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堡特乐园
思堡特乐园位于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沈辽西路139号(学府新城商业中心),总占地面积10万平,室内运营面积5万平,拥有三大主题区域,符合不同年龄段人群的不同需求。同时乐园配备了2000余个停车位、汇集五湖四海美食的休闲广场、提供专业影音条件的星耀舞台是一座可以供全年龄段人群休闲、娱乐、运动、社交的综合体乐园。
它就是“沈阳思堡特乐园”,据悉该乐园耗资33亿建成,总占地10万平米,室内游玩面积就有5万平米,涵盖了300余种游乐项目,可同时接纳5000人休闲娱乐!
七星海世界主题乐园
1水上狂欢世界(开放期间)
挑战极限,畅快尖叫,体验全新的水上冒险之旅!登上一飞冲天、踏入章鱼滑道,领略俯冲水底世界的酷爽。勇闯室内外双造浪池,置身于风口浪尖中尽情的搏击海浪吧!盘旋于巨兽碗的急速滑道,体验超音速的快感。310米超长仿真洪水项目——巨洪峡谷,惊险来袭。让我们在此乘风破浪,尽情狂欢。悠悠漂流河、海上战场、宝贝水城,让孩子们乐游其中,寻找快乐,在淘气堡玩耍,尽情享受亲子时光吧!更有天然氧吧舒缓减压,给自己的身体和心灵彻底的放一次假。纯天然弱碱性偏硅酸温泉水,配合中草药、植物精华,滋养身心。
黄山松是由黄山独特地貌、气候而形成的中国松树的一种变体。黄山松一般生长在海拔800米以上的地方,通常是黄山北坡在1500-1700米处,南坡在1000-1600 米处。黄山松的千姿百态和黄山自然环境有着很大的关系。黄山松的种子能够被风送到花岗岩的裂缝中去,以无坚不摧、有缝即入的钻劲,在那里发芽、生根、成长。黄山泥土稀少,但花岗岩中肉红色的长石中含有钾,夏天雷雨后空气中的氮气变成氮盐,可以被岩层和泥土吸收,进而为松树的根系吸收;松树的根系不断分泌一种有机酸,能慢慢溶解岩石,把岩石中的矿物盐类分解出来为己所用;花草、树页等植物腐烂后,也分解成肥料;这样黄山松便在贫瘠的岩缝中存活、成长。地势崎岖不平,悬崖峭壁纵横堆叠,黄山松无法垂直生长,只能弯弯曲曲地甚至朝下生长。由于要抗暴风御冰霜,黄山松的针叶短粗,冠平如削,色绿深沉,树干和树枝也极坚韧,极富弹性。黄山松的另一特点是,由于风吹日晒,许多松树只在一边长出树枝。
黄山松姿态坚韧傲然,美丽奇特,但生长的环境十分艰苦,因而生长速度异常缓慢,一棵高不盈丈的黄山松,往往树龄上百年,甚至数百年;根部常常比树干长几倍、几十倍,由于根部很深,黄山松能坚强地立于岩石之上,虽历风霜雨霜却依然永葆青春。
玲珑剔透的怪石,虬枝斜出的黄山松和浩瀚无边的云海堪称黄山美景之“三绝”。而黄山的松树更是以“奇”闻名于世。黄山松不像一般的松树那样生长在泥土里,而是靠着分泌一种酸性物质依山势和风向扎根在高山峭壁夹缝中。它们不怕严寒,四季常青,形态有立有卧,有俯有仰,千姿百态,让人眼花缭乱。玉屏楼上举世闻名的迎客松,独伸一枝的送客松,始信峰上霸气十足的黑虎松,天都峰上探询云海的探海松——黄山之松不仅独立生长,也有成林的树木。当山风吹过,就像排浪拍岸的潮汐,蔚为壮观。
迎客松,黄山奇松之首,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挺立在玉屏峰东侧、文殊洞之上,破石而生,寿逾千年,姿态苍劲,枝叶平展如盖,两大侧枝横空斜出,似展臂迎客,颔首向五湖四海的宾朋致意。地处海拔1680米,树高101米,树龄越800多年,是黄山松中的“元老”。
望客松,十大名松之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位于玉屏峰至莲花沟途中,立于石罅之中,枝叶苍劲,姿态优美,俯望游人,似在点头致意。树高56米,树龄约450年。
送客松,十大名松之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立于玉屏楼右侧道旁,虬干苍翠,枝叶侧伸,似作揖送客。树高48米,树龄约450年。
探海松,十大名松之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立于卧云峰陡腰,地处海拔1670米,树高仅35米,枝叶茂盛,根扎悬崖,侧枝倾伸前海,犹如苍龙探海,戏搅浮云。树龄约500年。
蒲团松,十大名松之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位于玉屏索道上站附近,地处海拔1610米,树身不高,侧枝密集盘曲,针叶簇集冠顶,铺展平整,状似蒲团。树高29米,树龄约350年。
黑虎松,十大名松之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生于白鹅岭索道站下坡至始信峰岔路口海拔1650米处,传说狮子林有一高僧入定时,见一黑虎卧于松顶,后寻黑虎不见,只见古松高大苍劲,干枝气势雄伟,虎气凛凛,故名为黑虎松。该松枝稠叶密,遮天闭日,覆盖面积约百余平方米。树高8米,树龄约450年。
卧龙松,十大名松之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旧志列为九大名松之二。原先的卧龙松在文殊院道上,不知何年“破壁飞去”。现指卧龙松,横生于卧云峰悬崖石壁中,树干分两叉盘曲生长,角崭髯张,似苍龙卧坡。树高2米,树龄约300年。
麒麟松,十大名松之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生于北海至清凉台路边海拔1470米处,树干15米处分作两枝斜展伸长,两翼高低错落,状如送子麒麟。树高46米,树龄约500年。
团结松,十大名松之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生于打鼓峰海拔1520米处,铁根盘结,侧干众多,6大主枝,团团簇簇,围抱生长,象征着中华民族的大团结。该松树高174米,树龄约400年。
连理松,十大名松之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位于始信峰途中海拔1630米处,拔地而起,一根两干,并蒂齐肩,如情侣相依。树高206米,树龄约400年。
竖琴松,十大名松之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位于卧云峰侧的北坡,地处海拔1660米,主干挺直,顶状如伞,侧干伸出成倒“U”状,形似竖琴,又如古时官署中的辕门。有游道从辕门中穿过。树高8米,树龄约550年。
“顶风傲雪的自强精神,坚韧不拔的拼搏精神,众木成林的团结精神,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广迎四海的开放精神,全心全意的奉献精神”,人们来到黄山,不仅能感受到黄山松的美丽和坚强,更能从中感受到一种精神——黄山松精神。黄山松精神正是一种民族精神,一种时代精神。我们应该学习黄山松精神,颂扬黄山松精神,让黄山松精神代代相传。黄山奇松,以石为母,以云为乳,七十二峰,处处都有青松点染,如一支支神奇的画笔,把五百里黄山抹上了生命的色彩。且不说那展翅欲飞的凤凰松,玉麒腾跃的麒麟松;也不说那轻歌低吟的竖琴松,缠绵亲昵的连理松。单是那漫山遍野普普通通的无名松,就足以把黄山装点得妙不可言。难怪古人说:“黄山之美始于松。”俗话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黄山松针叶短硬,树冠扁平,颈干粗韧,叶色浓绿,盘根于石,傲然挺拔,生态适应性极强,1961年,著名林学家郑万均等通过考察和鉴定发现黄山松与台湾松其实是同一树种。 黄山松,生长在海拔800米以上的黄山之巅,是植物学上一个独立的品种,它盘根于危岩峭壁之中,挺立于峰崖绝壑之上,巨松高数丈,小松不盈尺,破石而生,苍劲挺拔,那姿态,美得让人称奇,奇得让人叫绝。 黄山松千姿百态,或耸立挺拔,似擎天巨人;或翠枝舒展,如流水行云;或虬根盘结,如苍龙凌波;或矫健威武如猛虎归山——迎客松,送客松,陪客松,让人倍感亲切;竖琴松、连理松、探海松、让人浮想联翩…… 黄山松的特点是针叶短而稠密,树冠平整如盖苍翠欲滴,惹人喜爱。 且不说那展翅欲飞的凤凰松,玉麒腾跃的麒麟松;也不说那轻歌低吟的竖琴松,缠绵亲妮的连理松。单是那漫山遍野普普通通的无名松,就足以把黄山装点得妙不可言。 而立于玉屏峰上的迎客松,则是千千万万黄山松中的至宝,她雍容端庄,仪态万方,让人魂牵梦绕,流连忘返。迎客松是黄山的代表和象征,更是黄山人的化身和骄傲,她不仅被黄山人视为珍宝,更被中国人视为国宝。于是她的倩影走进了各族人民的心中,走进了人民大会堂,如今,又伴随着改革开放,和黄山旅游事业的真正身为黄山人才惦量得出。发展而走出国,走向世界。可是,迎客松毕竟已是寿逾千年的古松了。黄山人极为重视迎客松的保护工作。黄山园林局自1983年起,就为迎客松配备了一位专职特护,对她实行全天候科学守护。十多年来,迎客松未出现过任何意外。
