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儿女是发生在2004年,那个时候夏东海家住的是京城二环,房子是四室二厅一厨双卫。按照房子来算,应该有100多平米甚至200平米。
夏东海是从美国回来的导演。曾经在话剧团工作后来当了杂志社主编,父亲是退休的体育老师,有属于自己的房子,前妻美国富婆玛丽,按照法律来说,父母虽然离婚,孩子抚养权归夏东海,但是玛丽有义务为小雪和夏雨承担一部分抚养费用,而玛丽又不差钱,每个月肯定会寄来不菲的抚养费。夏东海人脉包括剧组的副导演(第三部明日之星),足球明星周正(第一部小雪去当图书推销员),漫画家魏征、美国的大律师克林 (第二部美国男孩那一集),还有开小公司拉剧本拍戏的尚西山。可以说夏东海属于典型的海归精英。可见夏东海不光是做杂志社主编,还兼职帮别人做各种外活,一个策划给五千,不少了,算上工资,人脉,一个月收入几万都是小意思 。
刘梅,京城户口,大医院护士长,母亲范晓英,有退休金,第三部刘梅让姥姥学弹钢琴,姥姥受不了,提出把退休金的两万给刘梅了事,可见人家不缺钱,有属于自己的房子。人脉有开公司的大老板戴天高,在广东康帅锅公司工作的黄小娟,在东北那边有个亲戚姨姥姥,是大富豪。第二部有一集给一个病人做护理,一个星期一千块钱的外快,备注,单位是美元 ,经常出国去参加各种活动,去过罗马 、香港 、法国 ,可以说,夏东海家放在京城,应该叫二环精英,人家富着呢,养几个孩子真的不难……
怎么样?如果你喜欢我的回答请给我留言点赞哦~
《家有儿女》这部戏当年火爆全国,但是很少细细探究这个家庭的经济条件,但是如果你仔细一推敲,就会发现是非常荒诞的, 荒诞的地方就在于,夏东海刘梅这一家子过于富有,富有到远远超出了这个阶层的设定。
为什么这么说呢?
本来这部剧的定位应该是一线城市的普通家庭,年代是本世纪初,所以你看到这个戏从剧情上来说是相当的接地气。无非就是家长里短,发生的种种,是任何一个城市家庭都会遇到的,这也就引起了观众们很大的共鸣——在互联网即将普及,取代电视的前夕的那些年,农村家庭收视率最高的是刘老根之类的,城市家庭收视最高的就是《家有儿女》,你晚上去小卖部买个东西,甚至走过任何一个小区,都能听到《家有儿女》耳熟能详的串场音乐。
然而,这并非全部。
这部戏的在大部分时候引起观众共鸣的同时,却偶尔让很多观众感到诧异,那就是:刘星家为什么这么有钱?
首先是房子,两房两厅两卫,面积150到200平方之间,坐标北京。今天大家都知道这个面积的房子在北京那是天价。但是当时倒还好,并不算很贵,毕竟那时候是2005年以前,整个北京的房价离上车还有好几年呢。
换言之,以刘梅夏东海当时的收入水平,买这么一套房子当然也是很大一笔支出,但是还是完全可以负担起的,拿到今天,同样的身份,同样的面积,位置往外挪一环,十五年后的他们就根本想都不敢想。
也就是说,如果这个戏在今天拍的话,这房子如果这么大,那刘梅和夏东海的人物设定估计就要改一改了,得是《欢乐颂》里面的那种高级金领,做投资的,或者是那种事业有成的老板才行。
因此那个年代,这个大房子并不足以说明他们家很有钱,更谈不上荒诞。荒诞的是什么呢? 是他们的日常支出,这个非常不合理。
衣食住行,先说衣。
刘星他们几个孩字,那时候就穿运动名牌。这个又体现出时代的不同。90年代麦当劳啊,耐克鞋属于奢侈品,现在属于平价商品。一双八九百一千来多块的运动鞋拿到今天是稀松平常,不会有人觉得有多贵,但是放到2005年以前呢?那时候工资才多少?
