胭脂鱼是胭脂鱼科在亚洲分布的唯一种属,被列为国家二类保护野生水生生物。该鱼体形奇特,花纹鲜艳,因此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曾获世界观赏鱼博览会银奖。
一、生物学特性
胭脂鱼主要产于长江上游,幼鱼经常群集在水流比较静止的乱石之间;喜欢生活在水的上层,游动缓慢,成鱼及未长成的成鱼栖息在水的中下层,行动矫捷。每年2月中旬,性腺接近成熟的胭脂鱼亲鱼均要上溯到长江上游的急流中产卵繁殖,等到秋季退水时期,又回到长江干流内越冬。胭脂鱼性情温和,不跳,行动迟缓,生活力强,起捕率高。
胭脂鱼主要摄食底栖无脊椎动物,如摇蚊幼虫、蜻蜒幼虫、蚬和淡水壳菜等,也可摄食植物碎片及部分硅藻和丝状藻类等,属偏动物性蛋白的杂食性鱼类。在人工养殖条件下,除投喂水蚯蚓、陆蚯蚓外,也可投喂下杂鱼、动物内脏和人工配合饲料如鳗鱼料等。一般当年鱼可长到05~1公斤,3龄鱼可达3~4公斤。
胭脂鱼每年3~4月产卵,5冬龄达性成熟。
二、养殖技术
1.苗种培育:鱼苗出膜1个月左右,全长可达3~5厘米,主食底栖无脊椎动物。培育塘面积1~2亩,水深12~15米。鱼苗放池前,先毒塘,后施基肥,喂水蚯蚓、鳗料或花生麸等精饲料。
2成鱼养殖:胭脂鱼食性杂、抗病力强、适应范围广和性温驯等特点,决定了其在池塘养殖中,单养或混养均能取得良好效果。单养方式:每亩投放大规格鱼种(50~100克/尾)400~600尾,另外少量补充一些栖息水层和食性等方面互补的其它品种,以充分利用水体和饲料。混养时,每亩放养量约200~300尾,可混养的鱼类有鲢鱼200尾,鳙鱼、草鱼和鳊鱼等各30~50尾。也可作为搭配鱼类部分取代鲤鲫等底层鱼类,小比例地放在其它养殖池,增加池塘养殖效益。
三、饲养管理
管理的重点是保持水质清、爽、肥,其次是合理投喂饲料。成鱼饲料以水蚯蚓最好,也可投喂螺、蚌、小鱼虾、畜禽内脏等。人工颗粒饲料的粗蛋白含量必须在35%以上,把冰鲜鱼浆和鳗鱼料拌成团状投喂胭脂鱼,效果不错。
胭脂鱼饲养水温18-28度。
胭脂鱼养殖技术:
池塘条件 :一般养殖池均可用来养殖胭脂鱼。胭脂鱼养殖过程中,要求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最好配备有增氧和灌溉等机械设备。
(二)鱼种放养
鱼 种放养工作应在3月前完成。放养鱼种规格在10~15尾/斤;并尽可能同池鱼种大小均匀。放养方式因地、因塘实施,可单养,也可混养、套养。单养时,每亩 放养鱼种
800~1200尾,另外搭配50~80尾白鲢和少量的草鱼、鲂鱼等。还可视情况,再套养800~1000尾胭脂鱼夏花(3厘米左右)。混养时,以其他鱼类(一般指草鱼、白鲢、鳙鱼等)作主体鱼,胭脂鱼作为一种底层搭配鱼,每亩水体放养200左右尾胭脂鱼种即可。由于胭脂鱼性温和、营底栖和肉食性 等特性,养殖时注意不宜与鲤、鲫或其他凶猛性肉食鱼类同池混养。
(三)饵料与投喂
成鱼养殖投喂饲料的人工配合饲料可自行配制。但直接到厂家或销售商里买更合算,养殖效果也较理想。 胭 脂鱼全年均有摄食行为,只是不同季节摄食强度不同。因此,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在不同季节的日投饲率也有所差异。一般4~5月日投饲量按体重3%一4%,6~8月按5%-8%,9~10月按3%一5%,11一12月按1%~2%,1~3月少量投喂。在实际养殖中,每日投饲量还应根据天气、水温、溶氧 及池鱼摄食情况等灵活掌握;依照“四定”原则,保证饲养鱼吃匀、吃好、吃饱。
(四)日常管理
1勤巡塘
每天巡塘3次,观察地鱼的摄食、活动和池水变化等情况;检查进排水设施,尤其在天气骤变和暴风雨来临之际,要加强巡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勤洗饵料台,每天及时捞出水中残解、污物,防止水体污染。
2水质管理
水 质管理是日常管理工作的中心环节。胭脂鱼喜生活在清新的水体中,要求溶氧量高。因此,要特别加强水质管理。做到勤换水,正常情况下,每周可一小换,换注新水l/3;半月一大换,换水2/3。随着鱼体长大,水质渐浓,适当增加换水次数,高温季节更应每天进行换水,并定时开动增氧机,保持池水溶氧丰富,透明度 在40厘米以上。这样可以促进饲养鱼食欲和减少疾病发生。此外,养殖者在定期泼洒生石灰、漂白粉等消毒药物调节水体的同时,也不妨向池塘施用光合细菌、EM菌液等改良剂,这对改善池塘底层供氧和改良水体环境十分奏效。