最著名的黄山松有:迎客松(位于玉屏楼的石狮前面),送客松(位于玉屏楼的右边,现已枯死),蒲团松(位于莲花溪谷),凤凰松(位于天海),棋盘松(位于平田石桥),接引松(位于始信峰),麒麟松(位于北海宾馆和清凉台之间),黑虎松(位于北海宾馆和始信峰之间),探海松(位于天都峰的鲫鱼背旁边),团结松——这就是黄山的十大名松。过去还曾有人编了《名松谱》,收录了许多黄山松,可以数出名字的松树成百上千,每颗都独具美丽、优雅的风格。
黄山松盘根于危岩峭壁之中,挺立于峰崖绝壑之上,或倚岸挺拔,或盘曲虬劲,或独立峰巅,或倒悬绝壁,或冠平如盖,或尖削似剑。有的循崖度壑,绕石而过;有的穿罅穴缝,破石而出。忽悬、忽横、忽卧、忽起。巨松高数丈,小松不盈尺,破石而生,苍劲挺拔。那姿态,美得让人称奇,奇得让人叫绝。 黄山松的千姿百态和黄山的自然环境有着很大的关系。黄山泥土稀少,但花岗岩中肉红色的长石中含有钾,夏天雷雨过后空气中的氮气变成氮盐,可以被岩层和泥土吸收,进而为松树的根系吸收;松树的根系不断分泌一种有机酸,能慢慢溶解岩石,把岩石中的矿物质和盐类分解出来为己所用,花草、树叶等植物腐烂后,也分解成肥料,被黄山松吸收,这样黄山松便在贫瘠的岩缝中存活、成长。由于大部分黄山松都有是依峭壁而生,植物天生的喜光性,向阳性和求取水份的本能,使得黄山松的枝枒都明显地向一边倾斜。正是因为地理环境和阳光、云雾、风霜等气候条件的影响,造化出黄山松千姿百态的奇状。
黄山松是黄山自然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数出名字的松树成百上千,每颗都独具魅力。黄山园林部门从1982年3月开始,陆续为黄山古树名木登记建档,目前已完成110株古树名木的登录工作,其隶属21科、32属、36种。 黄山松的观赏价值自然不用多说,黄山松同时还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南唐李廷珪曾用黄山松松烟为原料,制作出丰肌腻理,光辉如漆,
经久不褪,香味浓郁的佳墨,直到今天,李廷珪墨仍然是文房四宝之一徽墨中的一个响当当的品牌。 黄山松具有使人陶醉的魅力,富有雄浑浪漫的诗意和含蓄深邃的意境,诱发艺术家无限的遐想和创作激情,并且付之笔端,跃然纸上,摄入镜头。
黄山是“黄山文化”的发祥地,而黄山松则具有使人陶醉的魅力,富有雄浑浪漫的诗意和含蓄深邃的意境,诱发艺术家无限的遐想和创作激情,并且付之笔端,跃然纸上,摄入镜头。因此,以黄山为题材的文艺作品大量涌现,这些文艺作品不仅有鲜明的艺术特色,而且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艺宝库。 明末清初,有一批画家寄情黄山,描绘黄山的美景,如渐江、石涛、查士标、梅青、虚谷、雪庄,其中最有成就的是石涛。现代名家有黄宾虹、汪采白、张大干、傅抱石、刘海粟、李可染等,他们笔下的黄山,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为中国山水画宝库中留下了珍贵的遗产,形成了黄山画派。黄山松则是他们笔下最重要的创作对象之一。
古往今来,咏赞黄山的诗词歌赋不计其数,最早吟咏黄山的文学作品出现在唐代,大诗人李白游历黄山,写下了《送温处士归[白鹅峰旧居》和《赠黄山胡公晖求白鹇(有序)》两首,最早记述黄山的游记是宋代吴龙翰的《黄山记游》,作于宋咸淳戊辰(1268)年,明万历年间潘之恒编纂的《黄海》,就记载了宋代、元代、明代的一些名人游黄山所写的游记。据不完全统计,从晚唐到清末,描写黄山的诗词歌赋就有近3万首,后人写黄山的诗文就更加不计其数了。
倒挂松在莲花峰道中,旧志所列九大名松之八。奇松似苍虬逆悬,根茎怒生。此松已枯死。如今在去玉屏楼道中的“一线天”左侧峰壁下。也有倒挂松,其根在上,盘生于石隙中,主干倒长约1米又折向上伸出枝叶,如龙戏水.倒挂高空,形态奇特,独具一格。
望泉松生长在盼客松附近,生于一悬崖峭壁上。古松巨大,斜向生长,树冠伸向汤泉,似在探望汤泉之胜,故名“望泉松”。有诗咏曰:“大夫峰顶望温泉,几度沧桑已变迁。万态风云遮眼过,老松相伴有青烟。”
贴壁松在天都新道“试胆石”下。古松高大挺拔,紧贴岩壁,故名“贴壁松”。其枝干倾斜,向一侧伸展,形态奇特。有诗赞曰:“贴壁而生足底坚,人间遥隔几重烟。天崩地裂身犹健,哪怕严寒酷暑煎。” 有两株。一株位于黄山白云新道,从天海至步仙桥段的悬崖峭壁上,海拔1450米处。扎根于岩隙,主干紧贴岩壁,树枝向两侧舒展,形如一幅美妙的铁画。树龄200年,高75米,干围065米,冠幅直径4米。另一株位于黄山天都新道“试胆石”下,海拔1700米处。高大挺拔,主干紧贴岩壁,枝梢向前斜倾,形态奇异。此树树龄400年,高11米,干围15米。
望客松在玉屏峰至莲花沟的途中。松干粗矮,树皮黝黑,树冠密集而倾斜,姿态苍劲优美,因其挺立高崖,似登高眺望游客,故名“望客松”。有《相见欢·望客松》词咏之:“千年久立高岩,笑颜堆。待客情深乍见,又分开。留难住,欢声去,几时回?望眼欲穿挥泪,盼重来。” 清康熙八年《黄山志》列为九大名松之五。在玉屏楼至莲花沟道中,老鹰石下。树身高3米,侧枝密集在2米高度,盘曲于四周,然后平伸,向北面倾斜,针叶簇集顶部,树冠铺展平整,状如用蒲草编成的供僧、道打坐、跪拜之用的蒲团,故名。冠幅直径10米,投影面达78平方米。清人丁廷健有诗咏曰;“苍松三尺曲如盘,铁干横披半亩宽。疑是浮丘钱坐处,至今留得一蒲团。”诗中将蒲团松的形状与浮丘得道的传说联系在一起进行描述,使蒲团松显得更加神奇而富有魁力。今人亦有诗曰:“松冠平扁似铺棉,形若蒲团半亩圆。大厦千间张锦绣,何如顶上好安眠。"
探海松在天都峰顶,经过天桥,可望见一棵古松悬在危崖上,即为探海松。它有一侧枝很长,倾伸前海,犹如苍龙探取海中之物。故名。相传,有位仙人应邀去天都赳宴,行至桥上,只见云海翻腾,浩气临空,于峰万壑,倏忽变幻。他看得如醉如痴,将赴宴忘得一干二净。另一位仙人东方朔见此光景,即拍拍他的肩膀,笑曰:“老翁老翁,犹似老松,不尝他酒,独饮海风,一醉千年,其乐无穷。”那仙翁一听,觉得此话颇有道理,心想:这里比仙宫还美,何不在此一醉千年?于是便摇身一变,化作一棵苍劲的松树,日夜饱饮海上的烟霞。这就是探海松。因其造型奇特,故旧志将它列入黄山“十大名松”。有诗咏之:“天都绝壁一松奇,古干倾斜势欲离。要与龙王争海域,侧身欲跳舞披靡。” 分迎客松、陪客松和送客松。
迎客松在玉屏楼左侧,倚狮石破石而生,高10米,胸径064米,树龄至少已有800年,一侧枝桠伸出,如人伸出臂膀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雍容大度,姿态优美。是黄山的标志性景观。 迎客松挺立于玉屏峰东侧,文殊洞上,破石而生,寿逾八百年。松名始见于民国《黄山指南》。树高10米左右,胸径64厘米,地径75厘米,枝下高2.5米。树千中部伸出长达7.6米的两大侧枝展向前方,恰似一位好客的主人,挥展双臂,热情欢迎海内外宾客来黄山游览。此松被称为黄山松的代表。姿态苍劲,翠叶如盖,刚毅挺拔,彬彬有礼,形象可爱。有诗赞曰:“奇松傲立玉屏前,阅尽沧桑色更鲜。双臂垂迎天下客,包容四海寿干年。”游人到此,目睹此松,顿时游兴倍增,纷纷摄景留念,引以为幸。北京人民大会堂安徽厅陈列的巨幅铁画《迎客松》,就是根据它的形象制作的。迎客松已蜚声中外,成为中华民族热情好客的象征。迎客松作为国之瑰宝,是当之无愧的。 从天都新道“天地一线”回首,可见此松。它伸展巨臂,姿态很像玉屏峰前的迎客松,似在盼望游客登临,故名“盼客松”。但长期僻居深山,寂寞千百年,自天都新道开通后才展现风采。今人有诗赞曰:“古松旷劫守深山,盛世而今路始盘。盼到天明终有客,愿将青翠献人间。” 陪客松: 位于黄山玉屏峰前文殊台上,海拔1670米处。四棵古松,犹如仙女,亭亭玉立,姿态秀丽,常年累月在此陪伴游人观景,故名。树龄均已500年,均高5米。东侧两棵,干围115米;西面两棵,干围1米。冠幅直径均为5米。陪客松正对玉屏楼,如同一个绿色的巨人站在那儿,正陪同游人观赏美丽的黄山风光。 