相比之下,那时候的房子是廉价的,小雪有一次说他家还房贷,才3000一个月。但是你这边还着贷款,衣服鞋都是名牌,伙食还这么好,就非常不合理了。
大家都还记得,每次吃饭的戏,这家人的餐桌感觉都像是在过年,五菜一汤,什么鸡鸭鱼肉,还经常吃螃蟹。
道具师也非常荒诞,冰箱里像现在互联网公司的休息室的,源源不断地供应各种饮料。
衣食住开销大,连行都是非常铺张,记得有一次小雪说要吃野菜,结果她奶奶直接打出租车去了北京郊区,一点不含糊。
我们知道,对于普通中产而言,有两种消费模式,一种是把钱花在看的见的地方,还有一种是把线花在看不见的地方。前一种,比如天天吃泡面,衣着光鲜;后一种,表面很穷酸,在你看不到的地方,却很讲究。
但是刘星家的消费状况就很 搞笑 了,是两手到要抓,何止是两手,可以说是面面俱到。
衣食住行完了,连发展型消费刘星一家也走在时代的前列。
小雪夏令营,刘星的跆拳道班,周末一家子人基本不在家宅着,各种场馆啊,音乐会啊,表演啊, 娱乐 支出真的不少。
那年头,很多人只是听说过奢侈品,但是刘星他妈已经开始消费了。
夏东海和刘梅,一个编剧,一个护士,虽然说收入不低,但毕竟也是工薪阶层,剧中呈现出的那种消费模式,有点超出这个阶层人的稳健风格, 毕竟养着三个孩子啊,以后的教育啊,不确定前景啊,总要有点积蓄吧,可以他们这种消费,根本存不了钱。
当然了,还有一种家庭,父母不是很有钱,但是老一代有钱,不过在这部剧中,这家的爷爷奶奶一辈,也并非是什么老华侨之类的,因此这个也说不通。
但是呢,编剧和导演基本上没有考虑太多这方面的问题, 因为这部剧本身就是喜剧,就是要极度理想化,表现出一个城市家庭的幸福生活,就像刘星家的冰箱,任何时间打开,里面都有冰淇淋,高乐高和巧克力牛奶。
这部剧的冲突并没有多少残酷的现实意义,因此不可能让主人公天天精打细算,愁眉不展,那样拍就不是《家有儿女》了,而是《蜗居》了。
主人公的身份要接地气,你要是设定成那种资本家家庭,虽然消费相符,不荒诞,但是观众会有距离感,毕竟那个年代还没有“小时代”,拜金的风气不像现在这么浓烈;
因此,你可以理解为,这部片子实际上是一部半架空的设定——它的消费水准绝对是超出了剧中人物的设定的。
刘星他们家到底多有钱?看看家里的东西和穿用就知道了。
1,刘梅卧室桌子上的化妆品,大家可以留意一下,是资生堂,还有纪梵希,桌子上的护肤品经常换, 桌子上的纪梵希。
2,刘星买运动鞋,动不动就是耐克或者阿迪,好几次都提到鞋子要800甚至1000多一双。
3,家里冰箱常备各种饮料,就跟超市似的,随开随有。
4,看刘星小雨的衣服商标,经常是阿迪,有次还看到了Fila。
5,夏东海的衣服,有次看他穿了tommy hilfiger。
6他们家大概是一个客厅,开放式厨房,两个卫生间(很大)4个卧室(小雪一个,小雨刘星一个,夏东海刘梅一个,爷爷姥姥来了住一个),一个书房。
7才三四千。
8每次都是一桌子吃的。
9法国带回来的香水
10小雪穿的burberry,夏东海戴的欧米茄 星座 ,重点是经常换表。
以前真的就是只看剧情了,后来长大了知道的多了才知道他们家原来这么有钱。
以前看电视,家有儿女,当时我就感慨地说了一句:他们家可真有钱,养这么多孩子!
现在放开二胎了,有许多家庭迟迟不肯生二胎,就因为没钱,养孩子太费钱了,但是人家,若无其事养着三孩子,而且各个还穿的漂亮,吃的全面的,要知道,那可是首都呀!
三个孩子的上学,需要多大花费,当家长的都一清二楚,他家,三孩子养着,还绰绰有余!从来没听他们抱怨过没钱!
