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仑战争和西方故事

拿破仑战争和西方故事,第1张

  拿破仑初试锋芒

 年,平静的法国土伦城变成了战常法国叛军在英国军队的援助下,将土伦护卫得铁桶也似坚固,前来平息这次叛乱的法国军队也无可奈何,年仅24岁的拿破仑夹杂在其中,他瞪大着眼睛静静地观察着战场上的一切。

 拿破仑看完地形,心中暗暗吃惊:怪不得土伦城久攻不下,这儿的地形太特殊了--土伦城四面环水,且三面是开阔的深水区。英国军舰在水面上耀武扬威地游戈着,只要前来攻城的法军一有风吹草动,一艘艘军舰上的火炮织成的火网,能将所有欲进攻的法军统统打落水中葬身河底。

 带兵前来增援的法军指挥官搓手发急,一筹莫展:法军的舰炮威力远远不及英军的舰炮威力,调来了也白搭埃身为炮兵上尉的拿破仑仔细观察,分析完土伦的地形和战场情况后,飞速抽出一杆鹅毛笔,在一张测绘地图背面“刷刷”地写下了一行文字--将军阁下:请急调100艘巨型木船,装上陆战用的火炮代替舰炮,拦腰轰击英国军舰,以劣胜优!

 法军指挥官看完这段文字,高兴地打个口哨:“真棒!”

 艘巨型木船调来了,那静静蹲在船头的陆战大炮着实吓了英国人一大跳,他们真的吃不准这是啥新式武器!

 一场恶战掀波翻涛。“轰轰轰!”陆战火炮的怒吼声震耳欲聋,淹没了英军舰炮的轰击声。这火炮的威力太大了,直轰得英舰摇摇晃晃,军心大乱。

 仅仅两天激战,原先黑压压一片拱卫着土伦城外水域的英国军舰被揍得七零八落,不得不狼狈逃走。叛乱者见状,也知趣地打出白旗,缴械投降。

 叛乱平定后、法军上下一片欢腾,议论着想出这妙计的年轻人。于是,24岁的拿破仑从炮兵上尉一下子被破格提拔为炮兵准将。

 拿破仑美誊惑敌

 年,法国巴黎市政大厦内一片金碧辉煌。法国军界、政界、商界名流云集于此,海阔天空地议论着上流社会的秘闻。

 各种豪华灯具射出迷人的光环,将整个集会的气氛映衬得格外神秘。个子不高但精明强干的法国意大利军团司令拿破仑异常活跃,作为军界风云人物,他的一言一行都牵惹得绅士、淑女们悉心静观、谛听。

 突然,拿破仑举起一杯红葡萄酒,大有深意地朝各位来宾询问:“诸位,请静一静。目前,法国正跟俄奥联军大战。你们猜猜奥国军营中有谁是足智多谋的骁将?谁会成为我们强硬的对手?”

 大厅内霎时鸦雀无声,大伙都想不出个究意。

 静了一会儿,拿破仑再举起酒杯:“谁说出来,我愿罚喝下这手中一大杯葡萄酒!”谁都说不准,所有的目光都扫视过来。拿破仑“噗哧”一声笑了:“奥军将领普罗维拉,他英勇善战,将才难得。或许有一天,他会成为我拿破仑的对手。诸位说不出,我自己罚自己!”言毕,他“咕嘟咕嘟”几大口喝光了这杯酒。

 这场宴会中的话,很快由间谍飞报奥国皇帝,奥皇心中打主意:“这拿破仑居然也怕我们奥国将领,这小子已好几次称赞普罗维拉了,一定要重用这将军,要不是拿破仑这矮小子酒后吐真言,我真要埋没了一位天才将领了呢!”

 曼陶大会战拉开帷幕,身负重任的普罗维拉和他带领的7000名奥军精锐,统统陷入法国军队的包围圈,连随军的22门火炮也成了法军的战利品。

 战场上,普罗维拉垂头丧气地冲傲然审视他的拿破仑叹气道:“谁叫我们的皇帝重用我的?要不,我才不会成为俘虏呢!”

 拿破仑一抖黑色斗篷,哈哈大笑:“普罗维拉,你根本不是我拿破仑的对手,我早心中有数。你虽然无能,可最无能的还是你们的奥皇。我故意称赞你几次,他便派你率兵作战啦。哈哈,美誉的光环和圈套有时只是形式不同而已啊!”

  拿破仑反败为胜

 年6月15日的维也纳,沉浸在一片狂欢之中。皇宫之内,更是张灯结彩,呈现一派喜庆景象。

 “皇上传旨,今晚要大宴群臣,庆祝我军在马伦哥战役中取得的重大胜利。”人们在奔走相告,在狂呼乱喊,在用无数的鞭炮和礼花,庆贺奥地利军队的胜利之时,谁也没有留意到一骑战马从城外飞驰而来,马背上的那个脸已脱色的士兵,策马直入皇宫。

 “什么?法军反攻,我军全面溃败,意大利已丢失?这一这是怎么回事?

 “这是怎么回事?”整个维也纳的气氛,一下子像凝固住了。

 原来,法国皇帝拿破仑(1769-1821年),于6月14日凌晨发动了入侵奥地利的马伦哥战役。可是,清晨战役一打响,法军便陷入了奥军重围,惨遭重创,这大大出乎拿破仑的预料之外。

 “哈哈拿破仑不可战胜的神话,这次总算给我们彻底打破了。传令兵,你即刻赶往首都,向皇上报告我军胜利的捷报!”奥军统帅梅拉斯欣喜若狂。

 然而,信使刚刚上路,突然,法军那边战鼓咚咚,急骤响起,而且,一阵紧似一阵,一阵密似一阵。

 “不好!定是法军援军赶到了。”在突如其来的鼓声面前,梅拉斯慌了手脚,听到参谋人员这么一提醒,觉得极是。慌忙命令部队后撤。

 他的命令刚下达,刚才被杀退的法军挥舞着利剑,跨着战马,纵越战壕,潮水般席卷而来。奥地利军队转眼间兵败如山倒。法军乘胜追击,一举占领了奥属意大利。这才导演了文首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的一幕。

 原来,上午法军的失败,并没有使拿破仑惊慌失措,他在战场上冷静地分析战况,并用了望远镜仔细观察狂欢之中的奥地利军队。突然,他心生一计:我能不能虚张声势,制造假象,把敌军吓退呢?于是,他便利用军鼓声,重新夺回了战机,从而成功地创造了世男军事史上一个反败为胜的著名战例。

  拿破仑妙语激将

 拿破仑不但用兵如神,还挺机智幽默、擅长辞令。

 一次,欧洲反法同盟军向法国本土疯狂进攻。这是一场激烈的防御战,担任防御任务的是拿破仑手下两个屡建奇功的团队。哪知,因土气低落,这两个团队溃不成军,痛失阵地。这群散乱的逃兵,个个像瘟鸡似的抬不起头来。

 拿破仑不言不语,背着双手审视他们好大一会儿。他终于叫来传令兵:“集合!将这两个团队的士兵统统集合!”

 垂头丧气的士兵们惴惴不安,小心翼翼地观察拿破仑的一举一动。

 拿破仑双手交叉抱于胸前,在他们面前转来转去,皮靴叩打地面的声音越来越响,震得残兵败将们心惊肉跳。拿破仑的脸色越来越阴沉,他终于悲伤、愤怒地斥责:“你们不应该军心动摇!你们不应该随随便便丢掉自己的阵地!你们知道,要夺回那阵地要流多少血!”

 那群士兵惭愧地低下头,拿破仑又命令身边的参谋长:“参谋长阁下,请你在这两个团的军旗上写一句不吉利的话:他们不再属意大利方面军了。”这下,全场哗然。士兵们羞愧难当,甚至有人跪下了,场上响起一片哭声:“统帅,给我们一次机会吧。我们要立功赎罪,我们要雪耻!”

 拿破仑神采飞扬,振臂高呼,“对!早该这样了。这,才是好士兵、这,才像拿破仑手下的勇士;这,才是战无不胜的英雄!”

 以后恶战一场接一场,这两团士兵异常骁勇,重创敌军,建立了功勋。

 终于有一天,这两个团主动聚合起来,激动地向拿破仑齐声高喊:“统帅,我们把一切污点从团旗上洗刷干净了吗?”

 拿破仑似乎被这群情激昂的场面陶醉了,他激动得不能自己,竟举起了双臂一呼:“嗯!嗯!不但洗刷净了污点,还为法兰西争了荣誉。勇士们,法国人民永远记住你们!”

 “嗬!嗬!嗬!”士兵们的欢叫声响遏行云。

  拿破仑检阅诱敌

 年春,欧洲反法同盟各国军队疯狂包围法国本土。法国上空,战争阴云笼罩。奥地利10万大军,重新抢占了拿破仑征服过的意大利地盘。法国大地,危机四伏。

 这时,拿破仑的舆论机构突然公布出一个惊人的消息:法国已在巴黎组建了一个预备军团,将陈兵第戎,拿破仑决定亲自前往检阅!

 检阅开始,闻讯而至的间谍们却大失所望。他们纷纷议论:拿破仑在吹牛!所谓的预备军团,只有几个新兵团,大部分是毫无战斗力的老弱残兵。

 服装、装备都不足。司令部徒有虚名。

 这消息插翅飞到伦敦、维也纳等地。拿破仑的预备军团成了笑料。欧洲各地出现了一幅漫画,上面画着“十二个童子军和一个装着木脚的人”,下面写着“拿破仑的预备军团”。奥地利大军决策机构的头脑们愤怒了:你拿破仑检阅想瞒天过海投烟幕弹,想吓得我们十万大军不敢进攻?奥军元帅梅拉斯当即下令:分兵南下,围攻法军控制的热那亚城;乘胜追击猛攻法国本土!

 得到这个情报,矮个、精干的拿破仑笑了:梅拉斯,你终于上当了,我招集一支大部队会不被人知道?这才叫瞒天过海。公开检阅的预备军团是假的,真的预备军队早秘密备战呢。梅拉斯啊梅拉斯,你做梦也想不到,那些铺天盖地骂法军的传单和漫画,不少是我让手下谍报机关故意制造的!梅拉斯你等着看后头的好戏吧奥地利10万大军正肆无忌惮地向前推进,甚至得意洋洋地企望能一举攻入法国、活捉拿破仓。拿破仑这时已亲自统帅数万法军,神不知鬼不觉绕道瑞士,飞速越过阿尔卑斯山的大小圣伯纳德山口,一下子插入奥地利军队的后方。拿破仑这示假隐真的巧计,再次粉碎了欧洲反法同盟军企图打败法国、卷土重来的企图。拿破仑的烟幕弹1805年初春某晚,乌尔姆奥军统帅部内,统帅麦克的办公室内巨烛燃烧出一片辉煌。这位身材瘦长的统帅正手持着一把放大镜,小心翼翼地察看挂在东面墙壁上的一张巨幅军用地图。

 麦克不能不愁。法奥两国在乌尔姆摆开阵势,一场恶战一触即发。拿破仑的法国精锐部队一旦形成包围圈,奥军岂不全军覆灭?是突围?还是原地防守?麦克手中的那柄放大镜呆停在一处一动不动。他正有些举棋不定啦。

 他的参谋人员、亲信舒尔迈斯特走了进来,神秘兮兮地暗示麦克喝退左右侍卫后,眉飞色舞地嚷道:“麦克统帅,喜事临门,法国国内爆发革命啦!他们高喊要推翻拿破仑政权。国内动乱,拿破仑肯定早晚要乖乖地溜回法国。

 你要突围,不是惹得拿破仑发怒消灭我军吗?

 麦克将信将疑地凝视着这位亲信:“真有这回事?”问完,低头踱步沉思。舒尔迈斯特知趣地静静退出去了。

 一会儿,舒尔迈斯特一阵风似地卷进了麦克的办公室。他给麦克捧上一张报纸,脸色涨得通红地叫道:“号外!号外!巴黎爆发反拿破仑革命!我,我刚从我军士兵手里拿来给统帅看的。真的,白纸黑字,报纸都登啦!”麦克飞速地看完报纸,突然站直身子,拍拍舒尔迈斯特的肩膀:“我的高参,照你的计划办。保住了乌尔姆,给你记头功!”