1 关于描写养鱼人诗句(关于金鱼的诗句)
关于描写养鱼人诗句(关于金鱼的诗句) 1关于金鱼的诗句
1、原文:戚戚苦无悰,携手共行乐。寻云陟累榭,随山望菌阁。远树暖阡阡,生烟纷漠漠。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不对芳春酒,还望青山郭。
出自:南北朝谢朓的《游东田》
翻译:戚然无欢,邀友一同游乐。登上云雾笼罩中的高高楼榭,顺着山势眺望远处的菌形台阁。 远处树木郁郁葱葱,一片烟霭迷离的景象。游鱼嬉戏,触动水中新荷;飞鸟辞树,枝上余花散落。 春酒虽美,还是停杯对景,眺望青山。
2、原文:梅雨霁,暑风和。高柳乱蝉多。小园台榭远池波。鱼戏动新荷。
出自:宋代周邦彦的《鹤冲天·梅雨霁》
翻译:绵绵多日的梅雨过去,夏天渐渐来临。柳树上蝉鸣声阵阵,窗外小榭处,廊下池塘被微风带起涟漪,鱼儿在水下嬉戏,惹得那新荷摇动。
3、原文:照日深红暖见鱼,连溪绿暗晚藏乌。黄童白叟聚睢盱。
出自:宋代苏轼的《浣溪沙·照日深红暖见鱼》
翻译:阳光照入潭水中形成深红色,暖暖的潭水中能见鱼儿游,潭四周树木浓密可藏乌鸦,儿童和老人喜悦地聚观谢雨盛会。
4、原文: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出自:唐代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翻译:鸿雁不停地飞翔而不能飞出无边的月光,月照江面鱼龙在水中跳跃激起阵阵波纹。昨天夜里梦见花落闲潭,可惜的是春天已过了一半自己却还不能回家。
5、原文: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出自: 唐代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翻译: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翱翔,江岸桃花盛开,春水初涨,水中鳜鱼肥美。渔翁头戴青色斗笠,身披绿色蓑衣,冒着斜风细雨,悠然自得地垂钓,连下了雨都不回家。
2形容金鱼的诗句
一、古代金鱼的诗词
《题戏荇鲦鱼扇》
濠上独游时,妙契庄生旨,
我心素已愉,轻鲦乐如此。
《落花游鱼图》
一鱼掀苹钱,一鱼绕苹梗,
一鱼唾花须,一鱼唼花影。
《题翠鸟窥鱼图》
图绘本非真,万物唯心出。
纵有伫鱼情,终无得鱼日。
《桃李花玳瑁鱼横卷》
曲径接芳塘,文鳞散霞绮,
此日踏成蹊,非关桃与李。
《海棠金鱼轴》
尾展拖轻縠,妆新炫绛霓,
画成虚半幅,留待少陵题。
《题 画》
风过落蔷薇,幽香袭人骨,
我欲呼潜鳞,共此淡黄月。
《戏 莲 图》
鱼戏叶南北,鱼戏叶西东,
为尔戏四匝,莲叶画当中。
《葡萄金鱼》
马乳低垂水,龙须乱飐波,
露浓鱼中酒,一夜醉颜酡。
《蓝龙睛鱼》
色分鸦背冷,光掠鬓边寒,
除碾蓝田玉,应嗟赋采难。
《题 画》
池水开青萍,鱼驯呼可出,
我笑沧浪翁,沿桥留竟日。
《秋蒪金鱼图》
蒪缕滑香涎,文鳞灿金色,
未敢画鲈鱼,恐君怀故国。
《水仙金鱼》
露重黄冠湿,风过玉佩闻,
双螭如可御,微水度湘君。
《隆福寺市鱼归,即写之入画》
拔钗换得买鱼钱,(注)
腮鬣红流丽欲然。
瓦盎剧怜春水窄,
画中为染绿杨天。
注:王渔洋诗“爱傍横塘不归去,拔钗亲市七星鱼”。
《杨柳游鲦》
湘竹帘疏似水虚, 欲秋天气晚凉余。
小斋活计如相问, 三尺垂杨二寸鱼。
《写齐腮红鱼戏以梅花补景》
横斜已见早梅芳, 淑气舒鳞濯野塘。
疑是含章宫内种, 额黄犹作寿阳妆。
《题榴花金鲤鱼轴》
四月石榴红似火, 三春金鲫赤于猩。
一齐收入生绡里, 上下波光照眼明。
《忆金鱼池》
城南不到已经年, 旧景时因画思牵。
最爱横塘塘外路, 赤鳞波接绿杨烟。
3有关养鱼的诗词有哪些
1《南有嘉鱼》 先秦:佚名 南有嘉鱼,烝然罩罩。
君子有酒,嘉宾式燕以乐。南有嘉鱼,烝然汕汕。
君子有酒,嘉宾式燕以衎。南有樛木,甘瓠累之。
君子有酒,嘉宾式燕绥之。翩翩者鵻,烝然来思。
君子有酒,嘉宾式燕又思。 2《鱼丽》 先秦:佚名 鱼丽于罶,鲿鲨。
君子有酒,旨且多。鱼丽于罶,鲂鳢。
君子有酒,多且旨。鱼丽于罶,鰋鲤。
君子有酒,旨且有。物其多矣,维其嘉矣!物其旨矣,维其偕矣!物其有矣,维其时矣! 2《鱼丽》 先秦:佚名 鱼丽于罶,鲿鲨。
君子有酒,旨且多。鱼丽于罶,鲂鳢。
君子有酒,多且旨。 3《鱼游春水·秦楼东风里》 宋代:佚名 秦楼东风里,燕子还来寻旧垒。