再看,房子是刚需,他家在很好的小区里,住着大四室俩厅。这可是帝都呀,说明他们家房子很贵很贵
他们家祖辈都是北京人,看刘星姥姥,小雨爷爷没事就过来呆几天,说明他们都住的很近,说明祖辈们都有北京房子。
也就是说,他家是老皇城根的了,那祖祖辈辈带着傲气了
吃饭就别说了,天天起码好几个菜,水果随便摆放随便吃。
当时就感觉刘星衣服特别 时尚 好看,又时髦又洋气又漂亮,好像有一集刘星爸爸给他买好几百的鞋子
家有好几台电脑就不说了
再有一个很深刻的细节,除了刘星爸爸经常来蹭饭,还有许多亲戚轮流来住,俗话说:穷怕亲戚富怕贼。亲戚来多了,招待费自然也高,可刘星家一来客人,一家人都热烈欢迎,并常常一注好多天
真真有钱人家也
在北京,三室两厅两卫一书房。
绝对算是豪宅了吧。
就当时的价格来算。位置一般,这个房子也要值80万以上吧。现在就不说了。
夏东海是儿童剧导演,也兼任编剧,平时还写专栏,收入应该是相当可观的。
刘梅是护士长,收入应该一般。
但是细看可以看出,他们家里的装潢绝对是豪华的!放在现在也绝对不违和!
而且刘星的球鞋都是800多的,网球拍是几千块的,钢琴直接买60000多块的。
证明了,夏东海家,很有钱,至少是个小富豪。
他们当时的家庭富不富有不好说,不过十多年过去了,现有的很多中国家庭对比当时刘星的家庭各方面相差还很大。
首先是房子,两房两厅两卫,面积150到200平方之间,坐标北京。今天大家都知道这个面积的房子在北京那是天价。但是当时倒还好,并不算很贵,毕竟那时候是2005年以前,整个北京的房价离上车还有好几年呢。我目测应该在180——220之间。我们以夏东海家的房子200平来算,那么他家在小区里的房子价值以4000一平来算都话价值80万。
这个房子可不简单,它可是四室两厅两卫的高级小区房子,面积大、房间足够多,刘星、小雪、小雨都有单独的房间,小雨与刘星一个房间,并且还有一个书房。
有一个开放式厨房与客厅连接,餐厅与客厅、厨房相互融合,这种模式在现在看来依然不过时,但对当时的我来说是非常新奇的,这开放式厨房非常漂亮,有燃气灶,有抽油烟机,有干干净净的碗柜!说一句题外话,刘星家的碗真的很漂亮。
还有刘星家的电脑、抽油烟机、冰箱、大彩电、空调、这些都是大样电器,电脑都有好几台,我的第一台电脑还是读大学之后才买的,刘星家的电器是我小时候羡慕的对象,甚至有些当时还叫不出名字来。
三个孩子穿的都是名牌,阿迪耐克匡威,买双球鞋800多甚至1000元,网球拍是几千块的,钢琴直接买60000多块的。恕我太穷,穿过最贵的鞋是600多的耐克,刘星动不动就要买阿迪、耐克,这种买一双鞋600 700到上千元不等的运动鞋。当时就感觉刘星衣服特别时尚好看,又时髦又洋气又漂亮。
辅导班:有几集的剧情中他们是有上辅导班的,虽然现在的辅导班比较盛行,但是在十几年前,我们90后还在玩泥巴,作为一个农村宝宝,我从小也没有上过辅导班,父母也没有意识说一定要学个辅导班,这个意识算是很超前了,这就是为什么富人为什么越来越富的原因吧。
刘梅的梳妆台,摆满了纪梵希资生堂这些中上级的护肤品,就问问现在的普通人谁能把桌上摆满?那个时候刘梅就知道火山泥面膜了…懂美妆的都知道这是个什么概念,大概是在你用大宝的时候,别人早就用上自然堂了。零几年刘星就有手机了,还说打座机的是老土,一棒子打死多少人。
最后咱们再说一说伙食。当时刘星家平常一顿饭也是五六个菜,鸡腿鸡翅是常客,餐桌上经常出现海鲜,如大虾,螃蟹和其他的海产品。零食方面,冰箱常备高档冰激凌,桌子上永远都有乐高卷卷心。如果是一般家庭的伙食能达到这个标准吗?
《家有儿女》一家已是十足的“小土豪”家庭。
在电视剧中,往往为了拍摄效果,在某些场景或者情节上会出现一些“疏漏”,使得剧中所设定的家庭条件根本就无法支撑起他们所表现出的生活水平。因而让许多的在网友看过后,都纷纷惊叹:这一家子可真有钱啊!
