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通过阿兰德波顿所著《身份的焦虑》,我们解析了现代人的焦虑现状,在处理焦虑的路径上,不同群体有不同的态度。
努力去消除负面情绪,是一种解决方式,但这样最多只能让你成为一个所谓的“正常人”,而努力使自己优秀起来、幸福起来,则是另一种全然不同的处理方式。
我们往往认为幸福需要铺垫,要先消除问题,才谈得上追求幸福,其实不然,当你在追寻的过程中,平凡的生活增添出别样的意义,焦虑不也就迎刃而解了吗?
所以不妨从追问我到底有什么毛病,转换成多问我怎么才能做到,多关注积极的一面,而注意不去强调消极的一面,用这种全新的认知去生活,我们的生活将发生巨大改变。
今天为你解说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选修课“幸福课”。
简介
----准备迈起春天一般的步子吧
哈佛幸福课,是哈佛大学心理学讲师泰勒・本・沙哈尔主讲的积极心理学课程,在网易公开课就可以看到免费的课程视频。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这里着重参考了《我在哈佛听积极心理学》一书,该书是王滟明根据听课笔记整理而成的书,可以说是该课程的精华文字版。
说到沙哈尔老师,多少带有些传奇色彩,他早年练习壁球,曾获得以色列国家级冠军,但短暂兴奋后他便再次陷入沮丧,总觉得没能达到自己的要求,以至于苦练到身体不能承受,好在他开始有意识地追问自己不快乐的原因,后来进入哈佛学习心理学,他找到了答案。
沙哈尔的幸福课是哈佛最受欢迎的选修课之一,据说听完这门课后,“当学生们离开教室的时候,都迈着春天一样的步子”。
转变消极
----用认知行为疗法做出改变
研究表明,当衣食等基本需求被满足以后,财富的增加对我们幸福感的影响就极其微弱了。古语有: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处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我们的幸福感,也像经济效益一样,有着类似边际效应递减的规律。
所以社会价值中物质财富的无限增加,可能会使我们快乐一阵子,但却无法定义幸福。实际上幸福本就是一种感觉,非要量化的话,可以用幸福基准线来衡量幸福感。
我们可以通过行为认知疗法来提升幸福基准线,即在:改变,信念,正确视角,感恩,幽默五方面做出行动。
(1)认知行为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是通过改变思维和行为来改变不良认知,以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治疗方法。
简而言之,就是通过改变认知和情绪来改变行为,行为改变后,又能反过来矫正认知,改善情绪。在此过程中,情感、行为、认知三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2)关于改变的几点认知:
第一,剧烈的改变不易发生,日常的改变往往是基微小的、基础性的。所以不用一开始就给自己定一个宏大的,或者说过于理想的目标,执行过程中也要合理分配任务量。
第二,在改变的过程中,自制力并不那么重要,相反立刻行动更重要。很多事情没有自制力的人也可以做到。
第三,坚定的自我信念,以及他人传达出的信念,可以创造改变的现实。
第四,痛苦难以消除,但可以被接受。选择用积极的、成功的视角而非痛苦的失败的视角来看待事物,是更为科学的有益的方式。
(2)做出改变的行为:
行动,是最为重要的一环,也是决定性的一环,有了全新的认知,行为必须跟上,不然就会回到原点。
当你迷茫时,只要还能控制住情绪,不妨暂时放空思绪,不要犹豫立即开始实践,行为反过来也可以改变认知和感情。
如何行动:
第一,首先找到你自己的优势,提出高一点的标准和执行计划,并坚信自己能够做到,同时去寻求一个对你表示友好,表达赞美的环境,坚持下去。
第二,对于生活中的小幸福,小美好,不要因为适应了或习惯了而视而不见。那些心怀感恩的人,拥有比普通人更融洽的人际关系,其免疫力更强,也更健康长寿。
记得每天写下“感恩日记”——记录3-5件值得感恩的事,隔一段时间对某人写信表达感谢并在正式场合读给他听,或请对方吃一顿感谢饭。
第三,对于生活中的小摩擦、小矛盾,注意发掘幽默感。
你可以通过观察身边那些幽默的人、喜剧演员,来总结他们身上有什么幽默的要点、自己身上有没有这样的特点,并在每天结束时,记录下3-5件幽默的事。试一下,看幽默的人生是不是会轻松很多。
(3)情感的宽恕
无论以上的内容你是否能够做到,都无法改变一个事实,那就是,你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
人都会有喜怒哀乐,请允许自己为人,在情感上对自己好一点吧,允许自己软弱,允许自己偶尔偷懒,做不到。
练习积极
----用3因素增强幸福
1、自尊
自尊与幸福感联系紧密,我们的自尊越高,幸福感越高。自尊到底是什么?其实它包含自我效能感和自我价值感两方面,前者是我们对事物的把握和执行能力,后者是在处理事情中感到的价值。
但长期以来,我们对自尊都存在一些误解,比如,自尊来源于别人的夸赞,以及高成就的人自尊一定高。
但其实高成就的人不一定拥有高自尊,因为自尊来源于我们自身付出与努力带来的肯定,而非外界空洞的夸奖。
