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兰油最美丽模特Mandy
玉兰油前代言人——丹尼尔
玉兰油代言人·混血美女—Danielle Graham
玉兰油的代言人--91年是章子怡
玉兰油的代言人--袁泉
张曼玉担任玉兰油代言人
玉兰油代言人DANIELLE
玉兰油的代言人--宋慧乔
范冰冰作玉兰油的代言人 林志玲
是其中的一个吧
Danielle全名Danielle Peita Graham,一九七七年七月九日生于吉隆坡,是爱尔兰和马来西亚混血儿。16岁开始做兼职模特儿,在澳洲完成学业后,一心想做模特的她,于一九九八年被香港TVC发掘到港发展,成为全职模特儿。在港发展的短短几年间,已有骄人成绩,除了是欧蕾、周生生金饰、渣打银行、MonaLisa、玉兰油等知名品牌的指定代言人外,还被日本EliteTokyo邀请越洋发展。并在2001年由香港广告界评选的“十大模特儿选举”中和琦琦、马诗慧等前辈同时获选十大,是公认的靓绝香港Model界TOP 1的混血美女。尽管在同年被踢爆介入张惠妹和周立璟之间,但广告商仍然对其不不离不弃,足以证明她在广告界的地位和分量。
“翻版关芝琳”之美喻的Danielle,平日行事却一向极为低调。在港发展多年,Danielle通常只出现在电视广告中,也不时接拍时装摄影杂志的硬照广告。访问可免则免,就连天王郭富城 当年找她拍戏她也照样Say No!虽然后来与谢霆锋、冯德伦一起参加了**《2002》的演出,但Danielle表示,她并未曾想过成为娱乐圈中人。很难想象年纪轻轻的Danielle会看得开模特圈诸多诱人的浮华而一心专注工作本身。其实原因也很简单,就是
职业:音乐家
国籍:澳大利亚人为什么出名:前澳大利亚摇滚乐队“银椅”的领队,他也是“分离性”的一半与保罗麦克。
出生:1979年4月22日出生地:新南威尔士州纽卡斯尔,澳大利亚年龄:40岁
一代:第十代中国生肖:山羊/绵羊星座:金牛座
结婚生活2003-12-31澳大利亚流行天后娜塔莉·因布拉格利亚(28岁)在道格拉斯港举行的海滩婚礼上“银椅”领队丹尼尔·约翰斯(24岁),澳大利亚2008-01-04澳大利亚流行天后Natalie Imbruglia(32岁)和“Silverchair”领衔主演Daniel Johns(28岁)宣布离婚,声明“我们只是因为无法在一起度过足够的时间而分居”Daniel Johns生活中的事件2015-05-22 Daniel Johns发布“谈话”,他的首张个人专辑在Facebook上分享著名音乐家比利假日比利科尔根唐纳德格洛弗史蒂夫雷沃恩沃恩米德沃尔特贝克尔特辑flash Photo Agency/Shutterstock
专业:小说家
国籍:美国人为什么出名:丹妮尔·斯蒂尔是世界第四大畅销作家,她的浪漫小说全球销量已达8亿册。她写了174本书,其中141本,包括《现在和永远》、《完美的陌生人》和《秘密》。钢也非小说,诗歌和儿童小说的书籍。
出生:1947年8月14日出生地:纽约,美国年龄:72岁
一代:婴儿潮一代中国生肖:猪星标志:利奥