馀寒犹峭,红日薄侵罗绮。嫩草方抽玉茵,媚柳轻窣黄金蕊。
莺啭上林,鱼游春水。几曲阑干遍倚,又是一番新桃李。
佳人应怪归迟,梅妆泪洗。凤箫声绝沉孤雁,望断清波无双鲤。
云山万重,寸心千里。 4《浣溪沙·照日深红暖见鱼》 宋代:苏轼 照日深红暖见鱼,连溪绿暗晚藏乌。
黄童白叟聚睢盱。麋鹿逢人虽未惯,猿猱闻喜不须呼。
归家说与采桑姑。 5《江南》 两汉:佚名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4描写“金鱼”的诗句有哪些
1 《真珠帘·鱼轩富贵人间少》年代: 宋 作者: 陈著鱼轩
富贵人间少。那堪更、有子雍容廊庙。衮绣当斑衣,转色难心小。手把乾坤重整顿,略□□、微生一笑。分晓。是慈闱心事,如今著到。帘幕早是寒生,又橙黄近也,菊花香了。已劝九霞觞,春意浓於酒。玉带金鱼欢舞处,更捷骑、红尘峡□。知否。这花添锦上,年年重九。
2 《水调歌头·桃李河阳县》年代: 宋 作者: 姚勉
桃李河阳县,春又到花枝。先庚三日,鳌山晴雪放灯时。金宿争华玉婺,来入仙闺清梦,光动绣湖西。人物东都令,句法晚唐诗。两年春,三种异,十般奇。朝天近也,紫泥催起舄凫飞。总羡童颜绿发,荣绾金鱼玉带,日侍赭黄衣。来岁传柑宴,人在赏花池。
3 《喜迁莺·岁华将近》年代: 宋 作者: 曹宰
岁华将近。得昨夜一枝,江南佳信。建水城中,武夷峰上,恰属老人星分。间世挺生贤哲,贾马文章清俊。推太守,想区区百里,难淹良骏。舆论怀报也,暂把玉山,寄与丹青晕。寿旦方临,祠堂其立,底事古今谁胜。自有养生妙诀,赢得朱颜芳鬓。犹更好,佩金鱼宝带,凌烟优选。
4 《竹溪再和余亦再作》年代: 宋 作者: 刘克庄
竹马恍曾聚戏,金鱼从美外观。随柱史青牛易,骑吕仙黄鹤难。
5 《奉酬度支陈员外》年代: 唐 作者: 徐铉
古来贤达士,驰鹜唯群书。非礼誓弗习,违道无与居。
儒家苦迂阔,遂将世情疏。吾支嗣世德,古风蔼有馀。
幸遇汉文皇,握兰佩金鱼。俯视长沙赋,凄凄将焉如。
5形容“养鱼心静”的句子有哪些
形容“养鱼心静”的句子有:
1、是诱惑前的恬淡,是困苦中的从容,是笑对这个混浊的世界,慢慢地去看清、看透、看穿、看淡的一个漫长且难捱的过程。
2、人生至高的境界就是在纷繁中淡定心弦,心静时,过往的纠缠都可以搁置在一边晾晒,而你独享此刻宁静的光阴。
让自己心静的句子:
1我们不是这个身体,不是自己这个人而是智慧和爱力,极为神圣的品质。
2世界上一切都是荣耀与辉煌,都是福赐与快乐。
3应该找回我们的权力,我们的荣耀,我们所该拥有的一切,因为我们本来拥有整个世界。
4用坚强的意志,维持好习惯,与高尚的人在一起,可以改掉很多坏习惯。
5处在思想控制一切的世界中,这些先入为主的概念、偏见及所收集的资料控制了一切,使我们忘记了本性,忘记了自己不是那个先入为主的概念。我们不应忘记自己的判断力,必须找出自己本有的智慧。
6开悟不是将情绪消灭,而是知道如何运用情绪。
7任何不好的习惯都要尽量改掉;任何对自己有益,更理想、更高雅的事,都尽量做好。靠自己的才能、自己的时间、自己的诚心和努力来达成,不要过于依赖外在,自己却忘记成长。
8没有烦恼不要惹烦恼,有了则尽量解决它。
6古代形容金鱼的诗句都有哪些
1,《渔家傲·临水纵横回晚鞚》
宋代:苏轼
临水纵横回晚鞚。归来转觉情怀动。梅笛烟中闻几弄。秋阴重,西山雪淡云凝冻。
美酒一杯谁与共。尊前舞雪狂歌送。腰跨金鱼旌旆拥。将何用,只堪妆点浮生梦。
2,中吕《喜春来_金鱼玉带罗》
元代:伯颜
金鱼玉带罗襕扣,皂盖朱幡列五侯,山河判断在俺笔尖头。得意秋,分破帝王忧。
3,《乞金鱼词》
唐代:崔日用
台中鼠子直须谙,信足跳梁上壁龛。倚翻灯脂污张五,
还来啮带报韩三。莫浪语,直王相。大家必若赐金龟,
卖却猫儿相报赏。
4,《鹊桥仙》(和李易安金鱼池莲)
宋代:朱敦儒
白鸥欲下,金鱼不去,圆叶低开蕙帐。轻风冷露夜深时,独自个、凌波直上。
幽阑共晚,明珰难寄,尘世教谁将傍。会寻织女趁灵槎,泛旧路、银河万丈。
5,《桃话冷落》
明代:佚名
桃花冷落被风飘,飘落残花过小桥。
桥下金鱼双戏水,水边小鸟理新毛。
毛衣未湿黄梅雨,雨滴江梨分外娇。
娇姿常伴垂杨柳,柳外双飞紫燕高。
高阁佳人吹玉笛,笛边鸾线挂丝绦。
绦丝玲珑香佛手,手中有扇望河潮。
潮平两岸风帆稳,稳坐舟中且慢摇。
摇入西河天将晚,晚窗寂寞叹无聊。
聊推纱窗观冷落,落云渺渺被水敲,
敲门借问天台路,路过小桥有断桥,
桥边种碧桃。
为什么胭脂鱼不吃鱼食,胭脂鱼需要做窝吗?
