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约翰·塞巴斯梯安·巴赫 性别:男 国籍:德国 生日:1685年3月21日 巴赫的家族中,许多人都是多子女的,巴赫的父亲共有六男二女,然而长寿者仅有三男,塞巴斯梯安是其幼子附带说说,巴赫本人前后有两位妻子,前妻生育了十三个孩子,后妻则生育了七名子女,共生育了子女二十人,但在他去世时,仅剩下九人,已不足其半数
巴赫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是18世纪上半叶欧洲最伟大、最有影响的作曲家。他是巴洛克音乐时期的重要代表人物。由于他一生杰出的创作活动和对音乐艺术的发展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在世界音乐史上,巴赫素有“音乐之父”的美称。
巴赫于1685年3月21日出生在德国的埃森纳赫城。幼年的巴赫对音乐抱有浓厚的兴趣。很快便掌握了风琴、小提琴等乐器的演奏方法,同时也开始在作曲方面崭露锋芒。巴赫在上中学时就开始广泛地参加各种音乐活动,以后又在吕奈堡的教堂里担任歌手。从1708年开始,巴赫一直担任乐师,并创作出了许多具有很高价值的作品。
巴赫的音乐是彻底的德国风格的音乐。他是一位著名的复调音乐大师。他的作品风格庄重而严谨,纯洁而虔诚,写作技巧十分高超,作品的内容也十分深刻。他以许多音乐形式都作了重要的发展和创新,如协奏曲、管弦乐曲和钢琴曲等等。
巴赫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其体裁形式也十分多样,其中有风琴曲、钢琴曲、小提琴曲、大提琴曲、长笛曲、康塔塔、管弦乐曲及许多宗教内容的声、器乐作品等。这些作品中最著名的有《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平均律钢琴曲集》、《法国组曲》、《英国组曲》、《赋格的艺术》、《a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六首小提琴无伴奏奏鸣曲及组曲》、《六首大提琴无伴奏奏鸣曲及组曲》、《布兰登堡协奏曲》以及《农民康塔塔》、《咖啡康塔塔》、《马太受难乐》和《b小调弥撒曲》等等。
巴赫精雕细刻的音乐技艺以及作品中深刻的哲理意蕴使他成为乐坛的巨人。他的音乐在风格上虽然还与复调音乐的旧传统有着密切的联系,但由于他积极地发展了主调和声思维,从而把复调音乐提高到了新的水平。巴赫的音乐具有哲理性,但他的作品中的哲理性是与抒情、写景相结合,因而他的音乐使人听来更亲切、更易于为人们所接受。巴赫是一个承前启后的人物,他的音乐吸收了前几个世纪音乐创作的最高成就,并为日后贝多芬等伟大音乐家的出现打下了稳固的基础。
钢琴家:巴赫
简介: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1685~1750),德国著名的作曲家、管风琴家,是将西欧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浑然溶为一体的开山大师。他萃集意大利、法国和德国传统音乐中的精华,曲尽其妙,珠联璧合,天衣无缝,对后来将近三百年整个德国音乐文化及至世界音乐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成长过程:
巴赫生于在德国爱森纳赫,巴赫九岁丧母,十岁成了孤儿。由于他嗓音美妙,经济拮据,少年时期靠奖学金进了在吕讷堡的圣·米歇尔学校。1702年他从圣·米歇尔学校毕业,翌年在一家室内乐队当一名小提琴手。在随后的二十年中,他干过许多行当。巴赫在一生中主要是以一位卓越的风琴家而闻名,虽然他还是一位作曲家、教师以及乐队指挥。1723年巴赫三十八岁时开始在莱比锡的圣·托马斯教堂任歌咏班领唱,他在余生的二十七年中一直担任此角。
作品:
巴赫是一位多产的作曲家。他的作品包括有将近300首的大合唱曲;组成《平均律钢琴曲集》的一套48首赋格曲和前奏曲;至少还有140首其它前奏曲;100多首其它大键琴乐曲;23首小协奏曲;4首序曲;33首奏鸣曲;5首弥撒曲;3首圣乐曲及许多其它乐曲。总计起来,巴赫谱写出800多首严肃乐曲。