结婚生活1965-09-25小说家丹妮尔·斯蒂尔(18)新婚银行家克劳德·埃里克·拉扎德1975-09-13小说家丹妮尔·斯蒂尔(28)新婚夫妇丹尼·祖格尔德在监狱食堂1978-04-14小说家丹妮尔·斯蒂尔(30)与丹尼·祖格尔德近3岁后离婚结婚年限1978-04-15小说家丹妮尔·斯蒂尔(30)新婚夫妇威廉·乔治·托斯1981-06-14小说家丹妮尔·斯蒂尔(33)新婚夫妇约翰·特拉纳1998-03-27小说家丹妮尔·斯蒂尔(50)新婚夫妇金融家托马斯·詹姆斯·珀金斯(66)丹妮尔·斯蒂尔生活中的事件1983-08-04丹妮尔·斯蒂尔的浪漫小说《瑟斯顿之家》出版于1984-05-01丹妮尔·斯蒂尔的浪漫小说《满圆》出版于1986-06-01丹妮尔·斯蒂尔的浪漫小说《流浪癖》出版于1987-02-01丹妮尔·斯蒂尔的浪漫小说《美好的事物》出版于1989-10-01丹妮尔·斯蒂尔的小说《爸爸》出版于1992-05-01丹妮尔·斯蒂尔的历史浪漫小说《珠宝》出版于出版于1997-06-25丹妮尔·斯蒂尔的浪漫小说《特快专递》出版于2003-06-03丹妮尔·斯蒂尔的小说《圣特罗佩斯的日落》出版于2010-02-23丹妮尔·斯蒂尔的小说《大女孩》出版于2010-06-22丹妮尔·斯蒂尔的小说《家庭纽带》出版于2011-11-01丹妮尔·斯蒂尔的小说《酒店》《文多美》出版日期:2012年3月27日丹妮尔·斯蒂尔的小说《背叛》出版日期:2012年7月24日丹妮尔·斯蒂尔的小说《永远的朋友:一部小说》出版日期:2012年7月24日丹妮尔·斯蒂尔的小说出版日期:2012年7月27日丹妮尔·斯蒂尔的小说出版日期:2012年7月24日丹妮尔·斯蒂尔的小说出版日期:2012年7月24日丹妮尔·斯蒂尔的小说出版日期:2012年7月24日丹妮尔·斯蒂尔的小说出版日期:2012年7月24日丹妮尔·斯蒂尔的小说出版日期:诉S奈保尔
丹尼尔的资料
丹尼尔个人资料集(目前最具体、权威)
DanielRadcliffe
中文名:丹尼尔•雷德克里夫
昵称丹:Dan,Danny
饰演人物:HarryPotter哈利波特
呢称:Dan,Danny,Daniel,Do--it--againDan(在拍摄时的称呼)
生日:1989年7月23日 今年18岁
名字:Tom Felton
全名:Thomas Andrew Felton(托马斯安德鲁菲尔顿)
生日:1987年9月22日
星座:处女座
属相:兔
眼睛:蓝色
发色:褐色(为演Malfoy染成金色)
今年20
赫敏个人档案:全名Emma Charlotte Duerre Watson 1990年4月15日出生于英国牛津郡在学校时,她就曾主演过好几部戏,她还参加了其他学校的舞台剧的拍摄哈利波特与魔法石是她的首部**,也是她第一次向世界观众展示自己(我成了她的忠实影迷),在和众多女孩的较量后,Emma最终赢得了Hermione这个角色在戏外,Emma喜欢打曲棍球虽然在剧中她的头发是棕色的,可事实上她是个不折不扣的金发在一次万圣节当中她打扮成一位巫婆,当时她没有想到,不久后的她将在哈利波特中出演一个真正的女巫Emma的父母都是律师,不幸的是他们离婚了,Emma目前和弟弟Alex跟母亲住
今年17
