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后汉书王涣传》原文解释
王涣字稚子,是广汉郪县人。
年少时喜好行侠仗义打抱不平,崇尚力气和武艺,与强悍轻捷的少年交往频繁。后来才改变了自己的志向,致力于儒学,研习《尚书》,攻读法令,大体了解了其主要旨义。
担任郡太守陈宠的功曹,按照自己的职分果敢做出决定,不怕那些豪门大族。王涣从此显出名声。
州府推举王涣为茂才,朝廷任命他做温县县令。温县境内有很多奸猾之徒胡作非为,长期以来成了当地人的大患。
王涣采取策略加以讨伐打击,把他们全都杀了。县境内安定太平,有的商人就在外面停宿。
温县有放牛的人,只要说说自己是王涣的属下,就始终没有人敢侵犯。王涣担任了三年温县县令后,升为兖州刺史,用法令约束手下的郡县,声名大震。
一年多后,又被征召任命为侍御史。 永元十五年,王涣随从皇帝南巡,返回后被任命为洛阳县令。
以公平严正要求自己,处理政事宽严得当。那些枉曲、疑惑、长期诉讼,历届官府没有决断、法理不平的冤疑旧案,在王涣的处治下,无不弄清真伪,清除大家的疑点。
同时他还用巧妙的办法,多次揭发和暴露隐密的坏人坏事。京城的人都称颂叹服他,认为王涣有神仙一样的智慧和妙算。
元兴元年,王涣病死。百姓在市中和路上没有不叹息的。
男女老少都共同集资,前去祭奠醊酒,多达数千人。 王涣的灵枢向西运回家乡,路过弘农县,老百姓都在路旁摆上盛有食物的木盘加以祭奠。
官吏问这样做的缘故,老百姓全都说平常带米到洛阳,被士卒衙门所盘剥,经常要损失一半,自从王涣任洛阳县令,不再有官吏掠夺侵扰的事情了,所以来祭奠以报答他的恩情。王涣的政治教化令人怀念感激达到这样的地步。
人民思念王涣的恩德,在安阳亭西边为他建立一座祠堂,每餐都要伴着礼乐献上祭品。 永初二年,邓太后下诏说:“忠良的官吏,国家依靠他们来治理。
(我们)殷勤地寻找这样的官吏,但得到的却很少。原洛阳令王涣,坚守清正美好的节操,尽心奉公,使人民受恩惠,但功业未成,不幸早逝,百姓怀念,为他建立祠庙。
如果不是忠心爱民到了极点,谁能像这样(受到爱戴)呢?现在任命王涣的儿子王石为郎中,从此来勉励勤劳于国事的人。”延熹年间,桓帝喜好黄老之术,将各种祭祀的处所全部毁掉,只特别留下诏密县保存已故太傅卓茂的祠庙,洛阳保留王涣的祠庙。
2 文言文《后汉书 吴祐传》 翻译答案吴佑字季英,是陈留长垣人,父亲吴恢,任海太守。吴佑十二岁时跟随父亲到任所生活。父亲想烤竹简刻经书,吴佑劝道:“现在父亲越过五岭,远在海边,这里风俗确实粗俗,但旧时有许多珠宝珍奇,上被国家猜疑,下被诸侯怨恨。如果把书写成,恐怕要用两辆车来载运。从前马援因为运回薏苡招致毁谤,这是容易让人产生嫌疑的事情,确实是先贤十分慎重的举止。”吴恢于是就停做了这件事。
