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社会民生 >> 求职就业
问题描述:
韩颖的全面经历进入亚信前的(包括在亚信的)全面 详细的个人历程
解析:
韩颖女士的扬名,要追溯到2001年,其时,47岁的韩颖被著名的《ASIACFO》杂志评选为2000年度“亚洲CFO融资最佳成就奖、亚洲最佳CFO”,是此奖设立以来获奖的中国第一人,且在获奖的6位亚洲CFO中排名第一。
在亚信公司,公认韩颖是仅次于董事长、CEO的NO3,但她更认同自己是“0”号人物,“没有亚信的平台就没有我,没有1,0什么都不是,如果“1”顶天立地,“0”便使其价值无限增大。”
“成长为中国本土最优秀的女CFO之一”,这是韩颖的个人理想。对CFO的考验,无处不在。往昔,韩颖把一家没有财务管理报告和预算系统、缺乏对未来公司收入和盈利预测的初创的财务缺失的公司锻造成纳斯达克上市、经得起华尔街严格审计的规范公司;今天,韩颖正以一个CFO的职责力促亚信通过转型以回归高增长。
亚信的第一位职业经理人
韩颖即是亚信历史上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职业经理人。“风险投资人带来的专业管理人员,特别是像韩颖这样的CFO人才,他们的思想和我们非正规化的思想结合,推动了我们的认识由感性向理性提升。”亚信前任CEO、现董事长丁健一点不回避自己对职业经理人的依赖。1998年年中,田溯宁如愿以偿地从惠普公司挖到了韩颖,韩加盟亚信,出任CFO。之所以放弃惠普的优厚待遇,毅然接受田溯宁的邀请,韩颖说自己深知,“在外资企业,我永远不可能进入最高管理层”。上班第一天,韩颖向田溯宁索要最新的财务报表,田狡猾地笑了,“这就是我们请你来的理由啊。”韩颖大皱眉头,“亚信的财务秩序差不多完全需要重建。”
融资、管钱、沟通,CFO的开门3件事。初到亚信的韩颖面临的第一道难题,便是如何为财务极度紧张的亚信融到大笔现金,否则亚信随时可能破产。韩颖着手新建了财务部门,理顺了亚信的财务系统。9个月后,韩颖依仗在惠普公司建立的良好信誉和灵活的借贷条款,从银行筹到了145亿美元的资金。此外,她积极游说英特尔公司,终使其成为亚信股东,注资2000万美元。
“女性的微笑最职业,做CFO做了这么久都快不会笑了。”但就在2000年3月3日,一向“冷峻”的韩颖几乎是在开怀大笑了。那一天,亚信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成功,当日股价上涨314%,融资12亿美元,成为纳市当天最成功的新股,并创纳斯达克亚洲股票单日最高涨幅。
随时随地提醒CEO
韩颖认为自己这个CFO是CEO达成企业理想最好的助手。“CEO与CFO,是需要默契配合的两个关键角色。”
2003年,亚信CEO易人,张醒生加盟亚信,坐第一把管理交椅,象征着亚信在专业化管理方面的完全与彻底。亚信高管中的6位“创业元老”全线淡出,公司实际上已转由职业经理人组成的“经营者团队”控制管理。韩颖刻意地甘居幕后,任劳任怨地协助新任CEO张醒生带领亚信尽快转型、拐过大弯。
登陆纳斯达克逾3年,亚信虽已成就了较为良好的业绩增幅、财务记录,但“贪婪成性”的投资人却已不满足于单纯意义上的“说到做到”,“投资人现在更关注亚信未来3~5年的发展战略,有否新的强劲增长点。”韩颖以女性的缜密思维解读着投资人的心理。对于时下的亚信而言,与海外资本市场的沟通显得格外重要。前些日子,韩颖陪着张醒生专程赴美,拜会了华尔街的分析师以及投资人,与他们面对面地清谈,“女性天生有着与人交流的特长,关键是你能够把利润和成本控制好,让投资者对公司有一个良好的预期。”韩颖称。