自尊分为依赖性自尊、独立性自尊和无条件自尊三层次,三个层次层层递进:
(1)依赖性自尊:来源于他人的表扬和认同,建立在别人的判断和与他人的比较上。
(2)独立性自尊:来源于内在自我,不依赖于别人。
(3)无条件自尊:既不来源于他人,也不来源于自身,不需做任何比较,而是一种自然的存在状态。
那么如何提高自尊让我们感到更幸福呢?可以通过以下的方式:
隐形设想:不断暗示自己,除了自己以外无人知道自己的真实水平,在这种抛开他人的状态下,来确定自己的真实想法。
想象未来:想象未来五年、十年自己会在哪里、做什么,来确定到底什么是重要的。
保持诚实:尝试一周不说假话,不断练习,使潜意识认同自己说的话是有价值的。
2、追求卓越而非完美主义
完美主义听上去好像挺好的,是个优点,但深入了解后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完美主义指的是不受控制地对完美的追求,同时伴随着对失败的恐惧和无法接受,这体现的其实是一种固化的直线思维。完美主义的人永远达不到他设定的本就不切实际的高目标,因而也不会快乐。
完美主义对我们而言,是一个限制性而非促进性的因素,完美主义过度关注结果而非过程,使他们尤其害怕失败,因此可能不愿行动,也就陷入了停滞。
而追求卓越则是注重整体的过程,既追求结果,也能接受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的过程,这体现的是一种灵活变通的思维方式,追求卓越的人享受过程,所以也懂得休息。
提出完美主义,是希望我们能避开这一陷阱,用追求卓越来代替完美主义
3、处理好亲密关系
对于亲密关系我们需要引入一些新认知:
(1)亲密关系中必然有冲突存在,我们需要允许冲突存在,并学会处理冲突
(2)亲密关系是被了解而非被认可
(3)亲密关系不能自生自灭,需要双方树立持续付出和经营的意识
如何处理好亲密关系,除了避免以上的认知雷区外,还有一个十分接地气的实操技巧,那就是:抚摸与拥抱。试着每天拥抱你的伴侣8-12次,不用一星期,不光你们的关系,你们的人生态度都会发生积极的转变。
稳稳的幸福
----以追求幸福为使命的积极心理学
读完这些,是不是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以前你可能会问:我到底有什么问题?而现在你发现还可以问:我有什么天赋,有什么变得更好的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要是有谁要去看心理医生,大多数人的反应可能都是这人一定有什么毛病,而不是这人可能想变得幸福。
这是由于心理学发展到现在,践行的使命更多在于帮助解决痛苦,也就是仍处在传统心理学领域。所以我们普通人对心理学的认知通常都停留在传统心理学这一狭隘的组成部分。
实际上心理学的内容是很广阔的,心理学的三大使命是:解决痛苦,追求幸福以及发展和培养天赋,使平凡的生活更具意义。而传统心理学刚好只践行了第一层使命。
传统心理学过度强调心理消极的一面,而积极心理学关注心理积极的一面,注重改善个人发展,尽管积极心理学仍在发展早期,但积极心理学仍是对传统心理学的必要补充。
学习积极心理学,不仅可以帮助打开我们长期以来因传统心理学影响而受到的思想禁锢,更多地关注积极面而非单一的消极面,也有可能激发我们个人的潜能。
那些说积极心理学是心灵鸡汤的人,只不过是停留在了肤浅的情感层面,而没有继续行动,也没有改变固有的认知。
积极心理学可以说是平易近人的,它并没有那么多光环和神秘感,对我们普通人而言是能起到实际帮助的,《哈佛幸福课》的导师泰本哈切尔教授正是积极心理学的倡导者。
缓解痛苦是必要的,但追求幸福也同样有此必要,如果没有对幸福的期待,生活就会是一潭死水。
强烈推荐大家去看看原课程视频,想要进一步了解积极心理学的,也可以看看其他的参考书籍,后面有机会再和大家一起聊聊。推荐几本积极心理学的著作,沙哈尔老师所著《幸福的方法》、《幸福超越完美》。
希望大家都能过得更加幸福❤
主笔:阿丘
编辑:如沐书单
:网络 侵删
关于幸福的话题,你有哪些想说的,留言板告诉我们哦~
如果您的阅读习惯是在公众号中阅读,欢迎 关注如沐书单公众号 哦~精彩荐文剖文不容错过,还有惊喜“一文看懂”系列等着您~
第五课
第五个前提:
我从哪里来
幸福不仅重要,也应该重要(it also ought to be important)
但我们被负面情绪包围时,我们的脑子会被事情本身所局限,思考变得狭隘
我们在体验正面情绪时
体验幸福的人,人缘好,有魅力,身体也会好等等等等…
那么,我幸福了,别人怎么办
人们追求幸福时有罪恶感
但,幸福是个正和博弈,你幸福了,会友善,也会带给别人幸福
幸福使你对别人更豁达
一周多做五件善事
改变世界之前,先改变自己
人们通常只看你怎么做,而不是看你怎么说
传播幸福的最好方式就是让自己幸福,这叫以身作则
信念是自我实现的预言
1公里,4分10秒
期待效应的正面与负面几个实验
把一群75岁老人放到他们55岁生活的环境中,发现他们变年轻了
穿上飞行衣,40%的人视力变好了
暗示的力量:不停地对人说老,会使其行动变慢,潜意识在作用;暗示"成功"的人表现会好
[ 这让我想起了 , 假话说一百遍就会成真
不管好的坏的 , 多次重复 , 让目标信以为真 , 就是真的了
]
所以问题是我们如何创造一个积极的情境 , 来提高我们的能力
第六集
信念是自证的预言
如何创造积极的情境
动力
一致性
我们的大脑喜欢现实与理想统一,当两者不一致时,解决方式