 拿破仑布下天罗地网罩住了乌尔姆

 法军精锐兵临城下,攻破要塞。奥军士兵不得不出城迎战。

 城外旷野,炮声隆垄硝烟弥漫,马嘶悲戚、刀光闪闪。青青草丛,战士血染红;黑黑沃土,横尸垒骨山。

 麦克和舒尔迈斯特被法国士兵押解着走过这悲壮的战场,麦克不忍再睹这惨状。旷野吹起一阵寒冷的风,拿破仑骑着大白马迎面而来。

 突然,舒尔迈斯特双手攥紧麦克腰间的佩剑,“刷”地一下抽了出来,连奔三步,双手高举佩剑递给拿破仑:“陛下,舒尔迈斯特总算不虚此行!”

 麦克给这样的场面惊呆,双眼一片迷惘,气得大骂舒尔迈斯特:“你这软骨头,竟敢抽出我片刻不离身的神剑献给敌首作礼物!”

 拿破仑听完,在马背上哈哈大笑:“麦克,现在应该让你知道了,舒尔迈斯特是我拿破仑安排在你身边的间谍,是我拿破仑一把刺入奥军胸膛的真正的‘神剑’。至于那张报纸,是我让手下人连夜印好的,是我拿破仑一手炮制的‘烟幕弹’。”

 麦克目瞪口呆,一下子受不了这样的沉重打击,猛然伏地大哭:“我麦克对不起死去的几万奥军兄弟啊!”

  拿破仑冰湖葬敌

 年11月下旬的一天,驻扎在奥里谬兹地区的俄奥联军统帅部外壁垒森严,气氛异常紧张。

 初冬的寒风呼呼地吹,掀开了临时大帐篷的一角。沙皇亚历山大和他的司令官库图佐夫稳坐在皮褥椅内,傲慢地接见拿破仑的侍从武官萨瓦里。

 萨瓦里低声下气恳求亚历山大:“沙皇陛下,休战议和吧,我们陛下愿派全权代表谈判求和。”

 瞅着萨瓦里那副可怜巴巴的模样,沙皇得意地把玩着椅子扶手。亚西山大与在一旁落座的奥皇弗兰茨相互对望一眼,马上哈哈大笑:“萨瓦里先生,回去替我转告拿破仑,他的死日就要来临!不可一世的法军将会不堪一击!”

 亚历山大并非一唯地乱夸海口,市鲁诺地区的俄奥联军有8万7千人,而拿破仑军仅7万3千余人。

 这时萨瓦里唯唯诺诺地退出俄奥联军统帅部。前脚刚走,亚历山大便恶狠狠地下令:“进攻法军,不许拿破仑溜走!”

 布鲁诺地区,拿破仑指挥部内。听完萨瓦里的汇报,拿破仑笑眯眯地说:“我早猜到,俄奥联军一定会想截断我们去维也纳和多瑞河的退路。然后包围我军或者逼我们进入北面山区围歼,哼!做梦!我把我们的左翼部队调走,给他们造成不打算掩护和保卫这地区的假像。我再抽一支部队利用地形优势守住阵脚,主要兵力集结在般托维茨到波省立兹之间地区,引诱他们进入我们的包围圈。我已查了一下地图,萨地斯冰湖上将会有一场好戏。”

 年12月2日,战幕在奥斯特利茨村以西维也纳以北120公里的普拉钦高地周围的丘陵地带拉开,拿破仑亲自指挥这次战役。

 双方激战到中午,法军在普拉钦击溃俄奥联军,切断了狄尔立兹方向联军的后路。俄军慌不择路地鼠窜着,半冰冻的萨地湖横在眼前。后面,法国士兵的喊杀声一阵紧似一阵,大队俄军士兵陆续步上冰层,火炮在湖面岸边架好,准备抵挡一阵。

 远处的山头上,拿破仑用望远镜将这一切瞧得清清楚楚。见大部分奥俄士兵已登上半冰冻的'湖面上,他一声令下“开炮!”

 轰!轰:轰!一阵冰雹似的炮火从天而降,冰层作裂,冰屑横飞,半冰冻的萨地斯湖面顿时出现一个个大窟窿。俄军的火炮来不及发出一颗炮弹,已“轰轰轰”坠落到湖里。溺死、冻死、炸死者难以计数,一刹那,哭声盈野,浮尸满湖。

 奥俄军队彻底溃败,法军炮火停止“发言”。拿破仑策马赶到萨地斯湖畔,萨瓦里向他汇报战果:“陛下,奥皇弗兰茨和沙皇亚历山大脚底抹油溜走了。俄军司令官库图佐夫受伤,俄奥联军损失2万6千人,我军损失数千人。”

 拿破台凝望着漂浮着俄奥联军将士尸体的一个个冰窟窿,他举起马鞭遥指亚历山大逃命的方向不无幽默地喃喃自语:“亚历山大啊,不可一世的沙皇!你怎么跑到这儿替你的部下挖墓穴啦!”

  拿破仑开枪救人

 有一天,拿破仑和一个侍卫策马扬鞭,驰骋过一片大森林。“救人,救人,有人掉进水里啦!”远处传来一阵阵紧急的呼救声。“啪!啪!啪!”

 拿破仑猛揍三下马鞭,坐骑“刷”地向发出喊声的地方奔驰而去。

 马到湖边。拿破仑见一个士兵正在水里舞手舞脚地挣扎,正尖叫着漂沉向深水里,岸上的另几个士兵惊慌失措地在大声呼喊。

 拿破仑高声发话:“他会游泳吗?”

 “他只能比划几下,现在已不行了。陛下,怎么办呢?”一个士兵惴惴不安地答话。

 “别慌!”拿破仑马上从侍卫手里拿过一支步枪,边大声冲落水士兵吆喝:“你还往湖中心爬啥,还不快向岸边游来!”话音刚落,他平端枪身,朝那人的前方连开两枪。落水人刚听到拿破仑的命令,又听到“叭!叭!两声枪响,身前溅起两朵水花。他浑身一激凌,急出一身汗,忙“扑通扑通”朝拿破仑这边胡乱地划水。一会儿,这士兵便游到了岸边。

 落水士兵得救了,他浑身湿漉漉的,像一只“落汤鸡”,他转过身子,发现持枪站在那几个士兵旁边的竟是皇帝,吓得魂飞魄散,忙连连拜谢:“陛下,我不小心跌进湖里,幸亏您救了我,只是卑下不懂,我快要淹死了,您还要枪毙我?”

 拿破仑哈哈大笑:“傻瓜,不吓你一下,你还有勇气游吗?那你才会真的淹死呢!”

 士兵们拍拍脑袋,恍然大悟,朝拿破仑投去敬佩的目光。

  居里夫人辨车痕

 清晨,法国著名物理学家、化学家居里夫人(1867-1934年)骑自行车上街。这时,刚下过雨,空气清新沁人。街上非常宁静,很少有行人。突然,她发现在路旁躺着一个正在流血的警察,腹部被人刺伤、生命危在旦夕。居里夫人忙解下脖子上的围巾,捂住警察的伤口,警察痛苦地呻吟着,断断续续地告诉居里夫人:五六分钟前,他查问一个青年,那青年突然拔刀朝他刺去,接着骑上警察的自行车逃走了。警察说着,用手朝犯人逃跑的方向指了指,就咽气了。

 有一些人路过,居里夫人就请他门帮忙照料一下,自己向警察所指的方向追去。但没跑多远,前面出现了岔道。凶手往哪边跑的呢?她朝两边望去,左边和右边的路,都是不太陡的上坡路。在离开岔口四十米的地方,两边的路都铺了一层黄沙。她先观察了一下右边的路,在松软的黄沙层上清晰地有着自行车车胎的痕迹。她想:“凶手好像是从这条路逃走的。”但她马上发现在左边路上的黄沙层上,同样留有车胎的痕迹,她仔细地分析了两边车胎的痕迹:右边路上的车胎痕迹,是前后轮深浅大致相同;而左边路上前轮的车胎痕迹,要比后轮的浅。她想了想,马上明白了。

 这时,有个刑警也骑着自行车赶来了。居里夫人说:“杀人凶手是从右边这条路逃跑的。因为通常骑自行车的人,他的身体重量是在后轮上,所以在平坦的路上或下坡时,前轮车胎的痕迹浅,后轮车胎的痕迹深。在上坡时,由于骑车的人必须朝前弯着腰,使重心落到把手上,前轮和后轮车胎的痕迹就大致相同了。现在这两条路都是上坡,那凶犯车轮的痕迹应该前后的深浅差不多,而右边路上的痕迹正是这样,所以凶手是打右边逃走的。左坡路上是下坡的痕迹,不可能是凶犯的。

 刑警点点头,急急追去,果然追到了那个凶犯。

  丘吉尔巧言善辩

 英国首相温斯特·丘吉尔一次访问法国的一个大葡萄种植园,主人特意打开一瓶1870年生产的酒。饭后丘吉尔在贵宾留言簿上写道:“1870年对法国武器来说不是一个好年景,但是对法国酿酒业恰是极好的一年。”30年代,丘吉尔访问美国时,一位反对他的美国女议员对他说:“如果我是您的妻子,我会在您的咖啡里下毒药的。”丘吉尔狡黠地一笑,答道:“如果我是您的丈夫,我会喝下那杯咖啡的。”

 一个英国妇女一次拦住丘吉尔问道:“丘吉尔先生,当您知道您每次发表政治演说,大厅里总是挤得水泄不通时,难道您不感到兴奋激动吗?”丘吉尔答道:“承蒙夸奖,不过,每当我产生这种感觉时,我总让自己记住一点:如果我不是在发表政治演说而是在受绞刑的话,恐怕观众将还会多一倍!”

 有一次萧伯纳派人送两张戏票给丘吉尔,并附上短笺说:“亲爱的温斯顿爵士,奉上戏票2张,希望阁下能带一位朋友前来观看拙作《卖花女》的首场演出,假如阁下这样的人也会有朋友的话。”萧伯纳的幽默以尖刻着称,所以他这样奚落丘吉尔并不为过。丘吉尔也不甘示弱,马上写回条予以还击:“亲爱的萧伯纳先生,蒙赐戏票2张,谢谢!我和我的朋友因有约在先,不便分身前来观赏《卖花女》的首场演出,但是我们一定会赶来观赏第二场的演出,假如你的戏也会有第二场的话。”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丘吉尔来到白宫,向美国总统罗斯福要求给予军事援助。他有一个癣好,就是口叼一支特大号的雪茄烟,泡在浴缸里休息。

 有一天他正大腹便便地露出水面时,作为好朋友的罗斯福随便踱进浴室。丘吉尔见自己出了洋相,忙自我解嘲地说:“您瞧,大不列颠的首相,可是什么也没有对美国总统隐瞒啊!”两位不拘小节的大人物哈哈大笑起来。

 丘吉尔参加保守党期间,一次,与他共事的保守党议员成廉·乔因森希克斯在议会上演说,看到丘吉尔在摇头表示不同意他的意见时,便说:“我想提醒尊敬的议员注意,我只是发表自己的意见。”

 丘吉尔随即答道:“我也想提醒演讲者注意,我只是在摇我自己的头。”

 丘吉尔在脱离保守党加入自由党时,一位反对丘吉尔的年轻妇女对他说:“丘吉尔先生,你有两点我很不喜欢。”

 “那两点?夫人!”

 “你执行的新政策和你嘴上的胡须。”

 “请不要在意”,丘吉尔彬彬有礼地答道,“您可没有机会接触到其中任何一点,真的,夫人!”

  丘吉尔妙斥首相

 曾经是英国首相的丘吉尔,虽然在1929年5月被英国工党击败,把首相的位子让给了张伯伦。但他仍密切注视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发展。1938年9月,震惊世界的《关于捷克斯洛伐克割让苏台德领土给德国的协定》公布于世,丘吉尔看了拍案而起,对现任首相张伯伦展开尖锐的批评。

 这个协定是张伯伦和法国总理达拉第、德国的希特勒、意大利的墨索尼在德国的慕尼黑签订的。所以又称为《慕尼黑协定》。英国企图以出卖捷克斯洛伐克为代价,促使德国侵略苏联。协定规定捷将苏台德地区等地割让给德国,捷其余领土由英国、德国“保证下,不再受侵犯。同年10-11月,德军占领了苏台德区。

 早在《慕尼黑协定》产生之先,丘吉尔就曾讽刺在德国明目张胆的侵略行为面前还抱有和平幻想的张伯伦之流说:“每个人都认为,如果他能给鳄鱼以足够的食物,鳄鱼就会到最后才能来吃他。”

 《慕尼黑协定》签订后,丘吉尔尖锐地指出:“把枪口对准你,要你给他1英镑。给了他1英镑后仍把枪口对准你,要你给2英镑。最后这位在许下未来亲善的诺言声中,和你达成协议拿走1英镑17先令6便士及余下的钱可别以为这事就这样结束了。这笔帐刚开始计算。这只是一杯苦水刚尝了第一口。如果我们不能尽力恢复道义上的健全和武力上的强盛,从而再度奋起,像往昔那样坚守我们维护自由的立场立场,那么这种苦水将年复一年地端到我们面前!”