虽然威尔顿斯坦家族几代人近乎偏执地保持沉默,拉着厚厚的窗帘,把那些窥探的眼睛挡在门外,最早让这个犹太家族情况曝光的是一个女人,丹尼尔长子亚历克的妻子乔斯林。如果你没听过这个名字,只能说有点孤陋寡闻了。她某种程度上是这个家族里最出名的人,那完全是因为她的外貌——“狮子女王”。
亚历克和乔斯林的离婚大战,从1997年秋天持续到1999年春天。这期间最高兴的就是纽约小报。一是因为绝望的乔斯林开始频繁在脸上动刀。1998年的一天,亚历克对乔斯林说,如果你像一只丛林猫肯定很可爱。仍想取悦丈夫回心转意的乔斯林第二天就按照猫的模样,把自己的眼角做拉皮吊了起来,结果亚历克“完全认不出她”。
这时候的乔斯林已经整容上瘾,她乐此不疲地往自己身体里塞进各种材料,尤其钟爱丰唇术,于是嘴唇最终形成的效果就是——两条腊肠。她被称为“威尔顿斯坦的新娘”,这里的威尔顿斯坦暗指弗兰肯斯坦,也就是科学怪人。2000年,亚历克迎娶了19岁的俄罗斯模特斯图帕科娃。而即使离婚之后,乔斯林仍欲罢不能,在过去的10年里,她花在整形上的钱已达400万美元。成了整容界非常著名的反例。
离婚大战的另一个副作用就是让保守隐私一个多世纪的威尔顿斯坦家族进入了公开展示阶段。乔斯林要求每月20万美元的生活津贴,用以支付她个人随身侍从的工资和开支。通过她那张状如腊肠的大嘴,人们得知,即使按照明星和富人的标准,威尔顿斯坦家族的生活方式也堪称奢侈。
乔治·爱略特(1819—1880)本名玛丽·安·伊文思,出生在英国华瑞克郡的奥泊雷城。父亲是个木匠,在玛丽·安出生后不久给一位著名的建筑师的后裔做了管家,迁到考文垂的骚思农场居住。玛丽·安9岁进入拉萨木**的女校读书,以后转学到了纳尼顿的华令顿夫人学校,在那儿接受了福音派的宗教思想,后来又进了富兰克林**学校,在那儿学了法文和意大利文,阅读了大量的书。17岁时母亲去世,她便辍学回家,为父亲管家,家事之余自学了德文和拉丁文。
有两件大事影响了伊文思一辈子。
第一件大事是认识了查尔斯·布雷和他的姻兄查尔斯·亨内尔。跟这两人的交往极大地影响了她的思想,特别是亨内尔的著作《基督教探源》。该书彻底推翻了她曾经热忱拥护的基督教信仰。1842年她23岁时开始拒绝上教堂,跟父亲发生了尖锐的矛盾,惹得父亲非常生气。几个月后她跟父亲和解:父亲不再干涉她的思想,她也去教堂参加礼拜,不损害父亲的面子。但她的思想变化却是深刻的、无法逆转的。1849年父亲逝世后她曾数次到欧洲大陆旅游,并在日内瓦住了8个月。
1851年她决心离开日内瓦到伦敦居住,因为在《西敏士评论》上发表过一些文章,结识了该刊物的主人查普曼,就借住在查普曼家,做了个没有名分的编辑,协助他编辑《西敏士评论》。
这时的英国和欧洲大陆时局动荡,1832年前后的议会改革法案斗争,1836年至1848年的宪章运动和欧洲大陆的社会运动风起云涌。她在政治和宗教思想日趋激进的伦敦结识了一些前卫的思想家,思想变化越来越大,其中有著名的进化论哲学家、《首要原理》的作者赫伯特·斯宾塞(1820—1903)。他俩年龄相近,往来密切,甚至有过订婚的传说。
这时影响了她一辈子的第二件大事发生了:她跟乔治·亨利·刘易斯的婚姻。