1update schema改变我们的想法
2Ignord/discard屏蔽客观信息
3actively seek confirmatory data寻找与理想(大脑中原先的观念)一致的证据,不论积极还是消极,以配合我的大脑中的schema
4creating a new reality创造一种新的事实
Learn tofail ,or fail to learn
悲观主义者
对自己的期望不高,动力不足,认为自己表现不好
思维会寻求一致性
表现通常与他们的期望一致
然后他们会说:我早就说过自己不行的吧所有人说,是啊,你很实际,你早说过
如果表现意外中的好,他们会说:这只是运气罢了下次就没那么好运了然后思想为了保持一致,陷入之前的循环,超常发挥后,又会再度变得现实
乐观主义者
信念十足,期望很高,动力十足
思维寻求一致性
表现不好时,因为他们信念十足他们会认为:如果我能吸收这次的教训,那么我下次就会表现的更好了别人会说,拜托你现实点吧但他们不为所动,不停地靠着强大的信念努力直到把理想变成现实,让他们一致
我要如何解释失败这件事
是世界末日,还是能往成功的必经之路
不把一次的失败看得太重,其实还是抗挫折的能力这又是一开始讲的,如何去解读解读比信息更重要
现实的乐观主义与不现实的乐观主义
如何分辨信念是否现实
The Stockdale Paradox:
不要把最终胜利的信念与现实的磨练这两个因素混淆起来前者必不可少,而后者无论如何都要接受
错误的乐观主义,迟早意味着幻灭,绝望,愤怒
成功三个要素
乐观,激情和勤奋
为什么高期望有效,而大人们总是不停地降低我们的期望呢
因为很多人相信,高期待导致了失望
基础幸福水平base level of happiness基本是固定的,
不会因为你找工作失败或成功,追求女孩失败或成功,买**失败或成功变化,只是不停地起伏
好的一面是,你可以随意的冒险,即使失败了,也会很快恢复正常水平
如何是提高呢
提高自尊心的方式:
解决问题而不是逃避问题
解决问题指允许自己冒险不是在恐惧区,而是在学习区中,承担失败的风险去处理解决和直面那些对你来说很重要的事
如果你之前没有当众说过话,去尝试一下或去一个你很想去而没去过的地方会有一个起伏,但base level会有所提升
为什么基础水平在处理问题而非逃避问题的时候提升呢
1自我认知
我们通过观察自己的行为来判断自己的自尊,如果我去处理问题,尝试新东西,我们就会觉得自己勇敢,觉得自己很牛,我们用同样的方式来判断别人和自己都是通过行为
2即使我们失败,我们会发现失败带来的痛苦远小于与相像中失败有关的痛苦这样我就更自信了,因为我能处理它我实际上比相像中更有复原能力
我的自尊水平就这样提升了
第七课 关注
我们如何能更乐观
1付诸行动
为什么一味的赞美一味的积极自我暗示没有用,甚至会有害
班杜拉(Bandura)等发现一味灌输积极的语言和信息,
与其空谈,不如直接行动
因为努力和行动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我们一点点进步,就会给我们极大的信心,然后让我们更一步的努力
一味的语言的激励不管用,要促使其行动才有效
失败的意义失败的时候,学会从积极的角度去诠释他
我们行动时,不管成功还是失败,都会使我们信心增强,自尊增加,是一个螺旋向上的过程
如果我们总是逃避,不给我们行贩机会,就会产生一个下滑的螺旋曲线
2相像,把目标放在心中
想象自己付诸努力,并获得成功真的能让你更容易成功
Why因为大脑分不出真实的事物与想象中的事物so当我们相像成功的时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欺骗了大脑,让他信以为真如果反复的想象,大脑就真的以为你成功了大脑讨厌不一臻性,于是它就会将外在的与你脑内成功的相匹配起来
不总是有用,但很多时候能起作用
大脑是个模拟器要调用各种感管激发感情
容易犯错的地方
关键是不要只是关注于终点
实验:一组想象自己得A,一组想象自己通过不停地努力读书而得了A后组成绩要好很多
3 认知疗法 Cognitive therapy
感情受思想驱动
Event --> Evaluation(thought)-->Emotion
如果我们想情绪,我们应该改变产生评价和想法的阶段
认知疗法的含义是我们需要重建理性和真实
比如约某人出去被拒绝,而觉得没人会喜欢你了这是非更改的想法认知疗法所做的是重建理性 "是的,我很受伤,但哈佛还有好几千男人呢"
问问自己,我在什么地方扭曲了事实或者对自己看法,从而导致了非常负面的情绪
3M误区
1夸大,夸张了已发生的事实
过度归纳
一次考得不好,归纳我我智商低,永远考不好---->这只是一次失败下次努力
邀约被拒,归纳为没有人会喜欢我了---->我身边还有好多其他男人呢…
All or nothing,把失败灾难化
这是阻止我们挑战自己的一个重要因素 , 因为我们怕失败 , 一旦失败就意味着所有
2缩小
视野狭隘,把目光聚焦在少数身上,以此得出结论
比如把目光放在自己的缺点,或者别人的优点而觉得自己不如别人
解决办法是纵观全局,放大视野
一味忽略正面信息和负面信息都是不对的
3伪装捏造(Making up or fabricating)
自我责备 与 责备他人
非理性的自我责备:受虐妇女总是说:这是我的错而不理性地认识到,他是施暴者,我要离开他
非理性的责备他人:自己没考好试,怪致男朋友和女朋友身上自己要负起责任而不是指责他人
过度责备自己与过度责备他人都不对,应该遵从现实
