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飞的石家庄
今天,我看了一部动画片,那儿的主人公外星小精灵给我们讲述了石家庄的变化。
一百多年前,石家庄仅仅是一个“有街道六,庙宇六,井泉四,一百五十多户,六百多口”的村落,可谁又能想到,这短短的一百多年时间里,石家庄竟然先后取代了正定、保定,成为这一区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中心。
自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石家庄开始发生巨大变化,尤其是最近的短短几年里,石家庄的变化可真大:二环路的修建,民心河的修建,市内道路的拓宽,市内每个角落的公园与绿化,滹沱河生态的整治等等,无一不让我们感受到石家庄变得越来越美丽
外星小精灵从四个方面给我们讲了石家庄在变化。
首先,从环境方面看石家庄的变化。
以前,石家庄工业污染很重,天空整天雾蒙蒙的、空气很脏,市容环境也脏乱差。近年来,石家庄大力开展环境整治,在市区修了民心河,有了水,沿河发展了绿化带,整个城市的面貌就大有改观,现在,石家庄的天也蓝了,人们的心情、心气也大有改观,产业发展也快,成为了“宜居城市”。
第二,外星小精灵讲述了石家庄工业方面的变化。
石家庄的工业地位曾经一度一落千丈。经过老产业的升级改造,而今,“中国药都”“重要商埠”“绿色产业基地”“纺织工业基地”四大产业定位让石家庄的未来更加清晰;在党委,政府的支持下, 循环经济化工示范基地、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信息产业基地、纺织服装产业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等五大基地建成,以支撑石家庄市化工、医药、信息、纺织四大产业。
第三,石家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既有秀美的自然风光,也有珍贵的文物古迹。外星小精灵又给我们讲述了石家庄的旅游建设。
现在,石家庄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嶂石岩、苍岩山、西柏坡、天桂山;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正定;有世界桥梁鼻祖赵州桥为代表的18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新中国的摇篮西柏坡;有国家级森林公园五岳寨;全国十大集贸市场之列的南三条,新华商贸城等一大批各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和景点。目前已形成了红色旅游、绿色旅游、古文化旅游、新都市旅游四大系列旅游特色产品。
素有“天下第一庄”之称的石家庄,确实变化很大,尤其商业更是今非昔比。第四,外星小精灵要描述石家庄的商业状况的变化了。
回顾石家庄的商业,最早有人民商场、解放路百货大楼、建华商场等,这些商场当时在石家庄人的眼里是最好的,是老百姓放心购物的好地方。 随着石家庄市建设规划,商业迅猛发展。新建改建的大楼拔地而起,20世纪90年代以来,北国商城开业、人民商场扩建翻新等,繁荣了省会市场,看省会的商场、超市、便民店的数量如雨后春笋般增多,零售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外星小精灵的讲述精彩极了,配有精美的,你看了,准保你也想住在石家庄。石家庄的变化随处可见,值得每一个石家庄人骄傲。作为一个石家庄人我们要做到:住在石家庄,建设石家庄,美化石家庄,热爱石家庄。
朋友们,你们说石家庄的变化大吗?