《家有儿女》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的一部剧,剧中淘气的刘星和古灵精怪的小雪,如今已经长大,他们两人在演艺事业上一直发展的顺风顺水,现在已是妥妥的大明星。人们在看这部剧的时候,可能只是注意情节方面的,如果深挖一下就可以发现,这一家子无时不刻都流露着土豪的气息。
刘梅梳妆台上的那一排瓶瓶罐罐,全都是纪梵希、资生堂、雅诗兰黛、依云等奢侈名牌,家里纪梵希的手提袋随处可见。夏东海带的是欧米茄的手表,全身上下名牌也不少。几个孩子的衣服每天都不带重样,一家子吃饭顿顿起码四五个菜,多的时候八九个菜。总之,这一家子绝对不差钱。
同样,在《大头儿子小头爸爸》《蜡笔小新》《樱桃小丸子》这三部动画片的家庭,也充满浓浓的富贵气息。无论是居住环境、各种昂贵的家具、父母所用的各种奢侈品,这些在剧中所表现出来的东西都不是普通的家庭所负担得起的。
这四部片子都是我们童年美好的回忆,当时在看的时候只是被情节所吸引,根本就不会注意到其他的东西。随着我们的长大,在体会到生活的艰辛之后,偶尔重温儿时的记忆,对剧中的童心童趣可能再也不感兴趣,但是那一大家子生活的场景却令我们深深的羡慕,因为他们太有钱,太安逸了。那如果把这四个大家庭放在一起比较一下,哪一家更有钱呢?
在我看来,最有钱的非刘星家莫属。因为刘星的爸爸夏东海是编剧、导演兼作家,这三个职业可是捞金大户,只要完成一部卖座或者畅销的作品,那根本就不愁没钱花。而其他三部作品中的父亲角色只是普通的职业,其收入远远都无法和身兼三职的夏东海相提并论
往事真的是不敢回首啊!!《家有儿女》已经是15年前的戏了,一眨眼国民闺女儿子都那么老大啦!!!!
这剧一上来,就有名场面。
夏东海跟刘梅都是二婚嘛,夏东海第一次跟刘星推心置腹,就问人家当自己儿子习惯不习惯。刘星心可真大呀
“夏雪夏雨下冰雹”都是当年出圈的梗
还有“头可断血可流,我们的美~丽~不能丢~~~~”
刘星的家在北京印象小区,这个盘是03年开的。
之前就有人查到,04年这个小区3000块一平,总价要60万。
虽说04年的房价跟现在不是一个等级,但当时可以住4室2厅的,也是条件非常好的人家了。
北京印象这套房子是按揭买的,每个月要还3000块。
刘星家住一楼,要是心态好,出门这一段能当作自家院子
这套房子有4个房间。除了夏东海刘梅的卧室,三个孩子住两间房,另外夏东海还有一个书房。
第二部里他们搬过家,北四环红旗路龙径花苑,房间格局跟“印象”差不多
刘星跟夏雨住一个房,床是分开的,还有足够大的公共活动空间。
现在有两个孩子的家庭,小康水平的,也就只能搭搭上下铺,哪有这么好的条件啊!!
房间里玩具还很多,什么飞镖啊画板啊拳击套装
夏雪有自己的房间,少女风格,有独立的小沙发书柜什么的,配合学霸人设。
他们家客厅有开放式厨房,零几年就用这种顶吸式油烟机,在这之前,小主只在译制剧里看到过这种油烟机。
沙发背后是立柜式大空调
后面这一排**的墙面看到了吧??装修过房子的小伙伴就会知道,这个叫马赛克,贵得一p~很多家庭现在装修如果用到马赛克,只舍得装一排,或者是面积比较小的一部分。
现在也是很高级的商业场所才会整面墙装的。
然而,他们家不仅仅是客厅用的马赛克,浴室的两面墙,也都是马赛克。浴室还带一个浴缸,对于小主来说,这就是梦想中的卫浴设备啊!!而且他们家厕所,装了声控灯。
沙发后面这俩音箱看到了吗?通常情况下,买这玩意儿都是买的一套家庭影院,上面俩银色的盒子,上面的是DVD机,下面这个胖胖的是功放。
刘星成绩不好嘛,事实上当时刘星并不大,小学阶段就有这么大的好赖分别,主要是他的学校好,同学过分优秀,调皮捣蛋就知道玩的刘星就成了“后进生”,动不动就被找家长。
刘梅当年为了让他上好学校,光是赞助费就交了2万。零几年,普通学校一个学期才几百块学费啊!!