 形势发展正如丘吉尔预料的那样。1939年3月,德国在英法绥靖政策的纵容下,又出兵侵占了捷克斯洛伐克的全部领土,并在9月进攻波兰,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因此,英国舆论要求预事如神的丘吉尔复出入阁的呼声越来越高。1940年5月10日,丘吉尔又出任英国首相。

  公元1769~公元1821 著名的法国将军和皇帝 拿破仑一世于1769年出生在科西嘉岛的阿亚丘镇,他的原名叫拿破仑·比欧拿巴特。法国只是在他出生前15个月左右才获取科西嘉。年青时拿破仑是一位民族主义者,认为法国人是压迫者。但是拿破仑却被派遣到法国军事院校学习。1785年毕业时,他年仅十六岁,就开始在军队当少尉。

  四年后,法国革命爆发了,刚成立不久的法国政府几年之内就卷入了同几个外国列强战争的急流之中。老天头一回赐给了拿破仑出人头地的机会,他指挥炮队在1793年土伦包围战中,从法军和英军手中收复了土伦。此时他已经放弃了他的科西嘉民族主义思想,把自己看作是法国人。他在土伦包围战中立下了战功;被提升为旅长,1796年又被提升为驻意大利法军司令。从1796年到1797年,拿破仑在意大利赢得了一系列辉煌的胜利,随后以英雄的身份返回巴黎。

  1798年拿破仑率领法军入侵埃及,这次出征惨遭失败。虽然拿破仑的军队在陆地上取得了全盘胜利,但是纳尔逊统率的英国海军摧毁了法国舰队。1799年拿破仑放弃了他在埃及的军队,返回法国。

  拿破仑回到法国发现人们记忆犹新的是他指挥意大利之战的成功而不是出征埃及的溃败。拿破仑利用这一优势,一个月后就与阿贝·西叶雨及其他人一起发动了一次政变,宣告成立一个新政府——执政府,他任政府的第一执政。虽然拿破仑主持制定出一部完备的宪法,并为民众投票通过,但那只不过是他实行军事独裁的一付假面具,他很快就战胜了政变中的其他同谋者。

  因此拿破仑飞黄腾达的速度令人吃惊。1793年8月在土伦包围战之前他只不过是个无名鼠辈,一个24岁的非完全法国血统的小军官;不到六年以后,年仅30岁的他就成为法国无庸争辩的君主,他在君主的宝座上一坐就是14年多。

  拿破仑在执政期间,对法国的行政和法律体制进行了重大的改革。他改革了法国的金融结构和司法制度;创办了法兰西银行和法兰西大学;实行了法国行政的中央集权制。虽然其中的每项改革对法国本身产生了重要的而且在某些方面是持久的影响,但是对世界上的其他国家没有什么影响。

  但是拿破仑所进行的改革中有一项肯定远远地超过了法国国界,这就是创编了法国公民法典,著名的《拿破仑法典》。这部法典在很多方面体现了法国革命的理想。例如,在法典面前人人无血统特权,在法典面前人人平等。与此同时法典还与过去的法国法律和风俗相近到足以使法国大众和法律界接受得了的程度。总之,法典稳健适度,条理清晰,简洁明了,令人夸口称颂。因而法典不仅在法国一直得到实施(今日法国的民法与原版的《拿破仑法典》明显相似),而且经过局部的修正也为许多其他国家所采用。拿破仑一贯主张的方针就是做革命的保卫者。但是1804年拿破仑却正式宣布自己为法国皇帝,而且还让他的三个兄弟在欧洲的其他国家登极。他的这些行为无疑引起了一些法国共和党人的忿恨——他们认为这样的行为是对法国革命理想的彻底背叛——但是拿破仑所面临的唯一严重的困难却是来自对外战争。

  1802年拿破仑在亚眠与英国签订了一项和平条约,目的是使法国在历经十多年连绵的战争后有个喘息之机。但是翌年和平条约就被撕毁,法国与英国及其同盟国之间发生了一系列长期的战争。虽然拿破仑的军队在陆地上不断地赢得胜利,但是不打败英国的海军就无法征服英国。1805年拿破仑时运不济,在特法拉加海角上一场决定性的战役中,英国海军势如破竹,取得了彻底胜利,此后英国基本上取得了海上的控制。虽然拿破仑仅在特拉法加海角战六周后大破奥俄联军,取得了极其辉煌的胜利,但是也未能真正补偿他那海军的重大惨败。

  1808年拿破仑愚蠢地使法国卷入了在伊比利亚半岛上的一场长期而无目的的战争,使法军多年陷入困境。但是拿破仑铸成的致命大错是他的征俄之战。1807年拿破仑会见俄国沙皇,签订了提尔西特协议,发誓要建立永久性的友谊。但是这种联盟却逐渐出现了恶性分裂,1812年拿破仑率大军入侵俄国。

  战争的结局为人所共知。俄国部队在一般情况下避免与拿破仑进行对阵战。于是他得以迅速出击,到九月份就已经占领了莫斯科。但是俄国人点然起漫天大火,几乎使全城化为灰烬。拿破仑在莫斯科等待五个星期,求和的希望也化为泡影,于是终于决定撤军,然而为时已晚。俄国的军队以逸待劳,俄国的冬天残酷无情,法军供给短缺,这一切立刻使法国士兵心惊胆颤,乱作一团,相互践踏,结果能活着逃命者还不足百分之十。

  其他欧洲国家如奥地利和普鲁士都认识到现在是他们摆脱法国统治的妙时良机。他们共同会师攻打拿破仑。1813年拿破仑在来比锡战役中又遭到了一次毁灭性的失败。翌年他宣告辞职,被放逐到意大利沿海的一个小岛——厄尔巴岛上。

  1815年他从厄尔巴岛逃回法国,在法国他颇受欢迎,复辟成功。其他欧洲列强立即宣战,他复辟一百天后就在滑铁卢遭到了最终的失败。滑铁卢之战后拿破仑被英国人囚禁在南大西洋的一个小岛——圣赫勒拿岛上,于1821年因患癌症在那里死去。

  拿破仑的戎马生涯矛盾重重,变化莫测。他在战术上的指挥天才令人拍手叫绝,如果仅从这方面来判断,也许可以把他看作是超乎时空的最伟大的将军。但是从重大的战略上来看,他却易于犯下令人瞠目的盲动性错误,如对埃及和俄国的入侵。拿破仑的战略错误非常严重,因而他算不上第一流的将军。这一评价有失公允吗?我认为不是的。毫无疑问,评价一位将军是否伟大的一个标准要看他是否有能力避免造成重大伤亡。因此评价象亚历山大大帝、成吉思汗和帖木儿这样最伟大的将军就不会引起争论,因为他们的军队从未打过败仗。拿破仑最终被打败了,因而他在国外征服的领土也如漫天浮云,随风飘散。1815年他最终失败后,法国占据的领土比1789年革命爆发时还要少些。

  毫无疑问,拿破仑是个极端利己主义者。人们常常把他同希特勒相提并论,但是两者之间有着极其重要的区别。希特勒在很大程度上是歇斯里底大发作,而拿破仑则是一个野心勃勃的机会主义者,他对悚人听闻的大屠杀没有特别的兴趣。拿破仑的统治无论从哪一个方面来看都不能和纳粹集中营相比。

  拿破仑名声显赫,人们容易过高地估计他的影响。他在短期内的影响确实很大,比亚历山大大帝也许还要大,虽然远不如希特勒(据估计在拿破仑战争中死亡的法国土兵将近50万名,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死亡的德国人有800万名)。无论如何,拿破仑的活动在数目上和对其同代人生活的影响都远不如希特勒。

  从长期影响来看,拿破仑似乎比希特勒更重要,但不及亚历山大。拿破仑在法国进行了广泛的政治改革,但是法国人口还不到世界的七十分之一,因此一定要如实地看待这样的政治改革。从对法国个人生活的影响来看,他的改革远远不如在过去的两个世纪中发生的规模空前的政治改革。

  据说拿破仑时代为巩固法国革命时期的成果和确保法国资产阶级的既得利益提供了时机。因此在1815年法国君主制度最终复辟时,这些变化已经如此深入人心,恢复旧制度的社会秩序是根本不可能的。但是最重要的变化是发生在拿破仑之前,1799年拿破仑开始执政时要回到原来状态看来就已经为时过晚了。尽管拿破仑自己有建立君主制的野心,他还是为在全欧洲传播法国革命的理想起了作用。

  拿破仑对拉丁美洲的历史也有巨大的间接影响。他对西班牙的入侵削弱了西班牙政府的实力,使它在几年的时间里不能控制它在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就是在这个实际上的自治时期,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开始了。

  拿破仑做了一笔交易,这件事看来和他的主要意图无关,然而却成为他一生中产生最持久最重大的影响的一件事。那就是1803年拿破仑向美国出售了一片辽阔的土地。他认识到要保卫法国在北美占据的土地不受英国掠夺,想必是非常困难,此外他资金缺乏。路易斯安那契约也许是整个历史上一次规模最大的土地转让,使美国成为一个接近占有一个洲的面积的国家。如果没有路易斯安那契约,就很难预料美国将会是个什么样子,肯定会与今日的美国迥然不同。的确没有路易斯安那契约美国能否成为一个大列强国都很难说。

  当然拿破仑并不是促成签订路易斯安那契约的唯一因素,美国政府显然也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法国要价非常低廉,似乎无论哪届美国政府都有可能愿意做这笔生意,而法国政府出售路易斯安那领土的决定却只是通过拿破仑一个人作出的。

  附:拿破仑一世简介

  拿破仑一世(1769—1821),法国资产阶级政治家和军事家,法兰西第一帝国和百日王朝皇帝,(1804—1814,1815)。生于科西嘉岛破落贵族家庭。巴黎军事学校结业后,充炮兵少尉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参加革命军,1793年土伦战役中,击溃保皇复辟势力,获少将衔。督政府时期,因欧洲反动势力组成反法同盟,严重威胁法国安全,1796年统兵进攻意大利,败奥地利,并侵入埃及。1799年发动雾月政变,组成执政府,自任第一执政。1804年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他竭力强化中央集权的军事官僚国家机构,坚决镇压反革命王党复辟势力,并颁布《拿破仑法典》,把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用法律形势固定下来。对外不断战争,多次粉碎反法同盟,严重打击欧洲封建反动势力。但随着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大资产阶级对外侵略与扩张的欲望日益强烈,拿破仑的对外战争逐渐变为同英俄争霸和掠夺、奴役别国的侵略战争。由于连年战争,国内阶级矛盾加剧,被奴役国家反法的民族解放战争纷起。1812年对俄战争失败,加速了帝国崩溃。1814年欧洲反法联军攻陷巴黎,被放逐于厄尔巴岛。1815年再返巴黎,建立百日王朝。滑铁卢战役失败后,被流入于圣赫勒拿岛。1821年,病死该岛。(实被人在地窖里的葡萄酒桶中下了砒霜,拿破仑长年饮用,慢性中毒而死。时年52岁)