滹沱河、太平河穴原称汊河雪是位于河北省会石家庄市西北的两条行洪河道,担负着泄洪、补水等重要功能。多年来,由于未能纳入城市统一管理和建立完善的排水系统,太平河狭窄淤堵,存在较大洪水隐患。各种污水直接排入,沿线还囤积着300多万立方米的建筑及工业生活垃圾,臭气熏天。作为石家庄市的一级水源保护区,太平河地区现状水开采量占城市地下水总供水量的70%。周边设有多个地下水取水井,但由于水源地的污染和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有许多眼水井已经报废。石家庄市市委、市政府为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城市发展,精心谋划实施了一项重要工程——太平河生态开发整治工程。工程东起滹沱河,南至五支渠,全长38.8公里,预计总投资约28.7亿元。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汊河整治工程、南北泄洪渠整治工程、防洪堤除险加固工程、供水工程、污水改造工程等。有三处与国家南水北调工程交叉并行。目前已被石家庄市政府列入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并被河北省政府批准为2005年~2007年省重点建设项目。
太平河生态开发整治工程以防洪可安、岸绿可闲、景美可赏为目标,通过修路筑堤,扩河挖湖,造园建景,提高河道行洪能力,保障城市安全,改善生态环境。
一期工程精彩绽放太平河乍现生态景观长廊
太平河生态开发整治工程东起滹沱河,西至北新城,新增水面264万平方米,绿地490万平方米,形成全长14.25公里的滨水生态景观长廊。其中,东段7.8公里为原汊河整治工程,已于2005年9月初完成河道蓄水,10月1日竣工并向游人开放,不仅为市民提供了新的休闲娱乐的场所,而且成为了迁徙候鸟的良好栖息地。每到周末、假期,大批市民纷纷前来观光、垂钓、放风筝。2005年3月7日,多年未见的天鹅成群飞抵太平河,给秀美的太平河增添了许多生机。2005年10月2日,太平河成功举办了清华——剑桥中英名校赛艇对抗赛,省会市民十多万人前往观看,成为“十一”黄金周的一大亮点。西段6.45公里为原西北部水利防洪生态一期工程,于2004年10月开工建设,2006年5月1日竣工并免费对游人开放。形成了6.45公里的水面景观和北岸5个带状公园。5个公园既相互独立,又彼此贯通,依水而建,又融入其中。各种水生植物傍水而生,栈道穿插其中,将园林绿化与水利防洪河道完美结合。其中——
1号公园位于田家庄桥与大安舍桥之间,园内翠竹丛丛,登上19.8米高的望楼,将怡人美景尽收眼底,适宜休闲、娱乐、划船、摄影等。2号公园位于大安舍桥到大马村桥之间,该区域主要为梨园,有近300棵正值盛果期的梨树,春天可赏梨花,秋天可休闲采摘。3号公园位于大马村桥到岳村铺桥之间,为林地休闲区,空气清新,鸟语花香,是休闲、纳凉的最佳场所。4号公园位于岳村铺桥到植物园路以东区域,该区域水面景观与园林景观相结合,水面波光粼粼,水光潋滟,岸上草地青葱,树木碧郁,四季常青。5号公园位于植物园路到北新城桥之间,是5个公园中景观最多、面积最大、最具江南园林特点的公园。
开启二期整治工程打造山水交融绿城风貌
2006年石家庄市计划投资4.15亿元,启动了太平河二期整治工程。二期穴西泄洪渠雪工程全长18.15公里,按10年(台头以北按20年)一遇设计洪水标准拓宽疏浚泄洪渠熏结合南水北调左岸防洪和石环公路工程建设熏使南北泄洪渠防洪堤防洪能力达到200年一遇标准。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泄洪渠整治工程、污水改造工程和园林绿化等,预计2007年底完成。
在园林绿化建设方面,本着“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优”的经营理念,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做到城市与自然的完美提升和协调结合,形成“城市融入自然,自然绿色城市”的怡人境界。具体内容为一渠(南泄洪渠拓宽、疏浚)、两带(生态防护带、郊野游憩带)、三园(湿地公园、水景公园、生态公园),达到“城市融入自然,自然绿色城市”的宜人境界。其中包括面积为249.92公顷的生态防护带、10.43公顷的湿地公园、水面面积为34.47公顷的水景公园和生态公园。 石家庄:打造古真定遗址公园,挺起“城市龙骨”
随着建华大街、体育大街北延线和正定县城的打通,顺着遗迹往北看,故城遗迹、太平河观光带、正定古城将被连成一片,如果将东垣故城开发保护纳入视野,可以看到石家庄的未来——一座沿河、有水、有两千多年文化积淀的、“西延北跨”的现代化城市跃然眼前。
将来发掘东垣故城时,即使没有挖出任何有价值的文物,对于石家庄来说,它的价值依然是无可替代的。东垣故城不仅仅是一片遗迹,沿着东垣——正定——石家庄这条脉络,可以清晰地看出两千多年以来,一座城市的变迁发展轨迹。
建华大街北延
东古城村人的渴望和迷茫