巴赫。
1、《勃兰登堡协奏曲》
1718到1719年冬,巴赫从克滕到柏林,为勃兰登堡大公演出,大公叫巴赫送一些作品给他,巴赫从他在克滕创作的作品中选了这六首协奏曲,抄完加上献词献给了大公。这六首协奏曲本不是一套,各首需要的乐器组合不同,所以巴赫对它们所起的标题是《六首不同乐器的协奏曲》。
大公去世后,召集的乐手解散,不用的乐谱以一部协奏曲四十八个分尼的废纸价格卖掉。幸运的是这些协奏曲被巴赫的弟子、当时著名的作曲教师奇伦贝格买去,后来被送给了他的弟子——普鲁士亚马利亚公爵之女,也就是腓特烈大帝的妹妹,这些手稿才得以保存。
2、《马太受难曲》
创作于1724至1727年间,取材于《圣经》中对耶稣受难过程的叙述。整部作品结构宏大,共有78首分曲。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有35首,描述了耶稣被门徒出卖和最终被捕的过程;第二部分有43首,描述了耶稣受审,被钉十字架和被埋葬等场景。
3、《B小调弥撒曲》
17世纪末欧洲出现了一种新的教会音乐,而巴赫的“b小调弥撒”就属于这一种,那就是“康塔塔一弥撒”(Cantata-Mass)。
在这种弥撒中,独唱与合唱之间有强烈的对比,管弦乐的色彩宏丽,广泛地描写着感情,把一切歌剧及清唱剧(Oratorio)中的手法也引用到弥撒中来了,在“b小调弥撒”中女高音的花腔式的唱法是来自意大利的歌剧。
二重唱是来自阿戈斯蒂诺·斯特凡尼(Agostino Steffani 1654-1728)的手法。
扩展资料
巴赫把西欧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融为一体,集意大利、法国和德国传统音乐中的精华,曲尽其妙,珠联璧合。
巴赫自己在一生中并未享有盛名,而且在死后五十年中就已被世人遗忘。但是在近一个半世纪中他的名气却在不断地增长,一般认为他是西方音乐史中最伟大的两三位作曲家之一,而且有些人认为他是其中最伟大的作曲家。
杰出的管风琴、小提琴、大键琴演奏家,世人普遍认为其是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并尊称他为“西方近代音乐之父”,他也是西方文化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管风琴、大键琴、胡琴。
巴赫的作品深沉、悲壮、广阔、具有内在,充满了18世纪上半叶德国现实生活的气息,体现了生活在18世纪德国普通市民的思想。
人物简介: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德语: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年3月21日-1750年7月28日),出生于德国图林根州,巴洛克时期的德国作曲家,杰出的管风琴、小提琴、大键琴演奏家,同作曲家亨德尔和泰勒曼齐名,被尊称为“西方‘现代音乐’之父”。
巴赫萃集意大利、法国和德国传统音乐中的精华,把西欧各民族的音乐风格融为一体。他在柯腾的日子是他的黄金时代,创作了里程碑式的《勃兰登堡协奏曲》。1750年巴赫去世,葬于莱比锡圣约翰教堂。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1750),德国著名的作曲家、管风琴及羽管键琴家,虽然终身未出国门,但却是将西欧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浑然融为一体的开山大师。他萃集意大利、法国和德国传统音乐中的精华,曲尽其妙,珠联璧合,天衣无缝,对后来将近三百年整个德国音乐文化乃至世界音乐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巴赫生于在德国图林根的一个美丽的小镇——爱森纳赫。巴赫九岁丧母,十岁成了孤儿。由于他嗓音美妙,经济拮据,少年时期靠奖学金进了在吕讷堡的圣·米歇尔学校。