吴佑二十岁时,父亲去世,生活十分贫困,却不接受别人的馈赠。他常在家乡水边牧猪,同时漫步吟诵经书。遇到父亲生前的老朋友,对他说:“你是两千石官员的儿子却从事这样 的事,就算你不觉得羞耻,又怎么对得起你去世的父亲呢?”吴佑只是表示谢意,坚守志节并不改变。后来被举为孝廉,将前去 ,郡里给他饯行,吴佑跟小吏雍丘黄真畅谈多时,与他结友而别。功曹认为他太傲慢了,请求罢免他。太守说:“吴季英有知人之明,你先不要多言。”黄真后来也被举荐为孝廉,拜新蔡县令,世人称赞他清廉有节操。吴佑后来升为胶东侯相。他为政力求仁慈清简,以身作则。(遇到)有到官府打官司的百姓,他总是先闭门自责,然后再审断诉讼,用道理开导他们。或亲自到百姓居住的地方调解,使双方和解。农夫孙性私下征收百姓的钱物,买了一件衣服送给父亲,父亲得到衣服,非常生气,说:“我们有这样的官员,你怎么忍心欺骗他!”逼着儿子回去认罪。孙性又惭愧又害怕,拿着衣服到官衙自首。吴佑斥退左右,询问缘由,孙性如实把父亲的话说了。吴佑让他回去感谢父亲,并把他的衣服送给他父亲。吴佑在胶东九年升为齐相,大将军梁冀上表推荐他任长史。到了梁冀诬奏太尉李固时,吴佑听知后请见梁冀,与他争辩,梁冀没有采纳(吴佑意见),(并)愤怒地起身入室,吴佑也径自离去。梁冀于是把吴佑调出京城任河间相,吴佑于是就辞官回家,不再做官,亲自灌田种菜。讲授经书。九十八岁去世。
3 文言文的《后汉史·王涣列传》的 翻译王涣字稚子广汉都人的父亲顺安定太守王涣从小喜欢行侠还有力气,数通剽轻少年。
晚而改节敦促学校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为太守陈宠功曹,要敢于决断,不避豪强。对风化大行,入朝任大司农。
和帝问:“在郡做什么道理?“陈宠叩头谢罪说:“我任功曹王涣来选用贤明有才能,主簿坛显拾遗补阙,我奉命宣明诏书而已。“帝非常高兴,王涣由此出了名。
州府荐举茂才,除温令。县多邪恶滑,长期被人担心。
王涣想方设法攻打坏人,全部杀了他。境内清平,商人在路边过夜。
他有把牛的人,总是说来属于幼儿,最终没有侵犯。在温三年,升任兖州刺史,纠正部郡,风威大行。
后来因考谣言不实论。一年多,征入任侍御史。
永元十五年,跟随皇帝向南巡视,回京任洛阳令。王涣处世正直,得到宽严的应。
他的长期诉讼的冤案疑案,实习所不断,法律所难平的,没有不透情欺诈,压塞疑点。又能用奇谋异术发现潜藏的坏人坏事。
京师称赞,认为王涣有神机妙算。元兴元年,因病去世。
百姓市井人没有不叹息。男女老少相互赋敛,祭奠次连续数以千计。
王涣的灵柩西归,途经弘农,老百姓都设盘案在路上。法官问他为什么,都说平时带米到洛阳,为最终司的掠夺,恒失去一半。
从王先生在工作,不被侵犯,所以来报恩。其政治关怀动物如此。
人们怀念他的德行,为他立祠安阳亭西,每到吃饭时就歌唱而推荐的。延熹中,桓帝事黄老之道,全部拆毁各祠堂,只有特别下诏密县保留已故太傅卓茂庙,洛阳保留王涣的祠堂。
自从王涣去世后,连诏令三公特选洛阳令,都不称职。永和年间,以剧令勃海人任峻补的。
任峻选拔文武官员,都尽其所能,举发剪除奸恶盗贼,不能后退。一年判决的案件,不过几十,在威猛涣,而纹理不到的。
王峻字叔高,最后在太山太守。
4 后汉书 循吏列转 王涣的翻译语出《后汉书 循吏列传第六十六》,原文为:
时考城令河内王涣,政尚严猛,闻览以德化人,署为主簿。谓览曰:“主簿闻陈元之过,不罪而化之,得无少鹰鹯之志邪?”览曰:“以为鹰鹯不若鸾凤。”涣谢谴曰:“枳棘非鸾凤所栖百里岂大贤之路今日太学曳长裾飞名誉皆主簿后耳以一月奉为资勉卒景行。”