胭脂鱼他们不吃鱼食,是因为你放的鱼食他们不喜欢吃,而他们也是不需要做窝的。
在鱼的养殖中,应选择合适的容器,并保持良好的环境,进行科学喂养,并定期清洗鱼缸以及适当换水。
一、选什么样的金鱼盆好
古人以陶盆养金鱼最为正宗,其中又以虎头盆最为地道。在选盆的时候,一般选壁薄广口的盆为好,这样可以增加水的溶氧量,有利于金鱼更好的呼吸。
古人以陶盆养金鱼最为正宗,其中又以虎头盆最为地道。在选盆的时候,一般选壁薄广口的盆为好,这样可以增加水的溶氧量,有利于金鱼更好的呼吸。
可能大家会觉得陶瓷的盆更加的美观符合你的心意,但不管用什么样的容器养鱼,要记住,养鱼的水不要太深,水深控制在三十厘米左右就可。
二、在什么环境下养鱼更好
在古代养鱼的观念来说也好,还是现在养鱼的观念也好,养鱼当然是要让鱼长的更好,更有观赏价值的好。在古时,盆养的金鱼古人一般会把鱼盆放在庭院中能晒到太阳的地方,这样鱼身会更加的色彩绚丽,如果说放到太阳过猛烈地方就不好了,水温会发生变化,对鱼的生活环境不佳。
为了让鱼儿们呼吸的更好,古人们还会把鱼盆支起来,以利于空气的流通。在现代,养鱼的辅助工具就多了,例如过滤器、增氧泵等。为了让金鱼体色更加的美,可效仿古人将鱼缸放在能晒到阳光的阳台上。
三、鱼缸的清洗
鱼缸要定期清洗换水,一般在5天或一个星期换一次就可以了。
换水前先将里面的排泄物和吃剩下的东西清理掉,然后再换掉1/10的水,如果说清理不掉就换掉1/3的水就好。另外,装有过滤棉的鱼缸里的过滤棉不需要经常清洗,当布满脏污时在清洗就好,清洗时用鱼缸内换出的水清洗为最佳。
四、金鱼的喂养
金鱼的喂养还是有讲究的,宜少不宜多,因为金鱼不像我们人那样聪明,它看见有吃的就会立马吃掉,没有饥饱的意思,所以很多金鱼都是被饱胀而死。
鱼儿们吃完后,剩下的东西也最好打捞上来,以免坏水,养金鱼的朋友们切忌哦!
衡水三绝
金鱼,侯店毛笔,鼻烟壶
衡水的宫廷金鱼,就是由北京“金鱼徐”第十代传人徐立才先生培育的中国金鱼。
一、中国“金鱼”的由来和变异
金鱼是中国的国宝,它的祖先是野生鲫鱼。
明•崇祯刻本《本草纲自》中推论金鱼的祖先道:“晋恒冲游庐山,见湖中有赤鳞鱼,即此也”。这也是现存资料中发现“红色鱼”的最早时间,距今约有1700年历史。李时珍还记载了金鱼的品种有鲤、鲫、鳅等,“鳅”最难得,“金鲫”最耐久活,自宋始有畜者,今则处处人家养玩矣。” 宋朝时的金鱼主要就是具有金橙色的普通鲫鱼。“金鲫”是对金鱼最初的称呼。那时的人对鲫鱼的鲜亮色彩充满了神秘感,宋开宝年间(西元968年),吴越国第三任秀州(嘉兴)刺史丁延赞,在嘉兴城外一个池中发现金鲫鱼,这个池因而被改为放生池,池中除金鲫外,还有其他鱼鳖, 都被禁止捕捉。宋朝以来,大部分金鲫被输送到达官贵族的小池塘中餵养,饲鱼行业也应运而生。南宋爱国将领岳飞之孙岳珂(西元1214年)所著《桯史》中记载饶为有趣:“今中都有豢鱼者,能变鱼以金色,鲫为上, 鲤次之。贵游多凿石为池,置之牖间,以供玩。问其术,秘不肯言。或云以市洿渠之小红虫饲凡鱼百日皆然。初白如银,次渐黄,久则金矣。未暇验其信否也。又别有雪质而墨章的若漆,曰玳瑁鱼,文采尤可观。”(那时的金鱼有鲤、有鲫,而人们为什么认定金鱼的祖先是鲫鱼不是鲤鱼呢现代科学研究对此作了证明,日本的生物学家石原等曾用金鱼和鲫鱼的血清作沉淀反应试验,证明金鱼和鲫鱼是同种, 我国的陈桢教授也指出鲫鱼和金鱼 属同一学名。) 戴埴《鼠璞》(西元1241年)及(西元1274年)吴自牧的《梦梁录》中都记载了专门饲卖金鱼的行业——鱼儿活行,以及用城市污水坑中的小红虫虾虮餵养金鱼的情况。鱼儿活行重视挑选异样金鱼,在不知不觉中开始了人工选种和保种。但是宋时金鲫的野性还大,而旦畜池养鱼也不是一般人家所能负担得,金鲫的变异很缓慢。
金鱼的巨大变异和形成的优良品种,主要是生活条件的改变和人工选种共同作用的结果。西元968年出现“金鲫”的名称 , 这说明鲫鱼最初只是发生颜色变异,由灰色变成了金红色,令人们开始注意和饲养。到西元1214年,出现了两个品种:白色、花斑,此时还只是颜色的变化。到了西元1276年后,用木盆、陶土瓦盆养鱼趋於普及,金鱼的活动空间变小,游动缓慢,饲料完全 依靠人工供给,这些为它的形体器官发生较大变化创造了条件。到1547年金鱼不仅盆养或缸养, 而且限於靠近水面40-50 厘米处。水温的调节、饵料的供给、污物的清除、新鲜水的更换等等, 都依赖养鱼人的技术,这种生活条件的巨大改变,促使金鱼在生理、发育、形态上发生巨大的变化。例如狭长的体形变成圆短的蛋形,坚犟的单尾鳍变成软、长、有倾斜面的双尾。背鳍有的残缺,有的乾脆没有了。形象上与祖先差异很大,金鱼在名称上脱离了鲫字,被叫做五色鱼、文鱼、朱砂鱼、火鱼,最后统称为金鱼了。