韩颖不是那种锋芒毕露的女人,严谨、务求实效的她表达自我观点的方式是用数字说话。“CFO就是要把亚信所有的资金调动起来,CFO不仅仅是一个忠实于数字的职位,正因为他在数字上极度苛刻的原则,那么他更应有高度体现人性化的一面。”不得不承认,韩颖的精明之处在于将企业文化理念通过财务手段的量化管理,演化为员工行为规范的总和。2003年,亚信迈出了从“全电信”到“全方案”历史性的第一步。韩颖乐观地预测2004年第一季度,亚信将实现净收入10%~18%的增长,“迈过这道坎儿,一切都会好起来。”
影响:
如果没有杂志《CFO ASIA》,韩颖可能永远只能作为亚信的"零号人物"存在,这个"零号"代表着在头号人物之前的重要位置,同时也代表着默默无声,永远的幕后英雄。
2001年,47岁的韩颖当选为2000年度"亚洲最佳CFO"。韩颖不仅将亚信逐步带向一个具有成熟管理方式和企业文化的成功企业,还通过在亚信的努力实现了自己要在"CFO这个行业作到NO1"的理想。
上市之前的亚信一度陷入管理混乱的崩溃局面。曾经从国外高薪聘请的CFO,经过3个月的努力后终于放弃了,临走留下的长信中只有一个主题-"亚信无药可救!"
那是整个亚信公司的漫漫长夜,一直等到韩颖"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亚信的人都称韩颖是公司的"零号人物"。到亚信之后,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教会田溯宁、丁健等一干技术人"做事"与"做生意"的区别。这个时候的韩颖象一个母亲带着一群青春萌动但缺乏计划的大孩子,她要教给他们如何更好地在这个竞争环境中取得胜利,获赢的武器是什么。
理念:
韩颖还想做一个真正由中国人担当的好CFO。无论在惠普时参加跨国公司举办的CFO联谊会,还是到亚信之后与中国的一些在美国上市公司的CFO交流,韩颖都感到深切的孤独和悲哀,因为在这些CFO中间,几乎没有中国人。韩颖希望看到中国有土生土长的杰出CFO,她愿意为这个信念奔走呐喊,传道授业。
韩颖的人生三步曲是这样写成的:"首先要清楚自己做什么最容易成功;然后要拼命积累,不断学习;最后要有自信和勇于改变现状的决心。"机会只偏爱那些有准备的人,韩颖并不张扬与激进,她只是随时做好准备迎接挑战。
成为亚洲首屈一指的CFO后,韩颖希望把亚信由成功带向成功,将未来的发展方向变成可以量化控制的流程,通过标准化的财务管理系统为亚信建立一种"价值管理文化",这个任务比起将亚信带上美国股市更艰辛。
从放羊女到CEO
在“亚洲第一CFO”的光环笼罩之下,她坎坷的青少年时代被媒体有意无意地格式化了……
15岁时,韩颖和众多同龄人一样,没有躲开上山下乡的命运,只身离开北京,来到黑龙江的一个小镇北安参加了东北建设兵团,在北大荒一呆就是6年。在这6年里,什么脏活儿累活儿韩颖都干了:放羊、做饭、开荒、搬砖。有一次,在河边放羊的时候,有只羊掉进了河里。初春的河水冰冷刺骨,但为了避免回去后受到责骂,韩颖跳进河水把羊拖上了岸,但自己差点丢掉性命。
21岁那年,“文革”结束了,韩颖招工返城,在天津塘沽海洋石油总公司渤海分公司下属的一家汽车厂当起了修理工。22岁的时候,韩颖以优秀青工身份被选拔进公司机关,开始做会计。韩颖的母亲是一间大型国有企业的会计师,受母亲的影响,做会计一直是韩颖的一个心愿。在这期间,韩颖抱着一台半导体收音机,跟着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英语教学节目学完了初、中级英语教学课程。
25岁的时候,总公司选拔懂英语的会计,韩颖再次凭实力进入海洋石油总公司财务部工作。