公元1769~公元1821 著名的法国将军和皇帝 拿破仑一世于1769年出生在科西嘉岛的阿亚丘镇,他的原名叫拿破仑·比欧拿巴特。法国只是在他出生前15个月左右才获取科西嘉。年青时拿破仑是一位民族主义者,认为法国人是压迫者。但是拿破仑却被派遣到法国军事院校学习。1785年毕业时,他年仅十六岁,就开始在军队当少尉。 四年后,法国革命爆发了,刚成立不久的法国政府几年之内就卷入了同几个外国列强战争的急流之中。老天头一回赐给了拿破仑出人头地的机会,他指挥炮队在1793年土伦包围战中,从法军和英军手中收复了土伦。此时他已经放弃了他的科西嘉民族主义思想,把自己看作是法国人。他在土伦包围战中立下了战功;被提升为旅长,1796年又被提升为驻意大利法军司令。从1796年到1797年,拿破仑在意大利赢得了一系列辉煌的胜利,随后以英雄的身份返回巴黎。 1798年拿破仑率领法军入侵埃及,这次出征惨遭失败。虽然拿破仑的军队在陆地上取得了全盘胜利,但是纳尔逊统率的英国海军摧毁了法国舰队。1799年拿破仑放弃了他在埃及的军队,返回法国。 拿破仑回到法国发现人们记忆犹新的是他指挥意大利之战的成功而不是出征埃及的溃败。拿破仑利用这一优势,一个月后就与阿贝·西叶雨及其他人一起发动了一次政变,宣告成立一个新政府——执政府,他任政府的第一执政。虽然拿破仑主持制定出一部完备的宪法,并为民众投票通过,但那只不过是他实行军事独裁的一付假面具,他很快就战胜了政变中的其他同谋者。 因此拿破仑飞黄腾达的速度令人吃惊。1793年8月在土伦包围战之前他只不过是个无名鼠辈,一个24岁的非完全法国血统的小军官;不到六年以后,年仅30岁的他就成为法国无庸争辩的君主,他在君主的宝座上一坐就是14年多。 拿破仑在执政期间,对法国的行政和法律体制进行了重大的改革。他改革了法国的金融结构和司法制度;创办了法兰西银行和法兰西大学;实行了法国行政的中央集权制。虽然其中的每项改革对法国本身产生了重要的而且在某些方面是持久的影响,但是对世界上的其他国家没有什么影响。 但是拿破仑所进行的改革中有一项肯定远远地超过了法国国界,这就是创编了法国公民法典,著名的《拿破仑法典》。这部法典在很多方面体现了法国革命的理想。例如,在法典面前人人无血统特权,在法典面前人人平等。与此同时法典还与过去的法国法律和风俗相近到足以使法国大众和法律界接受得了的程度。总之,法典稳健适度,条理清晰,简洁明了,令人夸口称颂。因而法典不仅在法国一直得到实施(今日法国的民法与原版的《拿破仑法典》明显相似),而且经过局部的修正也为许多其他国家所采用。拿破仑一贯主张的方针就是做革命的保卫者。但是1804年拿破仑却正式宣布自己为法国皇帝,而且还让他的三个兄弟在欧洲的其他国家登极。他的这些行为无疑引起了一些法国共和党人的忿恨——他们认为这样的行为是对法国革命理想的彻底背叛——但是拿破仑所面临的唯一严重的困难却是来自对外战争。 1802年拿破仑在亚眠与英国签订了一项和平条约,目的是使法国在历经十多年连绵的战争后有个喘息之机。但是翌年和平条约就被撕毁,法国与英国及其同盟国之间发生了一系列长期的战争。虽然拿破仑的军队在陆地上不断地赢得胜利,但是不打败英国的海军就无法征服英国。1805年拿破仑时运不济,在特法拉加海角上一场决定性的战役中,英国海军势如破竹,取得了彻底胜利,此后英国基本上取得了海上的控制。虽然拿破仑仅在特拉法加海角战六周后大破奥俄联军,取得了极其辉煌的胜利,但是也未能真正补偿他那海军的重大惨败。 1808年拿破仑愚蠢地使法国卷入了在伊比利亚半岛上的一场长期而无目的的战争,使法军多年陷入困境。但是拿破仑铸成的致命大错是他的征俄之战。1807年拿破仑会见俄国沙皇,签订了提尔西特协议,发誓要建立永久性的友谊。但是这种联盟却逐渐出现了恶性分裂,1812年拿破仑率大军入侵俄国。 战争的结局为人所共知。俄国部队在一般情况下避免与拿破仑进行对阵战。于是他得以迅速出击,到九月份就已经占领了莫斯科。但是俄国人点然起漫天大火,几乎使全城化为灰烬。拿破仑在莫斯科等待五个星期,求和的希望也化为泡影,于是终于决定撤军,然而为时已晚。俄国的军队以逸待劳,俄国的冬天残酷无情,法军供给短缺,这一切立刻使法国士兵心惊胆颤,乱作一团,相互践踏,结果能活着逃命者还不足百分之十。 其他欧洲国家如奥地利和普鲁士都认识到现在是他们摆脱法国统治的妙时良机。他们共同会师攻打拿破仑。1813年拿破仑在来比锡战役中又遭到了一次毁灭性的失败。翌年他宣告辞职,被放逐到意大利沿海的一个小岛——厄尔巴岛上。 1815年他从厄尔巴岛逃回法国,在法国他颇受欢迎,复辟成功。其他欧洲列强立即宣战,他复辟一百天后就在滑铁卢遭到了最终的失败。滑铁卢之战后拿破仑被英国人囚禁在南大西洋的一个小岛——圣赫勒拿岛上,于1821年因患癌症在那里死去。 拿破仑的戎马生涯矛盾重重,变化莫测。他在战术上的指挥天才令人拍手叫绝,如果仅从这方面来判断,也许可以把他看作是超乎时空的最伟大的将军。但是从重大的战略上来看,他却易于犯下令人瞠目的盲动性错误,如对埃及和俄国的入侵。拿破仑的战略错误非常严重,因而他算不上第一流的将军。这一评价有失公允吗?我认为不是的。毫无疑问,评价一位将军是否伟大的一个标准要看他是否有能力避免造成重大伤亡。因此评价象亚历山大大帝、成吉思汗和帖木儿这样最伟大的将军就不会引起争论,因为他们的军队从未打过败仗。拿破仑最终被打败了,因而他在国外征服的领土也如漫天浮云,随风飘散。1815年他最终失败后,法国占据的领土比1789年革命爆发时还要少些。 毫无疑问,拿破仑是个极端利己主义者。人们常常把他同希特勒相提并论,但是两者之间有着极其重要的区别。希特勒在很大程度上是歇斯里底大发作,而拿破仑则是一个野心勃勃的机会主义者,他对悚人听闻的大屠杀没有特别的兴趣。拿破仑的统治无论从哪一个方面来看都不能和纳粹集中营相比。 拿破仑名声显赫,人们容易过高地估计他的影响。他在短期内的影响确实很大,比亚历山大大帝也许还要大,虽然远不如希特勒(据估计在拿破仑战争中死亡的法国土兵将近50万名,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死亡的德国人有800万名)。无论如何,拿破仑的活动在数目上和对其同代人生活的影响都远不如希特勒。 从长期影响来看,拿破仑似乎比希特勒更重要,但不及亚历山大。拿破仑在法国进行了广泛的政治改革,但是法国人口还不到世界的七十分之一,因此一定要如实地看待这样的政治改革。从对法国个人生活的影响来看,他的改革远远不如在过去的两个世纪中发生的规模空前的政治改革。 据说拿破仑时代为巩固法国革命时期的成果和确保法国资产阶级的既得利益提供了时机。因此在1815年法国君主制度最终复辟时,这些变化已经如此深入人心,恢复旧制度的社会秩序是根本不可能的。但是最重要的变化是发生在拿破仑之前,1799年拿破仑开始执政时要回到原来状态看来就已经为时过晚了。尽管拿破仑自己有建立君主制的野心,他还是为在全欧洲传播法国革命的理想起了作用。 拿破仑对拉丁美洲的历史也有巨大的间接影响。他对西班牙的入侵削弱了西班牙政府的实力,使它在几年的时间里不能控制它在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就是在这个实际上的自治时期,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开始了。 拿破仑做了一笔交易,这件事看来和他的主要意图无关,然而却成为他一生中产生最持久最重大的影响的一件事。那就是1803年拿破仑向美国出售了一片辽阔的土地。他认识到要保卫法国在北美占据的土地不受英国掠夺,想必是非常困难,此外他资金缺乏。路易斯安那契约也许是整个历史上一次规模最大的土地转让,使美国成为一个接近占有一个洲的面积的国家。如果没有路易斯安那契约,就很难预料美国将会是个什么样子,肯定会与今日的美国迥然不同。的确没有路易斯安那契约美国能否成为一个大列强国都很难说。 当然拿破仑并不是促成签订路易斯安那契约的唯一因素,美国政府显然也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法国要价非常低廉,似乎无论哪届美国政府都有可能愿意做这笔生意,而法国政府出售路易斯安那领土的决定却只是通过拿破仑一个人作出的。 附:拿破仑一世简介 拿破仑一世(1769—1821),法国资产阶级政治家和军事家,法兰西第一帝国和百日王朝皇帝,(1804—1814,1815)。生于科西嘉岛破落贵族家庭。巴黎军事学校结业后,充炮兵少尉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参加革命军,1793年土伦战役中,击溃保皇复辟势力,获少将衔。督政府时期,因欧洲反动势力组成反法同盟,严重威胁法国安全,1796年统兵进攻意大利,败奥地利,并侵入埃及。1799年发动雾月政变,组成执政府,自任第一执政。1804年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他竭力强化中央集权的军事官僚国家机构,坚决镇压反革命王党复辟势力,并颁布《拿破仑法典》,把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用法律形势固定下来。对外不断战争,多次粉碎反法同盟,严重打击欧洲封建反动势力。但随着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大资产阶级对外侵略与扩张的欲望日益强烈,拿破仑的对外战争逐渐变为同英俄争霸和掠夺、奴役别国的侵略战争。由于连年战争,国内阶级矛盾加剧,被奴役国家反法的民族解放战争纷起。1812年对俄战争失败,加速了帝国崩溃。1814年欧洲反法联军攻陷巴黎,被放逐于厄尔巴岛。1815年再返巴黎,建立百日王朝。滑铁卢战役失败后,被流入于圣赫勒拿岛。1821年,病死该岛。(实被人在地窖里的葡萄酒桶中下了砒霜,拿破仑长年饮用,慢性中毒而死。时年52岁

拿破仑·波拿巴(Napoléon Bonaparte,1769年8月15日~1821年5月5日) 是法国的皇帝(1804年~1814年)、军事家,曾经占领过西欧和中欧的大部分领土。

早年

拿破仑(荒野雄狮的意思)1769年出生在科西嘉岛的阿雅克修城,科西嘉岛当时刚刚被卖给法国。他的家族是当地的一个贵族世家,在父亲的安排下,拿破仑9岁时就到法国布里埃纳军校接受教育。

拿破仑一开始自认是一个外国人,一心希望有一天能够让科西嘉从法国独立出去。16岁时他被授予炮兵少尉头衔。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后,拿破仑回到科西嘉,希望推动科西嘉独立,但遭到另一个亲英反法的保利集团排挤,最后全家逃往法国。1793年7月,拿破仑带兵攻下了保王党的堡垒土伦,因此受到雅各宾派的赏识。1794年热月政变中拿破仑由于和罗伯斯毕尔兄弟关系紧密而受到调查,后因拒绝到意大利军团的步兵部队服役而被免去准将军衔。1795年他受巴黎督政官巴拉斯之托成功平定保王党武装叛乱,一夜之间荣升为陆军中将兼巴黎卫戍司令,在军界和政界中崭露头角。

拿破仑是一名出色的军事家,对当时的军事知识深有研究,善于将各种军事策略运用于实战之中,尤其是主张将火炮集中使用,以及充分发挥骑兵的机动作用。1796年3月2日,26岁的拿破仑被任命为法国意大利方面军总司令,3月9日与情人约瑟芬·博阿尔内结婚,之后便匆匆奔赴前线。在意大利,拿破仑统帅的军队多次击退了奥地利与萨丁组成的第一次反法同盟联军,最后迫使对方签署了有利于法国的停战条约,凯旋而归。

埃及之战与权力的取得

取得意大利之役的胜利后,拿破仑的威信越来越高,他成为法国人的新英雄。而他的崛起令督政府感到受威胁,因此任命他为埃及军司令,派往东方以抑制英国在该地区势力的扩张。在拿破仑的远征军中,除了2000门大炮外,还带了175名各行业的学者以及成百箱的书籍和研究设备。在远征中拿破仑曾下达过一条著名的指令:“让驴子和学者走在队伍中间。”拿破仑本人精通数学,同时还十分喜爱文学和宗教,受启蒙运动的影响十分大。

然而1798年远征埃及本身是一个大失败。拿破仑的舰队被英国的海军上将纳尔逊完全摧毁,部队被困在埃及。1799年回国时,400艘的军舰只剩下2只小舰,原本侵略印度的计划受阻,人员损失惨重。

此时欧洲反法联盟逐渐形成,而法国国内保皇派势力则渐渐上升。1799年8月,拿破仑最终决定赶回巴黎。1799年11月9日,回到法国的拿破仑发动了雾月政变并获得成功,成为法国第一执政,实际为独裁者。