到1643年,金鱼已变异出了双尾、五花、双臀、长鳍、短身等品种。西元1848年至1925年,开始了有意识的人工选种、育种,记载金鱼杂交遗传及饲养方法的著作大量出现,金鱼从眼睛、头、鳞、鳃、鳍、体形等各部都发生多种变异, 如由小黑眼变异出凸眼、望天眼、水泡眼、朱砂眼等。这时期出现了墨龙睛、狮头、鹅头、望天眼、水泡眼、绒球、翻鳃、蓝、紫珍珠鳞等优良品种。从1163年到1925年金鱼共变异出了19 个品种, 双尾、双臀、短身、长鳍成为这19 种金鱼共同的变异过程和形态特徵。金鱼的遗传因数不稳定,每次产卵孵化的小鱼中,除与亲本相同者外,会出现很多形状差异很明显的“异族”。至今, 稳定的金鱼品种大约有162种,分为两大类:龙种、蛋种。龙种是指有背鳍、眼球突出眼眶外,大尾鳍一类的鱼,如龙眼。蛋种是指无背鳍、体呈鸭蛋圆形、尾鳍小的品种,如虎头、水泡眼、绒球、望天眼、水泡眼等。如果从进化史角度对金鱼分类,还应再加入草种和文种。草种主要特徵是身形狭长、扁尖头、小眼睛、单尾鳍, 是金鱼的近祖。文种是指形体两头尖、嘴尖、小 眼、有背鳍和长有4尾大尾鳍的金鱼,是革种的后代。我国金鱼饲养分南北两大派,一是杭州金鱼, 一是北京金鱼。杭州是金鱼的发源地,北京对金鱼品种有了进一步育新。
二、“金鱼徐”史话
金鱼徐家祖籍山东宁津县,先祖主要干的是挑担子走街串巷锔盆锔碗这一行,后来迷上了养“小红鱼”,几经失败,终於成功,并且积累了不少经验,逐渐形成了规模,於是边锔盆锔碗,边卖小金鱼,后来乾脆干起了养鱼的营生。以后举家迁到济南府,养鱼的手艺也在济南地界出了名。
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巡游回京,一天由两个太监陪著在御花园散心,他踱到放生池边,看著水中游弋的十几条红鱼,皱起了眉头,问身旁的梁太监:“朕南巡之时,曾於济南见到过红鱼,体美色艳,惹人喜爱,何不遣来!”皇上之言,正中梁太监下怀,他立马跪地启奏:“回万岁爷话, 奴才有一姨亲姓徐,是济南府养鱼第一好手,万岁爷若喜欢,奴才去把他传来,专为万岁爷养宫鱼,伺候皇上。”乾隆皇帝道:“你速速办来”。於是, 济南府养金鱼的徐家老少卷起铺盖,进了北京城。徐家进京,将大本营扎在了前门外“金银池”东岸的“牟家井”(今天坛公园北门西北一里许)。当时,“金银池”坑塘多、泉眼多,水质好,经整理挖掘形成大大小小近百个鱼坑、 鱼塘来饲养金鱼,“金银池”也自然而然叫成了“金鱼池”。徐家先祖进宫后,拿出绝活,把金鱼养得条条膘肥体大,艳丽多姿,乾隆皇帝龙心大悦,连称:“国之宝也,真不愧是养鱼的高手,那就封你徐家为金鱼徐吧”。从此,京城里有了“金鱼徐”这一御赐称号。
自徐立才曾祖徐文元以上的祖辈都在宫内养鱼,徐立才的大祖父徐国真和三祖父徐国兴都曾轮流在每年农历正月二十三以后挑著本家培育的上等金鱼品种去交宫鱼,到宫内再由徐家人管理和饲养。每次交宫鱼都会得到皇帝的赏踢。所交的宫鱼一是品种新鲜,二是个头大,一般都在一尺左右,三是份量沉,多是七八两, 以红头绳串系金鱼背鳍,但不能损坏。宫内养鱼的容器主要是江西景德镇官窑烧制的大瓷盆,后来是柏木制成的大木海(木盆),直径5尺,高40公分, 以红色或绿色漆涂面,有三道**流金的铁箍。另外,有特制的十六套和大八套灰泥瓦盆。徐文元和这一代的徐文福、徐文奎、徐文海等每年寒露以后在皇宫御花园放生池捞鱼选种进鱼洞子 (温室)过冬,生活倒也安稳。“金鱼池”边的徐家迅速繁盛起来,人口近百,又居住集中,人称“徐一窝”,与附近因住处类似庄园大户被称为“牟一寨”的牟家和因居住分散,被称为“张一片”的张家成为“金鱼池”东岸的三大养鱼世家。宣统退位以后,徐家不再缴“宫鱼”,也吃不上“ 皇粮”了。为了生计,徐家哥们分了家,分别开设鱼场,有徐立才的叔伯大祖父徐国栋开的“泉海鱼场”,叔伯三祖父徐国兴家开设的“永兴鱼场”,徐立才的大祖父徐国真、祖父徐国森、三祖父徐国瑞则继承了其父徐文元开办的“来顺鱼场”。由於时局动汤,养金鱼这一行很不景气, 家道日渐破落。徐立才的父亲徐世英兄弟8个,一边经营自家的小鱼场,一边干杂活,勉犟维持生计,身为大哥的徐世英夏天养鱼、冬天拉冰,什么杂活都干。他每天清晨到北京南苑航空公司当脚行,挑一二百斤的东西,下午到戏院当茶房、卖票,晚上散戏后又到金鱼池姚家冰桥拉冰,一年到头辛辛苦苦。1947年10月的一天,徐家鱼场突然来了两个国民党伤病员看鱼,看著看著就动手乱捞,攥得鱼在手里乱动, 徐立才的母亲看在眼里,疼在心上,跑过去抢下金鱼放回鱼缸,与国民党伤病员争论起来,遭到国民党兵的拳打,他们随即又拿起砖头要砸鱼缸,被人们好说歹说劝走,第二天两个伤兵叫来了五六个帮手,拿著鞭子,拐杖,进门便要砸鱼场,恰巧徐世英刚进家门, 急忙上前拉住评理, 一名姓张的军官认出徐世英是北京大栅栏同乐戏院的茶房,而他又常去白看戏,多少给了徐家点面子,徐家鱼场才免遭一场劫难。生活的珉辛,并没有阻挡住徐家饲养金鱼的传统,“金鱼徐”十辈子养鱼没有发财的,但为什么这门手艺没有断档呢 徐世英老人说:“祖宗传下来的行当多穷多难也得维护著, 丢了对不起先人。再说,侍弄这么好看的玩意儿, 心里头舒坦高兴。没有它,心里没著没落,丢了魂似的坐不住哇……”。到北京解放时,徐家还供著两条扁担,一条是老祖先挑挑子锔盆锔碗的扁担,一条是乾隆皇帝御赐扁担,另外还保存著“金鱼徐”扁,以及朝服、朝靴、腰牌等,在文化大革命中被付之一炬。现今只保存著一块著一块“来顺鱼房”金扁,长约一米,宽60公分,厚8公分。