参考译文:
当时考城县令河内人王涣,政事崇尚严厉,听到仇览用道德感化人,委任仇览当主簿,他对仇览说:“你听到陈元的过错,不治罪而感化他,莫非缺少鹰鸇一样的威猛心志吧?“仇览说:”我以为鹰鸇(虽威猛但)不如鸾凤(美好)。”王涣致谢送走他说:“棕树荆棘不是鸾凤栖息之处,百里之路哪里是你这样的大贤人走的路呢(意为前程远大)?现在太学中那些人拖着长长的衣襟,名誉飞扬,都在你之后罢了,我拿一个月的俸禄作为奖励,勉励你最终成就崇高的品德。
5 《后汉书吴祜传》文言文全翻译吴祜字季英,陈留长垣人,父吴恢,任南海太守。吴祜十二岁时跟随父亲到任所生活,父亲想烤竹简刻经书,吴祜劝道:“现在父亲越过五岭,远在海边,这里风俗简陋,但旧时有许多珠宝珍奇,上被国家猜疑,下被诸侯寄望,如果把书写成,恐怕要用两辆车来载运。从前马援因为运回薏苡招致毁谤,处在嫌疑之间的事情,前代的贤人也是十分慎重的。”吴恢于是就不写书了。吴祜二十岁时,父亲去世,生活十分贫困,却不接受别人的馈赠,他常在家乡水边牧猪,同时漫步吟诵经书。遇到父亲生前的老朋友,对他说:“你是两千石官员的儿子却做这样 的事,就算你不觉得羞耻,又怎么对得起你去世的父亲呢?”吴祜只是表示谢意,坚守志节并不改变。后来被举为孝廉,将前去 ,郡里给他饯行,吴祜跟小吏雍丘黄真畅谈多时,与他结友而别。功曹认为他太傲慢了,请求罢免他。太守说:“吴季英有知人之明,你先不要多言。”黄真后来也被举荐为孝廉,拜新蔡县令,世人称赞他清廉有节操。吴祜后来升为胶东侯相。他为政力求仁慈清简,以身作则。百姓有到官府打官司的,他总是先闭门自责,然后再审断诉讼,用道理开导他们,或亲自到百姓居住的地方调解,使双方和解。啬夫孙性私下征收百姓的钱物,买了一件衣服送给父亲,父亲得到衣服,非常生气,说:“我们有这样的官员,你怎么忍心欺骗他!”逼着儿子回去认罪,孙性又惭愧又害怕,拿着衣服到官衙自首,吴祜叫退左右,询问缘由,孙性如实把父亲的话说了,吴祜让他回去感谢父亲,并把他的衣服送给他的父亲。
吴祜升为齐相,大将军梁冀上表推荐他任长史,到了梁冀诬奏太尉李固时,吴祜听知后请见梁冀,与他争辩,梁冀不听,愤怒地起身入室,吴祜也径自离去。梁冀于是把吴祜调出京城任河间相,吴祜便辞官回家,不再做官,亲自灌园种菜,讲授经书,九十八岁去世。
6 贾逵传后汉书文言文答案后汉书贾逵传 贾逵,字景伯,扶风平陵人。
九世祖贾谊,汉文帝时做过梁王的老师。曾祖父贾光,做过常山太守,汉宣帝时以吏二千石,从洛阳迁去。
父亲贾徽,从刘歆学习《左氏春秋》,还学习《国语》、《周官》,又向涂恽学习古文《尚书》,向谢曼卿学习《毛诗》,著有《左氏条例》二十一篇。贾逵完全继承父亲的学业,二十岁时能读《左氏传》和《五经》本文,用《大夏侯尚书》教授门徒,虽然是古学,兼通五家《谷梁》之学说。
从儿童时起,就常在太学,不了解外面的事务。 贾逵身长八尺二寸,一些儒生取笑他说:“问事不休贾长头。”
意思是说贾逵个头很高,但对外面情况不了解,喜欢问这问那。他性格快活,平易,很聪明,喜思考,与众不同,很大方。