拿破仑之后进行了多项政治、教育、司法、行政、立法、经济方面的重大改革,其中最著名并且直到今天依然有重要影响的《拿破仑法典》,是在政变的当天晚上就由拿破仑下令起草的,很多条款拿破仑本人亲自参加讨论最终确定,基本上采纳了法国大革命初期提出的比较理性的原则。法典在1804年正式实施,即使是在一个多世纪后依然是法国的现行法律。法典对德国、西班牙、瑞士等国的立法起到重要影响。在政变结束后三周拿破仑向人民发布的公告中,他自豪地宣称:“公民们,大革命已经回到它当初籍以发端的原则。大革命已经结束。”

征服欧洲,成为皇帝

1800年,拿破仑再度打败奥地利军,英国也不得不与法国签订和约,迫使第二次反法联盟土崩瓦解。1804年5月18日,拿破仑宣布成为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但是他并不是由教皇庇护七世加冕,而是自己将皇冠带到了头上,然后还为妻子加冕为皇后。一年之后,他又在意大利由教皇加冕为意大利国王。

1805年8月,奥地利、英国、俄国组成了第三次反法同盟,拿破仑于是在9月24日离开巴黎,亲自挥军东进,到10月12日法军已经占领了慕尼黑。10月17日法国和奥地利在乌尔姆激战后,反法同盟投降。之后法国又取得了奥斯特里茨之战的胜利,反法同盟再度瓦解。拿破仑随后联合了德国境内各诸侯国组成“莱茵同盟”,把它置于自己的保护之下。次年秋天,英国、俄国、普鲁士组成了第四次反法同盟,但是10月14日法军同时在耶拿和奥尔斯塔特击溃敌军,普鲁士的军队几乎全军覆没,拿破仑因此取得了德国大部分地区。1807年6月法军又在波兰大败俄国军队,拿破仑与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会面,双方签订了和平条约,在此前一年拿破仑颁布了《柏林赦令》,宣布大陆封锁政策,禁止欧洲大陆与英伦的任何贸易往来。

转折:入侵西班牙、奥地利与俄罗斯

1807年末西班牙爆发内部动乱,西班牙国王遭到人民的唾弃。拿破仑于是乘机入侵了西班牙,并让其长兄约瑟夫·波拿巴(Joseph Bonaparte)成为西班牙国王。但是这个举动遭到了西班牙人的反对,拿破仑根本无法平息当地的暴动。英国在1808年介入西班牙争端,英军8月8日登陆蒙得戈湾,8月30日占领了整个葡萄牙。之后他们在当地民族主义者的支持下,逐步将法军赶出了伊比利亚半岛。

正当拿破仑陷入西班牙泥潭之际,1809年初第五次反法同盟组成。奥地利在背后偷袭法在德国的领土,拿破仑被迫退出西班牙,率军东征。奥地利军队虽然一开始取得优势,但是拿破仑很快就转败为胜,迫使奥地利再次割让土地。

到了1811年末,法俄关系已经开始恶化,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拒绝继续与法国合作抗英,最后战争爆发。拿破仑率领50万大军进入俄罗斯。俄军采取了撤退不抵抗的战术,直到1812年9月12日法军历经博罗迪诺的血腥战役(法军有7万人阵亡和重伤)后,进入莫斯科。拿破仑本以为亚历山大一世将会妥协,未料到迎接他的确是莫斯科全城的大火。而此时在国内又有人策划了一次失败的政变,令他不得不赶回法国,最后回到法国的只有1万人。

战败、流放、百日政权与滑铁卢

1813年英国、俄国、普鲁士和奥地利组成了第六次反法同盟,双方在德国境内多次激战。虽然法军取得了多次胜利,但是针对拿破仑的压力却是越来越大,直到10月的莱比锡之战法军被击溃,各附庸国也纷纷脱离法国独立,同盟军开始向巴黎挺进。1814年3月31日,巴黎被占领,同盟军要求法国无条件投降,同时拿破仑必须退位。1814年4月13日拿破仑在巴黎枫丹白露宫签署退位诏书,此前两天拿破仑宣布无条件投降。拿破仑本人在退位后被流放到地中海上的一个小岛厄尔巴岛。拿破仑保留了“皇帝”的称号,可是他的领土只局限在那个小岛上。

拿破仑在往厄尔巴岛的路上几乎被暗杀,自己也尝试自杀未遂。而在巴黎,路易十八回到法国,重新成为法国国王,波旁王朝复辟。拿破仑的妻子和儿子被奥地利人囚禁,还有传闻说拿破仑将被流放到大西洋上的一个小岛,这一切令拿破仑别无选择,最后在1815年2月26日逃出小岛,3月1日回到法国。本来被派来阻止他的法国军队转而继续支持拿破仑。3月20日拿破仑回到巴黎,此时他已经拥有一个14万人的正规军和20万人的志愿军,百日王朝开始。

但是好景不长,欧洲各国迅速组成第七次反法同盟。1815年6月18日拿破仑的军队在比利时滑铁卢之役中全军覆没,7月15日他正式投降,被流放圣赫勒拿岛。1821年5月5日,拿破仑在岛上去世,5月8日在礼炮声中这位征服者被葬在圣赫勒拿岛上的托贝特山泉旁。直至今日,拿破仑的死因还是众说纷纭,英国医生的验尸报告显示他是死于严重胃溃烂,但新的研究认为拿破仑死于砷中毒。

他去世后九年,新的奥尔良王朝在人民的压力之下将拿破仑的塑像重新竖立在旺多姆圆柱上。1840年,法国七月王朝的路易·菲利浦派其儿子将拿破仑的遗体接回。该年12月15日,拿破仑的灵柩被运回巴黎,在经过凯旋门后安葬到塞纳河畔的老残军人退休院(即荣誉军人院)。

拿破仑在老残军人退休院圆顶大堂内墓

影响

拿破仑是一名出色的军事家,他一生亲自参加的战役达到60多个,而其指挥的多个战役,直到今天在军事史上依然有重要意义。但是他的征战打破了欧洲的权力均衡,导致其他欧洲强权7次组成反法同盟,最终彻底击败拿破仑。在拿破仑战败后的维也纳会议上,新的欧洲秩序与均衡被很快重新建立起来。

虽然拿破仑曾经叱吒风云数十载,但是他的功绩是短暂的,在他退位后,法国的疆域很快又恢复到他执政前的样子,拿破仑的戎马生涯对之后的欧洲历史并没有重大影响。唯一能让他载入史册的,是由他本人下令编撰的《拿破仑法典》,这部法典是很多现代民主国家法律体系的原型。

除此之外,拿破仑也是最早提出欧洲合众国构想并试图通过武力来实现的人。虽然他本人并未成功实现这个梦想,今天的欧洲正在朝向一体化的目标迈进。

拿破仑为法国带来了荣耀,法国人民始终爱戴这位法兰西战士(有趣的是,他在18岁以前始终认为法国不是他的祖国),1840年12月他的遗体运抵巴黎后,90万巴黎市民冒着严寒迎接他。而在多年后,拿破仑也赢得了对手的尊敬。1855年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携王储(即后来的爱德华七世)到老残军人院,女王让王子“在伟大的拿破仑墓前下跪”。

拿破伦的生平

拿破仑 · 波拿巴,法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1769年出生于科西嘉岛阿雅克修城的一个破落贵族家庭。 1779年,在法国布里埃纳军校学习军事。1784年,升入巴黎军官学校,毕业后被任命为瓦朗斯炮兵团少尉军官,时年仅16岁。 1789年,法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拿破仑同情革命,一时成为雅各宾派的拥护者。他三次回到故乡科西嘉岛,积极开展争取科西嘉岛自治和自由的活动。由于受到当地亲英反法的保利集团的排挤,被迫举家迁至法国本土。 1793年7月,拿破仑带兵一举攻下了保王党的堡垒土伦,深受雅各宾派奥古斯都罗伯斯庇尔的赏识,1794年1月14日,被任命为少将、炮兵旅长。热月政变发生后,雅各宾派共有103人遇害,拿破仑亦受牵连,于8月5日被捕。后经审讯,无罪释放,但被免去少将、炮兵旅长职衔。拿破仑一时困居巴黎。 1795年10月4日,巴黎发生保王党人的武装叛乱。督政官巴拉斯请来拿破仑帮助平息叛乱。拿破仑用大炮一举击垮了叛乱者,挽救了危局。督政府晋升拿破仑为陆军中将、巴黎卫戍司令。一夜之间,穷困潦倒的拿破仑成为军界和政界无人不晓得大人物。 1796年3月2日,年仅26岁的拿破仑被任命为法国意大利军司令官,从此开始了独立作战的生涯。3月9日,拿破仑与巴黎著名的交际花约瑟芬博阿尔内匆匆举行了婚礼。两天后,他告别新婚妻子,赶赴意大利军团上任。他统率数万大军直驱意大利,与处于优势的第一次反法同盟军奥军和撒丁军连续作战,取得了一系列的辉煌胜利。从意大利凯旋巴黎时,他暗下决心,要做一统天下的社稷首领。 崛起的拿破仑使督政府感到了威胁,督政官员们决定把他调到远离巴黎的地方去。 1798年4月12日,拿破仑被任命为法国埃及军(东方军)司令官。5月18日,拿破仑挥师东下,远征埃及。他希望借助新的胜利来实现自己的理想。 1799年8月22日,拿破仑看到国内局势急转直下,人民怨声载道,认为时机已到,立即率亲信离开埃及,返回巴黎。 1799年11月9日,拿破仑发动了雾月政变成功,成为第一执政。 1800年6月14日,拿破仑在马伦哥大败奥地利军,迫使第二次反法同盟解体。拿破仑利用欧洲大陆短暂的和平,励精图治,发展国力,一时间法国出现了繁荣昌盛的局面。 1802年5月,经全民投票通过,拿破仑成为“终身执政”,集行政、司法、立法大权于一身,向帝制过渡铺平了道路。 1804年5月18日,拿破仑黄袍加身,宣告自己为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称号为“拿破仑一世”。 1805年8月9日,奥、英、俄结成第三次反法同盟,拿破仑率军东进应战,取得了乌尔姆、奥斯特里茨等大战的胜利,俄皇、奥帝狼狈而逃。拿破仑乘胜在南德、中德、西德各诸侯国组成“莱茵同盟”,把它置于自己的保护之下。 1806年秋,英、俄、普等国组成第四次反法同盟。10月1日,普鲁士率先对法宣战。14日一天当中,法军同时在耶拿和奥尔斯塔特打了两个漂亮仗,普军几乎全军覆没。10月27日,法军进占柏林,海涅曾夸张的说:“拿破仑一口气,吹去了普鲁士。”接着,法国东击俄军。 1807年6月14日,拿破仑在弗里德兰大败俄军,俄皇被迫求和。 为了窒息英伦三岛,严格实行“大陆封锁”政策,1807年10月,拿破仑发动了征服伊比利亚半岛战争。法军入侵激起岛上人民的强烈反抗,法军很快陷进了民众战争的泥潭难以自拔。拿破仑不得不吞下自己种下的苦果。 1809年初,因对付普、奥等国的第五次反法同盟,拿破仑不等西班牙战事结束,就匆匆率兵一部回国,东征奥地利。拿破仑凭着他那钢铁般的意志,转败为胜,迫使奥地利再一次割地求和。 1810年3月,娶奥国公主玛丽亚路易莎为妻。拿破仑帝国达到极盛时期。 可是,这个欧洲枭雄最得意的时刻也是其霸业发生决定性逆转的时刻。 1812年,拿破仑集兵50万远征俄罗斯。他长驱直入,直捣莫斯科城。然而,俄国的严寒气候和当地军民的抗法斗争终于使法军大败而归。 1813年,欧洲第六次反法同盟成立,拿破仑率军40万余联军作战,不料在莱比锡战役中一败涂地,各附庸国及诸小邦乘机起来摆脱法国控制,拿破仑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 1814年,联军向法国本土进军。3月30日,巴黎沦陷。4月6日,拿破仑被迫退位,并被放逐到意大利的厄尔巴岛。波旁王朝复辟。 然而,这个失败者再次创造了历史上罕见的奇迹,他从戒备森严的厄尔巴岛上逃了出来。 1815年3月20日,他不费一枪一弹进占了巴黎,重新登上皇帝宝座,建立了历史上所称的“百日王朝”。 欧洲各君主国重新又调集重兵,组成第七次反法同盟军。 1815年6月,法军在滑铁卢战役中覆没,拿破仑第二次退位。10月,被流放至圣赫勒拿岛。 1821年5月5日,拿破仑在岛上病逝,终年52岁。 四天以后,岛上的人为这位征服者举行了葬礼。在礼炮的轰鸣中,棺木徐徐下葬在圣赫勒拿岛上的托贝特山泉旁。在这幽静的峡谷深处,几棵垂柳掩映着一条流水,秋海棠、海芋和美人蕉竞相开放。拿破仑,这位一度叱咤风云、有功也有过的盖世英雄,便长眠在这些绿叶鲜花之下。 19年后,法国七月王朝的路易菲力浦派军舰到圣赫勒拿岛接回了拿破仑的遗骨。 1840年12月15日,巴黎人民满腔热情地举行了隆重的接灵仪式。数不尽的人群冒着严寒、迎着风雪,护送着灵柩前往塞纳河畔的荣军院。从此,拿破仑的遗愿得到了实现,他以一个老兵的身份安息在塞纳河畔,安息在他热爱的法国人民中间。