情绪化推断
比如:我妒忌他人,所以我一定是个坏人
把个人情绪理解成现实情况而不是把情绪当成情绪本身,情绪不一定反映现实只是我对现实的评估
比如 : 我很害怕失败 , 所以失败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
事实不是这样,我们会很快恢复,重要的是做出正确的评价
关键是遵从现实,如何遵从现实呢
通过质疑
Eg1:我的结论是否贴合现实
Eg2:它是否理性
Eg3:我是不是忽略了重要的因素还有什么因素是要考虑的
Eg4:换有没有放大什么忽略什么好的或者坏的
Eg5:放大视野,看看全局怎么样
最幸福的人的研究:
1他们遇到痛苦的机率不比普通人小,只是因为解读不同而恢复得更快
沮丧时会想我确实很沮丧但没什么,我能从中学到什么呢,怎么才能更快的恢复呢
悲观主义者会沉浸在沮丧中更长的时间
解读往往成为自证的预言
乐观者认为,痛苦只是暂时的,很快会过去悲观主义者认为,我很痛苦,走不出来
结果一切都自证了
关注
人们看待事实的方式比客观事实本身更影响人们的幸福感
内部因素对我们幸福比起外部因素来说,起更大的作用
我们的关注点取决于我们自己,把失败和苦难视为灾难还是成长的机会
关注点创造现实
两种原型:
解释如何重建认知从而创造现实
知足常乐型 benefit-finder
关注好的一面,在困境中找希望
自怨自艾型 fault-finder
永远关注不顺利的那些事,关注于人际关系中存在的问题,自己本身的问题
极端者,通常感到无助,容易向现实屈服他们相信糟糕的现状与他们无关而全然没有认识致,是他们自己的关注点创造了这样一个糟糕的现实
他们相信,无论他们怎么做,得到的都是最差的,他们向现实屈服,而这一切也是自证的
所有 人都处于中间状态现实有好有坏,关键是要找一个平衡点
不顺心的事总会发生,我们可以选择渲染在痛苦中,也可以选择,抓住这宝贵的机会,学习一些东西这是我们人生宝贵的财富和经验
最后,
从自怨自艾和知足常乐两种角度回顾自己的人生
很精彩
第八课 知足常乐
2013-03-11 00:15:38
知足常乐的好处
知足常乐使人看到好的一面,使人心情能更加好,而一个好的心情,可以使人在各方面表现更好(人际,身体)道理就是这么简单
人的积极性是可以培养的
积极常乐者长寿
既然乐观这么好:
为什么不是每个 人都乐观呢
乐观主义者被认为是detached(脱离实际)
这个世界如此可怕,每天发生可怕的事,人生短暂,混乱痛苦你怎么能够乐观呢
我们的媒体喜欢报道负面的消息这不是坏事这是媒体的社会职能:突出原本可以被纠正的错误引导人们去改变
但媒体并没有实事求是地报道新闻它会强调事情的某一方面,这小孩媒体的偏见问题它倾向于报道负面新闻它像放大镜而不是镜子它反映的不是事实,而是事实某一方面并将其放大
媒体放大了消极一面,其实使我们变得消极尤其是现在我们不断地受到24小时的负面新闻轮番轰炸
我们应该关注负面,并努力改正但 对于那些对 " 乐观 " 的人说 " 现实点吧 " 的朋友 我们应该知道 , 他们完全没有抓住要点 因为detached的不是乐观的人,而是自怨自艾者因为这世上美好比丑恶多而是多的多两方面都要关注
关注积极面很重要,他让我们心情好从而更健康和幸福
而且focus creates reality
同样我们脑海中无时无刻不充满了消极的念头因为我们习惯于关注负面
要想改变,这是一个入手点
怎么才能变得更乐观
Apperiate珍视已经拥有的东西
我们所珍视的事物会因为我们的珍视而升值
虚伪的珍视破坏性很大
现实中总有东西值得apperiate
如何纠正错误的做法
社会层面:
关注更多积极的新闻
个人层面:
适应性的两面:
对负面的东西习惯后不在在意
对正面的东西习以为常,觉得理所当然
比如家庭,朋友
适应逆境,但不要把好东西当成理所当然…
问题是 : 如何不把别人对你的好当成理所当然 而同时不让别人把你的好当成理所当然呢
是不是一定要经历外在不同寻常的痛苦时才能体会到平时拥有的东西的珍贵比如健康我们生活中充满了珍贵的东西,但我们却习以为常
把感恩作为一种生活态度养成寻找和感激的习惯
只有几个月生命的绝症病人会说:活了这么多年第一次感觉自己活着
学会感恩
每天问自己,你今天遇到什么开心事了吗
每天列出值得感恩的5件事
问题是,要保持新鲜感因为每天这样做会习惯这方法就不管用了
So,试试每周一次
或者,每天引出新元素用心观察新鲜的东西形象化
第九课
回顾上节课,讲述感恩的作用
主动向明人表达感激双赢
一段时间后,幸福值下降每周重复一次可以维持幸福值在一个很高的水平
书写
谈论
沉思
最好
坏
坏
好
最糟
好
好
坏
分析与重现之间是有区别的
写下和说出痛苦的经验有好处而只在脑子里分析有坏处
沉思积极的经历有好处(回想最快乐的日子有好处)
为什么越战老兵30%有创伤,而大屠杀幸存者没有
前者不能说,只能在脑海中不停地想,越来越糟
后者可以谈论,交流,书写,分享使他们的生活更好
改变:
改变很难
改变是有可能的
神经可cu性:大脑像肌肉,越用越发达
但改变需要时间,没有捷径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体会,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读《哈佛家训》有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读《哈佛家训》有感1假期中,我读了一本好书,这本书就是《哈佛家训》!