他特别对《左氏传》、《国语》有研究,写有这两部书的《解诂》五十一篇,永平年间,上疏献给皇帝。显宗很重视,令人将它抄写一份藏在秘馆里面。
当时有神雀飞到宫殿官府,头上羽毛有五彩之色,皇帝很觉奇怪,问临邑侯刘复是什么原故,刘复答不上来,推荐贾逵说他知识很渊博,皇帝于是召见贾逵,问他是什么原故,贾逵答道:“从前周武王完成父亲的基业,凤凰出现在岐山,汉宣帝威信很高,戎狄归顺,神雀也连续出现过,这是胡人将降顺的预兆哩。”皇帝命令兰台史官拿出笔札,叫贾逵写一篇《神雀赋》,并拜贾逵为郎,与班固一道任校秘书,留在皇帝身边备咨询。
肃宗即位,推崇儒家学术,特别喜欢《古文尚书》、《左氏传》。 建初元年(76),诏进北宫白虎观、南宫云台讲学。
皇帝赞赏贾逵的讲法,要他发挥《左氏传》的大义比公羊、谷梁二传见长的地方。贾逵于是逐条奏明道:“臣谨挑选出《左氏传》三十事特别著名的地方,都是宣扬君为臣纲的正义,父为子纲的道理。
其余十分之七八与《公羊传》相同,有的文字简略,小有差异,无伤大体。至如写到祭仲、纪季、伍子胥、叔术等人,《左氏》深刻发挥君臣的大义,《公羊》多认为是通权达变,这就相差很确定,但是冤抑太久,不能分清是非。
“臣在永平年间曾经上书谈到《左氏传》中某些与图谶相合的地方,先帝没有遗弃刍荛之言,采纳了臣的话,由臣写出详细的讲解,藏在秘书处。 建平年间,侍中刘歆想立《左氏传》,但他不先摆出大义,而轻易地交给太常,自以为理由充足,能够挫败那些儒生,可儒生们内心不服,联合起来抵制。
孝哀皇帝又迎合众人心理,所以刘歆做河内太守。从此大家攻击《左氏》,成为众矢之的。
到了光武皇帝,有独特的见地,兴立《左氏》、《谷梁》两家,恰巧两家先师不通晓图谶之学,所以半途而废了。臣下认为凡是保存先王之道的书籍,要害在于安上理民。
现在《左氏》推崇君父之道,卑视臣子,这是强干弱枝,劝痒戒恶,道理极为明白切当,直接顺理成章。况且三代时不同事物,随时有所增减,所在先帝广泛观察各种学说,采取各家之长。
例如《易经》有了施、孟两家,又立梁丘氏;《尚书》有了欧阳一家,又有大小夏侯,现在三传各不相同,也是这个道理。又《五经》各家都不能用图谶来证明刘氏是尧帝的后代,而《左氏》独有明文能够说明。
《五经》家都说颛顼代替黄帝,而尧不得为火德。但《左氏》却以为少昊代替黄帝,就是图谶所讲的帝宣。
如果尧不得为火,那么汉就不得为赤,它所发明的见解,很能补充一些道理。“陛下通晓天然的聪明,建大圣的根本,更改年号,修正历法,为万代做出典范,因此,麟凤百数呈说,好兆头多次出现,陛下仍然早晚勤勉,钻研《六艺》,对细微之处,也无不审理核实。
如果再留心一些废弃的学问,增广一些见闻,那就没有什么遗失的了'。”书奏上去,皇帝十分嘉奖,赏赐布五百匹,衣一套,命令贾逵自己挑选《公羊》学派的严、颜诸生有高才的二十人,以《左氏传》作教材,给予竹简和纸写的经传各一通。
贾逵的母亲经常有病,皇帝想加赐一些财物,因为校书例多,特地拿了钱二十万,派颍阳侯马防送去。对马防说:“贾逵的母亲病了,他与外界没有什么交往,再穷困就会像伯夷、叔齐在首阳山那样做饿鬼了。”
贾逵多次给皇帝讲《古文尚书》与经传《尔雅》的诂训相呼应,皇帝下诏书命他著《欧阳、大小夏侯尚书古文同异》。贾逵集中写了三卷,帝认为很好。