送客松: 送客松高48米,树龄约450年,立于玉屏楼右侧道旁,虬干苍翠,侧伸一枝,似作揖送客,故名送客松。 黄山延绵数百里,千峰万壑,比比皆松。黄山松,它分布于海拔800米以上高山,以石为母,顽强地扎根于巨岩裂隙。黄山松针叶粗短,苍翠浓密,干曲枝虬,千姿百态。或倚岸挺拔,或独立峰巅,或倒悬绝壁,或冠平如盖,或尖削似剑。有的循崖度壑,绕石而过;有的穿罅穴缝,破石而出。忽悬、忽横、忽卧、忽起,“无树非松,无石不松,无松不奇”。 黄山松是由黄山独特地貌、气候而形成的中国松树的一种变体。黄山松一般生长在海拔800米以上的地方,通常是黄山北坡在1500-1700米处,南坡在1000-1600米处。黄山松的千姿百态和黄山自然环境有着很大的关系。黄山松的种子能够被风送到花岗岩的裂缝中去,以无坚不摧、有缝即入的钻劲,在那里发芽、生根、成长。黄山泥土稀少,但花岗岩中肉红色的长石中含有钾,夏天雷雨后空气中的氮气变成氮盐,可以被岩层和泥土吸收,进而为松树的根系吸收;松树的根系不断分泌一种有机酸,能慢慢溶解岩石,把岩石中的矿物盐类分解出来为己所用;花草、树叶等植物腐烂后,也分解成肥料;这样黄山松便在贫瘠的岩缝中存活、成长。地势崎岖不平,悬崖峭壁纵横堆叠,黄山松无法垂直生长,只能弯弯曲曲地甚至朝下生长。由于要抗暴风御冰霜,黄山松的针叶短粗,冠平如削,色绿深沉,树干和树枝也极坚韧,极富弹性。黄山松的另一特点是,由于风吹日晒,许多松树只在一边长出树枝。黄山松姿态坚韧傲然,美丽奇特,但生长的环境十分艰苦,因而生长速度异常缓慢,一棵高不盈丈的黄山松,往往树龄上百年,甚至数百年;根部常常比树干长几倍、几十倍,由于根部很深,黄山松能坚强地立于岩石之上,虽历风霜雨霜却依然永葆青春。
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的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黄山奇松则是“黄山四绝”之首,黄山“无处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
黄山奇松,以石为母,以云为乳,七十二峰,处处都有青松点染,如一支支神奇的画笔,把五百里黄山抹上了生命的色彩。且不说那展翅欲飞的凤凰松,玉麒腾跃的麒麟松;也不说那轻歌低吟的竖琴松,缠绵亲昵的连理松。单是那漫山遍野普普通通的无名松,就足以把黄山装点得妙不可言。正因有了遍布峰林沟壑的黄山松,于是,黄山的景美了,山活了,风动了,云涌了,雨多了,泉响了……连山石也有了灵气。难怪古人说:“黄山之美始于松。”俗话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黄山松针叶短硬,树冠扁平,颈干粗韧,叶色浓绿,盘根于石,傲然挺拔,生态适应性极强,1961年,著名林学家郑万均等通过考察和鉴定发现黄山松与台湾松其实是同一树种。 黄山松,生长在海拔800米以上的黄山之巅,是植物学上一个独立的品种,它盘根于危岩峭壁之中,挺立于峰崖绝壑之上,巨松高数丈,小松不盈尺,破石而生,苍劲挺拔,那姿态,美得让人称奇,奇得让人叫绝。 黄山松千姿百态,或耸立挺拔,似擎天巨人;或翠枝舒展,如流水行云;或虬根盘结,如苍龙凌波;或矫健威武如猛虎归山——迎客松,送客松,陪客松,让人倍感亲切;竖琴松、连理松、探海松、让人浮想联翩…… 黄山松的特点是针叶短而稠密,树冠平整如盖苍翠欲滴,惹人喜爱。 且不说那展翅欲飞的凤凰松,玉麒腾跃的麒麟松;也不说那轻歌低吟的竖琴松,缠绵亲妮的连理松。单是那漫山遍野普普通通的无名松,就足以把黄山装点得妙不可言。 而立于玉屏峰上的迎客松,则是千千万万黄山松中的至宝,她雍容端庄,仪态万方,让人魂牵梦绕,流连忘返。迎客松是黄山的代表和象征,更是黄山人的化身和骄傲,她不仅被黄山人视为珍宝,更被中国人视为国宝。于是她的倩影走进了各族人民的心中,走进了人民大会堂,如今,又伴随着改革开放,和黄山旅游事业的真正身为黄山人才惦量得出。发展而走出国,走向世界。可是,迎客松毕竟已是寿逾千年的古松了。黄山人极为重视迎客松的保护工作。黄山园林局自1983年起,就为迎客松配备了一位专职特护,对她实行全天候科学守护。十多年来,迎客松未出现过任何意外。
黄山市位于安徽省最南端,东北与宣城地区的绩溪县、旌德县、泾县相接;西北与池州地区的青阳县、石台县、东至县毗连;西南与江西省的景德镇市、婺源县为邻,东南与浙江省的开化县、淳安县、临安县交界。总面积9807平方公里。
黄山景区距市府所在地屯溪69公里,位于中国安徽省南部,横亘在黄山区、徽州区、歙县、黟县和休宁县之间,南北约40公里、东西宽约30公里,面积约1200平方公里,其中精华部分154平方公里,号称五百里黄山。
黄山是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中唯一的山岳风景区,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五绝"著称于世,与埃及金字塔、百慕大三角洲同处于神秘的北纬30度线上。雄峻瑰奇,奇中见雄、奇中藏幽、奇中怀秀、奇中有险。
黄山集名山之大成;泰山之雄伟、华山之峻峭、峨嵋之清凉、匡庐之飞瀑、雁荡之巧石、衡山之烟云、黄山无不兼而有之。景区内奇峰耸立,有36大峰、36小峰,其中莲花峰、天都峰、光明顶三大主峰,海拨均在1800米以上。 黄山以变取胜,一年四季景各异,山上山下不同天,而且朝夕有别。黄山 四季景色各异,晨昏晴雨,瞬息万变,黄山日出、晚霞、云彩、佛光和雾淞等时令景观各得其趣,真可谓人间仙境。
黄山可以说无峰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并以 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四绝著称于世。黄山独特的花岗岩峰林,遍布的峰壑,千姿百态的黄山松,惟妙惟肖的怪石,变幻莫测的云海,构成了黄山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巨幅画卷,赋予了黄山的艺术魅力,塑造了黄山永恒的灵性、神奇的风采。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曾说过"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后人据此又称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黄山 还兼有“天然动物园和天下植物园”的美称,黄山气候宜人,是得天独厚的避暑胜地。没上黄山的人向往黄山,上了黄山的人更留恋黄山。它会使你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黄山历史悠久,远在六、七千年前,即公元前51世纪,我国母系氏族社会的后期,人类就已经在这片美丽富饶的山区劳动生息了。在距今三、四千年的殷商时期,这里就居住着一支叫山越的先民。山越乃百越中的一支。在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先属吴,吴亡属越,越亡属楚。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实行郡县制,这里为会稽郡属地。南朝时开始设置新安郡,郡府搬迁又始终未离开新安江上游,徽州古称新安,其源盖出于此。宋代徽宗宣和三年五月廿四日(公元1121年),歙州被诏改为徽州。关于徽州名称的起源,一说因其境内有徽岭、徽水、大徽村等,州则因地得名;另一说赵宋王朝是取“徽者、美善也”之意,炫耀他对这一地区的失而复得。