帅帅 发表于 2005-12-2 12:17:00 阅读全文(67) | 回复(0) | 引用通告(0)

[拿破仑日志]拿破仑时代军队编组情况

(一)陆军编组和步,骑,炮兵情况 拿破仑时代欧洲军队以营为基本的战术单位每营六至八连,约五百至一千人;二至三营为一团;二团为一旅;二旅为一师师为战略单位,含有诸兵种合成性质,配步兵八至十营(人数为五千至九千五百),炮兵二连(十二门炮)1800年时,拿破仑以军团为战略单位,含步兵二至三师,轻骑兵一师(三至四团),炮三十六至四十门 主要的兵种为步兵,骑兵,炮兵 步兵在习惯上有轻,重步兵之分在各个国家里,由于人员的身高,体力和气质不同,以及马匹的特长不同,由重步兵和重骑兵中区分出轻步兵和轻骑兵这种区分是必要的,在基本任务上稍有不同重步兵用以进行大规模的坚决的攻击和成密集队形作战;轻步兵适于散兵战,进行机动,担任警戒和前卫等步兵的主要武器是前膛枪和一部分来复枪主要是燧发枪,后来改进为击发枪①命中精度差,装弹困难,又慢,影响射击速度,每分钟约射五发其对单兵的有效射程为百米,对集团目标在二百米内有效,在三百五十米外则不易命中步兵已普遍采用刺刀,长矛在十八世纪前期已废止步兵装填弹药慢,前进速度也不能快,往往来用"鹅步"②后装枪是以后发明的,直到1838年为止,法军都没有使用过后装步枪拿破仑有一次在德意志步兵营中观看燧发枪时曾感慨地说:"这的确是能发到兵土手中的最倒霉的武器了" 一个团编三营时,第一,二营为基干营,第三营为后备营如第三营迅速参战,则由各营抽调一部临时编组第四营为后备 当时有近卫军建制,被称为军队精华这是挑选身躯最高大,最魁梧的入组成的,但往往徒有其名,在俄国和英国就是如此法国拿破仑的近卫军则不以身材为标准,而是选拔骨干组成,确实为精华,不过,因为吸收了军队中的优秀分子而削弱了军队的其它部分法国除了皇家近卫军外,在各部队营中还有类似的精锐部队,如掷弹兵连,轻骑兵连等这也使营的战术动作复杂化其他各国也有类似情况 骑兵也有重骑兵和轻骑兵之别在整个中世纪,骑兵是一切军队中的主要兵种"三十年战争"(1618-1648年)时期,军队中一般都有五分之二至二分之一的人员是骑兵十八世纪中叶的"七年战争"(1756-1763年)和"拿破仑战争"时期,骑兵仍占有重要地位 重骑兵主要是指胸甲骑兵骑手有胸甲,很重,法国胸甲重二十二磅重骑兵前身为埃及,波斯,希腊,罗马的重装骑士,中世纪的骑宪兵重骑兵在实战中运动笨拙,战斗力不强,胸甲也不能抵御近距离(一百至一百五十米)射来的枪弹,所以欧洲军队一度废弃之后米拿破仑迷恋帝制的传统威仪,在法国恢复胸甲骑兵不久,欧洲其他国家的军队也仿效了 龙骑兵是一种步骑两用,介于轻重之间的骑兵有些国家编入重骑兵,有些国家则纳入轻骑兵因其军旗上绘有龙形图案,故称龙骑兵轻龙骑兵还可以徒步作战 轻骑兵则有枪骑兵,马枪兵,骠骑兵,猎骑兵等区别枪骑兵使用长矛,马刀,后装备手枪,马枪;有的配铠甲,编入重骑兵马枪兵装备最好的武器,配有马枪,是精锐骠骑兵较轻捷,最早出现于匈牙利和波兰,由贵族组成,以后遍行于欧洲军队猎骑兵出现于十八世纪下半期,由守林人,猎人,矫裰醒“稳嗽弊槌长于散开队形作战,以及担任警戒,侦察,追击等 恩格斯认为:骑兵的这种区分是"令人吃惊的蠢事"将轻装和重装马匹的差别,作为划分各类骑兵——胸甲骑兵,龙骑兵,枪骑兵,马枪兵,骠骑兵,猎骑兵——的依据,意义不大,而且过于复杂同时,由于讲排场重形式,胸甲骑兵,龙骑兵,枪骑兵的实战作用都不大 骑兵的基本作战单位是连,通常配马一百四十匹三至四连为一骑兵团,团以上有骑兵师和骑兵军团,所辖团的数目不很固定拿破仑在步兵师中,也编入一定数量的轻骑兵 拿破仑时代的炮兵,有飞跃的发展,正式成为兵种 火炮在十四世纪时已出现十五世纪时,战场上已出现炮兵,但往往为军队所雇用而不列为军人十七世纪末十八世纪初,炮兵在大部分国家列为军队正式编队,但仍未成为独立的兵种菲特烈大帝虽然意识到炮兵的作用,认为炮兵应有迅速运动的必要,使用了马拖的野战炮,但是,他始终不承认炮兵是一个"兵种",而看作是个辅助部队地位应次于步兵和骑兵法国军事理论家吉贝特伯爵也有类似的看法 火炮在技术上的进步和改革,显示了在战争中的巨大作用,因而日益受到重视火药性能改善,伽利略和牛顿等的科学研究成就,使炮兵学理论渐趋完善炮架,炮身,炮弹的改进,使普鲁士出现"骡马炮队",炮可以随着骡马翻山越岭,有了一定的机动性在1759年又建立了骑炮兵,支援骑兵作战,为各国采用法国十分重视炮兵学理论的研究被称为法国"炮兵之父"的琼·巴普蒂斯特·格利包佛尔于1776年任法国炮兵总监时,改革了炮兵,发展了较完整的炮兵系统,其中包括专门训练的炮兵部队和学校,用于野战,攻城,海防和要塞守备的专用炮兵武器;并且改进了炮架,炮结构和编制,采用标准型制,炮架零件可以互用,重炮可以分解,各种运炮工具只需七种车轮和三种车轴就够了因此,轻型炮(四,六磅核弹炮和六英寸追击炮)普遍装备陆军,要塞炮采用回旋式轮子,可在半圆形的轨道上滑动,调整方向,并且开始以炮的口径而不以弹丸重量来计算火炮的大小拿破仑在这个基础上,又改进和发展了法国炮兵,使之进一步标准化和轻便灵活,并增强运动性,编制也更为合理拿破仑第一次使炮兵成为一个独立的兵种 英国炮兵一直落后于其他国家炮车用单马纵列挽曳,驭手持长鞭随车步行马和驭手都是雇来的,也没建立骑炮兵直到1800年改革炮兵,才和各国采取相同的措施 军队人数和拥有炮数的比例,各国并不一样拿破仑认为每千人有二门炮就可以了,这一比例后来成了常规此外,每门炮携弹量约为二百发,其中四分之一左右为霰弹徒步炮兵连一般配炮八门,骑炮连配六门 火炮的种类,性能,口径甚多,详见附表 随着火饱的改进,筑城学也有了变革法国工程师佛邦改良了土耳其和荷兰军队的筑城方法石建的,高耸的城墙构成的"俯瞰式"堡垒,不再能有效地抵住炮火,它们被"削平的"或称为"佛邦式"的堡垒所替代意大利人又有新型的"围廓",后来又有改进,这种堡垒流行到十九世纪初其主要特征是外形通常为一正多角形,从每个角上伸出一个堡垒,故又称"多面堡",以便能够有效地交叉火力还有一层低厚的石建的胸墙,外面有一条宽阔的壕沟,上面被一条倾斜的外堤掩蔽,并盖上厚厚一层泥土,炮弹打在上面,力量也减弱了 (二)海军的发展 海军方面的情况这时也有一定的发展 欧洲国家由于殖民海外和对外贸易的发展,海上武装力量一直比较发达西班牙和英国海军都盛极一时,此时尤以英国为最,称霸海上 英国战舰有备炮百门,九十八门的三层甲板船,还有四层甲板的战舰1803年时,英国拥有第一线战舰三十艘,支援的有八十六艘"五十门炮船"和巡洋舰,加上预备舰队等,共有七十七艘战舰和四十九艘"五十门炮船",巡洋舰若干艘1808年时,总吨位为八十万吨1814年时,共有战舰二百四十艘,巡洋舰三百十七艘和其他艇船六百十一艘 法国在1803年时,拥有战斗舰二十三艘,巡洋舰二十五艘,中型巡洋舰十七艘,还有舰船一百六十七艘,正在建造的战舰有四十五艘按照法国计划,准备建立联合舰队对付英国,预计法国拥有战舰一百三十艘,西班牙六十艘,荷兰二十艘,热那亚十五艘实际上,连年征战,计划并未完成,到1815年时,法国有战舰一百零三艘,巡洋舰五十五艘这些战舰中,有载一百三十一门火炮的四层甲板和载一百十二门,一百门,八十门,七十四门(为数较多),六十四门炮的三层甲板等各种型号 舰船多为木结构,使用风帆舰炮主要为卡伦炮(系1779年发明,最初由苏格兰卡伦铁业公司制造,因以为名)这是一种短炮身,大口径炮,在近距离发射球形实心弹,可对敌舰木质部分造成严重破坏这时美国人富尔敦已开始研究,试制蒸汽舰船,但未到实用阶段 从海军力量讲,英国占压倒优势;从舰船结构讲,法国和西班牙超过英国,军舰较大,外形也较美观 ①燧发枪是以弹簧作用使燧石打击出火花,引燃火药,推出弹丸1805年起采用击锤起爆药雷汞,引燃火药 ②前膛枪使用铁探条装填弹丸,射击时必须停下来,同时要保持横队的整齐,所以步伐很慢,被称之为"鹅步" 附表 拿破仑时代的火炮性能 种类 口径 炮长 初速 有效射程 弹量 射速 炮车重 全备 炮车重 全备 弹药车重 挽马数 每门需 弹药车数 毫米 口径倍数 米/秒 米 公斤 发/分 公斤 公斤 公斤 六磅炮 84 18 416 实弹600 4 1 290 1050 1500 4 1 霰弹400 8 1 八磅炮 108 18 410 实弹800 8 1 580 1050 1900 4 2 霰弹600 8 1 十二磅炮 121 18 410 实弹900 12 15 880 2100 1800 6 3 霰弹900 12 15 150毫米臼炮 165 45 170 实弹600 1 330 1450 1600 4 3

帅帅 发表于 2005-12-2 12:16:00 阅读全文(16) | 回复(0) | 引用通告(0)