编译《英汉汉英会计词典》 像当初苦学英语一样,25岁的韩颖再一次对社会发展的趋势做出了敏锐的判断。当时,韩颖在工作和学习中用的都是苏联会计,但她已经本能地意识到西方会计在未来中国的重要性。
1982年,中国第一个西方会计专业在厦门大学开课,27岁的韩颖通过成人考试进入了该专业学习。在厦大期间,韩颖整天泡在图书馆里,翻阅大量的中英文资料,起初是用中英文两种语言做笔记,后来她密密麻麻工工整整的笔记本被系主任看到了,系主任没想到一个成教生学习会这么刻苦认真,很是吃惊,于是就鼓励她尝试着把笔记扩展为一本词典,因为当时在国内还没有一本专业的中英文对照的会计词典。
经过3年多没有节假日的工作,一本140万字的《英汉汉英会计词典》的初稿终于完成了。初稿完成的第二天,女儿也诞生了。因为怀孕期间的辛苦劳顿,当时女儿生下来只有5斤重。现在女儿已经15岁了,在美国念高中,一米七的个子,但身体还是很瘦。这让韩颖很是内疚。
1986年初稿完成之后,6次校对又花了3年时间。词典的正式出版已经是1993年了,序是那位敬爱的系主任写的,出版单位是清华大学出版社,发行商是新华书店。韩颖得了3万元的稿费。
3万元的稿费和韩颖所付出的心血努力是不成比例的,但韩颖的所得远不止3万元人民币。通过独立编译这本会计词典,韩颖的会计专业水平远远超过了研究生的水平。现在的韩颖,可以在美国用英语向众多投资者进行路演推介,很大程度上都是靠这段时间积累起来的硬功夫。
偶然进入惠普 :1985年从厦门大学毕业以后,韩颖担任了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财务部财务分析员,“负责的项目从来都不低于5亿美元”。
1987年的某一天,韩颖推着自行车在街上走,恰好看到路边竖着一块牌子,牌子上贴着一张惠普公司的招聘广告。抱着“没事去看一下”的态度,韩颖顺着牌子上的指示找到了惠普公司。惠普的招聘人员问她要应聘什么职位,了不了解惠普,韩颖说自己只是过来看一下,没听说过惠普这个名字,也不应聘什么职位。在接下来的闲谈中,对方觉得韩颖是惠普要找的人,就说,你不妨先填张表。
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但没想到1年之后惠普的人事部经理邓涛又联系到韩颖,说十分希望她能加盟惠普。当时,国有企业的工资非常低,一百多块钱的工资仅够支付家里保姆的报酬和必须的生活费用,但这是铁饭碗。如果加入惠普,工资将是原来的三四倍,但却是泥饭碗。
韩颖只是觉得,自己在一年前漫不经心填的一张表,惠普竟然能够保存到现在,做事这么认真细致的公司一定会成为一家了不起的公司。于是,韩颖最终决定捧起这个泥饭碗,于1988年9月正式加入了中国惠普公司。韩颖在惠普从底层做起,1993年开始担任惠普公司中国区财务经理,1996年开始担任惠普公司中国区首席财务官和业务发展总监。
一个没有海外教育背景的中国人在惠普做到这个位置已经触到天花板了。这时候,当时亚信公司的CEO田溯宁出现了。
亚信的1997 :韩颖说对她意义最大的一件事不是带领亚信登陆Nasdaq,而是选择加盟亚信,因为亚信给了她一个全新的平台。
亚信公司1993年创建于美国达拉斯,1995年开始在中国发展业务。1997年是亚信的大发展时期,这一年,亚信接了很多单子,营业额接近2个亿,员工也迅速膨胀到两百人,亚信真正成了一个“大型互联网系统集成公司”,但管理层面的问题也一古脑冒了出来。10月份的时候,一名硅谷有名的风险投资顾问这样问亚信的CEO田溯宁:亚信的商业模式是什么?田溯宁的回答是:我们不关心这些,我们公司每天都在挣钱,每月都在挣钱,每年都在挣钱。