解放后,“金鱼徐”的养鱼技术得到政府重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中印建交不久,印度政府赠送我国大象以示友好,1955年,印度总理尼赫鲁60大寿,周恩来总理代表我国政府赠送象徵“鹿鹤同春”和“和平、友好”的仙鹤、梅花鹿、金鱼做为回礼。当时年仅二十几岁的徐金生( 徐立才的叔叔),担起护送百尾名贵金鱼的重任,飞机抵达新德里时,尼赫鲁总理亲临接礼,传为一时佳话。徐立才的父亲徐世英在1954年曾为苏联、波兰、捷克、日本大使馆当过“鱼把式”。1958年任北京紫竹院公园金鱼场把式,1971年搬到北京天坛公园金鱼场任场长,1985年退休后任北京市观赏鱼养殖场场长(北京南宛),侍候了一辈子金鱼。1990年,徐世英老人在衡水去世
衡水金鱼
徐世英老人生前曾说“徐家和衡水是有缘的,‘徐’与‘衡’二字都是双立人起笔,‘衡’ 字中间又是个‘鱼’字,‘衡水’二字有鱼有水,是块养金鱼的宝地”。虽是生活戏言,但是到衡水来顺金鱼养殖场看看那一尾尾于碧波池中雍容闲雅、流光溢彩、红色如金、白色如银集夭地之灵秀俊逸的“金鳞仙子”“水中牡丹”,方才感叹此话不假。
徐立才20多岁时,赶上了“文化大革命”, 被“下放”到衡水黑龙港流域的偏僻农村。即使是在这种“政治挂帅”的年月, 他仍省吃俭用,攒钱买有关养鱼的书籍,精心研渎,在紧张劳作之馀,偷偷饲养金鱼。1982年,徐立才受衡水园林处聘请,建起了中华公园金鱼养殖场,历经磨难的“金鱼徐”家又有了一方用武之地,扬眉吐气的徐立才正式操起了祖业。
金鱼虽小,养殖颇难。从金鱼的选择、培育,雌雄产卵照顾,鱼卵发育孵化到幼鱼的护理, 都需要十分细致的技术。仅种鱼的选择就有八句口决“健康无病,身粗而匀。尾大而正,睛齐而称。体正而圆,口围而阔。生长良好,体无外伤。水中游动,稳里平正。身材花纹, 肥壮丰美。背鳍尾鳍,无残无迹。基因稳定,方可入格。”一个好的金鱼品种经过培育出来,巩固变异,保证遗传往往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时间。徐立才的父亲曾利用仅有的一条“鹅头红”与两尾雄性“齐腮红”杂交,经过5年时间成功培育出标准的“鹅头红”,二十世纪80年代初在纽约中国宫廷金鱼展览会上,“鹅头红”品种以1200美元被抢购一空。徐立才在大量承接祖传技艺基础上广纳优种,大胆创新,不仅用“红龙睛球”与“红头龙睛”杂交育出了“红头龙睛球”,用“红白花蛋球”和“五龙睛”杂交育出了“五花龙蛋球”,还用“红白花龙睛”与“红头龙睛”杂交育出了鱼身上有12块红的“十二红龙睛”,使失传400多年的“十二红龙睛”重现於世。他根据“公出头,母出尾”规律,利用“红龙睛球”与“黑牡丹”杂交育出了“墨袍赤球”,被金鱼界称为稀世绝品。1986年10 月,在深圳市蛇口海上世界游乐中心举办的中国花卉展上,肚皮雪白,头呈黑色鱼体两侧两根深蓝色缐条直向后尾的标准“喜鹊花龙种球”得到港商交口称赞,称其“世界稀有”。1999年,徐立才携带“王字虎头、赤球紫绸袍、鹅头红、红狮子头、鹤顶红、鼓眼狮子头、红蝴蝶尾、紫狮子头”等25个品种近百尾名贵金鱼参加了昆明世博会,为络绎不绝的参观团讲解了大量金鱼养殖知识,在展现衡水培育金鱼的精湛技艺的同时,使人一睹“金鱼徐” 朴实厚道的人格风采。几十年来,徐立才先后培育和挽救了10馀种绝品金鱼,如“红头望天、虎头水泡眼、玛瑙眼、白王冠”等,他培育的“紫狮头、赤球紫罗袍和王字珍珠、红头鼓眼帽子” 分别被中国花卉协会、上海市花卉协会评为二等奖和三等奖。
金鱼场的规模在不断扩大,如今迁至衡水市人民企园西侧的来顺金鱼养殖场,水面已达800 平方米,年生产十几万尾金鱼,品种达64个,其中较为名贵的有“鹤顶红、王字虎头、朱砂眼水泡、喜鹊花龙睛球、十二红龙睛、桔瓣狮子头、赤兔虎头”等。衡水宫廷金鱼源源不断被销往印尼、新加坡、泰国、美国及我国港、澳地区,象徵和平、友谊、美好的金鱼,成为加犟我国和世界各国友好往来的金鳞大使。李先念、王任重、林丽韫、刘澜涛、芮杏文等国家***和外国游客来衡水金鱼养殖场参观都给予了高度赞誉,1989年4月6日,李先念主席到鱼场参观后,握著徐立才的双手,亲切夸他“为衡水争光”。1998年4月20日,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民盟名誉主席、著名经济学家费孝通为鱼场挥笔题词“国宝谨珍育,传世赖后人”。
