折之后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我们记住这个规律能为我们自己的故事素材添砖加瓦。
6、 不同侧面彰显书籍内在价值
7、 当阅读的时候感受到心灵受到冲击的时候
8、书中的奇闻逸事,增添讲述的趣味性
稻盛和夫的经典三本书是《活法》、《稻盛和夫自传》、《人为什么活着》。
1、《活法》是东方出版社于2005年3月出版的图书,作者稻盛和夫。在本书中,作者将正面阐述人生的真理、生活的意义、人生应有的状态,作者将毫无顾忌地阐述我在这些重大问题上的基本思想。
2、《稻盛和夫自传》是稻盛和夫亲笔撰写的唯一传记。稻盛和夫在书中深情追忆了从小学到中学,从青葱岁月到步入职场,从事业初创到收获巅峰的追梦旅程,以及在这一过程中对他影响至深的亲人、朋友和伯乐,为我们展现出一代商界智者高尚的心灵世界。
3、《人为什么活着》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稻盛和夫。它是日本“经营四圣”之一、京瓷集团创始人稻盛和夫先生思想的总结与精华。全书共三部分二十一章,作者用浅显易懂的语言,从宇宙、心智、欲望、人类的本性、人生的考验、苦恼与憎恨、共生与竞争等多个维度深入探讨了“人为什么活着”这一哲学基本命题。
稻盛和夫简介
稻盛和夫,1932年出生于日本鹿儿岛,鹿儿岛大学工学部毕业。27岁创办京都陶瓷株式会社(现名京瓷Kyocera),52岁创办第二电信(原名DDI,现名KDDI,目前在日本为仅次于NTT的第二大通讯公司),这两家公司又都在他的有生之年进入世界500强,两大事业皆以惊人的力道成长。
他指出热爱是点燃工作激情的火把。无论什么工作,只要全力以赴去做就能产生很大的成就感和自信心,而且会产生向下一个目标挑战的积极性。成功的人往往都是那些沉醉于所做之事的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