刘易斯是个多才多艺的记者、评论家、作家,也是《西敏士评论》的撰稿人。1841年刘易斯跟爱格妮斯·洁维丝结婚,婚后有了4个孩子。1850年刘易斯跟索恩顿·雷·亨特合作,办起了《领袖》杂志。同年,洁维丝生了一个孩子,却是亨特的。这使刘易斯很痛苦,也很为难。但是,刘易斯原谅了妻子和朋友的错误,接受了孩子,并为他命名为爱德蒙·刘易斯。这是很需要勇气的,也表现了刘易斯藐视传统的态度。但是,令他更为难堪的事实却是:不久洁维丝又生了第二个孩子,仍然是亨特的。刘易斯再也无法接受了,但是,他既已接受了第一个孩子,原谅了这种关系,便难以跟洁维丝离婚,却又无法跟她继续相处。在刘易斯最苦闷的时刻玛丽·安·伊文思给了他安慰,后来竟不顾世俗成见跟他同居了。他们这场自己认作理直气壮的婚姻没有得到社会认可,一时舆论哗然,伊文思不但失去了女性的朋友(她们都怕因与她交往而受到舆论谴责),甚至得不到家人的谅解,尤其是大她3岁的哥哥艾萨克,态度激烈,跟她从此决裂。
伊文思和刘易斯挑战了传统的道德意识,面对了随之而来的打击,在逆境里巩固了他们的婚姻,而且取得了杰出的成果。两人结婚24年,感情一直很好,直到刘易斯逝世。更为重要的是:刘易斯发现了伊文思的文学创作天赋,鼓励她写小说,并从写作和出版各方面给她支持,使她不但步入了文坛,而且成了英国文学史上一颗耀眼的明星。刘易斯是发现和培养了伊文思这匹千里马的伯乐。没有她跟刘易斯的这场舍生忘死的恋爱,英国文学史上也许就不会有乔治·爱略特这个辉煌的名字。
1857年伊文思在刘易斯的鼓励下根据早年的记忆写成了短篇小说《阿莫斯·巴尔顿牧师惨史》,在《布莱克伍德》杂志上发表;随后又陆续发表了《吉尔菲耳先生情史》和《詹尼特的忏悔》。这3个短篇小说经过刘易斯的努力合成一集出版了,取名《教区生活场景》,这就是乔治·爱略特的第一本小说集。署名时她接受了刘易斯的建议“女扮男装”,使用了男性的笔名乔治·爱略特。这倒不是效颦法国那位女诗人兼小说家乔治·桑(1804—1876),而是为了回避仍然存在的社会偏见,有着迫不得已的苦衷。
随着她第二本小说《亚当·比德》的出版,文学界人士开始注意到这个乔治·爱略特,可是谁也不知道这人是谁。许多人做了猜测。据说很少有人怀疑过那是个男性,著名的文学评论家卡莱尔便是其中之一,而狄更斯却独具只眼,说那是个女性。
刘易斯逝世以后,爱略特跟比她小了差不多20岁的业务顾问约翰·华尔特·克罗司结了婚,婚后两人去了一趟威尼斯,回来几个月后爱略特就去世了。按照英国人的习惯她的全名应是玛丽·安·伊文思·克罗司,而不是玛丽·安·伊文思·刘易斯。
爱略特去世后,后人因为她的婚姻纠纷曾猜测过她的长相,认为她大概很丑。但是后来却发现她1851年侨居日内瓦时,曾经让画家FA兑哈德为她画过一幅肖像。这幅肖像现在还保存在英国国家肖像博物馆。从画上看她的皮肤很为白皙,浅褐色的头发,灰蓝色的眼睛,倒也端庄大方。这幅肖像的发现可以算是回答了后代人对她外形的好奇。
爱略特是从翻译和文学批评开始她的文学生涯的。