有一次,去逛书店时,不留意间看到了《哈佛家训》,当时还以为和其他一些打着哈佛耀眼的招牌吸引眼球的书一样,只不过是商业炒作的一种噱头而已,但当我仔细看了以后,我发现自己大错特错,这本书可以说篇篇精彩,字字有道,于是我迫不及待的买了下来!
回家后,我急切的打开了书,赶紧来看里面的内容。里面的内容可谓是丰富极了!每个道理后面都会跟一个小故事,让人们很容易的就会记住这个道理,而且使人爱不释手那!
我来给大家说一个在《哈佛家训》这本书里我最喜欢的一个故事和道理吧!我最印象深刻的是“摆脱懒惰的纠缠”这一小章节。这里面有一个小故事,相信人们也应该听过,讲的是:有一位母亲要出远门,给懒惰的儿子脖子上套上一张极大的饼。10天之后,她回到家后,发现儿子已经死了。为什么呢?因为她的儿子只吃了嘴边的那一块,而懒得动一下将脖颈后的饼转过来。
听了这个故事后,有人会问我问什么会喜欢这个故事。我想告诉大家,因为我可以说是一个十分懒惰的人,家里打扫卫生时,我总想办法逃避,不愿意去干,有时连学习拿笔这种事情都懒的去做,但是,这又有什么好处那?反过来这些事物会再给你颜色看!因为懒惰是人的一种劣根性,我们每个人都喜欢舒适,比如:能站着拿的东西绝对不会跳起来,能坐着拿的东西绝对不会站起来,能躺着拿的东西绝对不会坐起来。
但是我们有没有想过要改变它呢?富兰克林曾说过一句话:“懒惰像生锈一样,比操劳更能消耗体力;经常用的钥匙,总是亮闪闪的!”这句话说的太对了,要是长时间不用就会生锈,则大脑长时间不用也会生锈,但这个生锈和钥匙的生锈是不一样的,如果大脑长时间不用,就会像被封锁起来了一样,不像原来一般好使了,所以我们要勤动脑筋才可以!
一个人如果想战胜懒惰,勤劳则是唯一的办法。对个人而言,勤劳不仅是创造财富的根本手段,而且是防止被舒适软化,消磨精神活力的“防护堤”。一旦养成勤劳的习惯,往往会拥有一份稳定的愉快心情。因为他专注,意念与行为协调归一,所以恶劣情绪便没有潜入的机会,更没有盘踞的空间。一个进入勤劳状态的人,心中就不会有长久驻足的懒惰。所以,克服懒惰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是自己忙碌起来!
这本书中还有许许多多的小故事大道理来等着我们来将它阅读。比如:告诉你人生的价值;告诉你爱是什么;告诉你怎样成功;告诉你优秀的品质……
同学们,你们有时间的时候,可以找来这一本书,仔细地品读一番,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哦!
读《哈佛家训》有感2《哈佛家训二》让人想到哈佛大学。是,它就是来自一位哈佛博士的家教课本。哈佛大学是全世界鼎鼎有名的一所大学,我也梦想走进这所名校。这所大学为什么这么举世瞻目?因为它先后培养了7位总统,34位诺贝尔奖获得者,里面有数以百计的世界级财富精英。这些杰出的人物,曾经对美国和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还在继续生产深远的影响。哈佛靠什么打造了这些巨人?他们的教育中有什么深藏未露的秘密?