但公司到底是赚钱还是亏钱,是哪个项目在赚钱哪个项目在亏钱,田溯宁们心里并不清楚。
1997年底的时候,亚信拿到了一笔18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在这次融资过程中,亚信用了4个多月才完成投资方要看的财务报表,并且支付了高昂的专业服务费,1800万美元最后实际得到的是1400万美元,融资成本高到吓人。
1998年一月,当风险投资商问田溯宁亚信1998年的计划营业额是多少的时候,田溯宁的回答是“3000万美元或者4000万美元”。风险投资商大为恼火,告诉他这样下去将失去公司管理权。这时候,田溯宁才真正认识到有一个合格的CFO是多么重要。
田溯宁挖人 :1998年初,田溯宁到国家行政管理学院听课,被台上讲课的老师深深吸引。课还没听完,田溯宁已经下了决心:一定要把这个人请到亚信。
这个人就是34岁进入惠普,以每两年晋升一次的速度从一名普通财务人员升为中国惠普财务总监的韩颖。
然而,当时的韩颖对加盟亚信没有多少兴趣,因为亚信和中国惠普当时根本不在同一个重量级。田溯宁托一位著名风险投资公司的资深顾问邀请韩颖吃饭,出于礼貌韩颖勉强答应了。席间,韩颖对田溯宁说:“我的薪酬可是非常高的,亚信恐怕受不了”,希望田溯宁能知难而退,但没想到田溯宁的答复是:“一切都可以谈”。
接下来的三个月里,田溯宁开始给韩颖寄一些自己写的文章,讲亚信“把握技术革命机遇,实现科技报国理想”的激烈情怀,讲自己的抱负:“中国的工业革命落后于西方国家100年,但互联网与世界同步,在互联网行业中中国可以诞生世界级的公司,亚信就是这样一家公司”。
田溯宁和亚信的理想和执着让韩颖怦然心动。在亚信身上,韩颖感觉到了人生的归属感。1998年6月,韩颖辞去中国惠普财务总监的职位,出任亚信CFO。
韩颖来亚信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搭建符合国际会计标准的财务系统。3个月后,系统建成,韩颖把1995年到1998年的财务数据都输入到系统进行分析,结果让所有的高层经理们大吃一惊:亚信辉煌的1997年在财务上竟然显示为亏损。
做多亚信 :作为亚信的财务总监,韩颖“变法”的焦点集中在财务管理上,推行一套以财务系统为核心的管理体系,全面实行预算制。韩颖有一个很著名的例子:比如要开一家饭店,预先就要想好手中的钱能支持这个饭店多大的面积、请什么样的厨师、装潢成什么档次、容纳多少座位、投资回收期多长等问题。如果在没有通盘考虑之前就把饭店装潢得特别高档,花去很大一部分钱,而在投资收回之前,却发不出厨师的工资,结果厨师走了,一个装潢得非常好的饭店变成了一个家常饭店,而吃家常菜的客人看到这么富丽堂皇的装修又不敢进来,结果就只能是失去客户群,走向倒闭。
亚信1997年底的第一次风险融资1400万美元到1999年差不多已经花光了。韩颖不得不开始为亚信张罗第二轮融资。这一次的投资方是Intel,投资额是2000万美元。让韩颖得意的是,亚信财务部仅用7天时间就完成了融资所需要的1500页的财务报表,融资费用不到融资额的1%。
流畅的财务系统保证了亚信按照预定计划于2000年3月3日赶在Nasdaq市场转势之前挂牌上市,成为首家在美国上市的中国Internet技术企业。在摩根斯坦利众多的亚洲客户当中,亚信是第一家完全能够按照预定日程完成IPO的公司。并且,亚信以24美元/每股的价格发行500万股,当日股价以99.56美元报收,涨幅高达314%,创下Nasdaq亚洲股票单日最高涨幅记录,引起了业界内外极大震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