刘梅是北京一家医院的护士长,夏东海呢是编剧,后期辞了工作当编辑去了。你们想想这收入构成。
给刘星请的家教,一个钟头要40块
刘梅是真的对孩子们很大方。准备让夏雨长期学小提琴,找了个老师上门来教。学艺术往往最烧钱。
夏雨大一点之后想要学钢琴,刘梅二话不说掏了3万块买了架钢琴。
这一家子买东西很是豪气,都是几个几个囤着的
夏东海跟刘梅吵架,小雨趁机吃了6盒冰激凌,超大盒。也就是说,他们家最少也有6大盒这种冰激凌。日常,家里也不缺冰棍。
有多少人小时候看剧,羡慕过刘星家的碗???每个颜色都不一样,而且是成套的。连餐巾纸盒子,都是同一个系列。
不吃饭的时候,桌子上还有成套的茶具
刘星犯错撒谎,愿意承认错误,刘梅奖励了他一部MP3。小主可是好说歹说磨了小两个月,爸妈才给我买的。
小雨写日记骗刘梅给刘星买了部掌机。
夏东海衣服动不动就是Tommy Hilfiger,到底是出国陪读过的父亲啊。
要知道09年贵族端木,带平民女孩楚雨寻去的也就是美邦
夏东海上班穿的是Ralph Lauren。何穗当年征战国际T台,第一次走的大秀就是Ralph Lauren,后来才在业界有了姓名。
日常秋冬穿着Lacoste的拉链线衫
大众一点的,就是运动服,阿迪达斯
夏东海的衣服配色是很讲究的,他这件衬衫,放到现在也超级洋气。
而且还是饱和度比较低的烂番茄色唉!!!我的妈,夏东海当年是多少父亲的穿搭引路人啊。你们看看现在这弹幕,还在求同款
手表他也有好几个,不同的表盘配不同颜色、质地的表带,换着戴
小主倒是不懂手表,但夏东海牙疼那次,戴的是欧米茄 星座 ,5万起。即便是这么贵的表,出镜率也一般,也没有什么特殊的场合,就戴着玩玩。
女士成人的衣服logo基本都比较小,而且你们知道有点阅历的女人买衣服主要看面料质感跟剪裁,都不大会露出品牌。
刘梅有毛呢外套
跟夏东海的情侣T
各式各样到现在都不过时的单衫啊毛衣啊内搭什么的
睡衣也有小花边设计,一点都不像个普通妇女(比如我就是穿件T恤)。
刘梅的护肤品,是纪梵希
香水也是纪梵希
刘梅的梳妆台上,尽是雅诗兰黛、资生堂,比较平价的就是妮维雅,还时不时换新的
刘星的价值体系里,好的橡皮是十块钱的。我高考的时候买的好的橡皮是2块钱的。
一家子的衣服特别是孩子们的衣服,重复率都很低。刘星有很多好看的T恤,卡通主题,什么snoppy啊
Fila啊
阿迪啊
NBA啊,其他的球衣也是整套整套的
匡威啊
刘星还有很英伦的衣服,Teenie Weenie的线衫。这个牌子据小主了解,到现在也没什么羊绒款的,也就是说这就是毛线。。。。。就是主要看看样子搭搭衣服。
在我的价值体系里,像刘星这么皮的小孩,是不该有好衣服的
,感觉分分钟就弄坏的。毕竟为了迎合表姑嘴里的“潮流”,好好的衣服,他说剪就剪
长大之后胆子更肥了
这件大面是Mikihouse,这个牌子的婴儿鞋经典款现在要6、700。(如果认错,感谢指正哈)
Baby milo,是Bape的副线品牌
刘星的鞋子,也非常贵。记得他为了给鼠标买生日礼物,想卖掉自己的名牌球鞋,想要卖给收二手家电的师傅,卖得太便宜了。。。
可刘星就说自己好几双呢。
也就是说刘星是不晓得他的东西具体应该值多少钱的。物质生活不匮乏的家庭,孩子才没有这种意识嘛。
你们晓得一个孩子成长发育过程中脚长得有多快吗???小主记着到了2010年左右,我妈炒股赚了点钱,才舍得给自己买件1000块的贵衣服。
而刘星想要的鞋,不是800
就是一千。
网球拍,买来也要一千
小雨穿的也不赖,运动衫跟童装居多,NBA的卫衣
Puma长袖
小雪就不说日常短袖什么的了
光是套裙都很多套,不重样的。
连小雪用的铅笔盒,都会令别的小朋友羡慕。
他们家连做家务的围裙都格外多!!!