在寒假,我读了《哈佛家训二》这本书,其中有一篇让我最难忘《从哈伦德到肯德基》。哈伦德是肯德基的开创者,是一位开创事业欣欣向荣的一位人,他不是第一次成功,而是经历了许多的风雨,持之以恒的毅力,让他在88岁高龄时成功了。
在5岁时,他的父亲就去世了,14岁就辍学。然后在农场干杂货,但并不开心。他当过电车售票活,也很不成功。在16岁时参了军,军旅生活让他痛恨无比,服役期满了后,就去了阿拉巴马州,开铁匠铺,不久就倒闭了,然后在铁路公司当了机车司炉工,娶了妻子,在得知他妻子怀孕当天,他就被解雇了,他的妻子趁他去找工作时,把所有的财产都带走了。哈伦德没有放弃,他又卖保险,卖轮胎,经营一条渡船,开加油站,结果都失败了。哈伦德又做过很多事情,结果都半途而废。
眼看一辈子就要过去了,但哈伦德一无所有,到了退休时,邮递员送给他第一份社会保险,他拿着这105美元的支票,开了一家快餐店,当时他65岁,到了88岁的高龄时,他终于大获成功,那家快餐店就是人人知晓的肯德基。
哈伦德跟我们大多数人一样,不甘于到退休的时候还一事无成;但哈伦德有跟我们大多数人不一样,一次次的挫败,再加上65岁的年纪并没有成功,他没有放弃继续努力的理由。
产生一个新念头,就会产生一个新希望,在人生的舞台上,击球的机会是自己给的,打不打取决于你的行动,而不是你的年龄。
当失败打不倒我们的时候,失败就变成了成功。
读《哈佛家训》有感3一边是生机盎然,一边是落叶凋零,人生旅途中,喜与悲,成与败,只在你一念之间。——题记
两个不如意的年轻人,一起去拜望师父:“师父,我们在办公室被欺负,太痛苦了,求你开示,我们是不是该辞掉工作?”两个人一起问。
师父闭着眼睛,隔半天,吐出五个字:“不过一碗饭”。就挥挥手,示意年轻人退下了。才回到公司,一个人就递上辞呈,回家种田,另一个什么也没动。
日子真快,转眼十年过去了。回家种田的以现代方法经营,加上品种改良,居然成了农业专家。另一个留在公司的,也不差。他忍着气,努力学,渐渐受到器重,成了经理。
禅师的一句话让两个年轻人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只因坚守的信念不同,收获的果实自然不同。一个年轻人听了禅师的话后辞去了工作回家种田,经过不懈的努力成为一名农业专家,而另一个,在公司中忍气吞声,却在不断的进步,最后成为公司的经理,两个人在一起谈论,不禁为当初两个人不同的信念而感到诧异,禅师的一句话只不过是给他们的信念找一个坚信的理由罢了,坚定的信念,能够超越自己,实现梦想。
信念是什么?他就是那个让你改变态度,转变想法,付诸行动的驱动理念。“不过一念间”就能够改变多少人的未来,改变多少人人生的追求。
成功的道路千万条,只因坚守的信念不同,走上的道路必然不同,要相信奇迹,奇迹就会发生,因为虽然行动的力量是有限的,信念的力量却是无穷尽的。每个人只有在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之后,才能迸发出内在的潜能,可见,信念的力量不可小觑。
很多事情的成败都源于人的一念之间,当人们面对同样的事情产生了不一样的念头做出不一样但绝对能够改变一生命运的决定的时候,结果就已经注定了,所以我们应该相信信念的力量,例如:你在学业中遇到了挫折,一蹶不振,却在偶然间听到老师说你很有前途,只要肯努力一定会成功!于是,你奋发图强,努力不辍,成绩直线飙升。所以只要不停的坚信你会成功,就一定会实现梦想!
在成与败的关键时刻,比金子还珍贵的东西是信念!只有坚定心中的信念,你才会超凡脱俗,达到理想中的自己。让我们带着理想的翅膀,心中怀揣着对信念的执着,越过浩瀚的海洋,飞向成功的彼岸吧!毕竟,希望给予我们的,除了希望,还有驱动力……
读《哈佛家训》有感4《哈佛家训》这是领导给我看的一本书,这是一本教父母如何培养孩子的。开始我还很奇怪,这是家长看的,给我看干嘛。可是当我一页一则一章看过后我才明白了领导的心意,这本书讲了品性、梦想、真爱、成功、思维、心理、智慧、创意还有勇气和觉悟。书中的主人公因为一个小小的事件,一句话从平庸到非凡,从失败走向成功。
读完这本书后我的感触也很深,像《被拆掉两次的亭子》中的父亲将亭子拆建两次,绝不仅仅为了满足一个孩子的愿望,更是为了满足一个成人自我完善的道德要求,就像我们一样在社会生活中失信念增大交际成本,会使许多简单的事变得艰难甚至不可能,所以一个希望得到社会尊重和支持的人是不愿意牺牲诚信原则的,在和客户讲时只讲有活动,不讲还没有申请下来的活动和政策。
还有一篇《永远都坐前排》,坐前排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在这个世界上想坐前排的人并不少,而真正能够坐在前排的人总是不多,许多人之所以不能坐到前排,因为他们根本就不敢坐在前排。一位哲人说过,无论做什么事情,你的心态决定你的高度。坐前排,不仅可以激发追求成功的愿望,更重要的是它还可以培养一个人追求成功的勇气和信心。像我们开会时一样,坐前排可以听得清楚,好交流,还可以告诫自己要认真。
还有很多,比如《今天只有一名顾客》、《百万富翁17岁》等等,读了这本书我也深深的被这本书所感动,它不仅仅是一个个的故事,也是一个个的哲理,告诉我想要改变一件事,就要先改变自己。只有认识到自身的'不足,才能得到真正的成长。不是停留在嘴上,而是真正付诸于行动,做一个言行一致的人,做一个虚心进取的人。我的每一天已经开始改变……
读《哈佛家训》有感5最近我阅读了《哈佛家训》这本书。这是一本让人受益匪浅的书,它给予了我许多人生的启示。
《哈佛家训》以品性、梦想、真爱、成功等十个章节,精心收录了一百多个生活中的小故事,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通过一个个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例阐述了人生的大道理,启迪我们对人生进行多角度的思考,引导我们从平庸变得非凡,从失败走向成功,让身陷绝境的人看到希望,让自暴自弃的人重新树立起自信。这本书告诉我们:高尚的思想、优良的操行、责任感等品德的修为对取得成功是多么的重要!