徽派文化底蕴丰富,内涵深广,是我国三大区域文化(藏学、敦煌学、徽学)之一,涵盖了哲、经、史、医、科、艺诸多领域。古徽州文风昌盛,教育发达,“十家之村,不废诵读”,因此历史上以才入仕、以文垂世者,代不乏人,灿若繁星。《辞海》的单列条目中,徽州名人有50多人,列全国各州府之首。据不完全统计,明清两代中进士542人,举人多达1513人,“连科三殿撰,十里四翰林”、“父子宰相”、“四世一品”者并不鲜见。明清时代徽商称雄商界长达二、三百年,有“无徽不成镇”之说。徽商贾而好儒,“官、贾、儒”三位一体,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徽州文化,历史上各种人才应运而生,学术研究异彩纷呈。例如,活字印刷术创始人毕升,宋代理学集大成者朱熹,明清三朝元老、军机大臣许国(历仕明嘉靖、隆庆、万历)、曹振镛(历仕清乾隆、嘉庆、道光),富可敌国的大盐商鲍漱芳,著名戏剧家汪道昆,医学家汪机、汪昂,徽墨、歙砚高手李廷珪、李少微,新安画派的创立者和近代著名代表渐江、黄宾虹,哲学家戴震,理财家王茂荫(马克思《资本论》中提到的唯一中国人),珠算大师程大位,近代教育家、学者有陶行知、胡适,音乐家张曙,还有工程技术专家詹天佑、郑复光,孙中山元帅府秘书长、近代法学家徐谦等,都是徽州人。同时,由徽商兴盛而形成了新安理学、新安医学、新安画派、徽派盆景、徽墨歙砚、徽派建筑、徽雕、徽刻、徽剧、徽菜等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流派。现已发现地面文物4900多处,其中列入国家和省级重点保护的45处。直至今日,黄山大地上仍遍布古桥、古塔、古亭阁、古宗祠、古牌坊,犹如一座天然的历史大博物馆
奇松是黄山“四绝”之首,黄山无峰不石,无石不松。七十二峰,处处都有青松点染,如一支支神奇的画笔,把五百里黄山抹上了生命的色彩。于是,景美了,山活了,风动了,云涌了,雨多了,泉响了……连山石也有了灵气。难怪古人说:“黄山之美始于松。"
它们能在岩石缝中生存,生命力极强。它们的树干挺拔,有参天气势。它们的松针又粗又长,富有活力。它们有不同的形状和生长环境,这样它们就具有各种各样的名字。如:黑虎松、龙爪松、多子多孙松、云海松、连理松、探海松、迎客松、送客松。
迎客松是黄山著名景点之一。它的外形为:顶部和普通的松树一样,下面越来越小,最后一个树杈已经枯萎了。这棵松树和黄山的其它松树有所不同,因为它生长在悬崖上,和探海松有相似的地方。黄山的松树和其它的松树就是不一样,别有韵味。
奇松是黄山“四绝”之首,黄山无峰不石,无石不松。七十二峰,处处都有青松点染,如一支支神奇的画笔,把五百里黄山抹上了生命的色彩。于是,景美了,山活了,风动了,云涌了,雨多了,泉响了……连山石也有了灵气。难怪古人说:“黄山之美始于松。”
1、天台山(浙江省天台县天台山)详细资料大全2、天台山在哪里3、天台山八大景点天台山(浙江省天台县天台山)详细资料大全
天台山(tiān tāi shān)位于中国浙江省天台县城北,西南连仙霞岭,东北遥接舟山群岛。为曹娥江与甬江的分水岭。主峰华顶山在天台县东北,海拔1098米,由花岗岩构成。多悬岩、峭壁、瀑布。
天台山位于浙江省中东部,地处宁波、绍兴、金华、温州四市的交界地带。素以“佛宗道源、山水神秀”享誉海内外;198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2年被列为“浙江省十大旅游胜地”,2015年被评为全国AAAAA级旅游区。
主要景区有:国清寺、天下奇观的石梁飞瀑、避暑胜地的华顶国家森林公园、济公故里的赤城山、人间仙境的琼台仙谷、休闲天堂的天湖景区、楼台亭阁的济公故居、风韵独特的龙穿峡。
基本介绍
中文名称 :天台山地理位置 :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开放时间 :7:00-16:00景点级别 :AAAAA级门票价格 :10元至60元不等(各景区单独收费)著名景点 :赤城山、石梁飞瀑、国清寺、琼台仙谷所属地区 :中国华东适宜游玩季节 :4-10月行前必读,景区动态,景区介绍,关键信息,简介,山系特点,山系构成,地质特点,地理环境,自然环境,自然景色,主要景点,资源概况,经济文化,实用信息,门票信息,开放时间,最佳旅游时间,安全提示,交通信息,内部交通,外部交通,开发保护,历史探源,名山殊荣,旅游日,简介天台山风景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华十大名山之一,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浙江省十大旅游胜地。 天台山风景区坐落在浙江省东中部天台县境内的天台山,因“山有八重,四面如一,顶对三辰,当牛女之分,上应台宿,故名天台”,是浙江省东部名山,东连宁海、三门,西接磐安,南邻仙居、临海,北界新昌,绵亘浙江东海之滨。以“佛宗道源,山水神秀”闻名于世,是中国佛教天台宗和道教南宗的发祥地,又是活佛济公的故里。 天台山风景区主要有国清寺、石梁、赤城山、寒山湖、华顶峰等。国清寺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日本、韩国佛教天台宗的祖庭。媚丽的低山云海、神奇的天台佛光,可谓天台一绝,登山观赏,不失为人生一大幸事。山系特点天台山属仙霞岭分支,呈西南-东北走向,平均海拔500米以上,主峰华顶山海拔1098米。 天台山位于浙江省中东部,地处宁波、绍兴、金华、温州四市的交界地带。素以“佛宗道源、山水神秀”享誉海内外。 多悬岩、峭壁、瀑布,以石梁瀑布最有名。山系构成主要由国清、赤城、佛陇、石梁(铜壶、华顶)、百丈(琼台)、桐坑溪(万年寺、桃源、清溪)、开岩(紫凝、寒山湖、明寒岩、九遮山)构成。 山系天然成趣,别具一格、各擅其胜,美不胜收。景致以石梁飞瀑 、华顶归云为最。地质特点天台山由花岗岩构成。多悬岩、峭壁、瀑布。 其绵亘于浙江东海之滨,“山有八重,四面如一,顶对三辰,当牛女之分,上应台宿,故名天台”。 以“山水神秀”而著称。西南连仙霞岭,东北遥接舟山群岛。是曹娥江与甬江的分水岭。 主峰华顶山在天台县东北,海拔1098米公尺(3602_)。地理环境自然环境天台山秀丽的山水,令无数文人骚客为其倾倒。“天台山者,盖山岳之神秀者也”,“穷山海之瑰富,尽人神之壮丽矣” 天台山的自然景观得天独厚,有那画不尽的奇石、幽洞、飞瀑、清泉,说不完的古木、名花、珍禽、异兽,“山水神秀”,是天然的植物园和动物园。奇草异木、珍禽异兽极多。有隋梅、唐樟、宋柏、宋藤,有被称为“长生不老药”的乌药和“救命仙草”的铁皮石斛。徐霞客观瀑处观瀑尤其是广布千米高山的云锦杜鹃,龄逾百年,古干如铁,虬枝如钩,枝繁叶茂。每年暮春,淡红、嫩黄之花竞相开放,花大而艳,一树千葩,团花锦簇,望之似锦若霞。树之古、面之广、花之盛,全国少见,为天台山一大植物奇观。 杜鹃是在灵气浸润之下,生长在天台山上。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最高、最大的“杜鹃之王”,生长在天台山华顶峰海拔1200米,面积近300亩的山间,树龄大多在400年至1000年之间,树干如铁,虬枝如钩,枝繁叶茂,独具气势。 每年5月,云锦杜鹃花树争相竞放,淡红、嫩黄的花朵大而艳。每株树上的逾千朵杜鹃又每每分作7至13朵小杜鹃花蜷成一团,形成一簇碗口大的花束,花束再一团团地簇在一起,看上去似锦若霞,十分艳丽。因此云锦杜鹃又有个很形象的名字叫做“千花杜鹃”。 另外,还有大灵猫、 苏门羚、云豹等珍稀野生动物。这些都极大地丰富天台山景区了天台山的风景旅游资源。自然景色天台山的景点也各有特色,可概括为古、 清、奇、幽四个字。赤城栖霞、双涧回澜、华顶秀色、琼台月夜等被称为天台八景。石梁景区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天台山的精华所在。 自古以来有“大八景,小八景,有名有胜三十景,究竟共有多少景,数来数去数不清”之说。天台山杜鹃花东晋文学家孙绰在《游天台山赋序》中描写道:“天台山者,盖山岳之神秀者也夫其峻极之状,嘉祥之美,穷山海之瑰富,尽人神之壮丽矣。” 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足迹遍天下,三上天台山,写下二篇游记,并将《游天台山日记》赫然标于《徐霞客游记》篇首。 清代著名学者潘耒在游览天台山后发出天台山景区了浩叹:“吾足迹半天下,所见名山岳镇多矣,大率山自为格,不能变换。掩众美、罗诸长、出奇无穷、探索不尽者,其惟天台乎天台山景区!台山能有诸山之美,诸山不能尽台山之奇,故游台山不游诸山可也,游诸山不游台山不可也。”对天台山的自然景观作天台山景区了高度的评价。主要景点国清寺国清寺始建于隋开皇十八年(598),初名天台寺,后改名国清寺,寓“寺若成,国即清”之意。南宋列为江南十刹之一,现存建筑为清雍正十二年(1734)奉敕重修。全寺总面积为73万平方米,分为五条纵轴线,构成一个拥有二万多平方米,八百余间房屋,殿堂齐全,建筑严整,气势恢宏的古建筑群。现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国清寺座落在四面环山,五峰拥抱的“世外桃源”中,环境清幽优美,周围古木参天,绿树成荫,寺前照壁拱桥,碧水长流,古老隋塔历经千年依然挺立在半山坡上,寺内殿宇辉煌,处处奇观,如同一幅天然画图,成了游人理想的旅游之地。 