在我们这个文明古国,琴棋书画四大雅好和花鸟虫鱼四大雅趣充实滋润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今天的衡水宫廷金鱼以古文明那种深蕴於中、源于自然的大气、睿智、雍容闲雅和美好精妙,让我们在极大丰富的物质文明享受中体会到精神文明的博大厚重。愿神态妩媚、风韵娇柔的金鱼在衡水这块宝地生长得更加绚丽飘逸;愿衡水的金鱼事业不断光大,为人类精神文化遗产再添华章。
侯店制笔业始于明朝永乐二年,盛于清代。相传,清光绪年间,侯店有个叫李文魁 的制笔艺人在北京城开笔庄侯店毛笔,因毛笔制作精良,被一个爱好书法的太监看中。有一 次,他在光绪皇帝面前推荐李文魁的毛笔,光绪一用果然不错,便封之为“宫廷御笔”,随之名声大振,京城的文人、仕宦争相购买李文魁的“侯店毛笔”,笔庄也日益兴旺。从此,侯店独具一格的制笔工艺便世代流传下来
侯店毛笔,亦称之为“侯笔”,古称象笔。始于明永乐年间,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朝被奉为御用,衡水因此被称为“毛笔圣地”、“北国笔乡”。侯店毛笔品种多达二百七十多种,笔长杆硬,刚柔相济,含墨饱满而不滴,行笔流畅而不滞。主要产于“衡水毛笔之乡”桃城区候店村。侯店毛笔笔尖选取黄狼尾、香狐尾、南山羊毛、羊须、白马毛、牛耳毛等各种动物毫毛为原料,笔杆采用毛竹、紫竹、斑竹、湘妃竹、凤眼竹等材料,笔杆上嵌装牙、骨、角、竹、硬木等多种样式口顶。生产工艺精细,样式新颖、造型美观。尤其配上红木、黄杨木和象牙等材料,精心雕刻镶嵌的二龙戏珠、龙凤呈祥、双凤展翅、凤凰戏牡丹以及古装人物、山水花木等图案的高档笔杆,更似锦上添花,成为一件件既有实用价值,而又精致高雅的工艺美术品。深受国内外书法爱好者的喜爱和赞赏。
制笔工艺分水盆、零活、干作、刻字、色装等三百多道手工操作工序。整个流程全部执行严格的检查验收制度,使产品质量稳定可靠。侯店毛笔中“风云”、“水月”、“小狼毫”等多种毛笔被天津口岸定为“信得过的免检产品”。 侯店毛笔畅销日本、新加坡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量达三百多万支
鼻烟壶的起源
吸鼻烟的习俗,源自烟草发明者印第安人。意大利人大约在14世纪选用上好的烟叶、掺入薄荷、冰片等药材碾成粉,密封入窖陈化,经数年而生产商业化的鼻烟。
汉人吸闻鼻烟始于明代。明末鼻烟进口甚少,仅广东一地有人吸闻。康熙开放海禁,西方传教士携带大量的鼻烟和盛装鼻烟的玻璃瓶。吸鼻烟渐成风尚。西方诸国相率进贡鼻烟和玻璃制的鼻烟瓶,先是葡萄牙,接着是英、法等国。乾隆皇帝常以鼻烟赐赏王公大臣,如此上下沿习,渐渐地吸鼻烟成为社会时尚。
鼻烟壶是专门盛装鼻烟用的,为了便于携带,一般大小如一包香烟。从存世遗物中,顺治程荣章造的铜雕云龙鼻烟壶二十余件鼻烟壶,是最早的鼻烟壶。康熙对西方工艺品情有独钟,他吸纳了一批通晓玻璃烟壶制作和画珐琅的西方人,于紫禁城内制作鼻烟壶。鼻烟壶艺术在乾隆一朝达到极盛。玩赏收藏鼻烟壶成风,盛入鼻烟的用途渐至其次。中国传统艺术的全部技艺:绘画、书法、烧瓷、施釉、碾玉、冶犀、刻牙、雕竹、剔漆、套料、荡匏、镶金银、嵌螺钿、贴黄等等都用在了鼻烟壶上。乾隆时鼻烟壶成了斗富显示身份的东西。
鼻烟壶的传说
内画的形成有一段有趣的传说,乾隆末年,一位地方上的小官吏进京办事,他为人正直,为官清廉,希望以正常途径得到办理。由于 朝廷官员办事效率低,也没有进行贿赂,尽管等了很长时间,但他的事仍一拖再拖。地方小官吏钱粮耗尽,无奈的寄宿 在京城的一所寺庙里,他嗜好鼻烟成癖,当玻璃鼻烟壶中的鼻烟用尽时,他便用烟签去掏挖壶壁上粘有的鼻烟,在内壁上形成许多的划痕,这个鼻烟壶让一个有心机和尚看见,这和尚通过实验,用竹签烤弯削出尖头,蘸上墨在透明的鼻烟壶的内壁上画上图画,这种奇特的画就诞生了。
最初的内画鼻烟壶是内壁没有磨砂的透明玻璃壶,因为内壁光滑,不易附着墨和颜色,只能画一些简单的画面和图案,比如:蝈蝈白菜、龙、凤和简笔的山水、人物等,后来,艺人们用铁砂和金刚砂加水在鼻烟壶的内面来回的摇磨,这样使鼻烟壶的内壁呈乳白色的磨砂玻璃,细腻而不光滑,容易附着墨色,效果就象宣纸一样,内画鼻烟壶后来出现了一些比较精细的作品,再后来发展为诗书画并茂艺术精品。
鼻烟壶是如何制作的?