书中有一篇《名著从一页纸开始》讲述了这么一个故事:有个美国青年哈里爱上了写作,但总写不好。他认为要等灵感来了才能写出优秀作品,所以每天总在等待“情绪来了”。结果自然是可想而知的。后来,他认识到到想要实现目标,必须坚持,鸿篇巨著是从一页一页写出来的。经过12年的努力,他写出了经典名著《根》,并荣获“普利策奖”。
读《哈佛家训》有感6如果我们从小就知道,做好任何事情都必须付出艰辛的努力,那么我们就不会害怕困难,就不会在遇到挫折时,而轻易地放弃。联想起平常做课后练习时,如果遇到比较难的题目,我不是弃之不理,就是随便填上一个答案来糊弄了事,自己经常是得过且过,自欺欺人。我不由得非常惭愧。
《哈佛家训》是一本适宜我们任何一个人阅读的书,它的每一篇故事给我们带来了透彻心灵的感悟。我要让《哈佛家训》时时刻刻地鞭策着我,除了学好书本上的知识,还要加强思想品德上的锻炼,成为全面发展的接班人!
《哈佛家训》这本书,看了一个故事就让我永生难忘。它里面有几百几千个哲学故事,在这些中,有一个故事让我记忆深刻。
读《哈佛家训》有感7寒假里,老师推荐我们读美国威廉、贝纳德写的《哈佛家训》这本书。这本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生动有趣,寓意深刻,这种教育故事对我们的心灵 有很好的感化作用。
例《被拆两次的亭子》这个故事,墨西哥总统福克斯的父亲是一个小农场的场主。有一天,父亲觉得园中的那座亭子已经太旧了,就安排工人准备将它拆掉。福克斯对怎样拆除亭子很感兴趣,父亲答应等他从寄宿学校放假回来再把这座亭子拆除。可是他走后,父亲让工人们很快把亭子拆掉了。等福克斯放假回来,发现亭子已经不见了,整天闷闷不乐。父亲惊异地看着儿子,知道自己做错了,为了兑现诺言,父亲重新找来工人,让他们按照旧亭子的样子再原来的地方造一座亭子,亭子造好后,父亲找来福克斯,当着他的面把亭子又拆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将一座亭子拆掉两次,绝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一个孩子的愿望,在院子里重新拆掉一座亭子,就在孩子心里重新建起了一座亭子,这座亭子就是一个信念——诚信的信念。诚信应该筑入每个人的心里,因为它是我们做人的根本。
《当一块石头有了愿望》这个故事,讲的是乡村邮递员希瓦勒被一块石头绊倒以后,就萌生出一个念头,如果用这些美丽的石头建造一座城堡,那是多么美妙啊!为了实现这个梦想,希瓦勒在发后的二十年里,他没过上一天安闲的日子,白天他是一个邮差
和运输石头的苦力,晚上他又是一个建筑师,他按照自己天马行空的想像来构筑自己的城堡。终于有一天,希瓦勒用了二十年的时间,凭着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建成了他的梦想城堡。现在这座城堡已成为法国著名的风景旅游点,它的名字叫“邮递员希瓦勒之理想宫”。当一块石头有了梦想,它垂涎三尺不再是石头,也不再静卧在泥土之中,因为,有梦想就会有奇迹。
这本书以品性、梦想、真爱、成功、思维、心理、智慧、创意、勇气和觉悟十个章节辑录了一百多个生活中的小故事。每个故事讲述了一个个名人成功的艰辛与困难,具有丰富的教育意义,给我们思维以启迪,引导我们对人生进行多角度的思考。同时这些故事为我们带来生命的祝福,带来阳光和水,带来像彩虹一样灿烂的未来。
读《哈佛家训》有感8最近,我读了博文主编的《哈佛家训》,“家训”顾名思义是教育人的。这本书汇集了哈佛大学300年最顶级的教育理念和哈佛家训精华,从人生哲理、优秀品质、杰出本领、人性弱点,以及哈佛家训等多个角度,充分诠释了哈佛大学教育理念中的精髓和哈佛家训的要旨,触及了人生中最朴素的感情和人性中最本质的东西,并挖掘出成长路上最丰富的成功内涵来为成功为社会精英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中,我最喜欢的还数《学习到底是为了什么》中的《真正要学习的是学习方法》和《能力比知识重要》了,它们让我颇有感触。
歌德说过:“真正的学者知道怎样从已知引出未知,并且逐步接近于大师。要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关键就在于必须学习如何学习。”而学习不能死学,要灵活掌握学习方法。
看到这儿,我不禁想起了自己的学习方法。
以前低年级时,我的学习成绩在班里是数一数二的,但随着年级的增长,我的学习成绩一落千丈。而原因就是因为课本上的好多知识我都是“死”背“死”抄,一单元学过去后就基本忘了。等考试了,救灾去看去背,可最后,一个也没记住。考试只能考几十分。现在想起来,我就惭愧。而读了这篇后,我学习上开始注意学习方法的改进,不“死”背“死”抄,而是抓重点要点,从理解入手……现在成绩也一点一点地上去了。我为此很高兴。