国清寺是一处文化积淀极其深厚文化古刹。陈隋之际,智者大师(538—597)在天台山创立了中国佛教史上第一个宗派——天台宗。唐贞元年间日本高僧最澄至国清寺求法,回国后在日本比_山创建了日本天台宗。11世纪,高丽僧人义天至国清寺求法,又将此宗传入朝鲜,国清寺遂成为日本、朝国佛教天台宗的祖庭。建寺之年章安大师手植的“隋梅”,已有1400多岁高龄。“文革”中濒临死灭,靠著寺僧的精心呵护,在整修那年枯木回春,繁花似雪,结果累累。 国清寺文物古迹荟萃,保存著大量的文物古迹,有历代御赐的金银器、铜铸品和丝织品,有碑刻、写经、书画,有木雕、玉饰、佛像,有中外文化交流的珍贵礼品。其中如智者大师遗物贝叶经,经陈寅恪鉴定是古印度《莎恭达罗》梵文剧本;从隋塔上取下的七方菩萨像线画碑刻;寺内磅礴飞动的王羲之“独笔鹅字” 碑,寺后唐代柳公权“大中国清之寺”、宋代黄庭坚寒山子诗、米芾“秀岩”、朱熹“枕石”等摩崖石刻;元代十八罗汉楠木像,明清铜佛像,都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佛国”的见证。以及为纪念唐代天文学家僧一行为编制《大衍历》至国清寺求算学的“一行到此水西流”碑,一行禅师衣冠冢等。无不闪烁著千年古寺历史的灿烂与文化的辉煌。石梁集天下山水奇观于一体,是浙东“唐诗之路”的精华所在。李白、孟浩然等著名诗人曾为此奇景出节赞叹,留下不朽的诗篇。顺溪上行,山峦滴翠,古木参天,怪石遍布,奇峰突兀,是一处步移景异、触目皆成景色的绝佳胜地。游人置身其中,恍入仙境。翠谷全长1800余米,最为著名的有“犀牛望月”、“老僧人定”、“千年睡狮”、“万年龟象”、原始木荷林、“应真沐浴潭”等等。 天台石梁是“花岗岩天生桥”。所谓“天生桥”是一种两端与地面连线而中间悬空的桥状地形,以石灰岩、砂岩最为常见。根据中国工程院王思敬院士和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杨志法研究员等人的实地考察,石梁是6个方面独特的地质水文条件“巧合”在一起的大自然杰作。简单地说从内因上看,这里的岩体记忆体在着纵向和横向的“两陡一缓”的裂痕系统;从外因上看,“梯级式的瀑布”为“冲蚀成梁”提供足够的水力。 石梁飞瀑是景区内一大奇观。石梁其梁长约7米,梁面宽不盈尺,如苍龙耸脊,横亘在两山峭壁上, “飞瀑”历经三折穿梁而过,再从40公尺高的悬崖奔腾而下,像是崩塌的白色霜雪,轰然乍响的声势有如雷鸣一般。根据记载,3次造访天台的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还曾经走过令人胆颤心惊的石梁桥。现在石梁桥首已封闭,不能行走,惊险的模样只能凭自己想像了。石梁旁有中方广寺,寺内昙花亭,原系南宋丞相贾似道所建。瀑底左侧为下方广寺,茂林修竹,掩映其间,相传为五百罗汉应真之所,现寺内供有五百罗汉木雕像。石梁上下有数十处摩崖题刻,其中有宋代米芾、丁大荣,明代甘雨和近代康有为等名人所书的“第一奇观”、“盖竹洞天”、“栖真金界”,真草隶篆诸体齐备,洋洋大观。石梁飞瀑景区是中国第一部武打片《少林寺》及《少林俗家弟子》、《射雕英雄传》等许多影视片的主要拍摄地。资源概况天台山物华天宝,资源丰富。有九大仙草之首、轻身延年的“铁皮枫斛”,有誉为长生不老的天台山“乌药”,有仙道食粮“黄精”,名扬四海的“笋干片”,有脆嫩透明的“豆腐皮”等。天台山云雾茶、天台山蜜桔、小红毛花生更是久负盛名。 天台山蜜桔、小红毛花生更是久负盛名。盛产杉木、柑橘、药材。 天台是中国最早产茶地之一。天台山盛产优质高山茶叶——云雾茶,还诞生了东方茶文化——中国茶道。天台山还盛产中药材、有白术、茯苓、石斛等名贵药材1000余种。“天台乌药”品质独特,是中医的“长生不老药”。 “石梁”牌高山蔬菜生长在千米高山,是无污染的绿色产品,已远销上海、山东、福建、江苏、香港、澳门。经济文化天台山不但自然风光奇丽秀美,人文积淀深邃厚实,而且旅游的区位条件也相当优越。天台是中国最早产茶地之一。天台山盛产优质高山茶叶--云雾茶,还诞生了东方茶文化--中国茶道。"天台乌药"品质独特,是中医的"长生不老药"。 "石梁"牌高山蔬菜生长在千米高山,是无污染的绿色产品,已远销上海、山东、福建、江苏及本省各城市,并出口到香港、澳门。 佛教的“天台宗”和道教的“南宗”都创于天台山。 隋代古刹国清寺是天台宗的祖庭,国内外天台宗信徒都要到国清寺朝拜祖庭。汉末高道葛玄炼丹的“仙山”桃溪,碧玉连环的“仙都”琼台,道教“南宗”圣地桐柏,天下第六洞天玉京。 佛教“五百罗汉道场”石梁方广寺。 唐代诗僧寒山子隐居地寒石山。 宋禅宗“五山十刹”之一万年寺和全国重点寺院高明寺。 “佛国仙山”还造就了无数神奇的传说。千古流传的汉朝刘晨、阮肇采药遇仙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有千年古刹的国清讲寺、天下奇观的石梁飞瀑、避暑胜地的华顶国家森林公园、济公故里的赤城山、人间仙境的琼台仙谷、休闲天堂的天湖景区、楼台亭阁的济公故居、风韵独特的龙穿峡景区。 “2014国际旅游度假目的地评价全国记者采风行”活动走进浙江天台山旅游风景区。天台山不仅是汉地佛教天台宗发祥地、唐诗之路的目的地,道教南宗创立地、活佛济公降生地,还是诗僧寒山子隐居地和田园牧歌般生活的乡村体验目的地,明代《徐霞客游记》的开篇之作正是从天台山起步。实用信息门票信息龙穿峡:6000元 天台天湖景区:4500元 济公故居:3000元 华顶国家森林公园:5000元 石梁飞瀑:6000元 赤城山:1500元 国清寺:10元开放时间琼台仙谷景区:07:00~16:00 天台山龙穿峡景区:08:00~16:00 石梁飞瀑、赤城山、国清寺景区:08:00~16:00最佳旅游时间4月-10月最佳。 天台山峰峦重叠,郁郁苍苍,气候温暖湿润,4月-10月都非常适宜旅游。特别在7月-8月,既能欣赏美丽的风光,又能避开炎炎烈日,是浙东南著名的避暑胜地。安全提示天台7月会有雨,雨天路滑,并且有大雾,不宜登山。冬天会下雪,华顶景区一般将封山。交通信息内部交通天台山各大景区均有大小公共汽车通达,其中,1-10路公交,大都途经城中心飞鹤路、赤城路、客运中心、天元广场。1、7路公交到汽车北站。天台县城乘公车5、7、9路可到国清景区,8路到赤城山脚。外部交通公共运输从杭州汽车北站、宁波汽车站每天有多班豪华空调高速巴士往返天台山,走杭甬、上(虞)三(门)高速公路到天台山仅需2个小时。从上海到天台也仅5个小时,民立路233号每天8:00有高速巴士前往。
天台县有客运中心(即西站)和汽车北站两个客运站。其中,客运中心主要发省际、省内长途班车。省际班车主要有:北京、合肥、广州、太原(票价380元)一天发一班;上海,每天发五班。另有南京、常州、常熟、郑州等地班车。省内班车杭州、宁波流水发车,其他各市如绍兴、义乌、余姚、温州、新昌等地均有班车前往。
汽车北站主要以短途客运为主。到天台县内各镇旅游景点都可以在汽车北站乘中巴前往。此外,汽车北站也开通了到绍兴(15小时)、台州(2小时)、温州(4小时)等地的班车。自驾杭州出发:走杭甬高速,在上虞沽诸转上三高速,于天台出口下高速。杭州至天台行车时间约2小时,途经绍兴、上虞、嵊州、新昌。天台下高速后,根据指示路牌进入城区或至各景区。 上海出发:走沪杭甬高速,在上虞沽诸转上三高速,于天台出口下;或者走沪杭高速,经杭州湾大桥,转甬金高速到上三高速,于天台出口下高速。上海至天台行车时间约4小时,途经嘉兴、杭州、绍兴、上虞、嵊州、新昌。天台下高速后,根据指示路牌进入城区或至各景区。 南京出发: 走杭宁高速,转杭州绕城高速,到沪杭甬高速,在上虞沽诸转上三高速,于天台出口下高速。途经溧阳、宜兴、湖州、杭州、绍兴、上虞、嵊州、新昌。 无锡/苏州出发:走沪宁高速,转乍嘉苏高速,到沪杭甬高速,在上虞沽诸转上三高速,于天台出口下高速。途经嘉兴、杭州、绍兴、上虞、嵊州、新昌。 宁波出发:走甬台温高速,在三门转上三高速,于天台出口下;或者走甬金高速到嵊州转上三高速,于天台出口下高速。 温州出发:走甬台温高速,在三门转上三高速,于天台出口下高速。 金华出发:走甬金高速,在嵊州转上三高速,于天台出口下高速。 福建福州出发:走沈海高速(G15)进入浙江段甬台温高速,在三门转上三高速,于天台出口下高速。途经宁德、温州、黄岩、临海。 南昌出发:走沪昆高速(G60) 进入浙江段杭金衢高速,在金华转甬金高速到嵊州转上三高速,于天台出口下高速。途经上饶、衢州、金华、义乌、嵊州、新昌。