一般而言,其生平可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阶段,魏玛时期:1708年,巴赫前往穆尔豪森担任圣布拉修斯教堂的风琴师,次年娶玛丽亚·巴巴拉为妻,后返回魏玛,出任安斯达公爵宫廷乐队的风琴师兼小提琴师,在这里供职达十年之久。他从魏玛时期开始就被推崇为大师。
第二阶段,柯登时期:1717年,巴赫前往柯登,出任雷奥博亲王的乐长并获得亲王的宠信,他的许多名作在这个时期写成,如《勃兰登堡协奏曲》、《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一册等。1720年在卡尔斯巴德旅行期间,爱妻不幸去世。
第三阶段,莱比锡时期:1724年,巴赫获得莱比锡市立托马斯学校乐监和托马斯教堂等四个教堂的工作,此后27年一直在莱比锡工作,直到逝世,这期间创作了清唱剧、神剧、受难曲及众多的管风琴曲,同时还为每星期的礼拜提供新的宗教曲目,著名的《马太受难曲》、《约翰受难曲》和《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二册在此时写成。
巴赫所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中,除了d小调双小提琴协奏曲外,只有2首流传于世,E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便是其中的一首。这三部协奏曲写于巴赫在科藤的时期,大致创作于1717至1723年之间。在这期间,巴赫当任宫廷乐长,生活比较安逸。据说巴赫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应该有六首以上,但现今能找到原谱的只有这三首,这也得益于这三部作品的乐谱被反复转抄后方才得以流传下来。巴赫的小提琴协奏曲一直以来都是检验演奏者是否已掌握古典演奏技巧和风格的试金石,所以,也是重要的演奏曲目之一。就总整体风格而言,巴赫的小提琴协奏曲所使用的乐队规模比较小,伴奏主要由弦乐合奏、羽管键琴和数字低音所组成,所以听起来显得比较清秀、亮丽,犹如器乐重奏曲。然而巴赫却以自己的天赋付予了这些作品以独有的新意,并使这些作品充满着戏剧性。
逐章介绍:
第一乐章,快板,E大调,二二拍。先由十分热烈的全奏开始,听上去的感觉是豪迈,且用三和弦分格主体,不用回旋曲,而用三步曲式,也就是ABA三段体。最后有A出现,中间的B,采用A主题展开变奏,听起来这个乐章在结构上和现代奏鸣曲有很多相近之处。奏鸣曲是巴赫以后古典音乐的新曲目,有程示部,展开部,再现部组成。 奏鸣曲的中间为展开部,其特点是将前面演奏过的主题音符散开,进行不同的变奏,调性转化很丰富,给听众加深印象。展开结束后,再回到后面的再现部时,给听众带来一种回家的感觉。(其间小提琴那像缒子打击的声音,有种活泼跳跃的感觉。)
第二乐章,慢板,升C小调(E大调的平行小调上),三四拍。其为低音器固定旋律,不断反复。在高音区出现小提琴的旋律,很优美,犹如意大利的歌剧里女高音的咏叹调。以低音固定旋律为基础,奏出高音小提琴,且低音固定旋律不断反复来进行对比,巴赫这一段的写作是非常耐人寻味的。
第三乐章,很快的快板,三八拍。又回到了E大调,中间有许多的插部,(对比交替为插部)构成回旋曲式。回旋曲常用于协奏曲的末乐章。生动固定的回旋曲式,先由弦乐引出小提琴,反复变化五次,小提琴独奏三次,每一次较前次延长,给人带来奋进的感觉。这就是独奏协奏曲。
巴赫的 E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为典型的小提琴协奏曲,小提琴独奏不强调与小提琴的对比, 更强调对小提琴的支持,这样整个乐队的演奏效果就加强了。笔者认为穆特演奏的版本是最好的,德国小提琴演奏家穆特,老师都是德奥系的,她的演奏比较靠近巴赫,能比较理解巴赫的音乐,其演奏风格严谨,能发挥自己的特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