4月11日,周五,建华大街北延线工地。不时有南高营村和东古城村人在工地旁边停下来观望。他们的目光不仅停留在挖出的残砖烂瓦上,也会顺便关心一下工程的进度——按照规划,这条路和体育大街北延线,年内要通车。
作为唯一一个完整坐落在故城遗址上的村庄,东古城人面对体育大街北延线的心态充满了渴望和迷茫。
脑子中装着无数故城故事的张瑞民说:“路越早通车越好,体育大街修通后,房子会升值,做生意也会容易得多,最直接的是,村中的房屋出租,价格能涨上去。我们大家都盼着早日打通这条路,越早越好。”这位70岁老人和绝大多数东古城人一样,盼望这条路早日出现。但他同时表示,“修路时不碰到文物更好,那可是村子的根脉。”
“距离月季公园和亲亲小镇仅仅几百米,但东古城村的现状和这些相比却似乎差了一个时代:一边是时尚的住宅小区和休闲场所,一边是相对落后的村庄,两者之间,看上去至少相差十年。”郄文革说。这位对东古城熟悉到几乎知道哪条小路上有个坑的文物收藏者直言,如果能有条宽阔的大路,东古城经济将得到腾飞。“不出几年,村子的面貌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按高标准修建的体育大街北延线,将迅速提升东古城的价值。”
“我希望修路时能挖出重要文物,这样东垣故城将得到人们重视。但是,我又最不希望挖出文物,因为,一个完整的故城将会因路的出现而遭到破坏。希望可以找到折中的方案——人们既可以通过体育大街方便地进出石家庄的北大门,也可以在这条路上行进时想到,就在道路的两边,沉睡了一座两千多年前的古城,我们的祖先曾经在这里创造了灿烂的文化。”郄文革说,他的心情和许多东古城人一样,对即将大面积动工的两条路充满了期待和迷茫。“不过,我是支持修路的。”
向西北眺望
遗址公园+观光带=城市龙骨
站在东古城的“胡家疙瘩”上向西北眺望,可以隐约看到一公里外太平河风景区,而从太平河风景区往东北三四公里左右,就可以到达正定古县城的南门。即将修通的体育大街北延线,将把这三者连通起来,形成一条文化、旅游、宜居的观光带。
“如果将正定纳入大石家庄市区的考虑,正定将不仅仅是正定,石家庄也不仅仅是石家庄。”政协委员梁勇说。他在今年的市政协会议上做了一个提案,“建设双核城市”,而连接双核的,正是这条文化、旅游观光带。“遗址公园将来一定会建的,因为已经做了规划,但是应该统筹考虑,将太平河、正定古城考虑在一起做。将来,这一条线路不仅仅是观光带,它对整个城市的形象、产业布局、居住环境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孤立地看待东垣故城,它仅仅是一片遗迹,而且是一片地面上看不到任何东西的遗迹。但是,看不到东西就没有价值了吗?即使将来发掘地下,没有挖出有价值的文物,它的价值依然是无可替代的。因为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建造了一座巨大的城池,顺着它,可以上溯到两千多年前的那座古城,顺着它往北看,跨过滹沱河,将目光一直延伸到正定,可以看到石家庄的未来——一座沿河、有水、有两千多年文化的城市。
影响区域地下水系统演变的主要驱动因子是补给量和地下水开采量。天然补给量减少和地下水开采量增加两个方面的共同影响,导致地下水系统发生不可逆转的演化,而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是导致主要驱动因子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
1气候变化的影响
根据《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编写委员会,2007),近100年中国年降水量变化没有明显的长期增减趋势,但年代际波动较大。近50年来,中国年平均降水量呈微弱减少趋势,平均减少29mm/10a,在1991~2000年间略有增加(丁一汇,2003),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北方区域水循环条件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新疆、河西走廊降水增加,50年降水量已经增加了50%~75%,平均值最大达到10%~15%/10a;而以整个华北地区为核心的区域,包括东北东南部以及陕西、甘肃南部,年降水量则表现出普遍性的减少趋势,减少幅度一般大于5mm/10a,部分地区达30mm/10a以上,华北平原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降水量减小最为明显(秦大河等,2005;丁一汇等,2007)。降水减少的同时,北方大部分地区的水面蒸发量经历了显著的下降过程,这种下降主要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水面蒸发量下降最明显的地区在华北和西北地区,黄准、江淮变化速率在-40mm/10a以下,新疆东部和甘肃北部变化速率则达-150mm/10a左右(任国玉和郭军,2006)。