航班天台山没有机场,附近的萧山、宁波国际机场,需要一个半小时左右车程,距黄岩机场一个小时左右车程。开发保护历史探源浙东“天台山 ”读音:tiān tāi shān。隶属于台州市天台县,天台山的“台”字,繁体字本作“台”,其字音为tāi,与"台"湾之台本非同一个字。坐落于浙江省东中部的天台山,东连宁海、三门,西接磐安,南邻仙居、临海,北界新昌。 历史上的天台山就是特指浙江天台山,“台”字读“胎”,其他的天台山的“台”字都是繁体字“台”,读“抬”。因此正宗的天台山就是指浙江天台山。另外,还有山东省日照市天台山,四川省邛崃市天台山,河南省信阳市天台山和贵州省平坝县天台山。 570年南朝梁佛教高僧智_在此建寺,创立佛教著名的天台宗。 605年隋炀帝敕建国清寺,清雍正年间重修,为中国保存完好的著名寺院之一。 673~727年唐代天文学家一行禅师塔。 天台山最著名的寺庙是建于隋代、重修于清雍正年间的国清寺,有殿宇14座、房屋600余间,大殿中有明代铸造的重13吨的铜铸释迦牟尼坐像。国清寺是保存较完整的著名寺院。天台山自古闻名,王羲之、顾恺之、李白、苏东坡、陆游、徐霞客等人都在此留下足迹。名僧济公的故乡,佛教天台宗和道教南宗的发祥地。自然景观有华顶、琼台、赤城山等名山;仙人洞、吊船岩等怪岩;石梁飞瀑、水珠帘等瀑布。人文景观有国清、华顶、塔头等寺庙,以及古塔、碑刻等。 东晋文学家孙绰在掷地有声的《天台山赋》中描绘道:“天台山者,盖山岳之神秀者也”,“穷山海之瑰富,尽人神之壮丽矣”。 诗仙李白也曾高吟“龙楼凤阙不肯住,飞腾直欲天台去”的向往之情,并在天台山结庐居住,现留有太白读书堂的旧址。 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三上天台山,写下二篇游记,赫然标于《徐霞客游记》篇首。 王羲之、谢灵运、孟浩然、朱熹、陆游、康有为、郭沫若等名士硕儒都在天台山留下了深深的足迹。 浙江天台山获最美十大宗教名山殊荣,经百万网民网上投票,百位媒体记者、旅行社负责人、资深旅行家组成的“平民”专家,评选的“中国最美旅游胜地排行榜”2009年3月6日新鲜出炉。浙江省天台山、普陀山荣获中国最美十大宗教名山殊荣。名山殊荣天台山获最美十大宗教名山殊荣。 百万网民网上投票,百位媒体记者、旅行社负责人、资深旅行家组成的“平民”专家,评选出“中国最美旅游胜地排行榜”,天台山、普陀山荣获中国最美十大宗教名山殊荣。 天台山以佛教天台宗祖庭、道教南宗祖庭所在地和济公“活佛”的故乡而闻名于世。198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2年又被列为“浙江省十大旅游胜地”,获得“佛宗道源,山水神秀”的美称。旅游日中国旅游日源自天台山。国务院确定每年5·19为“中国旅游日”,从此浙江省天台山拥有了一张崭新的金名片:中国旅游日源自天台山。 因为“中国旅游日”与我国明代伟大的旅行家、地理学家、史学家、文学家徐霞客有关,翻开《徐霞客游记》,第一篇就是《游天台山日记》。徐霞客30年来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写下了许多游记。期间,他三次到过天台山,并写下了《游天台山日记》及《游天台山日记后》两篇游记。前一篇是他在于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进入天台山,游览了天台山后所写。后一篇是他时隔廿年,他又一次,更细致地探索了天台山水。他重游了华顶、石梁诸胜以后,中途去雁荡山,折回后又细细考察了天台西南诸景所写。并在其最精华的《徐霞客游记》中,将这两篇游记都编入其中。一地编入两篇,在《徐霞客游记》中仅天台山等三地。更值一提的是,将《游天台山日记》赫然编辑于《游记》的首篇,作为开篇之作,可见,天台山在“游圣”心目中地位之崇高。 徐霞客《游天台山日记》中正式游天台山是5月20日,2010年开始每年的520被定为天台山旅游日。
天台山在哪里天台山位于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和合街1号。
地处宁波、绍兴、金华、温州四市的交界地带,西南连仙霞岭,东北遥接舟山群岛,为曹娥江与甬江的分水岭,多悬岩、峭壁、瀑布。天台山的主峰华顶山位于天台县东北,海拔1098米,由花岗岩构成。
天台山景区总面积为1871平方千米,区内根据其地理位置和特色共分为:国清景区、赤城景区、佛陇景区、石梁一铜壶景区、仗琼台景区、华顶景区、桐坑溪一万年寺景区、桃源景区、开岩一紫凝景区、清溪景区、寒山湖景区、明寒岩景区和九遮山景区共计13个景区。
天台山的地形地貌及气候特点:
1、地形地貌:天台山系仙霞岭中支,西南与大磐山连成一体,向东北延伸入海,形成舟山群岛。整个地势东北、西北、西南较高,东南较低,中部为河谷盆地。天台山由花岗岩构成,多悬岩、峭壁、瀑布。
2、气候特点:天台山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降水丰富,热量充足。又因四周山体环绕,中间低平,因而小区域气候特征显著,带有一定的盆地气候。年平均气温171度,年降水量平均值13514毫米。年平均霜日344天,年平均日照总时数18753小时。
以上内容参考天台山_
天台山八大景点天台山风景区景点如下:
1、华顶:
台山主峰华顶,海拔1138米,是看日出的好地方。石梁是天台山的一个重要的游览点,在国清寺东北方。这里,两山门立,山腰间一块巨石横空,衔接两山,因这巨石颇似屋梁,故称石梁,长约2丈,最狭处不过五六寸,最宽处约15尺,梁下有一飞瀑直泻深谷。如从石梁上通过,十分惊险。
2、石梁景区:
天下独绝——石梁飞瀑!世界上有瀑无梁,有梁无瀑的景观很多,唯独石梁的瀑布是由罕见的花岗岩天生桥与瀑布结合的“上梁下瀑”景观——石梁飞瀑;周边很多的瀑布,构成华东地区最大的瀑布群;还有佛教五百罗汉道场——方广寺、“唐诗之路”的精华地段。
这里还是中国第一部武打片《少林寺》及《少林俗家弟子》、《射雕英雄传》、《济公新传》等许多影视片的主要拍摄地。
3、龙穿峡景区:
“周旋天纲以虚无为场,跨蹑地络由恍惚作巢”。是唐朝李白写的,景区是全国最大的网络游戏公司之一的盛大网络公司旗下,“永恒之塔”游戏的实景所在地。内有游戏用户家园、永恒之塔、“天龙八瀑”。
在此可感受“天台四万八千丈,一领龙穿秀江东”之气势!
1关于植物的诗句
1、《钱塘湖春行》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白话翻译:
绕过孤山寺以北漫步贾公亭以西,湖水初涨与岸平齐白云垂得很低。
几只早出的黄莺争栖向阳的暖树,谁家新飞来的燕子忙着筑巢衔泥。
野花竞相开放就要让人眼花缭乱,春草还没有长高才刚刚没过马蹄。
最喜爱湖东的美景令人流连忘返,杨柳成排绿荫中穿过一条白沙堤。
2、《春望》
作者杜甫 朝代唐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白话翻译: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
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到了现在,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插不了簪了。
3、《敕勒歌》
作者佚名 朝代南北朝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白话翻译:
辽阔的敕勒大平原,就在阴山脚下。敕勒川的天空啊,看起来好像牧民们居住的毡帐一般。
它的四面与大地相连,蔚蓝的天空一望无际,碧绿的原野茫茫不尽。那风吹到草低处,有一群群的牛羊时隐时现。
4、《春雪》
作者韩愈 朝代唐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白话翻译:
新年都已来到,但还看不到芬芳的鲜花到二月,才惊喜地发现有小草冒出了新芽。
白雪也嫌春色来得太晚了,所以有意化作花儿在庭院树间穿飞。
5、《清平乐·村居》
作者辛弃疾 朝代宋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白话翻译:
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了碧绿的小草。含有醉意的吴地方言,听起来温柔又美好,那满头白发的老人是谁家的呀?