[拿破仑日志]拿破伦战争时代的军队装备和战术

步兵(一):概述 步兵是拿破仑时期军队的主体。相较于其他兵种,步兵往往承受最大的伤亡,但又往往是决定胜负的关键。步兵通常分为三类:普通步兵(the infantry of line,又叫燧发枪兵Fusilier);掷弹兵(Grenadier);轻步兵(light infantry)。掷弹兵会由最为“英勇”“健壮”的士兵组成。(个人认为,“掷弹兵”就是重步兵,Grenadier只是名称而已,并不会真的“掷弹” )。轻步兵则由“身材较小”“身行敏捷”的士兵组成。各国对轻步兵有不同的叫法:法国叫猎兵(chasseurs)英国的叫轻步兵或来复枪兵(rifleman)。(其他几种语言我不懂,大概也都是猎兵的意思)前两类步兵通常排成较紧密的队形,从而发扬火力。轻步兵则会形成“散兵线”(skirmishing),己方进攻时,用来动摇敌人防御阵线;己方防御时,用以打乱敌人进攻节奏。 当时的步兵大多数装备的都是大口径滑膛枪,各国滑膛枪的原理构造都没有太大差别。1740年英国推出的标准步枪(Land Pattern Musket),身管长46英寸(117cm),口径075英寸(19mm)。七年战争之后,身管缩短到42英寸(107cm),口径不变。与法国的战争爆发后,英国由于缺少稳定的原料供应来源,转而责承东印度公司制造了大量的“印度款”步枪(India Pattern)。到1797年,这种39英寸(99cm)身管的滑膛枪已经成为英军的制式装备。巨大的产量不仅满足了英军的需要,更装备到反法同盟各国。1802年,英国军火部门又推出了新款步枪,但是只有少量装备部队。尽管准确性不佳,英国滑膛枪系仍然大受部队的欢迎,被士兵们称作“褐贝丝”(Brown Bess)。 法军主要装备的“1777款”滑膛枪身管长44英寸(112cm),口径069英寸(175mm)。全枪长595英寸(151cm),比英国枪略轻(重约10磅=454kg)。强化了扳机,采用黄铜材质的击发槽(priming pan),枪管用扣环固定以便于更换。法国革命期间,对1777款滑膛枪只进行了轻微的改动(成为“九年款”Year IX Model)。除了步兵型,此款滑膛枪还有多种变型,用来装备骑兵。这些变型在长度和装饰上区别于步兵型,但是口径和击发部分均保持不变。 其他参战国的滑膛枪包括:普鲁士1782款, Nothardt滑膛枪(1805),普鲁士新款(1809),但是实际上1806年普鲁士战败后,基本上依靠英国援助和缴获过日子。奥军使用的1770款在1798年对击发装置作了些许改进。俄国滑膛枪装备较为混乱,先后装备了不下12种滑膛枪。其中当数图拉兵工厂的1810款性能最好。 命中率低是当时滑膛枪的主要缺点。由于击发时间过长,在扣动扳机到点燃装药这段时间里,枪口的晃动无法避免。这种晃动加上只有前面一颗准星(没有后准星)严重影响了射击的准确性。黑火药燃烧后会在枪管内留下残留物,在激烈的战斗中这种残留是没时间清除的。为了不妨碍射击,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使用较小的弹丸。各国滑膛枪弹丸和枪管之间的缝隙(游隙)大概处于007到010英寸(178~254mm)的范围内。游隙保证了射击的顺畅,同时也大大降低了命中率。普军曾经对普法两国的滑膛枪做了一项试验。对一个10英尺宽6英尺高的目标(305×183m)普军1782型射击100发,在100步长(pace=076m;76m)的距离上可以命中60发;200步时40发;300步时只有25发,法国的1777型滑膛枪的成绩也没好到哪去。考虑到战场环境,(前面提到的)烟雾,恐惧,噪音等因素对士兵心里的影响,命中率要比这种理想试验还要低得多。500人在100码(914m)的距离上对一个进攻中的步兵纵队(column)进行两次齐射,理论上可以命中500到600发。可是根据各国军队的经验,战场上能命中150发就已经是最佳成绩了。当时滑膛枪理论上的有效射程为300步长(228m),实际上在这个距离射击完全是在浪费弹药。 可靠性差是另一大问题。激烈的战斗中,整个装填开火的过程会出现许多问题。例如,击发槽内的火药没有引然主装药;火石用旧却忘记更换;枪口残留物淤积过多,等等。据统计,长时间的交战中,不能击发的几率竟高达20%。 经常有网友对拿破仑时期的战斗形式感到疑惑,觉得列队进攻目标太大。其实,看了上面的介绍我想大家的疑问应该得到部分解答了。当时的步兵射速大概为每分钟2到3发,加上低命中率、高故障率使得单独一支滑膛枪的火力微不足道,只有排列成横队或者纵队,集中火力,才能有较好的杀伤效果。另一方面,良好的队形可以及时应付骑兵的冲击。(关于这点会在后面谈到,这里就不细说了。) 拿破仑时代,各国士兵通常在弹药袋里携带50到60次射击所需的弹药。一次战斗平均消耗20发左右。英军在西班牙Vittoria战斗中消耗较大,平均每人打了60发,全军共消耗弹药350万发。可是命中率却出奇的低,每450发才造成1名敌军伤亡。幸运的是,当时惠灵顿的补给状况很好,消耗的弹药很快得到了补充。在马伦哥,法军上尉Coignet的营用光了所有的弹药,千钧一发之际,及时赶到的弹药充足的近卫军救了他们。 缺乏训练是命中率低的又一重要原因。大多数军队里,滑膛枪射击训练简直就是敷衍了事。散兵线由于兵力相对分散,提高射击精度就相当重要。尽管如此,革命期间较为强调散兵线战术的法军仍然很少进行针对训练,轻步兵们只能到实战中去提高自己。据法军士兵的回忆,拿破仑成为第一执政以后才有射击训练。1800年,贝尔第埃签发命令:法军新兵必须接受装填、操枪、瞄准、射击等训练,要保证上战场前实弹射击过几次(a few rounds)。但是,事实上并没有足够的弹药和时间来保证充足的训练。英军在这方面作得较好,但也只有30发实弹+50次无弹丸射击。 到此讲的都是滑膛枪,而当时有膛线的更为准确的来复枪其实已经在各国军队中出现。法军对来复枪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试验,但到1807年拿破仑命令禁用来复枪,而其他国家都有小规模的轻步兵或猎兵装备来复枪。来复枪的高命中率使得散兵线的作战效果有所提高,但是其主要缺点是装填时间较长、容易阻塞。再考虑到制造成本以及特殊的训练所需的时间,来复枪就明显不如滑膛枪适于装备大兵团了。所以,连较为接受来复枪的英军也仅有两个轻步兵团装备来复枪——60和95步兵团。 无论滑膛枪还是来复枪,火石都是必不可少的。开采火石通常是在潮湿的天气里进行,干燥后,由熟练工人粉碎、整形。英国出产质地上乘的火石,不但自用而且提供给欧洲大陆上的盟友们。法国的香槟省和皮卡第地区也出产火石。萨克森是欧洲大陆上的另一火石产地。相比之下,普鲁士就缺乏火石资源,在没得到英国援助之前,只好使用效果较差的代用品。(不知具体是什么?)由于火石的重要性,士兵们基本上都有一块备用,每个营部还都保有相当数量的储备。战斗前,火石是必检的项目之一。奥斯特利茨会战的前夜,拿破仑亲自提醒近卫军:“换一块新火石,明天会有大用场的。” 另一项必检的项目是弹药。一个硬纸包里装有大概150格令(约为10克)黑火药和一颗铅弹,在兵工厂制成后,以每箱1000包出场,配给部队。连里的军官负责每天早晨检查士兵的弹药情况。 步兵(二):基本队形 当时火器的种种局限使得当时的军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队形来提高滑膛枪的射击效果。法国革命初期,由于缺乏训练、纪律涣散的志愿兵为数众多,防御时尚能形成传统的三列横队,进攻时则根本无法形成有效的队形作战,指挥官们只好增加散兵线的规模,有时甚至整营的士兵都成了“散兵”。同时期的欧洲大陆各国,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御,却还都保持着18世纪流行的线性横队。这些国家没有改革是因为法国的“散兵”战术对他们的队形不能构成威胁。奥军将领认为:“散兵的零星射击根本无法动摇一个训练有素的步兵阵列”。随着法军训练水平的不断提高,队形的作用也逐渐受到重视,通常会有一个营纵队跟在散兵线后面给予支持,这种战术当时收效很好。拿破仑上台后,欧洲各国军队也都引入了散兵线战术,法国的散兵线的干扰效果大打折扣,动摇敌方阵线的任务更多的由炮兵来完成。因此,散兵线被适当削弱了,攻击纵队则被大大强化,拿破仑后期的战役甚至动用整师的兵力形成攻击纵队冲击敌方防御阵地(滑铁卢就用过)。相比较,其他国家的三列线性队形就有点单薄了。1806年,奥军采用了类似法军的攻击纵队。1807年的普军、1810年的俄军也相继进行了类似的改革。唯一保持横队的是英国(攻防通用),英国的条例规定的是三列横队,可是惠灵顿等英国将领常常采用的是两列横队。他们的理由也很简单:保持较宽正面,更好地发挥火力。 “营”是当时军队的基本战术单位,由于手头缺乏其他国家的资料,只好以法、英两国的情况为例了。早期法军一个营建制内有8个连,1808年依照拿破仑的训令,改为6个连,但是全营的人数并没有太大变化,只是连的规模增大而已。无论是6个连还是8个连,均包括一个掷弹兵连和一个猎兵连,其余为燧发枪连。按照训令,法军一个营应该有800人左右,不过多数部队达不到这个人数。通常法军一个营约有600~700人。滑铁卢战役时,法军平均每营560人左右。下图是一个6连营的行进、攻击纵队(8个连的类似),后面两个是掷弹兵和猎兵连。如果需要形成散兵线,猎兵连会被抽走,后面仅留一个连。掷弹连并不总在后面,当士气较低时,较精锐的掷弹连在后面押阵,稳定军心,防止前面的部队崩溃。当士气较高时,掷弹连通常在纵队的右前方引导攻击。连保持三列横队,列与列之间间隔约1米。连与连之间的间隔约为8~10米,整个纵队的纵深为25米左右,行进时可能拉得更开一些。军官和军士的位置已在图上标出。(用Photoshop加的中文,那个“营参谋”大概相当于营副,但是法军将其归为参谋军官。最后一个也是军士,但不知怎么译。大家帮忙看看!)有时,缺猎兵连的营纵队会采用一个连为正面,五个连依次排开,不过这种纵队并不多见。 英军一个营由10个连组成,包括一个掷弹连和一个猎兵连,军官士兵共计640人左右。下图为英军营防御进攻通用队形——两列横队。正面宽约200米。军官的图例与法军基本一致,黑色圆点为鼓手。英军的行军队形也是纵队,每连两列,10个连前后依次排开。 骑兵的存在对步兵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威胁。虽然展开的步兵队列可以应付正面的骑兵冲击,但是薄弱的侧翼和后部却极易受到攻击。步兵对付骑兵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形成“方阵”——四面向外的“刺刀丛”。形成方阵涉及一系列复杂的部队调动,因此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完成。在情况复杂的战场上,步兵可能会因为没有及时形成方阵而遭受重大的损失。英军在西班牙与法军作战期间,Colborne的旅曾被突如其来的大雨遮蔽了视线,雨停后才发现侧翼有两个法军轻骑兵团正准备攻击。匆忙间,有三个营没来得及形成方阵。结果,短短的五分钟内,这三个营就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80名军官和1568名士兵中伤亡了1248人。 方阵虽然能有效的对付骑兵,但是也有明显的缺点。首先,营的正面被大大缩小了,无法发挥原有的火力。如果敌方的骑兵与步兵协同得当,就会利用暂时的步兵火力优势大量杀伤方阵里的步兵。其次,密集的方阵队形正是炮兵的极佳射击对象。根据一名英军的回忆,在滑/div>

回答者

  元1769~公元1821 著名的法国将军和皇帝 拿破仑一世于1769年出生在科西嘉岛的阿亚丘镇,他的原名叫拿破仑·比欧拿巴特。法国只是在他出生前15个月左右才获取科西嘉。年青时拿破仑是一位民族主义者,认为法国人是压迫者。但是拿破仑却被派遣到法国军事院校学习。1785年毕业时,他年仅十六岁,就开始在军队当少尉。

  四年后,法国革命爆发了,刚成立不久的法国政府几年之内就卷入了同几个外国列强战争的急流之中。老天头一回赐给了拿破仑出人头地的机会,他指挥炮队在1793年土伦包围战中,从法军和英军手中收复了土伦。此时他已经放弃了他的科西嘉民族主义思想,把自己看作是法国人。他在土伦包围战中立下了战功;被提升为旅长,1796年又被提升为驻意大利法军司令。从1796年到1797年,拿破仑在意大利赢得了一系列辉煌的胜利,随后以英雄的身份返回巴黎。

  1798年拿破仑率领法军入侵埃及,这次出征惨遭失败。虽然拿破仑的军队在陆地上取得了全盘胜利,但是纳尔逊统率的英国海军摧毁了法国舰队。1799年拿破仑放弃了他在埃及的军队,返回法国。