鼻烟壶是一种传统工艺品,始于明朝,盛于清代。内画鼻烟壶出现于嘉庆末年道光初期。它是用特制的微小勾形画笔,在透明的壶内绘制而成的。最初的内画鼻烟壶是内壁没有磨砂的透明玻璃壶,因为内壁光滑,不易附着墨和颜色,只能画一些简单的画面和图案,比如:蝈蝈白菜、龙、凤和简笔的山水、人物等,后来,艺人们用铁砂和金刚砂加水在鼻烟壶的内面来回的摇磨,这样使鼻烟壶的内壁呈乳白色的磨砂玻璃,细腻而不光滑,容易附着墨色,效果就象宣纸一样,内画鼻烟壶后来出现了一些比较精细的作品,再后来发展为诗书画并茂艺术精品。
衡水一壶斋工艺品有限公司(原衡水市特种工艺厂)是“冀派”内画鼻烟壶的发祥地。1972年创建
鼻烟传入中国后,中国人先是利用传统药瓶盛放鼻烟,在此基础上利用了多种材质和制作工艺来完善鼻烟的盛具。他们在使用过程中发现,这种口小腹大的瓶子存放鼻烟更有好处,能够保证鼻烟在长期使用也不变质,并且携带方便,样式具有中国传统的美感,因此受到鼻烟烟民们的喜爱。 在中国的清代,上至皇帝,下至百姓,吸闻鼻烟甚是风行。以皇帝为首的封建贵族,奢靡至极,他们使用的鼻烟壶往往搜集名贵的材料,技艺精湛的工匠为他们设计、制造的。在国际上有的收藏家认为,鼻烟壶是集中国工艺美术之大成的袖珍艺术。
鼻烟壶从材质上分为:
金属 玉石 有机物 陶瓷 料器 内画
简介:
鼻烟是在研磨极细的优质烟草末中,掺入麝香等名贵药材,并在密封蜡丸中陈化数年以至数十年而成。吸闻此烟,对解除疲劳起着一定的作用。它起源于美洲印地安,后被欧洲到美洲探险的旅行家发现,带回欧洲,很快流行一时。当时法国宫廷里上至国王、王子、公主,下至仆从,都竟相吸闻鼻烟,把此举当成一种时髦。拿破仑一世也是一个嗜喜鼻烟爱好者 ,据记载他每月耗费鼻烟达7磅多。
衡水老白干
衡水特制老白干是河北地方名酒之一,居全省清香型白酒之首。
衡水老白干酒的酿造历史源远流长。据文字记载可追溯到汉代,正式定名于明代。衡水酒的酿造生产1900年基本上没有间断。
衡水老白干酒传统的酿造工艺世代流传。衡水老白干酒以优质高梁为原料,纯小麦曲为糖化发酵剂,采用传统的老五甑工艺和两排清工艺,地缸发酵,精心酿制而成。她以其独特的生产工艺造就了芳香秀雅、醇厚丰柔、甘冽爽净、回味悠长的典型风格。今天的衡水老白干人在秉承传统酿造工艺的同时,不断研究探索与完善,确立了一套完整的工艺,使产品质量日臻稳定,从而使衡水老白干酒以其典型风格与浓香、酱香、清香型等白酒共立于中华酒林。
衡水老白干自古享有盛名。明代、衡水酒有“隔墙三家醉,开坛十里香”之誉。据传,明嘉庆年间建造衡水木桥时,城内有家“德源涌”酒店,很有名望,建桥工匠常到此聚饮,饮后赞曰:“真洁,好干!”后取名:“老白干”。所谓“老”,是指历史悠久;“白”,是指酒质清澈;“干”,是指酒度高,达67度。其味“闻着清香,入口甜香,饮后余香”。民国23年(1934)参加过巴拿马物赛会,民国37年(1948)在匈牙利展出,1952年曾作为祖国的名特产之一,当作慰问品送到朝鲜战场。
滏阳河
滏阳河发源于邯郸峰峰矿区滏山南麓,故名滏阳河,流经邯郸、邢台、衡水,在沧州地区的献县与滹沱河汇流后称子牙河。全长402公里,是一条防洪、灌溉、排涝、航运等综合利用的骨干河道。
很早以前,沿河的航运和灌溉事业就有所发展,历史上滏阳河曾是邯郸至天津的主要航运交通线,往来船只很多。清朝末年,宁晋县十字河还设有船捐局和货栈饭店等,商旅云集。直到五十年代中期仍有货船往返,沿河还可浇地五十一万亩。七十年代以来,由于上游工农业生产大量用水,河水减少,除汛期外经常断流,航运已被陆路交通所代替
滏阳河过去由于河道上大下小且有弯曲,过水能力与来水量很不适应,每到汛期渲泄不及,洪水经常泛滥成灾。建国后进行了多次治理,沿河修建了桥梁、拦河闸、涵洞,开挖了向留垒河的分洪道,减轻了洪水对下游的压力。现在滏阳河的总过水能力较前增加了许多,遇六三年型的洪水可以安全通过,基本解除了滏阳河的水患。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