大儿锄豆溪东,二儿子正忙于编织鸡笼。最令人喜爱的是无赖的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摘下的莲蓬。
2关于植物的诗句古诗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荷花
《咏史·其二》(东晋)左思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金张籍旧业,七叶珥汉貂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松树
墙角树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梅花
宝刀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3关于植物的诗句和名言诗词:[梅花] 1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2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3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4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5玉骨冰肌绝俗缘,悬崖峭壁傲霜天。6霜欺雪压浑无惧,愈是严寒愈吐香。
7孤芳自赏远嚣尘,欲唤东风报早春。 [柳]1短长条拂短长堤,上有黄莺恰恰啼。
2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3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海棠]1清秋湛露挹琼芳,素影摇窗玉砌旁。
2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莲、荷]1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2濯清涟而不妖,出污泥而不染,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3小河才露尖尖脚,早有蜻蜓立上头[菊] 1共坐栏边日欲斜,更将金蕊泛流霞。
2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3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杏]1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支红杏出墙来 2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3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竹]1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2嫩笋堪称席上珍,成材百用为黎民。
3虚心君子美名传,亮节高风比圣贤。[枫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松]1风吹雨打永无凋,雪压霜欺不折腰。
2身寄南山不老翁,冰霜历尽志尤雄。[桃 花]1不与牡丹争绝色,惟将硕果报春光。
2芬芳烂漫令人夸,李杏春风结一家。3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4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稻花]1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
2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芦花]1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2满地芦花和我老,归家燕子傍谁飞。[梨花]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名言:1人是一种使思想开花结果的植物,犹如玫瑰树上绽放玫瑰,苹果树上结满苹果。 ——安托·法勃尔·多里维 2真正的友谊是一种缓慢生长的植物:———— 华盛顿3天然的才能好象天然的植物,需要学问来修剪。
——培根4天性好比种子,它既能长成香花,也可能长成毒草,所以人应当时时检查,以培养前者而拔除后者。——培根5种子不落在肥土而落在瓦砾中,有生命力的种子决不会悲观和叹气,因为有了阻力才有磨炼。
--夏衍 6那个使他奉献自己,以促使其早日实现的主义,将不受所有法律的订立和法律的破坏所左右,而日渐茁壮成熟——就像土里的种子,不管冬日的寒冻,夏日的干旱,仍然将它饱满的谷粒献给人类那样。 庞陀彼丹 7年轻时,我的生命有如一朵花——当春天的轻风来到她的门前乞求时,从她的丰盛中飘落一两片花瓣,她你从未感到这是损失。
现在,韶华已逝,我的生命有如一个果子,已经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分让,只等待着将她和丰满甜美的全部负担一起奉献出发。 泰戈尔 8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但是让我做叶的事业吧,叶是谦逊地、专心地垂着绿荫的。
泰戈尔 9科学的种子,是为了人民的收获而生长的。 门捷列夫10天赋仅给予一些种子,而不是既成的知识和德行。
这些种子需要发展,而发展是必须借助于教育和教养才能达到的。 凯洛夫 11树深不怕风摇动,树正何愁月影斜。
明·佚名12志向是天才的幼苗,经过热爱劳动的双手培育,在肥田沃土里将成长为粗壮的大树。不热爱劳动,不进行自我教育,志向这棵幼苗也会连根枯死。
确定个人志向,选好专业,这是幸福的源泉。 作者: 苏霍姆林斯基 13它们很像森林中的树要,都想傲然独立,但在地下深处,它们的根却盘结交错,在地面上空,它们的枝叶却相互依偎。
茨威格 14他种下一棵树,他就已经看见了千百年的结果,已经憧憬到人类的幸福。这种人是少有的,要爱就爱这种人。
契诃夫15在这个忧伤而明媚的三月,我从我单薄的青春里打马而过,穿过紫堇,穿过木棉,穿过时隐时现的悲喜和无常。 郭敬明16许多思想是从一定的文化修养上产生出来的,就如同幼芽是长在绿枝上一样。
歌德17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 明·王守仁18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实是甜的。
亚里士多德19您在仙人草绿廊下思考着诗歌的问题时,是闻不到手稿失去诗意的雪茄烟味道的。 巴尔扎克20纯贞的爱情之花,是在革命理想中孕育的,是在和睦互励中生长的,是在共同战斗中开放的。
这种扎根于志同道合的爱情之花,狂风吹不谢,利剑砍不倒,牢笼关不住,烈焰烧不毁,它经得起任何考验。章传家21名声是无味的向日葵,戴着一顶华丽而俗不可耐的金冠;友谊则是鲜润的玫瑰花,褶褶瓣瓣散发着沁人的芳香。
霍姆斯 22真正的友谊不是一株瓜蔓,会在一夜之间蹿起来,一天之内枯萎下去。 夏洛蒂·勃朗特 23友谊是一棵可以庇荫的树。
柯尔律治。
4关于播种的诗句有哪些1、《悯农》唐代: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译文: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种子,秋天就可收获很多粮食。
普天之下,没有荒废不种的田地,劳苦农民,仍然要饿死。2、《山农词》唐代:张籍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
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
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译文:老翁家贫住在山中,靠耕种三四亩山田为生,田亩少,赋税多,没有吃的。
粮食送进官府的仓库,最后腐烂变质,化为泥土,一年到头,家中只剩下锄头、犁耙靠在空房子里面,只好叫儿子上山去拾橡子充饥。从长江西面来的富商的船中,成百上千的珠宝用斛来计量,就连船上养的狗也长年吃肉。
3、《寻陆鸿渐不遇》唐代:皎然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时每日斜。
译文:他把家迁徙到了城郭一带,乡间小路通向桑麻的地方。近处篱笆边都种上了菊花,秋天到了却尚未见它开放。
敲门竟连一声犬吠都没有,要去向西家邻居打听情况。邻人报说他是到山里去了,回来时总要西山映着斜阳。
4、《归园田居·其三》魏晋: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译文:我在南山下种植豆子,地里野草茂盛豆苗豌稀。清上早起下地铲除杂草,夜幕降披月光扛锄归去。
狭窄的山径草木丛生,夜露沾湿了我的衣。衣衫被沾湿并不可惜,只希望不违背我归耕田园的心意。
5、《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唐代:白居易绿野堂开占物华,路人指道令公家。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译文:绿野堂开着占尽了万物的精华,路人说那就是令公的家,令公的学生遍布天下,何须在房前再种花呢。
5关于植物的诗古诗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____杨万里《小池》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____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庭前落尽梧桐,水边开彻芙蓉。
____朱庭玉《天净沙·秋》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____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
____苏轼《江神子·江景》风蒲猎猎小池塘。过雨荷花满院香。
____李重元《忆王孙·夏词》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____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____李商隐《赠荷花》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____秦观《纳凉》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____李商隐《赠荷花》午梦扁舟花底。香满两湖烟水。
____杨万里《昭君怨·咏荷上雨》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____欧阳修《采桑子·荷花开后西湖好》水际轻烟,沙边微雨。
荷花芳草垂杨渡。____刘将孙《踏莎行·闲游》田田初出水,菡萏念娇蕊。