  拿破仑回到法国发现人们记忆犹新的是他指挥意大利之战的成功而不是出征埃及的溃败。拿破仑利用这一优势,一个月后就与阿贝·西叶雨及其他人一起发动了一次政变,宣告成立一个新政府——执政府,他任政府的第一执政。虽然拿破仑主持制定出一部完备的宪法,并为民众投票通过,但那只不过是他实行军事独裁的一付假面具,他很快就战胜了政变中的其他同谋者。

  因此拿破仑飞黄腾达的速度令人吃惊。1793年8月在土伦包围战之前他只不过是个无名鼠辈,一个24岁的非完全法国血统的小军官;不到六年以后,年仅30岁的他就成为法国无庸争辩的君主,他在君主的宝座上一坐就是14年多。

  拿破仑在执政期间,对法国的行政和法律体制进行了重大的改革。他改革了法国的金融结构和司法制度;创办了法兰西银行和法兰西大学;实行了法国行政的中央集权制。虽然其中的每项改革对法国本身产生了重要的而且在某些方面是持久的影响,但是对世界上的其他国家没有什么影响。

  但是拿破仑所进行的改革中有一项肯定远远地超过了法国国界,这就是创编了法国公民法典,著名的《拿破仑法典》。这部法典在很多方面体现了法国革命的理想。例如,在法典面前人人无血统特权,在法典面前人人平等。与此同时法典还与过去的法国法律和风俗相近到足以使法国大众和法律界接受得了的程度。总之,法典稳健适度,条理清晰,简洁明了,令人夸口称颂。因而法典不仅在法国一直得到实施(今日法国的民法与原版的《拿破仑法典》明显相似),而且经过局部的修正也为许多其他国家所采用。拿破仑一贯主张的方针就是做革命的保卫者。但是1804年拿破仑却正式宣布自己为法国皇帝,而且还让他的三个兄弟在欧洲的其他国家登极。他的这些行为无疑引起了一些法国共和党人的忿恨——他们认为这样的行为是对法国革命理想的彻底背叛——但是拿破仑所面临的唯一严重的困难却是来自对外战争。

  1802年拿破仑在亚眠与英国签订了一项和平条约,目的是使法国在历经十多年连绵的战争后有个喘息之机。但是翌年和平条约就被撕毁,法国与英国及其同盟国之间发生了一系列长期的战争。虽然拿破仑的军队在陆地上不断地赢得胜利,但是不打败英国的海军就无法征服英国。1805年拿破仑时运不济,在特法拉加海角上一场决定性的战役中,英国海军势如破竹,取得了彻底胜利,此后英国基本上取得了海上的控制。虽然拿破仑仅在特拉法加海角战六周后大破奥俄联军,取得了极其辉煌的胜利,但是也未能真正补偿他那海军的重大惨败。

  1808年拿破仑愚蠢地使法国卷入了在伊比利亚半岛上的一场长期而无目的的战争,使法军多年陷入困境。但是拿破仑铸成的致命大错是他的征俄之战。1807年拿破仑会见俄国沙皇,签订了提尔西特协议,发誓要建立永久性的友谊。但是这种联盟却逐渐出现了恶性分裂,1812年拿破仑率大军入侵俄国。

  战争的结局为人所共知。俄国部队在一般情况下避免与拿破仑进行对阵战。于是他得以迅速出击,到九月份就已经占领了莫斯科。但是俄国人点然起漫天大火,几乎使全城化为灰烬。拿破仑在莫斯科等待五个星期,求和的希望也化为泡影,于是终于决定撤军,然而为时已晚。俄国的军队以逸待劳,俄国的冬天残酷无情,法军供给短缺,这一切立刻使法国士兵心惊胆颤,乱作一团,相互践踏,结果能活着逃命者还不足百分之十。

  其他欧洲国家如奥地利和普鲁士都认识到现在是他们摆脱法国统治的妙时良机。他们共同会师攻打拿破仑。1813年拿破仑在来比锡战役中又遭到了一次毁灭性的失败。翌年他宣告辞职,被放逐到意大利沿海的一个小岛——厄尔巴岛上。

  1815年他从厄尔巴岛逃回法国,在法国他颇受欢迎,复辟成功。其他欧洲列强立即宣战,他复辟一百天后就在滑铁卢遭到了最终的失败。滑铁卢之战后拿破仑被英国人囚禁在南大西洋的一个小岛——圣赫勒拿岛上,于1821年因患癌症在那里死去。

  拿破仑的戎马生涯矛盾重重,变化莫测。他在战术上的指挥天才令人拍手叫绝,如果仅从这方面来判断,也许可以把他看作是超乎时空的最伟大的将军。但是从重大的战略上来看,他却易于犯下令人瞠目的盲动性错误,如对埃及和俄国的入侵。拿破仑的战略错误非常严重,因而他算不上第一流的将军。这一评价有失公允吗?我认为不是的。毫无疑问,评价一位将军是否伟大的一个标准要看他是否有能力避免造成重大伤亡。因此评价象亚历山大大帝、成吉思汗和帖木儿这样最伟大的将军就不会引起争论,因为他们的军队从未打过败仗。拿破仑最终被打败了,因而他在国外征服的领土也如漫天浮云,随风飘散。1815年他最终失败后,法国占据的领土比1789年革命爆发时还要少些。

  毫无疑问,拿破仑是个极端利己主义者。人们常常把他同希特勒相提并论,但是两者之间有着极其重要的区别。希特勒在很大程度上是歇斯里底大发作,而拿破仑则是一个野心勃勃的机会主义者,他对悚人听闻的大屠杀没有特别的兴趣。拿破仑的统治无论从哪一个方面来看都不能和纳粹集中营相比。

  拿破仑名声显赫,人们容易过高地估计他的影响。他在短期内的影响确实很大,比亚历山大大帝也许还要大,虽然远不如希特勒(据估计在拿破仑战争中死亡的法国土兵将近50万名,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死亡的德国人有800万名)。无论如何,拿破仑的活动在数目上和对其同代人生活的影响都远不如希特勒。

  从长期影响来看,拿破仑似乎比希特勒更重要,但不及亚历山大。拿破仑在法国进行了广泛的政治改革,但是法国人口还不到世界的七十分之一,因此一定要如实地看待这样的政治改革。从对法国个人生活的影响来看,他的改革远远不如在过去的两个世纪中发生的规模空前的政治改革。

  据说拿破仑时代为巩固法国革命时期的成果和确保法国资产阶级的既得利益提供了时机。因此在1815年法国君主制度最终复辟时,这些变化已经如此深入人心,恢复旧制度的社会秩序是根本不可能的。但是最重要的变化是发生在拿破仑之前,1799年拿破仑开始执政时要回到原来状态看来就已经为时过晚了。尽管拿破仑自己有建立君主制的野心,他还是为在全欧洲传播法国革命的理想起了作用。

  拿破仑对拉丁美洲的历史也有巨大的间接影响。他对西班牙的入侵削弱了西班牙政府的实力,使它在几年的时间里不能控制它在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就是在这个实际上的自治时期,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开始了。

  拿破仑做了一笔交易,这件事看来和他的主要意图无关,然而却成为他一生中产生最持久最重大的影响的一件事。那就是1803年拿破仑向美国出售了一片辽阔的土地。他认识到要保卫法国在北美占据的土地不受英国掠夺,想必是非常困难,此外他资金缺乏。路易斯安那契约也许是整个历史上一次规模最大的土地转让,使美国成为一个接近占有一个洲的面积的国家。如果没有路易斯安那契约,就很难预料美国将会是个什么样子,肯定会与今日的美国迥然不同。的确没有路易斯安那契约美国能否成为一个大列强国都很难说。

  当然拿破仑并不是促成签订路易斯安那契约的唯一因素,美国政府显然也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法国要价非常低廉,似乎无论哪届美国政府都有可能愿意做这笔生意,而法国政府出售路易斯安那领土的决定却只是通过拿破仑一个人作出的。

  附:拿破仑一世简介

  拿破仑一世(1769—1821),法国资产阶级政治家和军事家,法兰西第一帝国和百日王朝皇帝,(1804—1814,1815)。生于科西嘉岛破落贵族家庭。巴黎军事学校结业后,充炮兵少尉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参加革命军,1793年土伦战役中,击溃保皇复辟势力,获少将衔。督政府时期,因欧洲反动势力组成反法同盟,严重威胁法国安全,1796年统兵进攻意大利,败奥地利,并侵入埃及。1799年发动雾月政变,组成执政府,自任第一执政。1804年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他竭力强化中央集权的军事官僚国家机构,坚决镇压反革命王党复辟势力,并颁布《拿破仑法典》,把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用法律形势固定下来。对外不断战争,多次粉碎反法同盟,严重打击欧洲封建反动势力。但随着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大资产阶级对外侵略与扩张的欲望日益强烈,拿破仑的对外战争逐渐变为同英俄争霸和掠夺、奴役别国的侵略战争。由于连年战争,国内阶级矛盾加剧,被奴役国家反法的民族解放战争纷起。1812年对俄战争失败,加速了帝国崩溃。1814年欧洲反法联军攻陷巴黎,被放逐于厄尔巴岛。1815年再返巴黎,建立百日王朝。滑铁卢战役失败后,被流入于圣赫勒拿岛。1821年,病死该岛。(实被人在地窖里的葡萄酒桶中下了砒霜,拿破仑长年饮用,慢性中毒而死。时年52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

原文地址:https://pinsoso.cn/meirong/226865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1
下一篇2023-11-21

随机推荐

  • 欧美妮维雅vs泰国妮维雅哪个好用

    欧美妮维雅vs泰国妮维雅,泰国妮维雅好用。泰国妮维雅是妮维雅原产地公司,产品质量正品有保障,妮维雅是面部身体滋润保湿乳,长期使用可以是肌肤白嫩光滑,欧美妮维雅产品相比较泰国妮维雅产品,价格高,泰国妮维雅价格亲民,性价比更高。1、包装印刷:由

    2024-04-15
    58700
  • 冻干粉是不是一停就没效果了?

    冻干粉停用,皮肤不会越来越差,但是皮肤没有使用冻干粉时保持的年轻效果了。冻干粉是一种高端保养品,长期使用,它会人工干预衰老过程,会让人比同龄肌肤年轻5-10岁,但是衰老是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的,不可逆转,通过新生的细胞,也会衰老。所以冻干粉停用

    2024-04-15
    51300
  • 天气丹使用顺序图解,天气丹用法步骤

    天气丹护肤产品中包括很多款,针对皮肤的效果也是不一样的,在使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它的顺序,如果使用顺序错误很容易导致护肤品达不到最佳的效果,那么天气丹使用顺序图解是什么?天气丹用法步骤是什么呢?天气丹的套盒中产品是十分全面的,其中包括天气丹水

    2024-04-15
    59100
  • 黑松露能使白发变黑吗 黑松露能治白发吗

    黑松露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它是一种很珍贵的食材,其实有不少人应该都有吃过的,有着极高的营养价值,那么经常吃黑松露能使白发变黑吗?黑松露能使白发变黑吗不能,黑松露没有这个作用。黑松露含有的多糖、多肽、三萜具有增强免疫力、抗衰老、抗疲劳等

    2024-04-15
    46600
  • 怎样可以用打火机之类的去除刺青

    一般打火机是不能去除纹身的,现在去纹身常见的有激光洗纹身法,不过激光洗纹身会比较疼,而且需要很多次才能洗干净现在有一种比较方便的去纹身方式,就是护肤结合,贝黛琪精华露涂抹方式抹在纹身处,这种方式比较方便,没有疼动感,在家都可以自己去除的。激

    2024-04-15
    37700
  • 过劳脸色黯沉 精华液打造光采肌

    上班族无论男女都有过劳现象,最近还上了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也让全球了解台湾劳工超时工作的拼劲。但是,加班过劳的背后却隐藏许多危机,尤其秋冬季节到,对于正值青春年华的女性来说,过劳加上季节变换,两者更是肌肤的杀手,除了脸上缺水、黯沉蜡

    2024-04-15
    37500
  • 我买了欧莱雅的补水精华水,擦了脸上有点痒,请问是不适应吗

    使用欧莱雅的补水精华水后脸上有点痒可能是以下原因:1 过敏反应:每个人的皮肤都有不同的特性和过敏反应,即使是市场上广受好评的产品也并不一定适合每个人。欧莱雅的补水精华水中可能含有某些成分,引起了您的过敏反应。如果您之前使用过其他欧莱雅产品而

    2024-04-15
    4290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