又叫他写《齐、鲁、韩诗与〈毛氏〉异同》,并作《周官解故》。提升贾逵作卫士令。
八年(96),下诏诸儒各选高才生学习《左氏》、《谷梁春秋》、《古文尚书》、《毛诗》,从此四经便流行于世。都封贾逵所选弟子和门生作千乘王国郎,早晚在黄门署学习,学者都很羡慕。
和帝即位, 永元三年(91),任命贾逵作左中郎将。 八年(96),又作侍中,领骑都尉内备帷幄,兼管秘书近署,很被信用。
贾逵所著经传义诂及论难百多万字,又作诗、谏、书、连珠、酒令共九篇。学者很崇拜他,后代称他为通儒。
但是他为人不大注意小节,当代对此有些讥讽,所以没有做成大官。 永元十三年(101)死去,时年七十二岁。
朝廷怜悯他,封他两个儿子作太子舍人。
7 后汉书、卢坦传文言文翻译译文:
卢坦字保衡,是河南洛阳人。做官当河南县尉。当时杜黄裳为河南尹(尹,长官),叫来卢坦站在堂下,说:“某家儿子与恶人交往,丧失了全部财产,你怎么不调查此事呢?”卢坦说:“凡是当官廉洁,即使高官也没有丰厚的积蓄,那些能积聚钱财的一定搜刮下民来得到钱财。如果他们的子孙善于守住钱财,这是上天使不道义的家富足,不如放纵他们的子孙做不道义的事,把钱财归还给人民。”杜黄裳对他的话感到惊奇,从此对待他更加优厚。
李复任郑滑节度使,上奏章推荐卢坦做判官(判官,地方长官的属官)。监军(朝廷所派监督军队的官)薛盈珍多次干预政事,卢坦每次据理拒绝他。有个擅长吹笛的人,大将等人喜欢他,大将等人到李复那里请求让他担任重要官职,李复问卢坦怎么办,卢坦笑着说:“大将长久在军队中,积累功劳多次升迁,才到尊高官职,怎么能自己轻视自己,想要和吹笛子少年一同任官呢?”各位将领听到这话很惭愧,急忙出来到卢坦面前道歉。李复去世,卢坦因为跟随办李复的丧事回东都(洛阳),后来任寿字县令。河南郡征收赋税期限已到,县里百姓诉说机上丝绸织品没织完,卢坦到郡府中请求延期十天,郡府不批准。卢坦告诉县里百姓只管缴纳织品,不要考虑期限,违背期限不过是罚县令俸禄而已。因此卢坦知名。
卢坦多次升官任刑部郎中,兼任侍御史主管多种事务。赤县(县治设在京师内的移赤县,此指长安、万年县)县尉被朝廷官署审查,京兆尹秘密救他,皇帝派宦官去释放这个县尉。卢坦告诉中丞(御史中丞)请求审察核实手续,宦官跑回来告知皇帝,皇帝说:“我本来应该先命令主管官员。”皇帝于是下诏令,才释放这个县尉。过了几个月,卢坦提升为丞。起初,几个道(行政区划名,唐分全国为十道)罢免调回的长官,拿本道的钱作为进献皇帝的物品,皇帝于是发布赦免命令一律禁止,山南节度使柳晟、浙西观察使阎济美违反诏令进献钱财,卢坦揭发他们的罪状奏告,柳晟、阎济美免去官职等待治罪。皇帝告诉卢坦说:“这两个人进献的是家财,我已经答应宽恕他们,我不能失信。”卢坦说:“用来公布大信用的是赦令。现在这两个大臣违反诏令,陛下怎么能因小信用失去大信用呢!“皇帝说:“我已经接受了钱财,怎么办? ”卢坦说:“把钱财拿出来归还主管官员,来显示陛下的道德。”皇上采纳了他的建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