在《能力比知识重要》中说,在掌握学习方法,获得知识的基础上,要有更好的生存能力。生存下来,才能更好地获取知识。书中还举了个很明显的事例。
一名大学教授在乘船时间船夫会不会数学。船夫说不会。教授摇了摇头,他认为船夫失去了了人生的2/6。而当快要下雨时,船夫问教授会不会游泳,教授也说不会。船夫摇了摇头,因为教授将失去全部的人生。是啊,没有能力,有知识有什么用呢?到明白过来,那就一切都晚了。
《哈佛家训》这本书告诉了我许多道理:生命的价值、时间的宝贵、学习的原因、人生的价值……而这些都往往是被我们忽略了,所以我们更应该吧这些错误找出来并去改正它。
读《哈佛家训》有感9今天,我将作业写完后,觉得没有事情可干,便打开了我的《哈佛家训》认真地读了起来。可是,当我看到这一部分时,我深有体会。
这部分讲了一个故事。京剧大师——梅兰芳很谦虚,从不因为自己是著名的演员而自傲。他有一次在演出京剧《杀惜》时,在众多喝彩叫好声中,他听到有个老人观众叫道“不好”。这时,梅兰芳立刻将这位老人接到家中,恭恭敬敬地对老人说:“说我不好的人,是我的老师,先生说我不好,必有高见,定请赐教,学生决心亡羊补牢。"当老人提出问题后,梅兰芳恍然大悟,连声道谢。以后梅兰芳经常请这位老先生观看他演戏,请他指正,称他为“老师”。
一个人越谦虚,进步越快,就越能正视自己,看到自己的局限,然后就有机会突破自己的局限。因为自己是有局限的,这个局限要破除,只有正视这个问题,才可以谦虚地认识自己的能力,才能看到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突破自己的局限,在每一次的突破中使自己成长。
青少年正处于人生的起始阶段,要让谦虚伴随着人生中的每一次脱变。
读《哈佛家训》有感10《哈佛家训》中编选的每一个故事都能令我们启迪,不但能让我们知道优美动听的故事,而且还告诉了我们深奥的人生道理,点燃我们内心的智慧火花,使我们能从一滴水看到大海,由一缕阳光洞见整个宇宙。
在这本书编选的上百个故事里,有两个故事让我记忆深刻,明白了人生哲理,这两个故事分别是《篱笆上的铁钉》和《高斯的正17边形》。
《篱笆上的铁钉》讲述了一个比起很坏的男孩通过钉钉子拔钉子来控制自己的脾气,后来留下了许多钉孔,爸爸指着钉孔告诉了他许多道理。通过这个故事我明白了:最宝贵的生命财富是你的家人和朋友,他们让你变得勇敢,自信。当你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会支持你,向你敞开心扉,或者亲听你的一切烦恼。可是,有时你会说出伤害他们的话,或者做出让他们伤心的事情时,不要认为他们不会在意,就像在篱笆上钉上钉子一样,伤痕会留下永远的痕迹。坏脾气就像一把双刃剑,它在伤害别人的同时,也伤害了自己。
高斯真是一名数学天才!他居然解决了一桩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数学难题!但是,每当他回忆起这件事时,总是说:“如果有人告诉我,这是一道有两千多年的数学难题,我可能永远也没信心将它解出来。”通过这句话,我顿时发现了:有些事情,在不知道他有多难的时候,我们往往能做得更好。由此看来,真正的困难并不是困难本身,而是我们对困难的畏惧。
如果,你看了《哈佛家训》这本书,那么你一定会被它深深的吸引的。
《百年哈佛教给学生的15种杰出本领》(博文)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zbtZDCHl3UvJMchfjpTxYQ
提取码:os2t书名:百年哈佛教给学生的15种杰出本领
作者:博文
出版年份:2009-6
页数:224
内容简介:
《百年哈佛教给学生的15种杰出本领》浓缩了哈佛大学300年来积累的人生智慧的精华,从自我定位、终身学习、把握机遇、善待情感、统筹时间、团结合作、培养口才、人际交往、塑造形象、控制情绪、发掘潜能等方面,总结出哈佛教给学生的15种本领,旨在指导广大青少年练就出众的本领,为将来适应社会、迎接人生挑战做好充分的准备。
“先学会生存,才能学会生活。”对于哈佛大学这样的百年名校来说,培养学生的生存本领远排在教授具体的知识技能之前。现今,生存竞争如此激烈,但成功的人生并非难求。只有拥有杰出的本领,才能游刃有余地面对各种机遇和挑战,比别人更快地获得成功。
“赠人以物,予人以钱,不如送人以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