相应于降水和蒸发量的变化,河川径流量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黄河流域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为580×108m3,全流域的来水量在20世纪的最后10年明显减少,相对多年平均来水量下降22%,黄河上游唐乃亥站1951~2000年实测流量基本上没有变化趋势,而中下游的三门峡和花园口站则显著减少,20世纪的最后10年明显减少,下游发生了频繁的断流现象(叶柏生等,2004)。根据刘春蓁等(2004)研究结果,在近20年的少雨期,海河流域大清河南支分区、滹沱河分区及滏阳河分区、永定河分区、潮白河分区及大清河北支分区天然年径流量有明显的减少趋势,达到了99%的显著性检验水平。总体来说,50年来,我国北方水循环条件向不利的方向发展,降水减少导致地表径流量随之减少,地下水的天然补给量减少。以河北平原为例,降水入渗补给量下降幅度236%,地表水体入渗补给下降幅度226%(张石春和张建平,2005)。
2人类活动的影响
除了气候变化影响之外,人类活动对地下水系统产生直接的影响。一方面是对水循环条件的影响,改变天然径流和蒸发的时空分布及含水层的补给。如山区大量修建水库,地表水被截流,使平原区河道断流,河流补给地下水量大为减少,尤其是山前平原河流补给地下水量减少最大。水利化工程及配套项目建设的日臻完善,渠系入渗量减少,田间灌溉入渗量变化随着灌溉方式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入渗量减小。以河北平原为例,1991~2000年与1975~1984年相比,井灌回归补给量平均下降361%,地表水体渗漏补给量下降216%,其中,渠灌田间入渗补给量下降488%,地表水体渗漏对地下水的补给量占地下水资源量的比例由197%下降到165%(张石春和张建平,2005)。
另一方面,人类对含水层的高强度开发直接导致地下水系统的加速演化,由于经济、人口的增长,各地区地下水开采量急剧增加(图72),水位大幅度下降,包气带厚度加大,人为地改变了地下水的补给条件,造成降水入渗量大幅度减少。地下水位降落漏斗范围逐年扩大,使盆地内第四系地下水系统的水动力场发生根本变化,已由单纯的自然系统变化为一个自然与人类活动相互影响的复合系统。
图72 典型平原地下水开采量变化
(a)准噶尔盆地;(b)松嫩平原;(c)河北平原浅层;(d)河北平原深层;
可见,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加剧了流域水循环条件和含水层的补排条件变化,影响了对地下水的有效补给和含水层系统的水量平衡,众多的水库及农业灌溉工程,改变了河流系统水循环的天然模式,减少了中下游地下水的补水与蓄水功能;城市化过程和工农业发展加速了深层地下水的消耗和水污染,降低了区域水资源的可再生性,导致地下水系统向非稳定状态演变,并相继出现渐变与突变现象。
(1)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1)实施粮食产能提升工程。以创建粮食高产示范区和现代农业示范区为重点,扎实开展小麦、玉米“百千万”高产创建和领导干部粮食高产示范田活动。
2)实施农业产业化龙头带动工程。认真落实农业产业化扶持政策,建立健全龙头企业贷款担保机制,拓宽融资渠道,进一步提升龙头企业实力和竞争力。
3)实施现代都市农业园区示范工程。制定出台石家庄市都市农业发展规划,重点建设一批集高效、生态、安全、观光、休闲、旅游等为一体的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园区。
4)实施高效设施农业发展工程。大力发展以日光温室为主的设施蔬菜生产,积极创建蔬菜标准园区。
5)实施标准化规模养殖推进工程。以良种繁育、疫病防控、质量监测、饲料安全、技术推广五大体系建设为重点,强力推进畜牧规模化养殖、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管理、网络化监管。
6)实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一批水利工程项目。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进一步优化农机装备结构,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
7)实施农业信息网络延伸工程。以乡级农业区域站建设为重点,深入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实现机构、人员、经费、工作保障条件“四落实”。
(2)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丘陵及部分低山区、干旱缺水是阻碍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开发水源、合理用水,扩大水浇地面积是发展农业生产、提高粮食产量的关键。对此一方面要对现有渠道加强整修配套,提高渠道的灌溉能力,另一方面也要积极开发水源,因地制宜地开挖水井,开采、利用地下水,千方百计扩大水浇地面积,具体的措施如下:
1)加强防汛抗旱工程建设。实施滹沱河、槐河、郜河、南甸河、松阳河等中小河流的重要河段治理,完成灵寿县徐家疃等10座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抓好井陉、鹿泉两个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试点县建设,健全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和群测群防系统。加强旱情监测,完善抗旱服务体系,对现有小型水利设施进行清淤扩容、续建配套、除险加固,因地制宜兴建小型抗旱水源工程,提高农业应急抗旱能力。
2)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实施冶河、绵河、槐南河等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启动环石家庄百万亩节水灌溉示范区建设。
3)加强水源配置工程建设。积极推进各类蓄引提工程建设,继续构建“南北贯通、东西互济、调配自如”水网,提高水资源调控水平和供水保障能力。
4)加强生态水利建设。加快滹沱河综合整治工程建设,继续实施防洪工程。落实生态补水、日常保洁、巡视巡查等综合措施,进一步完善水面长效管理机制。
5)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制定出台石家庄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意见、实施方案和考核办法,落实用水总量、用水效率、纳污总量“三条”红线管理制度,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
6)深化各项水利改革。推进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拓宽水利融资渠道。推进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逐步完善农民用水户参与管理、民主协商的体制和机制。推进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确保人员支出经费和工程养护经费落实。稳步推进水价改革,研究制定“分类水价”、“阶梯式水价”为重点的水价政策,逐步建立科学的水价形成机制和合理的水价标准体系,努力发挥市场机制在节水和水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
(3)实施农村改革创新工程。
深入推进农村金融改革,落实涉农贷款税收优惠、定向费用补贴等政策,引导信贷资金投向“三农”;有序发展小额贷款组织和贷款担保公司,有效破解农、业发展资金制约问题。全面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重点推进森林资源评估流转、建设评估流转平台、完善流转程序等配套改革。
(4)加大对“三农”投入扶持力度。
增加财政对农业保费补贴,积极扩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的品种和区域覆盖范围。完善涉农投入监管机制,强化督导检查,确保农业农村发展各项资金落实到位。
(5)治理西部山区,合理改造利用土地资源。
石家庄市西部山区面积约占石家庄市总面积的50%。山区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在石家庄市经济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西部山区的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宜林、宜牧、宜果区域广阔,发展林果、畜牧和多种经营的潜力都很大,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从生态上来看,西部山区有大、中、小水库多座,多条河流流经这里。山区和平原是一个整体,山区治理得好与坏,直接关系着石家庄市的整个生态环境和经济的发展。由此看来,合理开发利用西部山区土地资源,变土地资源优势为商品经济优势,对于改善石家庄市的整个生态环境,促进经济腾飞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石家庄市在合理开发利用西部山区土地资源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必须看到当前西部山区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还存在一些问题。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农业生产结构不够合理,林、果优势没有充分发挥、生产效益还有待提高等,这都严重影响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为尽快使西部山区的面貌得到根本的改变,将穷山恶水、荒山秃岭的穷山区变成山清水秀、林茂粮丰、五业兴旺的新山区,必须对整个山区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合理开发。