____龚翔麟《菩萨蛮·题画》红莲相倚浑如醉,白鸟无言定自愁。____辛弃疾《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____李璟《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____王昌龄《采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____佚名《西洲曲》白鸟朱荷引画桡,垂杨影里见红桥,欲寻往事已魂消。____王士祯《浣溪沙·红桥》自是荷花开较晚,孤负东风。
____幼卿《浪淘沙·极目楚天空》风含翠筱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____杜甫《狂夫》水榭风微玉枕凉。
牙床角簟藕花香。____苏庠《浣溪沙·书虞元翁书》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____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____石涛《荷花》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____欧阳修《采桑子·荷花开后西湖好》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____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若耶溪傍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____李白《采莲曲》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
____黄庭坚《鄂州南楼书事》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____李白《渌水曲》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____白居易《采莲曲》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____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昔日芙蓉花,今成断根草。
____李白《妾薄命》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
____苏轼《阮郎归·初夏》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莲。____杜甫《宿赞公房》露清枕簟藕花香,恨悠扬。
____顾敻《虞美人·触帘风送景阳钟》芙蓉老秋霜,团扇羞网尘。____李白《中山孺子妾歌》东望鞭芙缥缈,寒光如注。
____刘辰翁《桂枝香·吹箫人去》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____苏轼《赠刘景文 / 冬景》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
____李白《折荷有赠》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____杜甫《为农》携手藕花湖上路。
一霎黄梅细雨。____朱淑真《清平乐·夏日游湖》藕花珠缀,犹似汗凝妆。
____阎选《临江仙·雨停荷芰逗浓香》酷暑天,葵榴发,喷鼻香十里荷花。____白朴《得胜乐·夏》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____王维《山居即事》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____李白《别储邕之剡中》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
____李白《子夜吴歌·夏歌》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____李白《西施 / 咏苎萝山》江燕话归成晓别,水花红减似春休。
西风梧井叶先愁。____吴文英《浣溪沙·秋情》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____赵嘏《长安晚秋 / 秋望 / 秋夕》当轩对尊酒,四面芙蓉开。____王维《临湖亭》一番荷芰生池沼,槛前风送馨香。
____尹鹗《临江仙·一番荷芰生池沼》涧影见松竹,潭香闻芰荷。____孟浩然《夏日浮舟过陈大水亭 / 浮舟过滕逸人别业》绿池落尽红蕖却,荷叶犹开最小钱。
____杨万里《秋凉晚步》宁知寸心里,蓄紫复含红!____沈约《咏新荷应诏》疏林红叶,芙蓉将谢,天然妆点秋屏列。____薛昂夫《西湖杂咏·秋》湘女归魂,佩环玉冷无声,凝情谁诉。
____吴文英《过秦楼·黄钟商芙蓉》青春花姊不同时。凄凉生较迟。
____吴文英《醉桃源·芙蓉》我来一长叹,知是东溪莲。____白居易《京兆府栽莲》棹动芙蓉落,船移白鹭飞。
____萧纲《采莲曲》夕阳倒影射疏林,江边一带芙蓉老。____陈霆《踏莎行·晚景》波面澄霞,兰艇采香去。
____高观国《祝英台近·荷花》莲渚收香,兰皋浮爽,凉思顿欺班扇。____王月山《齐天乐·夜来疏雨鸣金井》菡萏香连十顷陂,小姑贪戏采莲迟。
____皇甫松《采莲子·菡萏香莲十顷陂》拥红妆,翻翠盖,花影暗南浦。____高观国《祝英台近·荷花》大嫂采芙蓉,溪湖千万重。
____李白《湖边采莲妇》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____李白《古风·其十九》艳妆临水最相宜。
风来吹绣漪。____吴文英《醉桃源·芙蓉》胭脂雪瘦熏沉水,翡翠盘高走夜光。
____蔡松年《鹧鸪天·赏荷》秀樾横塘十里香,水花晚色静年芳。____蔡松年《鹧鸪天·赏荷》。
皂小姜洗发水好。
1、皂小姜洗发水使用效果好。皂小姜洗发水货真价实的便宜大碗,而且质地开度正好,使用尤其水润。
2、皂小姜洗发水当做一款独特的地区的护肤品,五湖四海都声名远扬。皂小姜洗发水添加紫苏植物精华,保护对季节敏感或是坏境损坏的皮肤,维系皮肤稳定性。
没到兰州之前,把兰州想成一个苦寒之地,不宜人居。这么想是自然的。虽然甘肃省会兰州,古称“金城”,地处要冲,为“丝绸之路”河西走廊上的大西北第一重镇,但毕竟那是大西北,附近不远的地方就是大片戈壁、沙漠、雪山和黄土高原,似乎不苦寒都没有道理。但到了兰州之后,特别是在春夏,发现真实的兰州和想象大相径庭。
春夏的兰州,是黄河母亲滋润的一片天堂。春天,青草疯长,绿树成荫,到处是花儿的天堂。来自云南植物王国的我,至今看到的最大的一片花的海洋,竟然就在兰州的黄河岸边。那是兰州郊区黄河岸边一眼望不到边的大片果园,日照充足,温度适宜,想想那平均厚达百米的肥沃土层,再加上黄河水的充足灌溉,那些花儿开起来会是一种什么景象?即使就在兰州大学校园里,那片数百亩连成一片的榆叶梅、迎春花一起开放的景象,也足够让人心惊。这么多年过去了,去过那么多地方,我看过的最多的花,感受最热烈的春天,竟然还是在兰州。
兰州人性子慢,日子过得也慢,好像没什么事能让人忙起来。兰州日子过得慢的一大特征便是人们嗜饮茶,喜欢喝“三泡台”,毫不吝惜地大把泡时光。
兰州人喝的“三泡台”,指的是茶具,由茶盖、茶碗、茶托三部分组成,故称为“三泡台”。
据说,“三泡台”源于盛唐时期,明清时期传入西北,与当地穆斯林饮茶习俗相结合,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茶品。“三泡台”又叫“盖碗茶”,包括茶盖、茶碗、茶船子(“茶船子”又名茶舟,其实就是茶托子)三部分,其寓意为“天盖之,茶盖;地载之,茶船;人育之,茶碗。”“三泡台”里内容丰富,是用绿茶,加上菊花、桂圆、葡萄干、小枣、枸杞、荔枝干、冰糖为佐料配制而成的,佐料加上茶叶,一共有八种,所以又叫“八宝盖碗茶”。
西北人性格豪放,品性质朴,一般来说,喝的“三泡台”不大讲究,只要有这八种东西就行了,并不怎么在乎它们的品质。大街小巷,三五老友,随便支张桌子,一人一碗“三泡台”,一壶热开水,就能慢条斯理地泡上半天。泡完了,散伙之前,兰州人还有个习惯:心满意足地把碗里的东西刮吃掉。关于这个不大雅观的习惯,兰州人还有句玩笑话调侃自己:“宁丢千军万马,碗子不能不刮”。
这句玩笑话,道出了陇右(甘肃古称“陇右”)人的许多性格。比如,陇右自古多征战,养成了人们沉着冷静,豪迈洒脱的性格,即使大战的间隙,面临生死关头的危险,也不忘喝碗三泡台,还要把碗底吃掉。比如,和内地相比,西北还是苦寒,养成了人们勤俭持家,珍惜物产的习惯,让大家丢掉有“八宝”之称的碗底,那简直是暴殄天物。
兰州人喝“三泡台”,优雅起来也挑剔得近乎苛刻。茶叶要云南的春茶,并且必须是两叶一针精挑细选的春茶,这样既甘爽耐泡,又美观可爱;菊花要陕西西安上等的菊花,因为“三泡台”是从盛唐时的长安传过来的,长安当时是世界的花都,以牡丹最为有名,“三泡台”当然不能泡牡丹,但也要泡菊花,就得泡花都长安的菊花;桂圆要福建上好的,必须颗颗圆润、颗大,外壳完整、饱满,成色纯黄;葡萄干要新疆吐鲁番的,粒大,表面不能露肉或有任何破损;小枣要甘肃临泽的王村枣,颗粒长型,还要每颗完好无损、无虫病;枸杞要宁夏的,颗粒完整,油润,颜色要深紫色的;荔枝干要广西的;冰糖得要优质冰糖,并且必须是大块的,细碎的绝对不要,但也不能太大,不能大得把碗底盖住。
“三泡台”的烧水,也有讲究。得用铁壶在铁板煤火上烧煮,边喝边续水,使水保持一定的温度。
而上佳“三泡台”的用水同样不容马虎。“三泡台”的水之极品,是五泉山的山泉水。皋兰山上北麓的五泉山因有甘露、掬月、摸子、惠、蒙五眼泉水而得名。相传汉武帝元狩三年(公元前20年)霍去病征西,曾驻兵于此,士卒疲渴,霍去病手著马鞭,连击五下,鞭响泉涌,遂成五泉。五泉山的泉水清澈甘美,以之泡茶,自是上好的选择。“三泡台”的另一种好水,是刘家峡的黄河水。刘家峡在兰州上游数十公里处,去过刘家峡的人,就知道里面蓄积起来的黄河水有多清澈,和“黄”字根本就不沾边。
至于茶具,就是茶碗、茶盖、茶船的讲究,那也自有一套规矩,就不赘述了。经过这么多挑剔泡出来的“三泡台”,还得经过最后一道检验,才能算上佳的茗品。这就是香而不清则为一般,香而不甜为苦茶,甜而不活不算上等,只有具备清、鲜、爽、活才能算茗中佳品。
而喝“三泡台”同样有讲究。一般不能揭开碗盖,而只能留一条小缝,缓缓啜出其中醇香的茶水。喝时应托起底盘,拇指括着碗盖,口对缝隙轻轻吸,茶沿嘴唇缓缓流入口里,舌尖慢慢品味茶的芳香和醇正。续水时把碗盖插于托盘与杯的夹缝,加水后马上括盖,以保水温。“三泡台”的味道需要慢慢的渗,才能把味道泡出来,品茶也不宜饮,只能小口小口的咂。刚泡的茶很淡,稍过一阵,茶叶的味道透出来,水微涩,有大枣的味道;再泡,桂圆香飘起,水微甜;接着,甜味上升;稍等,茶叶的清香飘起;又后,茶、冰糖、桂圆、大枣的味道俱全,最后,才是八宝盖碗茶的真正味道,既清香又不失甘甜。
兰州人对佳品“三泡台”的挑剔,说明西北人豪放质朴外表下的一种精细、优雅和诗意。毕竟,兰州附近的这片大地,是古老的丝绸之路的重镇,是诞生敦煌壁画、飞天女神、麦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是诞生花儿,也是诞生大诗人李白的地方,没有这种气质那才叫不可思议。
在兰州,喝“三泡台”最好的地点也有两个。一个五泉山,一个是滨河路。
五泉山喝“三泡台”,一是五泉水好,茶自然好。二是五泉山在皋兰山北麓,地势高耸,山高天阔,可以俯视黄河峡谷和峡谷中的兰州城。三五好友,在这里泡“三泡台”,谈天说地,纵论古今,但觉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心胸为之舒展,神智为之飞扬。而滨河路在黄河边上,本就是兰州人的休闲集中之地,茶摊、茶馆极多,随便蹩进一家临河的,品一碗“三泡台”,凝视着滔滔黄河水,就足够消磨半日光阴。
说到“三泡台”,还得说一下兰州人的厚道。无论进了哪一家茶馆、茶摊,占一张茶桌,要一碗“三泡台”,外加一碟黑瓜子,最多再要一瓶“黄河”啤酒,即使只有你一个人,你也可以从开张坐到收摊,泡大半天时光,老板绝不会撵你,也不会给你脸色看。收费却很公道,除了茶水钱之外,泡掉的时间,一般是不收钱的。如果要收,老板会事先告诉你,开始的两个小时不收钱,两个小时后,超一小时一块钱。在兰州喝“三泡台”,别的城市茶馆里常有的宰客现象,是极少发生的。这种别的地方少有的厚道,在兰州,大家早已习以为常。这或许和兰州的城市性格有关。这里自古就是河西走廊古老丝绸之路的多民族,多文化交汇地带,各种民族、各种文化形态虽然迥异,但却都能和谐相处。而能够和谐相处的一个重要心理因素就是大家讲诚信,有宽容。这种心理习惯,简单讲,其实就是厚道。
兰州人的这种厚道,和“三泡台”的味道一个样。拳头大小的一碗“三泡台”,集中的是来自中国天南地北的味道,而碗中的黄河水,则是华夏文化的母性之水。何况,兰州又是中国的地理中心,在这样的地方,用这样的水,泡这样的茶,流出的味道,那就是融合了五湖四海之精华的甘爽厚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