1840年她发表过一首小诗,署名为玛·安·伊(即她全名的缩略),反映的是虔敬热忱的福音派观点,但是1846年她在大卫·斯特劳斯的《观察家报》上发表的她从德文翻译的《耶稣生平批判》却是对福音派理论的批判。1854年她又翻译出版了路德维希·费尔巴哈的名著《基督教本质》。这本唯物主义的经典著作指出:世界和人的存在既不需要上帝,也不需要“绝对理念”;宗教是人的产物;不是上帝创造了人,而是人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上帝。马克思就是采用了费尔巴哈这本书的唯物主义的合理内核建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体系的。这本译著在英国的出版,其影响之大可想而知。
与此同时她还写了不少理论文章发表,阐明她对文学创作的见解。
然后她才在刘易斯的鼓励下写作小说,如上所述于1857年出版了第一本小说集《教区生活场景》,然后陆续出版了一系列小说和其他作品。
她的小说大体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以她所熟悉的小市镇和农村生活为题材,一类以社会改革为题材。前者有1858年的《教区生活场景》,1859年的《亚当·比德》、1860年的《佛洛斯河磨坊》、1861年的《织工马南传》和1872年的《密德尔马契》;第二类有1866年的《激进分子费利克斯·霍尔特》、1863年的《萝慕拉》和1876的《丹尼埃尔·多龙达》。
《亚当·比德》(1859)是根据作者的姑母给她讲的一个真实故事写的。赫蒂·索蕾尔是个漂亮而虚荣的姑娘。秉性高贵的乡村木匠亚当·比德爱上了她,她却因爱慕虚荣鼓励乡绅家少爷亚瑟·顿尼索恩对她的追求。亚当·比德跟亚瑟·顿尼索恩原是好朋友。有一天亚当偶然发现了赫蒂跟亚瑟在树林里幽会,便逼迫亚瑟跟他决斗。事后亚瑟写了一封信给赫蒂,表示跟她断绝关系,然后便随他的部队离开了。赫蒂处境狼狈,同意了跟亚当在春天结婚,但是在结婚前却发现自己的妊娠情况已经无法掩饰,只好离家出走,去找亚瑟,辗转流离,途中生下了孩子。她在绝望中杀死了婴儿,因而被捕。审判时她拒绝回答问题,引起激愤,以杀害婴儿罪被判死刑。幸好她过去的恋人亚瑟在最后时刻到达,为她获得了减刑,改判流放。亚当·比德后来跟迪娜·莫里丝结了婚。迪娜·莫里丝是个非常虔诚的传教士,她那宁静性格的影响弥漫全书。亚当的哥哥温和的塞司原本爱着迪娜,见迪娜爱的不是他,便退避了。书中迪娜·莫里丝的原型就是给作者讲述这个故事的姑母伊丽莎白·伊文思;而亚当·比德的原型就是作者的父亲罗伯特·伊文思。这书里的亚当·比德、哥哥塞司、迪娜和赫蒂的性格描写都很出色;对乡村的刻画也很动人,“弥漫着母牛的气息和草地的清香”。
《织工马南传》(1861)写的是一个孤苦的纺织工因为得到一个孩子的爱而恢复了对人的信念的故事。塞拉斯·马南因被误认为有盗窃行为被迫离开了原住的教区,来到瑞维洛村庄附近居住。由于被最好的朋友诬陷,又被未婚妻抛弃,他万念俱灰,落入麻木的境地,成天只知不断织布,过着孤独的、恨世的生活。他惟一的乐趣便是晚上取出他所积聚的金币来抚摩观看。这样的守财奴式的孤独生活过了十五年,一天晚上他的金币突然被盗,使他第二次陷入绝境。小偷是村里最有钱的乡绅喀斯的儿子顿斯坦。马南绝望时一个幼儿爱碧偶然闯入了他家,被他收养。爱碧是乡绅喀斯的另一个儿子高德伏雷的秘密婚姻所生的孩子。