治理开发的指导思想是:开发与治理相结合,从开发入手;治穷与治灾相结合,从治穷入手;技术手段与经济手段相结合,从技术手段入手。针对山区灾多、穷困两大特点,从开发利用现有资源入手,先治穷、再治灾,抓住投资少、见效快、收益大的生产领域进行技术开发,采取“短、平、快”技术,尽快使群众富裕起来,逐步积累资金,创造条件,实现整个山区的综合治理和全面开发。
(6)实施森林城市创建工程。
深入开展“植树月”活动,大力实施太行山绿化、退耕还林、封山育林、农田林网、万树进村等绿化工程。重点推进西山生态观光园区、滹沱河城市森林公园、滹沱河百里绿色长廊建设。
(7)防止土壤污染。
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一部分农民从种植业中分离出来,从事工业生产。乡办、村办工厂、乡镇企事业发展很快,工业三废已由城市扩大到了农村。土壤历来是废物堆积、填塞和散布的场所,各种各样的废弃物,像工业的废水、废渣以及人类活动所产生的垃圾、生活污水等,不论用什么方法处理,最后大部分都要被土壤所收容。至于使用农药、化肥那就更直接了。所有这些,如果处理不当,土壤就会被污染。因此,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土壤污染,是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
1)加强宣传教育,通过报刊、展览等多种形式,宣传保护农业环境的重要性。宣传环境保护好的典型,反映报道污染事故带来的危害,提高人们对环境的认识。
2)加强防止污染的科学研究工作,迅速扭转防止土壤污染科研工作落后于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的被动局面。抓紧研究各种污染物质的生理毒理效应,制定环境标准,科学地计划环境控制容量,深入研究土壤生态系统的净化能力,为土壤污染综合防治提高科学依据。
3)开展工业污染物的综合利用。开展污染物的综合利用,是消除污染化害为利最科学的路子。这不但改善了环境质量,还可创造出新的财富。
4)加强企事业管理,促进污染防治。从目前的情况看,企业管理不善也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要督促各企业积极的,切实的制定防治污染规划,并将规划作为企业发展和技术改造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制定出环境保护条例,像生产管理那样,作为工厂的厂规厂法,全体职工都必须严格执行。要把生产、环境保护和职工的切身利益结合起来,调动广大职工的防治污染的积极性。
5)依靠科学技术,改革设备和生产工艺。生产技术落后、工艺陈旧、设备老化也是造成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要逐步更新设备,以高效、节能的先进设备代替陈旧落后的设备,特别是要更新那些耗煤多的旧式锅炉。要改革生产工艺,以无污染、低污染的生产工艺代替耗能多,污染重的落后生产工艺。要改变原料品种,以无毒或低毒原料代替有毒原料,改善劳动条件和减少环境污染。要积极采用集中供热,用热效率高的大锅炉代替热效率低和分散的小锅炉,建立企业间或地区性的供热中心。这样既节约能源又减轻环境污染。
6)调整工业布局,严格控制新污染源的产生。对那些地处居民集中区的污染严重的企事业,要逐步实行关、停、并、转、迁的措施,以扭转工业布局不合理现象。对新建的工矿企业的选址、建设和投产,必须事先进行对环境影响评价,防止污染源再度扩大。
7)建设和完善环境监测系统,监测和预报土壤污染情况,以便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及时解决。
(8)改善生态环境。
针对石家庄市实际情况,结合退耕还林工程,因地制宜开展农业结构调整,发展林果生产:结合土地整理工程和工业用地的“三个集中”,完善农田防护林体系,逐步改善石家庄市整体生态环境。充分利用宜林地块,建设以毛白杨等为主的速生丰产林基地,并利用闲散地块,栽种紫穗槐等以改良土壤;摸索林粮、林油、林牧间作经验,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在河流滩涂培植河堤防护林带、在农田地块完善农田防护林带、在道路两旁建设绿色通道工程,逐步提高林地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民收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