2005年那会儿电脑还没那么普及的,笨重且昂贵,但是刘星他们家就有3台电脑。
小雪那会儿就能自己做网站了。
刘梅有一回参与火灾抢救,表现突出,领导发奖金发了1000块。你们晓得三甲医院的医生,在那会儿正职范围内的薪酬几千已经很不错了。
戴明明你们还记得吗?夏雪的好朋友,戴明明她爸请夏东海全家吃饭,送上门。戴爸有事儿先走了,刘梅一看账单,要960,抵得上他们全家半个月买菜的钱。那也就是说,这家人一个月菜钱,是2000左右。
日常家里吃的也不错,鸡鸭鱼肉虾没停过,打牙祭的是烧鸡
你们可还记得刘梅出国出差,给一家4口留下了1个礼拜的生活费——2000块钱。结果夏东海带着孩子不负众望地在一周的时间里全部花光了。
刘梅加班,成天不在家没人做饭,孩子们吃腻了肯德基麦当劳面包泡面,下馆子吃了顿海鲜。点了大螃蟹,三文鱼这些。
花了刘星351块钱,他想要妈妈给报销。
这个举动说明这351块钱,对于刘星来说是肉疼,但这个金额被刘梅知道是不会被揍的。零几年的物价,没有现在高啊,现在大家同事组个3、4个人的日常饭局,一顿饭也才这些钱呐。
还有他们家吃榴莲,小雪提议要不咱们每星期都吃一次。那时候,卖榴莲的都少,别说吃了。
他们家给零花钱,也是几十几十给,刘梅大方到不行。
这戏的配角,也壕得不得了。
刘星姥姥有个东北亲戚,开厂做生意的,卖貂儿跟人参,一送礼就是一万多的衣服
夏东海的前妻,也就是夏雪夏雨的亲妈玛丽,是整部剧里最有钱的人。出行是宝马,开门有司机喊“老总到”。
送孩子们哈根达斯冰激凌蛋糕,我长这么大还没吃过冰激凌蛋糕呢!!!
夏东海以为是刘梅给孩子买的,说你可够奢的
送孩子们大卫科波菲尔魔术表演的贵宾席票
02年的票,抛掉黄牛炒的,按照定价,最贵的1660一张。
夏东海的形容是,“会让很多普通老百姓,立马感到自己是穷人了”。
在她眼里,刘梅只是一个工薪阶层的职业妇女
一上来就想送小雪去英国对顶级的贵族学校读书
小雨年纪小,玛丽就比较含蓄了,去世界各地 旅游 。
当然《家有儿女》给我们最大的启迪,依然是和谐的家庭关系,父母跟孩子之间相互尊重关爱的小日子。夏东海刘梅这样的父母,是家庭非常宝贵的财富。现在想想,这剧事实上是格外优秀的 育儿 片啊,小孩看得那么起劲,大人无动于衷,真的是可惜了。
我印象超深的是玛丽想要夺回小雪小雨的抚养权,她承诺要给孩子最好的物质生活,还要给夏东海的剧本投资,被夏东海拒绝了。
但夏东海对孩子们说,我的表态,不能代表你们的决定。给了孩子们24小时考虑,再给他答复。
他给了孩子们最大程度的尊重
在孩子受挫的时候,开导他们,并且告诉他们该怎么做。
在孩子遇到问题,没有向自己求助的时候,选择信任孩子有解决的能力。
估计现在给爸妈看这戏晚了点,但我想吧,闲着也是可以多刷刷,万一以后成家有孩子,也有个靠谱的榜样了不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