除夕夜高德伏雷那秘密的妻子冒着风雪抱了小女儿来找高德伏雷,途中死在雪地里。孩子偶然来到塞拉斯家,被他收养下来。爱碧逐渐长大,给塞拉斯带来了欢乐和满足。这时塞拉斯家附近的水池放干了水,发现了多年前淹死的顿斯坦的尸体和被他偷去的塞拉斯的金币。高德伏雷向后来结婚的妻子南茜承认了过去的秘密婚姻,跟妻子一起来看爱碧,并向爱碧表示愿意接受她,对她做出补偿。塞拉斯让爱碧决定自己的去留,爱碧选择了塞拉斯,拒绝了生父。小说在描写小酒馆里的农村客人时有不少幽默诙谐的笔墨。小说里那废弃的采石场令人联想到《佛洛斯河磨坊》里的红洼地,看来那是作者幼时所熟悉的一个地方。
《激进分子费利克斯·霍尔特》(1866)描写了1832年的“改革法案”所引起的动乱,那场动乱是作者1832年在纳尼顿亲眼见到过的。费利克斯·霍尔特是个激进的改革家,人品高贵,勇于自我牺牲。为了崇高的社会理想他自愿降低身份去做工匠,跟工人一起劳动和生活。他告诉他们工人必须接受教育,学会独立思考,才能找到解决自己问题的办法,不能对改革法案存在幻想。跟他成为对照的是传统式的政治改革家、有钱的哈洛德·特兰松。这人性情温和,却走议会道路,影响了工人斗争的士气。据说女主角依瑟是个牧师的女儿。在形势要求她在费利克斯和哈洛德以及两人提供的贫富悬殊的生活之间选择时,她选择了费利克斯和贫穷。小说夹杂了不少因为遗产问题引起的法律纠纷,有时显得晦涩,还有些不大可能的传奇式的情节。
《密德尔马契》(1872)全名叫《密德尔马契,外省生活素描》,以19世纪上半叶的一个小镇为背景,由4条线索交错发展而成,构成了英国外省生活的宏大画幅。其中主要的是两条:一条是理想主义的少女多萝西娅的痛苦婚姻和理想的幻灭;一条是青年医生利德盖特的不幸婚姻和事业上的消沉。
多萝西娅·布鲁克是个孤儿,住在伯父家里。她虔诚、热情,怀着崇高却飘渺的理想。年轻的彻塔姆爵士追求她,她却为年纪颇大的卡苏朋牧师那貌似高深的形象所迷惑,怀着献身精神嫁给了他。她希望能够帮助卡苏朋完成他的巨著,同时做些帮助穷人的事。可是她的婚姻却极其不幸。卡苏朋志大才疏,而且缺少对人的爱与同情,使多萝西娅十分失望。她开始被卡苏朋的侄子拉迪斯罗所吸引。卡苏朋嫉妒了,但是不久便死去。死时他把财产留给了多萝西娅,只是遗嘱里带了一个苛刻的条款:多萝西娅一旦跟拉迪斯罗结婚便失去那笔财产。这时思想激进、急于在医疗中进行改革的医生利德盖特出现了。利德盖特爱上了市长的女儿美丽的柔莎蒙·文茜,跟她结了婚。但是柔莎蒙是个浅薄虚荣、挥霍浪费的人。她大把花钱,弄得家庭入不敷出,终于使利德盖特陷入丑闻,走投无路,这时成了寡妇的多萝西娅来到了他身边,给了他钱,使他免于刑事追究。多萝西娅对拉迪斯罗的爱情随着岁月的流逝而增加。她在再次遇见拉迪斯罗时便决定放弃财产跟他结了婚。利德盖特继续跟柔莎蒙随波逐流地过下去。她那挥霍的生活逼着他去巴结有钱的病人,从而放弃了他一直钟情的科学研究。由于对生活失望他很年轻就死去了。
这本小说有宏大的社会场面,丰富细致的心理描写,生动地刻画了环境对个人的腐蚀作用,当时曾被誉为英格兰活着的小说家的最伟大的小说。
上述这几部作品所描写的大多是作者所熟悉的小城市和农村的人物、事件和环境,有深厚的生活基础,再加上作者敏锐的观察力和杰出的刻画才能,把传统与个人间的复杂关系和普通人的长处和弱点呈现在读者面前,唤起读者对人的本性的注意和思考,在文学史上占了重要的地位。
1863年出版的《萝慕拉》是一本历史小说,以15世纪末期佛罗伦萨的一场政治动乱为背景。提托·密乐玛是个漂亮的希腊青年。他的养父波尔达萨·卡尔伐在土耳其沦为奴隶。密乐玛带了几粒宝石去赎救养父,途经佛罗伦萨,却卖掉了宝石,置养父的拘囚于不顾。他在佛罗伦萨获得了盲人学者巴尔多和他的金发女儿萝慕拉的欢心,跟萝慕拉结了婚。巴尔多死后他趁佛罗伦萨社会混乱卖掉了巴尔多图书馆的藏书,溜走了。萝慕拉非常震惊,追出了佛罗伦萨,途中遇见了改革家黑袍僧萨伏纳罗拉,接受了他的劝说留下了。而此时被密乐玛背弃的养父波尔达萨已到了佛罗伦萨,并发现了密乐玛。密乐玛在彼此尖锐斗争的萨伏纳罗拉势力、美迪齐势力和教皇势力之间兴风作浪,却被暴民抓住。他跳进阿诺河逃走,却落到被他遗弃的养父波尔达萨手里。波尔达萨掐死了密乐玛,自己也死在密乐玛身上。萝慕拉却喜欢上了密乐玛的另一个妻子特莎和她的两个孩子,把她们带回家里。
值得注意的是这本小说的社会背景。那是15世纪末佛罗伦萨的一场社会改革运动。黑袍僧萨伏纳罗拉得到佛罗伦萨人的支持,向统治了佛罗伦萨几个世纪的美迪齐家族的*靡之风和教皇的权威挑战。他那激烈的布道演说和反奢靡措施造成了巨大的社会动荡,引起了法国的武装干涉。他所煽动起来的暴民抢劫了美迪齐家邸宅。他还组织了男童队抄家,把抄来的奢侈品(包括珍贵的艺术品)集中到广场烧毁。到最后,佛罗伦萨人厌倦了他,放弃了他,他被教皇逐出教门,并在佛罗伦萨的要员广场上绞死并焚尸。
《萝慕拉》的故事里的这场历史斗争实际上反映了作者胸中积郁的块垒,令我们联想到《激进分子费利克斯·霍尔特》里的议会改革斗争和后来的宪章运动以及那时欧洲各国更为波澜壮阔的斗争。
据说爱略特为了写作《萝慕拉》读了300本书,到大英博物馆做过长期研究,还赴佛罗伦萨搜集过资料,做了广泛的调查。这是部格调很高的作品,虽然许多人(包括作者自己在内)认为《密德尔马契》是她最好的作品,但也有不少读者认为《萝慕拉》才是她的首选之作。
熟悉迷你影集的观众应该对饰演米拉的Jodhi May不陌生,她曾经演出《富贵浮云》和《嘉德桥市长》等片,她擅长诠释内心压抑的角色。而郎心如铁的葛兰克是Hugh Bonneville,他过去的作品如《新娘百分百》、《长路将尽》、《包法利夫人》等,多半是温和、感性的角色,《丹尼尔的半生缘》是全新的尝试。
《丹尼尔的半生缘》是英国杰出女作家乔治艾略特(George Eliot)的最后一部作品,于1876年于出版时引起很大的震撼,因为书中揭露了社会问题及人性黑暗面,书评尤其赞赏乔治艾略特笔下所塑造的关德琳,认为是她最成功的人物。
本片编剧Andrew Davis就说:丹尼尔的半生缘缘非常具有原创性和现代感,乔治艾略特的小说在她的年代是很大胆而实验性的,因此很适合改编,这出以1860年为背景的小说是一个充满张力和热情的爱情故事,在其中男女主角丹尼尔和关德琳分别经历寻找自我价值的旅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